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病证---虚劳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血津液辨证-PPT

气血津液辨证-PPT

(三)气闭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指邪气阻闭气机或脏器、管窍,以突发 昏厥或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实性急重证候。
主要原因有:强烈精神刺激,使气机闭塞; 砂石、虫、痰等阻塞脉络、管腔,导致气 机闭塞;溺水、电击等意外事故。
气闭证临床表现
突发势急、症重之昏厥,呼吸气粗,声高 ---心、肺气闭
要求写出:1.证名诊断 2.辨证分析。
病案讨论
证名:脾虚气陷证(中气下陷证)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 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 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 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 少便溏,化源亏乏,功能活动减退,故气短 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 气虚弱之征。
(一)概念 (二)临床表现 (三)辨证要点
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 以患处冷痛拘急、畏寒、唇舌青紫,妇女 月经后期、经色紫暗夹块等为主要表现的 实寒证候。即血分的寒证。
因寒邪侵犯血脉,或阴寒内盛,凝滞 脉络而成。
血寒证临床表现
畏 寒 ---寒邪伤阳 手足或少腹等处冷痛拘急、得温痛减,肤色紫暗 发凉
(二)气逆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指气机失调,气上冲逆,以咳嗽喘促、呃 逆、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气逆证临床表现
咳嗽频作,呼吸喘促 ---肺气上逆 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
---胃气上逆 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
----肝气升发太过
气逆证的辨证依据
以咳喘或呕吐呃逆、呕血、头痛、 眩晕等为突出表现。
气虚证的辨证依据
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为主要表现。
(二)气陷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PPT)-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PPT)-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搏异常,或快或慢,忽跳忽止,持续或阵发性发作
兼证: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
等中老年者还可见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 晕厥
诱因:情志刺激、劳倦过度、饮食饥饱等
脉象: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病证鉴别 1、与怔忡相鉴别 2、与奔豚相鉴别 3、与卑惵相鉴别
1、惊悸与怔忡
病证鉴别
病因
外因 内因
感受外邪 药食不当 七情所伤 体虚劳倦
心悸
病机示意图
风寒湿热邪 外感
温热疫毒之邪 药食不当 蕴湿生热
药过量或毒剧 气郁化火生痰 七情所伤 心虚胆怯
心血暗耗 先天禀赋不足 体虚劳倦
劳倦内伤
邪扰心神
心神不安
心悸
心神失养
小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安 病位——主在心,与肺肝脾肾有关
沿革
张仲景
—心悸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 有“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等病名。
—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 —提出基本治则,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 脉结代”。 《伤寒明理论》 —提出心悸病因为气虚、痰饮两端。
《丹溪心法》
—提出心悸发病应责之虚与痰。
沿革
《济生方》
—首先提出怔忡的病名。
四.辨证论治(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signs and symptoms)
(一)辨证要点(Poin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二)治疗原则(Principle of treatment) (三)分证论治(Differentiation for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中医内科学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课件

中医内科学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课件
证机概要:阴精亏虚,阴不涵阳。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第8页,共68页。
细目二 血证
要点一 血证的概念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 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要点二 血证的病因病机
血证的病机特点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及瘀血阻络、血不循 经三类。
证机概要: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2)肾虚火旺证
证候主症: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证机概要: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第20页,共68页。
(3)脾不统血证 证候主症: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 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4)肾气不固证 证候主症: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 弱。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16页,共68页。
(3)气虚血溢证
证候主症: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第17页,共68页。
5.便血 (1)肠道湿热证
证候主症: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 红,苔黄,脉数。
证机概要: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气血津液辨证》课件

《气血津液辨证》课件

气滞证的表现及辨证方法
详细揭示气滞证的典型症状,并介绍适用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气血的产生和功能
阐述人体气血的生成机制,并探讨其在健康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辨证方法的概述
介绍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后续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津液虚证的表现及辨证方法
详细描述津液虚证的症状表现,并介绍相应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气虚证的表现及Βιβλιοθήκη 证方法深入解析气虚证的相关症状表现,并介绍有效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策略。
《气血津液辨证》PPT课 件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气血津液的概念和功能,以及辨证方法的不同类型。通过 深入剖析津液虚证和气虚证的表现与辨证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中医辨证 论治的核心概念。
气血津液概述
厘清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津液的产生和功能
探讨津液的生成过程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作用。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  ppt课件

