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汽车被动安全性

合集下载

4新能源被动安全设计-车身结构设计策略篇

4新能源被动安全设计-车身结构设计策略篇

4.2 侧碰方面设计策略-车门防撞梁设计
AE-MDB壁障高度基本越过门槛 梁,需要增加门槛梁上方抵抗刚 度
4.2 侧碰方面设计策略-上下传递路径组合设计
4.2 侧碰方面设计策略-地板横梁设计
4.3 后碰方面设计策略-后碰常规形式
FMVSS 305要求碰撞项
国标GB 20072-2006 50km/h
动力电池传感器加速度曲线
动力电池变形动画
ACCELEROMETER
BR1
BL2
BL1
BL2
附录:CAE分析结果
一、40%偏置碰分析结果 二、100%正碰分析结果 三、侧碰分析结果 四、约束系统假人得分评估
附录:CAE分析结果
50km/h侧碰 优化结果对比:
表1. 侵入速度对比
指标
xx
头部
5.0
4.4 动力电池包框架设计策略
主考察工况冲击载荷 路径横梁加粗
电池包框架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与
车体配合以及载荷的输入,从而到 最佳的传递路径
4.4 动力电池包框架设计策略
柱撞对结构变形考验程度最大。电池包肯定受到挤 压,框架设计非常必要,判定内部模组接触力为零 则风险非常低
4.4 动力电池包框架设计策略-设计示例
指标
A-B柱压缩 腰线 量(mm) 门槛
XX 目标 10.08版 优化方案
98.0
155
41
41.0 <52
69
15
— 结构改进优化后A柱及铰链柱变形改善明显。 — A-B柱压缩量减小,满足目标。
A-B Pillar
优化后变形动画
附录: CAE分析结果
64km/h 40%偏置碰优化结果:
— 纵梁结构刚度提升,前端吸能增加,根部折弯明显改善,变形模式合理。 — 纵梁截面力由90KN提升到130KN;满足当前质量下的纵梁吸能要求。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一、前言汽车安全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被动安全是指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和车辆的安全措施。

被动安全主要包括车身结构、气囊系统、安全带系统、座椅和头枕等部分。

本文将从汽车被动安全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各种被动安全措施。

二、按照功能分类1.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是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仅能够支撑整个车身,在碰撞时还能吸收和分散撞击力量。

现代汽车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车身强度和刚性,如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

2. 气囊系统气囊系统是目前最为普及且最为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

它可以在碰撞时迅速充气,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碰撞冲击。

气囊系统主要包括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面气囊等。

3. 安全带系统安全带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基础,它能够固定车内人员,减缓碰撞时的惯性力。

现代汽车安全带系统不仅可以自动收回,还配有预紧器和限力器等装置,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效果。

4. 座椅和头枕座椅和头枕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在碰撞时保护乘员颈部和头部免受伤害。

现代汽车座椅和头枕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材料,如可调节式头枕、能够吸收冲击力的座椅等。

三、按照碰撞部位分类1. 前撞前撞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碰撞形式。

现代汽车在前端设置了防护杆、缓冲器等装置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量,并采用了预紧器、限力器等装置提高安全带的使用效果。

2. 侧面碰撞侧面碰撞也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碰撞形式。

现代汽车在侧面设置了侧面气囊、加强杆等装置来保护乘员免受碰撞伤害。

3. 后撞后撞虽然不如前撞和侧面碰撞严重,但仍然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现代汽车在后部设置了防护杆、缓冲器等装置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量。

四、按照车型分类1. 轿车轿车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汽车类型之一,它在被动安全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现代轿车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材料来提高被动安全性能,如高强度钢板、气囊系统等。

2. SUVSUV是一种运动型多功能车辆,它具有较高的越野性能和载人载物能力。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汽车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汽车安全系统作为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汽车安全系统中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1.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定义主动安全是指车辆在发生事故前能主动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风险的能力,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生后,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的能力。

2.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主动安全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手段,它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预警驾驶员潜在的危险情况,帮助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策略,例如:(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发生抱死现象,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减少刹车距离,提高驾驶员的制动控制能力;(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通过感知车辆在车道内的位置,并向驾驶员发出音频或视觉警示,提醒其调整车辆方向;(3)主动刹车辅助系统:当车辆接近前方障碍物或行人时,系统自动刹车,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通过车辆的 pass简化来减轻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例如:(1)安全气囊系统:在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能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头部、胸部和腹部的冲击力;(2)安全带:安全带可以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被抛出,有效减少身体的前冲程度,降低伤害风险;(3)车身结构:通过合理的车身设计和高强度材料的应用,确保车辆在碰撞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挤压伤害。

3.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重要性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动安全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风险。

合理的主动安全技术,如刹车辅助系统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能够避免驾驶员在疲劳、分神或驾驶错误时发生事故。

