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 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 质及其运行规律。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1. 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 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超越或排斥价值判 断。 2. 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能够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包括3种情况: ① 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②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 益,但无人受损;③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 体受损,但受益大于受损。 2. 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 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由于存在着互惠的障碍,导致未能产生互惠的行为。 主要有: ① 信息障碍。“不知情”; ② 体制障碍; ③ 价格扭曲; ④ 市场缺位;
1. 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 2. 设定假设条件。 3. 提出理论假说。 4. 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 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一)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 1.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 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互惠原则”。 互惠是指交易行为活动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没有人受 损。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 劳动经济学与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 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劳动力和劳动力所 劳动力和劳动力所 有者不可分割
劳动力 的特点
•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 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 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3323 - 劳动经济学笔记依据教材《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第二节式第三节劳动参与决策第三章劳动力需求第一节劳动力需求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第三节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第四节劳动力需求的调整第五节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互作用第一节劳动力市场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第四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第五节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求第五章人力资本第一节人力资本投资第二节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第三节企业培训投资决策第四节内部劳动力市场第六章资结构第一节定第二节工资形式第三节工资差别第四节产业和地区工资差别第七章影响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垄断与工资、就业第二节业第三节集体协议与收入差异第八章就业与失业的一般考察第一节就业总量的决定第二节失业及其类型第三节失业的度量及影响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类型第二节菲利普斯曲线第十章政府行为与劳动市场第一节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第三节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第十一章劳动关系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第二节劳动关系的调整第一章导论响。

论: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增加;于这种关系的存在,造成16~20大战以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劳参率的生命周期。

男性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青年与老年劳参率较低,25~5590%劳参率高。

首先,15~19率下降。

其次,女性人口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最后,25~55参率保持高水平。

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的主体。

派生而来,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这类培训就是特殊培训。

18的企业以Wa利的成本—收益结构。

会成本之和。

等。

工资,等等。

23的提高。

等构成的管理系统。

=货币工决定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

总和。

品的需求。

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社会有益;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三)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第一篇: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1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指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比数值。

2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因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3家庭等产量曲线指在生产同样家庭商品产量的家庭生产时间和购买物品的不同要素组合的轨迹4人力成本是一种非物资成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收入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5普通培训制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

6特殊培训指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奇特有用,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得多7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迁移,一般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间流动8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见的报酬差别9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提出的反应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数量指标 10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问答:1作图回答怎样安排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如图所示:在培训期间可以向员工支付W4 的工资,尽管按照VMP=W原则,员工只能拿W*的工资。

W4-W*的差额部分就是企业承担的培训成本。

在雇佣期间可以向员工支付W3的工资,W3-W1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预期的培训收益,W2-W3的差额部分是企业预期的培训收益。

在特殊培训的条件下,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的辞职率,因为受训员工承担了一部分培训成本,而且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还不被其他企业所接受。

同样,企业也不愿意解聘员工,因为此类员工的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至于双方各自承担多少成本与分享多少收益,可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特殊培训的成本与收益结构的分割也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普通培训成本都是劳动者自己支付的。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 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 (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 • 1、社会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 学进行研究 • 2、劳动贡献数量上的重要性 • 劳动贡献超过资本贡献 • 3、劳动要素交易的独特性 • 能动因素
• (二)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收益 • 1、个人角度 • 失业原因、工作搜寻、工资谈判等 • 2、社会角度 • 失业治理、收入分配、人力投资等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一般特点 1.主动性 2.目的性 3.创造性 4.多层性 5.相依性
•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特点 • (一)劳动概念--广义化 • 1.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 分失去现实意义。 • 2.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支配 和主导地位发生了换位。 • (二)劳动配备的主要要素--知识化 • 1.劳动者就业必须具备当代知识技术 • 2.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 3.在业劳动结构以智力劳动为主
劳动经济学
( Labor Economics)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 第三章 劳动需求决策 第四章 劳动供给概述 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 第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 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职业选择 • • • • • • • • 第八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十章 工资理论 第十一章 工会理论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十三章 就业与失业理论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差异 第十五章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 三、关于劳动问题的一些观点 • 1、威廉·配弟(英)(1623-1687): •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 2、亚当·斯密(英)(1723-1790): • 劳动是最初的价格,购买一切世界财富 的是劳动,而不是金银 • 3、马克思(德)(1818-1883): •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4、A·马歇尔(英)(1842-1924): • 劳动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一个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 5、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课件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课件
+ 非劳动所得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



