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案与反思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学会合作探究,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2.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修改思路;3.通过练笔,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练笔,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才写成文学巨著《红楼梦》;鲁迅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
问:同学们,这两位名家创作巨著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明确:好作品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二、共同探究,思路引导1.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文章。
请问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具备哪些条件?明确:首先是没有基本的语法及标点错误,语句要连贯,布局应合理。
2.很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
即指言辞和表达。
除此之外,好的文章还应有什么样的条件?同学们可以从书上获取相关信息。
明确: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牵强。
3.不错!这就是我们说的“意”,即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
接下来两堂课我们着重从“言”的部分谈谈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
三、结合实践,指导方法1.刚才同学们提到,修改文章的时候“言”的部分要注意基本语法、标点的使用,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布局的合理性,其实就是指不仅要改“对”,更好改“好”。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2.请大家一起看下这个语段,自己在书本上进行修改,五分钟之后我们进行交流。
现在开始。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
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
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
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
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明确: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不合理,“拔下”与轮胎这个动作的对象不符合,可以改为“卸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的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写作的标点、用词、语法等方面的常见问题以及修改润色的技巧;3.能够通过修改润色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得到较高的写作成绩。
二、教学内容1.修改润色的意义和重要性;2.常见写作问题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3.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润色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过程,并针对其作文进行润色;2.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润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相互修改作文以及互相评价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润色技巧。
五、教学过程1. 修改润色的意义和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修改润色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PPT介绍修改润色的定义以及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强调修改润色可以提高作文的准确性、语言的精美程度、逻辑的流畅性,让作文的表达能力更为出色。
2. 常见写作问题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通过PPT介绍常见的写作问题,如标点符号错误、词汇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以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例如通过多读多研究、结合同义词辞典等方法。
并鼓励学生只要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一定要进行润色。
3. 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并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修改润色技巧进行修改。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修改及评价,让学生从别人的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帮助自己提高表达能力。
六、作业1.翻译:翻译一篇英文新闻,并进行修改润色,提交给老师;2.作文:自由写一篇作文,进行润色,并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表。
七、教学资源1.PPT教学课件;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PPT的方式介绍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及润色实践。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修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能够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润色作文。
(2)通过比较、分析、实践等学习方法,掌握修改润色作文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修改润色作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中如何“修改润色”。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修改润色(出示课件2)二、整体感知,写作指导教师:同学们,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言”和“意”。
(出示课件4、5)(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预设: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上作出修改。
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教师讲解: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作出调整。
(出示课件6)预设: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示课件6)改正观点。
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完善主题。
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的主题,应当加以修改。
增删材料。
材料不翔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减。
文章的材料既要新颖独特,又要与主题、立意和谐统一。
教师讲解:(出示课件7)“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修改、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2.能够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通过修改、润色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4.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修改、润色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修改和润色的概念1.修改: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改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润色:对文章的用词、句式、标点等进行修饰和加工,以达到更加精细、优美的表达效果。
2. 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和技巧1.提高修改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理清文章主旨,删减无用内容;–重点关注逻辑结构和引导词,调整文章结构;–用恰当的描写、比喻、对比等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避免应试思维,注重个性化表达。
2.提高润色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选择精细用词,尽量避免重复;–多用并列句和复合句,避免用简单句描写复杂事物;–适当使用标点符号,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根据需要改变文体结构,比如采用倒叙、并列或对比等手法。
3. 修改和润色的实际操作1.阅读范例文章,理解修改和润色的重要性和方法;2.分组进行互相修改润色,同时提出意见建议;3.改后再次交换,进行最终的润色和修改。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2.学生进行相互修改润色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打印教材和范例文章;2.准备白板和marker或者黑板和粉笔;3.指定修改和润色小组。
2. 学习引导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好的范例文章;2.引导学生思考好的文章和一般文章的区别;3.分组让学生分析讨论范例文章,提出思路意见。