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辅导习题及答案

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辅导习题及答案

汽车使用安全技术辅导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和(道路环境)三要素组成。

2、管理是保障交通系统安全的(手段),管理的基础应以(法规)为依据。

3、决定视力的条件有(物理方面的因素)和(生理方面的因素)两个方面。

4、人对距离的知觉主要是依靠(视觉系统)提供的信息完成的。

5、双眼视差是驾驶员知觉(立体物体)和(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重要信息-6、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

7、色调决定于物体反射光的(波长),是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

8、人眼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障碍有(色弱)、(色盲)和(全色盲)几种类型。

9、人的听觉中的声高是我们听到声音的高低,它主要是由声波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

10、人的听觉中的响度是指我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它主要是由声波的(振幅)所决定的。

11、人的听觉中的音色就是由不同的发音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它是由声波的(波形)所决定的。

12、平衡感觉是反映驾驶员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

13、平衡感觉是由人们的位置根据(重力方向所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

14、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可分为(简单反应时间),和(复杂反应时间)两大类。

15、汽车驾驶员操作技能的形成基本经过(掌握局部驾驶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和(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三个阶段。

16、一般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人体生理状态)与(认识过程)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7、驾驶员情绪的稳定性反映在(操纵汽车的行为)和(对待车辆技术状况的态度上)。

18、汽车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状态属(应激情绪状态)。

19、一般疲劳可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两种。

20、人的心理现象是以(大脑的活动过程)表现出来时,它体现着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1、按能力的倾向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2、一般认为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大体受(遗传)、(环境)和(文化)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汽车安全与法规总结

汽车安全与法规总结

1.道路交通事故在我国的定义为: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

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是应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研究宏观世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从复杂的多因素事物中找到特有的规律,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有效控制,以解决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的体系。

3.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环境三要素所构成。

4.汽车安全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后分为主动安全性与被动安全性。

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将要发生时操纵制动或转向系,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以及汽车正常行驶时保证其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信息性正常的能力,也叫事故前汽车安全性。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能力,以及事故后,防止事故车辆火灾以及迅速疏散乘客的能力,也叫事故后汽车安全性。

5.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可以分为行驶安全性、环境安全性、感觉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

6.被动安全性分为汽车外部安全性和汽车内部安全性。

7.标准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定的文件,该文件经协调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8.技术法规是指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可以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实施规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9.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同点:1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定义是不同的; 2 制定的目的不同; 3 制定、批准和采用的机构不同; 4 约束力不同; 5 体系构成不同; 6 内容的构成不同。

10.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指汽车的装备保证汽车运行安全,同时具有最佳动态性能的能力。

11. 汽车动力性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12. 汽车通过性是指汽车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13.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制动效能; 2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营运客车安全例检技术规范释义

营运客车安全例检技术规范释义
《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技术规范(试行)》释义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吕梁职业中专 李翠珍
202X
01
《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技术规范(试行)》制定原则
02
检查项目的确定
03
主动安全性
04
被动安全性
05
事故后安全性
06
条款释义
基于客观,便于操作 充分考虑汽车客运站在人员发车数量频率及场地等方面的客观条件,《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施条件检查项目以及检查方法等应有利于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生产和日常业务的有序开展,并具有操作性。 明确权责,形成机制 统一要求,确保规范
1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场所应满足实施安全例行检查,承担车型和发车频次的需要。
01
释义:该条款明确了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场所的基本功能和能力要求。各地区可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因地置宜地进行建设,但应满足实施安全例行检查,承检车型和发车频次的功能需求和能力要求。
02
三 设施条件
2安全例检工作间应建有检验地沟或汽车举升装置。新建或改建的工作间的检验地沟进出入口两端的道路应有一定的坡度,检验地沟或汽车举升装置配置可以参照表1执行,2条以上地沟应相互贯通。 检验地沟长度应当不小于承检车辆最大长度的1.1倍,宽度应大于0.65m,深度不小于1.3m,并配备36V电压的照明设施。
02
左右转动转向盘,检视球销总成横直拉杆,球销总成应无松旷和开裂,横直拉杆应无变形和裂纹,各锁销齐全紧固。同时检查转向机构连接状况,各连接状况应连接可靠无松动。
释义:该项检查由例检人员与驾驶人配合完成。
转向系统
2
1
传动机构及连接:目视检查传动轴支架,传动轴支架应破损和变形。通过晃动传动轴的方式检查传动机构连接状况,万向节中间轴承应无松旷。

汽车被动安全

汽车被动安全

汽车被动安全汽车被动安全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内部的安全保护措施。

它是指在汽车发生碰撞、侧翻等意外情况时,车辆内部的安全设施能够有效地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汽车被动安全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内部的安全设施是保护乘车人员的最后防线。

