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数学规律

合集下载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

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

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

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

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

故云数往也。

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

故曰:知来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

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

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

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

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

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阳爻 阴爻
由三个爻组合的图像,称为“卦象”一共有八种,再给每一种卦象分别起个名称,共八个,故称“八卦”,即:乾,坤,震,巽(xun),坎,离,艮(gen),兑。
一、先天八卦
八卦有其生成的规律:
从上图中可看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分为阳爻和阴爻;两仪生四象:在阳爻和阴爻的上面,再分别加一阳爻和一阴爻,称为“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生八卦:在四组“两仪”上面再分别加一阳爻和一阴爻,即组成八卦。
“太极图”中有两个“鱼眼”,表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本节重点:
1、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2、表相: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3、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艮7,坤8。(即先天数)
八卦分别代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其对应为: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
就是说,一个卦象必须记住两个卦名,这样记忆: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八卦各有其方位:
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地图与现代西方的地图位置不同,中国地处北半球,房屋多为座北朝南,以面南为正位。面南时,其方位就是左东右西、前南后北,判断方位十分方便实用。
思谨画的先天八卦图中心一定要配有一个“阴阳鱼”,即“太极图”,其意为:
乾、兑、离、震四个卦表示“阳气”由盛渐衰,即每卦所对应的阴阳鱼中的白色部分由多渐少;
巽、坎、艮、坤四个卦表示“阴气”由弱渐强,即每卦所对应的阴阳鱼中的黑色部分由少渐多。
乾、兑、离、震四个卦依次左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巽、坎、艮、坤四个卦依次右旋(顺时针方向转动)。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一、阴阳爻:1、阴阳爻:▅▅▅▅▅阳爻,九。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六。

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2、爻位:八卦里,每卦3爻,自下而上,为下爻、中爻、上爻也。

64卦里,每卦6爻,自下而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也。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看64卦的卦象时,不论主卦互卦变卦,一般都以该三个爻的八卦之中爻为主事者。

64卦离,上下两卦对应的爻位,互相感应作用可以看出上下是否相应。

二、先天八卦图:1、八卦起源:传为伏羲圣王,根据阴阳四时变化,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方法如下:1)先画3个同心圆环,在其空白圆弧中间,涂出圆弧形阴阳爻(涂黑表示阴,涂白表示阳),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就能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按照古人习惯,以下为北方(配冬季),左为东方(配春季),上为南方(配夏季),右为西方(配秋季)。

2)内圈圆(下爻),从垂直子午线等分成2份,象征冬至到夏至为上半年、夏至到冬至为下半年。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逐渐转暖为阳(涂白色);——下半年逐渐转冷为阴(涂黑色)。

第一爻(初爻)成。

3)中间圆环(中爻),再加上水平卯酉线,等分成4份,象征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季节的中点。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里,冬至后至春分较冷为阴(涂黑色),春分后至夏至较热为阳(涂白色)。

——下半年里,夏至后至秋分较热为阳(涂白色),秋分后至冬至冷为阴(涂黑色)。

第二爻(中爻)成。

4)外圈圆环(上爻),再把四季等分,等分成8份,象征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已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一)先后天八卦歌诀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二)先后天八卦代数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三)先后天八卦方位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四)八卦所属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火-离离为火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八)先后天八卦代数顺序先天八卦:震四,离三,兑二,乾一,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坤二,兑七,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离五。

(九)先后天八卦对照八卦对照图l(十) 八卦分阴阳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其中艮为少男坎为中男震为长男(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卦)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其中:兑为少女离为中女巽为长女(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卦)后天八卦九宫排列:乾六、坎一、艮八;兑七、宫五、震三;坤二、离九、巽四。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

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

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

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

故云数往也。

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

故曰:知来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 《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

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

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

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

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

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规律(通俗易懂篇)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规律(通俗易懂篇)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规律(通俗易懂篇)《皇极经世书》有两篇论八卦和六十四卦排序的篇章,后天象数篇和后天周易理数篇,虽然没有直接从根源上进行论述,但是结合部分象数而阐述易理,比其它的光知道从“易理”层面发挥联想的论述要高明的多,而且此两篇也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卦序排列规律。

