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应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掌握氮肥的主要生产方法;2.了解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氮肥的使用原则;3.掌握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方法a.化学合成方法:硫酸铵、尿素、硝酸铵等;b.生物合成方法:人工合成植物固氮菌;c.自然固氮方法:光合细菌、专性细菌。
2.氮肥的应用原则a.根据作物的需氮特性合理选择氮肥;b.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生长期,确定施肥量;c.注意氮肥的施肥技术,避免浪费和污染。
3.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a.准确测定土壤和作物的氮肥需求量;b.合理选择氮肥品种和施肥方式;c.适时施肥,避免氮肥浪费和损失;d.注意氮肥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a.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氮肥;b.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氮肥是如何生产的吗?2.讲解氮肥的生产方法(30分钟)a.化学合成方法:介绍硝酸铵、尿素、硫酸铵等氮肥的生产过程;b.生物合成方法:介绍人工合成植物固氮菌的方法;c.自然固氮方法:介绍光合细菌和专性细菌的固氮作用。
3.讲解氮肥的应用原则(30分钟)a.分析作物需氮特性,选择合适的氮肥;b.结合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期,确定施肥量;c.强调避免浪费和污染,保护环境。
4.讲解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30分钟)a.准确测定土壤和作物的氮肥需求量;b.根据需求量选择合适的氮肥品种和施肥方式;c.强调适时施肥,避免氮肥的浪费和损失;d.讲解氮肥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技巧。
5.练习和讨论(20分钟)a.提问:你们认为在何种作物中,氮肥的需求量最大?为什么?b.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情况下应减少氮肥的施用量?c.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加深对氮肥应用原则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6.总结(10分钟)a.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b.强调合理使用氮肥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教学手段1.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2.使用实物模型或实验演示说明氮肥的生产过程;3.学生小组讨论和练习,促进学生思维活动;4.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PPT、教学过程(教案部分)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目的 1、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和使用。
2、了解氨和铵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难点 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导入】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元素,而空气中的氮是以氮气的形式大量存在着,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自然固氮)。
【PPT 展示】三条固氮途径,自然固氮、生物固氮、工业固氮显然靠自然固氮无法满足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氮元素。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一直设法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哈伯、波施(Calr Bosch )成功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板】一、氨的工业制法;N 2 + 3H 2 2NH 3【板】二、氨气 1.物理性质【展示试样】展示一瓶NH 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设问1】虽然氨气中含有大量氮元素,但是但其适合做氮肥吗?氨气作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易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并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氨气不适合做氮肥 【实验探究1】喷泉实验【设问2】通过观察样品和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现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红色喷泉。
2、原理: 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大量氨气溶于水使烧杯中气压急剧降低,水被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设问2 】喷泉试验中,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喷泉,那么氨气溶于水中是否又发生了些什么反应呢?【板】2.化学性质【板】(1)氨气与水的反应NH 3+H 2O NH 3· H 2O NH 3· H 2O NH 4++OH -【设问3】那么由气态到液态后,氨水适合做氮肥吗?【过渡提问1】我们知道氨水其实可以作为化肥,可是我们现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现人们很少用它,通过刚才对氨气物理、化学性质的初步学习,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氨水中的NH 3· H 2O 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气,而挥发掉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成分,降低了肥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1】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记住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氨的性质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
按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
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
2、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粘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
3、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1、氨的物理性质:色气味的体,比空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易。
2、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跟水反应注意: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的氨水呈性。
②氨水中的分子有;离子有。
③主要成分是,故氨水应写为NH3·H2O,而不能写成NH3或NH4OH;但氨水中溶质为NH3,而非NH3·H2O。
④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
⑤NH3·H2O NH3↑+H2O 故实验室也可以用浓氨水加热制氨气。
(2) 氨气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NH3+HNO3=;NH3+H2SO4=(3) 氨气跟氧气反应(催化氧化或接触氧化)3、氨的用途:⑴氨易液化,液氨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可作;⑵制硝酸的原料:【目标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记住相关的注意事项。
二、氨气的制取1、氨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⑵反应装置:固体 + 固体加热气体,与制取装置相同。