如果汽车没有良好的被动安全设计,那么即使是轻微的碰撞也有可能导致乘车人员受伤甚至丧生。

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必须充分考虑车辆内部的被动安全性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其次,汽车被动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安全带、车窗玻璃等。

车身结构是汽车被动安全的基础,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抗撞能力,以保护车内人员免受外部碰撞的影响。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常见的被动安全设施,它们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减少乘车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此外,车窗玻璃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以防止在碰撞中破碎造成二次伤害。

再者,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被动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多重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车身变形吸能结构等先进被动安全设施,这些设施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护。

此外,一些高端汽车还配备了碰撞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主动安全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最后,作为乘车人员,我们也应该重视汽车被动安全,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例如,乘车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不要在行驶过程中随意离开座位;不要在驾驶时分神玩手机、听音乐等,要保持专注驾驶;定期检查汽车的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等。

只有车辆制造商和乘车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总之,汽车被动安全是保障乘车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汽车制造商应该不断提升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而乘车人员也应该重视汽车的被动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汽车安全工程答案

汽车安全工程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1.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辆、道路环境三要素所构成。

2.被动安全性分为汽车内部安全性和汽车外部安全性。

3.汽车安全保障体系以法律为依据,以管理为手段,达到道路交通系统工作的目的。

4.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是系统的核心,道路是系统的基础,管理是保障交通系统安全的手段。

5.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可分为行驶安全性,环境安全性、感觉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

6. 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影响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的多少,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乘员受伤的严重程度。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视觉特性:视觉随车速和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2.视觉适应:视觉器官对于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性适应过程。

3.炫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会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

4.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的大小、形状、距离、体积、方位等的知觉5.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注意的分配:注意在集中认识活动上的分配,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9.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0.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下降和驾驶操作技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二、填空题1.驾驶员的气质包括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2.视力是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根据驾驶员眼睛所处的状态和时间不同,视力又有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之分。

3. 暗适应过程是指人从照明停止或由亮出进入暗处时,由于视觉的习惯性,视力逐渐恢复的过程。

4.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感知、分析判断和操作反应阶段。

5.与驾驶行为有关的最重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平衡觉、运动觉等。

6.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该知觉和运动的速度、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都有密切的联系。

7.注意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称为注意的稳定性。

汽车安全配置

汽车安全配置

汽车安全配置安全配置介绍及驾驶注意事项汽车的安全配置按照作⽤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两⼤类。

主动安全配置就是预防车辆发⽣事故的安全配置。

换句话说,他的主要作⽤是在事故之前,尽量避免事故发⽣的。

例如常见的ABS,EBD,ESP等。

所以,主动安全配置更加重要⼀些。

被动安全配置就是在事故发⽣后,避免车内⼈员少受伤害的安全配置。

换句话说,他的作⽤是⼀种补救措施,在事故发⽣后,尽量避免⼈员的伤害。

例如常见的⽓囊等。

⼀、主动安全配置:1、防抱死系统(ABS)ABS中⽂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

它是⼀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的原理是: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如果四个轮⼦全部被刹车系统锁死,那么车轮就会由滚动变成滑动,这时候车辆很容易发⽣侧滑或跑偏。

⽽ABS系统则不会对轮⼦完全锁死,⽽会以每秒⼏千次的频率对车辆进⾏“点刹”,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向稳定性,防⽌产⽣侧滑和跑偏。

现在,ABS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很少有车辆不配备ABS系统。

那些为了降低成本⽽不配备ABS系统的⼚家完全是对消费者⽣命安全的漠视,我们鄙视这种⾏为。

2、制动⼒分配系统(EBD)EBD的英⽂全称是Electric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直译就是“电⼦制动⼒分配”。

EBD的原理是:车辆在制动时,车载电脑会根据车辆每个车轮与地⾯的摩擦⼒的情况,对每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从⽽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例如:如果左侧车轮是接触的是湿滑路⾯,⽽右侧接触的是⼲燥路⾯,很明显左右车轮与地⾯的摩擦⼒是不同的。

如果在制动时对四个轮⼦施加相同的制动⼒,就容易产⽣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

⽽配有EBD系统的车辆则不会发⽣这种情况,他会对左右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保证车辆的稳定。

现在的EBD系统⼀般都是与ABS系统整合成⼀套系统存在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家宣传说:车辆配有ABS+EBD系统。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

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

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

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已经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

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

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

你不一定了解的EuroNCAP

你不一定了解的EuroNCAP

你不一定了解的EuroNCAP作者:于峰来源:《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第10期在一个电视采访中看到,大部分消费者在被问到如何选车时,总是将安全性排在前面。

近两年商家也不断在宣传新车时将碰撞安全性作为重点,这也就有了某款车广告中的EuroNCAP 几星几星的宣传。

在EuroNCAP、CNCAP等迅速进入消费者视野的时候,我们究竟对这些汽车被动安全评价方法了解多少呢?汽车被动安全性指的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所表现出的,有利于车内和车外人员减少伤害的性能。

