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率和消费率高低之争

合集下载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片面地认为 ,投资可 以弥补和代替消费需求的不足 , 单纯依靠高储 蓄率和高投资率就可 以保证我 国经济
持续 快速 增 长 。不少 人没 有 充分 认 识 到 , 费不 仅是 消
《 论视野》20 年第 l 理 06 期
说明投资率过高和消费率偏低 ,存在投资和消费 比

1 - 8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中央的这一指导方针和政 策思想 已经多次提 出了,但是 ,并没有 引起全社会 的高度重视 ,也没有形成广泛 的共 识。现在 ,我们 必须提高到 “ 科学 发展 ”的高度深刻认 识并 认真解 决这 个 问题 。


投资和消 费比例 失调是 我国 经济发展 中的突出问题
费积极的反作用决不能忽视和低估 。过高的投资率 , 不仅欲速则不达 , 而且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第一 ,背离了以人 为本的原则和生产 的根 本 目 的。由于长期投资率过 高而造成消费率 的降低 ,直 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的提高。这不仅 背离了社会 生 产的一般 目的 ,而且颠倒 了手段 和 目的的关 系,变
在 国内生产 总值 中的 比重。 04年底 中央经济工 ”20 作会 议再 次提 出 , “ 不 断 调 整 投 资 和 消 费 的关 系 , 要 提高城乡居 民消费能力 ,增强 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拉 动作用 。 ”然而,人们对这个 问题有不 同的认识和判 断。有些人认为 ,我 国经济增 长的主要拉动力是投 资而不是消费 ,内需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 。由 于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存在分歧 ,中央关于调整投资 和消费关系 、提高消费 比重 的指导方针 ,未能得到 有力的贯彻 ,消费率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例失调的问题 ,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中央对投资率 过高 、消费率偏低 的问题 早有充 分 的认 识 。20 02年 党 的十 六 大 报告 指 出 : “ 大 内 扩 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 的、基本的立足点。坚持扩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评“迷思论”和“杞人忧天论”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评“迷思论”和“杞人忧天论”
2 0 1 3年 1月 第 6卷第 1期
中国延安干部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Ex e c u t i v e L e a d e r s h i p Ac a d e my Ya n’ a n
J a n u a r y, 2 01 3
了衡 量投 资率是否过高、 消 费率是否过低 的理论标 准; 据此历数 了高投 资率、 低 消 费率造成 的种 种严重后果 ; 指出
了上述观点并不是源 自马克思主义, 而是源 自古典的和现代 的西方 经济学; 分析 了上述观点反 映了当前我 国某 些
特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 关键词】 ‘ ‘ 迷思论” 和“ 杞人忧天论” ; 客观事实; 衡量的理论标准; 严重后果; 理论根源; 社会根源 【 中图分类号】 F 0 4 8 / F 8 3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 - - 0 3 5 1 ( 2 0 1 3 ) 0 1 —o 0 8 6 —1 4
Vo 1 . 6. No .1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 、 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
评“ 迷 思论 " 和“ 杞 人 忧 天论 ”
汪 海 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西城 1 0 0 7 2 3 )
【 摘
要】 本 文针对 “ 迷 思论 ” 和“ 杞人忧天论” , 揭 示了我 国长期存在的 高投 资率、 低 消 费率的客观 事实; 阐述
三、 衡量 投资 率过 高及 消费率过 低 的标 准 。 以及 我 国长期 存在 投资 率过 高和 消费率 过低造 成 的后果
第一 , 社 会主 义 的生产 目的 , 是 社会 主义 再生产 过 程 的根 本 出发 点 和 落脚 点 , 因而是 否充 分 体现 了 社会 主 义 生产 目的 的要 求 , 就 成 为衡 量投 资 率是 否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1952年的18%上升到2001年的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83.2%下降到59.8%)。

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01年为59.8∶38,“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59.5∶37.5,其中1999年为60.2∶37.1,2000年为61.1∶36.4;“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平均为58.7∶40.3,“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平均为63.4∶36.7,“六五”期间(1981~1985年)平均为66.1∶34.5(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GDP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GDP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GDP总额减少,分母缩小)。

尽管1999、2000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见下图)。

1952~2001年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演变轨迹资料来源:李建伟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处理。

图中对数值曲线分别表示消费率和投资率的趋势线。

改革开放开始时,人们对以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这时消费率从1978年的62%上升到1981年的67.5%,达到最近20多年来的最高值,这种上升或许带有一定的“矫正”性质。

