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理论体系的区别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
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交易动机、投机动机。
新剑桥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恩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于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融资动机、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两种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对未来预计补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部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供给理论:外生货币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影响经济运行,却不受经济运行的影响。
因为金币的生产无利可得,纸币不能为私人生产。
新剑桥学派不完全赞成凯斯恩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公众的货币需求难以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
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但是,其效果却没有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好。
因为银行体系会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控制存在着漏洞,还有它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比减少货币供给强。
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是相对的。
凯恩斯与新古典
凯恩斯与新古典区别
◆三、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是, 市场是完善 的, 也是完全竞争的, 各种价格包括工资率都可 以迅速充分地调整, 从而达到市场出清。认为工 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 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因 而人们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这样在决策时就要 考虑他人对自己决策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对自己 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 性的。
3
新古典主义
◆ 时间: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70年代 ◆ 代表人物:罗伯特· 卢卡斯、托马斯· 萨金特、尼尔· 华莱士 ◆ 背景: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了油价,致使美国汽 车需求下降,而此时又正值美国经济衰退阶段,美国汽车 业受到双重打击,产品大量积压,工人大批失业,经济停 滞,出现了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 ◆ 观点: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 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 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 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3
12
新古典缺陷
◆只适用于完全竞争的企业;新古典生产均衡理论 假设,企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市场上都是既定的, 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 定者,或者说对市场价格不能产生任何影响。 ◆排除了非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新古典生产理论的 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每一个厂商对生产投入组合 是十分清楚的,每一次组合的品种、价格都是最 优的,时间都是最合适的,不存在任何调整的必 要;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拥有的技术与生 产组合是配置最合理的 ◆生产要素所得是各自要素市场交易的结果;从边 际生产力的角度看,工人获得工资,资本家所得 是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而企业家没有超 额利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凯恩斯主义的解释是边际消费递减理论,也就是当一个人的收入增加时,新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少。
当消费者已经买够了的时候,而社会还在生产,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这时候经济危机就产生了,社会经济萧条,购买乏力。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货币主义②学派,讲究的自由经济不主张凯恩斯学派国家干预经济认为是有害的,经济的周期是由于市场对的货币的需求和国家发行的货币产生时滞产生的。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也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哪些明从重商主义开始到今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20世纪以来, *** 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分歧和争论从未停止过。
凯恩斯革命前,主张经济自由的新古典理论始终居上风;凯恩斯革命后,主张*** 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了主流,但主张经济自由的声音仍相当强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 *** 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
这样,*** 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如果 *** 才却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但只会使经济走想更大的非均衡,*** 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
(2)不管他们的理论结果多么精致、完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市场的不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能洞察一切并据此行动,因此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并达到市场出清。
(3)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回遭受损失,因此,*** 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214——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比较
关于政策建议的选择
• 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新凯恩斯主义比新古 新凯恩斯主义比新古 典宏观经济学派更加合理 • 原因如下:
• 新凯恩斯学派通过政策主张的调整,使宏观经济 新凯恩斯学派通过政策主张的调整, 政策面向实际 注重经验检验。 面向实际, 政策面向实际,注重经验检验。新古典宏观学派 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 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忽略经 验检验。 验检验。相对于新古典观学派过于沉湎于超脱现 实的抽象理论思辨和分析来说,新凯思斯学派的 实的抽象理论思辨和分析来说, 更具现实感。 假设、分析和结论更具现实感 假设、分析和结论更具现实感。新凯恩斯学派突 破凯恩斯主义只强调财政政策而忽视货币政策的 旧框框,吸收现代货币主义的部分观点, 旧框框,吸收现代货币主义的部分观点,把货币 政策与财政政策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政策与财政政策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将适当的 总需求水平与最佳的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 货币政策相结合。 总需求水平与最佳的财政 货币政策相结合 新凯恩斯学派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 新凯恩斯学派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调整政 策主张,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 策主张,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这对阻止 现代宏观经济学脱离实际、 现代宏观经济学脱离实际、纯学术化很有帮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论渊源的不同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原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综合派解释现 实问题的软弱无力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 在货币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理性预 期的概念
基本假设的比较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一)非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一 :( 市场出清( 价格粘性( 市场出清(二)价格粘性(三)经济当事 人最大化原则( 人最大化原则(四)理性限制性预期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基本假设:(一)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基本假设: 性预期假说( 自然率假说( 性预期假说(二)自然率假说(三)经济 当事人最大化原则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生产运行的科学,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政策,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
在经济理论中,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学派,它们对经济增长和政府干预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框架。
新古典增长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函数的分析,即将产出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相联系,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理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限制,使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忽略了一些现实因素,特别是在经济衰退和失业时期,这种理论的解释力有限。
随着19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冲击,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逐渐兴起。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思想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积极角色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需求决定供给,并认为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无效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
根据这种理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以实现高就业和经济稳定。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稳定经济周期来提高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对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建议,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等。
