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全套169页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器材与试剂的选用原则
03
如无菌操作、适用性、经济性等
02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
01
02
03
细菌培养方法
包括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和兼性厌氧培养等,不同 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的培 养条件。
细菌菌落特征
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的菌落,了解其形状、 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 征。
细菌细胞形态
05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数量,适用于较大微生物如细 菌、酵母菌等。
比浊法
利用微生物生长引起培养液浊度变化来测定生长曲线,操作简便 但易受杂质干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形成的菌 落数,适用于可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原理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 殖,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环境, 使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产生子代
病毒。
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病毒核酸的特异性,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扩增 并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基础知识 •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真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病毒培养与检测技术 •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 • 微生物生态学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01
实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概述
类生活中的作用:如 生态平衡、发酵工业 等
生理生化鉴定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需 求、代谢产物等,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鉴定。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培养结果分析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的控制、菌落形态观察等方面。通过对 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生长特性。
例如,在选择培养基时,可以选择适合某一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 形态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分离结果分析
微生物分离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另 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离可以得到较为 纯净的微生物样品,以便进行后续的实
验和分析。
分离结果的分析包括分离效率的评价、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的鉴定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分离
方法的优劣和分离效果的好坏。
例如,在评价分离效率时,可以采用计 数法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数量进 行统计,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判
断分离效率的高低。
微生物鉴定结果分析
微生物鉴定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核心环节,通过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地位。
微生物分离
微生物分离是将混合菌样中的 不同微生物分离出来,获得纯 培养的过程。
分离方法包括划线分离、稀释 分离、选择性分离等,根据不 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分离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交叉污染,确保分离得到 的微生物纯度高、无杂菌。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鉴定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 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特征, 对其种类进行鉴别和分类的过程。
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实验器材
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皿、试 管等
04
试剂
染色剂、抗生素等
实验步骤
样本采集
采集动处理,如离心、过 滤等。
微生物分离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上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在选择培养基时,可以选择适合某一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 形态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分离结果分析
微生物分离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另 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离可以得到较为 纯净的微生物样品,以便进行后续的实
验和分析。
分离结果的分析包括分离效率的评价、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的鉴定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分离
方法的优劣和分离效果的好坏。
例如,在评价分离效率时,可以采用计 数法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数量进 行统计,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判
断分离效率的高低。
微生物鉴定结果分析
微生物鉴定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核心环节,通过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地位。
微生物分离
微生物分离是将混合菌样中的 不同微生物分离出来,获得纯 培养的过程。
分离方法包括划线分离、稀释 分离、选择性分离等,根据不 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分离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交叉污染,确保分离得到 的微生物纯度高、无杂菌。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鉴定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 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特征, 对其种类进行鉴别和分类的过程。
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实验器材
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皿、试 管等
04
试剂
染色剂、抗生素等
实验步骤
样本采集
采集动处理,如离心、过 滤等。
微生物分离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上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微生物实验ppt课件
基础生物学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 生物,他们很小,人们用肉眼看不到,将他们在一定 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可繁殖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 细胞群体,就可以进行鉴别。
接种是指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某种微生物的纯种 移接到适合微生物其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或生物体内 的一种操作过程。
分装时不要将培养基沾在管(瓶)口上,以免引起污 染。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与灭菌 思考题
1.思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何种培养基?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表面(根霉点一点,曲霉、酵母可点3-4点)。 (2)平板接斜面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微生物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 初步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熟悉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的形态特征。
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插入固 体培养基内(不要刺到底部), 再沿原路拔出。 此法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 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2024版《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介绍微生物的染色体、质粒等遗传物质及其 特点。
阐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在微 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介绍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微生物遗 传育种中的应用实例。
探讨如何利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特性改良菌 种,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2024/1/29
代谢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分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 性和分类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26
06
微生物学实验的拓展与应 用
2024/1/29
27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拓展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不同种类微生物,并通过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 定。
水体中微生物的检测与评估
针对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设计相应的分离培养基和鉴定方法,准确鉴定病原微生物种
类。
药物敏感试验与耐药性监测
