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平凉话
平凉方言之“耍舌头”
在平凉,爱耍舌头或老耍舌头的人要么是有权有钱的人,要么是啥也没有的人。有权有钱人耍舌头那叫“口才好”,啥也没有的人耍舌头那叫“谝手好”。口才好是书面语,类似于官方认证,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纵横捭阖,还会赢得掌声与喝彩。个别口才好的人还能在演讲大赛中获奖,名利双收。谝手好是市井语言,是草根阶层略带戏谑的嘲弄,可以在小范围内三五人中嬉笑怒骂,满嘴冒泡,但不会有人因此赢得赞许和尊重。相反,因为他(她)太能说,太会说,反而会降低他(她)的社会评价:那怂嘴太能,不好交!
平凉方言之“舌头”
秦玉龙
平凉人把能说会道谝手很劭(音shào)嘴像“八哥”的人称之为耍舌头或耍嘴皮子,也叫“谝三”或“老谝”。意思是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一般含有贬义。如:你甭光耍舌头咧,干点实事给人看一下撒!
众所周知,舌头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说话的,话有好话、瞎话、废话、笑话,而在舌头前面加上一个“耍”字,就有了玩弄的意思。过去,在平凉城乡集贸市场上有一群专职耍舌头的人,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牙客”,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经纪人”。但这些“牙客”们耍舌头的本事并不是很高超,只能在集贸市场上与牛羊鸡鸭为伍。在衣襟底下捏指头是“牙客”们常见的手段,而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三把牛羊卖给李四,再说服李四把钱乖乖掏出来给张三,“牙客”会从当中收取十几元或几十元不等的“口舌费”。
“半瓶子”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集贸市场上与“牙客”打过几次交道,发现这些靠耍舌头做生意的“牙客”总给人一种“坑蒙拐骗”的感觉。他们往往为了获取那一点“口舌费”,会摇唇鼓舌,夹枪带棒,嘴角冒白沫,连日鬼带日弄忽悠着买卖双方稀里糊涂地成交了,他们好两头收钱,坐享其成。
平凉本土歌谣
平凉本土歌谣,勾起你儿时的回忆!1.打花花手,卖凉酒。
凉酒高,闪闪腰。
腰里别了个黄连刀。
割黄草,喂皇马。
把皇马喂的壮壮的,老娘骑上告状去。
告的撒状,告的扁担状。
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
鸡嘴不会掏辣辣,一掏一个瞎妈妈。
瞎妈妈不会养娃娃,一养一个瞎大大。
瞎大大不会耕地,一耕一个大冷屁。
2.娃娃乖,睡觉觉。
睡着醒来要馍馍,馍馍哪,猫吃了。
猫哪,上山了。
山哪,雪盖了。
雪哪,消水了。
水哪,和泥了。
泥哪,漫墙了。
墙哪,猪毁了。
猪哪,刀杀了。
刀哪,铁匠拿去打了铁了。
铁匠哪,吃了燕面疙瘩噎死了。
3.你姓撒,我姓东。
东撒,东方红。
红撒,红旗。
旗撒,骑骆驼。
骆撒,烙炕。
炕撒,炕糜子。
糜撒,糜了你的沟门子。
4.鸡泪官,爱叫唤。
------这个是用来说爱哭的小孩的。
5.社火来到城门破,你妈正在洗臭脚!------这个,小时候常用来骂小伙伴的。
6.羞羞把脸抠,抠个壕壕种豌豆。
种着洼里,你舅骂呢。
种着沟里,你舅偷哩。
7.燕叽叽燕,双扩叉。
提个笼笼坐娘家,娘家门,一坑水。
叫大姐,挡狗来。
叫二姐,擀面来。
脸洗的白刷刷,面擀的长拉拉。
下到锅里莲花转,捞着碗里一根线。
8.燕抓啦,叨桑来。
你一个,我一个。
9.辣辣辣辣根长,我把你叫个大娘。
10.窦家沟里娃娃,你把我叫个爸爸。
11.豆芽菜,生拐拐,生不下了叫奶奶。
12.咱两个好,上山买皮袄。
我冬里穿,你夏里穿,把你沟子捂的冒黑烟。
其他的想不起来了。
童年的记忆,也会有断片。
希望看到这些歌谣的你们,嘴角上扬一下,能想起来了,接着写下去。
我们都会老去,希望我们的记忆不会老去。
平凉方言详解
平凉方言略解于2013年1月1作于浩然301简介:平凉地处陕甘宁中心,与周边各地语言交流频繁,互相影响,方言使用起来很有特色,一般都很明快简洁,而且很传神,平凉相对便利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比较缓慢,保留的地域、历史痕迹比较明显。
关键词:平凉方言音调声母韵母方言词汇平凉地处陕甘宁中心,与周边各地语言交流频繁,互相影响。
从地域上看,平凉的方言属北方方言区之关中方言亚分支平凉方言区,要了解平凉话,就必须深入的了解西府方言。
西府方言(X ifu Dialect )属关中方言,为周朝国语、雅言。
