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关于统一医疗损害案件适用法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印发《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印发《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4.22•【文号】法发〔2014〕5号•【施行日期】2014.04.22•【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刑法综合规定与解释正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印发《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卫生局:为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4月22日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为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性加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社会建设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段时期以来,个别地方相继发生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聚众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最新版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解读.ppt

2020-5-25
谢谢阅读
17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十九条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评估,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针对发现的 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第二十条
患者应当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 如实提供与病情有关的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 1、告知内容: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
医疗风险及替代方案(常常遗忘);
• 2、告知对象:患者 ;患者不能表达意志,告知近亲属。近亲属是指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 子女。
• 3、抢救患者生命紧急情况:不能取得上述人员意见,医疗机构负责 人或授权人负责批准。上述人员在现场,其明确表示不同意手术意见 或者不表示是否进行手术。
2020-5-25
谢谢阅读
25
第三章 医疗纠纷处理
第二十七条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或者指定的 场所,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逾期不处理的尸体, 由医疗机构在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后,按照规定处理。
2020-5-25
谢谢阅读
26
第三章 医疗纠纷处理
2020-5-25
谢谢阅读
15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 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 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 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 患者要求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制服务,并在复制 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或者其 近亲属在场。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收取 工本费,收费标准应当公开。 患者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查阅、复制病历资 料。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为正确适用法律,妥当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结合我市审判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一般规定1、本指导意见所称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是指患者一方认为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要求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而引起的民事纠纷。
患者一方,是指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患者、依法由患者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患者的近亲属。
2、患者一方与美容医疗机构及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之间发生的医疗美容损害赔偿纠纷,适用本指导意见处理。
因在非医疗机构进行生活美容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按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二、诉辩事由3、患者一方因发生医疗损害而起诉要求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以其就诊的医疗机构为被告。
患者一方认为损害是由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造成的,可以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
4、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一方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43条及第59条的规定同时起诉产品生产者、产品销售者以及医疗机构要求赔偿。
患者一方仅起诉部分责任主体,人民法院可以依被诉责任主体的申请追加未被起诉的其他责任主体为案件的当事人。
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追加当事人。
5、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一方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59条的规定起诉血液提供机构及医疗机构要求赔偿。
患者一方仅起诉血液提供机构或者仅起诉医疗机构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血液提供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申请追加未被起诉的另一方为案件的当事人。
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追加当事人。
6、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诊疗规范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导致患者支出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患者一方有权要求医疗机构退还。
造成其他损害后果的,患者一方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医疗损害赔偿-冯正骏

