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来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德育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一直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革创新。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德育课程在课程观、课程功能、课程形态、课程实施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观:从唯智论走向生活论

德育课程固然包含一定的概念、判断、命题等知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性内容主要不是作为客体化的知识体系供学生记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载体,服务于学生特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也就是说,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致力于改变的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因而价值性是其最基本的课程属性。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主动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对接,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被唤醒,课程的育人目标也就难以落实。因此,德育课程的变革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就在于能否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能否准确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在课程观的变革方面呈现出从强调认知的“唯智论”向强调学生经验的“生活论”的转变趋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编制秉持“唯智论”的课程观,强调德育课程的知识性和逻辑性,并试图用知识性的说教和灌输取代学生的体验和建构,将具有价值性的德育课程当作一门与其他知识性课程无异的学科课程。这种建立在“唯智论”基础上的德育课程,有学者将其命名为“知性德育”,主要特点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脱节。在内容方面,德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性的概念、原理和命题,从学科化的视角来构建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比如,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1982年秋季中学政治课教学用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为中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教材。从名称可以看出,这些教材具有浓厚的知识本位,将学生丰

富的道德生活处理成了冰冷的知识系统,导致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在形式方面,由于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围绕着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展开,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和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教材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都未能很好地反映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采取了记忆、背诵以及概念辨析等适用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样一种知识化的德育课程,与其说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如说是把学生当作了道德知识的研究者,未能很好地将客观化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影响学生主观世界的深刻变革。随着“唯智论”课程观指导下德育课程实践问题的不断暴露,以及学者对德育课程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生活论”为基础进行德育课程变革正成为当前中国德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教育部先后颁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标准,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从中明显看出,德育课程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过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转变到了对生活和学生经验的尊重。在课程编制方面,德育课程内容的主题选取越来越具有生活的气息,与学生的道德生活体验联系更加密切。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年版)》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此外,在课程形式方面,基于“生活论”课程观所建构的德育课程的内容编排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德育教材中穿插着学生喜欢的动画、卡通形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德育内容较为死板的说教面孔。可以说,从“唯智论”到“生活论”课程观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德育课程本质和学生道德成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奠定了我国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基调。只有课程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课程在功能定位、形态和实施等方面,才会有全新的面貌。

二、课程功能:从工具化存在走向凸显人的价值

课程的功能定位,反映人们对课程的基本性质及作用的看法,深受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深刻影响。总体而言,我国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大致

经历了一个从服务于国家政治,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再到服务于学生幸福生活建构的基本发展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统一的专门德育课程,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各种活动和其他课程教学之中。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了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的重要性,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小学开设了政治课,虽没有统一教材,但内容是围绕当时的政治生活而展开的,如“大跃进”“阶级斗争”等构成了当时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一以政治为主要导向的德育课程建设,在“文革”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政治课内容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斗争的烙印。改革开放后,“文革”期间各种极左的做法在其他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但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这种极左思想还依然存在,比如,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未涉及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依然存在过度政治化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也逐渐从过度政治化中解放出来,开始强调德育课程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认真改革”。从《通知》要求可以明显看出,这一时期的德育课程功能定位,已经从以强调“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道德要求,成了当时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小学德育课程主要包括“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包括法律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初中德育课程则主要包括“道德、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国社会建设主题的转变,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总的来说,不管是服务于国家政治还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德育课程基本上都是一种外在工具化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