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后视镜设计

后视镜设计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挡圈槽
扇形槽
page 19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外塑料壳定位块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308后视镜为欧洲标准, 视野分析由PATAC完成。
page 1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1、镜片视野校核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1》保证A面光顺
2》模具能顺利出模
page 2
page 20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 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 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 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 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 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 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 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 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於0.01mm/mm时,产 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 ;但当收缩率高於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 不应超过 。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 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 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 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汽车设计-外后视镜布置策略

汽车设计-外后视镜布置策略
无遮挡地观察到镜片上反射的周边环境。在外后视镜的布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3 类。
1)驾驶员看向外后视镜镜片的视线被遮挡。通常人们只关注到镜片上法规要求 区的可视范围不受障碍物遮挡,但如果镜片上其他边角区域被障碍物遮挡,也会给 客户带来观测上的不便。
某项目开发阶段,通过软件模拟发现从5百分位女性驾驶员视野角度看副驾侧 外后视镜镜片,下边缘局部被内水切遮挡,如图3所示。针对此问题,应在外后视镜 镜片造型确定后就对各百分位人体的视野进行相关检查,同时结合各阶段的整车物 理模型进行评估来保证驾驶员的视野不受遮挡。
2)外观特征。外观造型最希望得到窄支架且外后视镜有“悬浮感”的设计, 能够实现此效果的设计是外后视镜支架布置在车门水切处。
3)成本以及质量。综合对比基座安装在门钣金和安装在窗框上的方案:安装 在门钣金上,相对门钣金的模态略低,增加的水切加强板以及外后视镜加强板相 对安装在门框上增加的门框加强板会产生更多的成本与质量,尤其是将支架布置 在车门水切处的设计对基座强度要求更高,也是众多设计中成本质量投入最多的 一个。成本质量的推算都以APH门框结构为例,不同的门框结构成本和质量的增 加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对比信息也要视具体项目的方案而定。
门板上,所以将此2种布置方案一并做讨论与比较。
11
汽车设计--外后视镜布置策略
从安装方式来看,基座布置在门板的方案可以分为3类,如表1所示。方案1安装 较为便捷,但要增加后视镜盖板的分件;方案2需要在内钣金上开通孔,为了美观 需要有内饰板遮盖;方案3也需要门内饰板遮盖,另外由于此设计支架厚度薄,对 基座的强度要求更高,相应地会增加一些质量和成本。
某车型仪表盘的指示灯在夜间反光在侧窗玻璃以及外后视镜区域,如图4所示。 对于此类问题,应借助软件对仪表区域发光、高光零件进行反光模拟检查,观察 反光是否侵入外后视镜的观测区域。

后视镜设计规范

后视镜设计规范

后视镜设计规范XXXXX有限公司后视镜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前言本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符合GB/T 1.1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标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本标准版本为首次发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后视镜的设计输入条件、设计思路和步骤、结构设计。

本范适用于本公司系列车型内、外后视镜(主外后视镜II和III类)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5084-2013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7509-2008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QC/T 531-2001 汽车后视镜3、术语和定义3.1后视镜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像的装置(单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3.2平面镜是指反射表面为平面的镜子。

3.3凸面镜是指反射面为球面或非球面的曲面镜。

3.4 A级曲面有规律性曲面,它可以定位单个曲面,也可以定义整体曲面的完整性,A级曲面严格定义就是完美表达形体、精度要求非常高。

3.5镜面中心反射面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3.6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设计确定的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外后视镜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两侧,用于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的装置。

它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一系列规范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1.尺寸和位置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足够的尺寸,以提供驾驶员良好的视野范围。

汽车制造商和道路交通管理机构会制定相关尺寸要求和位置规定,设计者应遵守这些规定。

2.结构强度要求:外后视镜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对意外碰撞和振动等外力。

设计者应使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外后视镜可以经受正常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力的作用。

3.抗风阻设计:外后视镜与风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需要考虑减小风阻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形状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少风阻,降低燃油消耗。

4.抗震设计:外后视镜会受到道路震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平整的道路上。

设计者需要合理安排外后视镜的悬挂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其在震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视野要求:外后视镜应提供良好的视野,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

设计者应考虑驾驶员的不同身高和视线角度,以提供适宜的视野范围。

6.可调性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使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外后视镜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的视野效果。

7.防雾和防晒设计:外后视镜应考虑防雾和防晒的设计,以保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驾驶员仍能清晰地看到后方情况。

8.照明设计:外后视镜上的灯光设计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以提供正确的视觉辅助和信号传递功能。