医疗损害赔偿冯正骏咨询:e-mil:fengzhengjun@第一节医疗损害赔偿概述一、医疗损害赔偿二元化(一)医疗事故赔偿2002年4月4日,国务院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予以公布,并于2002年9月1日施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受害患者的赔偿权利进行严格限制的做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予以限制的基本做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至第52条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范围、项目和计算方法。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过错赔偿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6日发布《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26日公布、2004年5月1日实施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大大高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至第52条规定的标准。
(三)医疗事故赔偿和医疗过错赔偿存在巨大差别1.在责任构成方面,两者的规定有所不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而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应该说,两者的规定是一致的。
但问题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条又进一步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发文字号】法释〔2022〕14号【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4.24【实施日期】2022.05.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2年2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4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法释〔2022〕14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4次会议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作如下修改:一、第十二条修改为:“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二、第十五条修改为:“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三、第十七条修改为:“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水平参差不齐, 在审判 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 亟待研究和解决。
【 关键 词】 医疗 损 害赔 偿 ; 问题 ; 因; 策 原 对 【 中图 分类 号 ] 9 51 D2. 【 文献 标识 码 】 A 【 章编 号 ]6 3 29 (0 20 一o 7 一O 文 17 - 3 12 1)1 00 2
法鉴定机构鉴定 , 消除了被侵权 人因医学会 组成人员的身 份而对医学会鉴定结论 的怀疑 。但在审判实际 中, 法定的 司法鉴定机 构对 医疗损害鉴定大都缺乏专家 队伍和技术设 备支撑, 开展医疗损害鉴定存在困难 , 少数法 院仍沿用 旧规 定, 将鉴定分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继 续委托 医学会进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造成 了司法实践与
二 、 因 分析 原
案 由不尽 相同, 造成此类案件案 由混乱 的现象 。
( ) 疗损 害 鉴 定 混 乱 二 医
在《 侵权责任法》 颁布 的同时, 最高人 民法 院发布 了《 关
于适用< 侵权责任法> 若干 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 ( 通知》 。 ) 《 通知》 3条规定 :人民法 院适用 《 第 “ 侵权 责任法》 审理 民事 ( ) 一 新法 学习理解不透 《 侵权责任法》 出台后, 最高人民法 院曾举办学习班, 集
一
、
存在 问题
纠纷案件 , 根据 当事人 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 医疗损
害 鉴 定 的 , 照 《 国 人 民代 表 大会 常务 委 员 会 关 于 司法 鉴 按 全 定 管 理 问题 的 决 定 》 《 民法 院对 外 委 托 司法 鉴 定 管理 规 、人
( ) 由认 定 不规 范 一 案
法 律 规 定 的脱 节 。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释义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 议,应当耐心解释、说明,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患者就诊疗行为提出的疑问,应当 及时予以核实、自查,并指定有关人员与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沟通,如实说明情况。 释义:本条旨在强调进一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九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 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的培 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释义:该条规定旨在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除强调诊 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外,还规定了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
第二章 医疗纠纷预防
第十九条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 评估,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针对发现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释义:本条强调了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第二十条
患者应当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如实提供与病情 有关的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释义:本条对患者的就诊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释义: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标、影像、切片等资料的 总和,包括门诊(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详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
因紧急抢救未能及时填写病历的,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 明。 释义: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做的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 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篡改、伪造、隐匿、毁灭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释义:造成病历丧失真实性将会由责任人承担不利后果。