对分离得到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监测病原菌的耐 药性变迁情况,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2024/1/29
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建立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13
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包括发酵、呼吸等,以及不同代谢类型的比较 与特点。
重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如乙醇、丙酮酸、乳酸等,以及这些代谢产物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024/1/29
发酵过程控酵过程中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14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与氧化磷酸化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和 操作规程
认真预习和复习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微生物实验》课件
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 思考题 在你所实验的三种培养基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属于哪个类群?简述它们的菌落形态特征。 稀释分离时,为什么要将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冷却到45~50℃左右才能倾入装有菌液的培养皿内? 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培养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器材
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放线菌及霉菌。
菌种:
马铃薯固体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无菌棉签、火柴、超净工作台及恒温培养箱。
其他:
斜面接种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液体接种 斜面 液体培养基 接种环 将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中时使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散,然后塞上棉塞,再轻轻摇动均匀,即可培养。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滴管接种。
中心实验室提供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
汇报人姓名
目 录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和灭菌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菌落识别 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 实验四 细菌染色法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五 微生物的间接计数法——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六 放线菌和真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 实验七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实验八 细菌芽孢染色法 实验九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 实验十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一 细菌鉴定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十二 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和制种技术 实验十三 环境中细菌分离鉴定综合实验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ຫໍສະໝຸດ 、分装与灭菌 实验方法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与灭菌 实验方法
微生物实验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ppt课件
培养时间 (h)
4 8 12 16
20 24
光密度值
OD600
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光面只
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
四、实验结果
记录不同大肠杆菌培养液的OD600值, 并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五、思考题 p88 2(1)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 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目镜测微尺每小 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不一样,需将其放在接目镜 中的隔板上,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 校正。
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1.利用镜台测微尺 测定目镜测微尺的 每格绝对值
2.目镜测微尺每格 长度(um)=两 重合线间镜台测微 尺格数×10/两重 合线间目镜测微尺 格数
➢盖好样品室盖,在T MODE下,按0%T键 调零透射比。
➢取出档光体,按100%T/OA键调100%透 射比。
2.样品测定
➢将参比溶液(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以及 被测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打开样品室盖,将参比溶液放在样品架的第 一个槽位中,将被测溶液依次放入其它槽位。
➢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按100%T/OA键调满 度。
➢按 MODE , 将 测 试 方 式 调 至 吸 光 度 方 式 (A)。此时,显示器显示“0.000”。
➢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显示器显示为被测样 品的吸光值。
在600 nm波长下,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 基作空白对照,分别对培养了0、4、8、12、 16和20 h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光电比浊测 定。对于高浓度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要用未接种 的LB培养基进行稀释,使其吸光值不超过1。
➢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
一.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1.口服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大肠杆菌的检查: ②细菌总数的检查
2.外用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绿脓杆菌的检查: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
完整版课件ppt
3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方法(一)
1.药品的预处理
口服药 外用药
2克药品加20毫升生理盐水, 研磨制成悬液
完整版课件ppt
32
完整版课件ppt
33
1、制片 涂片、干燥、固定
完整版课件ppt
34
2.结晶紫初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5
3. 碘液媒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6
4. 95% 酒精脱色 30s——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7
5.沙黄复染 1min——水洗、滤纸吸干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完整版课件ppt
30
完整版课件ppt
31
※革兰染色步骤
• 1.制片:取标本(球杆混合物、牙垢) 涂片、干燥、固定
• 2.初染:结晶紫——1min——水洗 • 3.媒染:碘液——1min——水洗 • 4.脱色:95% 酒精——30s——水洗 • 5.复染:沙黄——1min—水洗、滤纸吸干 • 6.油镜观察:
对照菌
(产气杆菌)
蛋白胨水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葡萄糖蛋白胨 接种2支管 水培养基4支管
接种2支管
枸橼酸盐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
完整版课件ppt
44
抗酸染色步骤
微生物实验操作ppt课件
思考: 1. 什么是无菌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无菌技术:泛指培养微生物操作中,所有防 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 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P15旁栏思考)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3. 消毒和灭菌有何不同?
4. 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有哪些?
选修1 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整理版课件
1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 培养条件:
(1)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2)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一. 培养基
1. 概念:
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
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整理版课件
2
2. 种类:
(按物理形态分)
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应用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
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 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返回1
整理版课件
16
涂布器
整理版课件
17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 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 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 倒平板了。
(二)纯化大肠杆菌 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整理版课件
8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 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 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 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 等。
无菌技术:泛指培养微生物操作中,所有防 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 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P15旁栏思考)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3. 消毒和灭菌有何不同?