➢横轴既反映了家务劳动时间的大小,
品 和
也从反面显示了市场劳动时间的数量。
劳 务 的
➢左图假设非劳动收入为零,并表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偏好的

个人的决策。

家务劳动时间 ➢对家务劳动和市场劳动的偏好反映了能从中得到的满足,进一步讲, 偏好的状况取决于家务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大小。(思 考:如何决定?) ➢家务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家务劳动的感受与技巧,家务活动(如 清扫整理、抚育小孩)的特点等。一般,女性的家务劳动生产率要高于 男性。 ➢随着工资、收入和家庭相对生产率的改变,家务劳动安排也可能会随 之改变。
❖对于简单的劳动—闲暇模型修正的出发点:
(1)在家庭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生产性劳动(洗衣、做饭、清扫、抚 育小孩、照顾老人等)而非闲暇;
(2)劳动者个体在市场劳动(有酬劳动)、家务劳动和闲暇之间选择 时需要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活动和收入;
(3)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市场劳动时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 家庭成员的联合劳动供给决策会受到成员间感情的复杂影响,而且会 受制于习惯的力量,劳动经济学关注最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在市场劳动和家务劳动间选择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
人们用市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所得购买商品,然后在家务劳动 中进一步加工外购商品,满足个人或家庭的需求。所以,个人劳动的 总效用的影响因素为家务劳动的时间和购买商品的价值,从而得到等 效用线。另外,也存在着时间约束线:
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w ×(闲暇外时间-家务劳动时间)
t1
闲暇
时间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
❖劳动工资率上升的效应(价格效应)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1.1.1.2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劳动经济思想与劳动管理 1.我国古代学者的劳动经济思想 2.我国古代的劳动管理思想 (二)民国时期学者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 (三)建国后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1.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经济学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思考题:搜集陈达\甘博\费孝通\史国衡背景 材料(个人档案、经历、主要学术思想和成 就等)
1.2.2管理学科及其他学科 中的劳动科学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开发 (二)劳动组织管理 (三)劳动人员管理 (四)劳动薪酬管理 (五)其他学科中的劳动科学
1.3 1.3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 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规律的科学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如: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
主讲人: 主讲人:孔微巍
劳动经济学研究框架
劳动主体—人 劳动主体 人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数量与质量 劳动力流动 劳动报酬
市场均衡
劳动力 供给市场
劳动力需 求市场
宏观调控 就业 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
第 1 章: 导 论
1.1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 1.2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1.3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一)劳动的定义 1.广义:在各种活动中的体力或者脑 1.广义: 广义 力的使用或消耗。 2狭义:人的经济活动 狭义: 3.狭义含义的特点 3.狭义含义的特点
(二) 劳动的分类
1.具体分类 1.具体分类 2.如何认识劳动的分类 2.如何认识劳动的分类 3.我国的划分 3.我国的划分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00164劳动经济学

00164劳动经济学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课程代码:0016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劳动经济学,是劳动力市场现象系统化了的理论认识,是劳动力市场运行原理的体系。

它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其形成与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现代劳动经济学学科系统的课堂讲授和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应用等内容。

学习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成长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微观及宏观的问题和现象。

基本要求:掌握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使用、开发的机制和原理,能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资和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为基础,是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该课程的先期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学习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如就业理论与政策、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与纠纷处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制度与文化、国际劳工标准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言一、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应掌握以下内容:1、劳动经济学的形成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特点5、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识记:劳动定义:在一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力定义:(1)传统或者早期的劳动力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劳动经济学第二章

