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 共育时代工匠

合集下载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加速,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新需求。

为了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一场名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讨会近日在我市举行。

会议的召开旨在汇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

与会人员包括政府官员、高校教师、企业代表、教育行业专家等,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

会议以演讲、研讨、座谈等形式进行,分为主题演讲、经验分享和研究成果交流三个环节,内容涵盖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难点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位来自教育部的官员指出,职业教育在当前大变局中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强调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位来自知名高校的教授分享了他们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经验,介绍了成功案例,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

在经验分享环节中,多位企业代表提出了自己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家知名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与当地高职院校合作的案例,通过在实训基地设立工作室和贡献技术设备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则介绍了他们与高校合作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情况,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研究成果交流环节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展板、口头报告等方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

其中,一些研究成果涉及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一些则聚焦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建设。

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分享,与会者相互借鉴,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工匠

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工匠

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工匠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工匠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个黄金时代,也是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浪潮下,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职业教育该如何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站稳脚跟,值得各届关注。

新迈尔在“产学一体+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加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依托中关村优质产业、企业和人才资源,实时关注最新技术动向和企业需求,随时跟进课程设计内容,及时更新课程模块,保证课程的适用性、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执行层平台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如果要深入和持久,就必须搭建一个执行层平台,由此新迈尔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章程,明确职责制度,建立“企业档案袋”等,形成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为实现高新技术快速高质量的转化为教育产品,新迈尔针对不同学科,与行业知名企业、两院院士、高校教育专家、企业技术总监等行业领军人物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学提供支持和指导,实现了产业技术到教育产品的转化和教育产品与院校实施的融合。

成立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操作层平台为了能够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新迈尔结合实际,组建了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其成员绝大部分都是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制订了相关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该平台,一方面,新迈尔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前沿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打造了营销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互联网+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构成的四大学院矩阵,覆盖了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UI设计、UE交互设计、Web前端开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虚拟现实(VR)、物联网应用、网络运维与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专业,形成了适用于本科、高职、中职等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可根据高校和企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供随需而变的课程或专业体系解决方案,实现对各行业领域的可扩展性覆盖。

开创校企合作新时代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南安红星职业中专学校

开创校企合作新时代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南安红星职业中专学校

开创校企合作新时代,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南安红星职专美容美体专业校企合作探索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质推进校企合作,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10月9日上午,红星职专美容美体专业尤其昌校长和合作企业泉州玛琪娜时尚艺术学院交换了人才资源培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牌匾。

学校行政、专业科长和双方骨干技术人员和专业老师出席授牌仪式。

仪式上,尤其昌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及基本情况,对玛琪娜时尚艺术学院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尤校长指出,校企合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增强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他希望学校与企业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用好实习基地这个平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思路,深入开展合作,共同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并指出还需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如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校讲课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同时也寄望专业老师能争取与更多的企业开展合作。

企业代表在发言中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并代表企业承诺,尽可能为我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同时也欢迎我校优秀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此次授牌仪式,标志着学校与玛琪娜艺术学院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也推动了我校美容美体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积极践行。

校外实习基地正式授牌,是校企双方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开发与技术交流方面实现了良好对接,对推动我校科研、教学实习工作迈向新台阶将起到积极作用。

签约仪式后,双方还就学生培养、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等具体细节交换了意见,对未来合作发展作了初步规划。

17477976_吴庆文:跻身世界一流,进一步打响中新合作品牌

17477976_吴庆文:跻身世界一流,进一步打响中新合作品牌

中新合作 创新升级014 MODERN SUZHOU9月20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19次会议在新加坡召开,对于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建设集聚创新人才、创新主体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旗舰型合作吴庆文:跻身世界一流,进一步打响中新合作品牌项目,自理事会第18次会议以来,在借鉴经验、经贸、科创、文教等多领域合作发展方面持续深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新加坡呈现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园区更是在2016、2017年度中国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并跻身中国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进一步打响了中新合作的品牌。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对园区自理事会第18次会议以来在中新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做了系统回顾,同时也分享了理事会第19次会议之后的战略规划。

他说,“未来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全面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步伐。

”回看借鉴经验与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与文化教育齐头并进在两国领导人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的亲切关怀与统筹指导下,园区交出了颇为惊艳的成绩单。

在借鉴经验方面,上次理事会以来,先后组织了11批共计260人赴新培训,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环境优化、探索社区发展和治理新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等主题系统学习借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发展经验,尤其是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16个重点项目和60项重点工作,形成了一批创新最策划Cover Story成果。

