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投资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投资指南
近年来,朝鲜一直摆出发展经济的姿态。新鸭绿江大桥的即将修建、5月初金正日访华,似乎都释放了有关投资朝鲜的利好消息。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比利好消息和姿态更重要的,是对朝鲜的管理机制、基础设施、金融状况、官僚运行规则、腐败程度以及投资风险的了解。
无规则的规则
1983年9月,朝鲜颁布《合营法》。此后,一些西方国家和朝总联开始对朝鲜投资。1991年,朝鲜成立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特区。2002年,朝鲜通过《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成立了新义州特区。此后朝鲜陆续制定涉外经济法规至少38种,包括《外商投资法》、《合作法》,并成立多个机构予以管理。
朝鲜中央级对外经济机构是朝鲜对外经济委员会。1990年成立直属内阁的非政府性质机构“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负责外国投资者的各种资讯,并将问题反馈给内阁。
1996年成立的国际产业开发股份总会是朝鲜第一家股份公司,主要使命是解决朝鲜燃油问题,负责修建罗津港3号码头、改扩建金策、元山、端川等港口,综合开发新义州码头等。
此外,2004年成立朝鲜商业会议所,负责研究和了解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国际海事、仲裁、金融等方面的规则。
但各种法规、政策和管理机构都不是重点,甚至地方政府也与投资者关系不大。在朝鲜投资的华商,也极少有人能弄清楚朝鲜的上述法规以及不断变动的政策。许多中国投资者并不知道上述管理机构的存在,他们只需要和合作的朝方会社打交道就行,会社可以用自己的背景来负责所有事务。
投资本身不需要任何部门批准,只需要和会社意向一致即可。经营中所需要的进出口配额,也由会社负责。
大陆边境地区对朝经贸官员称,朝鲜尽管有经济管理部门,但基本上不起作用。他们一年会来中国一两次,但很少和对等的大陆经贸部门联系,而是由认识的中国企业负责接待,并带走大量礼品。
法律也是如此,在朝鲜投资基本无法可依。
中国人民银行丹东支行高级经济师常万年文章称,对于与双方签订的合同条约,朝方可以任意更改,无视对方的存在。随意变更其投资单位,不通知中方也不召开董事会。他们可以千方百计阻挠中方人员参与管理,不给中方派员办理常住手续。投资出现问题时,朝方政府基本不管。投资饭店、商场等项目,无论投入多少资金,中方都无法控制,资金经常被挪用,而通过法律手段讨债很难,只能依赖与朝鲜官员的关系。
而朝鲜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也不甚了解。比如认为与之签订合同的中国公司都是大公司,而且都像朝鲜一样有政府做后盾。
实
际上对于投资者来说,无需熟知上述繁琐的法律,只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规定即可:投资者可以在朝鲜的经济特区开办合作、合资和独资企业,但在特区以外的地区投资,必须和朝鲜的会社合作或合资。
在朝鲜投资,必须雇佣朝鲜员工,由朝鲜人掌握销售渠道。在特区以外的地区,投资者甚至无权驾驶汽车。住宿只能是住在指定的涉外宾馆,甚至不能住在自己投资的企业里。在罗先特区以外的地区,随意走动也不允许,尤其是不能进入农村和普通朝鲜人的家里。
即使是在最开放的罗先地区,中国人投资的企业的朝鲜雇员也负责监视中方人员。他们每天汇报中国人的行踪,甚至坚定制止自己的中国老板随意拍照。
关键词:实力和背景
朝鲜合作方的“实力和背景”成为投资朝鲜成败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大陆对朝投资书籍都会强调这一点的重要。
朝鲜目前的会社,分别属于劳动党、人民军、内阁三大系统,他们大多集中在平壤,极少有地方的会社。具体所隶属的单位,则五花八门。最有实力的会社隶属于39号室等核心部门,负责采购各种敏感物品,以及中央领导所需要的奢侈品等。其他会社,有些可能属于环境省、轻工业省、某个博物馆,甚至某个后勤部门。
一些中国投资者对合作方的背景讳莫如深,视为最高机密。另一些投资者坦言,他们也没弄清楚合作者到底是什么背景,以及这种背景的真实性。
在招商之时,投资者想和朝鲜某个领导见面,或是接触某种背景的人士,非常简单。在丹东等地中介的安排下,只要你能支付考察的费用,就能去朝鲜见到。但在真正投资了之后,“背景”就变得复杂了。