劳动经济学第二章

(MRPL 、w)
d
L
➢ 在竞争性市场中,名义工资率下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 线即为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曲线。
➢ 名义工资条件下的短期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不是企业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简单横向加总,但w与L之间还是反 向变化关系。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劳动力需求
❖ 在长期,厂商调整产量的决策可以通过改变劳动力
❖ 在长期,工资率上升,带来厂商雇佣量的下降
K
A’
当工资率从w上升到w’时,
替代效应使雇佣量从L减少到
A
L’ ,产出效应使雇佣量从L’
K’
E’
K”
E” E
K
减少到L”,总的价格效应为 雇佣量从L减少到L”。
Q1 Q2
L” L’ L
C B’
B
L
➢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的图形分析说明: 竞争性市场中,长期的企业劳动力需求也存在工资率 与雇佣量的反向变化关系。当然,长期的市场劳动力 需求曲线也是从左上往右下倾斜的。
与资本的投入组合来实现。
❖ 长期,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PL= MEL 及 MRPK= MEK
即 MPL* MR= MEL 及 MPK* MR= MEK
竞争性市场
MPL* P = w 及 MPK* P = r
w /MPL = r /MPK = P
所以,为保证利润最大,应当使最后一单位产品的 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成本与资本成本相等,并且 等于产品的售价;否则,增加成本较低的那种生产要素 的投入,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将会带来利润的增加。
第二节 完全竞争(产品、劳动力)市场 中的短期劳动力需求
❖ 在短期,厂商调整产量的决策只能通过改变劳动力的雇 佣量来实现。

劳动经济学第四章

劳动经济学第四章

任美国经济学会长)和加里· 贝克尔(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的重大贡献——人力资本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教育的收
益率研究;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年龄-收入曲线。 人力资本是一个与物力或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贝克尔在1975 年就指出,人力资本理论和物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收益流的现值超过成本。 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将生产要素简单地划分为劳动 力和资本的局限,打破了劳动力同质的假设。是人类对人的经济价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教育的外部收益性
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
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从而减少失业福利支 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 人犯罪被捕之后的机会成本),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值的新认识。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人力资本:劳动者所具有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性资本储备的知 识、技能以及健康。其价值取决于内含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在劳 动力市场上所能够得到的报酬数量。 社会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美国90年的社会 总财富大约为人均42.1万美元左右,其中59%的财富表现为人 力资本。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15.5万美 元、31.5万美元和45.8万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占
会各阶级收入的均等化。
提高人口质量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医疗保健、劳 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劳动经济学word精品文档9页

劳动经济学word精品文档9页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②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③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④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试着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1、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1)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P MP VMP •=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边际价值曲线重合的两个假定:第一,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二,产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企业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2、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①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性质不同: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

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 领导与管理 • 领导特质 风格 权变 • 两个维度 领导的权变因素 • 四种领导行为 • 五种领导风格 • 五种情感智力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 技术
• 心理测验及类型 • 信度及效度 • 三种策略 • 测评 • 心理测量
第二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
• 劳动法 •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及作用 •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 宪法 劳动法律 行政法规 劳动章程 • 法律渊源 • 劳动法律制度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 劳动法律关系及种类 特征 •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劳动法律的事实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 织行为
弹性 供给富有弹性 供给缺乏弹性 • 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 经济周期 •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悲观性劳动力假设 • 劳动力需求 •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边际产量 • 劳动力市场及性质 均衡分析法 静态和动态 •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充分就业 •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 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 劳动资源的稀却性 相对 绝对 支付 • 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⒈实证 ⒉规范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 劳动力 •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总人口 • 劳动力供给 • 劳动力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 供给无限弹性 单位供给Leabharlann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 个体差异 能力差异 人格差异 • 态度 工作满意度 • 组织承诺 社会知觉 归因 • 组织公正 第一原则 绩效薪资 • 强化原则
第二节 工作团体的心理与行为

劳动经济学.pptx

劳动经济学.pptx

11/23一)及时调整各商品的权重
(二)分层编制物价指数
(一)及时调整各商品的权重
统计部门应该及时调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统计方法,依据居民消费结 构的变化修正消费品的权重,不断提高CPI编制的科学性。CPI编 制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建立在实际的国情基础上。国家统计局表 示针对目前自有住房在社会上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这一客观情况,为了使 居住类权数更接近实际,现在正考虑以下措施:
中国的CPI ---劳动经济学
目录
1.CPI的含义和计算 2.中国CPI存在的问题 3.中国CPI的改进和完善
CPI的含义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 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将居民住房分成租房、自有房和廉租房三大块,再以这三大块在社会总 量中所占比例作为加权平均数,从而计算出更接近实际的居住类权数和 居住类价格,用这一价格代替当前统计中使用的虚拟房租。鉴于我国居 住类消费占CPI比重偏低的情况,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居住类消费所 占比重有望在5年内上升到20%,从而接近国际水平。既遵循国际一 般通例,又密切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提高CPI编 制的科学性、数据质量的准确性。把CPI编制过程与程序、样本的抽 取、不同消费品的权数等公开化、透明化,让CPI可感可知。
计算公式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 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 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中国CPI的计算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 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 品、衣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 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 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专案,总共有 300多项。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 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 保健个人用品10%;衣著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烟酒及用品4% 。

