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能力和要求PPT演示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病原微 生物的检测与鉴定、抗生素的筛选与研发、环境微生物的监测与治理等。
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性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 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推动生物科学发展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基础 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场所,为新药物、 新疫苗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仪器设备与配置
基本仪器
包括显微镜、培养箱、高 压蒸汽灭菌器等常用微生 物实验仪器。
专用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配置如PCR 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专用仪器。
仪器维护与校准
建立仪器维护和校准制度,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 确性。
实验技术与方法
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述了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对微生物 实验室的基本能力和要求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生物检测 与鉴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 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提升,对微生物实验室工 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微生物鉴定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血清学反应等, 对微生物进行种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结果解读
药物敏感性试验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结果解读
了解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 导临床合理用药。
常用的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等。 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或最低抑菌浓度 (MIC)等指标,判断微生物对药物的 敏感性。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24页PPT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规பைடு நூலகம்指导 原则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检验课件)
(二)暴露的处理
5.离心管破碎:
如果正在运行时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 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桶约30分钟,待气溶胶沉降后开盖。
若离心机停止时发现离心管破碎,应立即盖上离心机,密闭30分钟。随后操作 都应戴结实手套。
玻璃碎片用镊子等工具清除,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 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消毒30 分钟。
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装有消毒剂的容器内,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 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
(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感染性物质运输要求 按内层、中层、外层 三层进行包装。
(四)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感染性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 丢弃。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首选的方法。所有感染性废 弃物都应装入可高压灭菌的黄色塑料袋,并置于防渗漏的容器 内进行高压灭菌后,放到运输容器内运输至焚烧炉。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
一、实验室准入要求
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 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3.BSL-2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其下部应注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名称、负责人姓名和 联系电话等有关信息 4.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殊批准,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 。
三、感染性物质的操作与处理
(一)感染性物质的操作
1.标本采集:必须有掌握相关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采集,并 根据采集的标本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而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
2.标本运送:采集的标本应采取防止污染工作人员、患者及环境的方式在医 疗机构内运送。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PPT课件
1、培养基制备
⑴培养基可按处方制备也可使用按处方 生产的符合规定的商品化成品培养基,配 制时应按使用说明上的要求操作确保培养 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⑵ 配制培养基最常用的溶剂是纯化水,特殊情况 下需要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对热敏感的培养基 应用灭菌水和无菌容器配制与分装,配制时若需 加热助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
菌种保藏方法有多种常用的保藏方法 有;琼脂斜 面保藏方法、半固体培养基保藏法及液体培养基低 温保藏方法。
