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信息提取与概括

合集下载

2024河南中考语文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新闻类+材料类)

2024河南中考语文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新闻类+材料类)
标题一:《朗读者》收获“零差评” 标题二:文化类节目未必“冷”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类型二:比较标题优劣
真题讲解
(2024•《解析与检测》)下面两个标题中,哪一个更适合于本则新闻材料?
请简述理由。
题型:比较标题优劣
目前,有20家左右的省会城市电视台都有一两档自称为“金牌节目”
的综艺节目,各地方台也或多或少“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
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收获了观众“零差评”,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
清流”。
与标题一有关:何人+何事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真题讲解
清华大学教授发文点评说,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
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节目,这
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暗示解题技巧:按照时间顺序提炼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题型一】单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真题讲解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 地点/事件1
地点/事件1
今约8 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
(2024·郑州一模)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答案】 选B。理由: ①B项中的两句表达的意思与我 们的感悟一致(能体现户外研 学的价值),更符合语境; ②末句结尾的“堂”与小诗第 二句的“章”押韵,更符合诗 歌的特点(读来更朗朗上口)。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作业
《精练册》P13——1题 P15——1题

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之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之信息提取与概括
女生 80.5% 52.1% 45.4% 47.3%
2009/3
方法归结: 这条信息的前半部分实际上是从表格的
第二信列中息所获提取的取,信概息括的后题半部分来
源于表格的后三列,而后三列虽然比较 项目不同,但表格反映出来的现象是相
同醒的学,生都不是需八男要十生把高后中于三学女列生再,具这体段一 细点说莹要。提因
等组织实施了“科技奥运”重大项目之一的 “电动汽车运行示范、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目前已开发研制出多种清洁汽车,开发了
燃进料。电据池悉轿,八车奥十动运力会中平期学台间,,正北在京段向 市产和莹业奥化组迈委
已确定用数百辆电动客车为北京奥运提供 各项服务。
2009/3
材料二 为保证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 2008年北京将建成国际一流的道路交通管理
“问题”审读图表和材料,使审读图表 和材料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
表和材和料材没料有的八标中十题心中(,尤但学其在是题在目段有要莹些求图中表告
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和一段什么材
料才时能有)的。放同矢时,也避只2免有00答根9题据/3偏要向求。答题,
审图文
信息提取概括题 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
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
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
到结我论们的八可源对十头图。中表中学的数据段进莹行横向
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
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
论。
2009/3
直信接息提提取取概括概图括文题信息
对图文八信十息中进学行推段断莹总结
2009/3
直接提取概括图文信息
信息提取概括题
八十中学 段莹 举世瞩目北京奥运之际,我地区某中学初三 (1)
班准备召开“喜迎奥运,唱响未来”主题班会,请 做好以下工作。

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和概括

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和概括
,不再变得对什么都一惊一乍的了, 一切都 变得了 很平和 。 这样内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信息提取与概括题分类
一则材料: 一、记叙类语段 二、说明类语段 三、议论类语段 四、新闻类语段
信息提取与概括题分类
两则、两则以上材料: 一、表文类 二、图文类 三、相近相反材料类
提取与概括题考点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3、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材料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 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 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 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 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 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 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类应对策略(导语) 1.拟标题:(眉目、精粹) 何人+何事、谁+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2.一句话新闻:何人+何时 +何地+何事 方法:
摘词组合法(主谓句式)
直接提取法: 1.要素叠加法 2.提取中心句 3.直接摘句摘词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 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 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 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 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中考语文信息提炼与概括题透视与训练汇总

中考语文信息提炼与概括题透视与训练汇总

中考语文信息提炼与概括题透视与训练【考点透视】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并加以表述。

中考信息题应该说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它切合了语文新课标的“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概述”的要求。

它主要可分两大类:文字信息类和图表信息类,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从体裁特点看,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新闻信息等的提取;2.从材料特点看,有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及数据资料信息等的提取,大多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国内外关注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3.从提取内容看,有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文段要旨、人物事物特点、故事情节及言外之意等方面的提取;4.从表述要求看,多是主观表述题,具体有直接提取中心句、拟标题、一句话新闻、为新闻写导语、写总领句和总结句、用词语概括、用对联形式概括等。

【解题策略】解答信息提取题,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一、明确要求,分析类型。

这类试题的题目类型都很清楚,常见的信息提取题有三种类型: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类;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从事实和道理论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

这三类语段包含的要素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要准确提取这类试题信息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它们的类型,明确它们的要求。