4. 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有哪些?
选修1 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整理版课件
1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 培养条件:
(1)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2)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一. 培养基
1. 概念:
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
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整理版课件
2
2. 种类:
(按物理形态分)
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应用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
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 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返回1
整理版课件
16
涂布器
整理版课件
17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 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 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 倒平板了。
(二)纯化大肠杆菌 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整理版课件
8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 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 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 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 等。
2024版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掌握将分离得到的单一菌 种进行纯化的方法,如划 线分离法、液体稀释法等。
微生物的保存方法
了解如何保存纯化后的微 生物菌种,如斜面保存法、 冷冻保存法等。
10
微生物计数与测定技术
微生物计数方法
学习如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包括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测定
掌握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如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等。
2024/1/30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表格化
将实验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晰 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18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技巧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对实验数 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实验结
果。
结果讨论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已有研究,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解释
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微生物学实验概述 •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 • 常见微生物学实验项目 • 微生物学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微生物学实验发展趋势与展望
2
01
微生物学实验概述
2024/1/30
3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现象和原因。
误差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 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2024/1/30
19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及范例
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应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数据准确、分析深 入、结论明确。
报告范例
提供优秀的实验报告范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帮助 学生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微生物的保存方法
了解如何保存纯化后的微 生物菌种,如斜面保存法、 冷冻保存法等。
10
微生物计数与测定技术
微生物计数方法
学习如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包括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测定
掌握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如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等。
2024/1/30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表格化
将实验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晰 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18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技巧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对实验数 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实验结
果。
结果讨论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已有研究,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解释
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微生物学实验概述 •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 • 常见微生物学实验项目 • 微生物学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微生物学实验发展趋势与展望
2
01
微生物学实验概述
2024/1/30
3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现象和原因。
误差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 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2024/1/30
19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及范例
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应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数据准确、分析深 入、结论明确。
报告范例
提供优秀的实验报告范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帮助 学生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微生物实验》全套教学课件
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与 结构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制度及应急措施 实验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方法
接种与分离纯化技术
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测定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 数据统计分析与图表制作 • 实验报告撰写与学术交流技巧 • 以上内容涵盖了微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数据处
0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操作步骤
详细阐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实验果判定等。
其他免疫学技术在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免疫印迹技术
介绍Western blot等免疫印 迹技术在微生物蛋白质检测和
分析中的应用。
免疫沉淀技术
探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在研究 微生物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
详细阐述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步骤,包括样品的 制备、荧光素标记抗体的选择和使用、荧光信号 的观察和记录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与操作
0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
解释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结合后,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物
结合,加入底物后产生颜色反应的检测原理。
0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类型
介绍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等不同类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期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记录菌落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并观察菌丝、孢子等微观结构。
接种与培养
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将待观察的真菌 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微生物实验 精品资源共享课.pptx
试剂与器材
1、材料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2、试剂
