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的固定
1.自然固氮
“雷雨发庄稼”
土壤中矿物 O2 H2O O2 N2 → NO → NO2 → HNO3 ——————→ NO3-
2.植物固氮
3.人工固氮
豆科植物根瘤菌
1
哈伯——合成氨的发明者 191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人 工合成了NH3,才使大规模合成化肥成为现 实,并极大的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鉴于 此哈伯获诺贝尔化学奖。 N2+3H2
①加热浓氨水法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法(生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思考】下列物质能用来干燥NH3的是 A. 浓硫酸 B. 五氧化二磷固体 C. 氯化钙固体 D. 碱石灰
D
浓氨水
注意: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CaO
铵盐的性质为“三解”
易溶解、受热易分解、易碱解 【思考】使用铵态氮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Δ 1. 原理: 2NH4Cl + Ca (OH)2== CaCl2+2NH3↑+2H2O 集气管口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提高集气的速度和纯度。 2. 验满:(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2)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 3. 尾气处理: 用水或稀酸吸收
A
B
C
8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110℃时: 400℃以上:
Δ NH4NO3==NH3↑+HNO3 ↑ Δ 4NH4NO3==3N 2↑+2NO2↑+8H2O
6
(2)铵盐与碱的反应 Δ (NH4)2SO4+2NaOH == Na2SO4+2NH3↑+2H2O Δ NH4NO3+NaOH == NaNO3+NH3↑+H2O Δ NH4++OH- == NH3↑+H2O NH4+的检验: 与碱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肥(英文:nitrogen fertilizer)是一种以氮元素作为主要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氮肥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全球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种:合成氨法和生物固氮法。
其中,合成氨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生物固氮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来固定氮的方法。
(一)合成氨法1、原料准备合成氨法生产氮肥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和天然气(含有甲烷等烷烃类物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蒸汽和水等。
2、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热力学推动力来实现。
具体来说,利用高压、高温下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经过压缩、揉合等处理后,将其与天然气混合送入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氨的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催化剂的稳定和活性。
3、氨的纯化氨生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异物。
主要通过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
4、制成氮肥制成氮肥的过程主要是将氨与一定量的酸等附加物进行反应,得到硝酸和尿素等氮肥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二)生物固氮法1、选择合适的生物固氮菌株生物固氮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合适的固氮菌有多种,但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
2、土壤改良为了提升生物固氮的效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这里主要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硝酸盐和营养物质等来改善土壤环境。
3、种植作物在准备好固氮菌株和优质土壤后,需要培育种植对于生物固氮有很好效果的作物。
这类作物通常包括豆类和某些牧草等,可以更好地利用固氮的优势。
4、固氮生产在种植固氮作物后,作物根系就可以与菌株产生接触并发酵,释放大量的氮气。
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根据选定的菌源、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设计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与素养: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4.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氨的合成原理和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液化难易无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易液化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5.氨的主要用途(1)液氨可作制冷剂。
(2)氨可制铵态氮肥等。
微点拨(1)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存在。
(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3)NH+4和OH-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两者反应生成NH3·H2O,注意不要把NH3·H2O写成NH4OH。
二、铵盐和氮肥1.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NH 3↑+CO 2↑+H 2O 。
②与碱反应:NH 4Cl 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3)铵盐的保存与施用: ①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②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微点拨铵盐遇碱均易放出氨气,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如NH 4NO 3受热分解的产物就比较复杂。
2.氮肥 (1)常见氮肥贮存时,应密封并放在阴凉处,施用时,应埋在土壤中,并避免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用,以保证肥效。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了解氨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
【解析】氨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1)工业生产氨气的反应式为:(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式: ①所用药品:消石灰[Ca(OH)2,又称碱石灰]和氯化铵(NH 4Cl)②反应装置:A .B .C .D .E .F . ③干燥:常选用 性干燥剂如碱石灰 [Ca(OH)2和CaO 的混合物]干燥氨气。
不能用 浓硫酸 。
④收集方法 。
⑤尾气吸收:氨气极易溶,要防 ,选用装置 。
⑥实验室还可用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 固体(或CaO )的方法制氨气,选用装置 。
其原理是NaOH 固体溶于水,使氨气的溶解度变小,同时NaOH 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气逸出。
2.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解析】(1)氨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氨气(NH 3)在通常状况下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在加压条件下易 ,汽化时 大量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 。