3. 示例演示1.分组学生轮流阅读、修改和润色范例文章;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阐述和讨论;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整理出修改和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列出清单。
4. 课堂操作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一篇记叙文;2.让学生分组互相修改润色;3.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整理汇报;4.鼓励学生进行第二轮修改和润色。
部编人教版九下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 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的写作
有志向,有目标,便要从小抓起,从小做起。有梦就追,是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穆尼尔·纳素夫曾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体验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现如今,我已体会到了幸福,是在所写的一篇篇作文成功发表后的不自觉的喜悦。我的幸福,来源于写作,写作让我拥有着无限的喜悦。迄今为止,最让我自豪的,便是我的写作能力,哪怕现在的写作水平还有很大的差异。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仍需要不断的努力。天才来自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不断的付出,不断的汲取失败的教训,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功。我有一个梦想,成为未来最伟大的作家,没有之一。我认为有付出,便会有收获;有失败,便会有成功。我的擂台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在网站里发表,每一次的审核都让人紧张,成功是高兴,失败却是更加的努力,继续投稿,这是我唯一做的。
审题立意分“三步”。一步启其思,二步凝其神,三步彰其意。去年的研修作业中,我曾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三句诗,形象说明根据作文题的类型审读材料或题目拓开思路,根据主旨句或导入语捕捉命题意向,根据核心立意编写数个陈述句以确定立意的审题思路。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宜时常作类似练习,确保学生审题正确。我们都知道,立意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歌德说过:“如果主题不合适,所有天才都白白浪费。”
积累之重要,我们皆知。养成长期积累的习惯。读书笔记本摘记好词、佳句、名段,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背得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感更强,文字抒写更畅达。报纸、报刊,名篇、佳句,每日一背,增智广识,娱情乐心,幸矣。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增强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程度。
教学内容
•作文修改与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
•作文检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作文修改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何润色作文,增强语言的优美程度
教学过程
热身
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并让其他同学发表建议和意见。
讲解
2.讲解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修改是提高语文
水平的关键之一。
3.讲解作文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比如拼写检查、语法检查、标点检查等。
4.讲解作文修改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
•首先,整体检查文章,看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有明显的语言错误。
•然后,逐段进行修改,包括语言通顺性、表达准确性和衔接流畅性等方面。
•最后,针对文章的整体语言的优美程度进行润色。
练习
5.让学生进行练习,每位学生选一篇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并让同学们
互相进行评价和交流。
反思评课
6.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作文修改和润色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7.让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反思,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教学评估
•以学生的作文修改和润色质量为评价标准。
•以学生的反思评价和小组交流为教学评估参考。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修改和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和优化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导语】⾯对已起草好的作⽂,我们应先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章中⼼是否明确,看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然后再考虑⽂章整体框架⽅⾯的环节,看⽂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然。
只有从全篇⼊⼿进⾏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作⽂⽔平。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对作⽂进⾏润⾊修改的常⽤⽅法。
(难点) 2.能对作⽂进⾏恰当的润⾊和修改,能把作⽂写得更具体、更⽣动。
(难点) ⼀、情景导⼊ ⽣成问题 同学们,进⼊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
只觉得写作是⾃⼰的事,⽽修改是我们⽼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
俗话说“⽂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篇好的⽂章不仅是“写”出来的,⽽且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批阅⼗载,增删五次。
”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次精⼼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的⼀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修改,从哪⾥⼊⼿呢?这节课让我们⼀起来学习修改润⾊。
⼆、合作探究 ⽣成能⼒ 修改作⽂主要从语⾔、构思、中⼼三⽅⾯进⾏。
1.修改语⾔ 材料⼀ 进⼊⼆⼗⼀世纪,⼈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电脑使⽤率逞上升趋势。
等我们这⼀代⼈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电脑,就会被视为⽂盲。
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修改指导:第⼀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个是“已不在陌⽣”中的“在”,应改为“再”。
修改语⾔⾸先看有没有错别字,再看有没有⽤词不当的,最后读⼀读句⼦有没有重复啰唆的语病。
2.修改构思 材料⼆:池塘美景 池塘的四⾯围着⼀些花草树⽊。
树是各种各样的,⼀⽚郁郁葱葱。
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修改指导: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
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明白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2)掌握修改润色中常用的语言表达,如替换、增删、改写等;
(3)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如检查文章结构、查漏补缺、润色修改等;
2.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2)能够在实际的写作中运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
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语言表达及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1)让学生们读一篇文章,提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2)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概念讲授:
(1)讲解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
(2)讲解修改润色中常用的语言表达;
(3)讲解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训练:
(1)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短文的修改润色;(2)让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篇短文的修改润色。
4. 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教学重难点1.学会对作文实行润色修改的常用方法。
(难点)2.能对作文实行恰当的润色和修改,能把作文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难点)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
只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修改润色。
