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五、管理者和操作者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一)职位层次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2、主要思想:(1)工时研究和工作定额(2)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1、权力论:(1)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2)权力的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2、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1)劳动分工(2)权力体系(3)正式的甄选(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非个人性(6)职业生涯导向【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主要思想:(1)企业中的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职工士气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四、权变学派1、权变管理思想:世界上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2、最大特点: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使用场合第三章一.组织的性质: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互动的开放系统二.环境的内容:(一)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国际、技术2、微观(具体)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可能相互转换】(二)内部环境:1、物质环境:(1)人力资源:数量,素质、使用状况等(2)财力资源:资金拥有,构成,筹措,利用情况(3)物质资源: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4)信息资源:采集和挖掘情况,利用情况等(5)关系资源:拥有情况,利用情况2、文化环境:组织文化:组织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员工的社会化三、组织环境差异与权变管理方法一.决策概念: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步骤:(1)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和标准(3)确定各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可供选择的的行动方案(5)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6)选择满意方案(7)付诸实施(8)评价决策效果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度原则四.决策的分类:(1)长期决策,短期决策(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五.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一)个人决策: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二)集体决策:1、优点:集思广益,多方案,信息完整,提高可接受性2、缺点:消耗时间,无人对结果负责,屈从压力,少数统治3、基于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广泛应用于激发新的构思与创意(2)专家会议法:①优: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相互启发、智能叠加、简单易行②缺:乐队效应、从众效应、走形式③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环境复杂,缺乏类似经验与相关数据的决策(3)德菲尔法:①概念:匿名通信方式,通过几轮意见征询表发放与回收征求专家意见,组委会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单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1、管理的定义: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有5种——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I•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①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②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莫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者所扮演的是监督者角色,其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还扮演发言人角色,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③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屮,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冇三种: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以及谈判者角色。

4、管理理论:第一,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A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的贡献:①工作定额。

(进行吋间和动作研究,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②标准化。

(耍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④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为了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主张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而的成就廿特——创造了“廿特图”,提岀了“计件奖励工资制”B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巴纳德等。

法约尔——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科学家。

(契约组织)管理的5种职能和14条原则韦伯——提岀“理想的行政组织休系”理论。

高校管理学专业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管理学专业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管理学专业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概述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各种管理技能和理论,包括组织行为、领导力、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

本文旨在提供高校管理学专业学生管理学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学基础知识1.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个体特征与行为- 组织结构和设计- 领导与决策- 组织变革与创新2. 领导与管理-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领导力的类型和特征- 领导与团队建设- 领导与决策- 领导与变革管理3.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组织资源与能力的评估- 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管理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4. 组织设计与管理- 组织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理-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组织绩效与控制-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5.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培训与发展- 绩效管理与激励- 薪酬管理与福利三、案例分析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本文提供了一些管理学领域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考试技巧为了帮助管理学专业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文总结了一些备考的技巧和建议。

1. 夯实基础:管理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关联。

在复习过程中,要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管理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考试的具体要求和自身的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复习进度表。

合理安排时间,将精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

4. 多做习题和模拟题:通过做习题和模拟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1.管理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的用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文——泰勒)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⑥例外管理3.行为科学管理思想——霍桑研究(梅奥)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②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足(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④存在着霍桑效应→[观察者效应,喜欢被关注]4.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般或宏观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政治法律、自然资原)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制、战略同盟伙伴)组织内部环境(物质、文化)①一般或宏观环境是指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②具体或微观环境指那些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与某一具体的决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是那些与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

③组织内部环境是那些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组织的日常运营、生存和发展。

5.SWOT分析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等人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的简称.这种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 SWOT分析首先: ①它把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的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②它把错终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系用一个二维平面矩阵反映出来,直观而且简单。

③它促使人们辩证地思考问题。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对比分析中才能识别.④SWOT分析可以形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加上这些方案又是在认真对比分析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周三多《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周三多《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1、管理的含义、职能及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2、国外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如:亚当.斯密、欧文、泰罗、巴贝奇、亨利.汤、法约尔、梅奥、西蒙。