9.可维修性和更换性:外后视镜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更换。

设计者应考虑到外后视镜可能会被意外碰撞和损坏,使其易于拆卸和安装。

10.环境友好性:外后视镜的材料和制造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这些规范将确保外后视镜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升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和道路安全。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1)电动调节: 1)电动折叠: 品牌、型号 1)LED 品牌、型号 2)手动调节: 数量 2)手动折叠 车外手调节、把 2)灯泡 手拉锁调节
备注:此表在使用时需要工程开发经理组织会议定义下发至设计人员,项目存档。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7
标准件的选择与标准件数据的确认(例)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一些建议: 1)特别注意在选择电器外 购件时电子干扰的级别是否 能满足客户需要。 2)关注同类产品在实验、 装配、终检时出现的问题与 设计的关系。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9
基准线的建立与设计要求(例)
当选用定义1)时: 镜框的位置要调整到 与镜片匹配的位置! 当选用定义2)时: 在转向器中心位置时, 镜片非最佳角度!
C
A
一些建议: 1)在左右设计A面时要尽能的确保镜头(含镜 壳、镜框、基板)部分左右镜像对称。位置可 相对位移。 2)B号轴与C号轴最好成90 °如不能成90 °也 希望能凑整数。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
10
视野分析(标准说明1)
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 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 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 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 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大于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 (平面镜)。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 关于双曲率:我们称其为“双曲率”,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曲率镜面,它是在普通球面镜面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局部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凸面镜。 这种镜面内侧约3/4面积是普通固定曲率曲面(即主视区),而外侧约1/4面积是由普通曲率向一个更小曲率逐渐圆滑过渡的曲面。现在世界上技术最成 熟,应用也最广的是德国的双曲率镜面(如下图)。 由于双曲率增大的那部分视野是利用变曲率区域来实现的,因此这部分视野的失真率较高,已不符合上述行业标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鉴于此,新版 的行业标准中删去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 B、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也就是后视镜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后视镜的视野、清晰程度和汽车轮廓尺寸,对行车安全很重要。因此后视镜的 安装位置在达到行业标准的视野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靠近驾驶者的眼睛,应方便驾驶者观察,头部及眼球转动尽量小;应安装在车身上下振动最小的 位置上。以现在的轿车为例,外后视镜主要装配在前车门上。 C、后视镜视野的测定。 这个视野指的是驾驶员双眼所见的总视野,通常的测定后视镜视野的方法是,在驾驶员眼点处设置大功率的光源,通过后视镜反射后,检测垂直监视屏 上的反射光。 驾驶员眼点的确定:通过驾驶员的设计乘坐位置中心(即驾驶员座椅的对称中心位置),作一个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 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 视野测定时的障碍物要求: ①测定内后视镜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和加热元件等不见遮挡部分视野,但遮挡部分的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 ②测定外后视镜视野时,只要车身结构和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 的10%以下即可。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外后视镜总成要求说明编写:日期:校对:日期:会签: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信息:1工程概要1.1 概述:XX公司技术中心为完成XX项目中有关产品设计的工程责任而编制了此份要求说明(SOR)。

XX公司将具体负责在SOR中提供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工程与产品设计、二维图纸或三维数模、以及相关的规范与要求。

而成本核算、产品合同、时间进度、零部件的质量与订货数量、以及其它主要的相关事项等都将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本SOR旨在提供给同步开发以下表格中所列零件的潜在供应商进行报价所用。

具体技术细节及内容,在发布本SOR的有效期内都是准确的。

1.2如果本SOR的内容和所附参考零件或规范有矛盾之处,请与该产品工程师联系。

供应商在开发过程中应避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供应商自己承担,XX公司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 工程联系方式下列产品工程师负责本零件或子系统的产品设计工程。

所有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咨询可直接与该工程师联系。

3.1 项目信息车型代号:XX目标市场: XX目标产地:XX上市时间:XX目标销量:首年5000辆,以后每年20000辆。

4 产品要求4.1 综述本系统的功能、材料、外观、光泽、颜色、噪音与异响等技术要求详见零部件子系统技术要求。

4.2 要求一致性零件不但应与此处所列出的图纸和规范保持一致,而且与本SOR 上任何附加的要求也要一致。

同时零件还应与将来可能的图纸、规范和SOR的更改内容保持一致。

4.3 标记和可追溯性对于精确追溯的零件,供应商应按图纸或相关技术信息的要求,在零件上添加条形码,且符合XX 公司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要求。

对于带有3C认证标记的零件,供应商应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指南要求在每个零部件上标有3C认证标记。

5 对供应商设计数据的要求由供应商设计的零件要求供应商交付给XX公司以下设计数据:●三维CAD数据●二维图纸●FMEA文档这些设计数据应在设计冻结日期之前提交给XX公司以进行虚拟装配和零部件设计。

探究汽车外后视镜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

探究汽车外后视镜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

探究汽车外后视镜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作者:林蔚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汽车后视的含义及位置,通过讨论后视镜的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以望为设计者提供汽车后视镜设计参考,为生产者能较好地安装汽车后视镜,为驾驶者提供一良好的周围环境减少交通事故。