今年5月,共同主办了2017年世界城市峰会市长论坛,在分享经验的同时将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发展模式向全球推广。

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霍尔果斯开发区等“走出去”项目进展良好,在复制推广园区经验的同时,生动展示了中新合作的旺盛活力;在经贸合作方面,去年,新加坡企业在园区实际投资5440万美元,累计在园区投资384个项目,投资总额33.9亿美元,是园区的第二大投资国,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6.91亿美元,是园区第八大贸易伙伴。

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构建职教育人新格局——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新“1+3+1”育人模式

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构建职教育人新格局——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新“1+3+1”育人模式

职 业OCCUPATION10OCCUPATION2020 04技工名校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 构建职教育人新格局印刷产业是龙港支柱产业,以创建省级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核心、以小微企业孵化园为基础、以文创街区为配套的印艺特色小镇正成为区域产业集聚、转型发展的新平台。

为快速占据印刷产业技能人才培育高地,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率先形成“1+3+1”育人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政、行、企、校等育人主体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高度的“立体、综合、多元”育人新格局。

“五位一体”各司其职“1+3+1”育人新模式中第一个“1”是以学校(龙港职专)为主导,第二个“3”以行业(龙港印刷协会)为指导,企业(龙港市区域内龙头企业浙江新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训》等校本教材,进一步规范了专业课程标准,走在全省职业教育的前列。

企业参与课程与师资建设发挥主体作用。

在“1+3+1”模式下, 浙江新雅包装有限公司与学校共同构建了“三级三融三通”课程体系。

“三级”即课程目标根据划分为一、二、三级;“三融”即文化课与专业相融、其他专业课程与印刷专业相融合、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相融合;“三通”即学生成才的三个通道,包括升学深造、定向就业和拜师学艺。

此外,企业每年都选派10~15位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师傅,不仅在生产技术上给学生指导,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给予引导、在工作态度上给予辅导。

大师工作室以高端“智库”发挥支撑作用。

由北京印刷学院为主体,大师工作室为支撑点,第三个“1”以龙港市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纽带。

学校、行业、企业、工作室、综合服务体这五个主体各司其职又互相融通。

学校以参与人才标准制定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有印前设计与制作、包装策划与设计两个方向。

但是目前印刷行业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职业技能相应的岗位证书,学校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筹备组的一员,携手北京印刷学院专家、协会和生产企业行家、政府相应管理部门领导,开展调查、学习、研讨,出台了企业管理、岗位技师评选等条例和方案,为下一步推出行业标准奠定基础。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 校企合作 新闻稿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 校企合作 新闻稿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校企合作新闻稿标题: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校企合作开启新篇章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教融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近日,我市某高校与当地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注入新动力。

该高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产教融合。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主动与当地知名企业进行沟通与合作。

经过多次洽谈,双方终于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企业将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创业项目等资源,同时参与学校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则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服务,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这一合作模式的开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还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将更加便捷,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据了解,该高校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例如,某合作企业在学校的支持下成功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学校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此外,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该高校负责人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这次校企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合作模式和途径,为学生和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总结来说,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信在未来,这一模式将在更多的高校和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企合作的百年足迹

校企合作的百年足迹

校企合作的百年足迹百年来,校企合作一直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如今的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这漫长的百年历程中,校企合作留下了丰富的足迹,对于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兴起校企合作的潮流。

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而学校教育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教育与产业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许多企业开始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技术培训,以满足自身的用人需求。

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学习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机会,并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专业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校企合作逐渐从技术合作逐渐发展为产学研合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学研合作成为了学校和企业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式。

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还能够开展科研项目,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而企业与学校合作,也能够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专业技术指导,互惠互利。

产学研合作不仅可以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提升企业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校企合作百年足迹中,最为明显的一条是校企合作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如今的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在不断创新。

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还出现了产学研用、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这些新兴的合作方式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和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学校的需求,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为双方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百年的历程中,校企合作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如何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科研成果的泄露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校企合作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校企合作新闻稿

校企合作新闻稿

校企合作新闻稿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必须具有时间性。

新闻所要报道的信息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没有时间性的信息就仿佛是明日黄花,没有任何价值。

你写新闻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校企合作新闻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企合作新闻稿1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仅在就业岗位数量上面临着挑战,而且在职业素质上也有着大量的不足之处。

针对这种情况,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大学里面,依据统计,超过60%的大学都实现了校企合作。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大学可以与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各种有序的交流,就业过程中配合完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从学校里面引进鲜活的营利因素,孵化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人才,并且获得更多的科研合作资源。

