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末时期,由于秦始皇统治下的暴政和苛捐杂税,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引发了农民大起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末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二、说学情本课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对秦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农民大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秦末时期农民的生活困苦和起义的原因;b. 掌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c. 理解农民起义对秦末政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c.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友爱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b. 理解农民起义对秦末政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秦末农民起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师提问:你们对秦末农民起义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环节:学习活动1. 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过程a. 教师简要介绍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历史背景。
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简述秦朝暴政的表现;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式图》,概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包括原因,时间,地点,领导者,大致过程,结果)。
2. 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与影响,认识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因果关系,理解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3. 了解楚汉之争,通过前后对比,认识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 理解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楚汉之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难点: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策略史料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查找有关"秦朝灭亡”的相关史料、秦的暴政的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的形式,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知识。
排练课本剧"陈胜的‘鸿鹄之志’”。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建立者秦王嬴政有这样一种想法:(PPT展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历史的发展与秦始皇的初衷是否一致?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梦回大秦帝国,一探其究竟,请同学们看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师:秦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使秦始皇的愿望落了空。
那么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前面我们学习的夏商周,每个朝代都历经几百年)如此强大的秦王朝,为什么招致百姓如此激烈的反抗呢?让我们继续看大屏幕: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世人皆曰:"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
”设计意图:用PPT展示上述两则史料,并且把"秦亡于政中的‘政’和"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中的‘暴政和无道’”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为更好的引出对秦的暴政的学习。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优秀课件PPT】
合作探究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 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 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知识梳理——年表法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项羽
刘邦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 “约法三章”,得民心 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课堂小结
秦的 暴政
秦末农 民起义
徭 赋 刑秦 役 税 法二 繁 苛 严世 重 重 酷更
加 残 酷
前期: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 起义
秦亡(前207年)
西汉建立
当堂达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丁男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 死者相望”、“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 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在两个小队长的带 领下,杀死两个押解军官,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呼喊声中发动起义。 材料三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绳”, 捧着传国玉玺符书,向起义军投降。
秦二世反击
吴广遇害 陈胜牺牲
各抒己见
陈胜、吴广起义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遇上大 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还会爆发吗?请 说明理由。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巨鹿之战
学习思考:巨鹿之战时间?地点?交战双 方?结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2.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 A.匈奴的进攻 B. 农民起义 C. 宫廷政变 D.武装夺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4.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 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②开灵渠
军事:北开修发筑南长疆城修御灵匈渠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坑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
帝国,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 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 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朝的暴政
徭役、兵役繁重 赋税沉重
④③②① 修修造修 弛筑骊建 道长山阿
城陵房 墓宫
上收 缴获 国的 家2
3
/
刑罚残酷 裂单 等死 10 刑 多就 种有 车
秦二世更加残暴
暗臣长任 ,姐意 政妹屠 治和杀 十文他 分武的 黑大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二、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时间:
公元前209年
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课堂检测
1、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知识点
第10课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特点
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秦二世的暴政
①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②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③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人无法生活的境地
知识点二陈胜、吴广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革命首创)
2、项羽和刘邦起义
(1)主力大决战:巨鹿之战。
(成语“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
)
①交战双方:项羽的军队与秦军主力。
②特点:以少胜多。
③结果:项羽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④影响:巨鹿之战是在推翻秦王朝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它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奠定了反秦战争胜利的基础。
(2)直抵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②人物: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③结果: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
秦朝灭亡。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也给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历史教训。
知识点三楚汉之争
1、背景: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2、双方:项羽和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
4、性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5、双方的比较。
《秦末农民大起义》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秦末农民大起义》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秦朝的统治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暴政和民众的生活困苦,以及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英勇斗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行引导和讲解。
学生对于农民起义这一历史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需要通过课堂讲解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的生活困苦,掌握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事迹,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农民起义的客观认识,认识到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环,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背景和过程、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事迹,使学生深入理解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场景。
2.教学资料: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历史文献、图片等,以便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于进行课件展示和教学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秦末农民起义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的统治和农民起义的背景。
秦末农民起义 优秀教案
秦末农民起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朝的暴政,并掌握其与农民起义之间关系。
(2)了解秦朝被推翻后,楚汉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史料,从具体史实出发了解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
(3)通过刘邦和项羽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史实的比较、分析能力以及得出结论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秦朝暴政不仅对当时的人民有影响,同时也对汉朝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秦朝暴政和项羽的认识,了解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及影响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
秦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后世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向学生提问秦朝的政治、经济制度,简单复习前课。
虽然这促使秦统一六国、促进国家融合,但是在这些制度下的一些政策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使得秦朝的统治只维持了短短的15年。
引出新课,了解秦朝的灭亡的原因。
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朝的暴政(1)滥用民力。
秦朝在统一后,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通过ppt图表展示秦朝人口在服徭役(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骊山墓)、兵役的比例和具体人数。
使学生对秦朝男性劳动力的分布情况有直接、清楚地了解。
让学生阅读一段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勾心斗角……。
”和对其的介绍“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坐1万人,下可建5丈旗,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坐1万人,下可建5丈旗,其规模可谓宏大。
”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项羽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公元前209年,他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陈胜,后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 秦灭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为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汉高祖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在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兵响应,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共同推翻了秦王朝。 秦朝灭亡后,他与项羽进行了将近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画像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灭亡了秦朝。
秦朝一共存在了多少时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4年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汉代画像:鸿门宴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大泽乡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袖: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影响: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项羽巨鹿大败秦军 刘邦入关推翻秦朝(公元前206年)
官逼民反
赵高:指鹿为马(成语)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二、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召集九百戍卒)曰:“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陵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
1、思想、文化专制
“焚书坑儒”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精品PPT课件
(3)、秦始皇有功于国民,但又是一个暴君。 他的暴政,使秦朝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掌握
1、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1.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 赵高 的唆使,伙同 丞相 李斯 ,篡改遗诏,夺取了王位,大肆诛杀宗 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 民大起义的序幕。
是秦朝短命而亡。秦始皇开创的帝业存在了B
A.13 年
B.16 年
C. 20 年
D.24 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房宫童谣曰:“阿房阿房,亡始皇。”
——任防《述异记》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秦朝修建阿房宫,造成民怨沸腾,导致秦灭亡.