使用装置 F 可以产生 色喷泉,证明氨气 溶于水(溶解度 体积),其溶液显 性,氨气是唯一的 性气体。
(2)氨水的成分和性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氨水显碱性,电离方程式 。
氨水不稳定,易挥发,实验 D 。
氨水的成分:分子 、离子 。
(3)氨气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 + HCl === (俗称氯铵)NH 3 + H 2SO 4 === (俗称硫铵,又称肥田粉) NH 3 + HNO 3 === (俗称硝铵)NH 3 +H 2O+CO 2 === (俗称碳铵) (4)检验氨气的方法:① 的 色石蕊试纸变 色。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 ,装置E 。
滴有酚酞 的水溶液《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练习进入了水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肥为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环境污染B.长期使用化学肥料的土壤容易酸化、板结C.由于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因此应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D.应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适时、适地、适量地施用化肥,才能既获得农作物丰收,又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氮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B.氮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C.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含氮化合物不仅给人类带来福音,也给人类带来危害4.氨极易溶于水,但工业上常将氨转化成固态铵盐加以使用,原因是()A.农作物只吸收铵盐,不易吸收氨气或氨水B.氨气是气体,氨水易挥发,不易贮存和运输C.氨水中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NH3·H2O,易使土壤碱化D.氨气或氨水在空气中会产生光化学烟雾5.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A.a为HCl,b为H2OB.a为CO2,b为浓NaOH溶液C.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D.a为NH3,b为浓NH4Cl溶液6.就实验室制取NH3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NH3的原理:。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必修1课件:4.2.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如下图是喷泉实验的发生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思考 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 气 , 引 发 喷 泉 的 操 作 是 ____________ , 该 实 验 的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 (2) 如 果 只 提 供 如 图 中 B 所 示 装 置 , 引 发 喷 泉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3)若 A 中实验时收集满了 NH3,而 B 中只收集了 体积的 3 NH3(标准状况下),则反应完毕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
答案: (1)打开止水夹, 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
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后捂热,氨气受热膨 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形成喷泉 1 1 - - (3) mol· L 1 mol· L 1 22.4 22.4
+ -
4.氨的用途 NH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硝酸,制铵态化肥,制 尿素,制纯碱,液氨用作制冷剂等。
探究 1: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容器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 在压强差作用下, 液体迅速流动, 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条件 烧瓶内外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 3.NH3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氨气和烧瓶要干燥 (2)装置气密性好 (3)氨气的量要足
解析:(1)A 装置要引发水上喷,必须打开止水夹,同时挤出胶 头滴管中的水(溶解部分氨,产生压强差)。 (2)主要是考查发散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从根本上考虑, 形成 喷泉必须产生压强差;打开止水夹后,用手或热毛巾 “ 热 敷”(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 使瓶内氨溶于水(或者 瓶内压强减小),使 NH3 与 B 中的水接触,达到目的。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端水溶肥氮肥:原料、工艺与使用指南一、引言氮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技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过程1.1合成氮肥的原料和工艺1.2氮肥的不同类型和成分1.3氮肥生产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2.氮肥的使用方法2.1氮肥的种类和施用量2.2氮肥的施用时间和方法2.3氮肥的施用技巧和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2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3.3减少氮肥使用的方法和建议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施肥的重要性和问题。
2.知识介绍(30分钟)2.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以及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选择。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氮肥和施肥方式。
4.小组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氮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6.练习与评价(20分钟)6.1小组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个实际氮肥使用的方案。
6.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氮肥如何合理使用的短文,包括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2.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
3.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理解程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粒子种类 NH3
H2O、NH3 、NH3·H2O NH4+、H+ 和 OH-
演 示 实 验----氨气与水的反应
实验2
有何作用?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
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
P口H,试观纸察)试粘纸在颜玻色璃的棒变上化靠情近况试。管密于封阴保凉存处,置
实验现象
结论
氨水保存?
实验2
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 纸变蓝
书面作业
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 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体现氨水的哪些性质?
你认为氨水作化肥有何不足之处?