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番红等。
从载片的一端自然流到另一端,但是水流要通过 染色过的菌体薄膜。水流不宜过大,防止将菌体 冲走。 • 镜检时,油镜与普通的物镜要严格地按照操作规 程执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相关理论知识
• 革兰氏染色法
它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 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 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它 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得到纯种的微生物。
试剂与器材
1、材料 含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根霉、
青霉和放线菌的土壤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斜面、液体、半固体)、马丁氏培养基、查氏 培养基等 2、试剂
培养基成分,水,琼脂 3、器材
试管、三角瓶、涂布器、无菌吸管、接种环、 酒精灯、无菌培养皿等。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步骤
• 涂片 • 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 固定:通过火焰2-3次,细胞质凝固 • 染色:滴加染液 • 冲洗:水洗至无色 • 干燥:自然干燥 • 镜检
注意事项
• 涂片时水滴不要太大,菌体最好涂成一个薄膜。 要求涂布均匀。
• 室温自然干燥。 • 固定时, 通过火焰2-3次,不可以加热过久。 • 染色时, 滴加染液覆盖上菌体薄膜即可。 • 冲洗时, 水洗至无色,要注意水流要有一个角度,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细 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环境中通常带负电 荷,碱性染料(解离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 如美兰、结晶紫等易与细菌结合使其着色。
试剂与器材
《微生物实验》课件2
03
04
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 分类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数据可视化
利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将数据 呈现出来,便于观察和分析。
数据对比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或预期值 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和规律。
数据检验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检 验,以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有
效性。
结果解读
结果解读原则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理论知识,对实 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结果验证
通过重复实验或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或预期值的差异,探 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结果应用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为解决实际 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实验结论
结论总结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关键信 息和重点内容。
结论分析
对实验结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探究其科 学性和实用性。
结论应用
将实验结论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发挥其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结论展望
对实验结论进行展望和预测,提出进一步研 究的方向和思路。
05
微生物实验注意事 项与安全防护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操 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
程的安全性。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
无菌操作技术
灭菌
通过加热、紫外线、化 学药剂等方法杀死物体 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
过滤除菌
利用过滤膜去除液体或 气体中的微生物。
隔离技术
在无菌室内进行实验操 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实验器具和环 境,使用消毒剂杀死微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2024)
涂布分离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024/1/29
19
革兰氏染色技术
初染
涂片固定后,滴加结晶 紫染色液覆盖涂片,染 色1分钟,然后水洗。
2024/1/29
媒染
脱色
复染
滴加卢戈氏碘液覆盖涂 片,媒染1分钟,然后水
洗。
用95%乙醇脱色30秒至 1分钟,然后水洗。
22
04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和设 备进行清洁、消毒和维 护,确保其功能正常
实验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
01
02
03
04
具备微生物学、医学、检验学 等相关专业的背景和知识
熟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方法和技术
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技 能,如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
处理等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 作精神,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方报告实验结果,并提供必 要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解释,避免主观臆 断和误导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和处 理,确保实验质量和安全
2024/1/29
25
06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024/1/29
26
微生物检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对检验技术的要求极高。
2024/1/29
检验灵敏度与特异性
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难以满足临床和科研 需求。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微生物逐渐增多,对检验技术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27
新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与展望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024/1/29
19
革兰氏染色技术
初染
涂片固定后,滴加结晶 紫染色液覆盖涂片,染 色1分钟,然后水洗。
2024/1/29
媒染
脱色
复染
滴加卢戈氏碘液覆盖涂 片,媒染1分钟,然后水
洗。
用95%乙醇脱色30秒至 1分钟,然后水洗。
22
04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和设 备进行清洁、消毒和维 护,确保其功能正常
实验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
01
02
03
04
具备微生物学、医学、检验学 等相关专业的背景和知识
熟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方法和技术
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技 能,如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
处理等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 作精神,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方报告实验结果,并提供必 要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解释,避免主观臆 断和误导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和处 理,确保实验质量和安全
2024/1/29
25
06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024/1/29
26
微生物检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对检验技术的要求极高。
2024/1/29
检验灵敏度与特异性
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难以满足临床和科研 需求。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微生物逐渐增多,对检验技术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27
新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与展望
《微生物实验技术》课件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等特征。
显微镜观察
通过染色技术,使微生物细胞着色,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染色观察
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将其归入相应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鉴定
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种、属、种的鉴定,确定其具体分类地位。
03
微生物实验技术方法
总结词
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组序列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了解其进化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
通过预测基因功能,了解微生物的代谢和生命活动特点。
功能基因预测
04
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应用案例
