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docx
社会心理学考核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2、自我服务偏见;答:自我服务偏见是指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我们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我们常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这样的说法。
3、印象管理;答: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近因效应;答:近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近期不断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以求留下清晰印象。
5、自我实现的预言;答: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6、归因;答:归因是指一个人怎样说明和解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包含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7、从众;答:从众是指在从众规范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8、偏见;答: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9、群体决策;答:是领导者以过研究和思考,从几种方案,几种计划,几种意见或几种安排中,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计划、意见、安排的过程。
10、态度;答: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景下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了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情境中出现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12、自我效能感;答: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3、睡眠者效应;答:又称“休眠效果”,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可能比信息源更加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
14、习得性无助;答:是指人或者动物接连不断地受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20春【福建师范】《心理学》在线作业一-1(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是在____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第2题,()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A、动力B、需求C、内驱力D、诱因正确答案:C第3题,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正确答案:C第4题,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正确答案:D第5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正确答案:C第6题,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正确答案:B第7题,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____条件反射构成的。
A、刺激性B、应答性C、操作性D、感知性正确答案:C第8题,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像的C、行为的D、伦理的正确答案:D第9题,对于人类被试而言,____原则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道德原则。
A、系统性B、教育性C、客观性D、整体性正确答案:B第10题,皮亚杰认为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的儿童应该属于____。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C第11题,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正确答案:A第12题,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岁处于____阶段。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2.doc
1.()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A.随机分配B.分组分配C.条件分配D.随时分配【参考答案】: A2.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B.相互作用C.群体效应D.社会和文化属性【参考答案】: B3.()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参考答案】: C4.()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参考答案】: D5.社会心理学起源于()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参考答案】: A6.归因指的是(??? )。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参考答案】: A7.印象形成模式有(??? )种。
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 D8.()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B.自我阻抑策略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D.自我安慰策略【参考答案】: B9.1924年,美国的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了较系统以实验材料为依据的()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A.《心理学与社会》B.《社会心理学导论》C.《社会心理学》D.《社会与心理学》【参考答案】: C10.瑟斯通()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A.1927B.1929C.1928D.1926【参考答案】: C11.()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
2020年奥鹏南开20春学期(清考)《社会心理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A
6.主动与内疚是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性别歧视是由于情绪情感影响了人们的认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8.在所有情况下,只要具备了条件,人们就一定会进行自我防御性归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向下的社会评价是人们常用的自我增强方式之一。
正确答案:A
3.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请专门人员到各个路口查看行人遵守情况,这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档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B
4.有人跳楼轻生的时候,在众多围观的人群中,甚至出现有人怂恿的情况,这是因为:
A.社会助长
B.去个性化
C.社会促进
D.社会懈怠
正确答案:B
5.人际关系强弱的四个指标不包括:
B.区别性
C.一贯性
D.系统性
正确答案:D
20.人际关系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性
B.直接的、可感的
C.双向的
D.情感性
正确答案:C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考试法
正确答案:D
22.根据萨宾对角色的分类,母亲对子女属于:
A.漫不经心参与
B.生物性参与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0.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1.社会心理学不研究个体心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2020年整理).pdf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 A)
相互性原则 • B)
平等性原则 • C)
强化原则
学海无涯
• D) 交换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解析: 无
5(2 分)
0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 A) 速度测验
• B) 智力测验
• C) 能力测验
• D) 典型反应测验 参考答案: D
参考答案: B C D
解析: 无
25(3 分)
0
学海无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
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 B)
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 C)
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 D)
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 E)
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 参考答案: A C 解析: 无 26(3 分)
• D) 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
• E)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参考答案: A B C E
解析: 无
22(3 分)
学海无涯
0
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 • A)
态度的形成 • B)
社会学习 • C)
社会认知的发展 • D)
自我概念 • E)
性别角色 参考答案: A B C D E 解析: 无 23(3 分)
0
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 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 • A) 自我认知 • B) 自我观察 • C) 自我图示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3.doc
1.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A.泰勒B.凯利C.海德D.维纳【参考答案】: B2.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参考答案】: B3.费斯廷杰提出了(??? )。
