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
从陈寅恪的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他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句话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这句话一听起来还是十分之有吸引力的,作为知识分子,这句话所达到的境界是他们所欲最求的最终目标之一,而王国维,陈寅恪等优秀知识分子作为榜样也值得后世之人的效仿。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
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则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一个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强调,一个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弥补。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对心态开放、打破围墙、追求人生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个人在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为当时之强硬势力软硬胁迫,例如在建国前的陈寅恪,朱自清,老舍等一批知识分子,乃是知识分子之楷模;相反的,顺从于当时之时势,并与之同流合污者,即使在文学上有不凡造诣但也逃脱不了后人的口诛笔伐。
所谓“独立”,“自由”,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也不是绝对的。
独立与自由只能在一定的前提下,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的独立,自由。
比如,你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去实现你的独立,自由,但是并不能触犯其法律。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认为,为了使学生得到自由发展,免于“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必须使大学成为“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独立作文之作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作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篇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昨天,也就是4月7日,文化学者王康在大讲堂讲座时提到:中国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秦始皇到毛泽东的传统,一个是从孔子到陈寅恪的传统。
他并且认为,从孔子到陈寅恪的传统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文化的救赎,相信文化的教化作用,相信文化能够改变人的心性。
这是王康先生从文化作用于人心的角度对陈寅恪们的认识,大讲堂的向老师认为:从文化学人本身的角度,陈寅恪们还形成了自己强有力的学术传统,那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下面引两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对这一传统的坚守。
1、1929年6月2日,为纪念王国维去世两周年,清华国学院师生集资,建成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陈寅恪撰写的碑文里第一次提到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以下是碑文全文: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
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
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2006-4-817:44:002、1953年,中央决定任命陈寅恪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派陈的学生汪篯送信给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的陈寅恪,陈口述了著名的《对科学院的答复》: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
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集念。
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
在当时,清华校长罗家伦,他是二陈派去的,众所周知。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则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一个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强调,一个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弥补。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对心态开放、打破围墙、追求人生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此,培养一代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公民,提高我们的文明程度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这一精神应该成为现代化以后的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
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广义的教育,实际上需要有一种真正的从人的终极关怀角度来确立的教育目标,我把他叫做人格教育或人格塑造。
我们的教育现在缺乏一种人格的塑造,或者由于教育者的局限性,不知道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怎样的人格。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从陈寅恪的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该成为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陈寅恪先生在二十年代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来,终身未曾违背这一宗旨,最明显的就是五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决定增设两个历史研究所,派人南下广州,邀请陈寅恪出任第二历史研究所,亦即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当时早已失明的陈寅恪亲自口授了一封复信,其中说: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文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文咱们来聊聊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吧!
你知道吗,独立精神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灯塔,无论风浪多大,它总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不是跟着别人走,而是坚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全世界都与你为敌,你也得有自己的主张。
再来说说自由思想。
这可真是咱们灵魂的翅膀啊!它让咱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甚至敢于梦想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
没有束缚,没有限制,就像天空中的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说到独立和自由的关系,那可真像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没有独立,自由就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自由,独立也失去了意义。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像咱们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最后啊,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就像是咱们的导航仪和加速器。
