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海岸带的现代过程-2

合集下载

2013年人教地理选修2课件:第六章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013年人教地理选修2课件:第六章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3.海洋石油污染 分布 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区域 形成 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和海上 原因 采油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 危害 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 环境退化
学法指导
(1)表解赤潮的成因
(2)图示法表示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例1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淹没沿海低地; 加剧风暴潮、 气候 洪涝等灾害的 变暖 威胁,引起海 导致 水入侵、水质 极冰 恶化、地下水 融化、 位上升;渔业 上层 资源受损,破 海水 坏珊瑚礁、红 热膨 树林、海岸沼 胀等 泽和湿地等环 境
海岸带, 尤其是滨 海平原、 河口三角 洲、低洼 地带和滩 涂资源
荷兰、 孟加拉 国以及 热带的 一些小 岛国
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受损,使海洋生物 过度捕捞 多样性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海洋生物资 源不断减少;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生境不断恶化, 赤潮 _______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思考
2.中国急需关注的四大海洋环境问题是什么?
【提示】 (1)有近半数城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 不到50%,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海。(2)企 业偷偷排污和暗自排污现象很严重。(3)海上污 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4)海洋及陆源污染日益
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污染破坏
渔业生产 ______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破坏海滨 海洋生态
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思考
1.海上石油泄漏清污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 分散 沉降 海上石油泄漏清污的方法主要有: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 这种化学物质不宜在近岸或渔场周围使 用 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这会危害 海底生物

《我国海岸带的开发》 讲义

《我国海岸带的开发》 讲义

《我国海岸带的开发》讲义一、海岸带的定义与范围海岸带,顾名思义,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

它通常包括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距离的海域以及向陆地延伸一定距离的陆域。

具体的范围会因不同的定义和研究目的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从海岸线向海一侧延伸到十几海里甚至几十海里,向陆一侧延伸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跨越了多个气候带和地理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海岸带类型。

从北部的渤海湾到南部的北部湾,从东部的黄海、东海到南部的南海,我国的海岸带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我国海岸带的自然特征(一)地质地貌我国海岸带的地质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北部的渤海湾以平原海岸为主,地势较为平坦;东部的黄海和东海沿岸则有较多的基岩海岸,岩石嶙峋,海蚀地貌发育;南部的南海沿岸则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等独特的类型。

此外,还有河口三角洲、沙质海岸等多种地貌形态。

(二)气候条件我国海岸带跨越了多个气候带,从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到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不同,从而影响了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三)海洋水文海洋水文条件包括海浪、潮汐、海流等。

我国沿海地区的潮汐类型多样,有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海流也受到季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流向和流速。

海浪的大小和频率则与季风、台风等天气系统密切相关。

(四)生态系统我国海岸带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等。

这些生态系统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净化水质、防风消浪、固碳等。

三、我国海岸带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一)早期开发在历史上,我国的海岸带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

沿海地区的渔业捕捞、盐业生产等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一些沿海城市,如广州、泉州等,早在古代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二)现代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海岸带的开发在现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含义: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
海岸带 范围: 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
主体: 潮间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外力作用:波浪、潮汐、河流、气候等
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
内力作用: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等
海岸的类型
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红树林海岸
生物海岸 珊瑚礁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岸
红树林
生 海岸

海 岸
珊瑚礁
海岸
陆地山脉或丘 地势险峻、坡
陵延伸入海的 陡水深、海岸
边缘
曲折
建港口、旅游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由砾石、沙子 堆积而成
堆积物颗粒较 粗,海滩宽阔 平坦
平原河流携带 的淤泥沉积而 成
堆积物颗粒较细 海岸宽度大,坡 度小,海岸线平 直
海滨浴场
滩涂养殖、 晒盐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基岩海岸
红树林 生 海岸 物 海 岸 珊瑚礁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岬 湾
基岩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海蚀柱
海蚀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岸
P14 活动
砂质海岸 海岸坡缓,有砂质物质堆积 建优质海滨浴场
基岩海岸
海岸为悬崖;坡陡水深、 海湾可以成为
海蚀地貌
天然良港,旅游
2、辽东半岛- 基岩海岸 江苏北部- 砂质海岸
珠江三角洲-淤泥质海岸 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岸