在校企合作中,大学的一些专业可以与企业实时地积极交流合作,这反过来则也能促进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换代。

美国的例子告诉我们,在美国60%的科学和技术发展都是由以上所述的方式而来的,而校企合作在中国也已经在高校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据了解,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学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一些创新的实践学习项目,例如:学生实习、学生创新设计比赛、毕业设计等,从而为实际员工培训打造人才。

此外,众多大学在校企合作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资源,为其学生出广告、招聘会提供支持。

校企合作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其中,有些企业更愿意接纳经验丰富的人才,因为他们在专业方面更加成熟并且在工作中能够更快地独立和发挥作用。

而针对于校企合作来说,这一点则是需要优化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校企合作先进的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的专业能力交流也需要提前就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错误,优化简化流程,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以及科研成果分享的方式。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优势,并且打造出更多的人才。

校企产教融合领导发言稿

校企产教融合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启动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基础,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将企业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三、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我们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进。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和企业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沟通,密切协作。

学校和企业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合作深入开展。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4)3. 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5)二、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框架 (6)1. 校企合作的定义与特点 (7)2. 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8)3. 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 (9)三、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策略 (11)1. 明确合作目标与定位 (12)2. 构建合作机制与体制 (13)3. 优化合作路径与方式 (14)4. 加强合作内涵与质量 (15)四、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16)1. 企业新型学徒制 (17)2. 校企联合实验室 (18)3.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 (19)4. 社会实践基地 (21)五、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与优化 (22)1. 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23)2. 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方法 (25)3. 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26)六、结论与展望 (27)1. 研究结论 (28)2. 政策建议 (2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0)一、内容概括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愈发紧密,校企合作作为连接学校与企业的重要桥梁,正逐渐成为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包括人力资本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合作共赢理论,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动因。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校企合作案例的剖析,总结出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文章展望了新时代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应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入手,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

多维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共赢新样板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正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汇聚成银河,校企合作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构建起一个多维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命运共同体不仅为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首先,让我们来描绘一下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它就像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大厦,每一层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与责任。

学校作为这座大厦的基石,负责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企业则是大厦的顶层,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而连接这两者之间的,则是一条条坚固的纽带——合作项目、实习基地、研发中心等,它们如同大厦中的钢筋混凝土,将学校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生动的比喻和隐喻。

比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双人舞,双方需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又如,校企合作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双方都需要勇敢地迈出步伐、迎接挑战,才能共同发现新的宝藏。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并非易事。

我们需要运用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来突出其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可以说,没有校企合作的教育就像是一潭死水,缺乏生机与活力;而没有教育支持的产业则像是一艘失去航向的船只,随时都可能触礁沉没。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来抓。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观点分析和思考。

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关注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学校往往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和技术动态;同时,企业也可能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情况知之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让双方能够实时共享资源、互通有无。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到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问题。

2017年新迈尔指导员暑期二期培训 对每一位学生负责1.0

2017年新迈尔指导员暑期二期培训 对每一位学生负责1.0

2017年新迈尔指导员暑期二期培训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进一步加强新迈尔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岗位职业能力,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2017年8月7日,新迈尔指导员暑期二期培训在学富时代腾讯众创空间成功举办,新迈尔教育集团董事长车立民、副总裁刘洋、副总裁许长德等公司高层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指导员近50多人参加了此次开营仪式。

在开营仪式上,新迈尔全体指导员庄严宣誓,他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言肩负起作为一名高校指导员的责任,同时也诠释着高校指导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做好本次培训,让指导员充分了解和融入公司文化、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素质,教质管理中心和人力资源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安排。

同时也为了保证每节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度,新迈尔集结多名在行业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组成师资团队,为指导员们进行专业的讲解:其中包括对新迈尔教育集团的介绍,让大家对新迈尔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对指导员工作的概述,让大家明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对产品的讲解,包括网络运维与信息安全、物联网应用、互联网金融、Web前端、网络营销、UI设计、航空项目、市场运营及学生就业等,让每个老师对我们的产品都能够有深入了解,从而在各自的院校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内部授课,文化导入开班典礼之后,指导员们就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

为了保证每节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度,新迈尔集结多名在行业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组成师资团队,为指导员们进行专业的讲解。

此次培训仍然采取学习+考试+实践的方式,但更多的是大家半年来工作和管理经验的分享、标准化的建立。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他们将接受职业素养和产品知识的全面学习及演练。