我们先看看第一篇,主要是论述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原理,这一篇看完之后对初学八卦的人有很大帮助,能快速结合易理来理解。

先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为“伏羲八卦”,《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现代人也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画出八卦,八卦正因为符合自然规律,所以可以通过很多种手段进行验证。

而后天八卦被称为“文王八卦”,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人,人称西伯昌。

周文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时间长达50年。

他不仅善于管理国家,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发明了周易,人称文王八卦。

《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这样写正好符合《易经》所宣传的君子精神:生生不息之为道。

所以这些句子就成了千古名句流传开来,因为合天理,得人心。

现代人从文王的事迹中想象出各种阴谋论,以此来解易经六十四卦,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荒唐)的事情。

后天八卦,起震终艮。

乾(☰)坤(☷)爻交则变成泰卦(䷊),坎(☵)离(☲)爻交而成即济卦(䷊)。

将地支对应先天八卦,则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所谓“生”,阳尽则阴生,所谓“终”,阴生则阳终。

阴阳互根互化。

后天八卦乾位于西北,相对于先天八卦为“进”,而坤位于西南,相对于后天八卦为“退”,因此邵雍说“退坤于西南”。

后天八卦起于震,邵雍称“长子用事”。

先天八卦的“巽”位为后天八卦的“坤”位,邵雍称“长女代母”,所以自古以来传统中就有“长女为母”的说法。

《易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相互转换

《易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相互转换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几何相互转换
笔者在《<易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数学规律》一文中写道: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几何联系,可以相互转换。

在此本文给出相互转化的规律:
先天八卦,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将0-7用直线顺序连接,最后将0和7连接,形成一个几何图形。

由于符合法则的有两种,因此也就得到了,图2和图3 。

其中,法则1生成图2,法则2生成图3 。

先天转换法则1:阴爻为1,阳爻为0,初爻之bit0,中爻在bit1,上爻在bit2,形成二进制数据。

得到下表
图形转换法则:图形先水平对称变换,再逆时针旋转45度。

结果:后天八卦图形经法则转换后与未转换的先天八卦图形相同;先天八卦图形经法则转换后与未转换的后天八卦图形相同。

见:图零与图2-2,图零与图3-2;图02与图2,图02与图3 。

几何转换过程如下:
转换法则衍生出四种新的八卦排列方式,见下图。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

《易·说卦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就是说,伏羲氏认为万物是由一个“太极”的本初的端点所产生。

古人观察万事万物,天有白昼黑夜,月有圆缺循环,一年有寒暑交替,万物有繁盛衰败,动物有雌雄,所以太极孕育的事物开始一定是两两相对并具有循环交替阴阳特性。

以此类推,则有四象和八卦。

所谓四象,就是生与成、高与下、动与随、对与逆,即“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就是用世间八种事物来象征四象包含的四对关系,即天、地、山泽、雷、风、水、火。

由此,思维由抽象向形象转换,八卦乃是用八种形象代表万事万物的八种属性或特征。

在伏羲氏的时代,文字尚未产生,所以先天八卦的称谓应该是天、地、山、泽、雷、风、水、火等八个具体形象,而不是后天八卦的乾、坤、艮、兑、震、巽、坎、离等八个抽象特征。

伏羲氏用三个阴阳爻来表示八卦,也正是体现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进制”的运行规律,即一天、二泽、三火、四雷、五风、六水、七山、八地。

他认为用八卦就可以解释万事万物的产生消亡、相互作用、内在特性等,开始了透过具体事物表象来理论化、系统化探究世界,以万事万物的本源、本质、共性、联系、规律等形而上的形式,来认识客观世界。

