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化常识题目汇编及答案 调试版
2016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2016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题量多,涵盖全面)及答案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 .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 .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2016全国课标卷高考一轮复习文化常识综述
2016全国课标卷高考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教案(附新教材高中语文总复习文化常识答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课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远至日本,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和姓名字号。
二、纪年纪时(一)、古代纪年方法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习巩固:2008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2、帝王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
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
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1、序数纪月法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采草药》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
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建亥,农历十月)——庾信《哀江南赋》3、时令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顺序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楚的区别开。
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农历十月)(三)、古代纪日法1、序数纪日法。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全国丙卷)第Ⅰ卷24.(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5.(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6.(2016·课标全国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7.(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8.(2016·课标全国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29.(2016·课标全国Ⅲ,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30.(2016·课标全国Ⅲ,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精校版】2016年全国卷Ⅰ文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全国卷Ⅰ总分数 145分时长:150分钟题型单选题简答题综合题题量12 1 5总分48 12 85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2题 ,总计48分)1.(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3.(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4.(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6.(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7.(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8.(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9.(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0.(4分)(2016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50题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50题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016最新高考文化常识100题
2016年高考文化常识题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
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2 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
3.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2016高考文化常识题目汇编及答案 调试版解析
•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 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 B.出,指罢黜官职,与“拜、除、领、迁” 等词一样都是跟官职有关的词。 • 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 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在我国古 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或十二年。 •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 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 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 2、A(秦时称“郡守”。“拜”为任 命,而非提拔。【思路点拨】这类题 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 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 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 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 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 仔
• 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 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 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 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 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 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
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 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 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 “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 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 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高考试练之判断正误1.(2019全国Ⅲ卷)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2018全国Ⅲ卷)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3.(2017全国Ⅰ卷)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4.(2017全国Ⅱ卷)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5.(2017全国Ⅲ卷)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6.(2016全国Ⅰ卷)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7.(2016全国Ⅰ卷)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8.(2016全国Ⅱ卷)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9.(2016全国Ⅲ卷)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0.(2016全国Ⅲ卷)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11.(2016全国Ⅲ卷)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2.(2015全国Ⅰ卷)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13.(2014大纲卷)“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二、模拟演练1.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乞归,请求辞职回乡,请求交给。
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
B.领,有兼任之意。
古代表示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有“权”“兼”“摄”“判”“署”等。
C.视事,即考察政事,明代通常会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视察、改革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
2016年高考复习总结备考文化常识100题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真题附标准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6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试题及答案2016年高考试题回顾2016年的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这一年的高考中,广大考生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追求着自己心中的理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2016年高考的试题及答案,并通过分析来探讨这些试题背后的深意和考点。
语文试题【单选题】1. 下面诗句中用错了词性的一项是:A. 探照灯照红了指头B. 把鱼香粉撒在眉头C.牵着手小溪边走D.大风刮起很多沙【解析】选B。