二、合作探究生成水平修改作文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实行。
1.修改语言材料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
等我们这个代人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就会被视为文盲。
不过,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修改指导: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修改语言首先看有没有错别字,再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重复啰唆的语病。
2.修改构思材料二:池塘美景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
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
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修改指导: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
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
不但如此,它还未能扣住“美”字。
这都是因为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
修改时能够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设置一个月光下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
3.修改中心材料三:银杏赞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
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
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答案:常见的文章修改润色方法包括:修改文章的结构,调整段落顺序,删除多余的内容,优化词语选择,修改语法错误,调整句子结构,增加过渡词语,检查修辞手法等。
题型3: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修改润色提高文章的逻辑性。
答案: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逻辑顺序混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关系重新排列段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润色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掌握修改润色的技能。
题型4:请简要说明修改润色文章的基本要求。
答案:修改润色文章的基本要求包括: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清晰、修辞得当、语法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等。
题型5: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修改润色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不清晰,可以通过修改词语、调整句子结构、增加过渡词语等方式,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提供修改润色文章的模板和步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修改润色文章的模板和步骤,帮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修改润色。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明确文章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修改检查能力和文章修改效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修改润色的意义和重要性;2.修改润色的技巧和方法;3.自我和互相合作修改的练习。
2.2 教学步骤2.2.1 引入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文章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修改润色的好处和目的。
举例说明好的修改润色可以提高文章质量,提高交际效果。
2.2.2 知识讲授(20分钟)1.讲授修改润色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错误辨别、错别字改正、表达式优化、修辞手法运用等。
2.讲授修改润色的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原著作者意思不变、让文章更流畅、切勿不断添加内容等。
2.2.3 练习贯彻(25分钟)1.自我修改:每位学生用五分钟时间,修改自己的文章,注意修改的数量和质量。
2.互相修改: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互相交换文章并进行修改。
2.2.4 小结讲解(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小结讲解,强调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并全面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领会知识、学以致用。
三、教学评价1.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讨论,尝试自我和他人修改,并对同学和自己的修改效果进行评价。
2.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包括修改效率、质量、文笔、思维等。
3.输出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和修改润色文章进行评价,包括文章是否修辞优美、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精炼等。
四、教学拓展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拓展到以下几个方面:1.告诉学生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好的语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告诉学生自己写作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需要多次修改润色;3.告诉学生使用网络工具可以帮助修改润色。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润色的重要性,能够自我修改自己的作品;2.掌握常见的写作修改技巧,提高文章的质量;3.学会针对性地修改他人文章,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润色的重要性1.1 了解写作润色的定义;1.2 明确写作润色的目的和意义。
2. 常用的写作修改技巧2.1 留意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2.2 利用工具辅助修改作品;2.3 查阅参考书籍,如词典、语法书等;2.4 修改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3. 针对性地修改他人文章3.1 了解修改他人文章的意义和重要性;3.2 学会分析他人文章的优缺点;3.3 学会提出具体、合理的修改意见。
三、教学过程1. 写作润色的重要性1.1 了解写作润色的定义要求学生自己回答写作润色是什么意思,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和总结。
1.2 明确写作润色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实例说明写作润色的目的和意义。
比如:写作润色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避免出现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让文章更加精炼。
2. 常用的写作修改技巧2.1 留意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通过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进行一一说明。
2.2 利用工具辅助修改作品介绍一些常用的写作辅助工具,如语法检查工具、拼写检查工具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作品的修改。
2.3 查阅参考书籍,如词典、语法书等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参考书籍,如词典、语法书等,让学生知道需要在何时何地查阅这些参考书籍,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4 修改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修改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来提高文章的质量。
比如:适当增加段落,调整句子的长度和结构等。
3. 针对性地修改他人文章3.1 了解修改他人文章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说明修改他人文章的意义和重要性。
3.2 学会分析他人文章的优缺点让学生分析一篇文章的优缺点,包括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为后面的修改意见提供基础。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
2.通过修改润色使自己的文章升格。
3.帮助学生养成修改润色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低分作文的升格教学过程:一、修改润色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写成后,多读几遍,做些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样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使作文升格。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才完成文学著作《红楼梦》;鲁迅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
可见好的作品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修改润色可以是文章在原文基础上的升格,也可以是在原有写作水平基础上的升格。