材料二:(秦朝)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 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
(1)秦始皇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的一生功过分明,但功大于过。
(2)功劳: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中央设立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政务、军队和监察百 官;废除原有的分封制,建立了郡县两级管理制度; 派人开凿了灵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 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等。
3、统治者宫廷斗争加速覆灭。 4、六国臣民对秦的归属感和秦制的不认同,六 国贵族拥兵称王。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评价历史人物:首 先要确定评价的基本标 准,如生产力标准、实 践标准、阶级分析法等; 其次要掌握评价的一般 方法,如方面论、阶段 论和两结合法等等;再 次要掌握评价的一般步 骤,如总观点+分列陈 述评书+小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课课件
这又说明了什么?
养 家
上 缴
糊
国
口
家
1/3
2/3
赋税沉重
长城
兵马俑
材料: 据史书有数字记载,秦朝人口约有2000万。而修阿房宫和 骊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 计有150万。再加上修筑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 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足有三百万人。
此成语比喻不留退路 ,义无反顾。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足有三百万人。
釜
用大量宫女连同工匠给秦始皇殉葬。 “西楚霸王”项羽VS“汉王”刘邦 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巩固。 【答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7.结 果
起义失败了
意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
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拓展延伸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灭秦
项羽
项
羽
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收揽人心,善用人才
借古鉴今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 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课堂小结
秦 朝 的 暴 政
农民 起义
前期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6
处理前置作业
• 请将学案中的预习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 照,解决问题。
• 本节课我们会学到哪几部分内容?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主要内容
秦 末 农 民 起 义
楚汉之争
姓名:阿平 生活年代:秦朝末年 职业:农民 兴趣爱好:少年时期喜读书
阿平亲眼看见了鸿 门宴中的项羽和刘邦, 项羽在咸阳城中的所 作所为,不禁心中有 了判断。于是,他决 心跟随刘邦…………
三、楚汉之争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江东父老
阿平受到了刘邦的 重用,运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辅佐刘邦,取 得楚汉之争胜利,建 立了新的王朝。阿平 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刘邦、项羽先后进行了秦末农民战争 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 相同?
•
教 学 重 点 :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
教 学 难 点 :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中世纪的西欧,有90%的人生活在庄 园里, 只有10% 的人生 活在城 市里。 在中世 纪的德 国有一 句谚语 :“城 市的空 气使人 自由。 ”“自 由”是 一个美 好的名 词,城 市的自 由更是 吸引着 西欧庄 园里的 人们。 那么, 中世纪 的城市 是怎样 的呢? 下面, 我们就 共同来 了解中 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 兴起。
一、秦的暴政
法律严苛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 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 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 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市场,有一种奇怪的 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解释: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 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 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 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 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 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 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讨论二: “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约 法三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 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耳熟 能详的成语与哪些历史事实有关?这些事 实说明了什么?
指鹿为马: 赵高篡权 说明秦二世时,秦朝统治的危机和衰败, 丞相赵高为了要篡夺最高统治权,不惜颠 倒黑白,混淆是非。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由于实行暴政,让广大的百姓生活 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最终激发了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的发生,从而加速了秦王朝灭亡 的步伐。说石上的哪些文字反映了秦统一的积极影 响?
初一泰平、夷去险阻、天下咸抚、事各 有序、莫不安所„„
讨论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
刻石上的歌功颂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理由是什么?
• 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歌颂秦始皇灭六国,建立 统一的国家,消除地区之间的藩篱,有利于文化 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这是符合历史史实的。 • 但是,称民无徭役,天下安抚,老百姓都能安居 乐业,这是明显违反历史史实的,因为在秦统一 六国之后,秦朝统治者施行暴政,十余年间不断 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 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而且,秦朝的 法律也相当的严酷,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 邻里都要连坐;加之繁重的赋税,使得秦朝的百 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 起义的爆发。
约法三章:刘邦进关中争取民心 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取得民心,同 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 拥护,这也成为刘邦最后能够打败项羽、 夺取天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说明得民心 者得天下的道理。
• 四面楚歌:垓下之战 在项羽同刘邦进行的楚汉战争中,项羽 最终败下阵来,说明项羽因自己的刚愎自 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 导致自己最后的失败。
讨论三: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 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 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 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材料中哪 些属于历史叙事?哪些属于历史解释?
历史叙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 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 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 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 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 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 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汉高祖。 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 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 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 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 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 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 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 险境。后来人们常用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 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 针对某人或某事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 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 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 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现 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 地干到底。
三 结果与影响
1.秦朝灭亡 (1)时间——公元前206年 (2)标志——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婴投降 2.楚汉战争,西汉建立 (1)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
讨论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至碣石,令刻碣石 门,曰:“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 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 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 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 田,莫不安所。”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 原因
1.秦的暴政:超出社会承受能力 (1)统治者滥用民力 (2)秦律繁多严酷 2.战争期间的经验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 (2)重功利、恃酷法 (3)社会矛盾激化 3.统治者的内讧加速秦的灭亡 (1)宫廷争斗 (2)互相杀戮
二 经过
1.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原因:戍边误期 (3)意义: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2.各地反秦起义 (1)六国贵族后裔拥兵称王 (2)项羽军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 (3)刘邦军进驻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