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爱国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沟通、协作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培养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壮丽山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吗?她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2. 课堂讲授(1)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2)分析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3)讲述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将爱国情感融入日常生活?(2)开展“我为祖国献一策”活动,让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
(3)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了解了祖国的伟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爱国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国德育实践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3. 学生对爱国情感的认同和表达。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伟大。
2. 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 在教学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2)掌握我国历史发展中的爱国事例和英雄人物;(3)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目标与范围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真真实实的环境中培养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各种生动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方案特别适合中小学阶段,力求让活动既好玩又能长期开展。
现状与需求分析说实话,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教育简直就像是个摆设,缺乏深度和广度。
很多老师在教德育的时候,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内容单一,形式也枯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是低得可怜。
调研显示,大家对德育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几乎没有。
所以,设计一个有趣又能打动人心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真的是迫在眉睫。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活动主题确定首先,我们得选一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比如“诚信”、“责任”或者“友善”。
这些主题能引发共鸣,让学生们愿意参与讨论。
活动方式设计1. 小组讨论- 把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看法和生活中的经历。
讨论时间大概控制在30分钟,老师负责引导。
2. 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一些真实情境,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和处境。
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参与感,还能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道德问题。
3. 社区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比如义务清扫、慰问孤寡老人等等。
通过真实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4. 总结分享- 活动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收获和感悟。
可以鼓励学生用简短的PPT展示,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安排-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持续2小时。
- 场地选择:教室、操场或社区活动中心都可以。
- 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和相关教师。
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活动需要一位德育教师作为主要负责,还可以邀请心理辅导老师、社区志愿者等参与,增加活动的丰富性。
物资准备1. 讨论材料:准备一些相关主题的资料,比如故事、案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理想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德育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2)掌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树立德育信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共计40人。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室布置以“理想德育”为主题,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德育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德育的重要性;(2)教师简要介绍德育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
2. 新课讲授(1)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2)德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关于道德品质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道德行为;(2)教师讲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等。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德育的问题;(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
第二课时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 新课讲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小学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校决定开展小学德育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升道德素养。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走进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环保、敬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参观企业、工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2. 校内实践活动(1)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班级口号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精神。
(2)校园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爱心捐助等,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家庭实践活动(1)家庭劳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2)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等,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组织实施: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辅导员协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评价: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参与情况、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五、活动保障1. 加强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宣传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小学德育活动方案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小学德育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传承中华美德,共建和谐校园1.活动背景2.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培养孩子们的尊重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二、活动内容1.开场环节:升旗仪式活动开始时,全体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奏唱国歌,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2.主题演讲:感恩、尊重、团结由校长或教师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感恩、尊重和团结的重要性。
3.互动环节:感恩卡片制作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写上对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
完成后,将卡片送给被感谢的人。
4.主题游戏:尊重他人,和谐相处设计一系列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他人,如“盲人摸象”、“信任背摔”等。
5.团队建设:拔河比赛组织一场拔河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会团结协作,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活动组织1.活动筹备(1)提前一周向全校师生宣传本次活动,让大家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
(2)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器材等。
(3)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2.活动实施(1)活动当天,全体师生按时参加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活动评估1.活动结束后,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优秀者表彰。
3.将活动成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这个德育实践活动方案,旨在让小学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尊重和团结,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注意事项: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细致周到,比如感恩卡片制作所需的材料是否足够,游戏环节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解决办法:提前列出清单,反复核对所需物品,确保数量充足。
对于游戏环节,事先进行安全评估,设置安全区域,准备急救包,以防万一。
实验学校德育实践课程《收花生啦》活动方案
XXX实验学校德育实践课程《收花生啦》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理解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学会收花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
2、通过收获花生,使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并把这种喜悦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3、通过小组相互合作制作花生作品,加强团体间的合作意识,学会和别人合作,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锻炼孩子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品质。
4、通过说花生、玩花生、看花生、忆花生几个环节的设置,让孩子明白做人就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二、活动准备:1、准备刨花生、收花生的的各种工具,例如:铲子、钩子、筐子等。
2、学生收集与花生有关的资料。
(花生的样子、用处、与花生有关的故事、带“花”或“生”字的成语等)。
3、多媒体课件出示许地山的《落花生》。
三、活动具体安排活动地点:十里地农场活动时间:2024年9月24日活动主题:花生的约定--《收花生啦》活动过程:一、开场白师:金秋十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飘香。
我们在春天播种的花生已成熟,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果实。