关键词:汽车;后视镜;设计原则;布置要求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1.后视镜1.1 含义汽车驾驶员后部视野是由车辆内后视镜和左右外后视镜提供,内后视镜的镜片为平面镜,左右外后视镜的镜片为凸面镜并曲率≯1200mm,用于给驾车司机在倒车及转向时提供车尾及车侧的周围环境情况,减少交通意外。

1.2 后视镜视野调节(1)内后视镜。

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2)左侧外后视镜。

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3)右侧外后视镜。

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

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很多人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都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

另外或许是为了能随时维持整齐的仪容,研究显示,也有很多驾驶人把中央后视镜调整在开车中把自己都照进去。

而根据三阳工业安全驾驶训练中心表示,要获取最大的有效后视角度,依上述的方式调整才是最正确的。

2.后视镜设计技术要求2.1 后视镜所用材料(1)后视镜镜片玻璃由不磨光一级品以上品级的浮法平板玻璃制成。

(2)客车用后视镜镜片玻璃透过率应不小于92%,其他车辆产品用后视镜镜片玻璃透过率应不小于89%。

2.2 后视镜镜片尺寸的确定(表1)确定镜片合适的大小原则是:(1)能清楚的反映法规所规定的后视野,且大小不小于上表中定义的矩形,且矩形摆放无特定的要求,只需满足矩形能落在镜面内即可。

JT8202-2012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

JT8202-2012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

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JT1 -8202-2012共10页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15日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JT1 -8202-2012编制关B庆余 _________ 校核赖礼汇 _________ 审查王晓 _________ 批准曹渡 _________更改记录JT1-8202-2012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外后视镜的要求,试验方法、验收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轿车外后视镜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485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GB11614 浮法玻璃GB1508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QC/T531-2001 汽车后视镜SJ-DQ-16 —2008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SJ-NW-15-2010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SJ-NW-16-2009 塑料件镀铬要求规范3要求3.1基本要求3.1.1外后视镜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国家法规要求:3.2外观要求321后视镜在500lx的照度条件下,从各个方向观察镜面时,镜面上不得有变形、模糊、条纹、气泡、伤痕、裂缝等缺陷。

3.2.2.橡胶件不得有破损、裂缝等缺陷。

3.2.3塑料件不应有明显褪色、裂缝、伤痕、变形等缺陷。

3.2.4涂装件不应与车身有色差,不得有凹痕、划伤、气泡等。

3.2.5每批产品颜色应保持一致,同一种零件颜色应保持一致,无脱色、变色、色斑等缺陷。

外观颜色符合长安公司提供色板,色差满足△ E V 1326所有外观可视面上不允许有分模线,如果是设计上必须在产品外表面上产生分模线,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1mm,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2、环保与节能标准(污染物排放、无线电干扰与噪声、燃油经济
性)
二、汽车后视镜的分类 ◆内后视镜:Ⅰ类、 ◆主外后视镜:Ⅱ和Ⅲ类、 ◆广角外后视镜:Ⅳ类、 ◆补盲镜:Ⅴ类 三、汽车后视镜的曲率半径 ◆内后视镜:Ⅰ类和Ⅲ类主外后视镜为曲率半径 为 1200mm ◆Ⅱ类主外后视镜曲率半径:为1800mm ◆广外后视镜Ⅳ类、补盲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Ⅴ类曲率半径:为 400mm
•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3.5米的视野区域, 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 30米处延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0.75米,并 从驾驶员眼点后4米处至上述区域相接的视野区域。

9
• 内后视镜视野规定
5)如后视镜外型需要重新造型,设计人员需要提供镜的长、宽, 镜杆位置中心尺寸,镜高,安装位置角度,镜在整车上的最低 高度等技术条件。
5
• 6、外部条件
1)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驾驶室外廓尺寸 2)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车厢尺寸 3)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座椅H点,坐标位置尺
寸 4)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眼椭圆X,Y,Z坐标尺
• 6、镜杆件的材料:管长度、管连接形式、管表面颜色及表面涂层、材料性能标 准等。
• 7、后视镜反射涂层:(电动、手动后视镜相同)
• 8、镀铝膜后视镜反射率不得低于40%
• 镀铬膜后视镜反射率不得低 于4%
• 9、后视镜失真率(电动、手动后视镜相同)
• 平面镜失真率不得大于3%
• 曲面镜失真率不得大于7%
13、后视镜总成耐候 性能:按QC/T531标准规定300h无异常。 14、后视镜总成震动耐久性:按QC/T531标准进行试验不得有变形、 损坏、松动、脱落、和镜面位置改变等现象产生。

外后视镜设计

外后视镜设计

外后视镜设计作者:韩冰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3期一、外后视镜设计基本要求由于后视镜属于功能外饰件,设计必须坚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设计原则;同时满足合理性,先进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经济性、制造工艺性的“六性”要求。