这应该是中国哲学的开端。

无论伏羲氏是一个具体的人,还是一个族群的代称,都不会影响其“一画开天”的智慧的伟大光辉。

先天八卦应用在地理方位上,构成了先天八卦图。

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排列。

天地定位:古人的认识是万事万物是由天生的,通过地而展现了出来,我们现在还有“天生”的概念,在古人的概念里,这个天既是具体的天,也是不可触及的造物者。

在地理方位上是天南地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易经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符号、图像和数字,八卦化为图像,其组合就面临顺序和位置的不同,数的不同,而这种组合有两种形式,按照其排列的顺序不同,各卦位置和数的不同,其反应的意义也就不同所描绘的宇宙大象,其一是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左图),另一是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右图)。

其图如下:先天八卦传说为伏羲所排列的八卦太极顺序。

那么什么是先天?先天就是“注定”的,“被动”和客观存在的为先天。

也就是说,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如,你生在谁家,谁去生你,你自己不能决定,这是你的宿命,这就是先天。

当年伏羲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时,就是按照先天给我们的这片土地的事情,来总结“先天八卦”的排列。

因此我们说先天八卦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是古人对现状的最朴素、最直观地认识。

需要明确的是,八卦顺序排列时,要注意邙日顺阴逆”。

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大家日用而不知的道理。

男来女往才能相碰,才有可能碰撞出火花,否则,是不会碰到一起的,更谈不上火花的问题。

什么事情,只有顺逆才能相碰,只有相碰,才能有事情成功、男女才能相互结合。

所以,阳顺阴逆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表述,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

也就是说,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对,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

下面我们从图中来分析他们的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三个阳爻,完整的三画,为乾卦,代表天。

三个阴爻,断裂的三画,为坤卦,代表地。

在人来说,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只手来说,手背是乾,手心是坤。

由此可知,这只是一种不定的代号,也是一种数理的符号,号,这种符号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易经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符号、图像和数字,八卦化为图像,其组合就面临顺序和位置的不同,数的不同,而这种组合有两种形式,按照其排列的顺序不同,各卦位置和数的不同,其反应的意义也就不同所描绘的宇宙大象,其一是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左图),另一是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右图)。

其图如下:先天八卦传说为伏羲所排列的八卦太极顺序。

那么什么是先天?先天就是“注定”的,“被动”和客观存在的为先天。

也就是说,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如,你生在谁家,谁去生你,你自己不能决定,这是你的宿命,这就是先天。

当年伏羲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时,就是按照先天给我们的这片土地的事情,来总结“先天八卦”的排列。

因此我们说先天八卦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是古人对现状的最朴素、最直观地认识。

需要明确的是,八卦顺序排列时,要注意“阳顺阴逆”。

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大家日用而不知的道理。

男来女往才能相碰,才有可能碰撞出火花,否则,是不会碰到一起的,更谈不上火花的问题。

什么事情,只有顺逆才能相碰,只有相碰,才能有事情成功、男女才能相互结合。

所以,阳顺阴逆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表述,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

也就是说,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对,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

下面我们从图中来分析他们的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三个阳爻,完整的三画,为乾卦,代表天。