二、筛选信息,突出主体.叙事类的信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主要是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写作新闻导语。

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出现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

由于新闻类语段考查的形式有三种,这三者要求不同,对语段信息的筛选也就不同。

针对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1.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能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

因此阅读新闻时,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只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拓展训练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专题十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含拟写标题)(真题篇)附答案

拓展训练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专题十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含拟写标题)(真题篇)附答案

专题十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含拟写标题)(真题篇)1.(2018.长沙)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白银)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

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

维阿出生于贫民窟,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

他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天津)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考点概述与训练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考点概述与训练

中考专题复习之信息提炼与概括复习要点与训练姓名一、考点概述【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

【一】常见的信息提取题有三种类型:【1】以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为主的叙事类【2】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3】从事实和道理依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二】叙事类的信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是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写新闻导语。

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

新闻类考查的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筛选信息的方法也不同。

【1】拟定新闻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

【2】概括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

我们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

【3】写作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

它是新闻最有价值、最核心事实的提要。

写作导语,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

摘要是指对新闻中主要的事实作一个扼要的叙述;综合是对新闻通过分层,概括层意,然后合并归纳。

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示例】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6个字)3月31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

中午12点40分左右,该校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向金坛城区金沙影剧院进发。

队伍刚走出校门,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殷雪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六七个学生推到了路旁,她自己却被小轿车撞飞到25米外落下……学生得救了,可是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老师,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4月5日凌晨1时在金坛市人民医院去世。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信息提取与概括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信息提取与概括一
【标题】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 煌成就。
题型训练:说说下面新闻标题的妙处。
妙▪处的。歉:肇宝信运概突激马包事用括出发车着后对新新了 读,, 寒偶闻密事 者导 假该,的一件 的致 打学句学主的 阅生宝 工式要生意 读马 挣给整内,义 兴车 来车齐骑容; 趣主的 的、;车;倒写3形0不车了0式多慎一镜优元撞损封美现上坏道、金了,歉相,一车信互粘辆身,映在停多然衬宝在处后、马路划用补车边伤道充。 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宝马车主薛先生来开车 时,发现道歉信和钱后,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 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产生了想资助该学生的念头。 2月8日,薛先生找到新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希望民 警帮忙寻找“交通肇事逃逸者”,将钱还给对方。
中考专题复习 信息提取与概括
考点一:新闻类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新闻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六要素 when(时间) where(地点) who (人物) what (事件) why (原因) how (如何)
考点一:新闻类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01 拟写新闻标题
03 概括新闻的主要 内容或信息。
晋·书香九州”为主题,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 社会”为目标,精品汇集,名人荟萃。
【示例】第25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西省太原 市开幕。
答题格式:
何人(报道对象)+(何时+何地+何因)+何事(主要事件)+ (何果+何意义) 注意:何人不一定具体指人,泛指所有报道对象,如会议、活动
何时、何地、何果、何因、何意义不是必备要素,要根据 新闻中其特殊性来确定,如有特殊性,需在标题中显现出来,但 要注意简练,一般有字数要求。
【示例】教育部2015年起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 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 考依据。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信息提取题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信息提取题

1.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4分)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

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368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1.答案(2分)示例①: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示例②: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

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失去生能力而被煮熟。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

(2)这则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3)就这则材料进行评论。

2.(1)青蛙在沸水里迅速跳出,在温水里因为惰性被煮熟。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

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

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3)示例:这则材料中的青蛙面对突然来的危险,非常警醒,但是面对小危险却失去了警惕心,最终被煮熟。

让人失败的往往不是大的危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这则材料指出了生活中的隐藏的危机,人应该多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

3.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2个字。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过几天将会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如下:
•忠于原文。

尽量用原文的词句来传达信息,因为原文作者在表达信息时所选用的词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而我们在传达这些信息时,不管使用怎样贴切的近义词都无法
替代原文词语的含义。

•读懂图表。

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
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注意语言规范。

在概括信息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语病或错别字。

信息提取与概括

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国航天领跑 中国高铁超前 中国航天领跑全球 中国高铁位居前列 中国航天成就辉煌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5、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 把你探究的结果 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15字) ① G20杭州峰会:国际舆论的关切与期待(2016年7月6日
人民网) ② G20杭州峰会:世界期待新里程碑(2016年5月29日《国
际观察》) ③ 合力绘就创新增长蓝图(2016年5月19日《人明日报》) ④ G20杭州峰会:为何值得世界期待(2016年4月9日《人
民日报海外版》)
G20杭州峰会受到世界瞩目与期待。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 新华网2016年6月24日讯 受冷空气南压影响,6月24日
凌晨4时左右,甘肃肃北、阿克塞县遭受大风沙尘暴袭击。 当日早8点,肃北县城天昏地暗,尘土弥漫,能见度较低,
(2016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
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
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
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 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 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 象深刻,有吸引力。
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1.请为下则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