重点学习,专业护航教学管理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新迈尔率先在合作高校派驻通过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培训认证的专业指导员,从学生入学到就业,依照《学生管理手册》和《指导员工作手册》全程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优良的班风和学风,通过职业素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难点,确保教学质量。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伟大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工匠的骄傲和自豪。

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助力中国工业强国梦的实现。

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与匠心独运。

在中信重工,传承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不断强化品质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创新技术和工艺,始终是中信重工全体员工的目标。

在具体的工作中,中信重工坚持以品质为生命,始终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倡导精益求精的态度,注重工艺细节,努力打造精益求精的产品。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中信重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领军企业,中信重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双创工作,以创新驱动和创新思维引领企业发展。

中信重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内部创新潜力,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不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信重工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跨界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助力中国工业强国梦,实现转型升级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强国梦的有力助力。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典范企业,中信重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信重工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布局步伐,为中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添砖加瓦。

四、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目标与要求 (3)二、工匠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4)2.1 工匠精神的内涵 (5)2.2 工匠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 (6)三、工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8)3.1 专业课程设置 (9)3.2 实践技能培训 (10)3.3 职业素养提升 (11)四、工匠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 (13)4.1 项目式教学 (14)4.2 混合式教学 (15)4.3 翻转课堂 (16)五、工匠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17)5.1 师资选拔标准 (18)5.2 师资培养途径 (19)5.3 师资激励机制 (20)六、工匠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1)6.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3)6.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25)6.3 师资与基地的协同发展 (26)七、工匠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27)7.1 评价体系构建 (28)7.2 激励措施实施 (29)7.3 人才成长路径规划 (29)八、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 (30)8.1 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32)8.2 问题与反馈机制 (33)8.3 改进措施与建议 (33)九、结语 (35)9.1 成果总结 (35)9.2 未来展望 (36)一、内容概括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提升工匠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方案涵盖了对工匠人才认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详细规划,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出具备高度职业精神和精湛技艺的工匠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工匠精神逐渐成为了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具备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的人才出现断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层面提出了大力培养工匠人才的战略方针。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6)2.1 理论基础 (7)2.1.1 现代化理论 (8)2.1.2 职业教育理论 (9)2.1.3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11)2.2 理论框架 (12)2.2.1 经济社会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 (13)2.2.2 全球化与职业教育国际化 (14)2.2.3 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创新 (16)三、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17)3.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 (18)3.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19)3.3 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20)3.4 职业教育制度不完善 (21)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23)4.1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24)4.1.1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25)4.1.2 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26)4.2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28)4.2.1 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29)4.2.2 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 (30)4.3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2)4.3.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3)4.3.2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35)4.4 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36)4.4.1 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38)4.4.2 推进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 (39)五、结论与展望 (41)5.1 主要结论 (42)5.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43)一、内容综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职业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5)2. 研究范围和方法 (7)2.1 研究范围 (7)2.2 研究方法 (8)二、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教育 (9)1. 产教融合的内涵与特点 (10)1.1 产教融合的定义 (11)1.2 产教融合的特点 (11)2. 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 (12)2.1 高职教育的定位 (13)2.2 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中的职责与角色 (14)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意义与现状 (15)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意义 (16)1.1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17)1.2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8)2.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 (19)2.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现有基础 (20)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四、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3)1.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 (24)1.1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优化 (25)1.2 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创新 (26)2. 校企合作下的工匠精神传承 (27)2.1 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探索 (28)2.2 企业文化融入与工匠精神的传承 (30)3. 学生自我提升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31)3.1 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 (32)3.2 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3)五、案例分析 (34)一、内容描述在当前的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工匠精神是指对专业技能的精益求精、对工作质量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职业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培养工匠精神不仅能提升其职业技能,更能塑造其职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部分将对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情况。

新迈尔校企合作学生感想

新迈尔校企合作学生感想

新迈尔校企合作学生感想
2018级电子商务新迈尔校企合作班学生周宁同学,入职西凤酒集团,担任电商设计岗的工作,并在此期间优秀的完成了其负责的运营等相关设计工作内容。

周宁同学是电子商务新迈尔校企合作班第一届的学生,新迈尔在学生培养和课程建设上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号召,在老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双重培养下,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新迈尔老师回访时,问到工作感受,周宁同学这样说:“老师我现在才发现学校学到的太有用了,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主图及装修设计,这些知识和技能都在学校学习过,对我们太有用了,我会继续学习更多技能努力工作”。