三个阴爻,断裂的三画,为坤卦,代表地。

在人来说,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只手来说,手背是乾,手心是坤。

由此可知,这只是一种不定的代号,也是一种数理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八卦纳干支及纳音五行的系统推导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八卦纳干支及纳音五行的系统推导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八卦纳干支及纳音五行的系统推导先天八卦卦序的推导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总的原则:自下而上,先阳后阴第一步,万物从来一太极,先立太极,后分阴阳,先画阳爻以象天,后画阴爻以象地,即阳阴两仪第二步,自两仪再分阴阳,阳仪分阴阳,先画阳爻以象老阳,再画阴爻以象少阴;阴仪分阴阳,仍是先阳后阴以象少阳、老阴第三步,自四象立太极再分阴阳,四象各自先阳后阴以分,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卦序八经卦纳甲的推导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为先天卦序前四卦自阳仪出而为阳,后四卦自阴仪出而为阴阳顺阴逆排布,乾坤后头跟艮兑,艮兑后头跟坎离...则:乾兑离震坤艮坎巽按先阳后阴排即是: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两两相错,归藏得乾则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乾坤为先天八卦纳甲后天八卦卦序的推导后天八卦用以象方位,做方位坐标之用且对着北斗星的方位观察夜空,能够发现,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第一步,先布四象四方,上南老阳、下北老阴、左东少阳、右西少阴第二步,依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道为阳为外、地道为阴为内的原则分阴阳第三步,天道在外,自老阳上方外侧顺布阴阳爻,以象阳、象天;地道在内,自老阴下方内侧逆布阴阳爻,以象阴、象地第四步,依次取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后天卦序,依据地道寒暖的原则,定位坎离,即得后天八卦方位八卦纳支的推导与旧时《乾坤历》有关乾坤互索,象征天地之气相交,乾坤六子卦即是天地气相交合的产物乾坤两卦象天,单独配地支,乾卦为上半年初始,故配子;坤卦为下半年初始,故配未震巽坎离艮兑六子卦,先阳后阴排列,顺布一年十二月,即为震纳子午、巽纳丑未、坎纳寅申、离纳卯酉、艮纳辰戌、兑纳巳亥纳音五行的推导这里要感谢上海的次第花开师兄,提供的理论过程,这个部分,并不属于晓清原创或更要感谢提供出推导规律的前辈,为后辈指明关窍纳音五行的推导条件:1. 在推导出八卦纳干、纳支以后,才能推导纳音五行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巽纳辛震纳子午,巽纳丑未,坎纳寅申,离纳卯酉,艮纳辰戌,兑纳巳亥,不用乾坤两卦2. 需要定位五行所属:纳音五行来源于音律,五行所属为一言得土、三言得火、五言得水、七言得金、九言得木,这个数字就是对应的五行,即土1、火3、水5、金7、木9纳音五行的推导原则:纳音五行的五行属性由八卦所纳的干支中天干到地支的距离决定,是通过纳甲和纳支来换算的如,甲子是甲到庚的距离,将地支所纳卦还原为天干,子午---震---庚,距离为为7,乙丑是乙到辛的距离,也是7,七言得金,五行为金,其他类推纳音五行前的修饰由地支属性决定注:天干到地支的距离:土1、火3、水5、金7、木9子丑为古山格、寅卯为宇庙格、辰巳为民农格、午未为郊野格、申酉为营兵格、戌亥为归藏格,这六格代表五行的修饰•古山格为原始混沌状态,壁上土是指山壁得浮土...•宇庙格为庙宇景象,炉中火是炉中香火,松柏木指炉香,城头土指拜神人携带得尘土...•民农格指平民百姓生活,覆灯火指天亮吹黑得灯火...•郊野格指野外景象...•营兵格指兵荒马乱,山下火指兵寨灶火,大驿土指兵马跑在驿道上扬起得尘土...•归藏格是指埋葬得景象,山头火是祭拜得香火,屋上土是坟头土,平地木是棺材,钗钏金是陪葬品...归根结底,纳音五行的取象,是由装饰前缀的五行决定的,取象的依据是六格。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易经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符号、图像和数字,八卦化为图像,其组合就面临顺序和位置的不同,数的不同,而这种组合有两种形式,按照其排列的顺序不同,各卦位置和数的不同,其反应的意义也就不同所描绘的宇宙大象,其一是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左图),另一是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右图)。

其图如下: 先天八卦传说为伏羲所排列的八卦太极顺序。

那么什么是先天?先天就是“注定”的,“被动”和客观存在的为先天。

也就是说,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如,你生在谁家,谁去生你,你自己不能决定,这是你的宿命,这就是先天。

当年伏羲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时,就是按照先天给我们的这片土地的事情,来总结“先天八卦”的排列。