关于投资率和消费率高低之争——改革开放30年理论回顾与展望

关于投资率和消费率高低之争——改革开放30年理论回顾与展望

农 业上 则 采取 集体 农庄 这 种所谓 的社 会 主义形 式 ,
不 断 提 高 工 业 积 累 、 工 业 投 资 的 比例 ,最 后 使 得 积 累率 在 计划 经 济 中 占了绝对 优势 。
过 去提 出 的 “ 合 平 衡 ” 思 想 ; “ 五 ” 期 间 提 综 九
出 经 济 体 制 和 增 长 方 式 的 “ 个 转 变 ”;十 六 大 两 提 出科 学 发 展 观 ; 之 后 又 提 出 “ 好 又 快 ” 的 发 又
自 己 在 15 9 6年 《 十 大 关 系 》 中 总 结 出 来 的 经 论
验 。 那 些 在 理 论 上 曾 被 否 定 了 的 做 法 ,在 实 践 中 却 能 大 行 其 道 ,最 终 以 整 体 失 衡 和 不 稳 定 的 结 局 爆 发 出 来 。 为 何 在 投 资 率 问 题 上 明 知 故 犯 、 做 不 到 理论 和实 践 相一致 呢?这 种现 象不是 偶 然 的。 无 论 是 前 苏 联 还 是 中 国 ,计 划 经 济 条 件 下 高 投 资 都 有 其 必 然 性 。 我 们 知 道 高 投 资 率 是 保 证 高 增 长 的最重要 的手段 。经济增 长取决于投 资增 长以及投 资 效 率 两 方 面 因素 。或 者 用 较 多 的 投 资 、 或 者 有 较 高 的投 资 效 率 ,总 : - N- 居 其 一 才 能 得 到 较 高 的 : L-  ̄, 增 长 率 。2 0世 纪 四 五 十 年 代 哈 罗 德 、 多 马 提 出 了
[ 作者简介]桁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 究院研 究员,博士,北京

10 3 。 0 72
2 ・ 4
维普资讯
展 目标 ,将 “ ” 置 于 “ ” 之 前 。 这 些 政 策 理 好 快

对消费、投资在总需求构成中的比例失衡分析

对消费、投资在总需求构成中的比例失衡分析
重点。
关键词 :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 调整 ; 比例 ; 失衡
中 图 分 类 号 :10 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8— 6 520 }5— 0 5 4 F2. A 10 70 {0 80 0 9 —0
Ab t a t Sn e 2 0 ,rma k b ec a g sh v a e lc n te s u tr f e n t n le o o rw h.T ed ma d fr n e t n sr c : i c 0 4 e ra l h n e a e tk n pa e i t c e o a o a c n my go t h r u h t i h e n o v s i me t h srpa e ed ma d fr o s mp o ela igr l i en t n l c n my T e i b ln eb t e o s p o n n e t e t n d a lc d t e n n u t n a t dn e nt ai a e o o . e h oc i sh e o h o h n aa c e t we n c n u t n a d iv s n ,a m i m h ih r iv s n rt , a e r n ee u i a c n mi rw h d p n e t o n e t n i x d a es h s cu a te h g e n e t e t ae h v e d r d o r n t n l e o o c g o t e e d n n te i v s e t n f e s t . T e tu trl m a o h m i s r
投 资 与 消 费 是 国 民经 济 增 长 的两 大 动力 。 目 前 , 国投 资 率 ( 资在 G P增长 中所 占的 比重 ) 我 投 D 居

投资率与消费率解析

投资率与消费率解析

是 从 从事 生 产 活动 产 生 收 人 的角 度进 行 核
算 的一 种方法 , 这些收
结 构 的 逐 步 提 升所 引
起 的。
入 由支付 给雇 员 的 劳 动报酬 、 上缴 政府 部门的各种税费 ( 所得税 除外 )补 、 单位 的营业盈余组 成 ; 支出法是从最终需求 的角度 , 即从对货物 和服务最终使 用的角度进行核算 的一种
在工业化进 程 中, 随着 收入水平 的提高 , 费结 消
偿 固定 资产 正常磨 损的 固定资产折 旧以及属于生产 构升级 , 动产业结构升级 , 拉 当居 民消费 由食 品等初 级产 品转 向工业 品为主时 ,第 二产业增加值在 G P D 中的比重就会上 升 , 由于工业为 资本 密集型产业 , 生 和第三产业 , 由此引起投资率 上升和消费率下降 ;
产 中各种 货 物 和服 务
的消 耗后 得 到新 增 价 值 的一种方 法 ; 收入法
投资率- 5消费率解析
荆 合 楚
程 则 呈 现 与 投 资 率 相
反的“ 马鞍型” 倒 曲线
( 也称 为 “ ” U 型线 ) 。投 Biblioteka 资 率 和 消 费 率 这 一 演
变 进 程 是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的 消 费 结 构 和 产 业
第二产业 为依托 ,为满足消费结构不 断提升 的消 费
所谓投资率 , 又称资本形成 率 , 通常指一定 时期 需求 , 需要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 发展 。这样 , 投 内资本形成总额 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 比重 ,一般按 现 资率 和消费率 在维持 一段 时间 的下降 和上升后 , 又
行价格计算 。用 公式表示 为 : 投资率 = 资本形成 总 在新 的起点上形成 了平衡并维持相对稳定 。口 (

投资率与消费率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投资率与消费率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合 的区 间是6 %一 5 0 6 %。李 建伟 ( 0 3 研 究了我国从 济现 状要求 消费率与投资率 与之相 一致 ,而构建投资 20 )


五”时期至今投资率 消费率 的变 化趋势与 当时经 与消费的协调比例 有利于 促进经济 的长效 增长路径 的
济增长 ,物价指数 以及人 民收入 水平的相 互关 系 ,作 形成。