有了它们,咱们才能独立思考,不被外界所左右;有了它们,咱们才能勇往直前,追求自己
的梦想。
所以,咱们要时刻珍视它们,让它们成为咱们生活的动力和源泉!。
独立人格,自由之思想作文素材
独立人格,自由之思想作文素材民国大师系列: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陈寅恪海外留学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作文800字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文800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这听起来是多么醇正的词语!然而,要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自由意识,可并非易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各种观点、理论、价值观充斥着我们的大脑,让人有时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真正的想法。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自诩思想开放、包容多元。
可有多少人真正拥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呢?太多人还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灌输,盲目追随主流价值观。
我们谈"独立思考",却往往止步于口号。
要培养独立精神,必先学会怀疑。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要"听话"、"遵规矩"。
这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让我们失去了批判的勇气和能力。
我们畏惧于挑战权威,惧怕与众不同,最终迷失了自我。
独立思考,绝非等同于固步自封、孤芳自赏。
恰恰相反,它需要我们虚心学习、开放包容。
独立之人,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在博采群言之后,独挥自己的见解;不是固守一成不变,而是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一个思想自由的人,必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人。
他们不甘于止步,不惧于迷惘,勇敢地去追寻未知的领域。
他们渴望突破框框,渴望打破常规,追求更高、更远的人生境界。
曾几何时,独立自由的精神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骄傲。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反对旧思想、追求独立精神的伟大运动。
钱玄同等人,用火热的青春书写了"勇气可贵,能使人民自由"的激昂诗句。
如今,我们正处于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亦然而来。
我们更应秉承先驱者的精神,以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勇敢地去追寻真理,去实现自我。
独立之人,方能自由。
自由之人,则必独立。
一个不独立思考的人,只能永远囿于既定的观念,迷失在众声喧嚣之中。
唯有独立的精神,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独立思考,自由意识,是一个漫长的修行之路。
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需要我们拥有宽阔的胸怀,包容不同的声音;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追求高尚的理想。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实意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实意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实意义作者:许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问家,清华“四大哲人”之一陈寅恪(1890.7.3—1969.10.7)先生最早(1929年)提出来的。
他在王国维纪念碑文中所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这句话与其说是对王国维的赞美(更多的是指向学术方面)不如说是他自己处世的思想精髓。
他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并且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先生的这句话,在当时社会知识界评价极高。
梁启超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这句名言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而且日渐成为现代化以后的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二个词:“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
百度讲:精神是人的情感,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记忆交流,喜怒哀乐、社交和自控力。
哲学上,精神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精神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
精神独立有以下四点:一是精神依赖于物质,有了物质独立才有精神独立可言;二是有健康的自我,不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自扰,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并一直有力量践行,坚持而不固执,能从善如流;三是要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时候,也懂得借助外界的力量;四是内心是快乐的。
思想,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认识。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即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思想也是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法的重要体现。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
大师辈出、精英涌现。
陈寅恪先生就是民国时期涌现出的璀璨巨星。
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源远流长影响着后人,佛房一盏明灯,照亮史学前进的道路。
一、初闻陈先生第一次初闻先生那是在无知的大二第一学期,记得某师老师讲课时说“做学问就要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读书写文章就要做到直掏心脏,立意拔高。
”上万老师的课总是能把迷失的自我拉回到现实的人生中,去思考,去感悟。
还记得第一次读的是陆键东老师著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刚开始读时心里只是带着老师给的任务去读,当慢慢深入了解到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人生经历,我已由不情愿读转变为心向往之。
对陈先生充满了尊敬崇拜之情。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而始终萦绕在我心头的是那份沉重,除却陈寅恪晚年不得安宁的生活,还有那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的凄凉。
字里行间,犹可清晰的的找寻到作者翻着泛黄的档案,动容而又感伤的印下上个世纪的学人风骨。
整本书刻画出了一个学者文人身不由己的画面。
我想,作者是极敬重陈寅恪的,那就难怪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丝丝的偏爱,一丝丝的怀念。
此书,与其说是在向我们展示陈寅恪的晚年光景,莫不如说是以陈为核心的一众知识分子在大环境中的沉浮录,一个群体有着难以自持以及身不由己的悲凉。
梁晓声先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在谈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状时,曾这样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
如果竟不被那么看待,他心里就不免有几分不痛快起来。
如果他是他所从事的知识领域内的官,他将很在乎他在世人眼里,是否区别于他的同行,是否被认为比他的同行高一等。
