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经过近年来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然而总的来看,西部地区的发展仍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基础设施的作用并未被发挥出来,并且与东部的差距存在着逐年拉大的危险。

在党中央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西部的发展该何去何从?靠什么来奠定西部经济增长的基础?这不仅对于当前,而且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期持续发展,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

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一、西部的发展存在问题

1.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众所周知,合理的产业机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即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有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其次是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而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类型为“二三一”型,也就是说经济的发

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传统农业依然占有较大比例,这一特点在广大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以下是200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关数据的统计

从上表不难看出,西部地区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仍然占较大比重,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却远远地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统计,西部2008年的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9%,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很大程度制约了西部经济的持续增长。

2.生态环境严重脆弱

自秦汉至隋唐,西部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的西部,地肥水美,水草丰茂,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然而过度开发、历史上的多次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西部地区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地力下降,逐渐沦为生态性贫困地区。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999年,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沙化面积为6255.6万公顷,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90%以上;各种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了14.49%和51.07%;沙尘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回升,现在已经蔓延到华北地区;

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的旱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比80年代分别上升了7.5%和49%;仅广西、陕西等9省,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500亿元,占全年GDP的13%。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严重限制西部发展的瓶颈,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势必造成西部地区的经济塌陷。

3.城市化进程缓慢,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小。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正处于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的过渡时期,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并且三大地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很不平衡。

以下是2000年底中国三大区域的城市化状况对比表

对比表明,西部地区无论城市个数,还是城市化水平,都远低于东部和中部。相关数据显示西部的城市密度仅为全国平均城市密度的1/3,东部的1/11,中部的1/6。因此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迫

在眉睫,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区域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4.人口素质较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但这些都是以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基础的。然而,西部地区大学、高中、初中人口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使得这一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下表是对1999年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统计

从上表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人口中,小学、文盲以及半文盲人口仍占有较大比例,而大学以上所占比重很小,这就导致了该区人口素质较低,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就缺乏必要的智力资源。

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国家划定的592个贫困县,有487

个分布在中西部,占总数的82.26%。收入水平低下使得西部地区的消费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旺,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各种政策性和建设性投资来拉动。 以下是西部地区部分省市人均消费支出统计表 单位(元)

从上面图表分析得出,西部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6.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尽管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对西部的投资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西部地区从医疗、卫生、教育到交通、科技、通讯等领域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致使西部经济处在一个发展缓慢的尴尬境地。

7.西部大开发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有待于完善。

目前,国家还没有真正出台一部专门针对西部大开发以及西部今后发展的法律条文,这便使得西部大开发缺乏了法律的保证,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在一些已经出台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经常使用一些模糊用语,比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义》第二条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的比例。国

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在坚持贷款原则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争取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

这些“尽可能多”“争取提高”等含糊的不确切的表述,没有明确多长时间、提高多少,提高到哪种程度等量化指标的规定,并且这些政策大多是中央各部委以“通知”“意见”的形式下达给地方,没有经过法律上的认可程序,在执行上缺乏法律约束力和权威性。

二、西部发展的优势条件

1.地域广阔,人口较少。

西部12省(区、市)国土面积为686.7万平方千米,占我国总面积的71.5%,而人口仅3.5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3%;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是东部地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8倍多,中部地区人均水平的4.7倍,这些为西部地区发展农、林、牧、副、渔以及其他产业提供了基本条件。

2.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目前西部有耕地3.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7.8%;人均占有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倍、1.8倍和3.4倍;我国水能的70%以上都集中在西部;西南林区面积虽仅占全国的24.4%,但林木蓄积量却占全国的45%以上;西南地区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0%。此外,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数量之大是东部望尘莫及的,主要矿产在全国占比例分别是:煤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