二、怎样修改润色(一)对文章的“意”进行修改。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1.关注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
2.分析观点是否鲜明,看立意是否深刻新颖。
建议文章开头简短明了,要有清晰的点题句。
结尾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
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新颖,和开头的点题句以及结尾的主题升华句有直接的关系。
3.关注文章所选材料,看内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
所选材料应该是新颖的典型材料,且能很好的揭示主题。
对所选材料要适当地进行增删调换,4.关注文章文体。
首先,文体要符合题干的要求;其次,文体会受立意和材料限制,应依立意和材料确立文体;第三,文体必须明确,不能“四不像”。
(二)对文章的“言”进行修改润色。
“言”指言辞和表达。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
第一阶:改对1.对错别字、标点、词语、病句逐一修改。
通过修改,使标点、字词正确,使词语使用准确恰当,使句子通畅连贯,读起来顺口入耳。
2.对文章段落进一步调整和加工。
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恰当,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
第二阶段:改好3.补充内容,使材料丰盈。
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粗线条勾勒,就很难打动人心;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
2022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九2022年级下册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修改润色》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描写的几种形式。
2、掌握语言描写的常见方法,理解语言描写在写人物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懂得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传达人物心理、切合说话时的情景。
4、初步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对自己所做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教学重点通过精彩语段感悟语言的文采之美。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创造语言的文采之美。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才写成文学巨著《红楼梦》;再如鲁迅先生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前后经过90次精心修改才最终定稿。
可见,好作品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你想让你的文章更精彩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板书课题)二、修改原则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
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
主要包括:(1)订正观点。
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
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
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
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
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
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
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
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
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 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 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 中路” ,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 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 句子有没有啰唆。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 着润色这篇习作。 【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 】 【写作提示】 通过实际
教案序号:
课题: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 修改润色短 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文,体味反
2. 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 使内容 复修改的效 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 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 动笔前都要反复斟 酌,以防“点金成铁” 。 【佳作赏析】 寻人启事 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 给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 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发了寻人启事样本, 果。
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 总是直不起来, 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 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我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 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接着写妈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 服,这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我 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平时哪个同学新穿了 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 个明星,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家总一清二 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 送到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却真的没 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 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写完整、写准确。放学回家 后,我请妈妈为我写一则寻人启事,妈妈看了一 眼要求,一会儿的功夫,一则具体详尽的寻人启 事便写好了。 我看着这个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妈妈,才 明白老师说的“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 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的真正含
部编人教版九下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下四单元写作改正润饰教课设计课题写作改正润饰单元四学科语文年级九1.学会对作文进行润饰改正的常用方法。
学习2. 能对作文进行适合的润饰和改正, 能把作文写得更详细、重生目标动。
要点难点对作文进行润饰改正的常用方法。
把作文写得更详细、重生动。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激趣导入。
载, 增删五次。
”写作文如何改正呢?我们一同来学习改正润饰。
讲解新课一.学生默读,提出问题。
二.师生合作,概括问题。
默读理解。
培育自主学提出问题。
习能力。
改正作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改正作文的内容?如何改正作文的形式?三.师生研究,解决问题。
改正作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内容和形式)如何改正作文的内容?解决问题。
师生合作。
(看文章中心能否明确,所选资料是否紧扣中心。
看文章详略能否合理。
能否有遗漏字、重复字和错别字。
标点能否有误。
能否有语病。
)如何改正作文的形式?(注意开头和结尾。
如开头或开门见山斩钉截铁,或引用诗文富裕诗意,或排比频频创建旋律;结尾或响应开头,或谈论作结,或委宛表现,或点明主题。
过渡能否自然。
标题能否适合。
字数能否切合要求。
分段后首句能否空格。
应用文的格式不符。
)四.拓展提高。
你知道哪些改正文章的故事和警句?(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 , 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改正才达成。
迅作《藤野先生》,先后改 90多才最定稿。
“文章不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五.堂。
下边文章行改正。
朋友我力量“千里找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每当我听到首歌,我的海里就浮出你的形象——小,就是你位朋友,了我无的力量。
得那一天下,英老:“下周二要行英演比,小、李小等同学必参加!”老的命令我不敢抗,但是我的英口在太差了,又怎能登大雅之堂呢?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糟学生思虑。
理解修透了。
改色。
你跟了上来,我准得怎么了,我也不知道怎回答你,因我在没有底气。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教学目标】1.理解润色的概念,掌握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