第二章:3、五种道德观。

4、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途径有哪些第四章:5、有用信息的特征。

6、信息管理工作包括哪些环节第五章:7、决策的含义。

8、决策过程包括哪些9、集体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有何区别10、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11、计划(工作)的含义。

12、如何利用5W1H思维方式制定一个具体的部门计划如:编制“人事管理”或“生产管理”等工作计划。

第七章:13、目标管理的优缺点有哪些第八章:14、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1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及组织规模存在何种关系16、锥型式、扁平式组织结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第九章:17、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优缺点有哪些18、员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分别有哪些“彼得原理”现象为何19、绩效评估的作用及方法有哪些第十章:20、组织文化的功能。

第十一章:21、领导的定义及权力来源。

2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23、领导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征24、领导特性有哪些特征第十二章:25、激励的含义。

26、激励的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理论、X和Y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学者与其主要观点。

27、常用的激励实务方法有哪些第十三章:28、沟通的作用、目的、类别及过程有哪些29、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第十四章:30、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有何区别31、控制的目的、标准、原则及过程有哪些。

32、有效控制的特征有哪些第十五章:33、预算的作用和缺点有哪些34、经营审计包括内容有哪些第十六章:35、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6、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管理的核心是( D )A.决策B.领导C.激励D.处理好人际关系2.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政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理论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B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D )A.人和物的因素B.信息与环境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E.矩阵制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分×20=20分)1.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人力资源B、金融资源C、物质资源D、信息资源2.管理者最容易处理的环境A、简单-静态型B、简单-动态型C、复杂-动态型D、复杂-静态型3.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B、纪律C、集中D、统一指挥4.企业在每年的生产旺季需要征召季节工的决策属于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战略决策D、无需决策5.决策的一般过程开始于A、确定决策目标B、识别问题C、确定决策标准D、确定标准的权重6.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产品开发的市场销路作一定的预测,得出各种销路可能存在的概率,以此确定开发的风险程度,这种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无法确定7.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可以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避免事无巨细的局面产生。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战略决策D、无法确定8.小陈是一家合资公司的职员,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很可能是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层次过多B、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直线职能型结构C、该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违背了统一指挥的原则D、无法确定9.一个组织的规章条例越多、越完善,则该组织结构的()程度越高。

A、正规化B、复杂性C、集权化D、分权化10.招聘的一般程序是A、招募-甄选-录用-评估B、招募-评估-甄选-录用C、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选聘-人员考评-人员培训-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D、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选聘-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11.“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是下列哪种组织结构的基本思想A、事业部制B、职能制C、直线制D、直线职能制12.若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A、分权程度较高B、集权程度较高C、集权分权程度相当D、不确定13.在一系列的领导理论中,()是一种随机制宜理论,它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 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 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 切配合,前后衔接 3、经济方法 内容: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 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实质: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 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特点: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4、教育方法 内容: 5、技术方法 二、五种管理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 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
四、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 二、泰罗的科学理论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 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 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1、客观性 2、概括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⑴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⑵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⑶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和成本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为重要标准⑷企业应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主要理论包括:(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2)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岀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管理学期末复习材料大全(doc 11页)

管理学期末复习材料大全(doc 11页)