外后视镜属于是注塑产品,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直接影响产品出模和外观效果;(2)脱模斜度:影响产品能否顺利出模;(3)产品壁厚、加强筋:影响产品的强度;(4)圆角:影响外观效果和产品成型;(5)孔(通孔、盲孔、螺纹孔等):关系到产品安装和定位;(6)嵌件:为了增加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装配性能等。

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性能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出现矛盾时,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有时牺牲部分工艺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观或性能,有时为了提高安装工艺,可能制件会提高成本,结构变得复杂,在出现这些情况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调整。

当结构设计实在无法避免注塑缺陷时,尽可能让缺陷发生在产品的隐蔽部位。

二、外后视镜设计要点(以金杯微卡车型外后视镜为例说明)1、安装点设计注意事项(1)后视镜安装点的布置要根据内外钣金来定,距离周边倒圆角(圆角半径是8毫米)的地方距离最少是5毫米。

(2)螺栓安装点之间的距离最少是30~50毫米。

(3)后视镜的安装面最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有利于钣金面制作;安装点的布置应该考虑内三角块安装点的布置,后视镜安装点最好能被内三角块遮住。

2、根据GB-15084-2006校核外后视镜视野(1)根据GB15084-2006第4.2条一般要求外后视镜可接触部分曲率半径>2.5mm。

(2)根据GB15084-2006第4. 4一般要求过外后视镜旋转轴线做半径为50mm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至少切到连接件连接的表面,见图1。

(3)根据GB15084-2006第7.3.4要求驾驶员侧外后视镜应安装在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中心连线的铅锤面与纵向基准平面的夹角不大于55度的范围内,见图2。

外后视镜设计PPT课件

外后视镜设计PPT课件
.
DYKMC R&D “06.11.01
▲ 图10 CERATO镜片位置
8
■ 4: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结论
DYKMC R&D “06.11.01
后视镜虽然有视觉死角和风切声,但目前仍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和汽车厂商针对传统光学后视 镜存在的缺陷,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革新与改进,产生了不少新技术。
经多次修改,最终得到如 图9 的后视野校核图-一般都忧于 法规要求
DYKMC R&D “06.11.01 ▲ 图8 后视野校核图-CATIA三维模型
.
7
▲ 图9 后视野校核图
■ 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
3.3 后视镜的结构设计 后视镜的外壳形状在整车造型阶段已具有与整车协调一致
的外形特征.而结构设计就是进行内部机构的容纳性,可调整性, 工艺的可行性设计.
■ 1: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基本结构
1.1 式样-CERATO
PLATE
HOUSING
MIRROR
1.2 基本性能参数
.
DYKMC R&D “06.11.01
1
■ 2: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相关标准
2.1 关联标准
DYKMC R&D “06.11.01
.
2
■ 3: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后视镜的设计
DYKMC R&D “06.11.01
E1 (1347T,377.5L,910H) E2 (1347T,312.5L,910H) 60°
▲ 图6 左后视镜水平方向布置
6
▲ 图7 后视野确定原理图-GB15084
■ 外后视镜布置与视野确定
后视野是否满足要求,传统的后视野设计是用手工绘图方法 完成,这种方法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三维空间设计,需要多次图 影变换.由于车身结构多由空间曲面和曲梁组成,传统设计方法 存在工作量大,修改不方便,设计周期长等问题.现多用空间数学 模型准确对汽车后视野进行确定与校核.如图8: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
水设计 ...................................................................................................................... 26 6 常见问题.............................................................................................................................................. 27
节中用凸轮齿轮结构,而自动调节为电机驱动。
一般来说,按在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将外后视镜分为三角座部位安装后视镜和车门外板处安装后
视镜。目前市场上两种情况都较为普遍。安装在车门外板上的优势为:后视镜向前折叠向后折叠时,镜
壳不易与镜座发生干涉,折叠角度范围可以更大。所以在造型时,可以较大限度地保持其造型风格而不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
目录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 ...................................................................................................................................... 1 1 外后视镜系统概述................................................................................................................................ 1 1.1 外后视镜系统定义、命名与分类 .................................................................................................... 1 1.2 外后视镜系统设计要求 .................................................................................................................... 2 1.2.1 外后视镜系统通用要求 ................................................................................................................ 2 1.2.2 外后视镜系统功能要求 ................................................................................................................ 2 1.3 外后视镜系统典型结构、工艺及材料介绍 .................................................................................... 3 1.3.1 典型结构 ........................................................................................................................................ 3 1.3.2 典型工艺和常见材料介绍 ............................................................................................................ 4 2 外后视镜系统设计流程 ........................................................................................................................ 5 2.1 外后视镜系统设计过程介绍 ............................................................................................................ 5 2.2 外后视镜系统开发各阶段输入输出内容定义 ................................................................................ 8 3 外后视镜系统设计指南描述 ................................................................................................................ 9 3.1 法规要求 ............................................................................................................................................ 9 3.2 布置设计 .......................................................................................................................................... 11 3.3 外后视镜对其周边件匹配要求 ...................................................................................................... 13 3.4 外后视镜中关键零部件设计要求 .................................................................................................. 15 3.5 功能设计要求 .................................................................................................................................. 17 3.6 结构设计要求 .................................................................................................................................. 17 4 外后视镜系统设计评审及验证 .......................................................................................................... 17 4.1 设计验证内容及验证方案 .............................................................................................................. 17 4.2 设计评审 .......................................................................................................................................... 18 5 典型设计案例...................................................................................................................................... 26 5.1 法规校核 .......................................................................................................................................... 26 5.2 风噪仿真分析 .................................................................................................................................. 26 5.3 外后视镜质量及质心 ...................................................................................................................... 26