”[ 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这在中国绝对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起源,只不过是当今社会的现状加剧了此类现象。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在中国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坚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他敢于直面现实,坚持真理的重要原因。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是指坚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行动的精神。
他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随大流,不墨守成规。
他认为“独立思考才能得到‘自由独立的思想’”,只有靠独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他引用曾国藩的话,说“我尽力写到自己的思潮和自己的意思”,要求自己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受任何集体思想的束缚。
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是指对任何事物进行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的自由是一种基本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和自由的行动。
他强调自由的思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源泉。
他说“思想是个人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干涉他的思想”,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的思想,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和约束。
他强调了自由的表达,他说:“一个人在言论上的自由,是在别的权利中表现得最生动和最本质。
”他认为,自由的表达不仅可以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思想,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
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使人们能够摆脱被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真假。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表达,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
陈寅恪坚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因为他认为这两种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力量。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人类才能摆脱黑暗和落后,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和文明。
因此,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精神,并且付诸行动。
只有做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才能达到正确思考、科学决策的目的,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陈寅恪励志演讲稿: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励志演讲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励志演讲。
陈寅恪曾经说过:“独立之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个人对一切之自由之思想和文化的热爱。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独立之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
独立的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权,他们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现状,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和创造。
独立之精神是一种不惧困难、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他们不因外界的压力和困境而气馁,而是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其次,独立之精神是对一切自由思想和文化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独立的人敢于持有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轻易被他人左右。
他们善于思考和质疑,关注世界的多样性和人们的不同观点,从而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独立之精神使人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敢追求真理和进步。
然而,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的锤炼和培养。
首先,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因他人的异议而退缩。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圈,我们都应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其次,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开阔自己的知识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拥有更深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最后,我们要勇于追求真理和进步。
面对改变和挑战时,我们不能畏惧,而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敢于在困难面前奋勇向前,不断超越自我。
独立之精神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只有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行动,勇敢追求自由之思想,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独立自由的个体。
谢谢大家!。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倡导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
这两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下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析陈寅恪所倡导的这两个概念。
首先是独立之精神。
对于陈寅恪来说,独立意味着不受外界的干扰,不受外来的约束,自己有自己的主张,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在面对种种复杂和残酷的现实条件下,不负以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在人生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在学术界,陈寅恪主张独立思考,不受权威和学派的束缚,不盲从海外学术,坚持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倡导自主与独立。
而在政治方面,陈寅恪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对中国的干涉,主张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的决策权,独立的民族意识与自主意识。
其次,是自由之思想。
自由的思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信仰、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自由把握和主宰。
在陈寅恪看来,中国学术界与政治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传统上的束缚,思维是相对僵化的,需要突破。
自由之思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审视。
自由思想鼓励人们不拘一格,勇于挑战固有的思维模式,排斥教条主义和盲从主义,努力探索事物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从而获得更广阔、更深刻的认识。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相辅相成,它们的关系体现为“自我决策权的发挥”和“自由发挥主体性和个性”。