变量 显著的影 响 ,模型拟合 优度 符合要求 ,而修 正后 模型 的DW 值处于 接受 自相关 区间之外 ,模型序 列 自 相关得到较好 的消除 。 根据修 正后的估 计结果 ,我们得 出最终估计 的索 洛增长方程为 :
, 。— l I n
- n— 46 . I‘l 0 I n£
0. 4 01 691
Ad s dR— q ae j t — u rd ue s
S. ofr g eson E. e r si S um q r d r sd s uae e i
0 4 64 . 9 3 4
000 99 . 4 5 0. 05 9 00 9
S dp n et a . e e d n r D. v
2 0 年 之 间 ,我 国 投资 率 呈现 07 上 升趋 势 ,消费 率呈 现 下降趋
P o ( — t ii ) rb F s t t asc
0 02 6 . 0 9 0
数据来 源:1 8 — 0 7《 9 0 2 0 中国统计年 鉴》 ,使用软件为e i w . 。 v e s 6 0
从回归结果 中看 出 ,资本 与劳动变量的T 检验和F
国 的资本 存量 ,L 代表本 国的劳动 力水平 ,A 示一国 检验值都 大于临界值 ,说明在模型 中的解 释变量资本 表

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I v s me t a n u n e t n nd Co s mpt n i i a i n Ch n o L o a IGu - n
fo gigVo ain lC l g ,An u r vn e2 4 0 1 T n ln e t a ol e o e h i o ic 4 0 0 P
导 致我 国投 资与 消费的 失衡 , 并进 而 导致 国际收 支失衡 和供求 失衡 , 已经对 我 国宏观 经济 的正 常运 行造 成 潜 这 在 的 威 胁 和 挑 战 。对 此 , 从 体 制 方 面 和 收 入 方 面 来探 应 寻其 失衡 的根 本原 因 , 而发现矫 正投 资与 消 费失衡 的 进
Ab t a t I s t e g v r me t d i e n e t n mo e s s r c : t h o e n n - r n i v sme t i v d l a d t e l c f ef c i e d ma d o o s me h t r s l n h a k o f tv e n n c n u r t a e u t e



按 照 凯 恩 斯理 论 , 需 求 的 角 度来 分 析 , 动 从 拉 经济增长有“ 三驾马车” 即出口、 , 投资和消费。 在金 融危机之后 , 国等发达国家从危机中走 出来步履 美 维艰 , 济 增长 乏 力 , 经 消费 不振 , 加 上发 达 国家 政 再 府 推行 的 贸易 保 护 主 义 和 量化 宽 松 的货 币政 策 加 剧 了人 民 币升值 , 致我 国出 口在拉 动 经 济增 长 方 导 面步 履维 艰 , 于是 扩 大 内需 就显 得尤 为 重要 。而 我 国一直存在着 “ 投资重 、 消费轻 ” 的格局 , 导致我 国 国 内需 求 中的投 资需 求 与 消 费 需 求 比例 出现 严 重 失调 , 主要表现为投资率( 资本形成总额在 G P中 D 所 占的 比重 ) 高 , 偏 而消费 率 ( 终消 费在 G P中所 最 D 占的 比重 ) 则相 对偏 低 。根 据世 界 银 行钱 纳里 和 塞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1.我国投资—出口—消费结构的变动。

长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在GDP中的比例逐渐下降。

最终消费率在“一五”时期在75%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65%左右,但过去20年中加速下降,到2007年降到48.8%。

同期,资本形成率从80年代中期的35%左右上升到42.3%,净出口从0左右上升到8.9%,形成了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局面。

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个部分构成。

一定范围内的高储蓄、低消费能够促进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

一定限度的贸易顺差还能增加外汇储备,改善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但当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拉动,会导致明显的结构失衡。

首先,过高的投资率导致生产能力增长过快,超过消费需求的消化能力,导致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降,容易引发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生产性投资,只能在非常短的时期内促进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将造成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恶化和增长乏力。

其次,我国过去一个时期净出口不断增长,正是内需不足的一个表现,也是对内需不足的补偿。

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危机,欧美市场萎缩,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受到严重打击,而且今后更长时期也不可能恢复到出口超高速增长、靠不断扩大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状态。

因此,当前的启动内需,实际上是经济结构的一次深刻调整,关键在于调整消费、出口和投资结构,促进消费增长,提升消费比重。

短期内,提高消费比重困难很多,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解决消费问题,扩张性投资过后,仍然会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仍将面临停滞的危险。

2.消费率下降原因何在?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我国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过去20年间,大体上保持在14%上下一个百分点的范围内。

而居民消费则从50%下降到35%(2007)。

而居民消费增长滞后,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劳动报酬的增长慢于产出的增长,因而消费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合理性判断:1978~2006