目前很多宣传和评论中,将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混淆是对消费者和读者的误导。

汽车被动安性能和車身结构、安全带、座椅和安全气囊等是有利于在碰撞发生时,扩大乘员生存空间,减少乘员和车内发生碰撞的设计和部件。

一辆被动安全性能好的车型是和好的力学设计、电子设备和成百上千次的破坏性试验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一辆EuroNCAP四星的车不是加几个气囊就能获得的。

其实除了各国的国家标准以外,很多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推出了新车评价体系,以推动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比如美国的NCAP,日本的JNCAP(表1)。

由于目前我国销售的汽车中很多是以欧洲车型为平台开发,而且在欧洲销售的车型都要面临EuroNCAP的考验,所以国内外消费者对于EuroNCAP更为关注。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幸参加过EuroNCAP实验室进行的EuroNCAP试验,所以向大家介绍一下EuroNCAP是如何试验和评价一款车型的,以便能够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EuroNCAP对于一个车型的评价由成年乘员保护评价、儿童座椅评价和行人保护评价组成。

由于我国使用儿童坐椅的情况很少,行人保护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本文只向大家介绍EuroNCAP是如何对成年乘员保护进行评价的。

在选定某一车型进行评价后,会通知厂家并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车型信息。

如车型气囊的配置情况、座椅在试验时应在位置、车重、油箱容积、胎压等一些和碰撞试验相关的车型信息。

汽车新技术之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汽车新技术之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安全气囊(SRS):
当车辆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 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 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 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并不是不分 大小的碰撞都会出来的,它对正面碰撞的受力 和接触面积都有要求的,一般在时速40公里以 上的正面撞击,以及车辆中心左右各约30°角 的正侧面撞击时,才会感应产生作用)。
安全气囊(SRS)
工作过程:当传感器侦测撞车的强烈程 度,传递出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 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 生气体(多为氮气)向气囊充气,使气 囊迅速膨胀,当膨胀起来后气囊又立即 泄气, 防止乘员在撞上它以后反弹回来 的二次伤害。
安全气囊
无安全气囊,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的 碰撞情形
汽车的车身结构与安全
一体式侧围(BODYSIDE) 是由整体钢板冲压成形的,最大限度的构建起
安全的车内空间,防止侧面撞击给乘客带来的 伤害属于GOA车身的必备设计理念,GOA车身 为GlobalOutstandingAssessmen(世界顶级水 准的安全设计)。核心技术是具有高强度座舱 和冲击能量高效吸收能力的车身结构。目前只 有极少数厂家使用一体式体围。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的车的大梁(即车架),底盘 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即使四 个车轮受力不均匀,也由车架承担,而 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
缺点: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速行驶 稳定性较差。目前轿车基本不用非承载 式车身,主要用于越野车,货车和客车。
ASR/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 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 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 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 设计的。它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 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 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 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加速过度 与甩尾失控的危险。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研究分析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研究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22 车辆技术1 被动安全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汽车安全的主体。

被动安全性是指车辆发生事故时可以减轻乘员或者外部人员在事故受到的伤害。

对内来说就是内部被动安全,对外部来说就是外部被动安全。

但总体上来说,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是保护内部乘员的安全。

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各主机厂主要着眼于改善汽车性能,没有过多的研究保险杠、前大灯、液压制动等安全部件对车辆安全性的影响。

直到近年来,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才引起车企对车辆安全性的研究。

目前不仅正面碰撞保护气囊的装车率逐年增加,而且侧面碰撞保护气囊、后部保护气囊及各种更加完善的安全带也在不断研发制造。

2 国内外的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 放眼全球来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汽车制造及使用安全性研究等列为国家车辆重点研究项目,并要求车企针对车辆安全制定了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

早在70年代初期,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各大汽车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ESV(安全实验车)的研制。

9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完成了碰撞安全技术和防止撞车后灾害扩大技术。

例如:撞车时冲击能量的吸收系统、减轻对行人伤害的安全系统以及紧急时车门锁解除系统等。

3 主要被动安全技术介绍 被动安全技术是车辆安全技术的主体,目前国内车辆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有汽车安全带、车辆安全气囊以及防碰撞车身结构等。

研究表明,汽车事故中人体内伤和脑损伤与减速度直接有关,骨折与作用力有关,组织损伤与剪切应力有关。

所以,提高汽车内部安全性就是要降低人体的减速度。

而降低事故中人体的减速度的有效措施是限制乘员的位移。

最简单有效的是座椅安全带。

安全带的基本机构均有织带、卷收器、带扣和长度调整机构组成。

为了进一步降低碰撞时乘员“潜水”造成腹部伤害,提高安全带保护效果,还采用了预紧器和锁紧装置等。

安全气囊系统是目前常见的车辆配置。

该系统主要由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电脑、SRS指示灯和气囊组件四部分组成。

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法规列表

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法规列表

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法规列表摘要:1.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性2.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法规的概述3.具体法规内容3.1 安全带法规3.2 座椅头枕法规3.3 车身结构法规3.4 防撞系统法规3.5 灯光法规4.违反被动安全法规的处罚措施5.被动安全法规的实施效果正文: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性汽车被动安全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伤害和货物损失的能力。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汽车被动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被动安全不仅能够在事故中保护车内乘员,还能减轻对事故所涉及的其他人员和车辆的损害。