微生物检测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
微生物治理
05
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与防护
A
B
C
D
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格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准入制度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内务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实验室内务管理
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生物安全等级管理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处理措施
01
03
02
04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口罩、手套等。
避免直接接触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及其培养物,如需接触,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显微镜观察
通过染色技术,使微生物细胞着色,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染色观察
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将其归入相应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鉴定
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种、属、种的鉴定,确定其具体分类地位。
03
微生物实验技术方法
总结词
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组序列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了解其进化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
通过预测基因功能,了解微生物的代谢和生命活动特点。
功能基因预测
04
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应用案例
微生物检测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
微生物治理
05
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与防护
A
B
C
D
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格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准入制度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内务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实验室内务管理
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生物安全等级管理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处理措施
01
03
02
04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口罩、手套等。
避免直接接触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及其培养物,如需接触,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差显微镜的装置
1. 环状光圈 2. 相差物镜(具有环状 相板) 3. 定中心望远镜(亦称 辅助目镜) 4. 辅助固定扳手 5. 绿色滤光片
欧林巴斯(OLYMPUS)相差显微镜Ⅱ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相差装置的安装 :转盘聚光镜 绿色 滤光片 2. 相差物镜的安装 3. 安放标本 4. 对光 5. 调焦:用粗调控制钮和微调控制钮调节 焦,看清物象时为止 6. 旋转相差转盘 7. 中心调节 8. 相差观察
15. 放入保存箱中。
欧林巴斯(OLYMPUS)相差显微镜Ⅰ
相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相差显微镜具有一个特殊的 由环状光圈与聚光镜组合的 转盘聚光镜,通过这个特殊 的装置,就可把光波的相位 差异变为振幅差异,从而使 人们肉眼即能观察到活细胞 的细微结构,并有立体感。 常用来观察活细胞结构,鞭 毛的运动等。
思考题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实验 二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 构造的观察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 造的观察
• 目的要求 • 染色剂和染色的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程序 • 思考题
4. 把标本固定在再物台上。 5. 放松粗调锁挡。 6. 用低倍物镜,旋转粗调和 微控制钮来进行对焦。
7. 调节双目镜筒间距和视度 差。
8. 再适当调节照明度。 9. 使焦点正确地对准标本。
10. 锁紧粗调锁挡。 11. 调节孔径光栏。 12. 依次用低、中、高倍镜 观察。 13. 油镜观察:与普通光学 显微镜方法一致。 14. 观察完毕,复原:先将 电压调节旋钮复原,关闭主 开关,切断电源,放开粗调 锁挡。油镜的处理与普通光 学显微镜方法一致。
2.机械部分:镜座、镜
臂、镜筒、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 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 件.它起着支持 调节 固定 等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Ⅱ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实验程序III
细菌三种基本形态的观察:
菌落形态观察和个体形态观察,这里主要指 个体形态的观察。 1. 结合油镜的使用,观察三张细菌染色片(球 状菌、杆状菌、和螺旋状菌),边观察边绘图。 2. 看示范镜:细菌运动性的观察(示范): 一般采用水浸片法、悬滴法、 半固体培养法,常用水浸法 和悬滴法来观察细菌的运动 性。 1. 水浸片法
• 染色剂 染料按其电离后所带电荷的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型: 1. 酸性染料:如酸性复红、刚果红、伊红、藻红、苯胺黑等。 2. 碱性染料:一般有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番红、结晶 紫、美兰、甲基紫等,细菌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3. 中性(复合)染料:如伊红、美兰等,Wright染料和Gimsa染 料等(常用于细胞核染色)。 4. 单纯染色:这类染料的化学亲和力低,大多是偶氮化合物, 不溶于水,但溶于脂肪溶剂中,如苏丹类(Sudan b)的染料。
2. 悬滴法
欧林巴斯(OLYMPUS)生物显微镜Ⅰ
OLYMPUS生物显微镜是由日本进 口的一种双筒光学显微镜,它使用方 便,分辨率高,并且有立体感。是目 前研究微生物的良好工具。
显微镜的结构
欧林巴斯(OLYMPUS)生物显微镜Ⅱ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1. 接通电源。 2. 打开主开关。 3. 移动电压调整旋,使亮度 适中。
目的要求
• 学习微生物涂片 • 掌握细菌的一般染色发和革兰氏染色 • 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 观察和识别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染色剂和染色原理Ⅰ
•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 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 用等。 化学因素如: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等
实验程序Ⅱ(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 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 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 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 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 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 腐蚀镜片。
显微镜(显微镜灯)、香柏油、二甲苯、 擦镜纸、吸水纸等。
细菌三种形态的染色标本。
培养12—18h的枯草杆菌(B.subtilis)
盖玻片、凹玻片、接种环、酒精灯。
实验程序Ⅰ(显微镜的使用)
主要是油镜的使用
1.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亮度 3.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 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 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 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 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 全部复原。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思考题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 欧林巴斯(OLYMPUS)生物显微镜 欧林巴斯(OLYMPUS)相差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Ⅰ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接目镜 、
接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它 使检视物放大,造成物象.
普通光学显微镜Ⅲ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 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 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 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 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 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 (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 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 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 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