这些政策被认为可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供给侧改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虽然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政策建议和观点上存在差异,但两种理论在分析经济增长的手段和方法上有相似之处。
两个学派都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增长和政策效果。
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各自的局限性,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经济思路和研究角度。
在实际经济政策的制定中,理解和运用这些经济学理论将对我们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长河,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也是其中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
这两种理论不仅具有对立性,还具有融合性。
本文将探讨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一、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对立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是经济学界的两个重要流派,两者的理论基础、方法及推导结论等方面都存在血的对立。
具体来说,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主导经济增长,而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市场应该自由运作,政府干预只会影响经济效率。
就价值理论而言,凯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了价格,而新古典主义则将价格看成是供求关系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
而新古典主义则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的,当时工业革命正在英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新古典主义主义的思想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
这两种流派的出现和流行都是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背景有关。
二、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融合虽然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存在着血的对立关系,但是现代经济学家不再是忠于某种学派,而是从两种理论中吸取营养,进行交叉学习和融合。
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分别强调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重要性。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上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微观经济学则强调市场的微观机制,揭示价值的内在机制。
这两种学派之间的融合表现在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不仅着眼于宏观经济政策,也研究市场的运作机制。
2.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结合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也都承认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因素导致的。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需求不足,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研究序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探讨着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规律。
在经济学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两种重要的理论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供求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关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波动。
本文将就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差异和应用进行对比研究。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古典经济学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歇尔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如理性个体、完全信息、充分竞争等。
其核心原理在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在市场自由的条件下,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将会最终导致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新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的有效性和效率,通过分析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规律来指导经济政策。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并非总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主动干预经济活动,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控来解决失业和经济波动问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总需求的决定作用,即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提高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一些基本假设和观点上存在差异。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个体行为具有理性性质,追求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强调人的经济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理性。
其次,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自发达到均衡的机制,强调供求关系决定资源分配;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存在自发不足和波动,主张政府通过政策调控来干预市场。
再次,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将经济问题研究归结为供给方面的问题,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关注需求方面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是两种经济思想流派,分别代表了市场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种经济理论的观点。
虽然它们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下文将讨论它们各自的核心理论和立场,并简要探讨它们对于经济政策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主导经济学的流派,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个体理性行为。
其核心观点认为,市场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自由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
他们相信,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可以在经济中产生均衡状态,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佳分配。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忽视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即市场不能完全自我纠正的情况。
新古典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可能导致对市场冲击的无法处理,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正是因为这些局限性,新凯恩斯主义才崛起。
新凯恩斯主义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它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出现失灵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凯恩斯主义还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因此应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来刺激需求。
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即消费者和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
凯恩斯认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市场自身无法自我调节,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开支、减税或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新凯恩斯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批评者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此外,政府干预的实施和效果也往往受到政治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局限于提供公共物品和维持竞争秩序,保护产权,并提供宏观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新凯恩斯主义则主张政府应该更积极地干预经济,通过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
比较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萨伊“干预本身就是坏事”的口号一出,人们的思维定势发生了变化,政府的职能成了“守夜人”、“看门狗”。 即使人们认识到经济所面临的冲击如总需求的下降,也认识到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后果,还认识到自己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但是,由于价格
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1929年爆 刚性的存在,他没有能力采取行动。
比较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凯恩斯反其道而行之,极力主张,节俭是失业的原因,尽情消费是爱国之举。
发的经济危机的严重性和破坏性是空前的 认定市场运转的非自足性,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在经济理论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马
第二节 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理性可以看做是一种数学计算,根据边际理论求极值,人类理性的方法和机制等同于数学模型的运算,理性经济人所倡导的经济人、
1.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 唯理性和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凯恩斯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 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 第四节 如何理解凯恩斯革命
4.从理性经济人的发展中不难发现它暗含着这样 的假定: 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完备的,能够对未 来趋势和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然而在事实上, 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备的,未来的本质特征 是‘不确定性’的。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5.理性经济人的分析范式倡导唯理论的演绎法 。西尼尔把这一方法如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作了 比较全面的表述,他认为经济学这门科学对推理 的依赖大于观察是毫无疑问的。
2.