管理学期末复习材料大全(doc 11页)管理学期末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单选择20题*1分多选择5题*2分判断题10题*1分简答题5题* 6分计算题2题* 8分论述题1题*14分第一章一、管理者角色P6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二、管理者技能(区别)P8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比较不重要;三、泰罗的贡献P1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作定额;要制定出游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工作定额原理: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再对尽可能多的工人测定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同时选择最适用的工具、机器;确定最适当的操作程序,消除错误的和不必要的动作,将最后得出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作为标准;最后,将完成这些基本的标准时间汇总,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可以得到完成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据此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2、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是指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内容:(1)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激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如果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则定额内的部分连同超额部分都按比正常单价高25%计酬;如果工人完不成定额,则按比正常单价低20%计酬;(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计划部门的具体工作包括:(1)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科学的工作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选用标准化的工具;(3)拟定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4)对照标准,对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等;四、梅奥的霍桑试验P19梅奥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P501、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东道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2)政治的稳定性: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4)法律环境;(5)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的联系;2、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大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命令经济和混合型经济(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4)科技发展水平;(5)社会设施基础;3、文化环境(1)权利距离;(2)不确定性的避免;(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主义;(4)男性化或女性化;(5)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第五章一、决策的原则P99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二、决策的过程P101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三、集体决策法P1091、头脑风暴法特点: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原则:(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2、名义小组技术;管理者先选择一些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或有经验的人作为小组成员,并向他们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独立的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地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资料;然后召集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己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对全部备选方案投票,产生大家最赞同的方案,并形成对其他方案的意见,提交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3、德费尔技术(最大特点是匿名)步骤:(1)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关经验的专家;(2)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3)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否则,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四、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P116 例题: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根据市场预测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性:销路好、一般和差;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改进生产闲、新建生产线、外包生产;各种方案的收益值在表给出表:企业产品生产各方案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收益/万元项目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180 120 -40(1)改进生产线240 100 -80(2)新建生产线100 70 16(3)外包生产1、小中取大法(悲观准则):决策时,对各种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低收益考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低收益最高;在本例中,三种方案的最小收益依次分别为-40、-80、16,其中第三种方案对应的值最大,所以选择外包生产的方案;2、大中取大法(乐观准则):决策时,对各种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高收益考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高收益最高;在本例中,三种方案的最大收益依次分别为180、240、100,其中第二种方案对应的值最大,所以选择新建生产线的方案;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步骤:(1)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定义为: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值—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2)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3)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表:企业产品生产各方案自不同市场情况下的后悔值/万元项目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最大后悔值(1)改240-180=60 0 16+40=56 60进生产线0 120-100=20 16+80=96 96 (2)新建生产线(3)外240-100=140 120-70=50 0 140包生产表给出了各方案在各种市场情况下的后悔值,最右边一列给出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其中第一个方案对应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所以选择改进生产线的方案;五、决策树P118例题:某企业现在生产某产品,生产规模不大;根据市场预测分析,明年产品的销路有两种可能:销路好与销路一般,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7和0.3;为适应市场需求可能的(2)改进生产线(可以满足销路一般的需求);如果今年没有上新产线,到明年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还可以采取两种方案:1、紧急安装新生产线;2、加班生产和外包;各种方案的收益值在表给出表:各生产方案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收益/万元项目销路好销路一般3000 -200(1)新建生产线500(2)改进生产线2.1紧急安装1500新生产线2.2加班生产2000和外包决策树:图中的矩形节点成为决策点,节点A代表今年的决策,节点B代表明年的决策,从决策点引出的分点称为方案枝;圆形节点成为状态点,从状态点引出的分支称为状态枝;销路好0.7 3000万元新建生产线 1销路一般0.3 -200万元A 紧急安装B1500万元销路好0.7改进生产线 2 加班与外包2000万元销路一般0.3 500万元求解的次序是从决策树的末端开始,求解步骤如下:1、先遇到决策点B,取从该决策点出发的方案枝中的最大值,最为该决策点的值;决策点的值B的值=max(1500,2000)=20002、遇到状态点,依据各种状态的概率计算期望收益状态点1的期望值E1=0.7*3000+0.3*(-200)=2040状态点2的期望值E2=0.7*2000+0.3*500=15503、在决策点A,比较两个方案枝相连的两个状态点上的期望值;状态节点1期望收益2040,状态节点2的期望收益1550.取其中最大的最为采用的方案;最后得到的决策方案是:今年采用方案1,新建生产线;这种方案的期望收益是2040万元;第六章一、计划的层次体系P131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二、计划的编制过程P134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确定派生计划(部门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七章一、外部环境P139外部一般环境,或称总体环境,是在一定时空内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均面对的环境,所以又称之为“天”;其大致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五个方面;1、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2、社会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4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1)国家对科技开发投资和支持的重点;(2)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3)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4)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等;5、自然环境;主要指企业经营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等自然因素;二、波特的五力模型P141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取决于如下因素:(1)现有竞争者的力量和数量;(2)产业增长速度;(3)固定或库存成本;(4)产品特色或转移购买成本;(5)生产能力增加状况;(6)竞争对手类型;(7)战略利益相关性;(8)推出成本;2、入侵者研究;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化;(3)转移购买成本;(4)资本需求;(5)在位优势;(6)政府政策;3、替代品生产商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第二,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影响因素:(1)买方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2)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3)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4)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的大小;(5)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6)买方是否有“后向一体化”的策略;(4)买方行业获利状况;(8)买方对产品是否具有充分信息;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影响因素:(1)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2)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3)本行业是否是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4)要素是否为该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5)要素是否存在差别化或其转移成本是否低;(6)要素供应者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的讨 