至今西府方言仍保留有古老浓重的口音,如下(xià,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hà)、坐(zuò,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cuo)、小(xiǎo,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suī,同碎)、白(bái,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pãi)、猪(zhū,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zhi,同彘)、去(q ù,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qi)、拿(ná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l á)、色(sâ,平凉方言·西府方言读sěi)等,些许人认为难听,但其实它为古语,否定它等于否定自己。
《诗经》等著作用它读才是原味。
其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属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然而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平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特征。
方言使用起来很有特色,一般都很明快简洁,而且很传神,例如河南人把“行”或“成”说“中”zhòng,听起来格外有味儿。
平凉方言中也有这种情况,例如把快速行动说成“克乞马嚓”。
“克乞马嚓”也不是外来语,这是根据“克限”“马上”与象声词“乞嚓”交叉组合而成的固定短语,意思是“马上在克限的短时间内…乞嚓‟地一下子完成。
平凉方言之卖派
平凉方言之“卖派”平凉方言之“卖派”秦玉龙平凉方言“卖派”,意指“有意识的显示、炫耀。
”如:你再把卖派咧撒,不就是穿了一件名牌么!又如:这件事很有意思,请记者来给卖派一下!还如:你就是个大谝三,一天净胡卖派哩!“卖派”与北方通用方言“显摆”意思大致相同,指爱在大家面前夸耀自己的意思。
东北人叫“得瑟”,华北地区叫“得脸”,都是这个意思。
“卖派”作为贬义词,成为平凉人的日常生活用语由来已久。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观念意识的逐步转变,它开始升格为褒义词,是80、90后年轻人张扬个性,自我表达或自我推销的关键词之一。
其实,爱卖派是人的共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强弱的程度大不相同。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人在照相的时候喜欢撸起袖子,露出手表,没手表的人在照相的时候也要想方设法找人借。
还有,那时候时兴链盒自行车,一些小伙子骑着一辆链盒自行车招摇过市,看到有姑娘注意自己,就把那个链盒快速地倒蹬几圈,弄得链盒“哗啦啦”响。
现在,时兴小汽车,某些人在平凉街道上开着一辆价值几十万元的小车直飚,遇到熟人就狂摁喇叭,还把头伸出窗外问道“走阿达去甲,我拉你去?人说,平凉男人大都爱卖派,但不是比谁钱多,卖派的内容无外乎是自己多有能耐,多受某某“大人物”器重,在单位或公司里地位多么重要,自己每天的工作多么辛苦,有多少美眉喜欢自己,自己又多么的一本正经等等。
当然,这是指“有单位”的男人的卖派方式。
同样,对于大多数没有单位或没有“身份”的男人来说,能在别人面前卖派的除了自己多么个性,多么怀才不遇,多么英雄气短之外,就是一些很俗的卖派方式了。
如卖派自己开着2升以上的越野车,抽着软中华和吉祥兰州,嘴里吹嘘着自己和某某长关系很“铁”,门路很广……当然,如今爱卖派的不仅仅是平凉男人,平凉女人也不瓤,她们卖派的内容与男人不大相同。
女人要么卖派自家“掌柜的”(老公)多么能耐,娃娃多乖多有出息。
要么就是卖派身上的链子、镯子多么珍贵,多么值钱。
平凉方言之懒干手
平凉方言之“懒干手”平凉方言之“懒干手”秦玉龙在咱们平凉,如果遇到某个人,对方一张嘴,你就大致能判断出来他(她)是那里人,这叫“口音”。
如:听你口音像是曹庄浪人?听她口音像是我哩泾川人,听这个小伙口音像是恰灵台人?当然,说纯正普通话的人除外。
“半瓶子”对平凉各地方言了解不够透彻、深刻,但也略知一二。
其实,方言的分类,只是个大概,同一方言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各自不同的表述或意义。
就平凉方言而言,庄浪、静宁和崆峒区方言不同,华亭和泾川、灵台同样有很大的差异,以至平凉所辖区、县都不尽一致。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客观上也反映了方言本身复杂的一面。
譬如形容或批评某个人懒,不勤快,平凉人一般都用“懒蛋”、“懒怂”、“懒货”、“懒家伙”等词汇,若以性别区分,则称其“懒汉”、“懒婆娘”。
不过,依据“半瓶子”观察了解,大部分平凉人对于懒人或耍奸溜滑的人都有一个惯常的称谓——“懒干手”。
“懒干手”在平凉各县、区方言中,简直太容易听到或说到了。
譬如:“你看你喔懒干手样子撒,长大都咋办呀嘛!”这一听就是批评小孩懒惰的。
还有:“喔是个懒干手,提不起桶子,咱自己弄就行了,叫他弄啥哩!”一听就是不满于某个大人太懒惰或靠不住事儿。
