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
另一种选择
![另一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4ac34dad15abe23482f4d2a.png)
印象派追求的是什么?
• 他们强调要描绘视觉的 真实印象,特别是大自 然的光色变化。所以他 们都是经常在大自然中 写生。
• 印象主义的不足之处,在于 它过分强调视觉的直观性, 以致将光和色作为绘画表现 的主要目的,表现出一种重 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这对后来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有很大的影响。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西方绘画史的几个阶段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 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绘画 • 欧洲现实主义绘画 • 印象派和后印象绘画 • 近现代绘画
自由领导人民
印象派的由来
• 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喧噪》杂志 的记者勒鲁瓦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47年 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 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 其中莫奈的一幅标题<印象-日出>杜撰出” 印象派”这个名词.而当时这批对保守的学 院派绘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年 画家,觉得“印象派”这个名词正好标明 他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欣然接受了!
修拉
• 法国画家。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创始人。生卒于巴黎, 他早先是进了巴黎的一所素描学校,然后又在巴黎高等美 术学校学习了两年,在勃莱斯特志愿服役了一年。随后, 他继续在卢浮宫研究古代希腊雕塑艺术和历代绘画大师的 成就,从委罗纳斯、安格尔到德拉克洛瓦,还埋头攻读勃 朗和谢弗勒尔的论述色彩的科学资料。认为印象派的用色 方法,不够严格,不免出现不透明的灰色。为了充分发挥 色调分割的效果,用不同的色点并列地构成画面,画法机 械呆板,单纯追求形式。作品有《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 修拉描绘的法国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等。他的继承者 有*西涅克、克罗斯(H. E. Cross, 1856-1910)等。
修拉提倡的观点
• 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在画布上把 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 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 • 画面上的形象由若干个色点组成,好似缤纷的镶 嵌画,所以又称为“点彩派”。 • 根据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物象 与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 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制定出一种全新的构图 类型。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7f05cc80eb6294dd886c89.png)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新江苏少儿版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江苏少儿版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d4be88bd63186bcebbc63.png)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及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2、能力: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性格的刻画,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体会韩熙载少年励志读书习武胸怀远大抱负,年老时南唐统治岌岌可危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时郁郁寡欢,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难点: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洛神赋图》、《历代帝王图》、《韩熙载夜宴图》重点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提问1:听画名,你能想到什么场景?提问2:猜猜韩熙载是谁?介绍韩熙载生平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志向。
问题3:猜想一下夜宴应该是什么样子?夜宴只是家里人吗?表现的是一个场面吗?猜猜画家画了多少个人?宴会上都做什么事情?气氛什么样子?欣赏《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绢本,宽28.7——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提问1: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
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第一段欣赏:琵琶曲音频配合欣赏学生讨论交流第二段观舞:提问1:刚才是听琴,现在看情节是什么内容?提问2:韩熙载在干吗?——韩熙载脱去外袍,挽起双袖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伴奏。
提问3:一般击鼓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韩熙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寡欢。
问题4:找找画中有没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他的动态表情是什么样的?问题5: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呼之欲出。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三段歇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四段是“清吹”。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
苏教版01另一种选择2
![苏教版01另一种选择2](https://img.taocdn.com/s3/m/430f64b165ce050876321379.png)
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学习目标:通过欣赏,引导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对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________, , , 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画家的________和________;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2学习重点:比较________与_________的异同,帮助理解不同的绘画_____。
3学习难点:理解现代派绘画的“________”,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_____、__________等精神特征。