今天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收获的快乐!我宣布:四年级农田收花生暨花生品尝会现在开始!二、收花生1、教师讲述收花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教师边讲述边师范)2、学生分小组活动。
(每小组刨2——3穴花生)3、讲解:下面我们将自己刚刚刨下来的花生整理干净并按照以下去做。
(1)数一数每穴花生各结多少个果;(2)数一数每穴花生共有多少个果针;(3)数一数每穴花生共有多少个只扎锥不结果的果针;(4)数一数每穴花生分别有多少个单仁果、双仁果以及三仁果。
把以上数据分别记入自己的记录本,留作课后研究。
4、小组活动。
5、各组汇报观察结果。
6、教师指导学生汇总填表。
7、教师小结学生活动情况。
8、学生分组收花生,教师边刨花生边巡视指导。
9、活动结束后,教师表扬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
德育实践课获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实践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课,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特举办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以下是本人所设计的德育实践课获奖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传统美德,认识到传承美德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美德,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美德。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美德。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新课讲授(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你了解哪些我国传统美德?②如何将这些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③你认为传承美德的重要性是什么?(2)分享交流: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我国传统美德的内涵。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践行美德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个事例中体现了哪些美德。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处理?4.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以“传承美德”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2)各小组进行活动展示,分享活动成果。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承美德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做一名有道德的人。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2.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育实践课利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利他的概念、意义和作用,认识到利他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他意识,提高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利他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利他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利他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将利他行为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这些行为体现了利他精神。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利他的概念:利他是指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是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体现。
2. 分析利他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利他行为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2)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利他行为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
(3)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利他行为可以锻炼个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举例说明利他行为的作用:(1)关爱他人:帮助贫困学生、照顾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2)助人为乐:义务劳动、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利他行动的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如: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学生、环保行动等。
3. 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活动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利他行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谈谈如何将利他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3. 教师总结:利他行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德育实践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德育实践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仪、公共场所秩序、环境保护等。
2. 职业道德教育: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诚信守法等。
3. 家庭美德教育: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家庭和谐等。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建设、角色扮演、沟通技巧等。
5. 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政治、社会现象、法律法规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德育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教师讲解德育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观念。
(3)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4)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感。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德育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德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五、课程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2. 评价内容:(1)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
(2)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4)学生的德育实践成果。
六、课程资源1. 教材:德育实践课程教材。
2. 案例库:收集整理与德育相关的案例。
3.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社区、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场所。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德育学习资源。
七、课程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孝道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孝道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内涵。
(2)掌握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增强家庭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长辈的道德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孝道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内涵。
(2)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孝道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行为中。
(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克服不良行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孝道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讲授(1)介绍孝道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内涵,包括孝道的起源、孝道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孝道的基本内涵。
(2)分析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如促进家庭和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等。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孝道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孝道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开展孝道主题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敬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孝道,增强社会责任感。
4. 互动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2)学生分组讨论孝道观念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孝道方面的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2)关注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其思维深度和广度。
2. 成果性评价:(1)评价学生的孝道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敬老活动等成果。
(2)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评价其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6篇)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6篇)德育实践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我校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状况较严峻,通过学生实际调查和分析,找到交通拥堵的缘由,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把握第一手材料。
2.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口语交际力量、文字表达力量、团结合作力量和社会活动力量。
活动预备:1.调查时间:一周(周一至周五)2.调查地点:本校四周50米范围3.笔记本、统计册、笔;4.照相机、微型录音机5.教师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对学生调查方法给与积极辅导,利用课余实间,让学生自主分组活动。
活动程序:一、调查阶段1. 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半小时内,调查统计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辆数,调查统计徒步接送学生的家长人数,调查统计其他过往机动车、非机动车辆数,调查统计其他过往行人人数。
2. 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半小时内,用照相机记录校门前拥堵的感官状况。
3. 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半小时内,调查统计学校门前交通警察执勤人数。
4. 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半小时内,调查统计学校门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乱停乱放辆数和次数。
5. 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半小时内,用微型录音机随机采访家长、学生、过往机动车驾驶员、交警、行人对学校门口交通状况的感受或看法。
二、分析阶段1.整理调查数据,画出相关统计表或统计图。
2.整理访谈对话,提炼出主要观点。