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合理性判断:1978~2006
世界 7 . 3. 7 7 2 . 9 1 2 . 6 8 2 4 7 . 2 4 7 . 06 2 . 07
经 济增 长 的贡 献是 最 大 的 ,17 9 8年 一 0 5年对 经 20
济 增 长 的年平 均 贡献 率 为 5 . % 。其 次 是 投 资 对 67
低收入国家 高。 源自关键 词 :消费率 ;投资 率 ;资本 生产 率 ;IO CR
中图分类 号 :F 2 . 14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2 2 ( 0 8 1— 0 4一 5 6 4— 9 3 2 0 )0 0 0 O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消 费率和 投 资率 的总体
如 图 1 示 ,改革 开放 至 2 0 所 0 5年 ,我 国投 资
投 资率 为 2 %左 右 ,低 收入 国家 、中等 收入 国家 、 0
率 总体呈 现 出 波 浪 形 上 升 的趋 势 ,投 资 率 维 持 在
3 . % ~ 3 2 之 间 ,年 平 均 为 3 . % 。投 费 率 19 4. % 71 在 “ 五” 期 间平 均 为 3 . % ; “ 五 ” 期 间平 六 39 七
中低收入 国家和高收入 国家的消费率也都在 7 % 0 以上 ,投资 率 维 持 在 2 % 左 右 。而 自改 革 开 放 以 0
来 ,我 国消 费率 、投资 率 的现状 是 ,消费 率呈 下降
均 为 3 .% ; “ 五 ” 期 间 平均 为 3 % ; “ 五 ” 65 八 9 九
期 间平 均 为 3 % ; “ 五 ” 期 间 平 均 为 4 . % 。 7 十 02
维普资讯
20 0 8年 o 4月 第2 4卷 第 1期
北 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doc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doc

关于我国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若干问题作者:汪海波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针对“迷思论”和“杞人忧天论”,揭示了我国长期存在的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客观事实;阐述了衡量投资率是否过高、消费率是否过低的理论标准;据此历数了高投资率、低消费率造成的种种严重后果;指出了上述观点并不是源自马克思主义,而是源自古典的和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分析了上述观点反映了当前我国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迷思论”和“杞人忧天论”;客观事实;衡量的理论标准;严重后果;理论根源;社会根源【中图分类号】F048/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086—14一、问题的提出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国学界的许多学者都认同:尽管这期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当然还要加上其他原因),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经济效益低下、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和人民生活提高不快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当前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与此截然不同的看法。

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是以下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中国消费不足论是迷思(本文将其简称为“迷思论”)[1];二是认为我国投资率过高的看法是杞人忧天(本文将其简称为“杞人忧天论”)[2]。

这两种说法虽有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点:中国不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问题,因而不必为其担忧。

本文之所以将这一些典型说法提出来讨论,主要是因为这是关系到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问题,关系到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本文对上述观点提出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包括提出上述观点的学者)。

二、建国后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客观事实纵观新中国建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历史,可以清楚看到这样一个总的特点:投资率由略有偏高走向过高,再进一步走向过高;与此相对应,消费率由略有偏低走向过低,再进一步走向过低。

我国投资消费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投资消费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投资消费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发展趋势金三林[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

其中,消费占内需的比重波动下降,投资所占比重则波动上升,总储蓄占GDP的比重稳定上升,投资和消费失衡问题日趋严重。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并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

预计到2020年我国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关键词] 内需增长 主要特点 变动趋势图1 1979-2007年内需及GDP增长速度(%)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看,投资和消费(即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共同构成了内需。

研判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首先应该分析内需增长的总体特征。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增长的总体特征1.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内需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10%,比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低0.5个百分点。

内需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达到19.4%;最低值是1989年,只有2%;波动幅度达到17.4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增速波幅大5.7个百分点。

2.内需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与GDP增长不同步按照波峰-波峰划分,改革开放以来内需增长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85年为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1%,峰值为19.4%,谷值为5.7%;1986-1993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8.9%,峰值为15%,谷值为2%;1994-2006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峰值为13.2%,谷值为5.4%。

2007年后,内需增速回落至12.1%,目前还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下行阶段。

前两个周期,内需增速峰值基本比GDP增速峰值滞后1年,但在第三个周期里,受外需贡献加大的影响,内需增速峰值比GDP增速峰值提前了1年。

3.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波动,2003年以后出现了内需增速加快与贡献率下降并存的情况1978-2007年,内需对我国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92%;最高值在1985年,为166.4%;最低值在1990年,为49.6%。