2018年版本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解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
第一条: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 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 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 第三条: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根据当事人 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 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鉴定。 • 总结:自2010年7月1日以后,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统一适用《 侵权责任法》、《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作为法律、法规依据,《医疗事故条例》被搁置。
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 要实施手术,或者开展临床试验等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 良后果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 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在患者处 于昏迷等无法自主作出决定的状态或者病情不宜向患者说明等情 形下,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 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三章 医疗纠纷处理
第二十四条
发生医疗纠纷需要封存、启封病历资料的,应当在 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 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尚未 完成需要封存的,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病历按照 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医疗机构 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 者盖章,各执一份。 病历资料封存后医疗纠纷已经解决,或者患者在病 历资料封存满3年未再提出解决医疗纠纷要求的, 医 疗机构可以自行启封。
改革医疗纠纷处理双轨制重构医疗损害法律制度新进展

关于医疗损害鉴定
鉴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复杂性,认定医疗侵权损害, 主要还要借助于鉴定认定。目前医学会鉴定存在缺陷,而 法医鉴定存在问题也是严重的:(1)鉴定程序不完善,暗 箱操作;(2)缺乏相关专门知识,难保鉴定结论科学公正, 出庭质证流于形式;(3)市场化运行,追求利润,错误鉴 定没有追究机制。总之,医疗事故鉴定独立性、中立性受 质疑;司法鉴定科学性、公正性无保障。应当构建一元化 结构的医疗鉴定法律制度,鉴定人直接向法律、法庭负责, 保障鉴定结论的科学公正,减少重复鉴定,减少司法、医 疗资源浪费,保障公正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司法建议稿的基本架构
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 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 害,应当承担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方式的侵权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的内涵是:
1、医疗损害责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doc; 2、医疗损害的行为主体是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doc; 3、医疗损害责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 4、医疗损害责任是过失行为致患者人身等权益损害而发生的责任; 5、医疗损害的基本形态是替代责任
三个双轨制(3)
赔偿双轨制
不同案由体现的是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不同,即适用不同的法律,由 于《人身损害司法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远远高于《条例》规 定的标准,所以,患者在案由选择上尽量规避医疗事故概念,以医疗过 错为案由起诉,在鉴定机构选择上多选择法医医疗过错鉴定,以期获得 大大高于医疗事故标准的赔偿。对此,最高院的态度是“参照”而非依 照条例赔偿,造成《条例》被边缘化,违背了《条例》作为处理医疗纠 纷特别法的立法本意,实际上《条例》在司法实践中早已被驾空。北京市
三个双轨制(2)
针对鉴定双轨制,怎样选定鉴定机构?鉴定选择主动 权在患方,医方应考虑如下因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医疗损害案件适用法律的通知(2011)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统一医疗损害案件适用法律的通知
各级人民法院:
《侵权责任法》实施已近一年,全国各省市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对于医疗纠纷案件有的省市根据该法已废除医疗事故鉴定,统一执行医疗损害鉴定;有的省市依然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医疗事故鉴定,有的省市二者兼而有之。
这种相同案件在不同地域因所依法规不同而造成的判决不同的不公正现象,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有碍于化解社会矛盾。
从全国来看,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省市,医疗纠纷案件调解率低,而且一审上诉率居高不下;而按照《侵权责任法》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省市所处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不但调解率明显上升,一审上诉率大幅下降,而且医患矛盾趋于缓和。
由此可见,以卫生管理部门考核医疗单位的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法律上用来处理医疗纠纷,其弊端和不公正性日趋明显,《侵权责任法》则越来越被人民所认同,很多省市法院按照《侵权责任法》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统一法律标准,彰显法律的公正,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化解医患矛盾,自2010年7月1日起,各级法院所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不再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统一适用《侵权责任法》,其相关的鉴定也不再由医学会负责,统一由法院委托或医患双方共同商定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对于已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未审理的案件,医患双方有一方要求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