演 示 实 验 氨与氯化氢反应
❖ 实验3
❖ 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 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 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 住烧杯口,观察现象。
白烟的化学成 分是什么?请 写 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3
产生白烟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 发性酸 发生反应,冒白 烟
氨水易挥 发,氨水 显碱性
资料分析
以前农村用氨水作为氮肥进行农田的灌溉。
村民把氨水保存在陶瓷缸内,并用薄膜纸包住,搭 建好草棚,在施肥过程中,先在田间挖好氨一水条直条接的 沟,氨水倒入沟中之后立即用土盖住,即作使为这氮样肥操 作时在很远处还是能闻到很刺鼻的味道。易出现跑
氨现象。
思考与讨论
而且液体 不易运输 上面材料中村民这样做的和目保的存是什么?
江苏省清河中学靖丹丹: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化学1(必修)》江苏省清河中学靖丹丹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在初三内容中安排了化学肥料知识、必修一专题二中安排了铵根离子检验内容,而后续知识则是在必修二及选修内容中则安排了一些相关知识的理性辨析,这种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阶段课程内容既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又呈现知识与应用的逐渐深化,综合考虑了学科、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与环境中元素化合物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及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去认识和理解必修化学课程模块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这节课的实验可以为前面学生储备的已有认知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本节内容教材已经有意识地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但这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欲放又收”的探究。
对于这些教材中已经出现的并且有明显探究倾向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深层次地进行挖掘,要敢于放手,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而自己由“台前”转到“幕后”,对整个探究过程实行必要的调控,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由认知向能力的转化和升华,获得的知识才能更持久、亦更能灵活运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氮肥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几种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初步具备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些经验,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对氨气、氨水及铵盐的性质规律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仍需加深认识,另外实验设计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可能参差不齐。
盐城蔡青《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
西博格(1912~1999)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课后思考
1、本节课中哪些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试设计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查阅资料,了解氮肥的生产历史和生产现状。
3、上网查阅资料,写一篇有关氮肥的利与弊的小论 文,谈谈你对氮肥的合理生产和使用的认识 和建议。
小贴士:为避免试剂污染袋口处,请用纸槽 实验结论:铵盐和碱反应产生氨气 将固体粉末直接送入拉链袋底部。
Na2SO4 + 2NH3 ↑+2H2O
[活动四]探究铵态氮肥的使用
思考:
NH4+
△
?
H+ NH 3 OH—
“跑氨”
CO3 3 NH NH 2HCO 3H4
△
NH3 ↑ + CO2 ↑+H2O
结论:铵盐受热能分解, 一般生成氨和对应的酸
实验3
NH3 + HCl
NH4Cl (NH4)2SO4
NH4Cl
2 NH3 + H2SO4 NH3 + CO2 + H2O
(NH4)2SO4 NH4HCO3
NH4HCO3
[活动四]探究铵态氮肥的使用
思考: NH4
+
?
H+
NH3 OH—
“跑氨”
实验4步骤:
(NH4)2SO4 + 2 NaOH
①取一药匙氯化铵与一药匙氢氧化钙放在拉链袋中 △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②取湿润的红色石蕊(pH)试纸置于袋口,封闭袋口 △ ③摩擦固体混合物数秒,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氨1.合成氨(1)工业合成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氮的固定将________态的氮转变为氮的__________的过程。
2.物理性质(1)NH 3是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极易__________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气。
氨易____化,常作制冷剂。
(2)喷泉实验(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
(2)氨与酸的反应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
九年级下册化学氮肥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氮肥知识点化学氮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对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与氮肥相关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应用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以下是九年级下册化学氮肥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氮肥的概念氮肥是一种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的肥料。
氮是构成植物生命必需的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合成等过程至关重要。
氮肥通常包含了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氮化合物,如尿素、铵态氮、硝态氮等。
二、氮肥的生产过程1. 合成氨:合成氨是氮肥的基础原料。
它是通过哈伯-玻兹曼过程将氮气(来自空气)和氢气(来自天然气或煤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合成氨是氮肥工业中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2. 氮肥的制备:在制备氮肥的过程中,合成氨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不同类型的氮肥产品。
例如,尿素是通过合成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铵态氮肥是通过合成氨与酸性物质(如硫酸)反应得到的;硝态氮肥则是通过将合成氨氧化成硝酸盐而得到的。
三、常见的氮肥产品1. 尿素:尿素是一种含有46%氮的有机氮肥,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氮肥之一。
它可溶于水,便于植物吸收利用,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施肥。