高投资、低消费的财政基础

高投资、低消费的财政基础

设 定厂 商 的生产 函数 为符合 内生增 长 的 AK形式 ,有
Y = .j} g
(2)
g 来 自政府 提供 的生 产性 公共支 出 g ,两者满 足 以下关 系 :
g,( ) ,0≤ ≤1
(3)
上式 中 ,k是单 个厂 商 的资本存 量 ,K是 全部 厂 商 资本 存 量 ,假设 有 Ⅳ个 厂 商 ,则有 K=Nk。o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理 论 模 型
(一 )财 政支 出结 构对 投资 消 费 比的影 响 1.基 本假 设 按 文献 的通 常假 设 ,我们 假定 经济 是 由连续 同质具 有无 限寿命 的家庭 组成 ,每个 家庭 只有 1个 个 体 ,且 无 人 口增 长 。家 庭 的效用 来 自于 消费 、休 闲和消 费性公 共支 出 ;同时 ,家庭对 消费 和休 闲的 选 择又 要受 到 自身财 富约 束 的限制 。 因此 ,家庭 的效用 函数 是 :
已有文 献缺 乏对 消 费一投 资决 策 中 的政 府 角色 进行 分 析 。我 们 知道 ,政 府 收支 会 在很 大 程度 上 影 响私人 部 门 的消费 和投 资决 策 ,结 合 中 国经济运 行实 践来看 ,近 二十 年来财 政 收支均处 于迅 速 扩 张趋 势 。那 么 ,政 府财 政行 为对 投 资和 消费 的影 响是否 是造成 中国 目前 高投 资 、低 消费并 存 的重 要 因素? 如果 是 ,这种影 响 的 内在 机 理和作 用 效果 如何 ?投 资 消 费 比 的高低 会 深 刻影 响 到经 济 发 展 ,对此 是 否要 调整 近 十年来 财政 扩 张趋势 ?积 极 财政 政 策是 否 要 调整 其 结构 和 作用 方 向?这都 是 我们 亟需 从理 论 到实证 阐明 的重要 现实 问题 。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投 资与消 费 的关 系是 复杂 攀 升 , 消费率 持续 下降 。
生产角度 看 , 资 和 消费 的关 系是 生 产 和 消 费 的关 投 系 。每 次经济 运 行 都 是 从 生 产 起 步 , 过 交 换 和分 经 配, 到消 费结束 ; 消费又会 带来 新 的需求 , 但 在需 求拉
化 程 度趋 于稳定 时 , 投资率 与 消 费率 比例 可 能 在 4 : O
6 O左右 , 的学者 预测 为 3 :5左 右 , 有 56 两者 的缓 升和
缓 降有 一个 渐进 的历 史 过 程 , 能 急 于 求成 , 也 不 不 但
作者 简 介 : 粱娜 ( 9 3 ) 女 , 南 开封 人 , 南 财 经 学 院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学 院 O 18一 , 河 河 6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业 经 济 学 专 业 , 究 方 产 研
投资 意愿 提升 、 口快 速 增 长 、 资 大量 流 人 等 一 系 出 外
列 激励 投 资 的因素叠 加作 用下 。加上 金 融政策 、 土地
政策 的相对 宽松 和地 方政 府 的行 政推 动 等作用 , 造成
投资 迅猛 增 长 。据 有 关 专 家 预 测 ,0 0年 我 国工 业 22
市场 需求—— 消费需 求 和投 资 需求 。在 这两 种 市 场 需求 中, 消费需 求 占主 导地 位 , 而投 资 需 求 处 于从 属
地位 。
2 我 国经 济增 长 中投 资 与 消 费 失 衡 的
现 状
我 国 20 0 5年 消 费 率 为 5 . , 资 率 为 19 投 4 . , 仅 创 下 我 国投 资率 的新 高 , 26 不 A 0 而且 超 过 了其 他 国家近 1 0年 来所 能达 到的最 高水平 。近年来 , 0 随

投资与消费比例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

投资与消费比例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

投资与消费比例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增长上保持了较快增长。

但是,消费占内需的比重波动下降,投资所占比重则短期波动上升,投资和消费失衡问题日趋严重。

根据国内外的健康发展经验,并考虑我国而同的发展阶段,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应该是:萨贝蒂科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

预计到2021年我国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与阶段特征投资年均增长11%,平均增速快于GD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总体上保持了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年~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11%,快于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投资价格波动幅度达到29.2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大17.5个百分点,比内需大11.8个百分点,说明投资基金较强增长的波动性较强。

出现明显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增长经历了3个周期:1979年~1985年为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6%;1986年~1993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9.3%;1994年~2003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9%。

2003年后,投资增速回落,从2003年的20.1%下降到2007年的13.6%,目前还处在第四个关键期周期的下行阶段。

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总体上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投资率以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1978年~2007年,投资率均值为37.5%,投资市净率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率均值为36.4%。

2003年以后,等受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长放缓,投资率稳中略降。

固定资本增长是投资率上升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和不断完善,1994年以后减值投资以后在总投资和GDP中的业务规模显著下降;而固定资本在总投资和GDP中的比重显著上升,2004年~2007年,这两个比重分别达到95%和40.6%,比1979年~1985年分别上升了12.9和12.4个百分点。