海岸带管理

海岸带管理

绪论1.海岸线:海水向陆达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即海岸线的向陆一侧是永久性陆地。

2.全球海岸线总长约44万km。

我国有大陆岸线1.8万km,岛屿岸线4万km。

3.海岸带:海岸带则是指现代海陆之间正在相互作用的地带。

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

4.海岸带基本特征:①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②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③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

5.21世纪海岸带压力:①人口增长与城市化;②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③淡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④渔业资源退化。

6.当前人类给海岸带带来的威胁至少表现在:①过度的捕捞使沿岸的生物种类和生产力下降,以致在不少地方不得不颁布“禁渔期”的法律;②围垦使大量海滨湿地减少,既破坏了海鸟的栖息地,某些物种的繁殖场所又减少了对近岸初级产品的供给;③污染日趋严重。

7.海岸带综合管理:它是高层次的管理,通过战略、区划、规划、立法、执法和行政监督等政府职能行为,对海岸带的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开发利用的协调和监督管理,以便达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海岸带管理核心目的: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9.海岸带管理概念的兴起:海岸带管理的概念是由美国于1972年建立的。

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岸带管理法》。

第二章海岸带分区1.海岸带分类:①根据海岸动态可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性海岸;②根据地质构造划分为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③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等。

2.潮间带分区:随着潮汐周期的变化和水位的升降,可以将潮间带分为高潮滩(大潮高潮位一小潮高潮位)、中潮滩(小潮高潮位一小潮低潮位)和低潮滩(小潮低潮位一大潮低潮位)三个亚区。

3.海岸带管理范围(我国):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认为海岸带管理的陆域范围应该是开发利用规划和决策的一级行政单位,即沿海县(县级市)、省(市)直属区和独立开发区的行政边界,海域管理范围以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为宜。

海岸带

海岸带
珊瑚礁 海岸
红树林与泥沼 相结合的海岸
珊瑚虫的遗骸 和分泌物堆积 而成
热带、亚热带 较低纬度的海 岸低洼地带 热带基岩海岸 边缘
广东、广西、 海南岛沿岸
南沙群岛
物多样性保护
巩固练习
• • • • 辽东半岛 海南岛亚龙湾 江苏 南沙群岛 生物海岸 淤泥质海岸 砂质海岸 基岩海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 A、海水平均高潮水位与陆地的交线叫海岸线 • B、海水平均高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叫潮间带 • C、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叫海岸带 • D、海岸的发育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具有分布在较低纬度特点的海岸类型是 ( D )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特点
地势险峻、坡 陡水深、海岸 曲折 堆积物颗粒较 粗,海滩宽阔 平坦
堆积物颗粒较细, 海岸宽度大,坡 度小,海岸线平 直
利用
建港口、旅游
典型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岸
淤泥质海 岸
生 物 海 岸
滩涂养殖 抵抗风浪,生 物多样性保护 和湿地保护 保护海岸。抵 抗海浪侵袭生
珠三角海岸
红树林 海岸
热带及亚热带的淤泥海岸: 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岛沿岸
抵御海浪侵蚀,保护生物多 作用: 样性、保护湿地 分布: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南沙群 岛、澳大利亚大堡礁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避风良港
(2)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
类型 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成因
陆地山脉或丘 陵延伸入海的 边缘 由砾石、沙子 堆积而成 平原河流携带 的淤泥沉积而 成
• 分布: 台湾、海南、广西
3、淤泥质海岸 •
堆积物颗粒较细,粘土和粉砂组成。 特点:

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正文:----------------------------------------------------------------------------------------------------------------------------------------------------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业经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11月29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的决定2019年11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经过审查,决定批准《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由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2019年5月23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保护第四章整治修复第五章利用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海岸带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海岸带的保护与利用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胶州湾海岸带的保护与利用管理,《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地带,包括海岸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海域、海岛和陆域。

海域范围为自海岸线向海洋一侧至第一条主要航道(航线)内边界;有居民海岛超出上述范围的,应当划入。

陆域范围为自海岸线向陆地一侧至临海第一条公路或者主要城市道路,其中:(一)第一条公路或者主要城市道路邻近海岸线的,应当适当增加控制腹地;未建成区内原则上不小于一千米;(二)河口、滩涂、湿地、沿海防护林等区域超出上述范围的,应当按照保持独立生态环境单元完整性的原则整体划入。

