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绀(诊断学完整内容)

合集下载

2017西综考研《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

2017西综考研《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

2017西综考研《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西医综合内容比较多,考生们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多加背诵记忆,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西综《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发绀(cyanosis)是研大医学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

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一、发生机制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

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1,能携带20vol/dl的氧,此种情况称为100%氧饱和度。

正常从肺毛细血管流经左心至体动脉的血液,其氧饱和度为96%(19vol/d1),而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为72%~75%(14~15vol/d1),氧未饱和度为5~6vol/d1,在周围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未饱和度平均约为3.5’vol/dl。

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1)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5vol/d1)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

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浓度150g/L计,50g/L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1/3血红蛋白不饱和。

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

)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压(Paoz)已降低至此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

事实上,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Sa():<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

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85%占60%左右。

此外,假若病人吸人氧能满足120g/I。

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理上并不缺氧研.大.医.学。

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180g/L时,虽然Sa()。

>85%亦可则出现发绀。

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Sa()z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

发绀(诊断学完整内容)课件

发绀(诊断学完整内容)课件

学习交流PPT
4
• 此外,假若病人吸入氧能满足 120g/L 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 理上并不缺氧。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 180g/L 时,虽然 SaO2>85%亦可出现发绀。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 SaO2 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故而,在临床上所见发绀 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学习交流PPT
13
伴随症状
• 1.发绀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 大量气胸等,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明显发绀,但一般无呼 困难。
• 2.发绀伴杵状指(趾):提示病程较长。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天 性心脏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 3.发绀伴意识障碍及衰竭:主要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 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功能衰竭等
学习交流PPT
3
• 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
浓度 150g/L 计,50g/L 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 1/3 血红 白不饱和。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6%时,相应动脉血氧 压(PaO2)已降低至此 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事实 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 SaO2<85%时,发绀已明确可 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O2> %占 60%左右。
学习交流PPT
5
病因与分类
• 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 •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 (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
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发绀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气与换气功 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 SaO2 降低所致。

2017西综诊断学病症及问诊要点之发绀

2017西综诊断学病症及问诊要点之发绀

2017西综诊断学病症及问诊要点之发绀发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

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发生机制】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

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1,能携带20vol/dl的氧,此种情况称为100%氧饱和度。

正常从肺毛细血管流经左心至体动脉的血液,其氧饱和度为96%(19vol/d1),而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为72%~75%(14~15vol/d1),氧未饱和度为5~6vol/d1,在周围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未饱和度平均约为 3.5’vol/dl。

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1)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 6.5vol/d1)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

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浓度150g/L计,50g/L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1/3血红蛋白不饱和。

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

)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压(Paoz)已降低至此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

事实上,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Sa():<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

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85%占60%左右。

此外,假若病人吸人氧能满足120g/I。

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理上并不缺氧。

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180g/L时,虽然Sa()。

>85%亦可则出现发绀。

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Sa()z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

故而,在临床上所见发绀,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病因与分类】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发绀(诊断学完整内容)

发绀(诊断学完整内容)
第十五页,共16页。
• 3.发病诱因及病程:急性起病又无心肺疾病表现的发绀,须询 问有无摄入相关药物、化学物品、变质蔬菜以及在有便秘情况下 服用含硫化物病史。
第十六页,共16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五页,共16页。
病因与分类
• 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 •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 (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
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发绀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气与换气功能 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 SaO2 降低所致。
第三页,共16页。
• 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 浓度 150g/L 计,50g/L 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 1/3 血红蛋 白不饱和。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 压(PaO2)已降低至此 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事实上, 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 SaO2<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 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O2>85 %占 60%左右。
第九页,共16页。
• (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存在。可见于 心力衰竭等。
第十页,共16页。
•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由于各种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引起血
红蛋白分子中二价铁被三价铁所取代,致使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 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量达到 30g/L(3g/dl)时可出现发绀。常 见于苯胺、硝基苯、伯氨喹、亚硝酸盐、磺胺类等中毒所致发绀, 其特点是发绀出现急剧,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虽给予氧疗但 发绀不能改善,只有给予静脉注射亚甲蓝或大量维生素 C,发绀 方可消退,用分光镜检查可证实血中高铁血蛋白存在。由于大量 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面引起的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也可出现发绀,称“肠源性青紫症”。