二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杨某1、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杨某1、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18【案件字号】(2020)川01民终1827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杨晗何春梅祝颖哲【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杨某1;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青羊惠康综合门诊部【当事人】杨某1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青羊惠康综合门诊部【当事人-个人】杨某1【当事人-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青羊惠康综合门诊部【代理律师/律所】赵其中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罗仁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赵其中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罗仁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赵其中江敏钟雨珂罗仁【代理律所】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被告】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青羊惠康综合门诊部【本院观点】杨某1的治疗时间跨度较长,实际产生了交通费,但交通费损失应当以客观、合理需求为限,本市公共交通便利且费用不高,在杨某1未能提交证据证实其打的往返的情况下,确定相应损失应参照公共交通费用标准确定。
一审法院对该费用不予支持并无不当。
如一审所述,杨某1自身近视,佩戴眼镜本就属于其自身需要,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其配备眼镜系因西部战区医院、惠康门诊部的诊疗行为所致,故一审未予支持杨某1的该诉讼请求亦无不当。
【权责关键词】欺诈撤销法定代理过错法定代理人本证新证据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举证不能的后果罚款拘留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1-11-13 21:51:41杨某1、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川01民终18272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杨某1。
1当前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纠纷特点
1.被告以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富阳市人民医院、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富阳市新登中医骨伤科医院为多,占案件总数的73.3%,其中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做被告的占33.3%,富阳市人民医院做被告的占17.8%,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做被告的占11.1%,富阳市新登中医骨伤科医院做被告的占11.1%。而且经过外科、骨科手术治疗而产生纠纷的机率也相对较高,占全部案件的71.1%。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几家医院面对的病例难度远大于其他小医院,以及手术治疗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害风险较大,医患纠纷案件的发生机率相应也高于小医院。
(一)鉴定程序不统一
按照通知的规定,医疗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需要鉴定的交由医学会进行,赔偿适用《条例》规定;医疗事故以外的赔偿纠纷,需要鉴定的根据《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赔偿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依照通知,理论上鉴定的实施应该比较统一,但现实中却恰恰相反。
当前,医疗鉴定的结果实际上已成为决定法律适用及赔偿数额的关键,成为医患双方必争之焦点,也使医患双方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一是大多数医疗机构选择的是“依医疗事故处理——医疗事故鉴定——适用《条例》”;二是患者一方选择的是“依一般侵权处理——医疗过错鉴定——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主要有四种:(1)先医疗事故鉴定,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医疗纠纷案件一律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又无医疗责任的,再由患者方申请医疗过错的司法鉴定,导致鉴定均在二次以上,鉴定时间相当长。(2)先医疗事故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后,将医疗过错鉴定作为补充鉴定。(3)依申请的方式确定何种鉴定。依当事人申请在先的情况来确定是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医疗过错的司法鉴定,只要没有证据足以推翻原鉴定结论的,不再鉴定。(4)只选择医疗过错的司法鉴定。如果法院提起医疗过错鉴定后,医方再次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均不再次提起医疗事故鉴定。但患者方自行委托医疗过错鉴定后,再诉至法院的,允许医方再次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浅论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风险。社区医院具有做好预 防工作的天然优势 , 但 仅靠政府对其定位和扶持是不够 的, 还需要配套 的 支付制度 等市 场机 制 。社 区医 院预 防 工作 做 好 了 , 不仅 能改善卫 生资 源在 预 防 与治 疗 之 间配 置 , 还 能 改善 卫生资源 在社 区医院与 大 医院之 间配置 。 我 国的血防策 略 由“ 灭 螺 为 主” , 发展到“ 人、 畜
・
9 4 ・
《 国外医学 》 卫生经济分册 2 0 1 3年第 3 O卷第二期( 总第 1 1 8 期)
浅 论处 理 医疗 损 害赔偿 纠纷 应 当 注 意 的几 个 问题
仇连 明 ( 江 苏苏源律 师事务所 2 1 0 0 3 6 )
内容摘 要
我 国 当前“ 看 病难 , 看 病 责” 的 问题 越 来越 突 出, 医患纠 纷愈 演愈 烈 。该 文就 处 理
纠纷
文章 编 号 :1 0 0 1 —1 1 3 7 ( 2 0 1 3 ) 0 2 —0 0 9 4— 0 4
我 国 自从 1 9 8 5年 医疗 制度 改革 以来 , 随 着 医药 、 医疗 机 构 市 场 化 经 营 模 式 的 逐 步 推 行 , 以
及政府财 政 投入 的减 少 , 医疗费 用急剧 上升 , 服 务 质 量无 法 保 证 , “ 看 病难 , 看 病 贵” 的 问题 越 来
控 制传染 源 措 施 , 执行 难 度 很 大 。究 其 原 因 , 在 于
居民健康意识缺乏。对湖 区居 民大力开展健 康促
进 项 目, 是 封洲禁 牧控 制 传染 源消 灭 血 吸虫 病 策 略
酬支付机制存在 问题 。我 国对基层 承担预防保健 任务 的医生 , 实行 固定 工资加服务收入提成制度, 导致预防保健 工作 流于形式 , 仅 限于发放宣传 画 等 。如何 吸 引 医 生 从 事 预 防工 作 ?按 人 头 付 费 的 预付机制, 可以激励基层 医生做好预防工作, 落实 预 防 为主 的 方 针 。 由于 预 防工 作 有 利 于 早 期 发 现 病人 , 并且预防成本低于治疗成本, 早期治疗成本 低 于晚期治 疗成 本 , 从 而 减少 医疗 费用 。按 人 头付 费的机制 , 还有利于抑制基层 医生过度治疗的道德
试论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一
文 章编号 :090 9(0 9 6100 10.5220) .7.2 0
、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二元化的形成
偿只 能采用 民事诉讼机制 。 这样, 通知》 ‘ 虽然明确了条例与 民法通则 给法律适用造成许多问题 。 ( ) 一 破坏民法的统一 , 损害法律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民法通则是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事基本法 , 条例是国务