在现代社会,个体和群体在出行自由、言论自由、对外自主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也要求我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创新和创造。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为基础,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推翻陈旧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个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
总之,独立之精神是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成功的关键,而自由之思想则是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源泉。
陈寅恪强调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潜能,以求人的本真和价值的体现,这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和古文学研究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十分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文将对其这一理念进行探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独立之精神”的含义。
陈寅恪认为,独立不仅是政治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独立。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对独立的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独立,以此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对政治和思想的独立,强调个人自由的权利和价值。
其次,我们来看看“自由之思想”的含义。
陈寅恪认为,自由思想是现代文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他认为,自由思想的核心在于“怀疑精神”,即对一切思想和观念都应该持怀疑的态度,并不断地进行批判和反思。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自由思想,并通过不断地探究和实践,来发现自己所不知道的真理。
最后,我们来看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陈寅恪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现代化。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的阻碍在于对个人独立和自由思想的限制。
而只有通过充分发展个人独立和自由思想,才能够让中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综合来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
这一理念呼吁人们保持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怀疑和反思,以此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进步。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和文化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思想观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期望。
首先,陈寅恪所强调的“独立之精神”,是指对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注重和培养,他认为一个人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盲从,不能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被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所主宰。
这一思想反映了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自立自强和自我检讨的传统,有助于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避免盲从和受欺骗。
其次,陈寅恪所倡导的“自由之思想”,是指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思想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枷锁,让人们能够拥有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渠道。
自由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陈寅恪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重重的限制和压抑,不利于人们的自由思考和表达。
他主张推崇自由和开放的思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最后,陈寅恪所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是希望能够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弊端是封建思想的束缚,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思想,而不是重复性的思考。
因此,中国必须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的精神,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之,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观点,成为了现代中国精神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陈寅恪鼓励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勇气,追求自由思想,以实现中国的更大发展和进步。
精神独立名言
精神独立名言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一个真正精神独立的人不会去寻找依附,而是会吸引更多人来依附他自己,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归宿。
3、只有当精神能够完全自由,亦即它从欲望中完全独立出来时,它才成其为精神。
4、要精神独立,爱情才能走得久远,要人格独立,女人才能活出风采。
所以,如果你想活得精彩,就不要老想着依靠别人,唯有自立,才能掌舵命运的航程,主宰自己的人生。
5、坦白是精神独立不倚的特征,而专门找好机会则是一种冒险的举动。
6、当我们的精神独立自由起来了,所谓的孤独就是一个吹胀了的气球,一戳就破。
7、一个人的自我扎根在别人身上,它需要别人的灌溉。
那就是为什么即使在精神上,我们也无法离开别人而独自生活。
8、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是行尸走肉。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7期文/ 刘斌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幽静的清华园,矗立着王国维的纪念碑,学子们每经此地总会怀着对一代国学大师的崇敬与惋惜的心情,而又总会为在20 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陈寅恪所写的碑铭所感动与激励。
碑铭中称赞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第一次以凝练的语言总结表达了近世启蒙思想运动以来中国学者要求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成为正直学者的追求与人格的象征。
早在1905 年,王国维即论述了学术独立的意义,他说:“夫哲学家与美术家之所志者真理也。
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
”因而追求真理是学者的天职,他希望“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则幸矣”。
他评论学术界时,主张将学术研究视为目的,而非国家、民族和宗教的手段;这样学术才能独立,而“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