三.简答题1.太阳光由哪些颜色组成?物体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颜色?2.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什么?3.《日出•印象》表现内容和创作背景?画家莫奈的创作精神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探究:放大画面,分析画家运用了哪些颜色进行描绘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思考: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画家为何要这样画风景与静物?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一1.学习目标:通过欣赏,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对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2学习重点: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
3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征。
三.1.我们平时的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我们周围的物质可以吸收其中的一些,没有被吸收的则被反射.反射出来的色光进入眼睛,感光细胞受到刺激,即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色彩的意象.比如红色的花朵,它吸收了除了红色之外的光而把红光反射,没有光就没有反射,那就是黑夜。
2.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3. 课本第1页第3段。
4. 画家运用了大红,草绿,柠檬黄及他们的邻近色块等颜色进行描绘的,新印象派利用光学科学实验的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27937915f804d2b16c1d5.png)
欣赏*评述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绘画风格的多样性。
2、在欣赏画家作品的同时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
3、在小组研讨型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重点难点学生对不同绘画风格的理解,特别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投影仪、相关作品幻灯片;学生——美术课本,一支钢笔或圆珠笔教学方法:讨论、释疑教学过程:一、自习发现,提出疑惑让学生自习课本,看课本范作提出疑惑。
二、小组合作,研究释疑通过几幅作品的分析、研讨,认识新的绘画风格。
具体作品:《水果静物》油画(法国)塞尚《日出·印象》、《睡莲》组画 -----(法国)莫奈《向日葵》(荷兰)凡高三、观念更新,联想表达以新的观点重新认识画家作品,并通过欣赏作品作出相应联想与表达。
美术知识印象主义作为绘画流派出现于法国。
1874年3月25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画家介绍:莫奈:法国画家。
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1926年12月5日卒于吉维尼。
早年受业于革新画家.布丹门下,1859年来到巴黎和许多艺术家结识。
另一种选择一
![另一种选择一](https://img.taocdn.com/s3/m/4b490a69b84ae45c3b358c60.png)
让学生回想上学期初欣赏的绘画作品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绘画作品有何区别
学生可以发现之前学习的绘画作品非常的写实,描绘的画面很逼真,今天要学的非常抽象,有点看不懂。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的动力。?(这一时期处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转型期,是现代艺术的开端,其绘画风格与传统绘画有所区别。)
新印象派
欣赏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画家是法国的修拉。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则致力于点色的混合,色彩幻象的研究。
学生需要认真听讲才能理解本画派的风格和特点,学生要用独特的眼光来欣赏作品。(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
后印象派
主要欣赏塞尚、凡高和高更三位代表人物的作品。1、塞尚,法国人,作品《水果静物》,2、荷兰画家凡高、作品《麦田上的鸦群》、《向日葵》、《星月夜》赏析这三幅作品。3、高更在本课中没有绘画作品,但还是找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作品给学生欣赏,画家主要追求线条的粗犷,画面中人与物往往都具有象征性。
欣赏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和《睡莲》,谈谈画面给你的感受。学生问题“老师笔触是什么?”,“莫奈除了这些作品还有其他什么作品?”。(早期作品《日出印象》,重在对光和色的追求上,代表作品《睡莲》不仅将光色表现的更加成熟,而且在技法上也达到顶峰,笔触的体现非常独特和不羁,构图奔放,是油画大写意的典范之作。)
简单介绍三个画派
印象派、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后印象派,三个画派的代表人物。布置学生作业,
学生初步了解三个画派,在听课时也能适当的记录听课内容,将填空题完成。(上本节课时,完成作业本第二页上的填空奈,欣赏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和《睡莲》(分别展示这两张幻灯片)。将画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简单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他的画风。并做简单记录。
☆初中美术课件-另一种选择共34页文档
![☆初中美术课件-另一种选择共3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ee95e3f0242a8956aece48e.png)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印象主义绘画 第一课 另一种选择 外国风景画赏析
![印象主义绘画 第一课 另一种选择 外国风景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3260557f1922791688e8b0.png)
高更、塞尚、凡高
凡 高 作 品
鸢 尾 花
凡高笔下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 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 情烈火的写照。
凡 高 作 品
向 日 葵
凡 高 作 品
向 日 葵
凡高的内心世界
凡高说: 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 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 都无所谓
麦田上的乌鸦
星 夜
渴望生活
莫 奈 作 品
卢 昂 教 堂 黎 明
——
莫 奈 作 品
卢 昂 教 堂 正 午
——
莫 奈 作 品
卢 昂 教 堂 黄 昏
——
莫 奈 作 品
卢 昂 教 堂 晴 天
——
莫 奈 作 品
卢 昂 教 堂 阴 天
——
凡 高 的 渴 望 生 活
阿 尔 的 吊 桥
凡 高 的 渴 望 生 活
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 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 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 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 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 象主义”。
修 拉 作 品
后印象主义
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 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 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 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 观感受。
收 获 景 象
凡
高
的
渴
望
生 活
海 边 渔
船
凡
高
的
初中美术课件14册01另一种选择
![初中美术课件14册01另一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1177b3cb8f67c1cfbd6b8d4.png)
册
目
欣赏·评述
第1课 另一种选择 外国风景画、静 物画赏析(二)
造型·表现
第2课 人类的朋友 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4课 让画动起来
综合·探索
第5课 我们的节日
录
造型·表现
第6课 线的魅力
设计·应用
第7课 重复的魔力 第8课 立线装饰 第9课 奇妙的肌理