2.进展数据和观点分析,得出造成我校门口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预期活动效果通过调查活动,写出小论文,给相关部门提建议,有效解决我校门口拥堵状况,保证学校门口街道畅通,保证师生安全。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安康寒假和谐行动”为主题,教育本校学生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内容,以远离嬉戏机、网吧,KTV等成年人消遣场所。
遵守交通规章、文明交通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使学校成为文明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行动的先锋队,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小学生安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出奉献。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德育实践活动方案(通用7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实践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篇1为了让全体同学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并促使大家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达到感、思、悟、行的效果,进一步从小家、大家以至国家等不同层面,了解当今社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切身感受身边的发展变化,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强校梦”凝心聚力,为“慈溪梦”出谋献计、为“中国梦”接力奋斗,为自身成长成才积淀经验,努力做行知学子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学校决定于20xx年寒假组织开展系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青春筑梦共成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活动原则以个人或小分队为主要形式,或以团支部、学生社团等为组织单位,本着安全第一、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实践每位同学(第1、2主题必做,其余可以选做)三、活动内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学生围绕慈孝文化、社会热点调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运用新媒体,以独特视角通过微电影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具体参考主题内容如下:(1) 卷墨书香·读好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途径。
阅读可以得到才能,阅读可以提高个人素质,书中有宝贝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
努力营造读书氛围,缔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与好书做伴,养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的读书习惯,陶冶情操。
开展“读好书”活动,建议学生寒假读一好书本,主题内容积极向上,【形式】观后感(2) 慈孝文化·敬孝心我市因“母慈子孝”而得名,蕴育了以“慈孝、慈善、慈爱”为核心的“慈文化”。
要组织开展“慈文化”实践活动,以敬老孝亲为主题重点,提倡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德育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保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德育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小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3. 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一)环保知识讲座1. 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领域的教师为小学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方面的知识。
2. 讲座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环保手抄报制作1. 以“环保在我身边”为主题,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制作环保手抄报。
2.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 举办环保手抄报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三)环保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工作的艰辛。
2. 开展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的意义。
3. 鼓励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袋使用等。
(四)环保主题班会1. 举办环保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环保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 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筹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等,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宣传发动阶段: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3. 活动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4. 活动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作品,表彰优秀个人。
五、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2024年道德实践活动方案范本(2篇)
2024年道德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道德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品德教育讲座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品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讲座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品德塑造等方面,并提供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道德实践课程开展关于道德实践的专题课程,例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校规范等方面的课程。
在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道德实践中。
3.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参观福利院、慰问留守儿童、义务清理公共环境等。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包括举办文明礼仪讲座、开展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活动等。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意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素养和修养。
5. 邀请榜样人物座谈会邀请身边的榜样人物或社会上的公益人士来学校进行座谈会,与学生分享他们的道德实践经验和心得。
通过榜样人物的事例,激发学生的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6. 德育主题班会通过德育主题班会,简短地讲述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道德的重要性。
班会可以设置一些小活动,通过互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7. 德育主题班级活动每个班级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各种德育主题的班级活动,例如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开展助人为乐的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最新)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方案1一、工作思路及重点:1、抓住三条主线:行为习惯养成,促学生基础发展;坚持学校德育、艺体特色创建,发挥学生潜能;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教育效果。
2、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课程化;示范课程做引领。
3、转变教育观念,拓宽德育渠道:变说服教育为活动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由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延伸,放宽教育视野,更加充分发挥家委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学生基础发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工作措施:1、依托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国旗下献词等宣传渠道,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依托实践活动,渗透“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依托学校学能特色课程,推广“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依托城中的餐厅文化,深入“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二)梯次化培训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1、梯次化培训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培训再学习,今年打算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调动班主任老师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所-用到班级管理中。
初中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德育实践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德育实践课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德育实践课的本质。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德育实践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德育实践课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德育实践课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1)教师介绍德育实践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课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德育实践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德育实践课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参与度3.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能力4.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道德素养提升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德育实践课案例3. 教学视频4. 教学书籍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德育实践课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1全面落实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是深入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本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我校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挖掘周边社会资源,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拓展校外教育途径,创新校外教育形式,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通过课程与社会资源利用项目的实践研究,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确保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二、组织实施(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协调指导。
具体活动由教学质量部和学生发展部负责实施,学校发展部负责校本培训和课程开发,后勤保障部负责做好服务工作。
(二)活动形式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队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
