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精气血津液 PPT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气血津液课件
作用:濡养
二者在运行 代谢过程中 可相互补充 相互转化、 津液并称 病
理上相互影 响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
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 溢精气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
上输于脾 生成津液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 水液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输布
宣发 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上
肃降 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 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 而为血。
肝:助脾运化、储存调节血量、助肾化血。
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 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
血的功能
濡养作用
➢ 意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 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 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精的生成
➢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
➢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使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 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 精的贮藏
➢
➢
先天之精
➢
➢ 后天之精
经脾气的转运输 送至各脏腑组织
贮藏于肾
剩 余 局 部
脏腑之精
繁衍生命 促进生长发育 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濡养 防御卫外
精的功能:濡养
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 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 流入关节——滋润骨节屈伸
充养血脉 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局部,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 滋润濡养全身。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
运载作用 尿、汗、气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ppt课件
32
(二)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心:主血脉
☆窗口: 心生血理论的发生学原理——类比。
☆窗口: 3.肺:肺参与血液生成的发生学原理,“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哲学命 题的类比推理。 4.肾:肾藏精
33
☆接口: ①“肝……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 ②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血液生成最主要的脏(腑)是脾 (胃),并的贮藏
五脏均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先天之本)。 2.精的施泄
(1)分藏于全身各脏腑 (2)生殖之精有度排泄
☆接口: ①五藏皆藏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这是一个可喜的理论成果。 ②肾精与生殖之精、先天之精、狭义之精是同一个概念吗?
5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 +濡养 +化血 +化气 +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2.生殖之精 3.脏腑之精
7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先天之气(元气,真气, 原气)
水谷之气——源于饮食物(由脾胃运化所化生) 2.后天之精
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呼吸功能吸入 肺、脾胃、肾综合作用三者结合 气(人气)
8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精——包括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 先后天精气之关系
28
(四)营气
1.概念
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之气。因富于营养又称“荣气”。营与血可 分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 “营阴”。
2.生成与分布
脉内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柔部分
营气
全身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痹论》)
(二)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心:主血脉
☆窗口: 心生血理论的发生学原理——类比。
☆窗口: 3.肺:肺参与血液生成的发生学原理,“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哲学命 题的类比推理。 4.肾:肾藏精
33
☆接口: ①“肝……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 ②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血液生成最主要的脏(腑)是脾 (胃),并的贮藏
五脏均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先天之本)。 2.精的施泄
(1)分藏于全身各脏腑 (2)生殖之精有度排泄
☆接口: ①五藏皆藏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这是一个可喜的理论成果。 ②肾精与生殖之精、先天之精、狭义之精是同一个概念吗?
5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 +濡养 +化血 +化气 +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2.生殖之精 3.脏腑之精
7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先天之气(元气,真气, 原气)
水谷之气——源于饮食物(由脾胃运化所化生) 2.后天之精
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呼吸功能吸入 肺、脾胃、肾综合作用三者结合 气(人气)
8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精——包括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 先后天精气之关系
28
(四)营气
1.概念
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之气。因富于营养又称“荣气”。营与血可 分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 “营阴”。
2.生成与分布
脉内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柔部分
营气
全身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痹论》)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课件
生成
来源于先天——— 肾中之精气
元气
(1)生成:
充养
充养与后天——— 脾胃水谷之气
通过
通行
(2)分布:藏于肾(命门)
三焦
全身
3、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最新版整理ppt
18
(二)宗气
1、含义: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由自然之清气和水谷之精
华而化的气。