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法规的概述为了保障汽车被动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

这些法规涵盖了汽车内部和外部的被动安全方面,包括安全带、座椅头枕、车身结构、防撞系统、灯光等。

以下是这些法规的简要概述:具体法规内容3.1 安全带法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此外,某些城市还规定后排乘客也需使用安全带。

对于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3.2 座椅头枕法规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辆座椅必须配置头枕。

头枕的高度、宽度和角度等参数也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在碰撞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乘员颈部。

3.3 车身结构法规我国对汽车的车身结构有严格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在碰撞过程中能够有效吸收能量,减轻乘员受伤的风险。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车身结构、车门、车窗等都有详细的安全规定。

3.4 防撞系统法规我国规定,汽车必须配备防撞系统。

防撞系统包括吸能装置、碰撞传感器等,能够在碰撞发生时及时作出响应,减轻碰撞后果。

3.5 灯光法规我国对汽车灯光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必须按规定使用灯光,以确保行车安全。

违反灯光使用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违反被动安全法规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被动安全法规的行为,我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记分等。

汽车运用工程 4-3汽车被动安全性

汽车运用工程 4-3汽车被动安全性

轿车各部不同的刚度(乘坐区刚度大,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
1.安全车身
侧向碰撞时,由于碰撞部位的装饰件和结构件允许 的变形行程很小,吸引能量的能力远小于前部和后 部,因而引起车内的严重变形对乘客伤害的危险性 很高。
伤害危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轿车侧部结构强度(立 柱和车门的连接、顶部及底部与立柱的连接)、底板 横梁和座椅的承载能力以及门内板的设计。 应保证主撞车不致侵入被撞车的乘员空间。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第一节 汽车的制动性能 第二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 第三节 汽车被动安全性
一、车辆事故分析和被动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二、车内被动安全性 三、外部被动安全性 四、被动安全性试验
正面碰撞占64%以上, 其中50%是车前左侧 (右侧通行)。 侧面碰撞是第二种常 见事故类型。
大客车追尾碰撞比例 高于轿车,大客车右 后角更容易被碰撞。
2.限制乘员位移 50km/h撞墙试验时乘员头部的减速度如下图。
三点式安全带可使驾驶员头部减速度降低一半。
以50km/h撞墙试验时汽车与乘员减速度变化情况
2.限制乘员位移
为了避免在严重事故时乘员过分前移,在安 全带上增设了收紧器。
在碰撞时 收紧器被触发 收紧作用的时间约为5ms
乘员最大前移距离约1cm
பைடு நூலகம்
2.限制乘员位移
驾驶员的最大前移 空间通常为12.5cm, 安全气囊放气时间 约100ms,碰撞和 能量吸收全过程约 在150ms内完成。
乘员前部防护 1-安全带收紧器 2-前排乘员气囊 3-驾驶员气囊 4-传感器和备用电源
2.限制乘员位移
侧气囊装在车门或座椅架上。
由于乘员与向内移动的汽车部件之间距
离很小,所以容积为12L的侧气囊响应时

汽车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

汽车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

汽车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首先,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中,passsive safety(被动安全)和 active safety(主动安全)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事故时,车辆能够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车辆的结构设计、车身强度以及安全气囊系统等都是评价被动安全的重要指标。

一辆安全性能好的车辆应该具备坚固的车身结构,能够吸收来自碰撞的能量,并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此外,安全气囊系统也是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气囊能够在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减少乘员头部和颈部的受伤风险。

主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事故前,车辆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和人机交互系统,提供预警和辅助驾驶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主动安全包括刹车系统、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等。

例如,具备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车辆可以在检测到前方障碍物时,自动进行刹车,并减少碰撞的可能性。

此外,具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盲点监测系统的车辆可以提供司机行驶过程中的辅助指导,减少驾驶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除了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因素还包括制动性能、悬挂系统、轮胎选择和车辆动力系统等。

例如,优秀的制动系统可以使车辆在紧急刹车时保持稳定,并尽快停下来。

同时,合适的轮胎选择也是保证车辆行驶稳定和制动效果的关键因素。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一辆安全性能较好的汽车是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消费者可以参考汽车的碰撞测试报告,例如欧洲的Euro NCAP和美国的IIHS等机构会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并公布测试结果。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客观的参考,帮助消费者了解车辆在碰撞时的表现。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消费者评价和专家评测,了解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消费者选购车辆时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和评价汽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性能,以及其他因素如制动性能和轮胎选择等,可以选择一辆安全性能较好的汽车。