劳动经济学1

劳动经济学1

1.3劳动经济学的体系 劳动经济学的体系
劳动力市场概论 劳动力需求分析 劳动力供给分析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距 就业与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歧视 人力资本问题 工会 贫困和社会保障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ü 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劳动力,劳动者,人力资本,简单与扩 劳动,劳动力,劳动者,人力资本, 劳动 大再生产 ü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数量,质量,结构,短期与长期平衡 数量, 数量 质量,结构, ü 劳动力宏观管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劳动力流动,劳动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 劳动关系,劳动力流动, 管理体制 ü 劳动力微观管理:分工与协作,组织与人员配备,定额与计量, 分工与协作, 分工与协作 组织与人员配备,定额与计量, 劳动保护 ü 工会理论与工会组织 ü 失业与就业:就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失业治理机制,就业政 就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 就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 失业治理机制, 策 ü 劳动成果分配:公平与效率,工资理论,分配制度 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 工资理论, ü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 保障制度
实证研究:农民工工资是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规范研究:农民工工资该不该由市场决定?
1.4.3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 – 社会调查法 – 实验法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比较分析法 – 统计方法
1.5我国劳动经济问题现状 我国劳动经济问题现状
1.5.1 简单历史回顾 七十年代末以前 – 政府对劳动力供求试图计划分配,完全 政府对劳动力供求试图计划分配, 排斥市场,不存在职业,职位选择, 排斥市场,不存在职业,职位选择,报酬 不反映劳动付出. 不反映劳动付出. 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效率) 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效率) – 强调物质刺激,工资和奖金有时甚至超 强调物质刺激, 过劳动生产率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增加,即在原来资本拥有量的基础上增 加资本。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人口增加导致工资下降,资本存量增加导致工 资上升。
二、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 能。对应报酬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考虑通货膨胀时应用较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 对比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 构成部分。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福利支付方式:其一为实物支付、其二为延 期支付。实质上都是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 段,也可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假说 1.两种假说产生的背景 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周期,即经济运行过程 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2.两种假说的内容 (1)两种假说内容一致的方面 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 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亦即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一)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刺激需求)、转移支付(调节收入)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1.三大政策:财政、货币、收入。 2.基尼系数 ①什么是基尼系数 ②洛伦茨曲线 ③基尼系数的分布

劳动经济学书

劳动经济学书

劳动经济学书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1、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2、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3、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不能等同于劳动力需要。

等产量曲线和等产量面图P25它表明不同的生产和方法,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不同组合,其产量相等。

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可以相互替代而产量不变,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表示。

边际替代率是在保持相同的产出水时,减少的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诉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它是一个负值,但为了分析方便,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

MRTS=MP L /MP K 。

在要素价格给定的前提下,等成本表明用一定的资金可以购买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最大数量界限。

劳动力需求弹性这一概念,即工资率变化1%,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百分之比。

指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0。

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E=△L%/△W%。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要素:1、要素替代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长期看,各要素之间相互替代的可能性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也会越大;2、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3、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4、劳动力成本占总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研究摘要自从上世纪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推出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就逐步提高,最近几年,已经攀升到了120左右的高位(正常水平中值为105),严重偏离正常水平的性别比。

本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考虑社会、文化、政策以及技术选择等条件,对县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估计方法,从出生性别比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我国特殊历史阶段下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基于独生子女政策和传统社会文化对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在农村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主要以农村出生性别比为基础,剖析了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性别失衡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在过去30多年里人口出生率经历了世界上最快的转变。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指出,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降低,陶涛、杨凡(2011)的研究表明,在1972-2008年间,剔除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完全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生育人减少的数量为4.58亿;王丰、梅森(2006)研究指出计划生育政策是导致出生育率的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城镇生育率下降的作用更为明显;王金营(2006)的研究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减低的贡献为61.21%。

与此同时,伴随着出生率的降低,还出现了另一类明显的人口转变趋势,即自19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的不断上升。