2.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主要包括铵硫酸、铵硝酸等,它们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铵态氮。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相对稳定,不易挥发和流失。
3. 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主要包括硝酸铵和硝酸盐等,它们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硝态氮。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在土壤中吸附力较小,容易流失,因此施用时需要注意控制用量。
四、氮肥的施用方法1. 基础追肥:氮肥的基础追肥是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用,以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氮元素。
一般选择相对稳定的氮肥产品,如铵态氮肥。
2. 播种追肥:播种追肥是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追肥,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氮需求。
可选择合适的氮肥产品,如尿素或铵态氮肥。
3. 分蘖追肥:对一些需要分蘖生长的作物(如玉米)来说,适时的分蘖追肥能够促进作物分蘖和茎叶生长。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讨论:合成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3、讨论:自然界中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分析】《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苏教版必修教材化学1专题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常见金属及典型非金属元素(如氯、硫)及其化合物,且具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之后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会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需要。
另外,氨的学习还为后面的硝酸学习起铺垫作用,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那么从教材的安排结构上来看,教材首先介绍了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接着教材又通过设计实验介绍了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接下来,教材又具体介绍了铵盐的性质。
教材最后补充介绍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材的安排顺序体现了从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样的安排顺序就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铵根离子的检验,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此外,在能力层面上,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氨、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使用氮肥没用氮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氮肥样品,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的性状这些氮肥根据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我们称之为铵态氮肥。
20131220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上课课件
二、氨的性质
化学
1、氨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易液化,常用作致冷剂 (4)极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一
化学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 瓶,形成美丽的喷泉,酚酞 溶液变成 红 色。
实验探究二
化学
用小试管取少量 实验现象: 烧瓶中的红色溶 溶液的红色变浅,试纸变 液,并用湿润的 蓝。 红色石蕊试纸贴 在试管内侧,套 实验结论: 上小气球,加热, 观察溶液和试纸 氨水不稳定,加热分解 的颜色变化。
化学
实验现象: 烧杯中出现白烟
2、氨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
(3) 氨与酸的反应(铵盐的生成) NH3+HCl = NH4Cl(冒白烟) ——检验NH3或HCl NH3+HNO3 = NH4NO3 (冒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
(不冒白烟)
总结:氨遇挥发性酸:HCl、HNO3冒白烟
课后拓展
化学
上网查阅资料,写一篇有关氮肥的利与弊 的小论文,谈谈你对氮肥的合理生产和使 用的认识和建议。
侯氏制碱法工业流程
化学
作化肥
常用氮肥
化学
(NH4)2SO4
NH4NO3
NH4HCO3
NH4Cl
CO(NH2)2
Δ
CaCl2+2NH3↑+2H2O
应用:实验室制取氨气
NH4+的检验
三、铵盐的性质和使用
化学
4、铵态氮肥的使用 (1)避免高温应放在阴凉处
(2)避免与碱性的物质一起使用
课堂反馈
化学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 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 法是( A C )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②所有铵 ④铵盐
⑤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 ( B ) B.①③⑤ D.①③④⑤⑥
⑥铵盐都能与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硝酸铵中 NO - 3 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
NH4HCO3 溶液与酸和碱都能反应。
7. 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 NH3、 HCl 和 NO2, 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取出,烧瓶 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C.3∶3∶2 B.2∶2∶3 D.无法判断 ( A )
也不显碱性。
3.如图是喷泉实验的发生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去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 题。
(1) 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 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是 。 ,该实验的原理
(2)如果只提供如图中 B 所示装置, 引发喷泉的方法是 。 2 (3)若 A 中实验时收集满了 NH3, 而 B 中只收集了 体积的 NH3(标准状 3 况下),则反应完毕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A ,B 。
9.为确定两种氮肥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样品与消石灰共热, 放出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此气体为 ,证明化肥中含有 离子。 (2)将上述反应后的固体投入盐酸中,生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此气体是 离子或 离子。 离子,而排除了 离子。 。证明化肥中含有
(3)另取少量试样溶于水中, 加入 MgCl2 溶液后无明显变化, 可 知化肥中一定含有 (4)向试样的水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立即产生 白色沉淀,可知化肥中含有 ________离子。由以上可知,两种化 肥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写化学式)。