此次回访结束后,我们不仅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也更加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希望新迈尔电子商务班的同学们,能更加努力的学习好专业知识在实战项目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在毕业后去更广阔的天地中锻炼自己服务社会!。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新迈尔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顺利召开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新迈尔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顺利召开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新迈尔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顺
利召开
10月26日上午,作为国内第一套互联网金融系列《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与征信》、《互联网金融运营与实务》、《互联网金融法规》产品发布会在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召开。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在我国发展迅速,倒逼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变革与转型,开启了金融创新的又一浪潮。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而互联网金融人才匮乏已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

因此,建立互联网金融教学体系,培养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刻不容缓。

基于此,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研究力量,组织撰写了互联网金融系列教学丛书,希望能够缓解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由教学研发中心总监周贤主持,首先由周贤老师介绍了本产品及研究团队的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研究计划。

接下来由新迈尔总裁也是参与本次书籍撰写的车云月先生做“互联网金融”主题演讲
之后是近一个小时的听众提问,车云月、周贤等解答听众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互联网金融法规定等问题。

本次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由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关村学院、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协办,产品发布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各位听众均对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寄予很高期望。

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布会同时得到了网易、凤凰、腾讯教育、中华网等近二十家媒体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迈尔: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工匠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个黄金时代,也是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浪潮下,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职业教育该如何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站稳脚跟,值得各届关注。

新迈尔在“产学一体+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加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依托中关村优质产业、企业和人才资源,实时关注最新技术动向和企业需求,随时跟进课程设计内容,及时更新课程模块,保证课程的适用性、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执行层平台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如果要深入和持久,就必须搭建一个执行层平台,由此新迈尔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章程,明确职责制度,建立“企业档案袋”等,形成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为实现高新技术快速高质量的转化为教育产品,新迈尔针对不同学科,与行业知名企业、两院院士、高校教育专家、企业技术总监等行业领军人物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学提供支持和指导,实现了产业技术到教育产品的转化和教育产品与院校实施的融合。

成立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操作层平台
为了能够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新迈尔结合实际,组建了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其成员绝大部分都是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制订了相关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该平台,一方面,新迈尔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前沿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打造了营销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互联网+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构成的四大
学院矩阵,覆盖了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UI设计、UE交互设计、Web前端开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虚拟现实(VR)、物联网应用、网络运维与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专业,形成了适用于本科、高职、中职等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可根据高校和企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供随需而变的课程或专业体系解决方案,实现对各行业领域的可扩展性覆盖。

建立了柔性教学管理体系,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研发等。

另一方面,企业在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大了校企合作的执行力度。

对接产业发展,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新迈尔根据区域行业发展状况,与相关企业共同探求利益为切入点,建立了两种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模式。

其一是“校中厂”模式。

校中厂模式,是现在国内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一个新路子。

校中厂模式是将优质企业的师资、技术、实训设备等资源引入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整合、教师与企业专家整合,运用新迈尔开发的全新课程,力求打造适
应新形式、具有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通过实训提升基本技能、通过校中厂提升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岗位技能,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零缝隙。

在培养的运行过程中,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其二“产学一体+创业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模式是集教学、生产和创业孵化于一体,坚持“专业学习”+“项目工作室”+“创业孵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每一个专业配置工作室,将企业真实的商业化项目引入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参与到真实的商业项目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获取项目收益、降低学习成本。

对于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或团队,经过评估,通过创业教育,以项目扶持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产学一体+创业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学生确定了不同的出口,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可以实现学生就业、高薪就业和创业三级目标,让有潜力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学生放手去创业,通过完善的机制确保将创业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将创业风险降到最低。

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对企业而讲,吸纳了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弥补了自身产能和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这种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自然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之路。

从而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通,是融合“专业、企业、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学生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长足进展。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共赢联盟机制
2015年11月18日,新迈尔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程学院等5所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为满足中关村园区企业对于安徽地区不同层次毕业生的需求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标志着新迈尔在安徽地区高校集群的
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6年1月22日,新迈尔与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共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等专业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新迈尔立足于中关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继续发挥对华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领先的行业标准培养人才。

此次签约,也顺应了产教融合的趋势,进一步丰富了新迈尔在河北省搭建的高校集群。

2017年7月21日,京东•新迈尔•山东海事合作项目成功签约,重在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既致力于企业人才培养及引进,也有利于推进学校实习实训、课程开发、教学科研工作,真正做到互利双赢。

此项目可以达到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搭建高效沟通合作平台,汇聚校企的积极性和有效资源,创造更多公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三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015-2017年,新迈尔在校企合作之路上阔步前进,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新迈尔秉承“以业控人、以业定教、以教兴产”的发展理念,创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了就业服务与市场接轨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职教领域的一块闪亮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