后视镜设计规范

后视镜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后视镜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前言本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符合GB/T 1.1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标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本标准版本为首次发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后视镜的设计输入条件、设计思路和步骤、结构设计。

本范适用于本公司系列车型内、外后视镜(主外后视镜II和III类)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5084-2013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7509-2008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QC/T 531-2001 汽车后视镜3、术语和定义3.1后视镜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像的装置(单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3.2平面镜是指反射表面为平面的镜子。

3.3凸面镜是指反射面为球面或非球面的曲面镜。

3.4 A级曲面有规律性曲面,它可以定位单个曲面,也可以定义整体曲面的完整性,A级曲面严格定义就是完美表达形体、精度要求非常高。

3.5镜面中心反射面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3.6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设计确定的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PPT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PPT
3
外后视镜的一般知识2
4
外后视镜的扩展知识1(盲区)
5
外后视镜的扩展知识2(新技术)
此处凸出物 为探测温度 的探测头。
纳米技术:(英文名称: nanotechnology)能操作细小到0.1~ 100nm物件的一类新发展的高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都 可归于纳米技术范畴。 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什么是防炫目后视镜,国内现有的驾车环 境非常适合蓝镜,因为后车使用远光灯的频率很高,大部分的汽车 大灯又都是卤素灯泡,属于黄色光源,而蓝镜可以降低黄光的强度, 故可有效降低刺眼光晕,达到防眩的效果.艳阳高照的气候环境中 长时间在大太阳下驾车,一般铭镜或铝镜反光强,会刺眼,蓝镜的影 像却很柔和,不会刺眼.所以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驾车都非常适合 使用蓝镜.秀车网提供的清华华仕大视野蓝镜,采用国际最新的 蓝膜防眩目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380纳米波长的“纳米镀膜”, 不但拥有原大视野,无盲区功能,而且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蓝膜防 目眩功能。“纳米镀膜”同时在镜片的表面形成一层永久防雨防 雾镀层。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讲座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1
后视镜眼点说明
2
后视镜的一般知识1
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 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
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 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
参考后视镜型 参考后视镜型号、
号、实样选购 实样选购(可多 1)参考结构
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这种镜面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 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 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 后视镜。 3、关于后视镜的视野问题。(详见后面介绍) 4、关于后视镜的反射率: 后视镜有一个反射率指标,反射率越大镜面反映的图像越清晰。 反射率的大小与镜面反射膜的镀层材料以及镀层位置有关:镜片外表面镀膜,一般用铬为材料,反射率较低,最小反射率为40%;镜片内表面镀膜,一 般用银、铝为材料,反射率较高,最小反射率为80%。 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大灯的照射下,经内后视镜的反射会使驾驶者产生眩目感,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内后视镜 一般采用棱形镜,虽然镜面也是平的,但其截面形状是棱形,它利用棱形镜的表面反射率与里面反射率不一样的特点,达到无眩目要求。白天采用反射 率为80%的银质或铝质里面反射膜,晚上则用反射率只有4%左右的表面玻璃。为此,晚上只需略为将白天位置的内后视镜转动一下角度就行了。 目前有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有一面含有光化学物质的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两个光敏二极管分别设置在后视镜的前面及 背面,分别接收汽车前面及后面射来的光线。当车后面跟随车辆的大灯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时,此时后面的光强于前面的光,此反差被两个光敏二极管 感知并向电子控制器输出一个电讯号到后视镜导电层上,致使后视镜镜面电化层颜色变深,此时再强的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也不会反射到驾驶者眼睛 上,不会晃眼。 防眩目后视镜固然能防眩目,但在从车库倒车出来时由于车后面的光线较强而车前光线弱,此时后视镜如变暗就不利于倒车时看清车后情况,因此一些 汽车便设计成当汽车挂倒挡时能自动取消防眩目功能。如没有自动取消功能的也会设计有手动取消防眩目功能。 5、对于外后视镜的基本要求: 外后视镜外形轮廓不但影响到车身的外观,也影响到车身尺寸,行业标准有轿车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不得超出汽车最外侧250毫米的规定。同时,由于 一般轿车的速度提高,风阻和噪声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外后视镜外形轮廓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用园滑的线条尽量减少风阻及风噪。 外后视镜的控制方式有电动式和手动式。电动式外后视镜的镜片后面装有驱动机构,它由小型可逆式直流电动机、减速齿轮、电磁离合器组成,驾驶者 在车内控制开关对外后视镜进行上下左右调整,调整范围30度以内,并可以折叠。手动式外后视镜多采用杠杆式,也有软轴式。驾驶者在驾驶座上摆 动车门上相应的小手柄,即可上下左右调整镜面角度,这种手动后视镜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装配在经济型轿车上。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PPT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PPT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
后视镜眼点讲明
2
后视镜的一般知识1
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 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楚图象的装置。
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 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与内后视镜。 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
资料(电折拢)。
件的要求。 特别关注是 1求据2力对 供持))输及的同 应人依选出内供步 商员据择具容应开 技确客具体要商发 术定户备数求的 支3要能)。1考有2汇))零经总找特件验。有别与的相要资供关求料应的分及商参析。否构2件特否构3定))影设的别影设义定出响计要关响计!义口到!求注到!特售标结。是结别后准 关注是否影 响到结构设
9
基准线的建立与设计要求(例)
当选用定义1)时: 镜框的位置要调整到 与镜片匹配的位置!
当选用定义2)时: 在转向器中心位置时, 镜片非最佳角度!
B
B号轴: 定义1)镜片的最佳视野 角度的镜面法线上。 定义2)镜片平行镜框的 最佳位置后的镜面法线 上。 位置定义:在镜片的质 心位置上。
C号轴: 此轴是自定义轴但要满足: 1)欧标最小到车门边缘的距离70mm。 2)折拢角度满足企业标准。 3)内部空间满足结构要求。 方向没有规定。建议与B轴保持空间90 °有利 于模具开发及尺寸调整。
品牌 2)不加热
1)双曲率 2)镀层色 3)单曲率 注:曲率半径
1)照地灯 2)盲区显示 3)EC镜 4)其它特别要求
1)更换件 2)售后件 3)出口要求
1)定义更换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目录目录 (IV)1零件综述 (23)1.1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 (23)1.2常用类型简介 (23)2开发流程 (24)2.1整体沿用开发流程 (24)2.2部分沿用开发流程 (25)2.3全新开发流程 (26)3性能要求 (26)3.1法规要求 (26)3.2专利规避要求 (27)3.3配置要求 (27)3.4平台化、模块化分析 (27)3.5成本、重量要求 (28)3.6安全性要求 (28)3.7可靠耐久性要求 (28)3.8环境适应性要求 (28)3.9精致性 (28)3.10NVH要求 (28)3.11装配维修性要求 (29)4结构设计 (30)4.1造型分析 (30)4.2主断面设计 (38)4.3安装点、定位点布置 (38)4.4周边件配接 (40)4.5结构设计要点 (41)4.6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 (42)5试验验证 (43)1 零件综述1.1 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1.1.1 系统定义外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侧方和下方信息的必备功能件。