消费者可以参考碰撞测试报告、消费者评价和专家评测,为选择一辆安全性能较好的汽车提供指导。

汽车324标准-解释说明

汽车324标准-解释说明

汽车324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汽车324标准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汽车324标准是根据汽车行业的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一项标准。

这项标准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旨在确保汽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质量和环保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通过对汽车324标准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将其内容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全面地介绍和解释这项标准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具体细则。

目的部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汽车324标准的核心内容、实施意义和加强措施,以及它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这项标准,在汽车生产、使用和安全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结部分:总而言之,汽车324标准是一项关于汽车生产和使用方面的重要指导性标准。

本文将通过介绍其概述、具体细则以及实施意义,使读者对这项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下面将进入正文,详细解释和解读汽车324标准的各个要点。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

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三个部分来介绍汽车324标准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首先,在概述中,我们将介绍汽车324标准的背景和相关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介绍的细节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在文章结构部分说明本文的结构框架。

这将有助于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导航,知道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

然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

通过明确目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动机和意图。

最后,在总结部分,我们将简要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其中的重点和亮点。

这样,读者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核心内容。

汽车安全性能指标

汽车安全性能指标

汽车安全性能指标首先,被动安全性能是衡量汽车在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其中,碰撞安全性能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包括车身刚度、车身结构设计、安全气囊以及座椅和安全带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

车身刚度越高,车辆在碰撞时变形越少,能提供更好的保护。

而车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以使能量分散,减少乘员受到的冲击力。

安全气囊是碰撞时充气保护乘员的装置,能够减少乘员头部和胸部受到的伤害。

座椅和安全带的设计和制造也是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方面,它们能够将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少碰撞时的位移,降低伤害。

除了被动安全性能,主动安全性能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主动安全性能主要涉及到车辆操控性能和驾驶辅助系统。

良好的操控性能能够增加驾驶员的操控感和对车辆的掌控力度,减少驾驶操作错误,提升安全性能。

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协助,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自动制动系统以及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操控失控等情况下保持车辆的稳定性,提升行车安全。

另外,儿童安全也是考虑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

儿童座椅和多功能车座是保护儿童乘客的关键。

儿童座椅能够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固定和保护,减少碰撞时儿童的伤害。

多功能车座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节,保证乘坐儿童的安全。

此外,被动安全性能和主动安全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标准也是汽车安全性能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碰撞测试和评价系统是测试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能的方法,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保护系统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生产商可以改进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汽车的安全性能指标是衡量汽车在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保护能力的指标。

其中,被动安全性能和主动安全性能都是重要的方面,包括碰撞安全性能、车身结构设计、安全气囊、座椅和安全带的设计和制造、车辆操控性能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等。

此外,儿童安全和测试评价标准也是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是指对汽车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一种机制。

通过对车辆的结构安全、被动安全以及主动安全等方面的评估,将汽车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以提供给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参考。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安全:评估车辆的整体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抗碰撞能力和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2. 被动安全:评估车辆的被动安全装备,如安全气囊、安全带等,是否满足安全标准,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有效的保护。

3. 主动安全:评估车辆的主动安全技术,如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是否能够提高车辆
的操控性和避免事故发生的能力。

4. 碰撞测试:对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表现进行测试,如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评估车辆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乘车人员的能力。

5. 安全评级:根据评估结果,将车辆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如五星安全评级系统、铜、银、金等级别,以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安全的车辆。