2、生成与分布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1)生成:
主疏泄——气行血行 肝 主藏血——调节血量
最新版整理ppt
25
四、血的生理功能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二、神智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濡养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毛发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智活动正常
最新版整理ppt
26
血的功能 失调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脉液等,控制其分泌、
排泄,防止体液的丢失。
固摄精液,使之疏泄适度。
固摄脏腑、经络之气,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位置的恒定和功能的正最新常版整)理ppt
14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化作用
1、含义:自然界六气的变化。
人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即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
的各种的变化。
2、作用:
(二)津液的输布 由脾、肺、肾、心、肝、三焦等综合作用而完成。
津液输布
脾运化津液——脾气散精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肾主水液——蒸腾气化 肝主疏泄——气行水行 三焦决渎——水液通道 心主血脉——津化血液、行于脉中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宣教课件
形成:
化源不足 血液虚少 失血过多 濡养功能 气虚肾亏
脏腑百脉失养 机能活动衰退 神志活动衰惫
全身或局部 虚弱症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示血虚病例) 面色、唇、舌、甲淡白无华,头晕健忘,神疲 乏力,形体消瘦,心悸失眠,手足发麻,两目干涩, 视物昏花,皮肤干燥,毛发枯搞等 (由于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虚病变以心肝两 脏多见。)
5.气血两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 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一般来说,气逆于上,以实证为主,治当 降气,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气陷:
概念: 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
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形成:
升清无力─头目失养─上气不足证
脾气虚损
(气虚证) 升举无力 气陷于下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 “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 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 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 关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致突然昏厥或浊邪闭阻气道,气之出入受碍,肺气 郁闭,呼吸困难的病理状态。
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情志抑郁 外邪
中医学 精、气、血、津液 PPT
②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③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一)概念: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之一。
(二)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 。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三)血的功能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病理:失血 伤津; 伤津 血燥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感谢聆听!
最基(本二物)质气,的气生又成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二)先气天的之生精成气 —— 肾封藏 先水天谷之之精精气微 ———— 肾脾封运藏化
气
水自谷然之之精清微气 ———— 脾肺运呼化吸 自然之清气 —— 肺呼吸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
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 营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4.卫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 等。 功能: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
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
驱除寒冷。
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
运行迟缓。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的作用。
病理: 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疾病。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一)概念: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之一。
(二)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 。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三)血的功能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病理:失血 伤津; 伤津 血燥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感谢聆听!
最基(本二物)质气,的气生又成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二)先气天的之生精成气 —— 肾封藏 先水天谷之之精精气微 ———— 肾脾封运藏化
气
水自谷然之之精清微气 ———— 脾肺运呼化吸 自然之清气 —— 肺呼吸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
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 营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4.卫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 等。 功能: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
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
驱除寒冷。
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
运行迟缓。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的作用。
病理: 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疾病。
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PPT课件 18
固摄作用
固摄血液防止积压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 在脉中的正常循行。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 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固摄精液,防止妄泄。
PPT课件
19
温煦与凉润 作用
防御作用
御邪入侵 驱邪外出
中介作用
人体的体温 各脏腑、经络等 组织器官的生理 活动 血和津液的正常 运行
受之 父母
气的生成
水谷精气
脾胃的作用
自然界的 清气
肺的作用
后 天 之 精 气
PPT课件
10
气的生成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肺 为 气 之 主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Qi