1.1.2 功能介绍外后视镜为满足不同人群对视野的需求,镜片必须满足上下左右都能调整至少8°,调整方式为手动或电动;为满足整车最小通过性和碰撞过程中对人员或物品的最小伤害,外后视镜应当能够前后折叠。

1.1.3 各部分组成图1-1外后视镜爆炸图1、镜片2、加热片3、镜片托4、镜框5、镜片调整机构6、机芯支架7、转向灯8、镜体9、镜座支架 10、镜座 11、镜座垫 12、折叠机构支架 13、弹簧 14、垫片 15、折叠机构 16、线束1.2 常用类型简介1.2.1 从整车转向功能考虑,外后视镜上有集成转向灯和不带转向灯。

1.2.2 镜头折叠分为手动折叠和电动折叠。

1.2.3 镜片调整分为手动调整和电动调整。

1.2.4 镜片有普通镜片和带除霜、亲水功能的镜片。

1.2.5 从镜片曲率上分为单曲率和双曲率外后视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绪论外后视镜总成是一种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但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也是构成外部造型的重要部件。

主要包括外后视镜镜体和外后视镜镜杆总成两大部分组成,后视镜杆总成又分为后视镜支座与后视镜杆两部分。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驾驶员能够清晰看见并判断汽车后方的情况,及时的、正确的做出反应;2、对整个驾驶室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东风之星系列的镀铬外后视镜已经成为东风之星的卖点之一。

鉴于外后视镜的组成和功能对整车的影响,以及在以往的外后视镜总成的设计与生产、运输、装配、调试、运用当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本规范将针对N2类车型,分别对外后视镜镜体和镜杆总成(镜杆和支座)的零件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装配、功能进行规范描述。

全文分成后视镜镜体、镜杆总成、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涉及的标准有:GB 15084-19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T 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第一节 后视镜镜体一、材料与技术要求后视镜镜体主要由壳体、镜面和固定盖板等部分组成,壳体部分要求质轻、牢固,所以材料采用工程塑料,例如:MPP2、ABS等;镜面要求质轻、耐腐蚀、抗缓冲性等等,所以材料大多采用浮法玻璃,执行标准GB 11614-1999 ;固定盖板要求一般,所以材料大多采用为08AL或其它金属,实行标准GB13237-1991。