买方的讨 价还价能力价还价能力代替产品或代替服务的威胁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三、目标管理P147(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供应行业竞争对手 买替代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二)目标的性质目标的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三)目标管理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评价成果;5、实习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四、滚动计划法P151(一)基本思想: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评价1、计划更加贴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贴合实际;2、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3、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第八章一、矩阵形结构P180优点:由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员为某个特定项目共同工作,一方面可以取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跨越各职能部门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活动;资源可以在不同产品之间灵活分配;通过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地克服职能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的弱点,同时易于发挥事业单位机构灵活的特点,增强职能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矩阵主管和项目人员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缺点:组织中的信息和权力等资源一旦不能共享,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势必会为争取有限的资源或因权力不平衡而发生矛盾,这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协调处理这些矛盾必然要牵扯管理者更多的精力,并付出更多的组织成本;另外,一些项目成员接受双重领导,他们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平衡协调矛盾的技能;成员之间还可能会存在任务分配不明确、权责不统一的问题,这同样会影响组织效率的发挥;二、管理幅度P183所谓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管理幅度的算法:如一个人管四个人,然后这四个人又各自管理着四个人,就这样层层分解下去;三、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P183(有可能出简答)主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等;四、集权分权P186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次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第九章一、外部招聘P196概念:根据组织制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选拔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员工;优势:1、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2、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局限:1、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2、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3、外聘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二、内部提升P197概念: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确认之后,被委以比原来责任更大、职位更高的职务,以填补组织中由于发展或其他原因而空缺了的管理职务;优点: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弊端:1、可能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想象的发生;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P2031、工作轮换;2、设置助理职务;3、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四、绩效评估误差P204含义:考评者因主观原因的影响而对被考评者做出不符合其实际绩效,进而影响绩效管理有效性的结论;主要表现: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近期效应4、首因效应5、对比效应6溢出效应7、感情效应8、宽大化倾向(严格化倾向)避免出现误差采取的措施:1、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应当具体准确;2、选择恰当的考核主体;3、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4、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第十章一、组织变革的类型P211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二、组织文化的结构P2221、浅层次的精神层: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2、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了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了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第十一章一、领导和管理P236共同点:1、从行为方式看,都是一种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从权力的构成看,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区别:1、管理强调的是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领导强调的是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引导组织内部的变革;2、管理可以产生有效地秩序和较高的效率,领导可以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3、管理活动侧重于制度与规则,领导活动侧重于沟通和做人;4、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而领导者的本质就体现在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二、领导权力来源P2371、法定性权力: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务,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2、奖赏性权力: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3、惩罚性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4、感召性权力: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人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5、专长性权力: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三、领导类型P239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2、按创新方式划分:魅力型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者3、按思维方式划分:事务型领导者、战略型领导者四、领导特性论P242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2、强烈的权力欲望3、正直诚信,言行一致4、充满自信5、追求知识和信息五、领导方格论P244在这种领导理论中,首先把管理人员按他们的绩效导向行为(称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称为对人员的关心)进行评估,给出等级分值;1、(1,9)型: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2、(1,1)型:贫乏型管理,表示领导者不愿努力工作,对工作绩效和对人员的关心都很少,很难维持组织成员的关系,也很难有良好的工作绩效;3、(5,5)型:中庸之道型管理,表示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4、(9,1)型:任务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5、(9,9)型:团队型管理,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六、菲德勒权变理论P246具体化为三个方面:1、职位权力: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惩罚权、奖励权的大小;2、任务结构: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3、上下级关系: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七、路径——目标理论P247概念: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四种领导行为:1、指导型领导者让下属知道他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已经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给予具体指导;2、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需要的关怀;3、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4、成就导向型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第十二章一、激励基本过程1、需要未满足内心不平衡2、寻找和选择满足需要的途径3、导向目标的行为和绩效4、绩效评价 5.奖励或惩罚 6、重新衡量和评估需要 7、需要得到满足 二、激励需要理论P2541、需要层次论(5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最基本得需要,如衣、食、住、行;(2)安全的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激励 基本 过程需要;(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重要;内部尊重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受人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2、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1)保健因素:与人们的不满有关的因素;如监督、公司政策、与监督者得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同事关系、个人生活、地位、保障、与下属的关系;(2)激励因素: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3、成就需要理论(1)成就的需要: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获得某种高的成功标准、掌握复杂的工作以及超过别人,倾向于企业者;(2)依附的需要:渴望结成紧密的个人关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切的友谊,倾向于成功的“整合者”;(3)权力的需要: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职权的需要,倾向于高级管理者;三、激励的过程理论(一)公平理论Q P/I P = Q x/I x自己工作成果的报酬/工作中付出的代价=别人工作成果的报酬/别人工作中付出的代价1、横向比较:将“自我”与“他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2、纵向比较:把自己目前的情况与过去的状况进行比较;(二)激励的强化理论1、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负强化: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第十三章一、沟通的过程P2701、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成具有。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第一章一、管理学:1.定义(周三多):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个人发展、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其他:(1)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为主要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福莱特: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完成工作。