发绀

发绀

2.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分光镜
3.
器械检查:心脏彩超,心导管检查
小结与思考题
为什么贫血病人发绀难以发现?
CO中毒病人主要表现为发绀吗?
50g /L时; 血红蛋白正常时,血氧饱和度小于 85%
病因和临床表现(一)
1.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中心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 混合性发绀
中心性发绀
全身性发绀,皮肤温暖。 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 肺性发绀: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胸 膜疾病 心性混血性发绀:体循环动脉血与静脉 血相混合。见于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问诊要点
发病年龄与起病时间 1) 新生儿:肺不张或先天性心脏病 2) 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 3) 成年或老年:肺病
1.
问诊要点
发绀部位与范围 3. 有关药物或化学物质摄入史 4. 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杵状指、意识障碍
2.
检查要点
1.
确定发绀类型 注意皮肤粘膜,发绀的程度与部位,心 肺血管体征。
周围性发绀
四肢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 鼻尖)发绀,皮肤冰冷。 周围血液循环障碍。 淤血性:体循环瘀血、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 缺血性:重型休克、局部血循环障碍
混合性发绀
周围性与中心性发绀并存。 可见于心衰、急性低张力性缺氧。
病因和临床表现(二)
2.


血液中存在异常蛋白衍化物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亚硝酸盐等氧化剂中毒 肠源性发绀(腌菜):皮肤粘膜呈咖啡 色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血液呈蓝褐色
诊断学基础-发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葛志红 主任医师
定义
皮肤与粘膜呈青紫色。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

发绀知识点归纳

发绀知识点归纳

临床诊断学学习笔记参考教材:《临床诊断学》第二版主编:曹克将第一章:临床常见症状发绀一、名词解释发绀(紫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二、病因(一)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1、中心性发绀:全身性发绀、受累部位皮肤温暖(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1)肺性发绀:支气管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2)心性混合性发绀:异常通道分流,部分静脉血未通过肺氧合作用进入体循环,分流超过1/3出现发绀。

见于Fallot四联症、Eisenmenger综合征2、周围性发绀:常出现在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受累皮肤冷。

加温发绀可消退。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1)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右心衰竭、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缩窄性心包炎等(2)缺血性周围性发绀:雷诺病、冷球蛋白血症、严重休克(最常见)(3)混合性发绀:心力衰竭(二)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先天性(2)后天性:常见于苯胺、硝基苯、亚硝酸盐等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达到30g/L可出现发绀。

急剧出现,静脉血棕色,分光镜检查可证实。

治法:注射亚甲蓝或大量维生素C(进食中亚硝酸盐导致的中毒发绀为肠源性青紫症)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后天获得性)服用含硫药物等,导致血液中硫化血红蛋白达到5g/L可出现发绀。

先决条件:有便秘或含硫药物在肠内形成大量硫化氢血液呈蓝褐色,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以上,分光镜检查可证明三、发病机制一定程度上与血氧未饱和度有关四、伴随症状1、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大量气胸等2、杵状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3、意识障碍:肺性脑病、药物中毒、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功能衰竭五、刷题容易遇到的名词解析1、呼气时间延长: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2、吸气性呼吸困难:是属呼吸困难的一种,临床表现特点是吸气费力,重者常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各肋间隙明显凹陷,出现“三凹征”表现,常伴有干咳和高调吸气性喉鸣。

发绀名词解释医学

发绀名词解释医学

发绀名词解释医学
发绀在医学上是指皮肤或者黏膜出现还原血红蛋白过多,导致的紫绀,通常发生在皮肤薄、血供丰富的地方,如嘴唇、指甲等。

主要有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和混合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中心性发绀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青紫,常见于心肺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2.周围性发绀:周围性发绀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肢及下垂部位皮肤黏膜青紫,与局部充血或缺血有关,如右心衰竭、血栓性静脉炎、休克、雷诺氏病等。