技术要求:1、镜体外表面采用的花纹、颜色按标准色板,例如花纹编码:GO40颜色编码:C040;2、镜面厚度一般在2~3mm;N2类车要求曲率半径≥1800mm3、镜体外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涉及厂家的商标、厂名等其它与东风无关的标识,必须在合适的可见部位注明零件号、材料、厂家代码、生产日期等内容。

4、其它的要求具体见QCT 531-2001,主要内容有,一般要求、外观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

示例一:东风小卡系列本结构是小霸王系列车型的小卡系列的外后视镜82QK2-02020,颜色编码:C010花纹编码:G023;材料及标准MPP2 EQC-305 工况特性及标准B11TS2 EQC-302,整个壳体外型美观秀气、拆装方便、整体质量较轻,适合于小型运输卡车。

示例二:东风金刚系列东风金刚系列外后视镜82BE02-02020采用左右、上下均可以调节的外后视镜总成,镜体为黑色,外形美观、视野开阔,适用于工程作业、运输车辆。

示例三:浮动镜面系列该后视镜视野良好,镜面浮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调节,适合于厢式车、平板车、工程车等各类车型。

示例四:浮动镜面—东风之星系列东风之星外后视镜镜体采用材料ABS,表面镀铬,镜面浮动,在一定范围内沿各个方向自由调节;外形美观大气,视野开阔,因电镀会增加成本,一般此类后视镜适用于中高档车型。

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镜面的大小要适合同一类车型,车身的外尺寸以及车身的离地高度是决定镜面大小的主导因素;2、壳体外表面的处理,表面光滑、壳体和镜面能够分离的适合表面电镀,其余形式不适合电镀或者电镀工艺复杂;3、壳体、镜面甚至标准件的选定需要考虑其材料、厚度对整个镜体的质量的影响,在同样强度、相近成本的前提下,越轻越好。

二、 关约束条件1、后视镜固定----球头安装球头安装是后视镜杆上的球头与后视镜壳体上球形凹槽相配合,再通过一个球头盖板压紧,使二者紧密贴合,同时给壳体绕后视镜杆球头中心在各个方向能够转动;镜面是在壳体成型未冷却时压合在壳体的槽内,冷却后会自然被壳体包紧。

球头安装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偏心或者居中的,采用偏心球头的能够有效减短后视镜杆的外伸长度,适用于宽车厢的车型,球头居中的壳体适用于窄车厢。

偏心与居中的镜体重心位置相近,但受力的支点在球心位置,偏心的球头需要略大于居中的球头,所以现在小霸王系列的后视镜偏心与居中的球头分别采用Φ30、Φ26。

2、镜片浮动----穿心安装本结构方式是后视镜杆整个贯穿后视镜壳体,利用2个固定盖板将后视镜杆压紧贴合在壳体的凹槽中;镜面是压合在镜面载体上再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弹簧装配在主壳体上;视野是通过调节镜面载体来满足,调节量是根据镜面载体的过孔大小来决定的;上下布置的安装点能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安装在车门上比较理想,适用于各类宽车厢的厢式车、平板车、以及工程车辆。

3、镜片浮动----同心安装同心安装特点是后视镜与壳体可以拆分,它是后视镜杆安装端与壳体上的安装支架的半圆柱凹槽通过固定盖板压紧,压紧之后只能给壳体绕后视镜杆中心轴向旋转,仰角的调节通过调节浮动的镜面。

注意的地方是,后视镜杆与壳体结合处的支架是应力的集中点,是最容易受损的地方,设计时一定要保证该支架有足够的强度,采用多个安装点或者增大安装座,否则会容易出现断裂、抖动的情况。

如下图就是设计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

解决的方法就是增加安装支座,在四个的基础上增加为8个,更改后断裂的问题解决。

4、夹块安装夹块安装的方式现在运用于东风金刚系列车型上,镜体与镜杆通过夹块连接,整个镜体可以绕夹块固定螺栓的中心转动调节仰角,绕夹块的半圆中心转动可以调节左右视野,整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因整个后视镜镜体相对较大,视野比较广阔,此安装方式适用于采用上下固定的U型外伸后视镜杆的工程、运输车辆。

5、特殊安装该结构的杆与镜体之间的安装方式独特,有上下两个支架固定镜体,其余部分相同与82QK2-02020,相对于82QK2-02020,其结构相对稳定,但是结构要复杂些,安装不是很方便。

第二节 后视镜杆总成一、材料和技术要求后视镜杆主要采用钢管拔10-16~25×1.2~2.0,执行的标准是GB8162-1997,表面喷塑或电镀等其它表面处理;后视镜支座采用铸铝,执行的标准ZG35 EQY-18-2000,表面喷塑或喷漆,执行标准QC-1 甲 EQY-2-1998。