“这碎懒干手,叫给爷拿个东西都差(音ci)不动。
”这一听就是嗔怪的口吻,并不是真的责怪。
“甭理喔懒干手,大夯夯的一个人咧,一天怂事不干,光知道打牌咣闲,能把人气死!”“甭给喔懒干手吃,就干个喔事么都不愿意。
”这一听就是生气的口吻,表示对某人十分反感。
细细咂摩,这个词太富“生活”元素了,只要稍微能和“懒”字粘(音ran)上,不管男女老幼,用起来无不合适,无不妥帖,无不神妙。
但是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后两个字怎么写才正确,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定义。
有人认为,“懒干手”这词是蒙语“杆收”的音译。
理由是,元时蒙古势力深入陇东,蒙语对陇东方言产生影响留下的“遗产”。
但“半瓶子”以为,“懒干手”一词与平凉人常用口头语“起手”相似,“起手”就是普通话常说的:习惯、习性、作风。
甘肃平凉民俗风情
甘肃平凉民俗风情甘肃平凉民俗风情点击:65儿歌咿呀、乡音袅袅,舞步轻曼、风笛悠扬,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角落。
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似乎把整个百年轻轻略去,而平凉的风情仍清晰可见,散落在各个街道和弄堂,也散落在平凉人的心情里。
让我们循着这回响,领略她的美丽……河灯文化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平凉泾川西王母文化的遗存,至今保持已达两千多年,进行这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秦民安。
相传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东南巡游,临行前令手下把风神和雷神两位尊神叫到行宫,吩咐风神去睡觉不要刮风,吩咐雷神要三天两头打雷下雨。
因为风神和雷神俩人都耳聋,一个也没有听准。
风神是主管刮风的神,平日里谨慎小心,生怕误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两头刮风,直刮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专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误听为西王母让他去睡觉,加上平日里懒惰,一睡就是三年。
直到西王母驾云归来,回到行宫,看到夜晚泾河灯光通明,人头攒动。
一问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觉,没有降一点雨,风神刮了三年风,时而大风,时而小风,一天没停,天下大旱,边疆三年灾荒。
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夜间张灯正从泾河里挑水抗旱。
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风神、雷神的职,并令新任风神、雷神一旦发现泾河灯光,便及时降雨,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自那以后,每逢天旱,黎明百姓家家户户制作河灯,夜晚成群结队来到王母宫山脚下,在泾河上漂放。
西王母看到河灯,便知民间发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时降雨,解除民间疾苦。
黎明百姓为了感谢西王母的慈悲情怀,每逢西王母的诞辰等重要节日,也欢天喜地地制作河灯,到王母宫山脚下的泾河中漂放,以示庆贺。
这一活动堪称平凉独特民俗的代表。
每年端午节前,平凉市崇信县黄花、赤城一带的放羊娃便早早从杨柳树上砍下树枝,选一根粗壮高大的木头做芯子,栽在早已选好的一个高峁上,将其它树枝围绕着芯子垒成塔形,这就是“法”。
到了端午节凌晨四五点钟,全村男女老小戴上香草荷包,端上早已做好的酒醅子、晶糕、煮鸡蛋,吆上自家的牲口、羊只,汇集到垒“法”的地方,人们把各自带来的食品摆在“法”的周围。
童年往事记忆(系列)——闲谝静宁方言
童年往事记忆(系列)——闲谝静宁方言各地的方言都很日能。
六盘山这面个的大静宁的方言当然也很牛皮。
静宁人做事。
像屁塌增在热炕上一样实沉,也咔哩嘛嚓的,本事未必比别人马卡。
但要他们在人多处漾个叶子什么的,却有点褦襶(naidai去声),有点瓤。
别人叽哩麻达的,静宁人则能不喘时就不喘,好像嘴叫驴踢了;能冒梢就不冒梢,貌似窝里老,撕不展。
但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于。
其实。
用标准语说,这只是个表象,是咱静宁人相较低调,不喜欢在人前头敨敨敨(tou,上声)颠颠颠罢了。
咱静宁自古为关陇咽喉,陇口要地。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方言区域划分。
静宁方言属中原官话陇中片。
从甘肃方言内部来看。