欣赏·评述
莫奈 印象主义绘 画运动的发 起人、领导 者和坚定不 移的鼓者。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睡莲系列 (活动一莫奈睡莲色彩的印象)
印活象动一派 新活印动象二派 后活印动象三派
这梦幻般的
作品,最能代表
你吗?那狂放、
疏落,似写意
的狂草,似流动
的清溪,又如
风中摇曳的少女
的裙裾。这里
已没有了睡莲形
象,却是大片
卢 昂 教 堂
黎 明
朝夕变化
—— ——
卢 昂 教 堂
黄 昏
另 一 种 选 择
返回首页 新课导入 新授内容 学生活动 课后拓展 结束放映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印活象动一派 新活印动象二派 后活印动象三派
卢 昂 教 堂
阴 天
朝夕变化
—— ——
卢 昂 教 堂
晴 天
另 一 种 选 择
返回首页 新课导入 新授内容 学生活动 课后拓展 结束放映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印活象动一派 新活印动象二派 后活印动象三派
修拉 印象派中的 后起者, 他在印象画 派中独 树一帜。
另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一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ecbca011ca300a6c390fa.png)
七年级美术教案苏教版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时建议l~2课时1、课前准备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
2教学过程①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
③画完后各小组学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老师设问:你所创作的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
初中美术课件14册01另一种选择PPT文档共32页
![初中美术课件14册01另一种选择PPT文档共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8a0712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3.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初中美术课件14册01另一种选择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5a1a99ec3a87c24028c471.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单元欣赏评述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41b4406bd97f192279e9a1.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另一种选择》苏教版单元欣赏评述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初中美术另一种选择
![初中美术另一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4d25d0bb84ae45c3a358c2f.png)
初中美术另一种选择初中美术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说课稿初中美术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说课稿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主题阐释:《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本课秉承第13册第一课的内容,但两者所介绍的艺术流派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
第13册第1课介绍的16、17世纪的风景画、静物画追求贴近生活,“再现”自然的绘画风格。
本课所讲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大画派,则处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转型期,是现代艺术的开端,其绘画风格与传统绘画有所区别,重“表现”。
本单元作品风格多样,艺术特色迥异,如印象派舍弃了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之间的和谐美;新印象派则致力于色彩的混合,色彩幻象的研究;后印象派更是在蓄意抛弃把绘画作为“模仿自然”的目的上,跨出了重大一步,称为现代艺术的起点,引领了20世纪众多艺术流派的发展。
对于这些迥异的艺术流派,学生可能不容易对其产生认可和共鸣。
教师可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生态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这时期各艺术流派的特点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这一过程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锻炼学习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有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欣赏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了解印象派等各流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评述、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能使学生自己主动大胆探索该时期艺术作品的特点。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249a09a6c30c2259019e44.png)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该课禀承上册第一课内容,都是赏析外国的风景画、静物画。
但和上册那些16、17世纪笔法细腻精致且让人喜爱的风景画、静物画不同,本课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风格“怪异”,笔法“粗糙”“随意”,寓意“晦涩”,难以叫人亲近。
然而随着深入学习了解,知道了他们的生平、追求,我们可以理解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成就。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1.艺术流派与13册有不同的特点1.13册:16、17世纪贴近生活“再现”自然的风格2.14册:19、20世纪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现代艺术的开端2.主要流派的特点:印象派:舍弃了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之间的和谐美新印象派(点彩派):致力于色点的混合,色彩幻象的研究后印象派:蓄意抛弃把绘画作为“模仿自然”的目的上跨出了重大的一步,成为现代艺术的起点。
引领20世纪众多艺术流派的发展。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通过欣赏、评述、交流、尝试等多种教学活动,发现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并能用语言赏析作品。
能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和交流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1a9e3998fcc22bcd10d29.png)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第二课人类的朋友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教案第四课让画动起来第五课我们的节日第六课线的魅力第7课重复的魔力第8课立线装饰第9课奇妙的肌理世界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让学生对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野兽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2、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各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