3.混合性发绀:此类型表现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并存,如心功能不全。

发绀-健康评估,诊断学

发绀-健康评估,诊断学
●机制:
. 有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化学物质存在。 . 同时有慢性便秘或腹泻或服用含硫药物,在肠内形成大量硫化氢
→作用于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
●特点:
. 持续时间长 ,可达数月以上 ,一旦形成 ,始终存在 ,直至红细胞 被破坏为止。
. 血液呈蓝褐色。 . 皮肤蓝色或蓝灰色。
发绀
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血液中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以下哪种疾病发绀时不一定缺氧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严重贫血
C 肺水肿 D 右心功能不全
答案: A
引起周围性发绀的疾病是
A 肺炎 B 法洛四联症 C 右心衰竭
D 肺气肿
答案: C
一3岁患儿,紫绀伴杵状指,可能的诊断为
A .先天性心脏病 B .气胸 C .肺炎 D .胸腔积液 E .休克
答案: A
对于发绀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发绀是指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答案 E
• B .广义的发绀还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 C. 中心性发绀可分为:肺性发绀和心性混血性发绀
• D .周围性发绀可分为:淤血性和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发绀不属于周围性发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系细胞增殖不受调控,异常增殖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 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呈紫红色,尤以颈、颊、唇、耳、鼻、四肢末端为甚。
3. 混合性发绀
左心衰→肺淤血或肺水肿→ 中心性发绀
一 右心衰→体循环淤血→周围性紫绀
混合并存
发绀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血液中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1.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二)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诊断学发绀

诊断学发绀
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范围Leabharlann 全身性末梢、下垂部位
皮温
温暖
冷,按摩后发绀消失
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原因为前二者并存
全心功能衰竭
左心功能衰竭 右心功能衰竭 肺淤血、肺水肿 周围血液回流障碍
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原 因
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 (如亚硝酸盐、磺胺、伯氨 喹啉、苯胺等)
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衰竭。
杵状指
问诊要点
发病年龄与性别
发绀部位及特点 发病诱因及病程
思考题
若住院患者突然出现咳嗽、咯粉 红色泡沫痰、大汗、呼吸困难、 主动采取端坐位,皮肤发绀明显。
问:该患者发绀类型及原因。
多在末梢、 下垂部位
如手指或足趾、 鼻尖 及耳廓等处 加温或按摩使 之温暖后发绀 可消退
临床表现
皮肤温度 是冷的
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原因分 类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右心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 血栓性静脉炎 等
严重休克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寒冷 雷诺病
★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鉴别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中心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静脉淤血,动脉缺血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目的要求
1.熟悉发绀的病因分类及各类发绀的临床特 点 2.了解发绀伴随症状与病因的关系




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皮肤与粘膜呈现青紫
常见部位 口唇
甲床 指(趾)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第七节发绀发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

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发生机制】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

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l,能携带20vol/dl的氧,此种情况称为100%氧饱和度。

正常从肺毛细血管流经左心至体动脉的血液,其氧饱和度为96%(19vol/dl),而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为72%~75%(14~15vol/dl),氧未饱和度为5~6vol/dl,在周围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未饱和度平均约为3.5vo1/dl。

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5vol/dl)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

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浓度150g/L计,50g/L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1/3血红蛋白不饱和。

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压(PaO2)已降低至此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

事实上,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SaO2<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

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O2>85%占60%左右。

此外,假若病人吸入氧能满足120g/L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理上并不缺氧。

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180g/L时,虽然SaO2>85%亦可出现发绀。

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SaO2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

故而,在临床上所见发绀,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病因与分类】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诊断-发绀

诊断-发绀

(2)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患者自幼即有发绀,有家族史,而无心 肺疾病及引起异常血红蛋白的其他原因, 身体一般健康状况较好。 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见于 女性,发绀与月经周期有关,机制未明

(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血中硫化血红蛋白达5g/L时,即可出现发绀。 紫绀的特点:发绀持续时间长,血液呈蓝褐
(3)混合性发绀

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并存,可见 于心功能不全,因血液在肺内氧合不 足及周围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内脱氧 过多所致。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 (2)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1)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中心性发绀
• 肺性发绀: 见于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 心性混血性发绀: 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2) 周围性发绀

特点:发绀常出现于肢体下垂部位及周围 部位(如肢端、耳垂及颜面),皮肤是冰冷 的,若经按摩或加温发绀可消失。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周围性紫绀:
发绀部位
周围性发绀
分为: ①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见于引起体循环淤血、周围血流缓慢的 疾病。——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血栓性 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②缺血性周‍ 性发绀: 围 见于引起心排出量减少的疾病和局部血 流障碍性疾病。——休克、寒冷、血栓闭塞 性血管炎、雷诺病