第六章 海洋环境管理PPT课件

第六章 海洋环境管理PPT课件
3、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中国海监执法 机构
4、保障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运行经费。
二、海岸带的管理
(一)海岸带的范围 从海岸线算起,向陆域延伸10公里,向海域延 至-10~-15米等深线的区域,是经济、科学、 文化最集中发达的地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 区,被称为“黄金宝带”
(二)海岸带的特点 • 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滩涂、浅海辽阔 • 土壤盐碱,淡水资源不足 • 能源资源丰富 • 生态环境脆弱
海洋环境—是指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 域,包括海洋水域、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 海底沉积物和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洋气候 以及其他海洋性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 生态系统。
二、海洋环境管理
1、定义—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涉海组织为协调 社会发展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保持海洋环境的 自然平衡和持续利用而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 依法对影响海洋环境的各种行为进行的调节和 控制活动。
建设 7、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检测、监视和预警
三、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海洋环境 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及 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过程,包括污染源监测和环 境质量状况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掌握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
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职责: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监视规范和标准管理 全国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制定具体 的实施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海洋环境 监测、监视网络的建设,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 量,发布海洋监视通报。
第三节 海洋自然保护区与海岸带的管理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内涵和类型
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 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 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的区域。

海岸地貌及泥沙流的动向

海岸地貌及泥沙流的动向

(一)海岸地貌.构成本区海岸轮田的基本因素是内外动力的相互作用,其作用在各个阶段中,两者的强度产生一定的演变,井L1在地貌成因—亡得到一定的反映。

因此,当我们在研究海岸地貌的发展过程时,主要是分辨出在其各个发展阶段哪些内力及外力起着主导作用,以及当过渡至另一阶段的时候,动力因素的转换问题。

已如上述,本区是古老的地质基础,在加里东运动时期构成北北东一南南西及东一西两组断裂构造线,形成断块山休。

第三纪以来,在此老构造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复活。

因此,它对海岸的作用过程起首加速与延缓作用,彤酶到海岸的发展过程。

但是它只能造成海岸地貌形成的背景,正如o.K.列昂捷夫所指出:“海岸带构造运动是海岸的主要形成过程借以进行的一种背景。

”所以地质构造是海动力因聚在海岸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与外力相互配合的因素。

外力作用,即海蚀作用起首修饰与物质的搬运作用,逐渐地改变本区的海岸地貌。

连云港地区的海岸地貌有其复杂的发展过程,当云台山还是孤悬于海中的时傀西周受海水包围,附近地区供给的物质很少,波浪作用强烈,海蚀地貌普遍发育。

最近几百年来,黄河南迁于苏北入海,黄、淮水系供给海岸带丰富的泥沙,河流的冲积作用和海滨沿岸流的影响引起苏北海岸迅速地向海伸展,同时许多海鞍、海湾淤成乎陆,岸外沙堤以内的泻湖消失。

本区在这种堆积作用的强烈彤酶下,大部分山体脱离了海洋,与大陆相连,并且曲折的岩岸变为比较乎直的淤泥质、砂质和石质兼具的岸线,海岸发展过程进入新的阶S,海岸带的动力条件,海岸地貌的形态和动态产生了新的特征。

因此,在阐述本区海岸地貌特征的时候,有必要很据不同地貌单元分别加以论述,1.海滨阶地.海滨阶地是证明一个地区海岸升降的标志。

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导致海而数度发生大幅度的升降变化,并且新构造运动的振荡性也促使基而发生变化。