课时作业
1.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 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 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 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A.CO2(NaHCO3 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 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 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 溶液)/白色喷泉
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
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教学目标】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初步学会NH4+的检验氨水可做化肥,但氨易挥发,因此常将氨转化成各种铵盐加以使用NH3 + HCl === (俗称氯铵)NH3 + H2SO4=== (俗称硫铵)NH3 + HNO3=== (俗称硝铵)NH3 +H2O+CO2=== (俗称碳铵)【解析】(1)铵盐的性质:①易溶解:均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规律“钾钠铵硝都可溶”)。
②受热易分解:NH4Cl △,NH4HCO3△。
③和碱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式:NH4Cl和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NH4Cl+NaOH △,离子方程式:。
(2)NH4+的检验方法:①取少量样品,②加入溶液,,③用湿润的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④若试纸变,⑤证明原试样中含有NH4+。
(3)氮肥①铵态氮肥:(NH4)2SO4、NH4Cl、NH4HCO3、NH4NO3。
②其他氮肥:硝态氮肥;有机态氮肥,如尿素[CO(NH2)2]等。
【讨论】铵盐在作肥料时应注意什么事项?(1)在的地方储存。
(2)不和肥料一起使用。
例1.下列有关铵盐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易分解C.与碱共热时可产生氨气D.能与酸反应例2.只用一种试剂可以把NH4Cl、(NH4)2SO4、KCl、Na2SO4四种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BaCl2B.NaOHC.Ba(OH)2 D.AgNO3例3.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例4.欲同时施用N、P、K三种化肥,下列组合中最适当的是:①K2CO3 ②KCl ③Ca(H2PO4)2 ④NH3·H2O ⑤(NH4)2Cl《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练习1.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极易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硫B.一氧化氮和氧气C.氨气和氯化氢D.氯气和二氧化硫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NH3+H+=NH4+B.稀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NH4++OH-= NH3·H2OC.碳酸氢铵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OH-= NH3↑+H2OD.Cl2和水反应Cl2+H2O = H++Cl-+HClO3.限用一种试剂, 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NH4)2SO4、NH4Cl、KNO3, 应选用()A.AgNO3溶液B.NaOH溶液C.Ba(OH)2溶液D.盐酸4.“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植物生产环境-氮肥的合理施用
氮肥的合理施用氮素是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元素之一。
称为生命元素。
一、土壤氮素(一)土壤氮素的含量我国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很大,变幅0.4--3.8g/kg,平均为1.3g/kg,多数和土壤在0.5--1.0g/kg。
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与气候、地形、植物、成土母质、农业利用的方式及年限。
(二)土壤氮素的来源耕作土壤中氮的来源主要有:生物固氮、降水、尘埃、施入的肥料、土壤吸附空气中的NH3、灌溉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其中生物固氮和施肥是主要来源方式。
(三)土壤氮素的形态(四)土壤氮素的转化1.矿化作用矿化作用是指在土壤中的有机物经过矿化作用分解成无机氮素的过程。
矿化作用主要分为两步:水解作用和氨化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在蛋白质水解酶、纤维素水解酶、木酵素菌等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下将高分子的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糖类分解成为各种氨基酸。
氨化作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氮化物在微生物——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为铵离子(NH4+)或氨气(NH3)。
2.硝化作用土壤中的氨(NH3)或铵离子(NH4+)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的过程叫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产生的硝态氮是作物最容易吸收的氮素。
3.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体分子态氮氧化物的过程中。
4.土壤中的生物固氮作用土壤中的生物固氮作用是指通过一些生物所有的固氮菌将土壤空气中气态的氮被植物根系所固定而存在于土壤中的氮,生物固氮作用一般发生在豆科植物的根系。
5.土壤对氮素的固定与释放土壤中的氮素在处于铵离子状态时可以从土壤溶液中被颗粒表面所吸附,另一方面被土壤吸附的铵离子还可以被释放出返回土壤溶液中。
在一定条件下铵离子在固相和液相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6.氮素在土壤中的淋溶作用土壤中以硝酸或亚硝酸形态存在的氮素在灌溉条件下,随着灌溉水的下渗作用。
7.氨的挥发作用铵转化成氨气损失掉的过程。
二、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氨态氮肥 NH4HCO3、NH4Cl、(NH4)2SO4根据氮素的形态分硝态氮肥与硝铵态氮肥 NH4NO3酰胺态氮肥 CO(NH2)2速效氮肥根据肥效分缓(长)效氮肥(一)铵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铵态氮肥的特点氮素形态以氨或铵离子形态存在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作者:————————————————————————————————日期: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为白色晶体B.加热均易分解C.均可用作化肥D.可与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施用2.(2010·北京四中高一期末)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3.检验某晶体是否是铵盐时,将待检测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接下来的操作是() A.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B.直接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C.加烧碱溶液,加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D.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4.