⑶收集方法:⑷干燥方法:不能用无水CaCl2(氨气与CaCl2结合生成CaCl2·8NH3)。
⑸验满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说明氨已收集满了;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棒置于试管口,若有产生,说明氨已收集满了。
⑹尾气处理:用经或湿润的棉花吸收。
2、氨的工业制法【目标3】牢记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三、铵盐的性质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实验:1、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技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过程1.1合成氮肥的原料和工艺1.2氮肥的不同类型和成分1.3氮肥生产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2.氮肥的使用方法2.1氮肥的种类和施用量2.2氮肥的施用时间和方法2.3氮肥的施用技巧和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2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3.3减少氮肥使用的方法和建议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施肥的重要性和问题。
2.知识介绍(30分钟)2.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以及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选择。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氮肥和施肥方式。
4.小组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氮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6.练习与评价(20分钟)6.1小组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个实际氮肥使用的方案。
6.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氮肥如何合理使用的短文,包括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2.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
3.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理解程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掌握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3.理解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2.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氮肥的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理解;2.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
教学准备:1.氮肥的制作视频资料;2.氮肥的实物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养分。
2.提问:氮肥在植物的生长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二、讲解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20分钟)1.播放氮肥的制作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氮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等。
3.解释氮肥生产原理:氮肥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大量氮元素的物质,如尿素、铵盐等。
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包含氮元素的提取和氮元素的转化两个步骤。
三、讨论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浇灌的时机、浓度的选择、使用量的掌握等。
2.分组讨论,提出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展示给全班。
四、演示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1.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合适的土壤,示范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氮肥。
2.指导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氮肥的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氮肥的正确方法很重要?氮肥的使用有哪些潜在的问题?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浏览相关资料,了解氮肥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对氮肥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学校的花园中进行小规模的氮肥制作和使用实验,加深对氮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2.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展示结果,评估他们对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理解情况。
3.效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植物的生长是否良好,评估氮肥使用效果。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第一章:氮肥的基本概念1.1 了解氮肥的定义氮肥是一种含有较高氮元素的化学肥料,主要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源。
1.2 掌握氮肥的分类氮肥可以分为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两大类。
有机氮肥包括动物粪便、堆肥等,无机氮肥包括氨水、尿素、硝酸盐等。
1.3 了解氮肥的作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作物产量。
第二章:氮肥的生产方法2.1 了解氮肥的生产原理氮肥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工业合成氨的方法,即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氨。
2.2 掌握氮肥生产的主要设备氮肥生产的主要设备包括合成塔、压缩机、冷却塔等。
2.3 了解氮肥生产的过程氮肥生产的过程包括原料气的制备、合成氨的、氨的加工处理等步骤。
第三章:氮肥的使用方法3.1 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氮肥的施用方法包括底肥、追肥、叶面喷肥等。
3.2 了解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
3.3 掌握氮肥的施用技巧氮肥的施用应遵循适量、适时、合理搭配的原则,避免过量施用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第四章:氮肥的肥效和环境影响4.1 了解氮肥的肥效氮肥的肥效主要表现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等方面。
4.2 掌握氮肥的环境影响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3 了解氮肥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合理使用氮肥,遵循环保原则,采取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氮肥的应用实例5.1 掌握氮肥在不同作物中的应用了解氮肥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不同作物中的应用特点和效果。
5.2 了解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3 掌握氮肥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氮肥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运用,如滴灌施肥、叶面喷肥等。