对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分析

对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分析

固 定 资 产 的 投 资 , 剧经 济 大 幅度 波 动 的 风 险 。 在 这 种 经 济模 式 中 政府 更容 易通 过 控 制 投 资 来 影 响 经 济 的运 加
行 , 却 削 弱 市 场 机 制 本 身 的作 用 , 但 同时 中央 政 府 和 地方 政 府 更 容 易 产 生利 益 的 博 弈 。我 国特 有 的投 资体 制 以 及 地 方 政 府 追 求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最 大 化 的 目标 是 造 成 这 种 现 象 的 根 源 , 如果 其 不 改 变 , 国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转 我
消费需求 增长 缓慢 .是近些 年来 我 国经 济运 行 中的突 出现象 ,持续 走低 的消费率 与一路 攀升
的投资率形 成鲜 明对 比。从 20 0 2年 以来 , 国 的 我
比重 占到 总需 求 构成 的 23左 右 , 投 资需 求 往 / 而
往 只 占 到 百 分 之 十 几 。[ 在 我 国 近 些 年 的 经 济 t l 但
摘 要 :伴 随 着 经济 的高 速 增 长 , 国的 投 资率 不 断 上 升 。 总 需求 的构 成 中 . 资 需 求 已 经取 代 消 费 需 求成 我 在 投 为 拉动 经 济 增 长 的主 导 因 素 , 且 这 一 现象 有 进 一步 加深 的趋 势 。过 高 的投 资 率 让 我 国的 经 济 增 长 过 分 依 赖 并
变 以及 经 济 的 可持 续 发 展 将 会 更加 困难 。
关 键 词 :消 费 需 求 ;投 资需 求 ;经 济增 长 ; 固定 资 产 投 资 ;投 资体 制
中图 分 类 号 :F 4 . 0 7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13 2 1 )3 09 — 5 6 12 5 (0 20 — 0 2 0

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变动与研究

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变动与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将得到规范 , 各种机制 。 特别是投资的约 束机制将逐渐强化 . 消费环境改观 , 提高消费率 。 降低投资率
的措施深人 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 3 收人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 对消 费的增长产生 不利 、 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 , 但 带来 的消极影响是 :国民收人差距继续扩大 ,两极化更加 明
我世界上最高, - ' 我N 而消
郭研岐
自建 国以来 . 分析我国最终消费的各构成元素 , 中可以 从 得出 . 政府 的消 费始终在加大 , 比重不断在上升 , 而居 民得消 费却 增 长缓慢 , 占比重长期逐年减小 , 所 但纵观全局 , 政府消
通常 . 经济结构的发展规律之一就是投资率不断提高 , 消 费率不断下降 , 这在世界各 国工业化进程 中更加 明显 。 对照西 方工业化 国家 . 我们不难发现 . 他们在工业化进程结束 以后 , 不约而同地 是消费率和投资率都趋于稳定 。当前我国正处在 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时期 .国家重点扶植 的主要是资金密集 型产业城市建设产业 , 因为它可以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 , 支持
二 、 国投 资率与 消费率 变化 规律分 析 我
( ) 国资 本 形 成 的基 本 元 素 。 一 我 资本是一种 可以带来剩余 价值 的价值 , 包括人力 资本 、 金
三 、 国未来 的投 资 和消费 变动形 势分析 我
1“ 、十一五” 2 2 到 0 0年这个 时期 , 旺盛 的经济发展形 势对 资金产生 了大量需求 。 新一轮的利率提高 、 资金价格提高 、 证
券投资收益提高带动各路产业的发展 ,住行产品消费水平提 高, 国民储 蓄率和积累规模 进一步扩大 , 了保持经济增长 , 为 投资率将会继续保持上扬态势。 2可 以预计 , 、 在未来 1 0年到 2 0年期 问 , 我国社会 主义 伴 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发展将得 到完善和飞速发展 ,国民收 入、 金融体制 、 政府职能 、 分配制度 、 社会信用制度 、 投资体制、

内蒙古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高投资、低消费”难题解析

内蒙古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高投资、低消费”难题解析

钱 纳里 1 7 95对 1 1 国家从 1 5 0个 9 0年到 17 90年经济发 展过
程 的数据进行 回归分析得 出了投资率和消 费率的变化规律 ,
即当一个 国家 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从 10美元 上升 到 10 0 00 美元 ( 94年 的美元 ) 16 的阶段 中, 资率会 呈现 逐年 上 升趋 投