属渭河流域小片,使用人数洋洋半百万,操静宁方言的,是像摩地哥这样的小国人口的十几借。
除语音,语法方面独具特点外,静宁方言词汇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有很多有趣的词语。
即便第一次听到,也很容易一下子明白它的意思,因其很有画面感,形象性特色鲜明,好多词汇内涵会活脱脱呈现于眼前。
比如,你一个陌生人,冒然进到人家的庄子里去,不但那些大人会拿怪嚓嚓的眼神审你,人家的姓姓,直接会在大汉背后对他家的狗说:嗾(sou,上声,方言读作 sao)!嗾!直接让狗咬你。
甚至人家的羝羊,也会直接冲上来拿觡顶你。
就这憨板子娃娃一个“嗾”字,别说人,连狗都听懂了。
算了,不爆咱静宁人的不地道了,还是从规范处来,正儿八经地说说静宁方言究竟是怎么个形象贴切法。
为了不猫骑狗蹿杂七杂八的,我还是按词汇的字数来分别列举二三五例吧。
两音节词汇。
静宁人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像楔子一样能恰到好处的固定位置,就叫“铆窍”;准备干某事。
犹如将要上路,就叫“撩程”;对某事心理不平衡,抢抢刷刷地要争个公平,就叫“吃咬”;通通展展的放开手脚干事。
就叫“扯展”;两个人关系密切,情同手足,就叫“连手”;一些事本来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努力也是脱裤子尿屁白费事,却还要挣破头地去做,就叫“挣奔”;若有人家嫁女,亲友乡邻前来贺喜,帮衬着主家给出嫁的女儿往箱子里冷眉实眼地地陪嫁品,行的人情或送的礼物,就叫“填箱”。
我们的家乡——平凉主题的作文600字
我们的家乡——平凉主题的作文6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们的家乡——平凉主题的作文600字篇1我期盼着,这即将到来的秋。
看!她是多么迷人,多么端庄,又是多么沉思。
她的到来,不仅天高云淡,硕果累累,还有一件她最想看到的事,那莫过于农民伯伯们满是幸福的笑容了。
忙碌了一整个春夏,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丰厚的收获。
这都是源于你--秋!你似天空巾一抹悠悠的斜阳,迷人的身姿,在无限绽放;你似一双翅膀,在空中任心飞翔;你是金灿灿的稻田,纵收丰收的喜悦;你又好似翩翩起舞扇动金色翅膀的落叶。
秋,你送走了在空中翱翔的鸟儿,带走了叽叽喳喳的喧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清冷的天气,凋落的草木,凝霜的白鹭,辞归的燕群,南飞的天鹅。
多么凄凉的一片景象!你,在这凄凉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何人这原本的`凄凉,变得温馨热闹。
秋,你在一次张开了双臂,拥抱大地,让大地也感受了你的魅力。
你的到来带给我们的不贝是惊喜,不只是惊喜,欢乐、笑容……这无一不是你的功劳。
秋,你像一个解不开的结,因你懂得自然的法律法规,生长与调零,但你有似乎可以解开,因为我们也悟到了你本就懂得自然的一切。
秋,你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与才华,等着我们一一解开,"不识庐山真面目",我当真是不懂你隐藏了什么,隐藏了多久,也许只有那些旁观者,他们才会了解吧?啊!秋,你在这天高气爽的季节悄悄地走来,最终却又悄悄地离去。
我还是留不住你刹那的芳华!这便是家乡的秋,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秋,等着我去发现的秋。
我们的家乡——平凉主题的作文600字篇2题目:我们的家乡——平凉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平凉。
平凉是甘肃省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平凉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有"陇上舟车会"之称。
从平凉通向西域丝绸之路,向南可达汉水流域,向东直通关中平原。
平凉方言之“啬皮”
人之初,本“啬皮”。碎娃娃不肯把心爱的玩具送给别的娃娃耍,有权人不肯把权力让给别人用,生意人不会把自己的利润送给消费者。这都是“啬皮”心理在作怪。“啬皮”是原罪,是人类的占有欲。如果说金钱的“啬皮”者是一毛不拔,那么爱情的“啬皮”者却是一瞥不饶。有人说,女人比男人天生节俭,所以有些男人不得不背着老婆偷偷揣摸几个私房钱,以备不时之需。我说,女人比男人大方,因为平凉干大事创大业的女强人很多,她们可不是靠“啬皮”发家致富的。男人也一样,节俭过了头就是“啬皮”,大方出了圈就是挥霍。
有朋友讲了这么一个笑话。他有一个朋友,在平凉也算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收入也属中产阶级,却“啬皮”得要。一日,几个人去吃牛肉面,这位老兄瓷瓷畏畏跟在后头,进了馆子。他先犹豫半天,要了一小碗牛肉面,几口吃完后看别人还在吃,就蔫哩不叽趴在哪儿吹汤。看到有人付账,立马来了精神:给我再来一小碗!