而者对某一地段海岸的影酶可能是兼而有之,或者是以一种因素为主。

这必须从大范围里海滨阶地形态的普遍性以及局部地区的特殊性进行综合的分桥,以使得出海岸升降的原因。

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20
3.辽东湾滨海平原的变迁
辽东湾滨海平原的主要入海水道辽河及大、小凌 河。汉魏时,以游牧为生的乌桓和鲜卑居其上源,原 始植被未遭破坏,水土保持良好,河流来沙很少,海 岸线曾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汉时大辽水安市入海, 当时安市县在今海城东南营城子。辽时,东京道所属 海州治今海城,其附廓县称为临溟,仍频临海边。
3.入海河流的泥沙影响。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 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积起来,长年累月,沉积为 陆地,这时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移。如黄河每年海泥 沙多达16亿吨,使黄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长2~3 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约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陆地。由于 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海岸线也不断地向海洋推进。
15
主要的变化的海岸线有:辽河三角洲海岸、渤海 湾海岸、苏北海岸、长江三角洲海岸、杭州湾海岸、 珠江三角洲海岸等。
30
渤海湾南部海岸,自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 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
9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70公里。12世纪黄河夺淮 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 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 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 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 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 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9
砂砾质海岸 由颗粒较粗的砂砾组成的平原海岸。以台湾
的海岸最为典型。大陆砂砾质海岸多呈零星分 布,其中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 南和广西分布稍多。
砂砾质海岸的特征是:岸滩组成物质以砂、砾 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类型多 ,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 的水深和掩护条件。
6
(1)基岩海岸
杭州湾以南的华东、华南沿海分布较多,杭州湾 以北,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我国的 基岩海岸长度约5000公里,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的30%。 此外,在台湾岛和海南岛,其基岩海岸更为多见。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掌握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3.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情感目标1.增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2.增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掌握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1.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2.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述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形成和演变原因、重要性和保护措施;2.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海岸带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对象本次教学评价对象为年级选修课学生。

2. 评价指标1.能够掌握和应用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能够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能够了解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4.能够分析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5.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6.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3. 评价方法1.学生作业: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实地考察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要求学生撰写相应报告,评价学生实地考察和报告质量;3.平时表现: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实地考察时间较短,影响了学生对海岸带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全)

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全)

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全)处,应满足动力学边界条件运动学边2)在波面 z=,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界条件。

动力学边界条件为水面上压力为常数,因此取z=,并令p=0,得到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水深计算。

3)流场左右两端的边界条件可根据简单的波动在空间和2.海岸类型: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时间上呈周期性来却确定。

在空间上看的波要素是相同岸。

的,在时间上看一个周期后的要素也应相等,故波场上下3.海岸的基本概念: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两端面边界条件可表示为用的地带,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

,(x,z,t),,(x,L,z,t),,(x,z,t,T)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海底,向陆延伸至暴风浪所能到达的地带。

5.建立简单波理论时,一般作如下规定:流体是均质和不4.海岸动力因素:波浪的作用、海岸波生流、潮流的作可压缩的,其密度为常数;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液体;自用、径流的作用、海流的作用、风暴潮和海啸、风的作用、由水面的压力是均匀的且为常数;水流运动是无旋的;海海平面上升。

底水平、不透水;质量力仅为重力,表面张力和柯氏力可5.波浪是引起海岸变化的主要因素。

忽略不计;波浪属于平面运动,在xz平面内坐二维运动。

6.近岸波生流——波浪传至近岸地区发生变形、折射与破6.微幅波理论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22碎,不仅其尺度改变了,同时还形成的一定水体流. ,,,, 控制方程: ,,022,x,z7.沿岸流——斜向入射的波浪进入海滨地带后,在破波带引起一股与海岸平行的平均流。

8.裂流流速很高,会带动强烈的向外海输移的泥沙运动。

,,定解条件:海底部边界条件: z=-h ,09.潮流对海岸的作用:影响海岸带波浪的作用范围及作用,t强度;影响海岸带地貌类型的发育;潮流流速影响海岸带自由水面处: 1,,的侵蚀与淤积。