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自杀方式表现的独立与自由是伟大而永恒的。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一生通晓蒙、藏、满、日、梵、巴利、波斯、西夏、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文字,尤精于梵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他先后从事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研究,著述精湛,在学术史上开拓了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开拓出了崭新的学术路径,这其中陈寅恪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
【转】如何理解“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转】如何理解“独⽴之⼈格,⾃由之思想”作为⽣命的独⽴个体,⼈应有其完全独⽴的精神价值,独⽴的思维,独⽴的⾏为准则,并具有选择独⽴⽣活⽅式的权利。
⾃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时⽆刻不受到来⾃各⽅⾯的束缚,这些束缚来⾃于环境⽂化、家庭、社会准则等。
具有独⽴⼈格精神的⼈就必须⽆时⽆刻不和这些束缚展开⽃争,不断的完善⾃我,追求独⽴的精神价值,活着的过程就是寻找⾃⼰独⽴⽣活⽅式的过程。
具有独⽴⼈格的⼈不会为⾃⼰的利益去做驾驭他⼈的事,不以⾃⼰的的意志去束缚任何⼈,虽然以⾃我为中⼼,但却能尊重他⼈的思想和意志。
“智之所贵,存我为贵;⼒之所贱,侵物为贱。
《列⼦·杨朱》中的这句话正是古⼈对独⽴⼈格精神最⽣动的描述。
以⾃⼰的存在为存在,同时⼜能尊重他⼈的存在。
在与他⼈的交往中保持⾃⾝的独⽴性,并以个体的独⽴价值参与社会活动。
具有独⽴⼈格精神的⼈有宽⼴的胸怀,能海纳百川,不因⽣活中的细⼩锁事⽽与他⼈⽄⽄计较,不过多的计较个⼈得失,能宽容哪些反对⾃⼰,歧视⾃⼰的⼈。
不与⼈记仇蓄恨,能把敌⼈当作朋友来看待。
能以平和的⼼态看待事物的发展,以“凡是现实的事物都有其必然性的因素”来看待问题,不拘泥⽣活的⼩结,⽆视周围他⼈所为,⽆视功、名、利、财、⾊、权等的诱惑,⾝处尘浊之中⽽能保持⾼洁的灵魂。
同时也不必过于压抑⾃⼰的情欲,做到⼼随所欲,按⾃⼰的想法去⾏事。
随时保持淡泊、宁静的⼼态,冷静的看待⼀切问题,不被⼀切的社会集体过激⾏为传染。
注:上⾯肯定不是我写的,只是看看⾃⼰的⽋缺(主要在最后⼀段)。
就算不为了独⽴⼈格,为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为了宁静的⼼态,我也还有很多努⼒⼯作要继续,长路漫漫。
虽然以此督促提⾼⾃⼰,虽然有些想法不谋⽽合,但并不以此作为神圣的准则;有些不适合⾃⼰,不太现实的东西,就不强加在⾃⼰⾝上来了,我也⽊有兴趣搞得好像要成仙要出家⼀样,我也不过俗⼈⼀个罢了,永远要记得适度。
独⽴之⼈格,⾃由之思想。
能够⼀个⼈旅⾏(最近刚在书⾥看到的),此其⼀;能够有⼀套⾃⼰的价值体系,有正确的价值观,既不不依赖于⼈,也不受⼈影响,此其⼆;其三其四其.......有待发现。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重。
二 、“独 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提 升 人 格 、令人敬仰
“独 立 之 精 神 、自 由 之 思 想 ”一 旦 深 人 人 的 骨 髓 ,那 么 ,
他的言便会
现 思 想 。1942年 春 ,有人
之
, 请陈寅恪 被
的 授 ,被他 。
要 知 道 ,那是 时 期 ,如 果 答 应 ,物质上匮 乏 的 问 题 便
国 大学
古 文 字 学 、中 古 文 字 、 古 语 , 借 语 言
赋 及 勤 奋 刻 苦 , 阅 读 梵 文 、巴 利 文 、波 斯 文 、突 厥 文 、西
夏 文 、英 文 、法 文 、德 文 八 种 语 言 的 能 力 ,尤 以 文 与 巴 利
文特精。
然 而 ,这 样 一 位 东 方 文 化 与 西 方 文 化 兼 修 ,被国内外学
由 此 联 想 到 另 一 个 人 ,那 便 是 刘 文 典 。刘 文 典 是 安 徽 合
肥 人 ,1927年 任 安 徽 大 学 长 ,1929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教 授 、主 任 。他 学 贯 中 、思 想 学 问 大 精 深 ,是当之无愧的
学 术 大 师 。但 恃 才 傲 物 ,桀 骜 不 驯 ,然 而 说 到 陈 寅 恪 ,却敬重
思想理论研究
“独 立 之 精 神 、自 由 之 思 想 ”的 历 史 意 义 与 现 实 价 值
方志诚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 苏 苏 州 215121)
摘 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于1929年提出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在人们普遍缺失独立人格与自 由心灵的当时,它的意义甚大。今 天 ,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仍引人注目。
人 ,他 是 傅 斯 年 。当 时 的 学 大 都 “不 务 正 业 ”,无所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
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
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在小学和中学接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很少有自由思想的空间。
到了大学以后,一下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没有取舍的标准。
怀抱很远大却显苍白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行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又似乎离现实非常遥远。
许多人渐渐选择了一条道路,却仍然觉得远离自己的本心;另一部人选择了随大流,周围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却想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我们也许会从师长和同学那里,从网络上得到一些关于专业、社会、政治、人生的意见,通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抉择,得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乃至于能与同学辩论。
但这些观点不系统、很可能只是一家之言。
而最关键的是,这些观点只关注于外在世界的一些局部,对于人生的重大问题没有回答——乃至于很少有人觉得自己能想清楚这些重大的问题。
对于一些现实的学业、求职、爱情等问题,这些观点也经常显得很空洞、不切实际。
工作了之后又怎样呢?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一些行业的工作量很大,还要应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升职、评奖金、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更有家庭需要照顾。
一位师兄告诉我,他有一段时间下班回来之后,非常疲惫,困得根本没有精神读书。
他说许多人工作后非常怀念上大学的时光,觉得那是自己一生中思想和人格达到的顶峰。
如果工作相对轻闲——这是少数,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对许多问题能有一个更务实和透彻的认识。
但是这一生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改善社会?另有一些人选择追求理想,不随大流,不走寻常的道路。
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但相当多的人走得很坎坷。
不走寻常路,自然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信仰的力量是否强大到让我们克服困难昂扬向前?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足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自己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食和水?随大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人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堕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成见的小世界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我们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呢?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
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判断
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判断