车辆安全分级评估机制的实施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认知和选择,同时也可以促进车企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和改进。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一辆安全等级较高的汽车,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员最大前移距离约1cm
因而减小了汽车和乘员间的速度差。
前部气囊(airbag)在发生碰撞时,被以突然爆炸方式 充气,在乘员与气囊接触前充满。
气囊与乘员接触时,立即部分泄气,并以生理上可 承受的表面压力和减速力,柔和地吸收能量,这时 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乘员头部和胸部损伤。 驾驶员前部气囊容积50~60L,应在30~35ms时间内 充满氮气;副驾驶前部气囊容积100~140L,要求在 50ms内充满。
图4-66 汽车与固定障碍相撞时减速度的变化 a)平均减速度沿车长方向分布 b)质心处减速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为了降低正面碰撞时的减速度,在轿车前部做 成折叠变形区(图4-67)。这样,在撞车时可提供 400mm~700mm的变形行程,通过前部折叠区的 变形来吸收撞车时的动能。
图4-67 轿车各部不同的刚度(乘坐区刚度大,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
图4-67 轿车各部不同的刚度(乘坐区刚度大,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
侧向碰撞时,由于碰撞部位的装饰件和结构件允许 的变形行程很小,吸引能量的能力远小于前部和后 部,因而引起的车内的严重变形对乘客伤害的危险 性很高。
伤害危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轿车侧部结构强度(立 柱和车门的联接、顶部及底部与立柱的联接)、底板 横梁和座椅的承载能力以及门内板的设计。 应保证主撞车不致侵入被撞车的乘员空间。
5-摄影机从右侧摄试验车A 和移动障壁 6-摄影机从左侧摄试验车A 移动情况 7-试验车A发动机罩上方摄 影机观察前面假人 8-试验车A侧面摄影机观察 前面假人移位 9-试验车A侧面摄影机观察 后面假人移位 10-24幅/s实时摄影机
图4-79 侧向碰撞试验
1-上方摄影机摄试验车A动态性能 2-上方摄影机摄碰撞平面 3-移动障壁B上的摄影机摄碰撞点 4-移动障壁B上的摄影机摄碰撞边
侧向碰撞试验采用移动 变形障壁。试验车A静 止,移动障壁B向前运 动,运动方向与试验车 中轴线成63°角,速度 53km/h。 图示为碰撞左侧的情况, 碰撞右侧与此类似,移 动障壁的碰撞材料为铝 制蜂窝状材料。
图4-79 侧向碰撞试验
正面碰撞中的试验车以及侧向碰撞中的移动障壁可 用电机牵引加速,也可用牵引车牵引加速。
试验中需要测量车辆的变形、减速度及负荷。 必要时在车内设置试验用假人,测定有关部位 的负荷及变形情况。
实车正面碰撞试验时采用固定障壁,障壁布置有 全宽如40%重叠偏置两种,见图4-77和图4-78。
图4-77 正面全宽碰撞试验 固定障壁,50km/h
图4-78 正面40%重叠偏置碰撞试验 蜂窝状铝合金变形障壁,56km/h
从安全角度看,发动机罩前端圆角半径应
大些,机罩高度低,挡风玻璃倾角小。
在头部撞击区要求妥善软化,并且取消突
出部,如雨刷在停止状态时应位于发动机 罩下,不设导雨槽等。
2.载货汽车的外部被动安全性
载货汽车与轿车相比,其质量、刚度和尺寸都要 大得多,在与轿车正面相撞时,轿车损坏比载货 汽车严重得多。 特别是两者尺寸相差悬殊时,轿车往往“楔入” 载货汽车下面,轿车的前部折叠区不能发挥作用, 而导致乘坐区受到破坏。故对于尾部离地高度不 小于700mm车辆应装后保险杠,保险杠安装高度 一般为380~560mm。尾部缓冲装置
图4-64 撞车中轿车前排乘客受伤过程
受伤部位分布
撞车中轿车前排乘客 无安全带/有安全带受伤过程
1-头 2-面部 3-颈
事故中轿车乘员身体各部位受伤分布
25 20 15 10 5 0 驾驶员 副驾驶员 头部 19.7 22.5 面部 18.5 22 颈部 3.7 4 胸部 21.5 22.3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第一节 汽车制动性 第二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 第三节 汽车被动安全性
一、车辆事故分析和被动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二、车内被动安全性 三、外部被动安全性 四、被动安全性试验
一、车辆事故分析和被动安全性的评价 方法 (一)分析车辆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是研究汽 车被动安全性基础。根据事故统计,了 解事故与气候、道路、时间以及驾驶员 和车外人员的年龄等的关系(影响因素), 并找出发生频数最多的那一部分事故(即 所谓“典型事故”),便于集中力量进 行研究。
在有的事故中还发生行人被汽车辗压。
这是“三次碰撞”。
图4-75 撞人事故中行人动态示意图
决定行人伤害 严重程度的主 要因素是一次 碰撞的部位和 汽车与人体碰 撞的部件形状、 刚度。
图4-76 行人/轿车碰撞结果统计
汽车前部的形状参数和刚度对碰撞的影响