【教学内容】一、润色的概念1. 什么是润色?润色是对一篇文章进行微调和改进的过程,目的是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
它不是对文章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和重构,而是对文章的细节做出修改和完善。
2. 润色的原则(1)保持作者的风格和个性不变;(2)在不改变文章内容的前提下,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有说服力;(3)注重语言的流畅和文理结构的连贯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3. 润色的方法(1)精简句子,去除冗长和复杂的修饰语;(2)避免使用生硬和笨拙的词语和短语;(3)修正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4)调整段落结构和顺序,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和合理;(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魅力,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比喻等。
二、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1. 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2. 逐句逐段进行修改,注意句子的结构、语法和表达方式;3. 注重文章的连贯性和衔接,保证文章的逻辑性和通顺性;4.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比喻等;5. 审查文章的语言细节,包括标点符号、大小写和语法等方面,保证文章的语言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1)开门见山,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请学生举手回答:你们在写作文时是否会觉得有些想表达的意思无法准确表述,或者说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二、讲解润色的概念和原则(1)教师简短介绍润色的概念和原则,并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润色的方法。
(2)教师通过展示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分析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润色和修改。
三、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1)教师通过展示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逐句逐段进行修改,并指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衔接,保证文章的逻辑性和通顺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写作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如语病、逻辑混乱、用词不当等,并学会通过修改润色使文章更加完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修改润色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修改润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注重内容的表达,而忽视文章的修改润色。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他们在修改润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不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 修改润色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3. 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仍然存在语病和逻辑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修改润色文章的能力;3.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使文章更加通顺、合理、有逻辑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如何在修改润色过程中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3.如何在修改润色后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润色的技巧;3.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修改润色,给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典型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2.准备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3.准备练习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修改润色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如:保持原意、避免重复、保持文章结构等。
同时,展示相关病例,让学生了解在修改润色过程中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篇作文进行修改润色。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优质教案

《修改润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润色的重要意义,了解修改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技巧。
2.在反复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运用常用修改方法修改习作,提高修改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谈论法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堂环节一、情境导入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却达90多处。
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二、知识引航阅读写作指导,同学相互交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修改文章的原则。
2.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
3.根据学案中斩修改体会,总结作文润色的常用方法。
明确:学生总结基础上,老师PPT补充。
1.修改文章的原则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
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
主要包括:(1)订正观点。
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
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
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
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
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修改润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1.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能够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
1课时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代名人故事,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同时解释了教学目标,又有趣味,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唐代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作了一首诗。
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因为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好还是“推”好。
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作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后来二人一同回家,议论作诗的方法,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师: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以求准确、妥帖地表达意思。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如何反复推敲来修改我们的文章。
【设计意图】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先让学生通读课本内容,了解修改文章的相关文字,自己整理出修改的方法,再由教师引导,指出较为全面的修改方法,为实践做准备。
二、理论精析学生自由阅读教材P90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了解本课学习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预设“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文章的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预设先改“意”,再改“言”。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又有新意,然后再来修改语言。
因为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改才有依据,有效果。
内容浮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上进行修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