1、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不同之处在于:思想独立,强调的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外界环境的认知,是对外的态度;而人格独立,强调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义,是对内的态度。
2、思想独立,是精神层面的事,人格独立,更倾向于执行层面。
一个重判断,一个重选择。
3、二者是两套并行的体系,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
是自主性比较强,有独立意识的一种人格。
表现为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实践,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理性能力,注意维护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利,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独立人格一般意义上是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操守。
4、指一个人善于独立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征。
表现为一个人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对别人提出的原理和结论,不盲目接受,而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评价,创造性地去认识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
中国经典演讲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
中国经典演讲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中国经典演讲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中国经典演讲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
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
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
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
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
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
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
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
我、你都应该如此。
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
我对胡适也骂过。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中国经典演讲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
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
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在小学和中学接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很少有自由思想的空间。
到了大学以后,一下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没有取舍的标准。
怀抱很远大却显苍白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行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又似乎离现实非常遥远。
许多人渐渐选择了一条道路,却仍然觉得远离自己的本心;另一部人选择了随大流,周围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却想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我们也许会从师长和同学那里,从网络上得到一些关于专业、社会、政治、人生的意见,通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抉择,得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乃至于能与同学辩论。
但这些观点不系统、很可能只是一家之言。
而最关键的是,这些观点只关注于外在世界的一些局部,对于人生的重大问题没有回答——乃至于很少有人觉得自己能想清楚这些重大的问题。
对于一些现实的学业、求职、爱情等问题,这些观点也经常显得很空洞、不切实际。
工作了之后又怎样呢?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一些行业的工作量很大,还要应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升职、评奖金、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更有家庭需要照顾。
一位师兄告诉我,他有一段时间下班回来之后,非常疲惫,困得根本没有精神读书。
他说许多人工作后非常怀念上大学的时光,觉得那是自己一生中思想和人格达到的顶峰。
如果工作相对轻闲——这是少数,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对许多问题能有一个更务实和透彻的认识。
但是这一生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改善社会?另有一些人选择追求理想,不随大流,不走寻常的道路。
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但相当多的人走得很坎坷。
不走寻常路,自然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信仰的力量是否强大到让我们克服困难昂扬向前?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足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自己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食和水?随大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人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堕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成见的小世界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我们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呢?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
所谓有思想,不是说对一些地图上不相干的地方有一些繁复斑驳了解和猜测,而是关注于人生社会的大问题,就好比地图的整体、地图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我们的起点、终点、中间的路径。
同时,思想中蕴涵了行动,我们有了地图就是要去走一条路的,而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
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
我们说一个人思想自由,是说他基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维方式,能够提出许多新的、有益的见解,与前人的见解相对照而能给人以启发,不是说他不顾前人的经验胡想一套、妄自尊大;我们说一个人思想深刻,是说他具备透过表象发现问题关节点或实质的洞察力,不是提出一些与实事不符的片面、古怪的观点。
我们说一个人思想开放,是说他能不断学习,原原本本地领纳别人的观点、立场,进而能同情地体会作为前提的生命体验,不加入自己的曲解;有疑处阙疑(暂时搁置)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时再从一更高的观点沟通人我,使各自思想的不足得以弥补、优点并行不悖;不是说不加鉴别地一味吸收、实则未领纳其本怀,吸收得多了,不同观点错杂无序,就在心里打架,然后再用搅糨糊的方式强行调和。
思想需要训练才能自由、深刻和开放。
我认为训练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心态,要心怀温情与敬意。
谈到认识就要谈到认识者和认识的对象,那么认识者与对象的关系就很重要。
是对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是没有关系?这决定了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所选取的视角。
如果我们以仇恨去看世界,得到的只有仇恨的理由;如果我们以冷漠的心看世界,得到的只有一堆冰冷、割裂的信息。