“半瓶子”一位同事解析:像这位老兄一样比较“蝼蝼”的人,基本与节俭无关,纯粹是一种“一毛不拔”的病态心理。他认为,越“啬皮”的人,对于财产的任何支出越会感觉到一种近于生理性质的痛苦,这几乎是他的一种本能,他再有钱也难以克服这种本能。因此,钱越多,要花销的机会越多,他感觉到的痛苦就越多。同事认为,同样的财产,对不同的人伤害是不同的。对节俭人,只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们就很容易忘记,不会放在心上。而对那些“啬皮”又爱钱的人来说,却会念念不忘,不断在心里计算自己的损失,越算账越觉得划不来,于是一遍遍地重复品尝“割肉”的痛苦,并把那痛苦扩大了许多倍。
甘肃土话—武威精典方言词汇
甘肃土话—武威精典方言词汇甘肃土话—武威精典方言词汇草包——对表面华丽而无真才实学人的贬称。
急惶惶——对急性子人的称呼。
姑姑子——对道姑、尼姑的统称。
杂圪哒——对做事蛮不讲理的人的称谓。
师公子——对以敲扇鼓跳神攘灾为职业的人的称呼。
结嗑子——对口吃人的称谓。
冷棒——不机灵的人。
懒荒胎——对懒惰青年的贬称。
鼻子桶——对经常流鼻涕人的贬称。
待诏——旧时对挑担摆地摊剃头匠人的称呼。
五二鬼——对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的人的贬称,相当于“二流子。
忤意种——不孝顺的人。
灰圈——厕所。
老哇——乌鸦。
癞呱呱——青蛙,又称癞蛤貘。
裂别虎——蝙蝠。
褐(读主)袄子——棉衣。
暖窝子——棉鞋。
衩衩裤——开档裤。
天门盖——前额。
梆子头——大而不圆的头。
板颈——脖子。
呼噜系——咽喉。
胳老哇——腋下。
沟子——屁股。
胯眼——胯骨的中间位置。
吃纽纽——小孩子们吃奶。
娃蛋——小男孩。
嘎即即地——小的。
星星妇——刚结婚的新娘子。
三月——对土豆的称呼。
打臂帮——扇嘴巴,打耳光。
窝索——表示脏的意思,有时候也骂人比如“窝索鬼”。
刚就么——就是的,表示同意。
饭罢——上午。
后上——下午。
夜料个——昨天。
秋不住料——坚持不下去了。
窝痒地很——很讨厌。
破烦哇达地——烦躁赶就么----就是的,就这样子得到----不知道西摸----玉米sao鸟儿=叽叽叽喳喳的女孩子,讨厌的女孩子。
窝葫芦=南瓜边公鸡=傻子及瓜子=鲫鱼桥娃子=麻雀样儿子=燕子西巧儿=喜鹊老哇=乌鸦好少=多饭罢=上午也聊个=昨天孽障着=可怜着;波乐盖=膝盖;物索=垃圾;野狐子=狐狸;。
平凉特色美食作文二年级
平凉特色美食作文二年级在甘肃的东边,有一个叫平凉的好地方,那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好多让人馋得流口水的特色美食。
要说平凉美食,首先得提一提平凉的崆峒山羊肉。
这羊肉啊,那可是一等一的棒!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去了一家专门做崆峒山羊肉的餐馆。
一进门,那羊肉的香味就直往我鼻子里钻,我当时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我们点了一份清炖羊肉,等菜端上来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看直了。
那羊肉炖得白白嫩嫩的,汤上面飘着一层亮晶晶的油花,还有几段绿绿的葱和一些红红的枸杞点缀在里面,看起来漂亮极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羊肉放进嘴里,哇!那羊肉入口即化,鲜嫩多汁,一点膻味都没有。
肉在嘴里嚼着,那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嘴巴,感觉每一个味蕾都在欢呼雀跃。
还有那羊肉汤,我喝了一口,鲜香醇厚,暖暖的,一下子就从嘴巴滑到了肚子里,整个人都觉得舒服极了。
我一碗接一碗地喝着,根本停不下来,直到肚子都鼓起来了,还觉得没喝够呢。
除了崆峒山羊肉,平凉的灵台手工面也特别好吃。
有一回,我们去灵台看望亲戚,亲戚专门给我们做了灵台手工面。
我在旁边看着,只见阿姨把面揉得又光又滑,然后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了一张大大的、薄薄的面饼。
接下来,阿姨把面饼折起来,用刀切成细细的面条。
那面条切得又匀又细,就像一根根银丝一样。
煮好的面条捞进碗里,浇上香喷喷的臊子汤,再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灵台手工面就做好了。
我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哧溜”一声就吸进了嘴里,那面条爽滑劲道,臊子汤酸辣可口,吃起来太过瘾了。
平凉的静宁烧鸡也是一绝。
有一次,爸爸下班带回来一只静宁烧鸡,还没打开包装袋,我就闻到了那股香味。
烧鸡的颜色金黄金黄的,油亮亮的,看着就让人特别有食欲。
爸爸把烧鸡撕开,我赶紧伸手拿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鸡肉又嫩又香,味道咸淡适中,就连骨头都入味十足。
我一边吃着鸡肉,一边不停地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平凉的美食可不止这些,还有庄浪暖锅、华亭核桃包子等等。
每一种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味道,让人吃了就忘不了。
以“平凉泾川话”为代表的甘肃方言本字考