第六章:氮肥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6.1 了解氮肥在不同作物中的需求差异掌握不同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和使用方法,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氮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
因此,在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一、氮肥的生产1.化学合成:目前,大部分氮肥是通过合成氨生产的。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和空气中的氮气。
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将天然气和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气,再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提纯,最终得到合成氨。
合成氨可以作为氮肥的主要成分,也可以进一步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得到不同类型的氮肥产品。
2.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氨或亚硝酸盐。
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豆科植物和其他一些具有固氮能力的植物的种植中。
通过与这些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减少了对化学合成氮肥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氮肥的使用氮肥的使用应该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合理施用,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1.施肥时间和量:氮肥的施用时间和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土壤的氮素供应状况进行合理制定。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不同,应在关键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检测结果进行适量调整,避免浪费和过量施肥。
2.施肥技术:氮肥的施用技术也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有一定影响。
例如,通过农田灌溉来施用氮肥可以减少氮肥的损失,增加施肥效果。
另外,合理的肥料配方、施用方式和施用时机等也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三、环境污染和氮肥的减排措施氮肥的过量施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水体质量。
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氮肥的损失和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1.轮作和种植绿肥:通过轮作和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减少氮肥的损失。
2.耕作管理:适当的耕作和保水保肥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氮肥流失。
《氮肥的生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邯郸市第二中学葛世民《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邯郸市第二中学葛世民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了解合成氨工业及氮肥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氨气的性质;掌握铵态氮肥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透过实验现象挖掘现象的本质,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知识的迁移、延伸,由此及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氨气及铵盐的各种应用的科学价值和由此带来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气的性质、铵态氮肥的科学使用。
难点: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分析,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法分析及学法指导:(一)教法分析本节课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知识、探究规律。
具体方法如下:1.情景激学法:利用化学史话和“要想庄稼好,须在肥上找”等谚语,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氨的性质和铵盐的性质。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
3.设“疑”激“思”教学法:课堂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疑”这一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4.对比分析法:将氨和不同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便于学生分析氨与酸反应的本质。
(二)学法指导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1.探究模式学习法:指导学生紧紧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
如由氨气的“喷泉”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去推导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
2.类比分析学习法:指导学生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氮肥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但是,过度的使用氮肥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
因此,正确的氮肥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要。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1. 原料准备:氨气和二氧化碳。
氨气可以从空气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生产。
二氧化碳可以从矿井或工厂的烟囱中获取。
2. 反应器:将氨气和二氧化碳置于一个反应器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尿素。
3. 洗涤过程:将尿素通过洗涤过程,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4. 干燥:最后,将洗涤后的尿素放在干燥设备中,使其含水量降低至0.5%以下,从而生产出纯净的氮肥。
二、氮肥的使用方法1. 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需求,确定适当的用量,避免过度施用氮肥。
2. 在施用前,将氮肥均匀地分配在土壤中,并轻轻深耕,以避免氮肥流失。
3. 将氮肥与有机肥一起施用,可以提高作物的吸收效率和产量。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水分保存能力。
4. 在长势旺盛的时期,适时给予氮肥,避免在作物大量开花或结实的时期施用。
5. 在氮肥施用后,注意监测土壤的pH值、盐度和养分含量,及时做出调整。
三、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2. 教学目标a. 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基本原理。
b. 熟悉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 掌握制定适当的氮肥施用计划和调整方法。
3. 教学内容4. 教学策略a. 讲授氮肥的生产过程和基本原理,通过PPT和实际操作展示氮肥的生产流程。
b. 利用示范田和实验室等实地教学手段,进行氮肥的施用和调整实验。
c. 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鼓励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正确使用氮肥。