诗句中“撒在眉头”一词是错用的,正确应该是“染在眉头”。
【改错题】2. 句子“有时我能忍受他的歪理邪说。
”中加画线部分的用词有错误。
“歪理邪说”的“歪”应改为()。
A. 侥C. 捣D. 歪【解析】选D。
这里应该是指“歪曲”,用词上有一定的错误。
【阅读理解】3. 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一次会议的情况?A. 三中全会B. 十七届四中全会C. 十七届五中全会D. 十八届四中全会【解析】选A。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议题主要是指的是邓小平召开的1978年的三中全会。
数学试题【填空题】4. 一个正立方体的一个侧面被半透明物质包覆住,如果从侧面照射光线并在另一个侧面发出,假设所有光线都不产生任何偏折和损耗,并且光线方向垂直于侧面,那么从包覆面每发出一个光线,将在正立方体内部的面上产生()个光点。
A. 6C. 8D. 10【解析】选A。
一个正立方体有6个侧面,每个侧面上被照射时都会产生一个光点,所以答案为6。
【计算题】5. 已知集合 A = {1, 2, 3},集合 B = {2, 3, 4},集合 C = {3, 4, 5},则集合 A ∪ B ∪ C 的元素个数是()。
A. 7B. 8C. 6D. 9【解析】选D。
将集合A、B、C合并起来,去除重复的元素,得到{1, 2, 3, 4, 5},共有9个元素。
英语试题【完形填空】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失败或挫折,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
愿意去尝试、勇敢去面对困难,才能使我们走出挫折,追求更好的生活。
2016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专题24文化常识(含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24 文化常识1 .(2016·天津卷·T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C.②④③①⑤D.②①③⑤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各句中涉及的年龄,然后对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①中的“束发”指男子十五岁;②中的“豆蔻”指少女十三四岁;③中的“加冠”指男子二十岁;④中的“知命”即“知天命”,指五十岁;⑤中的“不惑”指四十岁。
故选D。
【知识拓展】古代表年龄的词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的左右两个髻,借指幼年。
4.始龀:七八岁。
5.九龄:九岁。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女子十五岁。
8.志学之年:十五岁。
9.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10.二八:十六岁。
11.加冠:男子二十岁。
12.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二十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13.而立:三十岁。
14.不惑:四十岁。
15.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五十岁。
16.花甲:六十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17.耳顺:六十岁。
18.古稀:七十岁。
19.耋:七八十岁。
20.耄:八九十岁。
21.米寿:八十八。
22.白寿: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
23.期颐:百岁。
24.茶寿:一百零八岁。
2. (2016·江苏卷·T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解析】选B。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11页,含解析)
1.【 20XX 年高考江苏卷】以下各句中,所引诗词不切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旧事历历,全部的记忆都在光阴里发酵,发散出别样的滋味。
B.“拣尽寒枝不肯栖,孤独沙洲冷”,正是这类难言的孤单,使他洗去人生的喧杂,去找寻无言的山川、远逝的先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翠少年老是信心满满,摩拳擦掌,期望在将来的光阴中大显神通。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早春的小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对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答案】 D【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论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
它既要求各选项引用诗句所揭露的语境(这就要求一定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辨析各选项的表述文字是否是正确。
A 项的诗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诗》,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风光改换季节、星座转移方向的感触。
B 项的诗出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诗句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期间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随声附和的心境。
C 项的诗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前程的乐观豪放气派,充满了踊跃浪漫主义的情调。
D 项的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抒发了作者绵绵不尽的故乡情思。
2.【 20XX 年高考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春联,春联与演出专场对应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历历如绘偶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峰流水觅知己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解答本题的主要依据是:“疑雨疑云颇多关节历历如绘偶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可必定是木偶戏。
带解析的2016文综卷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则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3.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考点:工业区位条件和产业转移。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2016届高考模拟试题文化常识题分类汇编(附答案及解析)
2016届高考模拟试题文化常识题分类汇编(附答案及解析)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山西省八校201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四川省高中2016届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30题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30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郅都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文景之治 时期曾被誉为铁面无私的“苍鹰”。“酷 吏”一词具有褒扬之意,代表着对皇帝的 高度忠诚、对社稷的绝对维护和对犯罪人 的严惩不贷。
• D.《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 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 12、B(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 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 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 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 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项,“吊 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 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 讨伐有罪之人。)
•
•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 汉武帝开始才有的。文中“天启元年”是 古代纪年方法,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 杂,主要有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 年、生肖纪年等。
• B.文中“署”是代理官职的意思,或暂任、 试任某一官职。例如:“时振德兼署长宁” 就是试任长宁的官员的意思,另外“假” 在文言文中也有代理性质的职务。
• C.“晏驾”指车驾晚出,是古时帝王死 亡的讳称。文中“崩”“薨”也是死的委 婉说法。
• D.“受禅”指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
• 5、B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 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 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 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 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 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 “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 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 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 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 异。”
• C.“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字在 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寡人 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句中,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 西西南部,河内即黄河以西的地方。
• D.“豪右”是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 世家大户。汉以“右”为上,故称“豪 右”。
•
• 10、C(河内是指在今河南境内黄河 以北的地区)
• C.“巾车”,最早是古代一种官名;“巾 车”也有表示整车出行、郑重其事的意思。 后来巾车也指有帷幕的车子,成为一种车 种名称。文中指“做官”的意思。
