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与发展。
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我们目睹了无数的峰峦变幻,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其一,重视品德教育和实践教育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校教育重视的主要是学科知识和文化传承,而人文精神、生活技能则被忽视了。
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我国在1985年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其中强调品德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逐步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其二,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明显,教育公平严重受损。
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实施“升学改革”、“义务教育法”、“农村教师师资条例”等一系列政策,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平衡配置,促进了教育公平。
教育投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由1970年的1.2%提升至2017年的4.2%,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其三,推行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学校教育也进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时代。
教育信息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使学生更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我国近年来也在各方面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
其四,强化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相对较低,发展较为滞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把职业教育视作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入国际先进的职业技能标准,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体系,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行教育信息化、强化职业教育等一系列改革,我国的学校教育向着更加多元化、科技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
未来,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我国的学校教育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更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德育政策的演变与特点
第3期(虽幺93両亍、J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德育政策的演变与特点过筱石伟平[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保障和促进了职业教育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德育政策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孕育起始阶段、改革建设阶段、内容提出阶段、政策完善阶段和内涵深化阶段。
同时,我国在职业教育德育政策上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如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典型的内容丰富性和突出的途径多样性。
[关键词]改革开放职业教育德育政策[作者简介]过筱(1995-),女,浙江绍兴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石伟平(1957-),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200062)[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3-0066-0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不但需要大量的学术型和T.程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德育的实践形态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也必将进一步深入。
值此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总结职业教育德育政策,对于理解职业教育德育的特点,以及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德育实践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德育政策的演变(一)第一阶段:孕育起始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职业教育的重要件被不断亜申.职业教育德育改革也开始积蓄力量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比例”'此后,职业教育德育初步在66I2"19年2月上思想和内容等要素上有所体现。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T.作路线中走出来.初步形成了德育实践工作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关键时期。
如今,学校德育已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并从社会政治运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断地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总结研究这20年来中小学德育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对于加快和深化德育改革,使德育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于自身的历史使命,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
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
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
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
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
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
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
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
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
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封闭半封闭的体制转变为开放自由的现代教育体系,这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人们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应试教育局限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现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这种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制度的完善。
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传统的一言堂式授课到现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地提高了。
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而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培养教师队伍,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进入教育行业。
也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过去,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灌输式的教学,强调记忆与背诵,而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与培养能力。
而如今,我国学校教育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资源配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我国的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更加充分地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城乡教育差距得到了一定的缩小。
我国的学校教育还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私立学校日益兴起,为广大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过去,我国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强烈的行政化特点。
而如今,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以政府为主导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逐渐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教育事业。
这种改革对于激发学校教育创新活力、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过去,我国学校教育的国际交流水平较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和平台。
而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学校教育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我国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学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络与合作关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我国学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和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了哪些变革和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体制改革是最为重要和深刻的变革之一。
过去,学校教育体制呈现出高度集中、单一的特点,学校管理严格、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也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过去,学校的管理体制严格、划分明确,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一般是上下级关系,学校的一切事务都由领导者来决定,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很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管理体制开始向着民主、开放的方向转变,学校领导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由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学校的一些管理事务也开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决策。
这种体制改革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学校教育更加民主、公平。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以理论教育为主,忽视了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注重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学校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开放化,不仅有专业课程,还有兴趣课程、实践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讲、练、查”为主,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推行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深刻的改革。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信息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德育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一直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革创新。
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德育课程在课程观、课程功能、课程形态、课程实施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观:从唯智论走向生活论德育课程固然包含一定的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性内容主要不是作为客体化的知识体系供学生记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载体,服务于学生特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
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致力于改变的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因而价值性是其最基本的课程属性。
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主动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对接,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被唤醒,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难以落实。
因此,德育课程的变革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就在于能否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能否准确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在课程观的变革方面呈现出从强调认知的“唯智论”向强调学生经验的“生活论”的转变趋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编制秉持“唯智论”的课程观,强调德育课程的知识性和逻辑性,并试图用知识性的说教和灌输取代学生的体验和建构,将具有价值性的德育课程当作一门与其他知识性课程无异的学科课程。
这种建立在“唯智论”基础上的德育课程,有学者将其命名为“知性德育”,主要特点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脱节。