5.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技术进行评估和总结,以确定教学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第一章:氮肥的定义和分类1.1 氮肥的定义介绍氮肥的概念,指出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强调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氮肥的分类讲解氮肥的分类方法,包括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
介绍常用的几种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
第二章:氮肥的生产方法2.1 合成氨法介绍合成氨法的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分析合成氨法的优缺点。
2.2 尿素法讲解尿素法的原理和流程。
介绍尿素法的生产设备和条件。
第三章:氮肥的施用技术3.1 施用量根据作物需求,指导合理施用氮肥。
讲解氮肥施用量的计算方法。
3.2 施用方法介绍氮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如撒施、冲施、叶面喷施等。
分析各种施用方法的优缺点。
第四章:氮肥的效果和评价4.1 氮肥的效果讲解氮肥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分析氮肥施用效果的评估方法。
4.2 氮肥的评价介绍评价氮肥效果的指标,如作物产量、品质等。
强调合理施用氮肥的重要性,避免环境污染。
第五章:氮肥的注意事项5.1 储存和运输讲解氮肥的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分解、吸湿等。
强调氮肥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5.2 施用安全介绍氮肥施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吸入、接触等。
讲解氮肥施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氮肥对作物的影响6.1 作物对氮肥的响应分析氮肥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讲解作物对不同类型氮肥的响应差异。
6.2 氮肥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探讨氮肥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如氮肥施用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介绍如何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肥。
第七章:氮肥的环境影响7.1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讲解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
分析氮肥转化对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
7.2 氮肥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探讨氮肥过量施用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
介绍如何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氮肥的施用与土壤管理8.1 土壤氮素状况的评估介绍评估土壤氮素状况的方法,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测试等。
4.2.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聚焦】了解合成氨工业及氮肥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掌握铵盐的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重点:氨气的性质,铵盐的性质难点:氨气的性质及应用,铵根离子的检验【学海导航】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写出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喷泉实验⑴喷泉实验的原理:⑵实验现象:⑶实验结论:思考:①喷泉为什么不满或失败?②能否用CO2气体设计一个喷泉实验?如何设计?空气可以吗?3、NH3与水的反应:在氨水中既有自由的氨分子,也有水合氨分子和铵离子,主要形成水合氨分子。
只有一小部分水合氨分子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溶液显弱碱性。
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一元弱碱: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试分析氨水中所含微粒种类),氨水密度小于水,其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酒精与之相同,硫酸、盐酸都与之相反)NH3·H2O不稳定,加热易分解NH3·H2O==NH3↑+H2O。
4、氨与氯化氢反应:⑴实验现象:⑵实验结论:⑶化学反应方程式:⑷氨与酸反应的实质是:⑸氨气的检验方法:铵盐的性质1、铵盐的热解:(一般规律)(1)若为非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成NH3和对应的酸。
(酸不稳定继续分解);(2)若为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复杂一般不要求同学们掌握。
2、铵盐的碱解实质:与碱反应:NH4+ + OH-△NH3↑+ H2O注意:①该反应要生成NH3,必须要有加热条件,否则只能写成NH3·H2O②该反应有何重要应用?一是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来制取NH3,二是利用该反应检验或鉴定NH4+,请你说出鉴定NH4+方法?【思维点拨】【例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被氧化为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尿素E.闪电时大气中氮的氧化物的生成F.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氨【解析】氮的固定游离态氮(单质)转变为化合态氮,题中只有AF 符合题意。
氮肥的生产是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法、探究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氮肥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气和铵盐的性质;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水的弱碱性。
三、教学方法自学探究、交流讨论、讲解归纳四、教具使用:多媒体,实验用品五、教学用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回忆“雷雨发庄稼”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就没饭吃。
【设问】现在大量使用的氮肥有哪些?铵盐:碳铵NH4HCO3硫铵(肥田粉)磷铵(NH4)3PO4硝铵NH4NO3氯铵NH4Cl 尿素COCNH2)2这些物质的原料都是NH3,【问】工业上氨气怎么合成?【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展示】一瓶NH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板书】一、氨气1、氨气的工业合成2、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探究活动】氨气的喷泉实验【提问】1、实验现象体现了氨气哪些性质?2、喷泉产生的原理是什么3、氨气与水结合产生NH3·H2O,写出氨水中存在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生】答案1、体现了氨气极易溶于水2、喷泉的原理是:滴管里的水进入烧瓶,使氨气溶解,是烧瓶里的压强极具减小,小于大气压强,造成烧瓶内外气压差,形成喷泉。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金属元素及典型非金属元素(如氯、硫)及其化合物,且具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之后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会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需要。
另外,氨的学习还为后面的硝酸学习起铺垫作用,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氨及其产品还是工农业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化工产品,学习掌握好氨的性质对今天的工作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4.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水的弱碱性的理解四、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通过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和故事的讨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加强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观念。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吨粮食。