血红蛋白分子的二价铁被三价铁所取代,致失去与 氧结合的能力。 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30g/L时,即可出现发 绀,静脉血呈深棕色与空气充分接触,仍然不变为 鲜红色。 紫绀的特点:急骤出现、氧疗无效、病情严重,若 静脉注射亚甲蓝溶液或大量维生素C,紫绀可消退。 常见药物:亚硝酸盐、磺胺类、苯胺、硝基苯

《物理诊断学》常见症状课件:第7节 发绀

《物理诊断学》常见症状课件:第7节 发绀
✓ 后天获得性:各种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血中高铁血红蛋白达30g/L时即可出
现,氧疗不能改善;(常见于亚硝酸盐中毒)
病因与分类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为后天获得性,服用某些含硫药物或化学品,血中硫化血红蛋白达 5g/L即可出现发绀。
伴随症状
1、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
大量气胸;
2、杵状指:提示病程长,常见于先心及一些慢性肺部疾病 3、意识障碍及衰竭:药物及化学物中毒,休克,急性肺部
感染及急性心功能衰竭
问诊要点
1.发病年龄、起病时间,发绀出现快慢。 2.发绀分布与范围 3.如为周围性发绀,则当注意是上半身抑或某个肢体或肢端
,有无局部肿胀、疼痛、肢凉、受寒情况。 4.如无心、肺表现发病又较急,则应询问有无摄取相关药物
、化学物品、变质蔬菜,和在持久便秘情况下过多食蛋类与 硫化物病史。
病因与分类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全身性,受累部位温暖 ① 肺性发绀: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 ② 心性混合发绀:异常通道分流,常见于先心
病因与分类
(2)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特点:部位常见于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
皮肤是 冷的,给予加温,发绀可消退; ①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体循环淤血,周围血流缓慢的
第七节 发绀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了解:发绀的发生机制
定义
▪ 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 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 观察部位: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 部位(口唇、指(趾)、甲床等)。
发生机制
▪ 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50g/L) ▪ SaO2 与紫绀的关系 ✓ 正常人 SaO2 100%,当SaO2<85%出现紫绀 ✓ 红细胞增多者SaO2>85%亦会出现紫绀 ✓ 严重贫血SaO2显著降低也难发现紫绀 临床上,发绀并不能全部反映动脉血氧下降情况

发绀诊断学

发绀诊断学

发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发绀的概念,掌握发绀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重点)能力目标:能对发绀患者进行病史采集;素质目标: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

一、定义还原血红蛋白↑(血液)皮肤、粘膜青紫色皮肤薄、色素少,毛细血管丰富(口唇、指趾、甲床)“紫绀”二、发生机制1.毛细血管还原血红蛋白≥50g/L≥50g/L正常缺氧HbO 2还原血红蛋白20g/LHb 结构异常携氧能力↓高铁血红蛋白>30g/L 硫化血红蛋白>5g/L 血液深棕色血液蓝褐色2.异常血红蛋白三、病因与分类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真性发绀)•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1.中心性发绀肺性发绀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心性混合性发绀异常通道分流>1/3心输出量中心性发绀全身性(除四肢/颜面)发绀受累部位皮肤温暖2.周围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肢体末端/下垂部位发绀,皮肤发冷淤血性周围性发绀体循环淤血→周围血流缓慢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心排出量↓、局部血流障碍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常见: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心胸疾病合并周围循环衰竭区别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发绀部位全身性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皮肤温度温暖冷按摩或加温无变化消失杵状指常有少见红细胞数↑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重点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区别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化学物质/药物(苯胺、亚硝酸盐、磺胺类)HbFe2+→ HbFe3+(≥30g/L,不结合氧)发绀(特点:出现急剧,静脉血深棕色,氧疗不改善,需静注亚甲蓝/维生素C)“肠源性青紫症”:进食大量亚硝酸盐变质蔬菜→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5.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含硫药物/化学品+便秘肠内形成大量硫化氢硫化血红蛋白≥5g/L特点:发绀持续长(数月)、血液蓝褐色四、伴随症状1.呼吸困难:心肺疾病2.杵状指:先心病、慢性肺部疾病3.意识障碍及衰竭:中毒、休克五、思考题下列引起中心性发绀的疾病是()A.肺水肿B.严重休克C.右心功能不全D.缩窄性心包炎E.休克型肺炎。