学校、班级集体组织的实践活动由教学质量部、学生发展部和班主任负责;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负责统筹和管理;学生团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由团总支、大队部、指导教师和小队长负责;家长自愿组织的实践活动由参与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
三、具体实施(一)建立领导工作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x主要负责部门:教学质量部、学生发展部、学校发展部、后勤保障部1、教学质量部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落实。
生态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和内涵;(2)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挑战;(3)掌握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热爱;(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德育的概念和内涵;(2)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挑战;(3)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生态德育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2)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活动;(3)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环境的短片,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2)提问:你们认为生态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2. 生态德育知识讲解(1)介绍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和内涵;(2)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挑战;(3)讲解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 生态德育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将生态德育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2)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3)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了解环保技术。
4. 交流分享(1)各小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2)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感悟;(3)教师总结点评。
5. 课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生态德育的论文或心得体会;(2)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志愿活动。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2)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3)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成长。
2. 结果评价:(1)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在社区环保志愿活动中的表现;(3)评估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2. 实践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生态德育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中学德育实践活动课方案
一、课程背景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我校决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提升道德素养。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增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
三、课程内容1. 主题实践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等,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2)环保教育:开展环保宣传、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司法机构,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4)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2. 校园文化活动(1)班级文化: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各类社团,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3)文艺演出:举办校园文艺晚会、朗诵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社会实践活动(1)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敬老院慰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社会调查: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支教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支教活动,关爱贫困地区学生,传递爱心。
四、课程实施1. 组织管理(1)成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估。
(2)各班主任担任课程负责人,负责本班课程的组织实施。
2. 教学方式(1)采用课堂讲授、实地参观、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课程评价(1)建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校内(外)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校内(外)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品德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将组织一次校内(外)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题以“关爱社会,奉献爱心”为主题,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品质。
四、活动内容与安排1.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2.活动地点:校内(外)3.活动内容:(1)校内实践活动:开展“爱心义卖”、“环保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校内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2)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文化场所,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开展“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活动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反馈和指导。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生们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杨冰冰: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
李世杰: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杨冰冰: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1、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
5、布置爱心作业
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
2、各组宣誓。
3、表演唱“我的好妈妈”。
六、爱心大放送
杨冰冰: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
李世杰:行动起来,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
杨冰冰:让我们把深埋心中的话语写出来,献给我们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1、同学在爱心卡上写出最真情的话话,献给在坐的父母(播放课件,展示孩子与父母的相片---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八、请家长代表发言
九、宣布活动结束
主要特色
1、整个活动过程都由学生讨论实施,充分放权让学生自由施展自己的想法,包括教室现场布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建立微信群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等等。
七、班主任总结发言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同学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爱。老师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同学都长大了,我们34颗感恩父母的诚心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家长录音)
刘雨凡:通过微信群收集家长录音,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他们拼命的挣钱,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却羞愧得很。
四、全班同学汇报行动体会
1、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感恩行动体会
2、第二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曹心雨、杨钰慧、徐馨、孙路明)
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
杨冰冰: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汇报。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付胜鸿:通过同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可附能够反映活动成果成效和影响的相关实物、资料等佐证。以上表格不够可下延、附页。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感恩在行动,爱心献父母
汽车工程学院:黄河
2018年5月12日
德育特色活动案例设计竞赛稿
设计人
黄 河
所在分院
汽车工程学院
活动标题
感恩在行动,爱心献父母
实施班级
173301
实施时间
活动目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活动过程:
老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父母。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
2、实践活动由四个小活动组成: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
3、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扮演辅助角色。男女主持人,小组长发言都由学生完成。
实施效果
本次德育实施活动通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实施加工而成,虽然本次课只有75分钟,整个过程排练演习了很多次,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有了显着提升,同学们对父母感恩,对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班级日常管理成绩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的高涨,遇到问题愿意和同学们、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对学生短期内的改变也非常满意。
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
杨冰冰: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李世杰: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
杨冰冰:敬爱的各位老师
李世杰: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合:173301班“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杨冰冰: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李世杰: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杨冰冰: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李世杰: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 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周颖: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家长)
李娟:通过微信群与家长沟通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