从到,产生这么大的飞跃的原因是什么呢【讲述】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就没饭吃。
【回答】使用了化肥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新课过渡—【设问】那化肥怎样获得的呢将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环节二:氨的性质及用途【多媒体展示】自然界的氮循环【讲述】氮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大气中游离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通过生物固氮和自然固氮获得的氮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化学史话】哈伯、波施与工业合成氨【多媒体展示】各式氮肥,强调工业合成氨的重要性【板书】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 + 3H22NH3【展示】收集好的氨,对氨进行直观认识。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氮肥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的多种场合。
3、掌握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配施方式以及适当使用氮肥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氮肥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的多种场合。
3、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配施方式以及适当使用氮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反演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氮肥是什么,包括哪些种类?2、氮肥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氮肥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二、引入新课老师先拿出一袋氮肥,征询学生对它的了解,引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问题,然后让学生对氮肥的性质及作用进行讨论。
三、知识讲解1、氮肥是什么,包括哪些种类?①氮肥的定义:加入土壤改善作物生长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一种,主要为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
②氮肥的种类:有机氮肥、无机氮肥。
2、氮肥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氮肥的作用:①调节植物的体内物质代谢和光合作用。
②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
(2) 应用场合:①农田土壤改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②养殖业中可作为饲料添加物,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营养成分。
3、氮肥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1) 生产过程①资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②反应步骤:尼司反应。
③深度加工:通常通过过滤和干燥等过程得到产品。
(2) 工作流程①原料准备②反应步骤③深度加工④监控生产过程⑤质量检测四、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根据生产情景或农业生产场景,编写一些具体的案例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来探究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适用性。
五、总结与评价对今天所学的氮肥生产和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适量使用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营养需要,同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评,查看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氮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第一章:氮肥的定义和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氮肥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氮肥的分类方法1.2 教学内容氮肥的概念:介绍什么是氮肥,含有哪些元素氮肥的分类:有机氮肥、无机氮肥、复合氮肥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学生展示:查找资料,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课堂讨论:氮肥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第二章:氮肥的生产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的生产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2.2 教学内容氮肥的生产方法:合成法、转化法、提取法等不同生产方法的比较:原理、设备、成本、环境影响等2.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查找资料,介绍不同氮肥生产方法的过程课堂讨论:比较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第三章:氮肥的使用技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氮肥的使用技术让学生了解过量使用氮肥的危害3.2 教学内容氮肥的使用技术: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等过量使用氮肥的危害: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品质下降等3.3 教学活动学生实验:进行氮肥的使用实验,观察不同施肥方法的效果课堂讨论:分析过量使用氮肥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第四章:氮肥对农作物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对农作物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方法4.2 教学内容氮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生长、产量、品质等合理使用氮肥的方法:根据作物需求、土壤肥力、环境条件等来确定施肥量4.3 教学活动学生调查:调查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总结规律课堂讨论:如何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第五章:氮肥的环境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减少氮肥环境影响的措施5.2 教学内容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土壤、水体、大气等减少氮肥环境影响的措施:改进生产方法、合理使用氮肥、回收利用等5.3 教学活动学生研究:研究不同减少氮肥环境影响的方法,评价其效果课堂讨论:如何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氮肥的农业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不同作物施肥的技术要点6.2 教学内容不同作物对氮肥的需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施肥技术要点:施肥时期、施肥量、施肥方式等6.3 教学活动学生实践:参与农田施肥活动,观察不同作物施肥的效果课堂讨论:分析不同作物施肥的的技术要点,总结经验第七章:氮肥的施用效果评价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施用的效果评价方法让学生掌握评价氮肥施用效果的指标7.2 