lung governs the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the 肾为生气之源the
of generating Qi.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Essence,qi,blood,body fluids and spirit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
2、掌握人体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 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与排泄及其功能 5、掌握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分类及作用 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B.宗气pectoral qi
由后天之精化生,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 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 能相关,不断充养先天之气。
PPT课件 22
C.卫气defensive qi
由水谷精微之慓疾滑利部分化生,行于 脉外,具有温养全身;调节腠理开合; 抗御外邪的作用。属阳
固摄作用
固摄血液防止积压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 在脉中的正常循行。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 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固摄精液,防止妄泄。
PPT课件
19
温煦与凉润 作用
防御作用
御邪入侵 驱邪外出
中介作用
人体的体温 各脏腑、经络等 组织器官的生理 活动 血和津液的正常 运行
受之 父母
气的生成
水谷精气
脾胃的作用
自然界的 清气
肺的作用
后 天 之 精 气
PPT课件
10
气的生成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肺 为 气 之 主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Qi
lung governs the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the 肾为生气之源the
of generating Qi.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Essence,qi,blood,body fluids and spirit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
2、掌握人体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 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与排泄及其功能 5、掌握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分类及作用 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B.宗气pectoral qi
由后天之精化生,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 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 能相关,不断充养先天之气。
PPT课件 22
C.卫气defensive qi
由水谷精微之慓疾滑利部分化生,行于 脉外,具有温养全身;调节腠理开合; 抗御外邪的作用。属阳
精气血津液 ppt课件
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行 生理:气行则血行——心气、肺气、肝气 病理: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陷可出血 治疗:活血化瘀 + 补气 / 理气
止血 + 降气 / 升提
(三)气能摄血
• 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体现 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 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脾、肝 • 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 • 治疗:补气摄血以止血
过程中相互影响。因此,在生理上并不予以严格区分,并 称为津液。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脾胃运化——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
生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 上输于脾
成
津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液
饮
胃
脾
上
主液 小肠 吸
输 于收津来自主津 大肠 液宣发肺
清肃 者降 上
降升肾(气化)
浊 者 下
一、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 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
(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辅心行血 •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
水湿内停 —— 气机不畅 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
(三)气能摄津
•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 恒定
• 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 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多汗、多尿 • 治疗:补气固津
(四)津能生气
• 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 • 生理:津充气旺 • 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 气阴两伤 • 治疗:气阴两补
止血 + 降气 / 升提
(三)气能摄血
• 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体现 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 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脾、肝 • 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 • 治疗:补气摄血以止血
过程中相互影响。因此,在生理上并不予以严格区分,并 称为津液。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脾胃运化——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
生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 上输于脾
成
津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液
饮
胃
脾
上
主液 小肠 吸
输 于收津来自主津 大肠 液宣发肺
清肃 者降 上
降升肾(气化)
浊 者 下
一、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 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
(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辅心行血 •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
水湿内停 —— 气机不畅 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
(三)气能摄津
•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 恒定
• 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 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多汗、多尿 • 治疗:补气固津
(四)津能生气
• 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 • 生理:津充气旺 • 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 气阴两伤 • 治疗:气阴两补