气血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
阳水
阴水
部位
病势
一般从头部开始

一般从足部开始

病程
肤色

白光亮

萎黄、灰滞
小便
大便 脉象
短赤、不利
干结 浮或沉或数
ppt课件
短少、不利
溏薄 沉或迟
22
舌苔 舌红或淡红苔白、腻 舌淡苔白滑或白腻
气血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
五 内 湿 证
脾虚生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颈项强,皆属于脾” “湿盛则濡泄,甚则水肿”
肠胃部 胁下
心肾脾 肝
脾 肺
肠间沥沥有声 素盛今瘦 咳嗽牵引作痛
身体疼痛而沉重 咳逆喘气倚息不能 平卧,其形如肿
溢饮 四肢肌肉 支饮 胸膈
ppt课件
20
气血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
定义:水液停聚于体内的病证。

水 停 证
成因: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 阳水—从面部开始,渐及全身; 阴水—从足部开始,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起—水肿(阳虚水泛) 按之随手而起 — 气肿(气滞水停) 21 ppt课件
定义: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 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 病证。 成因: 多种因素(内外因) 脾、肺、肾功能失调 水液停聚 寒凝、火煎等 痰 17 ppt课件
气血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
二 痰 证
临床表现: 在肺— “怪病多痰” 在脾胃— “百病多由痰作崇” 在心神— 在脑— 在四肢、经络— 在皮下、肌肉— 在咽喉— 舌脉象—
ppt课件 18
气血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
三 饮 证
定义: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 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病证。 成因: 脏腑机能衰减或障碍。 临床表现(根据水饮出现的部位不同而有不

第七节 虚劳ppt课件

第七节 虚劳ppt课件
2018/10/24 6
疾病范围
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 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
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证的范 围.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消化系疾病、营养缺乏、新陈代谢疾病、结缔组织 病等系统多种慢性消耗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发展 至严重阶段,呈现慢性虚弱症状为主者,皆可参照 本篇论治。
2018/10/24
7
证候特征
1.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 弱、不足的证候为其特征;
2.表现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
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症。
3 .病程一般较长,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
2018/10/24
8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禀赋薄弱,素体不强 先天不足 ——父母体虚,遗传缺陷,母亲孕期多病,胎中 失养,孕育不足; 后天失养——生后喂养失当,营养不良. (二)烦劳过度,损及五脏 1.劳逸不当,缺乏锻炼:早在《素问· 宣明五气篇》即 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第七节 虚劳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
2.了解虚劳的预后与调摄护理。
3.熟悉虚劳的定义及证候特征。
4.熟悉虚劳与肺痨及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5.掌握虚劳的治疗要点及各个证型的辩证论治。
2018/10/24
2
概 述
定 义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 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 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 称。
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2.劳倦太过,脾气耗损: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 气血不足

气血津液辩证 .PPT课件

气血津液辩证   .PPT课件

【基本概念】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 候。血虚证的形成,有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愈;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 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因患肠寄生虫病而致。
【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 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经期错 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临床表现】以局部或全身的胀满、痞闷、胀痛等自觉症状为主症 ,且 症状时轻时重,走窜不定,按之无形,叩之如鼓,脉象多弦,舌象 可无明显变化。
【病机分析】本证以胀闷,疼痛为辩证要点。
4、气逆证
【基本概念】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临床以肺胃之气 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 【临床表现】肺气逆上,则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 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病机分析】本证以气机逆而向上的症状表现辨证要点。
(1)水肿:是指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引 起的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 临床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
(2)痰饮:痰和饮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水 液停滞所产生的病证。
阳水
【基本概念】发病较急,水肿性质 属实者,称为阳水。多为外感 风邪,或水湿浸淫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眼睑先肿,继而头面, 甚至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 势迅速。皮肤薄而光亮。并兼 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台, 脉象浮紧。或兼见咽喉肿痛, 舌红,脉象浮数。或全身水肿, 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 重而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 呆,呕恶欲汪,舌苔白腻,脉 沉。
2、气陷证
【基本概念】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证候。多见于气虚证 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气血津液病证---虚劳概论PPT课件