教学内容氮肥施用的效果评价方法: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等评价指标: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养分吸收等7.3 教学活动学生实验:进行氮肥施用效果的评价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课堂讨论:如何根据评价指标,判断氮肥施用的效果第八章:氮肥施用的环境管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施用的环境管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减少氮肥施用对环境影响的措施8.2 教学内容氮肥施用的环境管理方法:施肥计划、施肥技术等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改进施肥方法、合理搭配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等8.3 教学活动学生研究:研究不同减少氮肥环境影响的方法,评价其效果课堂讨论:如何减少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九章:氮肥的替代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肥的替代品让学生掌握替代品的优缺点9.2 教学内容氮肥的替代品: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缓释肥料等替代品的优缺点:养分供应、环境保护、作物产量等9.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查找资料,介绍不同氮肥替代品的特点课堂讨论:分析氮肥替代品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氮肥的生产、使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展望氮肥领域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知识总结:氮肥的基本概念、分类、生产方法、使用技术、环境影响等发展趋势:氮肥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10.3 教学活动学生报告: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课堂讨论:展望氮肥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氮肥的生产、分类、使用技术、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农业应用、施用效果评价、环境管理、替代品及总结与展望等十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5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常见的铵盐,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知识梳理〕
一、工业合成氨
反应方程式:。
二、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常温下,氨是色、具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1:700),易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工业上可使用其作。
2、化学性质
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中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成,反应方程式:,水溶液呈碱性原因。
氨气属于(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一水合氨属于(填“强”或“弱”)电解质。
(2)氨气与酸的反应
①与盐酸反应:,现象:;
②与硫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例题1:有关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利用氨气与浓盐酸靠近可产生大量白烟可检验氨
C、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D、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就是一水合氨
三、铵盐的性质
1、重要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色、溶于水的晶体。
2、重要化学性质
(1)铵盐的受热易分解
NH4Cl:;NH4HCO3:。
(2)铵盐与碱的反应
①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反应,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备氨气。
②NH4Cl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1);
(2)。
例题2: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铵盐中N的化合价均为—3价;②铵盐均易溶于水;③铵盐的水溶液都呈酸性;④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铵盐都是白色晶体;⑥铵盐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作用。
A、②④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巩固练习〕——(要求:标出关键词,写出解题过程。
)
1、在下列情况中,能产生白烟的是
()
A、浓氨水与浓硝酸相遇
B、钠在氯气中燃烧
C、浓氨水与浓H2SO4相遇
D、铁在氯气中燃烧
2、氨水的碱性较弱,这是因为
()
A、它只能使酚酞变红色
B、溶于水的氨的大部分仍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C、氨水极易挥发出氨气
D、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只有小部分电离
3、可用以干燥氨气的是()
A、浓硫酸
B、五氧化二磷
C、无水硫酸铜
D、生石灰
4、氨的喷泉实验中,充满氨的烧瓶被水充满时,瓶内氨水的浓度为(标准状况)()
A、0.029mol/L
B、0.045 mol/L
C、0.45 mol/L
D、1 mol/L
5、常温时下列各组气体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3、HCl、O2
B、H2、O2、N2
C、Cl2、HBr、CO
D、HCl、H2S、SO2
6、检验某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先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
C、加入弱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入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7、如右图中,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气。
气体X和液体Y 不可能是()
A、是NH3,Y是水
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
C、X是CO2,Y是稀硫酸
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
8、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气管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发现倒立试管里水位上升,最后试管里仍然为一满试管液体。
由此我们认为,原气体一定含有,一定不会有。
﹡9、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
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
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
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
原因是。
10、某校学生利用以下装置验证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部分装置已略去)。
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
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C中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可参与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可用于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3)将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