中医基础理论六虚概念和关系.优秀精选PPT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 气虚、阴虚、阳虚的 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 阴虚、阳虚等“六虚”,是中医学临 床常见的病机和证候。我们已经学过。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 怎样区别此六虚?六虚的特色症 状各是什么?
2. 此六虚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答这两个问题,用的思维方法是比 较和逻辑推理。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及其濡养功能减 退的病理状态。
常见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 神疲眩晕、心悸不宁、经少或经闭、脉 细等临床表现。
主症为面色萎黄无华及月经量少等。 血虚在脏腑主要有心血虚和肝血虚。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少及其滋润等 功能减退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 状态。
常见于吐、泻、发热之后,可出现目 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 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小便全 无、精神萎顿、转筋等症。
主症是皮肤、口鼻干燥及大便干燥等。
津液不足主要见于肺、胃和大肠。
气虚,是指机体的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 低下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为推动和调控能力低下、固摄能 力减退、防御能力低下的征象,如少气乏力、 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脉虚等。
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 功能低下等;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 呼吸气短等。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温煦、
推动等功能减退,阳不制阴,导致阴
气相对偏盛,机能减退、产热不足的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等“六虚”,是中医学临床常见的病机和证候。
阴气虚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可出现阴虚内热、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等虚热性病证;
病色清理苍长临状白、床态、下出。畏利现寒清虚肢谷寒冷、及、舌迟喜淡滞静脉的蜷迟症卧等状、。,小如便面 阴综阴津临 若“阳阳因根对阴阴肾临对阳阴再津回同虚上气液床阴气虚虚此据等虚虚精床等气虚说液答样见 所 虚 不 出气 虚 是 证 , 阴 的 , 证 不 表 的 虚 证 , 不 这 道于述不足现 虚”气有虽阳阴是有足现阴不有精足两理肺,能,虚 与。中畏然互阳指虚,为阳能虚血,个,阴虽制是寒 阳属寒精根两机热主推两制热津是问阴虚然约指及 气阳及血互虚体和要动虚约和液指题阳、精阳津迟 虚的迟津用(阴亢有和(阴亢与津,两心血气液滞 正部滞液的气气奋生调气气奋气液用虚阴津,亏的 好分等属道虚不的长控虚,的之亏的也虚液阳少症出亏表阴理)足征发能)阴征间少思不、属气及状 现虚现而,,象育力气象的及维应脾阴相其, 低的,气阴凉,不低相,阴其方是阴而对滋如 水病而属虚润而良下对而阳滋法指虚气偏润面 平机气阳日、精、、偏精关润是精、属亢等色 的和虚,久宁虚女固胜虚系等比气肝阳,功苍 平证无但,静、子摄,、,功较两阴,可能白 衡候有阴“等血不能则血主能和虚虚但出减、 ,;。虚无功虚孕力出虚要减逻、、阴现退畏 临决阴能和、减现和表退辑气肾虚阴而寒 床不则减津男退阳津现而推血阴决虚出肢 上是阳退液子、虚液在出理两虚不内现冷 既指无,不精防内不相现。虚和是热一、 无精以阴足少御寒足互一、胃指、系喜 热虚化不没不能、没资系气阴精阴列静 性、”制有育力阳有助列津虚虚虚干蜷 征血,阳。或低虚。的干两。、阳燥卧 象虚可,滑下阴互燥亏血亢枯、 ,或出导遗的盛根枯等虚、涩小 也津现致过征等互涩。或阴的便 无液“阳多象虚用的津虚病清 寒不阴气,,寒方病液火理长 性足损相以如性面理不旺状、 表,及对及少病,状足等态下 现阳阳偏体气证一态,虚。利 ,虚”盛弱乏。般。阳热清 只也的,多力并虚性谷 有决以机病、不也病、 少不阴能、精表决证舌 气是虚虚未神现不;淡 乏指为性老萎为是脉 力气主亢先顿相指 迟倦 虚 的 奋 衰 、 互气等 怠。阴、等自制虚。 等阳产。汗约。症两热、的状虚相易对,;对于立此增感关时多冒系的的、。阴病舌阳理淡两状脉虚态虚即。等是。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 阴虚、阳虚等“六虚”,是中医学临 床常见的病机和证候。我们已经学过。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 怎样区别此六虚?六虚的特色症 状各是什么?
2. 此六虚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答这两个问题,用的思维方法是比 较和逻辑推理。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及其濡养功能减 退的病理状态。
常见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 神疲眩晕、心悸不宁、经少或经闭、脉 细等临床表现。
主症为面色萎黄无华及月经量少等。 血虚在脏腑主要有心血虚和肝血虚。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少及其滋润等 功能减退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 状态。
常见于吐、泻、发热之后,可出现目 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 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小便全 无、精神萎顿、转筋等症。
主症是皮肤、口鼻干燥及大便干燥等。
津液不足主要见于肺、胃和大肠。
气虚,是指机体的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 低下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为推动和调控能力低下、固摄能 力减退、防御能力低下的征象,如少气乏力、 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脉虚等。
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 功能低下等;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 呼吸气短等。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温煦、
推动等功能减退,阳不制阴,导致阴
气相对偏盛,机能减退、产热不足的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等“六虚”,是中医学临床常见的病机和证候。
阴气虚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可出现阴虚内热、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等虚热性病证;
病色清理苍长临状白、床态、下出。畏利现寒清虚肢谷寒冷、及、舌迟喜淡滞静脉的蜷迟症卧等状、。,小如便面 阴综阴津临 若“阳阳因根对阴阴肾临对阳阴再津回同虚上气液床阴气虚虚此据等虚虚精床等气虚说液答样见 所 虚 不 出气 虚 是 证 , 阴 的 , 证 不 表 的 虚 证 , 不 这 道于述不足现 虚”气有虽阳阴是有足现阴不有精足两理肺,能,虚 与。中畏然互阳指虚,为阳能虚血,个,阴虽制是寒 阳属寒精根两机热主推两制热津是问阴虚然约指及 气阳及血互虚体和要动虚约和液指题阳、精阳津迟 虚的迟津用(阴亢有和(阴亢与津,两心血气液滞 正部滞液的气气奋生调气气奋气液用虚阴津,亏的 好分等属道虚不的长控虚,的之亏的也虚液阳少症出亏表阴理)足征发能)阴征间少思不、属气及状 现虚现而,,象育力气象的及维应脾阴相其, 低的,气阴凉,不低相,阴其方是阴而对滋如 水病而属虚润而良下对而阳滋法指虚气偏润面 平机气阳日、精、、偏精关润是精、属亢等色 的和虚,久宁虚女固胜虚系等比气肝阳,功苍 平证无但,静、子摄,、,功较两阴,可能白 衡候有阴“等血不能则血主能和虚虚但出减、 ,;。虚无功虚孕力出虚要减逻、、阴现退畏 临决阴能和、减现和表退辑气肾虚阴而寒 床不则减津男退阳津现而推血阴决虚出肢 上是阳退液子、虚液在出理两虚不内现冷 既指无,不精防内不相现。虚和是热一、 无精以阴足少御寒足互一、胃指、系喜 热虚化不没不能、没资系气阴精阴列静 性、”制有育力阳有助列津虚虚虚干蜷 征血,阳。或低虚。的干两。、阳燥卧 象虚可,滑下阴互燥亏血亢枯、 ,或出导遗的盛根枯等虚、涩小 也津现致过征等互涩。或阴的便 无液“阳多象虚用的津虚病清 寒不阴气,,寒方病液火理长 性足损相以如性面理不旺状、 表,及对及少病,状足等态下 现阳阳偏体气证一态,虚。利 ,虚”盛弱乏。般。阳热清 只也的,多力并虚性谷 有决以机病、不也病、 少不阴能、精表决证舌 气是虚虚未神现不;淡 乏指为性老萎为是脉 力气主亢先顿相指 迟倦 虚 的 奋 衰 、 互气等 怠。阴、等自制虚。 等阳产。汗约。症两热、的状虚相易对,;对于立此增感关时多冒系的的、。阴病舌阳理淡两状脉虚态虚即。等是。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1_PPT幻灯片