2020届甘肃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3.课时三 信息提取与概括

2020届甘肃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3.课时三 信息提取与概括
(《西海都市报》2019年5月10日,有删改)
“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举行
类型2 材料探究
材料探究题以主观题为主,一般表现为:题干设置一个具体的语境,要求 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筛选提取相关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 言加以表述;或提供几段综合性的材料,从中探究出共同的结论。
3.(2019•绵阳)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 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以及能否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 增长,这些期盼,尤需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资源环境、脱贫攻坚等 领域,对科技惠及民生的需求更为迫切。
课堂变式练
1.(2019•吉林)依据下面材料,概述中国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 【材料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材料二】
【材料三】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大大提高了通讯水平,也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中 国互联网开始进入5G时代。5G网络将带来高速率、低延时、可靠安全的增 强型网络服务。 示例:中国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古代,通讯以书信、烽火、传语 等为主;20世纪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了电子通讯时代,通讯变得愈加方便与快 捷;1994年接入互联网后,通讯水平大大提高;进入5G时代后,中国通讯水平 将更高,通讯将更快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6 信息提取与概括
考点针对训练
六、说明文阅读(6分)
滩头年画
①在湖南隆回县的滩头古镇,可以看到一些老旧的木门上贴着一张张年画,大红大绿,鲜艳浓郁,年画上的神像或威风凛凛,或一团和气,使古旧的民居与小巷充满着别致的生活气息。

②滩头镇始称“楚南滩镇”,北傍九龙山脉,楠竹遍野,清泉相绕,民风淳朴,这里孕育了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集湘楚民风艺术与民俗之大成,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

③滩头年画兴起于明末清初,在民国初年达到鼎盛。

当时,滩头镇上的手工作坊有一百余家,其中以“忠良美”“生盛昌”“和顺昌”“正大昌”等较为有名。

一幅滩头年画的出品,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
.........,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
......,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年画具有浮雕一般的立体效果。

④年画印制之前,先在当地的古法土纸刷上一层白粉(取自本地峡山口的岩浆泥),刷过白粉后的土纸上色饱和均匀,保存时间长。

年画版采用当地老梨木刻制,印制时,木版套色和手绘相结合,人物面部常常是手绘,即“开脸”。

“开脸”是一幅年画中的点睛之笔,以煤黑色点染瞳孔,以玫红色渲染面颊及双唇,以宽笔勾画胡须,经此一番,人物便形神兼具了。

⑤湖南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湘西素有贴门神之习俗。

因此滩头年画中不乏神祗画像,用以辟邪祈福。

其中《苗族英雄》是滩头年画中的保留题材。

苗族英雄头顶披风
......,是
........,.一手执鞭、锏
....,.一手持梅枝、如意
由秦叔宝、尉迟恭演变而成的民间偶像,深受湘黔苗族人民的喜爱。

滩头年画还描绘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戏剧故事、神话故事,如《西湖借伞》《桃园结义》《三英战吕
布》《西厢记》《老鼠娶亲》《和气致祥》等。

每幅年画都流传着一个质朴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底层民众单纯、朴实的美好心愿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⑥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


⑦滩头年画以鲜艳奔放的色彩、古拙夸张的造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

在许多年画流派逐渐趋于文人化、雅化时,滩头年画始终坚守着原生态的乡土民俗与质朴的民间风韵,保留着悠久的湘楚文化底蕴。

1. 阅读全文,概括“滩头年画”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2分)
①滩头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③段中“一幅滩头年画的出品,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
....、七.
次手绘
...,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
......,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年画具有浮雕一般的立体效果”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滩头年画”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老玩意儿”。

想想你的家乡都有哪些“老玩意儿”,请写出一种并简述其制作过程。

(2分)
参考答案
考点6 信息提取与概括
考点针对训练
六、(6分)1. (2分)滩头年画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

(每空1分)
2. (2分)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一幅滩头年画的出品要经过的工序之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准确性(每空1分)
3. (2分)示例:皮影,首先将选好的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接着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最后涂抹上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