(3)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

(4)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5)孔茨和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3.管理的四个内涵:(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内容:组织内部各种有无形资源,组织外部环境的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4.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是计划的前提)、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区分: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重性)6.管理角色的分类:(明茨伯格)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人、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者(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从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协调关系9.管理学性质:新兴、综合、应用、艺术10.管理学特征: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最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论。

2.查理·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提出“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欧文(人事管理创始人):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4.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保健因素、激励因素5.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X理论(麦格雷戈):人性本坏,好逸恶劳7.Y理论:人并不懒,关键在于对工作的憎恶8.超Y理论(罗尔斯·莫尔斯):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一1、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

2、管理者的十种角色: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者、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3、管理的有效性:效率与效益效率:产出与投入之比。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一求比较经济的达成目标。

效益:目标达成度。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求确立正确的目标,做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

4、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质内容:协调,将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作用:是有限资源得以满足更多欲望。

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和效益)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5、为什么建立组织?组织的功能: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

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手段:通过分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通过协作,形成集团力量。

条件: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

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

组织管理的要点?建立一种机制,建设一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团队,构建一个分工合理、协作关系明确、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个人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的组织环境,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是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6、组织中为什么要有管理者?组织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需要有人来组织提出共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分配各项工作和协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

管理者与操作者有什么区别?操作者: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管理者: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事务的人,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什么?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凝聚一支能力互补、志同道合的队伍,通过分工协作使组织成员能够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讲管理与管理科学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理解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的粘合剂。

管理的决定性作用 管理既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存在状态 又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还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管理本身还能造成一种新的生产力——管理所形成的整体功能 1+1+1>3 系统论 欧洲展开的大讨论 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 可经济为何落在美国后面 讨论所形成的共识 欧洲与美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与其说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差距。