《朝鲜投资指南》一书称,朝鲜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其经济运行方式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很大程度上不是以法规和经济规律运行,而是按照领导人的意志决定。朝鲜人士坦言,在朝鲜投资,没有可靠的人际关系几乎寸步难行。对朝投资企业必须首先和朝鲜有关人士建立牢固的关系。“这就增添了不必要的不确定因素。这是中国企业对朝鲜投资的体制性障碍。”
常万年以“险象环生”形容投资过程:“在朝鲜做生意很少是公开透明的,常见的是与高层人士的秘密安排。”
《朝鲜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组将有“实力”的公司依次排序为党、军队、内阁三大系统。在平时的经营中,没有靠山,众多的部门和官员都能来欺负你,他们公然索贿,你却不能得罪他们。如果你找到了真正有实力的靠山,把靠山养着,小人物的敲诈就可以避免。
某匿名的珲春对朝贸易商人抱怨,这样做生意其实很累。该商人找过多个靠山,其中一些来
自军方。但在关键时刻,大部分靠山被证明并不是真的有“实力”。一番对比之后,该商人终于确定了某个真正有实力的靠山。如果货物被海关扣押,或遇到其他危机,该靠山写封信,或是到现场签个字,就能立即解决问题。
但该商人始终不知道这位靠山的真实背景,只知道他“厉害”。就连靠山写的信是什么内容,商人也无从知晓。但朝鲜官员一看到就会放行。“朝鲜人嘴太严,从来不说。”
不过,无论是靠山还是背景,皆非万能。即使是强悍的“实力”,也未必能在关键时刻挽回损失。丹东对朝投资人士介绍,一名中国投资者在朝鲜被拖欠巨额货款。因为曾对朝鲜“做出巨大贡献”,该投资者得以见到金正日本人,并与金合影,当时金正日亲口承诺他会安排尽快还钱。但时至今日,货款仍未还清,投资者只得卖掉自己在丹东的楼房还贷。
随时做最坏的准备
徐先生在去朝鲜考察投资之时,被告知电力供应没有问题。但投资后,发现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供电,这令徐先生投资的矿几乎无法开工。
徐先生曾考虑过各种解决电力问题的方法。想购买发电机自己发电,但买不到足够的柴油,而且成本太高;想从国内买电输送到朝鲜的矿山,被告知即使政策允许,朝鲜的输电系统也无法承载,大部分电力都会消耗在半路上。
徐先生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遭遇的普遍困境。如果没有电,几乎没有任何工厂能正常运转。就连一些投资海产捕捞的商人,在朝鲜投资兴建冷库之后,才发现因为电力不足而无法制冷。
和许多投资者一样,吸引徐先生最终决定投资的原因之一是,上一个投资者丢弃了大量设备在当地。这些价值不菲的设备都还可以用,看上去稍作投资,就能产生效益。
但回忆起在朝鲜投资的两年,徐先生至今仍然难以平静。在国内无法想象的各种难题不断出现,效益最终也没有产生。
徐先生购买了生产设备和几台重型卡车送到当地。由于道路太差,重型卡车不到2个月就相继爆胎。爆胎之后徐先生才发现,矿所在的整个道(相当于中国的省),居然没有可以为这样大的轮胎补胎的地方。
争吵随即产生。朝鲜方面指责徐先生购买的卡车质量不好。徐先生则认为,除了路况太差之外,朝鲜的司机和工人素质太差是重要原因。
投资朝鲜之前,徐先生被中介公司告知,朝鲜的工人技术素质一流。但到了朝鲜才发现并非如此,除了集体化生产培养出的极不负责的习惯外,数十年与世隔绝令朝鲜工人对新技术一无所知。声称会开重型卡车的司机,实际上从未见过现代化的卡车。徐先生一台崭新的卡车爆胎是因为行驶中两个轮胎之间嵌
入了巨大的石头,直到爆胎也没有人将石头撬出来。一名修车的工人看不懂千斤顶,还以为千斤顶是进了水,坏了,于是将千斤顶里被认为是“水”的液压油给倒了出来。
工人们干活的热情不高。徐先生对此非常着急却又不能多说,否则工人们会向上反映,闹民族情绪。尽管徐先生为工人们支付远远高于朝鲜工资水平的薪酬,工人们也依然是归国家所有,徐先生并不能支配他们。
徐先生无法在这里用多劳多得来刺激工人们更负责任地工作,也无权开除他们。
平日里,徐先生经常受到敲诈。一名军官提出要将自己的汽车租给徐先生开,每年1万美元。徐先生只得同意。但司机是军官的手下,徐先生无权随时指挥他用车。绝大部分时间,徐先生都不知道车被开到了哪里。
徐先生每次从中国带去给工人们的礼物,也从来不曾分到工人手中。
由于没有任何媒体,没有广播、互联网、手机,徐先生在朝鲜期间,对朝鲜半岛局势和矿产行情一无所知。所有的人都习惯把一切捂着不说。就连厂里发生了什么事,徐先生也未必能知道。
冬天到了,所有的道路、矿山一片冰雪,再加上缺乏电力,开采彻底停了下来。徐先生不得不丢下所有的投资回国。
回国之后,徐先生回想,由于矿区并非在中朝边境,即使被挖了出来,按照当地的交通状况,能否运回中国也是问题。徐先生的一个投资者朋友,成功地在朝鲜开采出来钼矿。但朝方告诉他,政策突然变了,钼矿禁止出口。投资者最终无法将矿石拉走。
