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答题万能术语公式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

2022年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

2022年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句子本身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2)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二、插叙的作用。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说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开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1高考语文答题模板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2021高考语文答题模板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答题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答题模板: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抒情,偶尔也会用到记叙和议论。

扩展资料表现方法。

主要包括:(一)、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二)、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角度,包括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

(三)、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加以判断和区分。

如果题材是描写景或物的,就要想到是否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表达方式更容易区分,如果是抒情、议论,就是直抒胸臆,如果是描写人、事、景、物,就是寓情于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四)、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

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拟、用典等)方面去判断。

过去的、远方的材料,比喻、比拟、用典等所用的材料,多不具有现实性,是由此及彼联想、想象的。

它与现实性材料构成虚实关系。

三、篇章结构。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内容组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总结全文)。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总结

高中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总结

高中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总结高中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有很多,以下为你列举部分:- 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 段意的概括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写作手法及作用:-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

2020年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常考答题术语高考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一、修辞格与体会*表达。

1、读出佳句在*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句子本身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2)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高考文言文答题【万能公式】

高考文言文答题【万能公式】

高考文言文答题【万能公式】高考文言文答题万能公式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四、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五、语句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六、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7、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 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备战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备战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1、“为什么”“特点”“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

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答题公式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答题公式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答题公式总结高考语文复习是每位高中生备战高考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文学、修辞、阅读理解、作文等多个方面。

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经典的答题公式可以辅助学生提高解题思路和答题效率。

下面总结了一些高考语文复习经典答题公式,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题答题公式1. 提炼关键词: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阅读文章,提炼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可以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

提炼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忆和定位文章内容。

2. 理清思路:在回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信息来理清自己的思路。

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答题的线索和重点。

3. 注意同义替换:有些阅读理解题中会对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要注意细致观察并进行联想,找到题目中所使用的同义词,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4. 归纳总结:对于一些文章中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来推断答案。

将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从整体上捕捉出题目中需要回答的信息。

二、作文题答题公式1. 立意与主题:作文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的立意和主题,学生需要从题目中找到写作的切入点,确立自己的立意和主题。

2. 观点与论证:在作文中需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并用论据和例子进行论证。

观点要明确,论证要有说服力,例子要具体和有力。

3. 结构与组织: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有序的组织。

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起承转合的结构或者叙事的方式来组织作文,使作文结构紧凑且层次分明。

4. 语言与修辞:作文要做到语言通顺、表达清楚和修辞得体。

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借喻、夸张、对比等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古诗文阅读题答题公式1. 理解句子:在阅读古诗文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

可以将句子逐字逐句地拆分,分析句子中的词语用法、修辞手法和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2. 理解诗意:古诗文的诗意往往比较深远,要透过文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公式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公式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公式在所有科目之中,语文是最难提高成绩的科目,不论是写作还是文言文,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因此,语文想要考高分真的非常难。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就需要找到突破口。

语文万能答题模板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和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的_____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典型题实战兵法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

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收全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收全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收全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是指对语文题目进行答题时可以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一、主题式作文公式
1.畅谈式主题作文公式
①引出话题和立意
②阐明主题和论点
③论证和论点展开
④举例说明和引用材料
⑤总结概括和呼应开头
2.对比式主题作文公式
①引出对比对象和阐明主题
②列举对比点,比较不同之处
③列举对比点,比较相同之处
④总结和归纳对比结论
⑤重申主题和呼应开头
二、阅读分析题公式
1.文章主旨题公式
主题词+谓语+宾语
2.文章结构题公式
文章整体:中心+起承转合+总分
3.推理判断题公式
条件+推理=结论
4.用词理解题公式
上下文提示+词义分析=理解
三、阅读填空题公式
1.推理判断题公式
条件+推理=结论
2.排序归纳题公式
抓住中心思想+分析细节关系=排序
3.选取段落题公式
理解段落重点+综合筛选=选取
四、古诗文命题分析公式
1.理解段落
仔细阅读语句+概括段落中心思想
2.字词理解
推测词义+分析词音
3.修辞手法
找出修辞目的+分析修辞效果
4.题材思想
总结篇章主旨+概括蕴含思想
五、议论文分析公式
1.作者观点理解
分析观点+分析论据
2.数据分析
总结数据+分析数据关系
3.比较分析
抓住比较对象+分析不同之处
4.评价观点
分析优点和缺点+自己的观点。

高考语文必备的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必备的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必备的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提醒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答复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衬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比照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绝对有用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绝对有用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绝对有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问题,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意味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能够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何?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清楚明了……的情形(表水平,表限定,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按次能否调换?为何?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干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XXX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址)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形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涵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意味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实用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实用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实用答题公式高考中文实用答案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章第一部分:开篇;渲染氛围(散文),埋下伏笔(叙事文章),设置悬念(小说),并作为后续的辅助缓冲;总经理:;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章结尾:指出中心(散文);深化主题(叙事文章);回指开头(议论文、叙事文章、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自身功能;(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回答形式:生动地写出+对象+特征。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回答形式:强调+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回答形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征的关注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

突出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对句子意思的回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你能把句子中的一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因为这个词生动地描述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句子中两个或三个单词的顺序可以改变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1)从外在到内在,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不一致的。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渐进的、相互关联的,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叙述性文章:明确回答(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解释性文章:答案清楚地解释了对象及其特征。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明确回答什么是议论文问题以及作者的观点。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2021高考语文答题公式【编者按】2021年高考2021高考语文答题公式(1)句子在文本中的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本文是前文与后文的一个链接,其总体思路总结如下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2)修辞手段的功能1。

句子本身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1隐喻拟人化,生动形象,文字+对象+特征2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提问会让读者思考,让读者关注并思考+对象+特征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

突出(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一、表达:叙述、描述、抒情、解释和讨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隐喻、拟人化、夸张、平行、对偶、引用、提问、反问句、重复、互文性、对比、转喻、反讽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叙事顺序:顺序、倒叙和插曲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述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表情、心理和外表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述风景的方法: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一一、叙事模式:一般叙事和详细描述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三、描述方法:举例、数字、类比、比较、定义、分类、解释、描述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五、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七、论证的三个要素:论证、论证和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九、论证方法:例句(或事实)论证、推理论证(有时简称引文论证)、比较论证(或正反两种)和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一、文章结构:总分、总分、总分;通常有平行和渐进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答题万能术语公式
答题术语及万能公式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分析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高考语文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021高考语文答题万能术语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