出生性别比的升高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转变的重要特征,同样引起了学术界的大量关注,许多学者针对不断上升的出生性别比和相关“女孩遗失”的问题,对其程度、模式、决定因素和后果进行了广泛研究(Banister,1987;Hull,1990;Hulland Wen,1992;Johansson and Nygren,1991;高凌,1995;顾宝昌、罗伊,1996;杨菊华,1996:《人口研究》编辑部,2003和2006)。

这些研究取得很多一致性的观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分歧。

学者们普遍认为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是真实的,但是对于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原因却各有说辞。

(一)国外性别比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各个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许多外国学者认为生活环境和生物学因素等是导致性别比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

早在1967年,美国优生协会在其《优生季刊》上刊登印度孟买大学经济系PrainM.Visaria的“登记相对完整的国际及地区出生性别比”一文,文中初次对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展开研究。

DonaklJ.Bogue于1969年在《人口统计原理》中阐述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为105—106。

KennethC.WKammeyer(1971)认为出生性别比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正常值在102—105之间,只有在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性别比才会低于102。

Shaw(1989)在分析英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时发现,英格兰和威尔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较历史上的平均水平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并认为人口学和生物学因素是造成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

Parazzini和Franeeschi(1998)利用世界上29个国家和地区在1950—1994年间的出生性别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大部分国家出生性别比维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稳定水平,而部分东欧、北欧国家以及葡萄牙的出生性别比偏低,南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出生性别比有上升趋势,并认为自然环境以及男婴存活率低于女婴可能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偏低的主要原因。

Mizuno(2000)研究发现日本出生性别比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107降至90年代末期的105.3,胎儿死亡性别比上升是出生性别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但Mochizuki分析认为环境因素才是出生性别比下降最重要的原因。

GrechV、Vassallo AgiusP and SavonaVenturaC和 DavisDL、GottliebMB and StampnitzkyJR(2003)也都先后对20世纪后半期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进行过统计分析,他们得出了出生性别比不断降低的结论。

前者认为是温度是影响生育率和出生性别比关键因素,后者则提出,在医疗、职业、环境和健康中男性的脆弱性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性别比影响因素的研究除了考虑到生活环境和生物学因素以外,对于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经济根源,许多学者还从我国文化制度和经济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入手,研究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对于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学者刘爽(1985)研究第三次普查数据,发现我国出生性别比水平普遍较高,且地区和民族间存在明显差异,分胎次出生性别比呈逐级上升趋势。

出生性别比的高低与人口密度、地形地势、民族以及城乡分布有着密切联系,且失衡具有较大的普遍性、持续性、波动性。

而学者(Neil,1983;Burgess Robin,2002)从经济因素入手研究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

他们认为,伴随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保障功能增强,用于男性和女性的投资平等化,改变了传统女性地位低下的状况,缩减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距,大大削弱生育男孩的偏好。

学者王梦涨(2005)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来分析经济因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她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富有的大小个体私营企业主,希望有男性来继承财产,客观上刺激了生男偏好;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男性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男偏好也强烈。

另有学者陈俐(2004)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传统的宗法观念对性别偏好有着直接的影响,认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都普遍存在男孩偏好。

“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直接导致偏男心理追求的现象的。

同时学者王翠绒、易想和(2004)指出,儒家文化为了维持男性家庭利益和男子血统宗法系统的正统性纯洁性、连续性,一贯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早生贵子、多生贵子”思想使得偏男生育意愿强烈,或者对女子照顾水平不足,致使性别失衡。

其他很多学者(如顾宝昌、krishnaroy1996,潘兆文1997,马众2004,郭维明2006等)也都提出类似观点。

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吕红平等2005)从社会因素分析性别比时,指出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异常偏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性别差异以及妇女地位低的问题。

学者蔡菲(2005)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我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与男性有着明显差距,社会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影响和刺激着人们的生男偏好,进而导致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胡耀岭、原新(2012)提出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通过影响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进而引起出生性别比偏高。

影响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各因素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传统文化、公共政策、城镇化水平以及社会法制环境都将抑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医疗发展水平将促使出生性别比升高。

(三)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性别比影响的研究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经历了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制度、文化、经济和政策体系不断改革的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对出生性别的影响作用也不断凸现,计划生育政策通过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对性别比影响颇重,富有争议的问题是生育政策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的。