试验结果的判断 一、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⑴活微生物 ⑵受到外界影响因素较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对实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全面的评 价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内容 ⑴实验室环境 ⑵抽样区的防护条件 ⑶样品本身对微生物是否具毒性 ⑷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2、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灭菌方法和条件,应按说明书和验证 试验的参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灭菌。通 常多用 流通蒸汽灭菌 滤膜过滤除菌(过滤器应通过验证)
⑴每批培养基灭菌后均应测定PH值 除非经验证表明培养基的PH允许的变 化范围很宽,否则,培养基的PH的范围 不得超过规定的±0.2。
⑵制成平板或分装于试管的培养基检查 ⑶固体培养基检查 ⑷氧化还原指示剂检查 ⑸详细记录
无菌室布局
无菌室应远离交通干道、厕所及污染区,应 选上、下水道及其他安装适宜的位置。无菌室的 配套设施包括洗刷、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灭 菌物品存放和传输、培养间、结果观察、试验菌 实验和办公室等,要集中,减少污染,便于管理 和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划
实验室应划分成洁净区、无菌区和培养区 等。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应符合《中国药典》无 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环境的要求 1、独立设置的洁净室(区)或隔离系统 2 、细菌(真菌)实验室 3 、培养室 4 、培养基及实验用具准备(包括灭菌)区 5 、样品接收和储藏区、标准菌株储藏区 6 、污染物处理区 7 、文档处理区等辅助区域 对上述区域明确标识。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三)
洁净实验室的要求: 室内墙壁光滑,应尽量避免死角,以便于 洗刷消毒。 应保持密闭、防尘、洁净、干燥。进行操 作时尽量避免走动。 室内设备简单,禁止放置杂物。 工作台、地面和墙壁可以用0.1%新洁尔灭 溶液或0.5% 8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二)
2. 稀释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加至较大量的 培养基中,使单位体积内的供试品含量减少至不 具抑菌作用。用平板法测定菌数时,1ml供试液 可等量分注多个平血;控制菌检 时,可加大增菌 培养基的用量。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三)
3.薄膜过滤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滤膜孔径应不大于 0.45μm, 直径一般为 50mm, 若采用其它直径的滤膜, 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 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 使用时, 应保证滤膜在 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检定菌管理(二)
检定菌的保存、传代: 1 菌种应于2~10℃专用冰箱中贮存,并有 每天的运行记录。 2 每月定期对菌种进行传代,传代时须核 对编号、代数、传代日期、所用培养基, 并记录。 3 控制传代次数。 一般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
检定菌管理(三)
检定菌传代编号方法: 1 编号由阳性菌简写字母+代数+支数组成,中间以“—” 连接。 2 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大肠埃希菌:Y ,黑曲霉:H ,金 黄色葡萄球菌:JY,枯草芽孢杆菌:KY ,白色念珠菌: BY ,沙门菌:SY 3 保存形式: 在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后加以汉子说明。保 存方式有两种,琼脂斜面保存和半固体加封石蜡,斜面保 存不用加以说明,如为半固体在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后加写 “半”字。 4 首次购进的检定菌规定为0代,以购进时编号表示;第 一次传代后变为第一代,代数“1”,第二次传代后变为 第二代,代数“2”,依次类推。
2024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32324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32324PPT课件目录•微生物实验室概述•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消毒灭菌目录•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总结与展望01微生物实验室概述实验室功能与定位01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场所,主要功能是培养、鉴定和研究各类微生物。
02实验室定位: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微生物实验室可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教学型等。
实验室设备与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包括显微镜、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基本设备,以及PCR仪、基因测序仪等高端设备。
人员配置包括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实验师、技术员等不同层级的科研人员,以及实验员、保洁员等辅助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涉及的微生物可能具有致病性、传染性等风险,保障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
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科研诚信微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保障生物安全是维护科研诚信的基本要求。
030201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02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03其他相关法规包括与生物安全相关的进出口、科研、教学等领域的法规。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确立了生物安全基本制度,对生物安全管理体制、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作出规定。
0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实验室的设立、管理、使用及感染控制等,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国家生物安全法规行业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01规定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生物安全基本要求,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02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制定的技术规范。
其他行业标准03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的生物安全标准,如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的标准。