气血津液病证---虚劳概论PPT课件
(续肺气虚) 临床应用: 无咳嗽者:去桑白皮、紫菀; 自汗较多者: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敛汗; 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
秦艽等养阴清热
2021
20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2. 心气虚 症状: (1)心悸,气短,劳则尤甚; (2)神疲体倦,自汗; (3)舌质淡,脉弱。
2021
21
六、辨证论治
2021
47
六、辨证论治
(续肾阴虚) 方药:左归丸。
熟地、龟版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 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助阳生阴。 临床应用: 遗精者: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 潮热、口干,咽痛、脉数者:去鹿角胶、山茱萸,加知母、
黄柏、地骨皮滋阴泻火。
2021
48
六、辨证论治
(续心气虚证)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
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
熟地、当归——滋补阴血;
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
自汗多者: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
饮食少思者:加砂仁、茯苓开胃健睥 。
2021
22
六、辨证论治
3.脾气虚 症状: (1) 饮食减少,食后胃皖不舒; (2) 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3) 舌淡苔薄,脉弱。
2021
37
六、辨证论治
(续肺阴虚) 方药: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 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临床应用: 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 咯血者:加白及、仙鹤草、小蓟凉血止血; 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养阴清热; 盗汗者: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2021
27
六、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
(示病例)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痰浊壅滞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艽等养阴清热
-
20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2. 心气虚 症状: (1)心悸,气短,劳则尤甚; (2)神疲体倦,自汗; (3)舌质淡,脉弱。
-
21
六、辨证论治
(续心气虚证)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
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
熟地、当归——滋补阴血;
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
自汗多者: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
-
14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2.辨兼夹病证的有无 (1) 因病致虚、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 如因热病、寒病或瘀结致虚者,原发疾病是否已经治愈。 (2) 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如因气虚运血无力,形成瘀血,脾 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等。 (3) 是否兼夹外邪。虚劳之人由于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为患, 且感邪之后不易恢复.治疗用药也与常人感邪有所不同。
(1) 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 (2) 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3) 舌质淡,脉弱。
-
18
六、辨证论治
(续肺气虚)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
人参、黄芪——益气补肺; 熟地、五味子——.益.肾敛肺; 紫菀、桑白皮——肃肺止咳。
-
19
六、辨证论治
(续肺气虚) 临床应用: 无咳嗽者:去桑白皮、紫菀; 自汗较多者: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敛汗; 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
血 阴 阳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不能化生水谷精微
的 亏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损耗气血阴阳
误治失治,损耗精气 —阴精及阳气受损
-
虚 劳
10

四、诊断要点
1.证候特征,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 ,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 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加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肺痨及其他病证中的
-
16
六、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② 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者,当补中有泻.扶正祛邪。
从辩证的关系看,祛邪亦可起到固护正气的作用。防止 因邪恋而进—步损伤正气。 ③ 虚劳的病程较长.影响的因素较多.要将药物治疗与饮 食调养及生活调摄密切结合起来.方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 果。
-
17
六、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肺气虚 症状:
性 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
矣。”《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
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
清代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厂比较系统
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
7
一、概述
(三)范围 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
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 照本节辨证论治。
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 的主要特点。
-
3
一、概述
(二)源流 《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
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 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 也。”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 劳的病名。
-
4
一、概述
(二)源流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
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对
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
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
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
性。
-
5
一、概述
(二)源流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
-
15
六、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 则 补之。” ① 重视补益脾肾在治疗虚劳中的作用。以睥胃为后天之本, 为气血生化之源.睥胃健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方能 得以滋养。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为生命的本元。 重视补益 睥肾,先后天之本不败.则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 复。
虚证类型。
-
11
五、鉴别诊断
1.肺痨
两者鉴别的要点是: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 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 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治疗以 养阴清热、补肺杀虫(抗结核)为主要治则。
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 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 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以补虚扶正为基本治则, 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
饮食少思者:加砂仁、茯苓开胃健睥 。
-
22
六、辨证论治
3.脾气虚 症状: (1) 饮食减少,食后胃皖不舒; (2) 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3) 舌淡苔薄,脉弱。
-
8
二、证候特征
1.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 弱、不足的证候为其特征;
2.表现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 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
3.病程一般较长,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
-
9
三、病因病机
禀赋薄弱,因虚致病
父母体弱 胎中失养 喂养失当
忧郁思虑

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 早婚多育
-
12
五、鉴别诊断
2.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 其主要的区别有二: ①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 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 ②虚劳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 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居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
-
13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 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七伤是也。”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原因及各 类
症状,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 金元以后,许多医家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
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重视脾胃,长于甘温 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
6
一、概述
(二)源流ຫໍສະໝຸດ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睥、
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
气血津液病证 虚劳
-
1
一、概述
(一)定义 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
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说是中医内科中范
围最广的一个病证。
-
2
一、概述
(二)源流 《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 虚
证的提纲。 《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