以“平凉泾川话”为代表的甘肃方言本字考泾川方言是一种相对封闭的语言,相比周边语言,语音、词汇、语法发展都比较缓慢。
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这些本字的读音与陇东方言词的实际读音并不完全一致。
本文本着据义定字、据音定词的原则,考证出能够代表平凉泾川方言词的若干本字。
标签:泾川方言本字考证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
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平凉市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镇。
泾川历史悠久,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泾川县,因水得名,元、明、清相沿。
根据地理位置和语音特点,泾川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里的陇东小片,目前有很多人使用,泾川话与普通话相比,更为生活化和口语化。
但人们在使用中常常只知其音而不知其形。
本文从平凉人常用的口语当中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字进行考证,寻找它的本字,考究它的词形。
1.脚下摩擦、滑动、踩踏(使东西破损或者消失),泾川方言叫作[??44]。
例:拿脚把地上的痰~了。
按:其本字应当为跐[??214]。
《集韵》:“浅氏切。
並音此。
蹈也。
”《博雅》:“履也,蹋也。
”《释名》:“跐,弭也,足践之,使弭服也。
”《现代汉语词典》:“脚下滑动:脚一~,摔倒了。
”《汉语大字典》:“践踏、脚下滑动,《三侠五义》第五十一回:‘脚下一跐,也就滑下去了。
’”2.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泾川方言里叫作[pi42],例:把米里的水~出来。
按:其本字应当是滗[pi51]。
《集韵》:“逼密切,音笔。
”《汉语大字典》:“挡住渣滓把液体倒出来。
汉服虞《通俗文》:‘去汁曰滗。
’孙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大水看药吊子里熬剩半罐儿了,就滗出来,满满一小碗。
’”3.果实或粮食不饱满,泾川方言叫作[p?44]。
例:这个向日葵~着呢。
按:其本字应当是秕[pi214]。
《说文》:“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
”段玉裁注:“不从粟之字从禾,恶米之字从米,而皆比声,此其别也。
平凉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ia
平凉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ia
梁彤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0)001
【摘要】□ia53是平凉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第三人称代词.本文首先对□ia的起源进行探索.指出口ia由"人家"发展而来,并区别了与"人家"的不同之处;其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ia所形成的心理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出地域历史、文化、风俗对于语言意识的影响.
【总页数】2页(P133-134)
【作者】梁彤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1
【相关文献】
1.澄城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r——兼论澄城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单复同形 [J], 杨小平
2.河南商水方言中读音特殊的方俗语词考释 [J], 赵宇
3.Climacograptus longxianensis在甘肃平凉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谢从瑞;付力浦;朱小辉;王洪亮;周志强
4.河南商水方言中读音特殊的方俗语词考释 [J], 赵宇;
5.新化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 [J], 曾怡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原方言词语汇释
海原方言词语汇释海原方言是指中国甘肃省海原县地区所使用的一种特殊方言。
在这一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色,也丰富了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本文将通过对海原方言中的几个常用词汇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海原方言。
1. "花皮儿":这个词语在海原方言中指的是服饰或者衣物的花纹。
"花皮儿"这个词源于方言中的"皮",它和普通话中的"样子"意思相似。