第三节 两个学派的基本效异同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大心理法则,创建 1. 凯恩斯公开承认信息的不完整性。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1.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以利率为杠杆,刺激有效需求,其方式是实行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因为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2.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其他政策的局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特别是再危机时期,会被流动性偏好吸收。
所以要配之以赤字财政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新剑桥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1.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其目标不是保持经济的均衡,而是改善经济的失调;2.把社会政策放在首位,并注重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
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续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在货币最终目标的选择上,与老凯恩斯主义一样,都主张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而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主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
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給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目 录
• 引言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比
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该学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 市场调节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强调价 格和工资的灵活调整,反对国家干预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市场调节是有效的,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经济 能够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均衡。然而,它忽略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 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有限。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调节可能 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稳定经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更加全面和具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张国 家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 经济,以稳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比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实 践效果,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化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宏观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吸收并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不完全性和 价格刚性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宏观经济理论。
主要观点和主张
1 2
强调市场不完全性和价格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价 格和工资具有刚性,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供需变 化。
引入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和价 格刚性,非市场出清的情况可能长期存在。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资源配置的学科,衍生出了众多派别和学派。
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
本文将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以及两者的异同之处。
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传统古典经济学的扩展和修正。
其核心观点是市场是一个自由、公正、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人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自发形成均衡价格和数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供求关系是其经济分析的基础,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是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理论。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对每单位消费增加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则是指生产者为再生产额外增加一单位产品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均衡,认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价格会趋向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的均衡状态。
二、新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和修正。
它主张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扮演积极角色,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
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有时会出现失灵,导致经济波动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以实现稳定增长和全民福利的最大化。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需求决定经济周期。
它认为经济增长和失业率是由聚集性需求决定的,并且需求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市场失灵。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需求,以平稳经济波动。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比较1. 观点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个人理性和均衡,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新凯恩斯经济学则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调节。
2. 政策建议差异:新古典经济学主张限制政府干预,提倡市场自由的经济政策;而新凯恩斯经济学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
3.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看法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相信市场自由的配置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对比新古典和凯恩斯
新古典与凯恩斯在经济变量(产量,价格,工资,就业,投资)上决定的不同?凯恩斯与新古典对经济环境的假定不同,经济变量决定方式不同,政策建议也不同。
凯恩斯假定: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不出清、价格粘性(菜单成本、调整成本)、工资粘性(合同工资、效率工资)凯恩斯假定一般对应短期分析(如何理解短期、长期),凯恩斯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长期,我们都将死去。
”新古典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出清、工资价格灵活调整新古典一般对应长期1 凯恩斯产量决定理论:与新古典不同后面这个约束很重要,就是企业产量不能超过市场需求。
凯恩斯价格与产量决定是分开的。
凯恩斯为垄断性企业,P146,根据预计的市场需求(按照MR=MC)制定价格P公布出去后,P由于价格粘性(由于菜单成本、调整成本)不能迅速调整,而如果新的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只能按照P=MC(P类似新古典假设的完全市场,不能变化)制定产量,但是凯恩斯产量决定还有个约束就是市场需求,产量不能超出市场需求(),新古典就没有这个约束,新古典的解就是一直满足P=MC制定产量。
要会理解并会画P146图。
(很重要!)2 价格决定凯恩斯垄断性企业,企业按照预期市场需求,由MR=MC制定价格P并公布,预期市场需求不精确,价格粘性(菜单成本、调整成本)(P104),产量适时调整。
(价格产量分开决定)新古典价格灵活调整,由市场供求平衡决定,即市场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交点(P98)3 工资决定凯恩斯:由合同工资与效率工资等因素决定,存在粘性。
新古典: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劳动力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交点)决定。
4就业决定凯恩斯:就业首先由产量决定,由于合同工资等,就业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
给定生产技术,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完全取决于产量而与工资无关。
因此解决失业主要途径不是工资,工资对就业影响有限。
P92新古典:就业由劳动力市场需求供给函数决定,只要实际工资W/P足够低,就业就会足够多(绘出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应曲线,并解释)。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争议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争议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都是经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学派,而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议。
其中,凯恩斯主义重视国家干预,强调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干预经济运行,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主张自由市场,坚持市场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持经济稳定。
然而,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争议并不只是简单的政策取向不同,更体现了两个学派对于经济学研究本质的不同认识。
首先,凯恩斯主义强调经济总体的需求和供给,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来自于需求和供给不平衡,需要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着重于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认为市场在个体自由决策下会自动调整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不同的理论基础使得两个学派的政策建议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方式不同。
例如,在经济危机面前,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政府支出和纾困措施来增加市场需求,抬高市场信心;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削减开支并降低税负,让市场自行调整回到供需平衡。