在内容方面,德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性的概念、原理和命题,从学科化的视角来构建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
比如,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1982年秋季中学政治课教学用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为中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教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少先队教育政策主要以德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
1980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了“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一口号,将少先队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少先队员树立了崇高的使命感。
少先队组织也将“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纳入到少先队活动中,使少先队员们深入到农村进行劳动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开始加强实践教育的内容。
1992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
在少先队组织中,也相应地提出了“加强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推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文明礼仪等,培养少先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进入21世纪,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
2002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共青团建设的意见》,要求少先队组织要关注少先队员的心理发展,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课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艺术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激发少先队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近年来,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进一步提出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201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青团发展奖励条例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少先队组织要关注少先队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学校中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教育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在德育、实践教育、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新-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精品
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德育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一直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革创新。
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德育课程在课程观、课程功能、课程形态、课程实施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观从唯智论走向生活论德育课程固然包含一定的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性内容主要不是作为客体化的知识体系供学生记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载体,服务于学生特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
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致力于改变的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因而价值性是其最基本的课程属性。
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主动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对接,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被唤醒,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难以落实。
因此,德育课程的变革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就在于能否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能否准确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在课程观的变革方面呈现出从强调认知的唯智论向强调学生经验的生活论的转变趋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编制秉持唯智论的课程观,强调德育课程的知识性和逻辑性,并试图用知识性的说教和灌输取代学生的体验和建构,将具有价值性的德育课程当作一门与其他知识性课程无异的学科课程。
这种建立在唯智论基础上的德育课程,有学者将其命名为知性德育,主要特点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脱节。
在内容方面,德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性的概念、原理和命题,从学科化的视角来构建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
比如,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1982年秋季中学政治课教学用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为中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教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对外开放初期的教育体制改革,到如今的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等多元发展,我国学校教育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转变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我国学校教育40年的变革与发展。
在教育体制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体制、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1985年,我国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强调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教育体制也不断地进行调整,出现了分层管理、多元化管理等新的管理模式。
2002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施了新的国家教育法,明确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国家对教育的保障,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体制的现代化。
我国还设立了多所新的高等教育学校,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课程改革方面,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目的是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
在199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德为先、综合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目标和理念。
2001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也不断地进行了课程改革,改革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展才能和个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国学校教育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力推广了素质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1996年,我国开始推行了小班教学制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2007年,我国又大力推广了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现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课程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教材政策方面,尽管中间出现过下放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选用权,但基本上是国家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大纲,统一编写教材,全国使用统编教材。
有人归纳为“四个统一”,即统一课程政策、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材。
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课程的中央管理和教材国定制。
在建国初期,集中的课程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校课程与教学制度的规范与完善。
一般而言,集权制能够保证政令畅通、标准统一,有助于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也容易达到国家对课程实施预期的效果。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0世纪末,以往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制度的倾向有所改善。
比如,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并且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管理权限。
建立课程教材三级管理模式,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此后的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具体且明确地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就是把原先过于集中的课程决策权力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使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从而出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行存在的局面,使课程更加适合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情境。
当前课程管理制度的这种改革折射出中国现行课程政策从集权走向有限度的分权的趋势。
这背后其实是权力分享与责任分担课程管理理念。
其实,三级课程设置,并非仅仅是课程层次的划分那么简单。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先生看来,真正落实三级课程制度,需要课程行政主体局部地从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行政转移;教育行政对课程的管理逐步从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控制转变为以宏观调节与课程评价为主;建立恰当的课程决策程序与学校内部课程监督机制;建立课程中介机构,对学校设计课程予以指导,包括课程理论与技术的指导和对学校课程的具体指导。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也带来了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本文将浅谈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中小学德育也从传统的行为规范和义务教育的传统思想教育,向目标与问题导向的综合素质培养转变。
在这一转变中,德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传统的德育理念提出了新的需求。
传统的德育注重道德行为的教育,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如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跨文化交际等。
因此,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竞争加剧,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学校应该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将德育从只注重行为规范转变为注重情感、意志与品德培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们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的信息更加广泛,教育者需要更有创意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德育教育。
虽然网络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交流机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德育传递,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和网络的能力。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德育也面临一些问题。
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德育教师虽然在教师培训中得到专业的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的品德培养。
此外,缺乏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德育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德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德育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德育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德育工作水平。
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形式,它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积极人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德育教育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首先,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需要注重个体发展。