以爱心和敬畏的心与世界互动,我们才能欣赏它的美和神奇。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爱心缩短了我们与万物间的距离,敬畏给与我们平等的眼光,去除了自我中心的态度。
温情与敬意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客观。
所谓客观,并不光指事实是客观的,也要求认识的方式、思维的模式要能依据事物本来的面目来呈现它。
认识物要用物的规律,认识心要用心的规律,都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在与它真诚互动的过程中去体会,而不是用一个成见到处套用、百病包治。
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
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大爱和敬畏是指引我们追寻理想的强大推动力,中国古人讲“主敬”、“涵养”,正见得心态对为学的重要。
大爱和敬畏可以对学问,也可以对师友,恭敬心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
基于大爱和敬畏,也容易养成反省的习惯,反省自心需要有面对真理放下自我的力量,这种力量正可以从爱与敬中产生。
二是阅读,要广泛地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对人类各文明源头的经典尤其仔细揣摩知识是我们思考的材料,所谓“思而不学则殆”。
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我们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会说,我的兴趣没有那么丰富,对许多东西就是没感觉,不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兴趣可以靠大爱与敬畏来拓宽。
如我对历史没有兴趣,但想到我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图景我一无所知,而祖先的付出正是我今天的生命之所由来,而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趋势也依赖于对历史的学习,那么我会希望去了解历史而知道祖先们的生存状态。
如何培养大爱与敬畏,又如何让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呢?就要靠阅读人类各文明源头的经典,如中国的儒释道经典,西方的古希腊、基督教、伊斯兰教经典等。
读经典,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类文明演进中许多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最初形成于这些经典之中,因为是原初的,所以最少有限制和僵化,为一民族力量的源泉。
后来的历史的进程往往是基于这些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而向前推演,应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而有新的发展。
一些观念,有可能后人加以曲解,等走到极端后又反过来,全盘否定之。
而不管是坚持还是否定,都已离开了这一观点提出时的历史缘起和初衷。
而最终,还要靠有识之士深入经典,或多文明交流、多经典相参来解决。
此外需对古圣先贤存一份爱与敬。
何以千百年来那么多仁人志士都从他们那里得到生命昂扬向前的力量呢?需仔细体会圣贤的用心,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将经典中的话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
可以参见朱熹夫子《读论语孟子法》。
古人讲读书要按“经、史、子、集”的顺序。
大致的可以说,“经”是经典,用以接通民族文化的源头,建立人生的大本大源;“史”是历史,学史知文明的进展、演变,而以“经”中之精神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种资料整合成一系统;“子”是历史中各思想家、仁人志士的作品,因为他们的努力使在文明演进中麻木的精神得以复苏,人们寻到时代的方向,从他们的反思和探索中,我们更接近生命的真谛、历史的真相;“集”是各时代的文集,通过它们,我们能丰富经典和历史的血肉。
对于文科来说,这一顺序仍然有其适用性,对于理科来说,学科中的核心思想以及学科历史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三是阅历,要有深刻且广泛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一个观念产生的源头。
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说出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就需要进入到他的语境中,对他的生命体验有一种同情的了解。
要理解经典,也需要有一定的人生实践的体验才可以。
有一些词汇,如“仁爱”、“大爱”、“善”,我们以为没什么,人人都知道。
但以这样的概念来读《四书》、佛经或《圣经》,则很容易将之平庸化了。
读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得到了善的启示,就把它紧紧地守护在心间,决不失去)“三月不违仁”则不知所云,不知到“服膺”和“不违”的是什么东西,那又是一种什么状态。
又读到“克己复礼为仁”,则不免要批判。
而如果参加过一些慈善活动则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仁”。
一位同学参加奉粥后这样写道“觉得他们每一个人的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充满爱的光辉,那是心灵如此洁白安定的人才能散发出来的。
”“在这个活动中,每个人无不怀着一颗谦卑慈善的心在为他人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想想夫子所说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这般了吧。
”“仅仅只是一天,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在改变。
这样想的时候,顿觉人生无限辽阔与富足。
”在慈善活动中,心是打开的,直接地体会到什么叫善良,什么叫感恩,在团队中传递着爱,因为终于完成了任务而快乐,知道世事的艰辛而折服内心的轻狂。
我们大学生想得多做得少,一股书生气和孩子气,太关注自己的一点小苦小乐,缺少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精神。
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需要有从整体看问题的眼光和放下自己的见解随顺他人的胸怀,还要有果断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头脑灵活,要有坚强的毅力。
如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这些品质,则生命越来越丰满和充盈,思想也远离偏狭而容易包容、开放。
四是团队,要找到一个追求理想,并有自由讨论氛围的师友团队。
人的心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沉浸在某种特定的状态中,以为这就是生命和世界的全部了。
恋爱中的人看世界会觉得很美好,失恋了就觉得很灰暗。
同样,很少有人愿意去怀疑自己的观念的正确性。
特别是经过独立的思考得到某个结论,这时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不愿意听,乃至根本不认为会存在其它的观点和可能性,就愿意沿着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能挽回这种一意孤行的过失要靠三种回馈机制,一是自我反省,二是实践,三是与人讨论,特别是一群人的讨论。
水流而愈深,火传而不熄,在团队中的讲习讨论是最好的激发新思想的方式。
我认为要营造一个有效的讨论的氛围需要具备几个要素:一是共同的目标和前提;二是讨论者互相尊重乃至钦佩;三是大家,至少是组织者愿意清空自己去体察别人的感受,领纳别人的思想,即愿意舍己从人;四是参加讨论的人要对实际的情况有了解,“无所谓情者不得尽其辞”。
每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它所以提出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了解这个观点是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上提出的,则一切的观点不但不相违背反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们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此外,组织讨论还需要有敏锐的逻辑思维和洞察力,将大家的观点按总别、本末、因果、次第进行归类,并调整讨论的节奏。
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们的讨论浸润在一种温情当中,每个人讲话时我都能感受到对其他在场者的关爱,而不管他讲得好不好,在场的人都很自然地发现其中闪光的地方给予鼓励,并把讨论向前推进,没有隔膜,没有排斥。
相比之下,我感慨自己与人讨论问题时,有时好像剖析得很深刻,而内心却是一种干涩、寒凉的感觉,处处在与人对立,用自己的深刻去解构、去剖析,却没有好好从对方的角度去同情地理解,看对方的出发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