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操作规范个人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和培训,确保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
一.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1.口服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大肠杆菌的检查: ②细菌总数的检查
2.外用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绿脓杆菌的检查: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
完整版课件ppt
3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方法(一)
1.药品的预处理
口服药 外用药
2克药品加20毫升生理盐水, 研磨制成悬液
完整版课件ppt
32
完整版课件ppt
33
1、制片 涂片、干燥、固定
完整版课件ppt
34
2.结晶紫初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5
3. 碘液媒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6
4. 95% 酒精脱色 30s——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7
5.沙黄复染 1min——水洗、滤纸吸干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完整版课件ppt
30
完整版课件ppt
31
※革兰染色步骤
• 1.制片:取标本(球杆混合物、牙垢) 涂片、干燥、固定
• 2.初染:结晶紫——1min——水洗 • 3.媒染:碘液——1min——水洗 • 4.脱色:95% 酒精——30s——水洗 • 5.复染:沙黄——1min—水洗、滤纸吸干 • 6.油镜观察:
对照菌
(产气杆菌)
蛋白胨水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葡萄糖蛋白胨 接种2支管 水培养基4支管
接种2支管
枸橼酸盐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
完整版课件ppt
44
抗酸染色步骤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规范化ppt课件
棉花纤维 + 竹 /木条
抑菌区是因为: 植物分泌出来的: 脂肪酸; 树脂; 福尔马林
氯气 , 重金属与胶水的影响
美国与欧洲对实验室的新要求
NCCLS M40 标 准 DIN 58942 标 准
10
推荐COPAN Amies运送培养基
多用途运送系统 – 需氧 + 厌氧 低 氧 化 的 环 境 –不会对标本 的微生物造成损害 拭子是深入培养基中来 保护苛养菌与厌氧菌 两面是以塑料密封,不透水和漏 气 – 减少污染和维持缺氧环境
19
环甲膜穿刺
6.血液及骨髓标本
1. 采血时间:尽可能在用抗生素前,心内膜 炎例外。
2. 采血量:采一次或采一瓶是错误的,至少 应采一套2瓶,分需氧和厌氧。2瓶血量不少 于16-20ml,先将10ml注入需氧瓶,再将剩 余血采血注入厌氧瓶。
3. 采血方法: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 血;不推荐血入瓶前换针头;不推荐静脉血 直接入瓶;不宜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 血。
抽血量 ml 1-2 4 6 20
40-60
套(需氧+厌氧) 1 2 2 2 2-3
二.标本培养前的基本规范
1.痰培养标本 实验室在接种前必须作痰涂片革兰染色,当在低
倍镜下白细胞小于10个每视野、上皮细胞大于25 个每视野时应作为不宜做培养的标本; 当白细胞小于10个每视野,上皮细胞小于25个每 视野时再参照油镜观察标本中细菌分布作出判断。
5. 儿童:采血量是总血量的1%。 6. 延迟培养瓶处理: 延迟培养瓶不要放冰箱或孵箱,
放常温,尽早送往临床细菌室。 7. 皮肤消毒液推荐:建议先用70-80%异丙醇去
脂,再用葡萄糖酸氯乙定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课件( 34页)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4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5
基本设施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洁净室及(或)无菌隔离系统
-- 净化工作台
• 辅助性设施
-- 试剂、培养基、耗材及样品等的存贮和配制 --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设施 -- 办公、人员休息区域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12
常用设备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安装后需性能确认并且要连续监控的设备
培养箱(室)、冷藏箱、冷 冻冰箱及水浴箱等。
特点:具有控制性腔室环境 管理:建立SOP,定期校验
仪表、对关键参数进行连续 监控。
13
常用设备
需要验证和持续监控的设备
高压灭菌柜、除热原电热恒 温干燥箱、自动微生物鉴别 系统和计数系统等。
管理的重点-可追溯性 制订控制程序,规范来 源、保管、存储和领用 各环节
16
标准品和对照品
17
标准品和对照品
18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04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_PPT课件
(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所有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验证,验证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无菌检查 或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有关规定进行。实验室 配制的培养基的常规监控项目是外观、性状、 pH、促生长试验、定期的稳定性检查以及培 养基有效期的确定。 在实验室中,由同一批脱水培养基配制培
配制培养基使用的容器应是玻璃器皿或搪
瓷器皿如搪瓷筒、量筒、漏斗、三角烧瓶、刻 度吸管、试管、培养皿等。洗净,用蒸馏水冲 净,烘干后方可使用。禁用金属容器如铁、铜、 铝容器,避免金属离子与培养基成分结合,生 成有害物质,影响细菌生长。
配制培养基最常用的溶剂是纯化水,特殊
情况下需要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对热敏感的 培养基应用灭菌水和无菌容器配制与分装,配 制时若需加热助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
实验室管理规范: 一个实验室达标与否,以及是否正常运行,更主要地依赖于严格的 管理规范,这不仅是保证检验质量的要求,也是目前实验室认证 认可的主要要求。
标准化研究与发展
人、机、物料和环境
实验室的建设(硬件)
洁净实验条件 有效性:整体10000级、局部100级。 安全性:保护样品、人员和环境。 可操作性:方便、快捷、顺畅。
包括: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成分、配制数量、 灭菌条件、质量监控结果等进行全面详细记录。
(2)培养基的贮藏 商品化培养基应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要