传统的德育教育常注重规范和约束,侧重塑造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然而,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德育教育的改革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形式,如课程设置、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
其次,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学生面临着来自网络、媒体的各种信息冲击。
因此,德育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正确评估事物并处理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等,提供学生情感发展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需要加强社会与校园的结合。
传统德育教育往往局限于校园范围,缺乏与社会的联系。
然而,社会是培养学生品格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与学校的配合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德育教育,达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标。
最后,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德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
同时,要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平台,鼓励教师创新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这种变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为目标,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在办学理念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改革前,教育体制严重僵化,注重死记硬背、重视应试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目标由纯粹的知识传授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革前,教育重视传统的科目,特别是重视文科,忽视理科和实践性课程。
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开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文科和理科外,逐渐增加了艺术、体育、美育、信息技术等实践性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我国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强调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
这些变化使得学校教育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进行了巨大的调整。
改革前,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和大城市,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开始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注重改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
政府大力推动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我国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增加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覆盖面,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
这些变革与发展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提升了教育水平,也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和发展的全面性。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深化改革,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教育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和快速的发展。
通过改革与创新,中国学校教育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在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多样化、包容性和协调性成了关键字。
原来那种缺乏选择性和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已然过时。
现如今的教育制度,以多样化的科目和内容为基础,以强化实践和实用性为主线,并进一步增加了历史、文化、伦理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不同类型的学生将会有选项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其次,在教育技术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手段。
随着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学校教育也逐渐在数字化时代中站稳了脚跟。
智能化辅导、在线教育、远程授课等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教学中来,对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地改进了学校教育质量。
同时,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治理也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法律和政策的引导使得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治理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学校理事会制度、学校评估制度、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等体系日益健全,教育管理方式更新,教师们的职业道德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最后,学校教育也在加强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中国的学校教育已不再像原来一样追求成绩,而是在强调知识、思想、道德、文化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
此外,各种普及的课外活动也帮助学生发展强项,比如博物馆、艺术馆和科技馆的参观等活动。
总之,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育技术、管理与治理,再到师生交流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学校教育也在培养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方面迈出了更坚定的步伐,为国家的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40年来,中国教育实现了从传统的粗放式教育向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育思想等方面入手,探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二、教育制度的变革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1986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得以真正普及。
随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行“免费、普及、优质”的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保障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达到了99%以上,保证了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高等教育的制度变革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制度经历了较为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
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是1998年开展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从“唯分数”的分数制选拔模式,逐步朝向综合素质招生的模式转变,高等教育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三、教育质量的提升1.学生基础素质的改善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为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同时,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增强, 如新课改、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这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关注自我,主动学习,这些影响都显著促进了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
2.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高,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待遇、加大培训力度、落实职称评审制度等。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敬业精神,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教育思想的变革1.教育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教学模式逐渐从被动的知识灌输向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转变。
同时,中国的教育思想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多元化能力,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在政策、制度、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政策层面上,教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85年开始实施“招生计划”,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逐步普及,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政府的财政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加。
2001年,我国出台了《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人的智力、体力、美德、劳动技能、创新精神,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特殊教育”、“终身教育”、“国际教育”等政策,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均衡化发展。
制度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实行了从“分科选班”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改变,推出了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使教育更加体现“人本主义”的理念。
在学校管理方面,从传统的“校长一言堂”到“民主管理”,学校教育开展了战略规划与管理的探索。
此外,教师评价、学生成绩评价等也得到了改进,并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先传统的评价方式。
课程方面,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传统的语、数、外,科技、文化、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也被纳入了教学范畴,形成了以“多元文化融合”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此外,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了英语教学,从初中开始实行英语必修,大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实践等方式,学生在课程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实际操作与体验。
教学方法方面,学校教育也实行了从“传统授课”到“课堂互动、问题解决、情境模拟”等创新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师们不再是传统的全知全能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激发、启发甚至但不限于知识传授的角色。
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角色。
总之,40年的发展,让我国学校教育不断适应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在政策、制度、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创新,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也随之发展和变革。
中小学德育在改革开放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的确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不再仅仅追求知识的输入和灌输。
中小学教育的德育工作也开始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材和课程的改革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教材和课程也得到了重视和改革。
德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德育教师的培养和提升改革开放时期,培养和提升德育教师成为中小学德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各级教育部门开始加强德育教师培训和提升,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同时还加强了对德育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德育目标的定位面临挑战。
如何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同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育教材和课程的更新问题虽然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教材和课程得到了改革,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德育教材和课程的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的教材和课程仍然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一个问题。