(2010·广东实验中学期末)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盐酸、氨气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D.石灰水、二氧化硫5.[双选题]下列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A.在浓氨水中加NaOH固体并加热B.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加热分解NH4Cl晶体D.加热消石灰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6.(2010·扬州中学高一期末)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一个收集满NH3,另一个收集HCl气体未满,做喷泉实验,如图所示,喷泉实验停止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及静止时液面高度的影响)()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7.(2010·屯溪高一检测)在研究合成氨方法及其催化作用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酸、炸药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B.氨水是电解质C.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1分)8.(16分)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3)用图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只提供如图Ⅱ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9.(10分)(2011·保定质检)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为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5分)(2010·湖南师大附中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______.A.氨气难溶于水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E.氨气密度比水大F.氨气密度比水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A.闻到有氨气逸出B.棉花被气体冲出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11.(10分)在1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4)2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40 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 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180 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1.6 g 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解答案:1.选D K 2CO 3显碱性,与铵盐混合放出氨气,降低肥效.2.选A NH 3与HCl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因NH 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 3用NH 4Cl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 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 项错误.3.选A 铵盐的检验是间接检验,即根据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通过验证氨气的生成来证明是铵盐.4.选C ①内的水沸腾,是因为试管内气压降低,说明气体B 易溶于液体A ,C 项中NaOH 溶液与CO 不反应.5.选AD 由于氨水中的氨受热时易挥发,同时,加入NaOH 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也不利于氨气的溶解,A 选项的操作可产生氨气,并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D 选项则是实验室制氨气的常用方法.6.选A 同温同压,用NH 3和HCl 做喷泉实验后,液体占有气体的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比相同,烧瓶内溶液关系是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7.选C N 2与H 2化合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A 错误;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 错误;NH 3中N 为-3价,HNO 3中N 为+5价,因此由氨制硝酸,氮元素被氧化,D 错误.8.解析:第(3)小题考查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压至烧瓶中即可引发喷泉;第(4)小题则应设法将烧瓶中的NH 3先溶解一部分,使其压强降低即可引发喷泉.在没有外加水的情况下只能使烧瓶中的NH 3体积膨胀与烧杯中的水接触,使NH 3体积膨胀的方法是升高其温度,因而可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答案:(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3)先打开止水夹,再挤压胶头滴管 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NH 3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9.解析:考查氨和铵盐的性质.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由题目提示和A 、B 、C 、D 为气体,E 、F 为固体,由D +C →E 可知E 为铵盐,再由E +F →D 知D 为氨气,且F 为碱,又知“G 为氯化钙”推出F 为Ca(OH)2,C 为HCl 气体.答案:(1)NH 3 NH 4Cl(2)H 2+Cl 2=====点燃2HCl(3)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10.解析:(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用的药品都是NH 4Cl 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2)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乙同学的装置制取的NH 3被浓H 2SO 4吸收.(4)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5)NH 4HCO 3加热分解生成NH 3、CO 2和H 2O ,据装置知甲同学制取的NH 3混有CO 2和水蒸气,乙同学不能收集到NH 3,只有丙同学用碱石灰除掉了NH 3中的CO 2和水蒸气,制得NH 3.答案:(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2)BD (3)乙 2NH 3+H 2SO 4===(NH 4)2SO 4(4)C (5)丙11.解析:(1)由图可见:34.4 g 混合物与100 m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 (NaOH)=n (NH 3)=11.2 L 22.4 L·mol-1=0.5 mol c (NaOH)=n V =0.5 mol 0.100 L=5.00 mol·L -1 (2)V (NaOH)=140 mL 完全反应所需固体质量:34.4 g ×140 mL 100 mL=48.16 g<51.6 g ,因固体过量,所以 V (NH 3)=22.4 L·mol -1×5 mol·L -1×0.14 L =15.68 L(3)V (NaOH)=180 mL 完全反应所需固体质量=34.4 g ×180 mL 100 mL=61.92 g>51.6 g ,故NaOH 过量,51.6 g 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由34.4 g 11.2 L =51.6 g V,可得V (NH 3)=16.8 L 答案:(1)5.00 mol·L -1 (2)15.68 L (3)16.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