气病辨证
㈢气滞 局部胀闷、疼痛,时轻时重,游走不定,随精 神情绪改变而增减.
要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游走不定 治法和方剂:行气理气,
宜瓜蒌薤白半夏汤、金铃子散
气病辨证
㈣气逆 肺气上逆——咳嗽喘息,咯痰 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肝气上逆——头目胀痛,眩晕耳鸣,吐血
呕血,甚至晕厥 治法和方剂: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第一节 精
目的要求 ⒈掌握精的概念、生成、功能。 ⒉了解精的分类。
三、精的生理功能
⒈生殖繁衍 ⒉生长发育 ⒊生髓化血(精血同源) ⒋濡润脏腑
思考题
⒈中医学中精的涵义是什么? ⒉试述精的生成与功能。
第二节 气
目的要求 ⒈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及功能。 ⒉掌握气病的种类及气虚证、气滞证的
临床表现 ⒊掌握人参、黄芪、柴胡的功效。 ⒋了解气分类。
七情致病
突然 强烈
长期 持久
气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乱 精神刺激
阴阳失调
发病 (内伤七情)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⒈ 七情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恐。
⒉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 气血的变化影响情志的变化。
七情致病的特点:
⒈与精神刺激有关: ⒉直接伤及内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⒊影响脏腑气机: ⒋情志变化影响病情:
⒋气泄、气脱
气虚不能固摄,导致自汗、盗汗,气虚伴津液 外逸,称“津气外泄”
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逸,导致全身性严 重气虚,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称为“气脱”,临床多属危重病证。
㈢药性的升降浮沉
能纠正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的药物功效,即 具备相应的升降浮沉的药性。如半夏止呕谓 之降,黄芪升阳谓之升,石决明平肝息风谓 之沉,麻黄宣肺谓之浮。
精气血津液
药膳同源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可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制作成 药膳,如山药粥、枸杞炖鸡等,以起到滋补身体、调整精 气血津液平衡的作用。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温热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症状。同 时,对于某些具有特殊病理变化的患者,还应注意相应的 饮食禁忌。
06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精的生理功能
精具有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 血生髓等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
气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基本物质之一,是一种不断运动着 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生理功能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 化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动力。
血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气血津液
演讲人:
日期:
•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 精气血津液失调表现与原因分析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探讨 •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选择依据 •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01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精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 和后天之精。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阴阳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02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精与气相互关系及影响
精能化气
精是气的化生本源,精足则气充,精 亏则气衰。
气能生精
精与气相互依存
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依赖于气的推 动和固摄作用,而气的生成和功能的 发挥也离不开精的滋养和激发。
规律作息
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和不足的睡眠时间。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可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制作成 药膳,如山药粥、枸杞炖鸡等,以起到滋补身体、调整精 气血津液平衡的作用。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温热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症状。同 时,对于某些具有特殊病理变化的患者,还应注意相应的 饮食禁忌。
06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精的生理功能
精具有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 血生髓等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
气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基本物质之一,是一种不断运动着 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生理功能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 化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动力。
血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气血津液
演讲人:
日期:
•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 精气血津液失调表现与原因分析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探讨 •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选择依据 •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01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精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 和后天之精。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阴阳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02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精与气相互关系及影响
精能化气
精是气的化生本源,精足则气充,精 亏则气衰。
气能生精
精与气相互依存
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依赖于气的推 动和固摄作用,而气的生成和功能的 发挥也离不开精的滋养和激发。
规律作息