德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时期,虽然加强了对德育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德育评价过于依赖单一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够完善,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改进措施完善德育目标的定位针对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需要加强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学校的领导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德育培养。
加强德育教材和课程的更新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德育教材和课程的研发与更新力度。
改革开放40年的上海中小学德育
4
本 刊 特 稿
l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德育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一直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革创新。
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德育课程在课程观、课程功能、课程形态、课程实施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观:从唯智论走向生活论德育课程固然包含一定的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性内容主要不是作为客体化的知识体系供学生记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载体,服务于学生特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
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致力于改变的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因而价值性是其最基本的课程属性。
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主动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对接,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被唤醒,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难以落实。
因此,德育课程的变革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就在于能否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能否准确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在课程观的变革方面呈现出从强调认知的“唯智论”向强调学生经验的“生活论”的转变趋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编制秉持“唯智论”的课程观,强调德育课程的知识性和逻辑性,并试图用知识性的说教和灌输取代学生的体验和建构,将具有价值性的德育课程当作一门与其他知识性课程无异的学科课程。
这种建立在“唯智论”基础上的德育课程,有学者将其命名为“知性德育”,主要特点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脱节。
在内容方面,德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性的概念、原理和命题,从学科化的视角来构建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
比如,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1982年秋季中学政治课教学用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为中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教材。
从名称可以看出,这些教材具有浓厚的知识本位,将学生丰富的道德生活处理成了冰冷的知识系统,导致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
在形式方面,由于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围绕着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展开,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和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教材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都未能很好地反映儿童的认知特点。
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采取了记忆、背诵以及概念辨析等适用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学习方式。
因此,这样一种知识化的德育课程,与其说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如说是把学生当作了道德知识的研究者,未能很好地将客观化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影响学生主观世界的深刻变革。
随着“唯智论”课程观指导下德育课程实践问题的不断暴露,以及学者对德育课程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生活论”为基础进行德育课程变革正成为当前中国德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
教育部先后颁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标准,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从中明显看出,德育课程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过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转变到了对生活和学生经验的尊重。
在课程编制方面,德育课程内容的主题选取越来越具有生活的气息,与学生的道德生活体验联系更加密切。
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年版)》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此外,在课程形式方面,基于“生活论”课程观所建构的德育课程的内容编排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德育教材中穿插着学生喜欢的动画、卡通形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德育内容较为死板的说教面孔。
可以说,从“唯智论”到“生活论”课程观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德育课程本质和学生道德成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奠定了我国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基调。
只有课程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课程在功能定位、形态和实施等方面,才会有全新的面貌。
二、课程功能:从工具化存在走向凸显人的价值课程的功能定位,反映人们对课程的基本性质及作用的看法,深受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深刻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服务于国家政治,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再到服务于学生幸福生活建构的基本发展轨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统一的专门德育课程,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各种活动和其他课程教学之中。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了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的重要性,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小学开设了政治课,虽没有统一教材,但内容是围绕当时的政治生活而展开的,如“大跃进”“阶级斗争”等构成了当时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这一以政治为主要导向的德育课程建设,在“文革”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政治课内容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斗争的烙印。
改革开放后,“文革”期间各种极左的做法在其他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但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这种极左思想还依然存在,比如,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未涉及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依然存在过度政治化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也逐渐从过度政治化中解放出来,开始强调德育课程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认真改革”。
从《通知》要求可以明显看出,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功能定位,已经从以强调“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道德要求,成了当时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小学德育课程主要包括“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包括法律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初中德育课程则主要包括“道德、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
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国社会建设主题的转变,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总的来说,不管是服务于国家政治还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德育课程基本上都是一种外在工具化的功能定位,强调的是德育课程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种功能定位固然看到了德育课程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社会发展对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但是,德育课程外在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以其所培养的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中介才能实现。
遗憾的是,由于过于强调德育课程外在社会功能,有关人自身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或遗忘了,人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工具化的存在,这一弊端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也日益暴露出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中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空前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人的精神问题也日益突出,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空虚成为了当代人的生存悖论。
这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对德育的迫切要求。
基于此背景,从2001年开始的德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德育课程对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涵养,把学生发展作为了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
如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就提到,该课程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我国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从最初服务于国家政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再到服务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反映了我国德育课程功能逐渐从一种外在的工具化存在转向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作为德育课程学习者的学生,其“人”的价值在德育课程中不断凸显的过程。
三、课程形态:从分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课程形态的变革深受课程观和课程功能定位的影响。
“唯智论”的课程观,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中心,其基本形态必然是分科课程;而“生活论”的课程观,主张根据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成长经验来建构课程,其课程形态则是综合课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德育课程形态基本上都是采取分科课程的形式。
比如,1980年9月12日,教育部颁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针对中学政治课体系提出了如下建议:初一开设“青少年修养”,初二开设“政治常识”,初三开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一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二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明确规定了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
不难发现,这些课程体系及其名称都是一种分科课程的形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开设分门别类的德育课程体系来实现的。
虽然1992年之后中学德育课统称为“思想政治”,但是教材的编写逻辑还是依据各门学科的内容和结构来进行编排的。
这种分科式的德育课程固然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但是,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在本质上,它更是一种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另外,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单个力量影响的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就的。
而分科教学的德育课程的结构安排遵循着一种学科逻辑,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合理性,但对于以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方面的变化和相应道德行为的养成为鹄的的德育而言,显得十分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