因此我们说先天八卦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是古人对现状的最朴素、最直观地认识。

需要明确的是,八卦顺序排列时,要注意邙日顺阴逆”。

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大家日用而不知的道理。

男来女往才能相碰,才有可能碰撞出火花,否则,是不会碰到一起的,更谈不上火花的问题。

什么事情,只有顺逆才能相碰,只有相碰,才能有事情成功、男女才能相互结合。

所以,阳顺阴逆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表述,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

也就是说,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对,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

下面我们从图中来分析他们的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三个阳爻,完整的三画,为乾卦,代表天。

三个阴爻,断裂的三画,为坤卦,代表地。

在人来说,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只手来说,手背是乾,手心是坤。

由此可知,这只是一种不定的代号,也是一种数理的符号,号,这种符号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

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

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

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

故云数往也。

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

故曰:知来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

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

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

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

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

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后天八卦象与先天八卦数的配合

后天八卦象与先天八卦数的配合

后天八卦象与先天八卦数的配合
先天八卦数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配合后天八卦象数口诀:乾1天肠首,兑2泽肺口,离3火心目,震4雷肝足,巽5风胆股,坎6水肾耳,艮7山胃手,坤8地脾腹。

后天八卦象与先天八卦数的配合。

说明1-8个数,既是代表药物剂量的大小,也是代表脏腑方位,方向。

1代表乾卦、天、大肠、头部。

2代表兑卦、沼泽、肺、口。

3代表离卦、火、心、目。

4代表震卦、雷、肝、足。

5代表巽卦、风、胆、股部。

6代表坎卦、水、肾、耳朵。

7代表艮卦、山、胃、手。

8代表坤卦、地、脾、腹部。

八卦中没有9,所以伤寒论中主方中剂量也没有9。

(1)先天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转]

(1)先天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转]

(1)先天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转]我们认为“先天八卦方位”和“后天八卦方位”同属于《周易》系统。

如果我们承认《周易》是一个系统,那么“先天八卦方位”和“后天八卦方位”就必然存在着联系。

否则对其研究将会无果,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研究它们。

下面我们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先天八卦方位”和“后天八卦方位”的本质以及二者的关系。

图1是“先天八卦方位”。

图中的数是“先天数”,也就是卦序。

这些先天数是用8减去各卦阳爻的十进制数得出的。

例如巽卦,其阳爻的十进制数是3,8减3等于5,所以其先天数是5,即巽五。

从图中可以看到“先天八卦方位”中八卦的排列是有序的。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这四卦按逆时针方向自上而下顺序排列;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四卦按顺时针方向自上而下顺序排列。

或者说八卦按其先天数顺序排列呈一个“S”形。

图2是“后天八卦次序”,它将八卦分成阴四卦和阳四卦两部分。

阴四卦是坤八、巽五、离三、兑二,它们的卦符都是奇数划;阳1四卦是乾一、震四、坎六、艮七,它们的卦符都是偶数。

现在我们将“先天八卦方位”中的八卦按“后天八卦方位”分成阴四卦和阳四卦,如图3所示。

可以看到阴四卦连线8532和阳四卦连线1467都是“S”形。

而且两个“S”形相互对称。

将其与“洛书”中生数连线1234和呈数连线9876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连线完全一样(注:实际上结合先天八卦和洛书相配而确定的卦数,不但可以解释乾统三男,坤统三女,还符合三男三女的出生顺序,其行进方向正好一正一反成双螺旋结构,不但和DNA双链类似,更能解释天地以双螺旋方式实现气交的规律)。

很明显,“先天八卦方位”的阴四卦连线8532和阳四卦连线1467表示了一个与“洛书”完全相同的右手双螺旋结构,如图5所示。

下面我们对“先天八卦方位”双螺旋结构、“洛书”双螺旋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的两链结合规律进行比较。

见图6、图7、图8(图6、图7、图8分别是“洛书”、DNA、“先天八卦方位”双螺旋结构的示意图)。

先天八卦数是什么?后天八卦数是什么?

先天八卦数是什么?后天八卦数是什么?