值, 由于各 国处在不同发展 阶段 , 因经济 发展水平 有高有 低 , 有的 国家可能处于投资率下降消费率 上升 阶段 , 而另 一些 国 家可能处于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阶段。一般 来说 , 在钱 纳 里模型标准值 上下 的变动都 属于 投资率 和 消费率 的合 理 变 化 区间 。我国正处 在工业 化 中期 阶 段 , 投资 效率 、 民储 受 居
21 年 3 01 月
内 蒙 古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o ra 0 Inr n oaUnvri r ai ats( oi c ne un fn e Mo gl ie t f t n li S c l i cs l i s y o N o ie aS e
外依存度很低 , 在可 以不 考虑 出 口因素 的情 况下 , 资和 消 投 费通常被认 为是拉动经济增长两只不可 或缺的力量 , 而且投
蓄率均较高影 响, 在一段时期 内投资率上 升和消 费率下 降将
是无法避免 的。但 问题是 我 国 目前发 展 阶段投 资率 和 消费 率的合理 区间应该 是多 少 , 需要 结合 我 国的实 际情 况 , 还 对 钱纳 里模 型加 以修 正才能确定 。根据乔为 国的研究 , 我国在 当前 发展 阶段 , 超过 3 . %的投资 率和 不低 于 6 . %的 不 24 72 消费率是可以接受 的最大限度 , 出这 一限度 就偏离 了合理 超 变化区间。2 【 如果说乔为 国结合 我国特 定发展 阶段对 钱纳里 】 模型的修正 , 其结果是能够成立 的 , 么 , 那 我们 可 以据 此确定 内蒙古投资率和消 费率 的合理 变化 区 间。考 虑到 内蒙古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此,过高的投资率被当作了计划经济的产物,成为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保证计划经济实现的必要的条件。因此,总结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三高”概括,即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挤占了消费,这个特点完全符合计划经济所谓的“先生产后生活、先投资后消费”的本质属性。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难以消除“三高”现象
的确,市场化改革一定程度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格局,提高了投资效率。市场经济必须要有竞争和效益,因此,在一些竞争领域就能够充分保证投资效率。然而,在其他非竞争的行政垄断行业,则不能保证有这种效率,因为资源配置和价格机制是扭曲的。尽管垄断行业和垄断集团保持高额的垄断利润,但是,从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从技术进步的源泉看,往往缺乏应有的效率。虽然有一些文献证明了一定时期的垄断能够提供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但那仅是对研发和技术市场而言,对资源垄断、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良好的发展格局,不能简单地断言所有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地方都能够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资源垄断行业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外。正因为如此,尽管投资效率提高了,投资率还是降不下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尽管投融资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资金配置机制扭曲没有消除,也刺激了投资率上升。现行企业主要依靠自我积累、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等几种主要融资渠道,而且越来越以自我积累和上市融资为主。由于两大融资渠道过低成本,即贷款利率过低,上市融资零成本,造成整个金融市场资金过度使用和浪费。所谓融资难,对大企业来说,则根本没有问题,而且是极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只是对小企业来说才构成发展的“瓶颈”,因为小企业要支付额外的信用成本。
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投资都有其必然性,高投资率是保证高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增长以及投资效率两方面因素。或者用较多的投资、或者有较高的投资效率,总之二者必居其一,才能得到较高的增长率。四、五十年代哈罗德、多马提出了有关增长的一般规律,六十年代初孙冶方、刘国光等探讨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内容涉及积累、消费比例关系、折旧率等。当然,后者目的是要纠正“大跃进”比例失调问题。这些结论,无论对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有指导意义。例如,同样的增长率,如果投资效率提高,那么,不需要那么高的投资增长率,相反地,如果投资效率递减,那么,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投资才能保证同样的增长率。不幸的是,计划经济并没有达到前一种状态,而是陷入了后一种状态,即必须要用更多的投资来满足增长的需要,结果造成投资率居高不下。那么,为什么计划经济下投资效率会递减呢?
总之,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过程中,投资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外向型经济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资源消耗实现的。城市化也是以消耗土地、占用农地为手段实现的规模扩张,这些市场经济因素极大地提高了投资效率,但是,要说投资率,则不然,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提高了。这个阶段,粗放型和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扩张投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仍然具有的“投资过热”、“信贷过热”特征。
这么高的积累率而资金使用成本却很低,无异于鼓励不计成本地浪费使用资金。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就是保证这种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的有效手段。因此,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天然地具有资本密集型、多投资不计资金使用成本、对资本的无限度吸纳的特征,科尔奈称之为患有“投资饥渴症”,即通过铺摊子,增大投资搞数量规模的扩张,而投资效率趋于下降。其结果,积累率越来越高,更多的资源被用于投资,挤占了消费,最终以短缺、以生活消费品溃乏方式表现出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严重扭曲。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如果资本价格过低,本身就是制造投资和消费关系扭曲、造成资金使用浪费的极其重要的因素,造成资本更加短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种体制之下,居民储蓄很少。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计划经济的实现,限制工资水平,当然物价也很低,此时农产品的购销价格也都很低,这样,消费水平也很低,真正做到了“低收入、低消费、低储蓄”。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一部分居民储蓄,但是,储蓄利率却被人为地压得很低。因此,这种体制最大限制地提高积累率和投资率。
苏联的一系列做法,实质上是否定了斯大林自己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加以肯定的东西,中国在1958年搞的“大跃进”,实质上也否定了毛泽东自己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那些在理论上曾被否定了的做法,在实践中却能够大行其道,最终以整体失衡和不稳定的结局爆发出来。为何在投资率问题上明知故犯、做不到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呢?这种现象决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
这里,积累和投资是在几乎相同意义上使用的,其差别仅在于积累来源于新创造的利润的分配,没有包括折旧,而投资则包括折旧。此外,这里所讲的储蓄,不止是指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和政府存款,它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是一个大储蓄的概念,是从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讲的,指除了消费以外所有用之于积累的部分。从这个角度讲,计划经济下积累率很高,其比例占到GDP的60-70%,因而是“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模式。