求进行储存。培养基标签上应标有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及培养基的有关特性。所采 用的保藏和运输条件应使培养基最低限度失 去水分并提供机械保护。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避光的环境。若
一、人员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均要受到教 育、培训及具备相关工作的经验。 微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 知识的教育背景。 实验室应依据实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对其进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ppt精选文档课件
3~4
排
级差
风 机
回风
1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洁净实验室气流流型设计
1、气流流型应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 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为1~4级时,应采用垂 直单向流。 2、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应联锁。 正压洁净室联锁程序为先启动送风机,再启 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关闭时联程序应相反。 1~4级单向流平均风速0.3~0.5 m/s,向外气流 速度为0.1 m/s。
实验室建筑与装修的指导思想
1、人文环境和实验环境并重:必须满 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学及美学的需要;安 全;要有现代化实验室人文文化有关健康学、 美学等设计理念。
2、标准与统一规划相结合:达到安静、 整洁、明亮、庄重和迷人效果。
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现代生物实验室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环境; 2、实验室的标准和模块化设计; 3、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4、促进最佳的科学研究能力; 5、合理使用空间(核心区和非核心区); 6、室外内外环境的人性化处理; 7、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安; 8、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相关规范与标准。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实验室功能区域模块化设计
非实验室区域
实验室区域
办 公 室
信 息 室
档 案 资 料 室
样 品 室
卫 生 与 清 洁 室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操作ppt课件
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降钙素元的含量不同
1400
1200
1000
800 PCTng/ml 1300 600
400
200 200 0 Bacteria Virus
34
败血症和严重败血症PCT含量
18700
SEVERE
800
SEPSIS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PCTng/ml
3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感染诊疗 中的地位
• 改变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关键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 效的抗感染治疗。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中,具有决定性价值。 • 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正确检验, 是建立准确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和针对性的给予 抗感染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微生物检验,可以 缩短感染确诊的时间,同时可以使抗感染治疗准确率 提高,从而达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疾病预后。 • 而错误的微生物检验,将导致错误的病原学诊断和错 误的临床用药决策。
12
推荐COPAN Amies 运 送 培 养 基
多用途运送系统 – 需氧 + 厌氧
低 氧 化 的 环 境 –不会对 标本的微生物造成损害 拭 子 是 深 入 培 养 基 中 来 保 护 苛 养 菌 与 厌 氧 菌 两面是以塑料密封,不透水和 漏气 – 减少污染和维持缺氧 环境
13
流感嗜血杆菌在三种不同的运送基的存活率
44
定期向各科室通报细菌耐药监测资料
• • • • • • MRSA,MRCNS的发生率 VRSA 或h-VISA VRE,HLAR的发生率 ESBLs的发生率 泛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发生率 居前十位致病菌的耐药现状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操作ppt课件
-
22
5.质量控制
1.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应包括30天的初始质
量稳定测试;每周一次的常规质量控制;5天的纠控 程序。
2.鉴定试剂质量控制:购入新的试剂;在更换批号; 更换生产厂家;结果发生异常等情况时均应进行质量 控制。
3.染色液质量控制:每天临床标本染色前应包括染 色结果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物及染色液污染的质量检查。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操作
-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床微 生物实验室提出三项指导性方针: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尽可能把目标集中在 快速诊断方面;
(2)显微镜检查对建立快速的初步诊断具有 很大价值;
(3)实验室人员必须主动与临床结合,将实 验室数据转化为临床有用的信息。
-
2
严峻的感染形势
感染性疾病并没有象人类曾经所预料的那样随着抗 感染化疗时代的到来而逐一销声匿迹。多种原因造 成的易感人群增加;
⑷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和医院感 染监测、控制和管理。
-
5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 卫生部发布卫医发 2004 285 号文件
关于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的通知
-
6
2009-01-9-11卫生部关 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
星火计划启动
三年180个省市8个专业组,包括微生 物实验室,药房,呼吸,血液,儿科,ICU, 感染科,30000-45000个医生或实验
室接受培训.
-
7
萌芽计划:2009年6月启动
3年培训450名二级甲等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技术 人员
目的
规范常规微生物检验技术 提高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更新老的实验诊断理念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