增加办案难度 , 加重法院的负担 。 ( ) 不能同判 , 三 同案 刺激诉讼投 机行为 ‘ 条例》 ‘ 和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相比, 二者差异较大 , 在赔偿项 目
上, 前者增设了死亡赔偿金和营养费。 在赔偿标准上, 前者虽对部分项
二元化原则。我 国形成了独特的医疗损害赔偿 案件法律适用二元化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 o A dS ce y
20. 0 9 6(上 )
{占 I 缸金 } J
试 论 我 国 医 疗 损 害 赔 偿 的 : 适 用 去律
林亚 月
摘 要 由于我 国关于 医疗损 害赔偿 的相 关法律 、 法规及 司法解释 之 间存 在 着不统 一甚至相 互 冲 突的矛盾 , 司法 实 行政 给 践处 理此 类案件 带来很 多 困难 . 文试 图从 医疗损 害赔偿 法律 适用二 元化 的形成 入手 , 本 分析 医疗损 害赔偿 法律 适用二 元化 存在 的 问题 , 同时提 出一些可供 参考 的 法律建议 , 以统一 医疗损 害的 法律 赔 偿。 关键 词 医疗损 害 赔偿 医疗事 故 法律 适用 中图分类 号: 90 D 2. 4 文 献标识码 : A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发文字号】法释〔2020〕17号【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12.29【实施日期】2021.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13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修正)为正确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患者以在诊疗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请求医疗机构,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血液提供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案件,适用本解释。
患者以在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
当事人提起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不适用本解释。
第二条患者因同一伤病在多个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受到损害,起诉部分或者全部就诊的医疗机构的,应予受理。
患者起诉部分就诊的医疗机构后,当事人依法申请追加其他就诊的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应予准许。
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追加相关当事人参加诉讼。
第三条患者因缺陷医疗产品受到损害,起诉部分或者全部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医疗机构的,应予受理。
患者仅起诉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机构中部分主体,当事人依法申请追加其他主体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应予准许。
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追加相关当事人参加诉讼。
医疗损害赔偿双轨制的统一

医疗 损害赔偿 双轨制 的统一
章雪萍
( 安徽财经大学
摘
法学院,安徽
蚌埠 2 34) 30 1
要 :在 医疗损 害赔偿纠纷案件处理的 司法 实践 中, 由于处理 医疗纠纷的主要 实体法依据的不统一 , 从而造成损 害赔
偿的鉴定方式、 赔偿 标准等有 不同的规 定, 由此形成 了医疗损 害赔偿 的双轨制 。 这对患者的权利保护和法制权威的 维护 不利 。
用《 民法通则 》《 、合同法》 及相关的司法解释。 但是这并不是
说排斥 参照适用 《 条例》 因为 我国没有侵权 行 为法可适 用 ,
主要存 在于《 民法通则》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民 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 见 ( 试行 ) 、精 神损 害赔偿司法解 》《
来调整医患关 系,条例 》中不 违反 民法精神和 与民法立 法 《
一
、
法 律 适 用 二 元化 的冲 突和 解 决
调整和设定 , 以减 少法律适用不一现象。医方与患方是平等 的民事 主体 关系 , 当发生 医疗纠纷提起诉讼 时 , 首先应当适
在现有 的法律体 系中 ,造成医疗损 害赔偿纠纷法律适 用不一的根本 原因应为“ 二元 制” 的医疗损 害赔偿纠纷处理 机制。目前 , 关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 处理 的现行实体法规范
高法院 的通 知从 审判角 度确 立 了市理 医 疗损 害赔偿 案件 “ 区分 不同类 型分别适用 法律” 的原则 。所 以 当患者提起诉
参照适用 。《 民法通则》是 由我 国立法机关制定并 通过 , 而
《 条例》 由国务 院颁布 的行政法规 , 是 两者 的法律位 阶不 同。 当两者之间发生 冲突时 , 本着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的原则 , 应 当适用民法通则 ; 另一方 面 , 制定 一部 《 医疗损害 赔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法发[2000]2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法发[2000]26号](https://img.taocdn.com/s3/m/b7d49c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7b.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法发〔2000〕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试行)》)将民事案件案由分四部分。
第一、二、三部分属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案由,一般应当包括两部分: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及其争议,如买卖合同质量纠纷,但《规定(试行)》只列出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部分,而当事人的争议部分由受理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具体争议确定。
第四部分是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案由,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直接表述。
第一审法院立案时可根据当事人的起诉确定案由。
当事人起诉的法律关系与实际诉争的法律关系不符时,结案时以法庭查明的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作为确定案由的依据,例如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定为借款纠纷。
当事人在同一起诉中涉及不同法律关系,如某一案件涉及主从合同关系的,根据主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确定案由。
当事人仅因为从合同发生争议,按照从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当事人的争议确定案由,如担保合同效力纠纷。
《规定(试行)》将案由分为四部分五十四类300种,种案由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司法统计,根据具体情况,少数案由列出一些特殊或者常见多发的若干项(用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表示),但此种案由并不限于所标明的几项。