先天八卦数是什么?后天八卦数是什么?
先天八卦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所画。

先天八卦来自于河图,它是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是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左为东为离,右为西为坎。

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它的中间数为0,以代表五或十。

0象征着宇宙的元气。

它的序数对宫相加之和为九数。

后天八卦是商代时期的周文王所画,后天八卦来自于洛书,后天八卦是坎离定南北,震兑定东西。

后天八卦数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它的中间数为五,与对宫纵横相加之和为十五数。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天⼋卦与后天⼋卦的区别 太极⽣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卦,⼋卦定吉凶。

⼋卦也分先天与后天,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介绍先天⼋卦与后天⼋卦的知识,⼀起来看看。

先天⼋卦与后天⼋卦的区别 ⼋卦分先天⼋卦(伏羲⼋卦)和后天⼋卦(⽂王⼋卦)。

先天⼋卦据说为伏羲创造。

后天⼋卦图则是宋朝⼈创造的。

按《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卦。

先天⼋卦图的特点是: 1、先天⼋卦图的循环过程有顺逆之分。

由乾(1)⾄震(4)为逆时针⽅向,乾卦象征天在最上⽅。

由巽(5)⾄坤(8)为顺时针⽅向,坤卦表⽰地在最下⽅。

这种排列反映了⼋卦的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对⽴辩证思想。

2、这种图象是古天⽂学家⽤以纪年、⽉、⽇、时周期的符号,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从乾卦到⼀阴⽣的兑卦,再到⼆阴⽘的兑卦,再到⼆阴⽘的震卦,表⽰了⼀阴⽣起于南⽅。

从坤卦到⼀阳⽣的⾉卦再到⼆阳⽣的巽卦,表⽰了⼀阳⽣起于北⽅。

3、先天⼋卦图的各卦卦画均是相对的。

乾卦三阳⽘与坤卦三阴⽘相对;兑卦上⽘阴下⼆⽘阳,与⾉卦上⽘阳下⼆⽘阴相对;离卦中⽘阴上下⽘阳,与坎卦中⽘阳、上下⽘阴相对;震卦下⽘阳上⼆⽘阴,与巽卦下⽘阴上⼆⽘阳相对。

4、每相对⼆卦的卦数的相加均为9数。

乾(1)+坤(8)=9,兑(2)+⾉(7)=9,离(3)+坎(6)=9,震(4)+巽(5)=9。

这种现象反映了相对⼆卦有相同的平衡的存在,并且相对的⼆卦阴阳数均相同。

5、先天⼋卦从1⾄8的排列运⾏,其路线是S线形,表⽰了太极图当中的阴阳交际线的S形状,也表⽰了螺旋形的运动轨迹,表⽰了从左⾄右的逆转形式。

据说后天⼋卦为周⽂王所制,因此⼜称为⽂王⼋卦。

后天⼋卦是按《说卦》⽽制。

《说卦》中有: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乎⾉。

其意为,万物始于震,震在东⽅,为初升的太阳,为春季;巽为东南⽅,万物在震出⽣,在巽则整齐,为春夏之交;离为南⽅,代表夏季,万物欣欣向荣;坤代表⼟,为西南⽅,万物均得到⼤地的滋润;兑为秋季,万物在秋季已长成,收获在望,为西⽅;乾为西北⽅,纯阳卦居阴位,表明万物收获在阴阳搏⽃之中,为秋冬之交;坎代表⽔,为北⽅,为流动、劳累之象,万物收割后需要⽽劳,为冬季;⾉代表东北⽅,万物收藏已毕,⼀年劳作到此完成,为冬春之交。

试论后天八卦的生成逻辑

试论后天八卦的生成逻辑

试论后天八卦的生成逻辑在易经用于占卜预测的范畴中,需要使用先天数与后天方位,而不能使用先天方位(后天数可用),这一规定几乎相当于数学里的公设,不需证明也不能证明。

不仅如此,先天八卦如何演变成后天八卦,这也是一个从无定论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一种说法能够令人信服。

