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述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2) (3)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并 在正确认识指导下采取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 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 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提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 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四. 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 余价值的方法。 (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一. 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说明我国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1)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 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 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 (3) 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 手抓”: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 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 步。
四. 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在使用价值方面的不同。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不同在于: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一般 的使用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对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使用,一方面创造出新的 实用价值,一方面创造出价值,而且是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四.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五.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兵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一种是国 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 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时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 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 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合纵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 可变资本。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 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按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和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 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改造客观世界是 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另一方面,改造 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 的能力。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 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是在社会 实践中进行的。
五.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利用掌握的 巨额资本兴办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投资规模巨大新兴工业企业, 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 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 资产阶级国家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调节经济,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 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 会经济协调发展。 (3) 国家的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 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 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 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 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在 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 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不同具体形式,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 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三.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 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 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简答题:
一.
(1) (2) (3) (4)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关灯额重要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述题 五.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促进了当 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也提高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但这些 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 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 而完全否定当代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也是错误的。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三.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 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为什么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 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 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 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 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 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五. 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 制者?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 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通过“参与制” ,金融寡头 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 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 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 右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
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பைடு நூலகம்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条件。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 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二. 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 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正确 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 时间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时间按失败。 (3)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 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
一.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 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造出了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3)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 想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是在社会活动 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地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地同时也在改 造着人类社会。
四.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因为: (1) 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 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3)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商品劳 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才可能使货币转 化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