对投资朝鲜的生产型企业而言,需要考虑如何将产品带回国。对于贸易企业来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钱带回国。
由于朝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可兑换货币,甚至没有官方牌价,因此许多投资者在朝鲜所有的作价、收款都以美元或欧元计算,不收朝币。一些涉及零售,不得不收朝币的投资者,则需要到边境的黑市,按照黑市价格将朝币兑换成人民币或其他外币。
徐先生进入朝鲜,一般会带1~2万美元。但是要把这些钱带出朝鲜,需要朝鲜方面开具外汇证,否则不准带走。徐先生只得将美金封死在皮箱的夹层中带走。
对于资金量大的贸易企业来说,问题更加复杂。由于朝鲜银行系统极差的信誉,不论是在丹东还是中国其他地方,没有任何银行在朝鲜设立代理行和账户行关系。两国贸易货款无法进行正常的资金汇划结算。
目前中朝之间贸易通过银行结算的方式,以汇款为主,而国际贸易中最常采用的信用证和托收都没有展开。
在朝鲜的中方贸易机构不愿也不敢将现金存入朝鲜的银行。前述课题组报告提到,辽宁某边贸公司曾经将在朝鲜
的数百万美元销售款存入朝鲜银行。提款时被告知“账户已结零”,事后虽然确认此款是被朝方“占用”,但历时3年也未能将款项如数讨还。
于是,暗中夹带、强行闯关成了将现金带出朝鲜的重要方式。丹东边境被发现的最大一笔携入中国的美元现钞为350万美元,人民币现金携入为150万元。
资金进入朝鲜同样需要闯关。大陆人民币限于境内流通,禁止跨境通汇流动,只允许出入境人员携带2万元以下。调查显示,2006年通过丹东口岸以合法、非法携带方式向朝鲜流出人民币30多亿元,流入24亿元,但在公开贸易结算统计中却找不到这些钱。
投,还是不投?
朝鲜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商人有“零竞争对手”的优势,结构性短缺使得朝鲜看上去遍地都是机会,尤其近年来朝鲜频频发出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的信号,面对风险巨大的小蛋糕,投或不投成了一个问题。
丹东资深对朝投资顾问人士称,对任何想要到朝鲜投资的客户,他都会明确告知风险巨大,“投资朝鲜需要巨大资金,忍受长时间亏损才行。甚至需要你自己修路。随便就叫人投资朝鲜,是不负责任”。
曾经到该人士这里咨询朝鲜投资环境的人来自浙江、温州、深圳、重庆、黑龙江、港台等地。北方投资者很少,丹东投资者则一个也没有。
该人士介绍,他接触的投资中,也有一些可能是可以赚钱的,比如转口贸易。有成功的中国投资者在朝鲜生产某种在欧洲受到欢迎的饰品等朝鲜特色产品,然后出口欧洲。
另一个被一些投资机构认为是绝好机会的,是朝鲜为2012年准备的一大批献礼工程。包括10万套住宅建设所需的各种建材和装潢材料,以及朝鲜农村房屋屋顶安装的彩瓦等。
“只有与朝鲜国家发展方向相符合的投资,才能赚到钱,”另一丹东对朝投资咨询人士称,“朝鲜领导人最近一再强调要发展轻工业,朝鲜轻工业部门招商力度很大。这是机会。”
但上述项目都是以朝鲜国内为产品销售地的,于是都面临一个风险:如果销售对象是朝鲜官方,对方是否愿意付款是个问题。
风险无处不在。了解风险所在,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是确定要对朝投资后投资者必须知道的。《朝鲜投资指南》一书列举了一系列风险以及规避方法,包括因朝鲜国际生存环境恶化而产生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因自然灾害引发的财产损失能否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经营风险(包括美日的制裁,对朝鲜产商品征收歧视性关税,原产地证明和检验检疫方面的歧视性措施)等。
上述许多风险是不可能完全化解的。投资者能做的,只能是当风险来临时将损失降到
最小,比如密切关注半岛局势和朝美关系,防止朝鲜突然实行外汇管制。
如果没有特殊的人际关系,目前朝鲜对小额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大规模投资风险又太大。该书建议投资额定在20~50万美元比较合适。
该书最后认为,可以投资的领域包括餐饮业、加工组装行业,将投资与贸易有机结合。比如将在朝鲜生产的部分商品在朝鲜国内销售,条件是获得在朝鲜国内购买某些产品运到中国销售或者在朝鲜领海捕捞海产品等权益。
“鉴于目前朝鲜的国内情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我们认为其他领域的投资应当暂缓进行。”
(实习生肖克莱提、洪志先、黄柯劼对本组稿件亦有贡献)
编辑 涂艳 美编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