曼哈顿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奥本·海默 “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不是别的 而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 管理的基本涵义在字面上的涵义 管辖和处理在管理科学中的涵义 1、职能说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代表人物 法约尔2、人本说 管理就是指导别人、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

代 穆尼3、协调说 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 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代 周三多4、资源说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等环节 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 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代 徐国华5、决策说 决策就是管理的同义语。

代 西蒙张院对管理涵义的看法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发展的愿景 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 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促进其相互协调 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四个基本观点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进行的。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环境中输入必要资源 人、财、物、信息等 向社会输出一定的资源 劳务或产品 。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和发展愿景 除了要作出技术上的努力之外 还有作出管理上的努力。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选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选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A,计划 B 控制C协调D指挥9.下列各选项中,( B )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中的人10.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D )A计划B组织 C 领导D控制11.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C ) A.指挥职能B 计划职能C具体职能 D.控制职能12.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A 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13.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A)A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C 管理就是决策D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14.对于高层管理才来说,掌握良好的(B)是最为重要的。

A 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第二章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的职能(法约尔提出)决策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组织: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权力的类型1传统型权力2个人魅力型权力3法理型权力决策狭义的决策是一种行为,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的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总之,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识别问题,诊断问题,确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评价选择方案,实施和监督根据环境可控程度的决策的分类1确定型决策2风险型决策3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分类决策所涉及问题: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组织中的问题:例行问题与例外问题根据决策主体的分类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决策的特征1目标性2可行性(资源)3动态性4整体性5创造性计划的类型1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区别)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作业计划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2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目标管理的含义(德鲁克提出,员工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环境2战略3技术4规模5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1扁平化2柔性化3无边界化4虚拟化外部招聘的途径1职能介绍机构与人才交流市场2猎头公司3校园选聘4公开选聘人员考核的基本要素1职业品德2工作态度3工作能力4工作业绩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123低层次45高层次只能从低到高实现,不能跳跃波特的五力模型1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4替代品的替代能力5行业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组织发展阶段生成阶段(领导力风险)成长阶段(各自为政风险)成熟阶段(控制风险)衰退阶段(繁文缛节风险)再生阶段(人才枯竭风险)管理层次与幅度反相关扁平式组织结构: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锥形式组织结构: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组织趋同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学派解释组织趋同现象的重要逻辑人不仅具有经济性的需求,也具有社会性的需求。

管理学复习(全)

管理学复习(全)

管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

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1.宏观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

②经济体制。

③科技、教育体制。

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结构。

③市场利率。

④汇率水平。

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

管理学期末备考资料

管理学期末备考资料

管理学期末备考资料(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2、管理者:在正式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运用组织授予的制度权力作出决策,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并承担对组织实现预期目的做出贡献的责任的各类主管人员。

3、例外管理:是指企业的上级主管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问题的决策与监督。

4、统一指挥:这是一条基本的管理原则,是指“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者的命令。

”5、统一领导:基本的管理原则之一,表示对达到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是统一行动、协调组织中一切努力和力量的必要条件。

6、等级制度: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最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命令传递和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

7、企业再造:就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运营基准,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8、学习型组织:某一组织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和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

9、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和业绩具有现实及潜在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集合。

10、组织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等。

11、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12、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对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所作的决策。

这类决策有先例可循,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决策。

它多属于日常的业务决策和可以规范化的技术。

13、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对管理中新颖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壹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计划: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3、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4、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5、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管理科学:将新出现的一系列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称为管理科学。

7、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

8、管理原理: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

9、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11、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12、决策:我们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比较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便于发表创造性意见,因此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14、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贰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16、滚动计划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17、管理幅度: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

18、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19、正式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所谓的正式组织。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导论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制度无关; 社会属性: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管理的规律性艺术性:管理的灵活性3.管理的职能计划:确立目标、制订行动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组织:构建组织结构、进行人员配备、权力配置。

,,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如:班级组织委员 ---目标实现要有组织保证领导:指导、协调、激励。

,,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如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等。