海洋地质学 13第六章 海底底质类型及其分布

海洋地质学 13第六章 海底底质类型及其分布

钙质生物遗体沉降到海底堆积而成,主要分布在
热带和亚热深水大洋盆地的边缘部分;(3) 硅质
软泥——主要是由硅藻和放射虫遗体沉降到海底
堆积而成的软泥,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6.4 大洋盆地 1、大洋盆地沉积物的分类
39
大洋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类型:(4)褐粘土——
生物源物质含量小于30%的岩石成因物质,主要分
杂堆积在一起:(1)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
大洋沉积物;(2)来自陆坡的滑塌和重力 流沉积物;(3)来自岛弧火山活动的火山
碎屑沉积物;(4)正常的深海沉积物。
6.3 沟弧盆体系 1、海沟
7
混杂堆积——存在于海沟岛弧一侧,是在板块俯冲 作用下,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岩石或沉积
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无规则混合体。
6.3 沟弧盆体系 2、岛弧
14
碱性系列——以含较高的碱金属及有
关元素为特征,碱含量(Na2O+K2O)总值 可达5%~7%,甚至更大,大离子亲石元素 的含量极高,如Rb含量比拉斑玄武岩系列 高2个数量级,可达7.5×10-5~12×10-5。
岩石中的SiO2都不饱和,而且含有典型的
碱性长石和副长石。
混杂堆积是板块俯冲带或缝合带上强烈构造作用的
产物,是鉴别古板块消亡带的重要标志之一。
6.3 沟弧盆体系 1、海沟 增生楔状体——大洋板块表层的沉积物主要 是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板块移动至海 沟附近还接受浊流沉积。这些固结程度差的物质 在板块俯冲时被刮下来,与俯冲板块基底脱离, 加积于海沟向陆的侧坡上,形成增生楔状体。 组成:主要是混杂 堆积岩,另外有俯冲时 刮下的洋壳残块(蛇绿 岩套)等。
6.3 沟弧盆体系 2、岛弧

高中地理5.1 海岸带的开发 课件 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5.1 海岸带的开发 课件 中图版选修2
ks5u精品课件
1.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河港),可以 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①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 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了淡水;保证船舶入港 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所需的空间; ③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致使河道流量分 散,泥沙容易淤积航道。 2.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 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上海等。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3. 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1.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 区沿黄浦江分布。
ks5u精品课件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 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经济腹地 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川、渝、鄂、湘、赣、皖、苏、沪
5.1 海岸带的开发
ks5u精品课件
画海岸带示意图
ks5u精品课件
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 带,称为海岸。海岸在地图上呈线状, 所以称作海岸线。实际上海岸并不是一 条线,而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 它是海、陆交接的地带,包括一定宽度 的浅海区和陆地区,其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环境特殊,是人类开发利用 活动密度最大、矛盾最多的地带,环境 压力比陆地或海洋地区都大得多。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琼州海峡
ks5u精品课件
读“海南岛略图”, (1)图中山脉为五指山 (2)A为著名盐场莺歌海 盐场, 这里晒制海盐的有利条件 处在季风的背风地带,阴雨天不多,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是_______________ 。 (3)由于海南岛的自然环境 环带 具有_________ 状分布的特点,B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好,城市集中,既是促进内陆资源开 ____,这里应该大力建设____,就近建设_____区; 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基地 加工工业 C港口 适宜发展_____; D地区的首要任务是 热带农业 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次是利用热带山区的 和_________ 发展旅游业,还可以适当配置具有山区 自然景观 民族风情 特色的工业。