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和不足的睡眠时间。
精气血津液 幻灯片课件共30页
ﺤ津液的概念 ﺤ津液的功能 ﺤ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概念:
体内一切正常水液,是津和液的总称
性状
津 清稀
分布
皮肤 肌肉 孔窍
功能
滋润
液 稠厚
骨节 脏腑 脑、髓
濡养
2、津液的代谢:
布散全身
饮食物
三焦
宣
胃肠道
脾 运化
肺
降
津液生成
(气化)肾
膀胱
津液不足
大肠
代谢失常 津液内停
输布
汗、呼气 尿 粪便
排泄
3、津液的功能: 布散全身Biblioteka 津液 脾 运化三焦
宣 肺 降
•滋润濡养 •化生血液
•调节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气化) 肾
汗
膀胱
尿
(一)精与气、血关系
精 肾精 肾气
化
气
生.固
水谷精微 宗气 营气 卫气
全身之气赖精的滋养 精赖气推动和激发
精亏
气虚
精关不固
精
生
血
化
“精血同源”
精亏
血虚
精血两亏
(二)气与血关系
生化血液 营养全身
“营血” “营阴”
水谷精气
走脉外 达肌腠
防御 温煦 调汗
“卫阳”
ﺤ血的概念 ﺤ血的生成 ﺤ血的功能 ﺤ血的循行*
1、血的概念
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府” 脉 机体
血液
“离经之血”
2、血的生成
+ 成分: 营气 津液
基本物质:
水谷精微
+ 清气
口渴 尿少 皮肤干燥
“夺血者无汗”
精、气、血、津液 ppt课件
人体之精的涵义
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能促进 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包括气、血、津液及从因食物中吸收的水 谷精微。 狭义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 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精的本始含义)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
精、气、血、津液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第三节
气
血
第四节
第五节
津液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 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 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 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如《素问· 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 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 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 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 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3精气血津液神ppt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 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 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 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 之间。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
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
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
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 之精的成分。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 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 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 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唾)
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 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 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 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 之间。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
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
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
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 之精的成分。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 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 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 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唾)
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
2024/2/14
中医基础理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中医学教学课件:精气血津液神之四津液
二、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受纳腐熟,
水液
胃 游溢精气
小肠主液,
小肠 泌别清浊
脾 主 津液
大肠主津,
运
吸收残余水分 化
大肠Leabharlann 2.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上部
宣发
肺
体表
津液
肃降
全身
脾
呼气 汗液
肝三 主焦 疏决 泄渎
肾(膀胱)
尿液
肾的气化
三.津液的作用
1.滋润和濡养; 2.化生血液; 3.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第四节 津 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 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 液、涕液、泪液等。也是构成人 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的 物质。
津: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 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 脉,有滋润作用
液:稠厚,流动性较小,分布 于骨节、脏腑、脑、骨髓, 有濡养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狭义:生殖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一、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先天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物和肺吸入的 清气
由脏 腑功能活动化生。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一、精
• 肾中精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 备生殖能力,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 已。
生理: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脏腑
生成: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 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功能:①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温煦、激发人体生理
活 动)。 ②代表人体的正气 。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2. 宗 气