---最具艺术性的职能控制:检查和监督。

,,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事先、事中、事后---着力于纠偏4.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代表第二章:管理演进1.古典管理理论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

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为此,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

局限性“经济人”假设把人看做是“活的机器”不主张工人参与决策劳资关系对立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管理者做什么(一)管理职能1、计划(planning):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将计划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2、组织(organizing):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组合,谁向谁报告,各种决策应当在那一级上制定。

3、领导(leading):指导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

4、控制(controlling):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各种活动,从而保证事态的发展符合计划要(二)明茨伯格(Mintzberg)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扮演者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并且可以组合成三个方面。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象征性的首脑,履行法律性或者社会性的例行义务领导者: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和交流联络者:与提供信息的来源接触,维护联系网络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信息,以透彻地了解组织和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

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中其他成员发言人: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作为组织所在产业方面的专家。

3、决策角色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发起变革。

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意外的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

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

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三)三项基本管理技能(katz)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与他人良好相互的能力,包括对他人进行有效的领导、激励、沟通的能力概念化技能:认知复杂和动态的事项,把握与之相关的数量众多并且相互冲突的各种因素,出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管理者职业成功要领(五)管理者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吗?1、组织层次2、组织类型3、组织规模4、民族文化5、任务技术的常规程度6、环境的不确定性7、个体差异◆管理思想的演变1、科学管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1)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寻求工人和管理层双方的思想革命(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则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完成特定工作的最佳方式。

根据生理、智力和心理特质来科学化地挑选员工,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发展。

以科学的方式激励员工完成任务。

管理层应该承担工作设计的责任。

(3)科学管理的实验通过确定做每一件工作最佳方法,选择适当的工人并培训他们严格按最佳方法从事工作,采用刺激性工资计划,泰罗提高了200%甚至更高的生产率。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有效的管理由那些要素构成?(1)亨利·法约尔管理是一种有别于会计、财务、生产、商业、安全等的一项经营功能管理的5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2)马克斯·韦伯权力的种类:传统的权威、合理—合法权威、克里斯玛式(charisma)权威官僚制组织:劳动分工、职权等级、正式的选拔、正式的规则和制度、非人格化、职业导向◆现代管理学的趋势1、过程理论哈罗德·孔茨:管理理论的丛林管理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个基本过程构成的行为科学理论和定量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过程方法能够包含和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

2、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不存在所谓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管理取决于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等3、系统理论系统: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要素按一定方式形成的整体。

系统的两种类型: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系统理论系统的成功取决于与环境之间的成功的交互作用,即与其所依赖的外部团体和机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多种因素”组成的,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组织的各个部分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系统理论中的管理意味着决策和行动。

在组织的某一个部分的决策和行动会影响到组织的其他部分。

·管理者职责的重要方面在于认识和理解外部各种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文化1、什么是组织文化(1)每个组织中都存在的,随时间演变的价值观、信条、仪式及实践的体系,这些共有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观念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反应。

(2)组织文化是一种组织中共有的知觉,并且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2、强文化和弱文化强文化:强烈拥有并且广泛共享的基本价值观。

组织文化强弱程度的影响因素:组织规模、组织历史、成员的流动性、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

3、评价组织文化的维度关注细节(低••••••高):期望雇员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成果导向(低••••••高):管理者关注结果,而不是取得这些成果的手段员工导向(低••••••高):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的程度团队导向(低••••••高):围绕团队而不是个体来组织工作的程度进取性(低••••••高):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稳定性(低••••••高):组织决策和行为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创新与风险承受力(低••••••高):鼓励雇员创新并且承担风险的程度4、组织文化的来源组织创始人的愿景或使命5、成员学习组织文化的方式故事仪式具体化的信条语言6、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计划·计划应包含的风险度·计划应由个人还是群体制定·管理者参与环境扫描的程度☉组织·雇员工作中应有的自主权程度·任务应由个人还是小组来完成·部门经理间的相互联系程度☉领导·管理者关心雇员日益增长的工作满意度的程度·哪种领导方式更为适宜·是否所有分歧(甚至是建设的分歧)都要应该消除☉控制·是允许雇员在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是施加外部控制·雇员绩效评价中应强调哪些标准·个人呢预算超支将会产生什么反响环境1、如何理解管理环境(1)环境的界定: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