这种政策取向的差异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内存在,也反映到社会政策和政治理念上,形成了左右派别的对立。
其次,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上也存在分歧。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不是完全自我纠正的机制,市场并不总是能够自我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繁荣和危机都是由市场波动本身引起的。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市场在坚持竞争和信息透明等条件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持经济稳定。
这种认识差异反映为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强调公共利益和团结;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强调市场自由、强调个体自由和财产权保护。
此外,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上的差异,两种学派还存在着不同的对经济政策的评价标准。
凯恩斯主义倾向于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国家愿景为主要标准,强调在利益分化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干预来达成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和谐;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强调自由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供需平衡可以达成市场自我调节。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现代经济学派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两大学派。
两者在经济理论与政策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共同致力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以及提供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观点,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的应用。
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在上世纪中叶至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其核心理论是供求理论和边际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的,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概念,如效用边际递减、供给曲线、需求弹性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也被用于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也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学派。
梅纳德·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这一核心观点,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处于不完全就业状态,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来刺激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并不完全有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因此经济政策的干预是必要的。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新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并通过适当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对于解释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的应对方案,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恢复就业。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对比与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一些理论观点上存在分歧,如市场的有效性、经济政策的作用等。
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
简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简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在基本假设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当市场在遭到冲击后,可以迅速调整,从而能够使得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即供需平衡,此时市场便处于均衡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出清状态。
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状态,工资和价格调整并使得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2)二者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来解释经济波动,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试图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扰动方面来解释经济波动。
(3)二者在政策主张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为此,他们还试图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例如,以卢卡斯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曾论证过货币政策的无效性,而且得出的结论是: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就业、产量等实际变量;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会影响就业、产量等实际变量。
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经济在遭受到需求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的情况的持续出现,刺激总需求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新古典与新凯恩斯
新古典、新凯恩斯与其他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k1)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
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
弗里德曼根据自然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一个货币主义的结论:在短期,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在长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主要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具有决定作用;(2)长期中,货币数量主要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而不影响就业和实际国民收入;(3)短期可以改变实际变量;(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稳定性。
※政策主张:(1)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政策;(2)反对“斟酌使用”(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3)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力避免国家干预。
新古典经济学派(1)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2)其四个假设条件如下: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即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市场出清: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新老凯恩斯主义的比较
新老凯恩斯主义的比较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崭露头角,颇有重振凯恩斯主义昔日雄风之势。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不同于沉缅于非真实世界抽象思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不同于“空中楼阁”式的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它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于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并在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以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完全和相对价格刚性等实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新老凯恩斯主义本属一脉相承,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为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尤其是把实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作为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关键,这就导致新老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外。
本文将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方面对新老凯恩斯主义作一比较分析。
一、财政政策的比较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新老凯恩斯主义那里都占有重要地位。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老凯恩斯主义基本的财政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财政政策已经从单纯的扩大公共开支、克服经济危机发展到对经济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调节、以维持长期发展。
这在财政理论、政策主张等方面都有体现。
1.新老凯恩斯主义基本财政思想的差异新老凯恩斯主义都信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在财政政策方面就体现为希望借助财政收入、支出的变化调节总需求水平、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这是其内在逻辑一致之处。
但是,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前提、研究方法和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他们的财政思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老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集中地体现在“需求管理”上,也就是说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水平进而影响产出水平。
大萧条使凯恩斯经济学登上了历史舞台,《通论》为治愈危机开出了一剂良方,那就是通过扩大政府开支、举债花费、赤字预算为内容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改变因三大心理规律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从而使经济恢复充分就业。
汉森、萨缪尔森等新古典综合派针对战后的经济情况,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即“逆风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