第六章海岸带现代过程-2

第六章海岸带现代过程-2
(isostatic changes)。
海面变化包含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两种含义
海面绝对变化是指海洋表面与地心之间距离的变化,通常是 全球海洋水面的升降;
海面相对变化是某一地区陆地升降运动与海面绝对变化的综 合结果。在海岸带或海底观察到的,或由验潮仪记录到的 海面变化现象,都属于相对变化。
一、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
潮间带潮流流速分布与泥沙横向移动图式
由于涨潮流的作用,质点1进入AA′水体中呈悬浮状态,随着流速的降低,在3点开始 向底部沉降(流速为2),但由于涨潮流作用继续向前进,直到点5处才沉到底部,此 时流速为4。在退潮时,此质点不能被AA′水体所带动,因为所需的起动流速大于 AA′水体在该点的流速。BB′水体具有其所需要的流速,故将质点1从5点搬运到7点, 在7处又开始下沉,到9处下沉到底部。则点3和点5之间的距离为沉积滞后距离。
潮汐升降与离岸堤一泻湖海岸
砂砾质海滩剖面随涨落潮的冲淤变化 A.涨潮时B.落潮时
(二)潮流在淤泥质潮间浅滩上的沉积作用
虽然潮流对海底泥沙的扰动作用远不如波浪, 但潮流对呈悬浮状态的泥沙的迁移作用却是波浪 无法比拟的。在潮间浅滩上,潮流速度可以达到 50 cm/s,对沉积物的搬运和堆积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纪全球气候有过多次冷暖变化。
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发育大规模冰川,称为冰期;
气候变暖,冰川大规模消退,称为间冰期。
冰期时地球上的大量水体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在高山和高纬地带,海洋 水量减少,引起世界性海面降低;
✓ 在第(II)阶段,较多的波能消耗在对岸坡的侵蚀.使水下岸坡加深; 激浪带的波浪作用强度降低,海蚀崖后退和海蚀平台加宽的速度减慢。
✓ 当基岩岸坡增宽到一定程度,波能均匀地消耗在岸坡上,波浪作用强 度分布均匀,海蚀作用中止,海蚀平衡剖面完成(II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泥沙横向运动中形成的堆积地貌有水下堆积阶地、海滩、水下沙 坝和离岸堤等;在泥沙纵向运动中,由于泥沙流的容量降低而发生堆积, 形成滨海沙体(海滩)、沙嘴、湾坝和连岛坝等。
(一)泥沙横向运动形成的地貌
1.水下堆积阶地 在中立线上下各有一个侵蚀带,中立线以下的侵蚀带 泥沙不断向海运动,部分堆积在水下岸坡坡脚,成为水下 岸坡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水下堆积阶地。在粗颗粒物质组 成的陡坡海岸,水下堆积阶地较发育。 2.海滩 中立线以上,侵蚀带的泥沙在激浪的进流作用下,移 动到岸边堆积,形成水上堆积阶地,即海滩。海滩是激浪 流作用形成的、与陆地相连的砂砾质堆积体,在平缓的海 岸有着广泛的发育。海滩的形态与激浪流引起的进、退流 速度之比密切相关。

潮间带潮流流速分布与泥沙横向移动图式
由于涨潮流的作用,质点1进入AA′水体中呈悬浮状态,随着流速的降低,在3点开始 向底部沉降(流速为2),但由于涨潮流作用继续向前进,直到点5处才沉到底部,此 时流速为4。在退潮时,此质点不能被AA′水体所带动,因为所需的起动流速大于 AA′水体在该点的流速。BB′水体具有其所需要的流速,故将质点1从5点搬运到7点, 在7处又开始下沉,到9处下沉到底部。则点3和点5之间的距离为沉积滞后距离。

地壳的垂直运动主要是地壳均衡调整的结果。在冰盖、熔岩以及具有深 厚堆积物的地区,由于荷载作用及其变化导致地壳承压大小的调整过程,称 为地壳均衡运动。地壳均衡运动在更新世冰川覆盖地区特别显著,当冰雪积 聚时,地壳因加载而发生下沉;当冰雪融化时,由于卸载则使地壳逐渐抬升。 一些大三角洲具有厚层的泥沙堆积体,也能导致地壳下降。
沙咀 sand spit
潟湖 lagoon
小平岛连岛砂坝
沙嘴(三亚)
沙嘴与拦湾坝
拦湾坝与泻湖
三、潮汐作用下海岸地貌的特征
基岩海岸的侵蚀和砂砾质海岸的碎屑物搬运、 堆积过程主要都是波浪作用完成的,通过周期性 的海面升降,潮汐可加强或减弱波浪作用。 在无潮海,激浪的位置比较稳定,波能集中, 侵蚀强度大;而在有潮海岸,潮汐升降使激浪位 置在潮间带范围内上下移动,海岸地貌特征则与 潮差大小有关。
第三节 海岸侵蚀与堆积地貌
波浪作用是海岸侵蚀、堆积作用的主要动力, 海岸地貌的塑造主要发生在暴风浪期间,正常天 气条件下的风浪只对海岸地貌起着经常的修饰作 用。 潮汐对基岩、砾石和砂质海岸的影响是通过 改变波浪作用实现的,在细粒物质组成的粉砂淤 泥质海岸,沉积作用主要由潮流完成。 一、海岸侵蚀地貌 二、海岸堆积地貌 三、潮汐作用下海岸地貌的特征
3.溶蚀:指海水溶解海岸基岩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对岩石、矿物的溶 蚀能力要比淡水强,特别是在由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组成的海岸,溶蚀 作用对海岸的破坏更大,可形独特的溶蚀平台。
(二)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捣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崩坠物若 很快被波浪冲走,则重新发育海蚀穴,使海蚀崖继续后退,称为活海 蚀崖,崖面坡度陡,岩石比较新鲜。死海蚀崖的坡脚堆积大量碎屑物, 崖面已停止后退,坡度平缓,长有植被。 海蚀穴: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高度大致相同的凹槽。它们分 布在陡崖的的脚部,宽度大于深度。 海蚀洞:深度比宽度大的凹槽。在节理发育或夹有软弱岩脉的基岩中, 海蚀洞可达几十米深。 海蚀窗:冲入洞中的浪流及其对空气的压缩作用将洞顶击穿形成的。