人民法院在案件中应当直接适用种案由或其中的某一项,如相邻用水纠纷。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探讨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探讨韩震【摘要】在医疗损害责任纳入<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医患纠纷分为医疗纠纷和非医疗纠纷两大类,医疗纠纷和非医疗纠纷各有四种具体情况.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探讨了各种医患纠纷类型赔偿的法律依据;强调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是过错责任;医疗损害赔偿应根据医方的过错程度予以确定.【期刊名称】《中国司法鉴定》【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医疗损害;侵权责任法;医患纠纷;分类;赔偿【作者】韩震【作者单位】苏州市立医院司法鉴定所,江苏苏州21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在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患者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生包括医疗纠纷和其他民事权益的争议,并要求追究相关责任或赔偿损失的事件,统称为医患纠纷。
从医患纠纷的概念来看,确定医患纠纷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侵权责任法》颁布后对这一问题提供了更新的视角,本文从医患纠纷分类的角度探讨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从医患纠纷的概念以及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可以清楚地分为医疗纠纷和非医疗纠纷[1]两大类,其中医疗纠纷[1]是指患方认为医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医疗过失,并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要求医方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或侵权赔偿责任而产生的纠纷。
医疗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提法,司法实践中,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更为常见。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有人将其分为医疗事故赔偿纠纷和非医疗事故赔偿纠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以下简称《北京意见》)中,基于医疗事故的法律概念,又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分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
但《侵权责任法》已摒弃了医疗事故的概念[3],将所有的医疗侵权行为统一为医疗损害。
因此,只有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进行分类才具现实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8.02.04•【文号】法发[2008]11号•【施行日期】2008.04.01•【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的通知(2011)(发布日期:2011年2月18日,实施日期:2011年4月1日)修改*注:本篇法规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3年2月26日,实施日期:2013年4月8日)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法发[2008]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已于2007年10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38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法发〔2000〕26号)同时废止。
现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我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以来,在方便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规范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审判和司法统计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批新的民事法律的施行,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类型民事案件,需要对民事案由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
特别是物权法施行后,迫切需要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进行修订,增补物权类纠纷案件案由。
根据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现就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认真学习掌握《民事案件案由规定》,高度重视民事案件案由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名称,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人民法院将诉讼争议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统一医疗损害案件适用法律的通知
各级人民法院:
《侵权责任法》实施已近一年,全国各省市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对于医疗纠纷案件有的省市根据该法已废除医疗事故鉴定,统一执行医疗损害鉴定;有的省市依然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医疗事故鉴定,有的省市二者兼而有之。
这种相同案件在不同地域因所依法规不同而造成的判决不同的不公正现象,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有碍于化解社会矛盾。
从全国来看,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省市,医疗纠纷案件调解率低,而且一审上诉率居高不下;而按照《侵权责任法》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省市所处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不但调解率明显上升,一审上诉率大幅下降,而且医患矛盾趋于缓和。
由此可见,以卫生管理部门考核医疗单位的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法律上用来处理医疗纠纷,其弊端和不公正性日趋明显,《侵权责任法》则越来越被人民所认同,很多省市法院按照《侵权责任法》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统一法律标准,彰显法律的公正,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化解医患矛盾,自2010年7月1日起,各级法院所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不再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统一适用《侵权责任法》,其相关的鉴定也不再由医学会负责,统一由法院委托或医患双方共同商定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对于已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未审理的案件,医患双方有一方要求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
二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