汽车前后均应装保险杠。设计合理的保险杠不仅应 考虑内部被动安全性,也要顾及外部被动安全性。 从减轻事故中受伤程度看,行人与保险杠的碰撞部 位在膝盖以下为好,希望保险杠降低。保险杠过低, 会加大头部在发动机罩或挡风玻璃上的撞击速度。 保险杠高度取为330~350mm是合适的,可保证大部 分行人的碰撞部位发生在膝盖以下。 保险杠应该没有尖角和突出部,并且适当软化。
衡量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指标还有每10万居民、 每1000000km行程、每万车的事故死伤人数。
考虑到事故中的伤亡情况的差异,前苏联学者提出 了“危险系数k”的概念,即
k (k1 N q k2 N z k3 N s ) /( N q N z N s N o )
Nq—轻伤人数;Nz—重伤人数;No—未受伤人数; k1、k2、k3—加权系数,取k1 =0.015,k2=0.36, k3 =1
图4-74 生存空间
界限1-1将引起轻伤,界限2-2导致重伤,3-3将是致命的。
图4-74 生存空间
仪表板下部、转向盘和挡风玻璃引起伤害的事故频 数较高。 仪表板下部应安装膝部缓冲垫。 挡风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 转向盘可采用弹性有波纹的结构,并且盘缘可变形, 转向柱能弯曲或伸缩。 乘员室内各种部件应软化,材料的燃烧速度要小。
折叠区的变形力应满 足梯度特性。 即可分为五个区 行人保护 低车速保护 对事故对方共存保护 自身保护(针对本车乘 员) 生存空间
图4-68 轿车前部变形力梯度特性
1.安全车身
变形力从前向后 逐渐增加,使得 撞车力较小时, 变形仅限于前部 零件。
图4-68 轿车前部变形力梯度特性
后部撞车的速度较低,轿车后部折叠区的变形过程约 为300~500mm。备胎后置有助于减小冲撞加速度,而 油箱位置则必须避开折叠区。 行李箱盖边缘不能穿过后窗而撞入车内。
载货汽车与行人相撞造成的伤亡远比轿车严重。
这是因为一次碰撞中,无论是长头还是平头驾驶 室的载货汽车,都不可能存在轿车事故中的行人 身体在发动机罩上翻转过程,而是在很短时间内 行人被加速到货车速度,易于造成人的伤亡。 驾驶室上突出的后视镜、驾驶员踏板以及保险杠 也容易使行人头部、骨盆和大腿受伤。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应尽量再现典型的公路撞 车事故的现象。
图4-62 轿车碰撞事故类型分布
事故中头、胸、下腹和 脊椎等部位伤害是主要 致死原因。
0.25
轿车各座位的危险系数k
0.2 0.15 0.1 0.05 0 座位
驾驶员 0.184
副驾驶员 0.229
后左座 0.149
后中座 0.167
后右座 0.171
轿车各个座位的危险系数
图4-63 撞车中轿车驾驶员受伤过程
事故中人体内伤和脑损伤与减速度直接 有关,骨折与作用力有关,组织损伤与 剪切应力有关。
研究汽车内部被动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是 降低人体的减速度。
1.安全车身
在轿车发生正面碰撞或碰撞固定障碍物时,前部出现特 别大的平均减速度jcp(300~400),向后逐渐降低。其质 心位置的平均减速度jcp为40~60,瞬时值可达80~100g。
驾驶员 副驾驶员
上肢 8.5 7.2
腹部 6.5 4
下肢 20.5 19
事故中轿车乘员身体各部位受伤分布
汽车和自行车碰撞时速度多在40~50km/h,而与摩 托车碰撞速度则高得多,往往超过65km/h。
大多数行人是在交叉路口和道路入口处从侧面被汽 车正面所撞。 轿车平均碰撞速度不超过35km/h。
汽车速度超过40 km/h,则常会导致行人死亡。
载货汽车,20km/h的速度已可使行人头部受到致 命伤害。
评价被动安全性的最简单指标是“事故严重程度因 素”F,即
F N s / N sh
Ns—事故中死亡人数(当场死亡或事故后存活 不超过7昼夜的);
Nsh—事故中的受伤人数。
各国统计数据表明,—般在1/5~1/40范围内。
安全气囊的作用情况
侧面气囊装在车门或座椅架上
由于乘员与向内移动的汽车部件之间距 离很小,所以容积为12L的侧面气囊响应 时间不得超过3ms,充满时间应小于 10ms。
影响安全带收紧器和气囊保护效果的决定因素是 在准确的时间触发。
就气囊来说,要使乘员在气囊仍然处于充满状态 并开始放气时与其接触。 电子控制的触发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碰 撞过程中减速力的大小,在识别碰撞类型后(如 正面、横向或成一定角度碰撞),迅速准确触发 气囊和安全带收紧器,引爆气体发生器。
侧面气囊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检测侧向碰 撞造成车门变形引发的压力上升,触发 气体发生器。 两侧使用相互独立的传感器,分别检测 各自的压力,决定是否触发。
3.消除部件致伤因素
在乘坐区设计时必须保证在乘员生存空间
内没有致伤部件。
由于人体尺寸的差异,乘员乘坐姿势的不
同,生存空间的形式也各不相向。
在图中画出了在撞车前和撞车后零件变形界限。
2.限制乘员位移
轿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多用三点式安全带 后排乘客或载货汽车、大客车乘员也有用腰部安全 带的,赛车乘员则用四点式。
图4-70 安全带形式
安全带的惯性式锁紧装置只要拉伸速度超过设 计速度就可以把安全带拉紧。
腰部固定点承载能力不应低于22.7kN,肩部固 定点则应高于22.9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