潮汐升降与离岸堤一泻湖海岸


砂砾质海滩剖面随涨落潮的冲淤变化 A.涨潮时B.落潮时
(二)潮流在淤泥质潮间浅滩上的沉积作用
虽然潮流对海底泥沙的扰动作用远不如波浪, 但潮流对呈悬浮状态的泥沙的迁移作用却是波浪 无法比拟的。在潮间浅滩上,潮流速度可以达到 50 cm/s,对沉积物的搬运和堆积起着重要作用。
3.水下沙坝 浅水波在相当于1/2个波高的水深处发生部分破碎, 倾翻的波峰水体强烈掏蚀海底,掀起的水体带动大量泥沙, 这些泥沙一部分被激浪流带向海岸,而大部分则堆积在破 碎点的靠海一侧,形成水下沙坝。波浪部分破碎后,各种 波浪要素减小,继续向海岸前进,又在相当于1/2个波高 的水深处再次破碎,如此继续直到完全破碎形成激浪流。 在细颗粒组成的缓坡海岸,可以有多条水下沙坝,其规模 和间距向海岸逐渐变小。在粗颗粒组成的陡坡海岸,水下 沙坝往往只有1-2条。波浪冲刷水下沙坝的前坡,并把泥 沙带到坝后沉积,造成沙坝两坡的不对称,向海坡较缓, 向陆坡较陡。
(三)粉砂淤泥质海岸的演变与地貌特征
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和发育需要大量的细 粒沉积物补给,其演变取决于细粒物质的来源情 况。若泥沙来源充足,可形成淤积型粉砂淤泥岸; 若泥沙来源断绝,则海岸受冲刷侵蚀,甚至演变 成沙质海岸。

粉砂淤泥质海岸的潮间浅滩 A.淤积型 B.稳定型 C.冲刷型

在淤积型的粉砂淤泥岸上,潮间浅滩不断淤高,并向海推 进,原来的浅滩逐渐脱离海水的作用,先形成湿地,然后 成为海积平原。 泥沙来源断绝时,粉砂淤泥岸迅速冲刷后退,在苏北废黄 河口附近后退速度每年平均达100多米,受冲刷潮间浅滩 坡度增大到1‰以上,宽度减至几百米。冲刷浅滩的波浪 将残存在泥沙中的生物介壳淘洗出来,经激浪堆积在岸上 形成贝壳堤或贝壳滩。贝壳堆积是粉砂受冲刷的标志,其 地貌形态是判断海岸冲刷速度的依据。





海蚀平衡剖面的塑造过程。
二、海岸堆积地貌
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和水流的作用下运动,当动力减弱 或运动受阻时,就会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粒径较粗的砂砾物质主要由波浪搬运,以沿底面的推移为主,称为 波场物质;
粉砂、淤泥等细粒物质易进入悬浮状态,以潮流搬运为主,称为流 场物质。 波场物质是以瞬时速度较快的往复振荡方式实现移动,而流场物质 是在较长化。

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发育大规模冰川,称为冰期;
气候变暖,冰川大规模消退,称为间冰期。