• D.“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高尚 出俗之士,多指隐士。文中表达的就是 “隐士”之意。
• 1、C(文中与“,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 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 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 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 “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 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 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 3、D(“除三人名”中的“除”,是 除去,消除的意思。)
•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 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 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 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 习。
•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 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 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 一人”即可印证。
• 2、A(秦时称“郡守”。“拜”为任 命,而非提拔。【思路点拨】这类题 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 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 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 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 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 仔
• 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 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 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 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 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 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 A.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 的儿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 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 B.侍中,秦汉之时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 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 职外的加官之一,元以后废止。
• C.左迁,即官职的晋升,汉代贵左贱右, 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 D.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 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 13、D(应为“纪传体”)
•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 行伍,泛指部队。
•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 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 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 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 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11、C(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这可 以从很多古人名与字关系可以看出来。 苏轼,字子瞻,“轼”与“瞻”之间关 系是“轼”是“瞻”的工具,《曹刿论 战》“登轼而望之”,可以知道。岳飞, 字鹏举,“飞”与“鹏举”相当于并列 关系,大鹏鸟飞举也。)
•
•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B.“失律”中国古典诗词对仗中的不合 平仄关系规则的句子,文中指战事失利。
• C.“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战国时代 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 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
• D.“河南”黄河以南,与 “河北”泛指 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 7、A(“淮左”江淮东部,“淮右” 就是江淮西部。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 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反,“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
• 9、C(“左迁,即官职的晋升”理解 不正确,左迁,为贬官。)
•
•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 服。“褐”即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人 穿的衣服,褐
• 衣借指平民。
• B.“绯鱼”是唐宋时朝官的服饰。官服分 颜色也是从唐朝开始,六品以下绿袍,无 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皇帝一般给予 某位大臣奖励,就根据其品级赐予相应的 服饰。
•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 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 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 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 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 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 “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 死罪”之类的话。)
•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阙”,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 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因 系双阙孤植,“中间阙然为道”,故称“阙”。 文中代指朝廷。
• B.“季”,古代兄或姐妹之间依照长幼排 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一 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 “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不管多 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春夏 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 (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称为“四 季”。文中指“小儿子”的意思。
•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 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 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 4、B(出,是指调出京城。)
•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叔达”是司马孚的字,古代男子行加 冠礼时取字,可供平辈之间称呼,以示尊 重。
• B.“上表”指上奏章,“表”是古代封 建社会臣子向帝王提出按劾的一种特殊文 体。
• C.“张振德,字季修”,古人幼时命 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和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 于礼貌和尊敬。
•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 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张振 德死后,皇帝追赠他为光禄卿,定谥 号为“烈愍”,就是对张振德的褒扬。
•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 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 B.出,指罢黜官职,与“拜、除、领、迁” 等词一样都是跟官职有关的词。
• 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 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在我国古 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或十二年。
•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 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 东”。
•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 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 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 窄。
• A.“改秩”,指的是变更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其中“秩”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禄。
• B.“进直”,指的是官员因为业绩突出,被 直接提拔调任,一般限于有特殊贡献的官 员。
• C.“授”“除”,这两个词都与官职的调动 变迁有关,均可理解为“授予官职”。
• D.“赐谥”,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 评定褒贬给予称号。李光被授予的谥号为 “庄简”。
• 6、B(“进直”指的是官员入宫值班 供职。此题也可以结合语境来看, “龙图阁”只是一个部门,不是官职, 明显是指让李光去这个部门任职。)
•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