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 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结合而成
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功能:①走息道以司呼吸;
膀胱 尿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四、津 液
(三)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病理:水液代谢失衡
伤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
精能化气 肾精化生元气
水谷之精化生卫气、营气、宗气等
气能生精 水谷精微 脾运化 气能摄精 肾气固摄津液
②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③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一)概念: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之一。
(二)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 。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血
(三)血的功能
后天之精
精能生血 “精血同源”
血能化精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与血的关系
1. 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旺
血旺; 气虚
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气行
血行; 气虚
③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
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
气足
血运脉中;
气虚
出血
病理: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 水、 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 下以及胃、 肾、子宫下垂、脱肛等。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5.气化作用 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 能效应。
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碍;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 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功能活动的产物;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发和
推动力。 病理:精亏
生长发育迟缓,脏腑柔弱,功 能活动减退。
五迟-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 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一)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最基(本一物)质概,念气:又气是是人构体成脏人腑体组和织维功持能人活体动生的命总活称动。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返回目录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产生
脏腑功能活动
精、气、血、津液
基本物质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一、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 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 的物质基础。
广义: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
二、气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之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2.气的运动形式
⑴ 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升、降、出、入四 种基本形式。
⑵ 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气的升降出 入运动,只有在脏腑、经络、形体、官 窍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1. 元气:原气、真气。
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 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 气行 水行;气停 水聚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 持津液代谢平衡。 气虚 多汗、多尿、遗尿。 津能载气 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
液 ——体液中较稠厚的部分。主要分布于 骨节、脏 腑、脑、髓等。具有濡养作用。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生成、分布和排泄
浊 大肠 进一步吸收水份
大便
水谷 胃 (游溢精气)
小肠 分别清浊
清
散精
脾
肺
宣发
全身 皮肤
(运化)
肃降
汗
说明:津液代谢与各脏腑有关
清 重吸收
其中肺、脾、肾尤为重要。
肾 (气化)
浊
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 营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4.卫 气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 等。 功能: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营养滋润全身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是在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主藏血
相互协调下进行的。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四、津 液
(一)概念: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 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 ——体液中清而稀薄的部分。主要分布 于皮肤,肌肉,孔窍,渗注于血脉。具有滋 润作用。
血虚 血瘀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与血的关系
2. 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 之 运载而达全身。 血脱 气脱
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 气保持旺盛。 血虚 气衰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气旺 津足;气虚 津不足
最基(本二物)质气,的气生又成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二)先气天的之生精成气 —— 肾封藏 先水天谷之之精精气微 ———— 肾脾封运藏化
气
水自谷然之之精清微气 ———— 脾肺运呼化吸 自然之清气 —— 肺呼吸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
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
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
驱除寒冷。
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
运行迟缓。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二、气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的作用。
病理: 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疾病。
4.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 无故流失的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