诊断学课件——发绀PPT课件

诊断学课件——发绀PPT课件
该患儿的发绀原因可能是? 属于哪一型发绀? 可进一步做何检查以明确诊断?
再 见
概念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 血液中含有异常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使皮 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
发绀多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 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耳垂、颊 部及指(趾)甲床等处最为明显。
机制
(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当毛细血管中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
50g/L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6容积/100ml 时,皮肤粘膜即可出现发绀。
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硫化血红蛋白呈 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当它们分别增多达一定 量时,可使皮肤粘膜呈类似发绀色,亦列入 发绀范畴。
• 1.中心性发绀可分为两种:
• (1)肺性发绀:由于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 不足、致体循环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多 而出现发绀。

常见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阻塞、
2.周围性发绀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特点: • ①是发绀常出现于肢体末梢与下垂位(如肢端、耳垂
及颜面); • ②皮肤温度低,发凉; • ③若经按摩或加温发绀可消失。
表现形式:
(1)瘀血性周围性发绀:因体循环淤血,周 围组织血流缓慢,氧在组织中消耗量过多, 还原Hb增多所致。见于右心衰竭、渗出性 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等。
• 紫绀的特点是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严重,氧 疗无效,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气中 不能变成鲜红色。若静脉注射亚甲蓝溶液、硫代 硫酸钠或大量维生素C,紫绀可消退。
• 分光镜检查可证明血中存在高铁血红蛋白。
•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凡是能引起高铁血 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或化学物质也能引起硫化 血红蛋白血症,但须患者同时有便秘或服用 了硫化物,在内形成大量硫化氢为先决条 件,临床上比较少见。

诊断学发绀课件

诊断学发绀课件

二、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由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部分红 细胞失去携氧能力
异常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30g/L
硫化血红蛋白>5g/L
引起发绀
•诊断学发绀
引起发绀
•13
1.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Fe++→Fe+++) 先天性:自幼出现,有家族史 继发性:亚硝酸盐、某些药物
变质蔬菜- 肠源性紫绀
特点:
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严重; 氧疗后青紫不减,静脉血呈深棕色 ;
静脉注射亚甲蓝、维生素C可使青紫消退
•诊断学发绀
•14
2.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同时有便秘和服用硫化物 紫绀持续时间长 血液呈蓝褐色 分光镜检查可确诊
•诊断学发绀
•15
伴随症状
伴呼吸困难 重症心肺疾病 高铁血红蛋白症发绀无呼吸困难
伴杵状指 先天性心脏病 慢性肺部疾病
伴意识障碍及衰竭 中毒 休克 急性呼衰 急性心衰等
病因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 特点 肢体末端及下垂部位 皮温低
按摩加温可消退 分型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诊断学发绀
•9
淤血性 引起体循环、周围血流缓慢疾病 右心衰 缩窄性心包炎 血栓性静脉炎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等
缺血性 引起心排血量减少 局部血流障碍疾病 严重休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病 肢端发绀症 冷球蛋白血症等
•诊断学发绀
•16
问诊要点
一、有无与发绀相关的疾病史 1. 发病情况
发病年龄、起病时间、心、肺疾病病史、 发绀出现快慢。 2.用药及饮食情况 服用化学性药物史、摄取变质蔬菜史
•诊断学发绀
•17
氧未饱和度5-6vol/dl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氧未饱和度3.5vol/d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的皮肤和黏膜青紫色改变。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分为真性发绀和由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引起的发绀。真性发绀进一步分为中心性、周围性和肺疾病引起,如呼吸功能衰竭或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分为肺性发绀和心性混合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则常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出现在肢体末端,皮肤冷,但按摩或加温后可消退,分为淤血性和缺血性。混合性发绀则是中心性和周围性同时存在。另一类发绀由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引起,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能是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导致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能力,其特点是发绀急剧出现,静脉血呈深棕色,氧疗无效,需特定治疗。此外,还有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了解这些分类及特点有助于准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发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