(2)一般环境(general environment)与具体环境(specific environment)一般环境: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外部因素,它们通常对组织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管理者决策和行动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具体环境: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

组织特定环境的变化,取决于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范围以及它所服务的细分市场。

(3)如何理解外部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纬度: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①动态环境和稳定环境:不可预测的快速变化②环境的复杂程度:组织环境中要素的数量、组织需要掌握的要素相关知识的广度。

环境不确定性矩阵:(4)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5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这些相关群体与组织息息相关,组织行为会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反过来他们也可能影响组织。

3 关注利益相关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绩效,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四个步骤: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2、具体环境(1)供应商:既包括为组织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公司,也包括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供给者。

(2)顾客:消费者或代理商(3)竞争对手:竞争者以定价、提供服务、开发新产品等形式影响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并且时刻准备做出反应。

(4)替代产品或服务:替代产品或服务能够影响其他行业中潜在的收入。

(5)新进入者:在进入壁垒比较低的行业,新进入者会对业已存在的公司造成严重威胁。

进入壁垒包括政府管制、资本要求、商标认可度、成本障碍、分销渠道等。

(6)压力集团:特殊利益集团影响着组织的行为。

3、一般环境(1)经济条件:利率、通胀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证券市场指数、商业周期(2)技术条件:(3)政治/法律条件:组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来满足政府法规的要求,并且缩小了管理者可以自由选择的范围。

如组织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整体稳定性、政府对工商企业作用所持态度等(4)社会文化条件:所在社会变化中的社会预期,如价值观、风俗、品位等(5)人口条件:人口刚性特征的发展趋势,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地理位置、收入、家庭构成等。

制定决策的三种途径1、理性决策理性决策者:在具体的约束条件下,作出一致的、价值最大的选择的决策者。

(1)理性决策的前提问题清楚:问题能清楚界定,没有歧义。

目标导向:决策中没有目标的冲突,决策者有唯一的、明确的、试图实现的目标。

选择已知:决策者能够确定所有相关的标准、列出所有可行的方案,以及每一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

偏好明确:标准和方案能按照重要性排序。

偏好一致:具体决策标准不会随时间变化。

无时间和成本的约束:决策者可以不受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获得所有有关标准和方案的信息。

(2)理性假设的局限回报最大:决策者总是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经济回报的方案,并且是组织的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是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承诺升级(Escalation of commitment):决策者逐步增加对先期行动的资源投入,以试图证明起初的决策并没有错。

·既往的决策先例制约着现在的选择·组织由不同的利益群体构成,决策会受到权力和政治影响·组织对决策者施加着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人们总是趋向于在旧方案附近寻找新方案·大多数组织文化都存在强烈的保守偏见2、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由于个人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管理者只有在处理被简化了的决策变量时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理性。

⊙管理者因为不可能分析所有决策方案的所有信息,因此他们只是制定“满意”的而不是使目标最大化的决策。

课本P157 决策制定的过程3、直觉决策直觉决策(intuitive decision making):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以及积累的判断。

·基于经验的决策·刺激引发的决策·基于认知的决策·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基于价值观或道德的决策◆决策方案的分析1、确定性决策(Certainty)每一决策方案的结果是已知的,决策者能够做出理想而精确的决策。

2、风险性决策(Risk)决策者可以估计出每一决策方案出现特定结果的概率。

3、不确定性决策(Uncertainty)既不属于确定性情况,也无法估计概率的情况。

此时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管理者的偏好,乐观的管理者会选择极大极大方案(最大化最大的可能收入)悲观的管理者会选择极大极小方案(最大化最小的可能收入)希望最小化其最大“遗憾”的管理者会选择极小极大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