举个例子,有人可能会在约会前对另一半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说:“今儿咋的穿个漂亮的花皮儿去见见他吧。
”2. "许多儿":这个词语在海原方言中表示"非常多"或者"很多"的意思。
它是“许多”的方言化表达,并在方言中加入了后缀"儿"。
例如,当你来到海原县的市场,看到了很多货物,你可能会惊叹地说:“这儿都有许多儿好东西啊!”3. "逗脚":这个词语在海原方言中指的是欺负、戏弄别人。
它的发音和普通话中的"逗弄"相似。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喜欢开玩笑,经常戏弄别人,你可以说他是个爱逗脚的人。
4. "背搭子":这个词语在海原方言中表示"背包"或者"书包"。
它的发音和普通话中的"背袋子"相似。
举个例子,当你学生时代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时,你要背着你的背搭子,这样你可以把书本和文具等物品带到学校。
5. "傻子笨蛋":这是一个用于调侃和开玩笑的方言词语,在海原方言中表示"傻瓜"。
它的发音和普通话中的"傻子"相似。
这个词语通常用于亲近的人之间,是友好、玩笑式的称呼。
6. "蹯空":这个词语在海原方言中指的是"空"或者"没有"的意思。
甘肃庆阳方言词语方言
甘肃庆阳方言词语方言
这儿,兀儿这儿,那儿
阿答应的声音
罢了对话中表示对人和事物的满意程度,与差不多,还可以的意思接近。
摆搭,摆摆搭搭漫不经心的样子。
半调子,半杆子不通事理,说话没分寸的人,举止不沉着的人。
白毕了付出代价而无结果
背锅子驼背的人
毕蹬了完蛋了
边边边缘,旁边
冰哇哇冰冷
草驴母驴
抄治糟蹋
长拉拉形容漫长,难以等待
扯模聊天
吃敬被看得起
抽脱了逃脱了,跑脱了
串串不兮参差不齐的一串
锤头拳头
呲眼窝看人目不转睛或呆板
揍(cou) 向上抬一下
全欢齐全,家庭圆满
大(da) 叔父或伯父。
父亲(庆阳,宁县,正宁)
大大(dada) 伯父或叔父
大茬大部分
挡瓜干扰,碍事
刁二匠搞抢劫的`人
盯识留心所关心的事物
二百五,二杆子,二球讥称有些傻气,说话做事莽撞的人发瓜发牢骚
方方方块,方行
搞道央求,劝慰,想办法
告油往齿轮等地方抹油
跟集赶集
供帮供孩子上学
瓜子傻瓜
瓜搭勾搭
逛脱了耽搁了
瓜嘻嘻傻乎乎
夹不住话不能保守秘密
接承答应
结活指结实程度大小重量等超过一般
焦火指办事抓得紧
精gou子光屁股
亏他先人里骂人作了坏事羞辱了先人
壳(kuo)子硬强硬,遇事不退让
浪三游手好闲的人
冷SONG 骂愚蠢无能的人
撂过停止
列挂摆样子,做作
淋子雨连阴大雨
骂讲骂骂咧咧
铆硬了过分了
帽盖头发
没良法没办法
没麻打没问题
没眉眼不顾脸面
哪达那儿。
方言“曹家”
方言“曹家”甘肃穆宁人最具标记性的方言是“曹”,他们不说我们静宁,而说“曹静宁”。
所谓“曹”解说为:尔曹、吾曹,即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
曹为上古语言的沿袭,大俗之中隐喻着大雅。
一般来说,自认为在地理地点、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等方面比较“尴”(方言:意为尴尬、羞怯。
)的曹静宁人,却带着“洋芋散饭”的豪放,伴着“荞面搅团”的粗暴,告别娘娘(音 nia nia) 、大大来平凉城也许去大地方谋光阴。
于是,“个我俎啥都要俎攒劲”的曹静宁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累积”后,已经在平凉拥有了“优势发言权” ,“曹静宁”的表达也已演化成为“官方语言”的一种。
于是,在平凉城里的街头巷尾,机关单位里,开始走出“洋芋蛋蛋”暗影的曹静宁人,不但不再孤独,并且敢于张扬个性了。
相对于平凉其余县区,曹静宁人向来是平凉一个特别特别的群落。
他们的同乡看法相对于灵台、庄浪人不是太强,可是“眼窝子”向上的曹,却很现实的掌握住了自个的命运:聂不言不喘地把事弄大了!把事弄大了的静宁人,自然就招来了其余平凉人的眼红。
紧接着,对曹不太好的闲话就出来了:外曹静宁人精的很、倨的很、心眼眼子多的很 ,, 这样等等。
甚至,为了表示自己对静宁人的不屑,一些平凉人提及曹静宁人会戏谑为“六盘山外边人”。
其实,平凉有点离不开静宁人,又都“丧眼”着静宁人。
各地党政、文化部门常常缺不了静宁人,静宁的洋芋和静宁的苹果相同,都是平凉人物质和精神的支柱。
可是,依旧有人会偷偷跟你咬耳朵:交朋友千万不要交静宁人!至于为啥不可以交静宁人,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叫人佩服的原由来。
也许,他们认为,静宁人“太能干,太有眼色,太会掌握机遇了” 。
这让很多人受不了。
这些年,静宁以“苹果王国”的姿态傲视平凉兄弟,可还是没有摘掉戴了多少年的国家级贫穷县帽子,这很让曹憋气。
昨年有一天,在平凉城区一辆公共车上,一个静宁女人碰了一个平凉当地女人。
静宁女人连忙道歉:“曹没拉住,把你抗了一下,对不起了!”平凉女人却皱一下眉,嘴里嘟囔了一句:“看你山外边人喔样子撒!”这位静宁女人一下给嘈了:“我山外边人咋咧?要比钱吗?曹估计你外大大挣的钱还顶不上我掌柜的一顿饭钱。