冰期时地球上的大量水体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在高山和高纬地带,海洋 水量减少,引起世界性海面降低;
一、海岸侵蚀地貌
(一)海岸侵蚀作用 海岸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基岩海岸,波浪通过冲刷、研磨和溶蚀,使 岸线逐渐后退。发生在海岸带的侵蚀作用称为海蚀作用,它表现为三种形 式: 1.冲蚀:指波浪水体给予岸线的直接冲刷。基岩海岸的水下岸坡一般具 有较大坡度,波浪抵达岸边时以巨大的能量冲击海岸,水体本身的巨大压 力和岩石裂隙、节理中被压缩的空气,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这种力量 可达每平方米数十吨。 2.磨蚀:指海水携带的砂砾随波浪往返运动对海底产生的侵蚀。在波浪 前进和后退的往返运动中,海水携带着砾石、泥沙和海岸上侵蚀下来的岩 石碎块,对海底基岩进行研磨,加快了海岸侵蚀的速度。
4.离岸堤 离岸堤主要是激浪作用的产物。激浪流所夹泥沙在未 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在一定的位置上形成露出水面之上的 狭长状堆积体,把堤内向陆一侧的海水与外部相对隔离开 来,形成半封闭的浅水域,称为泻湖(1agoon)。离岸堤也 称为障壁岛或堡岛,它是海岸带规模很大的堆积体,长度 可达数百公里,宽数公里,组成物质为砾、砂、贝壳或其 混合物,视波浪作用程度及物质供应条件而定。
海面变化包含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两种含义
海面绝对变化是指海洋表面与地心之间距离的变化,通常是 全球海洋水面的升降; 海面相对变化是某一地区陆地升降运动与海面绝对变化的综 合结果。在海岸带或海底观察到的,或由验潮仪记录到的 海面变化现象,都属于相对变化。
一、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
海平面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或影响。地壳构造 运动、海水体积的变化等都可引起海平面较缓慢的相对变 化,而极地冰盖的冻结和融化则能产生快速的绝对海平面 变化,这种快速的变化往往掩盖了构造运动的作用。




海蚀平台: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 海微倾斜的基岩平台。 岩脊滩: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差异,平台表面遍布的几十厘 米高的岩脊。 海蚀拱桥(海穹):向海突出的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 浪作用,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拱门状。 海蚀柱:坚硬的岩脉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 水下堆积阶地:由波浪搬运侵蚀下来的碎屑物,堆积在海 蚀平台前缘以下的岸坡深处而成的。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演变
全球各地海岸的许多岸段,在现代海岸的高潮位以上 发现了海相沉积物和海蚀崖等可作为海岸线标志的地貌形 态,这样的古海岸线称为上升海岸,它们是海平面变化的 有力证据。同时,在海底也发现了一些海岸下沉的标志, 如沉溺的河口、沙丘地形等,在陆架沉积层中甚至发现陆 相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它们被埋覆在海底的不同深度下, 是沉溺海岸的标志,这种古海岸称为下沉海岸。
台湾石门洞
海蚀拱桥
大连 “ 恐龙探海 ”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洞)
海蚀柱

(三)海蚀平衡剖面 塑造过程 在最初阶段(I),外来的波浪在大约1/2λ的深度处开始触及海底, 通过较窄的岸坡,波能略为降低.到激浪带突然降低为零(虚线);按 波浪对海底的作用强度而言,波浪进入岸坡后很快增大,到激浪带达 最大值,并很快下降到零(虚点线)。由于波能集中地消耗在岸边,岸 边的波浪作用强度最大,所以岸线后退最迅速,海蚀穴发育,海蚀平 台狭窄。 在第(II)阶段,较多的波能消耗在对岸坡的侵蚀.使水下岸坡加深; 激浪带的波浪作用强度降低,海蚀崖后退和海蚀平台加宽的速度减慢。 当基岩岸坡增宽到一定程度,波能均匀地消耗在岸坡上,波浪作用强 度分布均匀,海蚀作用中止,海蚀平衡剖面完成(III)。
2.海洋水体变化
海洋水体体积的变化和海洋盆地容积的变化均可引起 海面升降变化。由于海洋水域彼此相连,所以海面升降变 化是全球性的。 除了地球内部通过火山喷发可以向地表提供数量极少 的岩浆水以外,可以认为在整个地质时期全球的水体总量 几乎是不变的,只是在海洋、陆地、大气和地下之间循环 分配而已。如果海洋的水体保持不变,那么海面的变化可 能由海水的密度变化引起。据推算,海水的平均温度每下 降1℃,其体积收缩将使全球海面下降2m(E.C.F.Bird, 19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