其二,外向型经济导致更高的投资率。我们知道,在国民收入平衡表中,投资和储蓄的差额除了靠净出口创造的外汇弥补之外,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净资本流入。这种内外经济平衡是靠“双缺口”维持的,因此,必须保持汇率的相对均衡。汇率高估阻碍出口,外汇储备迟早会枯竭,汇率低估,鼓励资源产品出口,无异于补贴出口企业,导致外汇储备过多。在内外经济平衡中,汇率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杠杆。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股市和房地产的机会增多,预期资产价值和国内通货膨胀因素对于内外经济平衡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汇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净出口创造的外汇以及大量外资进入到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最终转化为更高的投资率。
【关键词】投资率、消费率、增长方式
一、 引言:高投资率是保证高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
投资率高低之争,三十年来一直存在。要描述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及其政策影响,应首先了解改革开放起始阶段、即计划经济时的原有状态,然后再作比较。
关于投资率高低,计划经济时期就有过激烈的交锋。苏联三十年代,奥布拉任斯基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布哈林提出工农产品大流转,都旨在提高工业投资率,不但要有较快的投资增速,而且要在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斯大林反对这些理论观点,不主张破坏价值规律,认为价值规律仍然要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他把价值规律当作手段而不是生产方式本身,仍然采取了加速工业化、加速积累的做法,在农业上则采取集体农庄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形式不断提高工业积累、工业投资的比例,最后使得积累率在计划经济中占到绝对优势。
其次,是城市化过程。由于它是不彻底的双轨制,也导致投资率上升。农民工进城,并没有完全脱离农村,农民工的结构性失业风险不包括在工资里,表面上看劳动力成本仍然很低,实际上这些社会成本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征用农民土地,是按照农地产出的平均收益复合的,而土地改变经济用途时价值增溢却很大,这部分收益大部分落入了开发商的腰包,这种利益导向刺激开发商囤积土地,导致土地上积压的资金越来越多。如果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难以遏制这股城市化、规模扩张型的征地势头以及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关于投资率和消费率高低之争
——改革开放三十年理论回顾与展望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有关投资率和消费率争议的缘由和根源,指出并不是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率会就自动降下来。投资率高低,首先取决于市场需求,其次取决于垄断和行政控制的供给因素,如果资源价格扭曲,只会鼓励投资而挤占消费。总之,市场化要有竞争才具有效率,同时,市场化也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市场化要以社会化为基础,同时,市场化要以社会化为条件,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投资和消费比例逐步协调起来。
而与此同时,开放市场使得农产品价格受到进口农产品挤压,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劳动力成本仍能长期维持较低的市场价格。只要农民还没有从农业生产的土地上转移到其他工业领域,国内劳动力供给是充分的,劳动力成本保持较低水平,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多使用劳动力资源。只要这条道路没被堵死,这种增长方式必然会复活。因为它不需要另外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技术进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创造利润,那么,又何必转换成其他增长方式呢?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扭曲的条件还存在,那么,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体制,不管是否采取了其他什么措施,必然会是资源消耗型、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曾有一度时间,投资效率递减、投资回报率下降被看作是投资基数扩大之后产生的特有的暂时的现象,苏联官方就是持这种观点的,认为建设盘子大了之后要用更大量的投资来推动。或者说,设备更新资本扩张周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定时期内投资回报率下降也是自然的现象。正因为用这样一些理由来解释,就没有再深究投资效率递减背后的原因,甚至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事实上,这些理由都是不充分的,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投资规模扩大之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技术进步,足以抵消这些不利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官僚主义和计划经济本身对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浪费使用,造成投资效率下降,其结果,相同的增长率,必须要用更多的投资。
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也没有降低投资率。过去我们讲国营企业天然地具有资本密集型、高投资率倾向,但是,从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也同样具有劳动密集型、粗放型增长特征,市场壮大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了就业机会,不仅提高了投资效率,也提高了投资率,这些特征都与外向型经济结合在一起的,资本积累速度比劳动就业、工资增长得还快。
要想降低投资率,现阶段似乎还是做不到,也就是说“三高”特征还将长期伴随。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是由一系列条件构成的。
首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最重要的措施是鼓励出口、给予外资和出口企业许多优惠政策。其结果,必然是资源消耗型的,由资源价格扭曲导致外向型经济消耗更多的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资源。当然,出口换取外汇,用于进口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机械设备。这种交换过程,本身就包含有巨大的技术进步利益,对于加速工业化是有导向作用的,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这是其一。
中国的计划经济,有过之而无不及。计划经济之下,一切积累归财政,一切投资靠财政,企业没有自主权,银行没有相对独立性,被形容为吃“大锅饭”,实则是僧多粥少的“大锅粥”。管理上靠意识形态之不断革命、靠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发展,十足的唯心主义。总路线和“三面红旗”无一不是想方设法人为提高积累率,加速工业化。通过强制命令方式统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工农产品的大流转和工业化积累所需要的资金,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多快好省”之中,工业投资增多了,发展速度加快了,唯有“好省”无一能达到,相反地,表现为国民经济失去了平衡和稳定的“大起大落”,最后总结出来的结论是:“最大的浪费是计划的浪费。”1980年以后,中央重新肯定了陈云过去提出的“综合平衡”思想,九五期间提出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目标,将“好”置于“快”之前,这些政策理念的延续和拓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提高投资率、拔高增长率这种错误的片面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