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精选13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1 我的家乡在平凉,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既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也有代表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
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深远,和谐文明。
就先说说崆峒山吧!它被誉为“天下第一道教山”。
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雾朦胧,如飘渺仙境;水天一色,既有北方山势之雄伟,又有南方景色之秀丽。
从古到今,多少达官贵人,仙家道士在此修行,游赏。
在说崆峒古镇,它坐落于崆峒山下,仿明清建筑风格,它代表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
望着那雄伟的城门之上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我们仿佛来到百余年前的平凉。
在镇中有大街小巷,古铺官楼,更有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好一幅古朴典雅之画卷!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
若沿着石阶幽径信步漫游,可见柳荫葱郁,亭台玲珑,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平凉人才百出,道教大师广寒子。
道行高深,中华针灸学鼻祖黄莆谧,医术高超,多少豪杰志士生于此地!我的家乡文化深远,和谐文明。
崆峒派武术与武当,峨眉派等其它四大流派齐名。
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家乡的食品文化更为丰富。
盛产的‘红富士’苹果远销世界各地,牛肉、牛肉干更是一大特色,玄鹤洞醋,崆峒酒,柳湖春酒等皆负盛名。
这就是我的家乡——平凉,一个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历史悠久,和谐文明的城市。
我爱我的家乡,让我引以为豪的家乡!我的家乡平凉作文500字2 我的家乡在平凉,那里的风景区很多,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平凉市的盘旋路花园成了花儿们的乐园,各种用花组成的图案形状千奇百怪,有飞机样的,有月亮样的,还有太阳样的……站远看,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边叫“歪面”(山歪面还是山),
那个叫“无个”(无个人好的很),
那里叫“那达”(你家在那达呢),
那时叫“歪伙”(歪伙你才十岁)。
十七
反应迟钝叫“瓷song(从尸从声)”,
不懂道理叫“瓜song”,
故意整人叫“瞎song”,
固执偏激叫“犟song”,
说话不清叫“然song”,
啥都不怕叫“增song”,
洋洋自得叫“料song”,
自以为是叫“能song”。
十八
自我放弃叫“烂片子”,
借钱耍阔叫“料片子”,
小姑娘叫“丫头片子”,
能说会道叫“就凭那两片子”。
我们的平凉话一有本事叫源自日能”,没本事叫“囊松”,
爱出风头叫“捎轻”,
干啥都厉害叫“争的很”。
二
神经病叫“瓜子”,
要饭的叫“叫花子”,
故意找茬叫“耍辣子”,
但从来不说“他妈的八子”。
三
女子活泼叫“猴”,
男人装派叫“牛”,
八面玲珑叫“油”,
不服气就会说“算个球”。
四
拍马屁叫“舔沟子”,
侃大山叫“谝干椽”,
话说不清楚叫“胡然”。
八
高山叫“高三”,
大师叫“大四”,
黄绿叫“黄六”,
说普通话时常常把一二三四叫“一二闪失”。
九
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半吊子”,
死胆大的叫“二杆子”,
不务正业的叫“二流子”,
不讲道理的叫“三棱子”。
十
事情做得好叫“撩”,
味道苦叫“闹”,
挨批评叫“招活”,
搅摊子叫“臊毛”。
十一
四方四正的木条叫“光光”,
令人讨厌叫“日眼”,
不知羞耻叫“没皮脸”。
五
疯跑叫“撒欢子”,
摆谱叫“耍鞍子”,
不知天高地厚叫“二杆子”,
处处表现自己叫“赞板子”。
六
男羊女羊之间叫“断(羔)”,
男狗女狗之间叫“链(儿子)”,
男鸡女鸡之间叫“踏蛋”,
男人女人之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七
长相不好叫“蛮”,皮
肤光滑叫“绵”,
盐的味道叫“含”,
十四
爱说大话的人叫“挣死鬼”,
做事差劲的人叫“日八chua”,
歪门邪道的人叫“日鬼匠”,
胡吹冒料的人叫“扎尾(yi)巴”。
十五
胆小怕事的人叫“松沟子”,
不干人活的人叫“驴日蛋”,
一知半解的人叫“二眯子”,
做事不力的人叫“大洋蒜”。
十六
行动迟缓叫“肉”,
头脑不清叫“肉头”,
身体发胖叫“肉乎乎”,
心上的女朋友叫“我的肉肉”。
规规矩矩的盒子叫“箱箱”,
没完没了地纠缠叫“搡搡”,
没原没则地坚持叫“牛夯夯”。
十二
母驴叫“草驴”,
公驴叫“叫驴”,
母狗叫“草狗”,
公狗叫“牙狗”,
母牛叫“乳牛”,
公牛叫“脬牛”,
母猪叫“猹猹”,
公猪叫什么我不知道了。
十三
结扎了的公驴叫“膳驴”,
结扎了的公牛叫“坚牛”,
结扎了的公羊叫“结羊”,
结扎了的公猪叫“牙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