诸如气候变化说、爻变说等,要么陷于不可知论,要么很难自证为何一卦变上爻,另一卦却要变中爻,再一卦又得变下爻。

先天八卦的顺序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一顺序中各卦的序数即其先天数,而这种顺序可以按照“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方式推演出来(请参阅《易占中的八卦之数》)。

有了这种顺序之后,再按照天南地北日东月西的定位,自然就有了先天八卦图。

那么,后天八卦由先天八卦演变而来,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不妨暂且放下,我们来看看能否也像先天八卦一样,按照一定的逻辑推演出后天八卦的顺序。

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

阴阳两仪各分长幼,阳分为老阳、少阳,阴分为老阴、少阴。

这就好比一年四季,将其分为冷暖两半,春夏为暖半年,秋冬为冷半年,那么,春为温暖为少阳,夏为燥热为老阳,秋为凉爽为少阴,冬为寒冷为老阴。

现在,有了老阳与少阳、老阴与少阴,这是两仪生四象。

这四象重排一下顺序。

老阳是阳极,阳极为生阴,所以老阳之后为少阴。

少阴逐渐发展成熟,其后就到了老阴。

老阴是阴极,阴极生阳,所以老阴之后是少阳。

少阳再继续发展老成,就又回到老阳。

这样的顺序,好比夏/老阳,热到极点后逐渐转凉进入秋/少阴,北风继续吹,雪花飘飘就到了冬/老阴,冷到极点后又会是万物复苏春回大地,这就到了春/少阳,如此循环往复。

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阴阳消长的规律,天地万物无出其理。

重新排序后,如下图:老阳-少阴-老阴-少阳,四者循环一体。

以人喻之,则相当于人生四个阶段,壮、老、死,复又新生(此论有轮回的嫌疑。

若按生老病死的常态,则要以出生/少阳为起点,以死亡/老阴为终点,只是这样一来,人生只有单程票,就不能形成循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数学规律
摘要: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代数规律”“几何规律”“几何规律的内在联系”,三大发现。可以完整的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数学性阐释清楚。
关键字: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代数规律,几何规律,几何规律的内在联系;
正文
经笔者研究,得出这样的数学规律,
一、代数规律
先天八卦:B+1=A
先天序数
1
2
3
4
5
6
7
8
名称
乾兑离ຫໍສະໝຸດ 震巽坎艮

二进制数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二进制转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后天序数
1
2
3
4
6
7
8
9
名称








二进制数
010
000
001
110
111
011
100
1001
二进制转十进制
2
0
1
6
7
3
4
9
运算符
是逻辑异或运算。
手稿1:
手稿2:
二、几何规律
除了代数规律以外还有几何规律,规律如下
三、先天与后天的内在联系
几何图中除了先天图的顺序性、后天图的对称性外,先天和后天之间还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先天图的图2、图3,与后天图的图零,存在这样的联系,将每副图的起点和终点连接后,图2、图3水平翻转后(左右对称变换),再逆时针旋转45度角,就会发现变换后的图形与图零一模一样。见下图右下部分。
后天八卦:A=f(B)
其中,
说明:A是八卦的数,后天为坎1、坤2、震3、巽4、乾6、兑7、艮8、离9;先天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B是八卦的阴爻和阳爻转成0、1之后按照二进制的方式形成的数值。其中,先天以阳为0、阴为1,初爻在数据的第三位即bit2、中爻在第二位即bit1、上爻在最低位即bit0,形成的三位二进制数;后天以阳为1阴为0,初爻在数据的最低位即bit0、中爻在第二位即bit1、上爻在第三位即bit2,形成的四位二进制数。见表1。
结论:
①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具有其数学的表征方法,或者认为其表征的是一种数学规律;②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不是独立的,他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即左右对称变换和旋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推测:45度这个是个特殊角度,它的正切值和余切值皆为1,而它的正弦和余弦值都是二分之根号二。结论②应该有更深刻的数学规律蕴含在内,如傅立叶变换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