技术要求:后视镜要固定牢靠,避免改变已调节好的视野,杆表面经过磷化处理,喷涂聚脂粉末涂层,无缩痕、熔接痕等表面缺陷,执行标准EQC-97。

涉及其它标准有:GB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二、相关约束条件1、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约束条件主要有档位约束和自由约束。

档位约束:为了保证后视镜能够满足法规要求,后视镜转动必须要三个或三个以上档位,以满足在后视镜影响通过的前提下能够调整外后视镜杆的位置,正常行驶中恢复。

设计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理论间隙大小不影响后视镜晃动,否则间隙过大,行驶中会出现较大的抖动;影响正常使用;后视镜杆的旋转力矩必须满足18Nm<N<24Nm;后视镜杆旋转过程中或者旋转到位后不得与车身任何部位干涉;正常状态的视野能够满足标准GB15084-1994中的驾驶员一侧的视野要求。

后视镜的档位是通过后视镜支座内部的拉紧弹簧、顶部的球形凹槽与镜杆下部的半球凸点三者的同时作用,档位转动的角度α由半球凸点的个数n决定,α=360/n°,n一般不少于3个。

α的角度是以后视镜在各个状态不与车身任何部位干涉以及非使用状态档位比整车要窄来决定大小。

自由约束:自由约束也是相对自由,是后视镜杆在不碰及车身的前提下,在金属锁紧螺母的作用下,在一定的力矩范围内能绕旋转轴自由转动,但旋转中心不能超过车身最宽处50mm,需要注意的是上下两个安装点的旋转中心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旋转点的紧固方式必须要采用金属锁紧螺母,配合一定摩擦力的摩擦垫片,普通螺母不能提供一定的力矩范围,长期使用会松动甚至脱落。

自由约束后视镜杆图片三、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约束需要注意的问题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的约束都需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间隙,采用的紧固方式,以及采用标准件的型号、性能。

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条件: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看安装点的布置,分为前围上、车门上、和A柱上布置等几种方式。

1、布置在前围上小霸王系列,共有四个安装点,安装点的具体布置如下图,支座的中心在Y=±728,需要注意的是,后视镜支座的安装点要与车身钣金接触紧密、牢靠,支座与周边的零件要预留足够的装配间隙,特别是前围上面罩的后视镜杆过孔要足够大,如果支座为单独的外装件,后视镜杆不穿过前围上面罩,则需要考虑与外盖板、前围上面罩的配合间隙。

Y=728以及在上安装点的结构断面如下2、布置在立柱上后视镜支座的安装点在A柱上布置的在153车型上运用比较多,通过图示可以看看布置的紧密性。

相对小霸王的后视镜杆要复杂些,布置安装点对钣金的改动要大,但结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收放机的外置天线一般布置在立柱上,布置天线的一侧不能布置后视镜安装点,需要布置在车门、前围或其它部位。

3、布置在车门上布置在车门上的后视镜杆见上页3.2.1中的自由约束的后视镜杆图片,分上下两部分固定,上部的安装支架通过焊接或者其它方式固定在车门外板上,因为车门外板比较薄,所以焊接工艺比较复杂,下部的安装支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门上,内部的焊接螺母是布置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加强板的焊接螺母周边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局部与车门外板贴合,以加强后视镜支座安装处的结构强度,车门结构横向与纵向断面如图。

4、布置在前围和顶盖上布置在前围和顶盖上的安装方式能够解决后视镜杆过长而抖动的问题。

结构相对小霸王车型的外后视镜要复杂些,采用上下2点固定,外加拉杆辅助固定,整个结构非常稳定;外后视镜能作仰角调节、左右调节满足视野要求;需要注意的后视镜杆支杆A的布置要考虑与外置天线的位置是否干涉;上支座的安装点要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漏水;支杆B固定在支杆A上的紧固方式须采用金属缩紧螺母,防止松脱。

此结构适合车身位置较高的工程车辆采用,现东风金刚系列采用此后视镜杆总成。

四、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需要注意的问题安装点的合理布置;安装支座或支架与车身之间的装配间隙、紧固方式;各个安装点需防止漏水的必须要做好防水的设计;以及选用标准件的型号、性能等。

五、注意事项:1、当中需要注意后视镜支座安装点钣金的强度、振动频率、位置以及支座与周边零件的装配状态;2、后视镜视野要满足GB15084-1994规定的视野要求;3、后视镜杆材料的选用,镜杆表面防水、防腐蚀、喷塑或喷漆的处理;4、电镀后视镜镜体表面的不能出现锈蚀、斑点、发黄等不良现象5、标准件的选用要考虑到防锈、防松脱,必要时在加防水装饰罩;6、装置图详尽的指导生产装配,生产也需要按正确的装置图严格装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