3、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进行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小组研讨型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各种画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区别。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凡高的“表现性”(或主观感受),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征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课前准备教学PPT、画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先学后教,引入印象派概念出示PPT,欣赏一组图片(工笔画荷花与莫奈的睡莲),请同学从美术角度分析相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作品的特点,二者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并请各组代表准备发言。
《出水芙蓉图》用没骨法。
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
浅粉色的花瓣、嫩黄花蕊,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这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
粉红色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
《睡莲》是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
第一课 另一种选择
![第一课 另一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399d001de80d4d8d15a4fc9.png)
汇总
19世纪 印象派:马奈、莫奈等 新印象派(点彩法):西涅克 、修拉等 后印象派:梵高、高更等 立体派:勃拉克、蒙德里安等 野兽派:马蒂斯、马蒂斯,弗拉曼克, 德兰等
自我寻找
凭主观去改变对象形体, 使美成为纯粹感觉的象 征。 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 相,要揭示主观世界, 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 在于写意,重视自我 的表现 。
后印象派
塞尚的画不顾及透视和人体解剖,只是用各种色块堆 积成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形态;点彩画派正相反,他们 认为色彩是逐渐过渡的,所以用一个个色点堆砌,即 使是一片蓝天,也要用各种蓝色色点堆积。后印象派 为现代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文森特·梵高也 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 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 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的艺术理 论和实践都不同于印象派,他们不满印象派过于客观 的描绘世界,停留于对物体表面光色的兴趣上。他们 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 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 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表现铸管化的客 观。
日出 印象
这幅名画是莫 奈于1873年 在阿弗尔港口 画的一幅写生 画。他在同一 地点还画了一 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 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有 标题。一名新 闻记者讽刺莫 奈的画是"对 美与真实的否 定, 只能给人 一种印象"。
走近另一位大师
文森特·威廉 梵高 文森特 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威廉 梵高( van Gogh,1853-1890),荷兰 ),荷兰 , - ), 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 画家 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 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 向日葵》 有乌鸦的麦田》 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 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 年 月 日 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 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 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轻的生命,是年他才 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第一课《另一种选择》
单元欣赏评述
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
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
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
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
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
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
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
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
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
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④再提问:
a.你能接受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b.你喜欢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为什么?
c.在照相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绘画是否还有存在、发展的空间?
⑥,让学生分析二者在技法上、情感表达上的不同艺术效果。
⑦让学生就自己所准备的静物画、风景画照片,试创作现代派风格的作品一幅(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呈现给观众不同的画面。
先播放两段音乐--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和《动物狂欢节》,学生描述所想像的画面,同时大屏幕推出一组相关画面(有自然界的视频图像和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
再播放雅尼音乐(大屏幕同时伴有抽象三维动画画面)
大屏幕推出如下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修拉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塞尚的《水果静物》,凡·高的《向日葵))、《星空》、《麦田上的群鸦》,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等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将现代艺术的起源、重要流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各流派的艺术特点等在大屏幕上列表展示,强调现代艺术在表现手法、思想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可将重点放在后印象派的塞尚、凡·高、高更三人上)。
回放大师作品
(教师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引导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
教师出示两幅静物画范图
教师组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