许多学者(Zengetal,1993;陈卫、翟振武,2007;徐岚、崔红艳,2008)认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女婴漏报是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一个重要原因。

Hull(1990)利用1987年1%人口调查数据研究我国的性别比失衡问题,认为溺杀女婴的传统是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Aird认为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溺杀女婴导致性别比失衡的根源。

Johansson和Naygren统计1988年千分之二生育节育调查数据,认为现实中溺杀女婴的比例没有数据反映的那么高,为躲避计划生育政策而将女婴赠给他人并且不对官方申报才是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A.Coale(1994)研究近50年中国“女孩遗失”问题时,发现中国“遗失”女孩比例由六、七十年代的2%上升为八十年代的3%,而与之伴随的出生性别比,尤其是高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急剧上升。

Huang和Wang(1998)还实地调研了湖南、河北以及安徽等省市的出生性别比、女婴的非正式收养以及女婴遗弃等方面的情况,认为在我国实行生育控制以后,弃婴现象急剧增加,女婴占到弃婴比重的90%以上,且多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健康婴儿。

另外,不少学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会促使偏好男孩的家庭通过性别选择的手段来实现生男愿望,进而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康明村(1982)利用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展开调查,发现在该地区存在新出生的男婴数量多于女婴数量,并且这一趋势有着明显增强的态势。

A.Coale(1994)研究也提出除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一部分想继续生男孩的家庭瞒报漏报以外,选择性流产是导致性别比上升的直接原因。

穆光宗(1995)认在在计划生育控制政策下,生育的选择空间过于狭小,导致人们通过选择性流产满足对子女的性别偏好,而随着B超的普及,这种人为选择出生婴儿性别的行为导致了性别比的失调。

很多学者(如顾宝昌,krishnaroy、l996,潘兆文、1997,王翠绒,易想和、2004,马众、2004,陈俐、2004,王燕、黄玫、2004,李全棉,2005等)都作了阐述,认为性别选择技术的误用和滥用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

石人炳(2009)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作用于人们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两个前提条件影响性别比。

同时,生育控制政策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统计途径”(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在研究性别比的影响作用时,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地区、城乡、性别比失衡问题存在明显不同。

王元璋(1985)在开展全国范围内性别比调研时发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广泛存在于全国各个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农村性别比失衡较城市更为严重,家庭在第一个孩子为女孩时更倾向生二胎,导致二胎性别比更高。

另外宋健(2007)、李建新(2009)认为我国现行的城乡有别、一孩男女有别的生育政策是造成农村和全国整体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本文在研究不同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性别比的影响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技术选择等多个因素,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同时突破以往国家、省域数据来源限制,从多个县域数据着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阶段对比分析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探究计划生育政策对性别比失衡的影响。

二、参考文献[1]刘爽.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差别问题初探[J].人口研究,1985(2)[2]李伯华,段纪宪.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J].人口与经济,1986(4)[3]刘爽.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J].人口研究,1988(3)[4]ShawC. The sex ratio at birth in England and Wales[J].Population trends 57,1989 Autumn,26-29[5]顾宝昌,彭希哲.伴随生育率下降的人口态度[J].人口学刊,1993(l)[6]曾毅,顾宝昌.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其后果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3(l)[7]Hull,TereneeH.Reeent trends in sex ratios at birth in China[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4,16(l):70一83[8]穆光宗.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J].人口与经济,1995(l)[9]高凌.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1995(l)[10]李南.高出生性别比及其婚姻后果[J].中国人口科学,1995(l)[11]MizunoR.The male/female ratio of fetal deaths and births in Japan [J].Lancet, 2000,26,356(9231):738-739[12]GrechV,Vassallo-AgiusP and Savona-VenturaC.Declining male births with increasing geographical latitude in Europe[J].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Health.2000,54(4):244-246[13]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J].人口研究,2002,26(5)[14]蔡菲,陈胜利.限制生育的政策是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3)[15]胡联合.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6)[16]刘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现象、原因及后果[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17]李妍妍,刘娟.1980一2005: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回顾与评述[N].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18]陈友华.关于出生性别比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06(l)[19]Lena Edlund,HongbinLi,Junjian Yi,Junsen Zhang.Sex Ratios and Crime:Evidence from China’One—Child Policy[N].IZA Discussion Paper,2007,3214[20]汤兆云.我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21]石人炳.生育控制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