(3)“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预设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好”?预设通过朗读、推敲来修改。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例如,写记叙文可以充细节描写。
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或者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等等。
此外,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
(5)修改“言”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生讨论,师明确)预设方具体操作修改效果法增增加能突出主题的内容,使抽象、空乏、言之无物的文字变得具体实在,使单薄、无说服力的内容变得有力度、饱满使文章从薄变充实,言之有物删删去重复啰唆、可有可无的内容,删去与观点脱节、违背事实的情节,使庞杂冗长的文章变得精练简使内容从繁杂变简洁,清楚明了调调整词、句、段的位置,使其合乎逻辑,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使结构从混乱变清晰换将陈旧平淡的内容换成新颖生动的内容,将含混、笼统,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换成准确清晰的内容使语意从含混变准确改修改表达中不准确、不密、不生动的地方使达变得顺畅、合理三、示例引路——片段的修改润色1.修改语言。
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
他接过我的自行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扒下内胎,按到一盆水里。
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
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
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
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生自主修改,师指导明确)预设错别字方面:“反映”应改为“反应”。
词语使用方面:①“拂面”使用不当,应将“拂面”改为“扑面”。
②“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中的“然后”与前面使用的关联词重复,应改为“最后”。
③“很快地”中“很快”后应删去“地”。
病句方面:①“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
”中的后一个“车胎”赘余,应删去。
②“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中的“又”和“重新”二词意思重复,可删去“又”。
③“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一句中的“然后”赘余,应删去。
2.修改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其进行修改润色。
池塘周围的景色很美,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
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
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生自主修改,师指导)修改指导:这段文字描写有些空泛。
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
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美”字。
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
修改时可以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设置一个恰切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
修改示例:中午,烈日当头照,密密的垂柳遮住了炽热的阳光。
我有时坐在柳树下看书,有时折下一根柳条做柳哨,有时用柳条编成一个花环,插上五颜六色的野花戴在头上。
一阵微风吹来,池水泛起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
有些人还会到池塘里游泳,他们像鱼儿一般,在凉爽的池水里快乐地嬉戏着,享受池水的爱抚。
3.润色语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对其中的语言进行润色,使其更加有文采。
一个人的灵魂总是会在他的眼睛和语言里得到表露。
灵魂高尚者,眼光明亮,语言高雅。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个人的眼睛和语言而窥视到他的灵魂,眼神淫邪,语言污秽,他的灵魂必定卑鄙肮脏。
修改指导:这段论述用正反双向说理的方法阐明了一个人的灵魂、眼睛、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从思维和阐述上来看,应该说是准确严密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语言润色,使原文变得更好。
修改示例: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表露在人的嘴上。
眼睛足以传情。
它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你的学识、品性和情操: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
师:精妙地运用动词,恰到好处地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巧妙地使用假设句式,使文章在阐释事理的同时也不乏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把握了习作的要求后,给学生几个片段尝试修改。
学生先从“言”和“意”等方面来进行修改,教师再具体示范指导,为综合修改全文做准备。
四、写作实践——短文的修改润色阅读教材P91的写作实践一,给短文《寻人启事》修改润色。
寻人启事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
”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
”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
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
“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
”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
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
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
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
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
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
(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提示: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与原意不符。
(生自主修改润色,师指导明确)修改示例:寻人启事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解寻人启事的写作要点,一边让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首先,寻人启事要先说明所寻找的人的姓名和性别。
”老师说道。
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然后快速地在纸上写下自己妈妈的名字和性别。
“接着,我们还要告诉别人妈妈的年龄是多少,便于帮助别人更好地辨认妈妈。
”老师有条不紊地说着。
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下了妈妈的年龄,有的同学虽然要思考几秒但也很快写出来了。
可是,还有的同学在纸上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最后也没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
我想,他们的妈妈知道后会很失望吧。
过了一会儿,老师问:“同学们写好了吗?写好了我们就要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了。
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有什么外貌特征吗?”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答道:“我妈妈有一颗痣!”“很好,”老师说,“但是要写出痣的具体位置哦。
”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妈妈的模样:她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她胳膊上到底有没有疤呢?在不确定中我只好胡编乱造了几个特征赶忙写上去,而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老师接着说:“此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穿着。
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早上妈妈穿了什么衣服?”“我妈妈好像穿了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今天也穿了吗?”……大部分同学都为此冥思苦想着。
这时,我忽然想到,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同学们都一清二楚。
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补习班的妈妈穿了什么衣服,却没有人注意过。
想到这儿,我内心满是愧疚。
最后,竟没有一个人将这则简单的寻人启事写完整。
回家后,我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只见她稍作思考,便迅速又具体地写好了。
妈妈很爱我们,总是时刻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修改:欧斯怡)师:这篇修改后的习作与之前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了呢?大家看完后总结评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