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C.控制源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参考答案】: D4.()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参考答案】: D5.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B.1940C.1938D.1937【参考答案】: A6.()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参考答案】: C7.()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B.自我阻抑策略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D.自我安慰策略【参考答案】: B8.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参考答案】: C9.()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A.社会干扰B.社会惰化C.他人助长D.性别助长【参考答案】: B10.()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指向B.强度C.深度D.向中度【参考答案】: C11.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B.相互作用C.群体效应D.社会和文化属性【参考答案】: B12.()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B.亲社会行为C.反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13.沟通的类型包括()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参考答案】: ABCDEF14.人际吸引的条件有()A.熟悉B.个人特征C.相似与互补D.爱情【参考答案】: ABCD15.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包括: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参考答案】: ABCD16.社会心理学调查法包括(??? )。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名词解释1.社会行为 2.人格 3.信度与效度 4.角色知觉 5.心理定势 6.归因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
3.模型与理论的区别4.选择典型要遵守那些规律?5.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特点?6.为什么说通过外表认识他人是可能的?7.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8.埃里克逊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哪八个阶段?9.简述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
10.第一印象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谈谈如何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11. 维纳的归因理论有何实践意义?12.为什么说现场实验具有较大的事件意义?《社会心理学》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动机 2.冷漠行为 3.旁观者效应 4.侵犯行为5.社会态度 6.态度的两极性 7.活动参与 8.认知不协调理论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动机具有复杂性?2.本能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动机的?3.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旁观冷漠行为?4.什么是侵犯行为?5.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基本内容。
6.简述态度的心理功能。
7.用经验积累过程与群体规范制约过程解释态度的形成机制。
8.论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
9.说服宣传要注意哪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人际交往 2.群体 3.观看效应 4.责任分散 5.冒险转移 6.去个性化二、问答题1.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的?2.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有何关系?3.为什么会产生从众行为?4.现代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艺术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其社会控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控制越轨行为?《社会心理学》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文化控制 2.“皮格马利翁效应” 3.社会舆论 4.流言与谣言5.个性差异 6.能力 7.自我实现 8.积极强化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际交往具有心理发展动力功能?2.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怎样才能使沟通双方实现思想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3.如何改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4.根据气质差异原理,为员工安排工作要注意遵守哪些原则?5.简述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福师20春《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春《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A:传染性B:引导性C:惩罚性D:激励性正确答案: A1: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独立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
2:掌握研究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XXX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研究水平。
3:相同元素说认为只有当研究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研究才能影响到另一种研究。
4: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XXX。
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包含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6:首字联词法属于精致策略。
7:根据研究的定义,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属于研究的现象。
8:将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是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进行分类的。
9:按照XXX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岁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的阶段。
10: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11: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12: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具有传染性的功能,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C:性格测验D:智力测验E:心理健康测验正确答案: C,E13.策略迁移的产生是衡量策略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
为了促进策略迁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供足够的练和反馈、激励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策略、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策略的专门教学与渗透研究相结合、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策略。
14.XXX的教学原则包括逐渐分化原则、序列组织原则、巩固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和整合协调原则。
1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16.品德不良的主要特征包括认识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动机特征和行为特征。
17.认为研究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XXX、XXX和XXX。
18.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措施包括训练逻辑推理能力、扩大知识面、注意掌握好的问题解决策略。
19.XXX、XXX(1994)将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冲突情境分为教师与学生的冲突、教师与教师的冲突和教师与家长的冲突。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docx
福建师范⼤学2020年8⽉课程考试《社会⼼理学》作业考核试题.docx社会⼼理学考核题⼀、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即随⾃变量的变化⽽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2、⾃我服务偏见;答:⾃我服务偏见是指当我们加⼯和⾃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种潜在的偏见。
我们⼀边轻易为⾃⼰的失败开脱,⼀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看得⽐别⼈要好。
我们常把成功归结为⾃⼰的才能和努⼒,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不佳”、“问题本⾝就⽆法解决”这样的说法。
3、印象管理;答:指⼀个⼈以⼀定的⽅式去影响别⼈对⾃⼰印象的过程。
是⼀个⼈进⾏⾃我形象的控制,通过⼀定的⽅法去影响别⼈对于⾃⼰的印象,使别⼈所形成有关⾃⼰的印象符合⾃⼰期望的过程。
4、近因效应;答:近因效应是指⼀个⼈在近期不断在他⼈⾯前展⽰⾃⼰,以求留下清晰印象。
5、⾃我实现的预⾔;答:我们对他⼈形成⼀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产⽣相应的期望,⽽此期望⼜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为来实现此期望,这⼀现象就叫⾃我实现的预⾔6、归因;答:归因是指⼀个⼈怎样说明和解释别⼈或⾃⼰的⾏为,包含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7、从众;答:从众是指在从众规范压⼒下,个体改变⾃⼰的⾏为,从⽽与其他成员保持⼀致。
8、偏见;答: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的对⼈、对事的态度。
9、群体决策;答:是领导者以过研究和思考,从⼏种⽅案,⼏种计划,⼏种意见或⼏种安排中,选择出⼀种最好的⽅案、计划、意见、安排的过程。
10、态度;答:态度是个体对某⼀对象所持的评价和⾏为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景下⾃发做出的某种⾏为由于得到了强化⽽提⾼了该⾏为在情境中出现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
1.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
A.泰勒B.凯利C.海德D.维纳答案:B2.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答案:B3.费斯廷杰提出了()。
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C.控制源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答案:D4.()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答案:D5.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B.1940C.1938D.1937答案:A6.()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答案:C7.()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B.自我阻抑策略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D.自我安慰策略答案:B8.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答案:C9.()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A.社会干扰B.社会惰化C.他人助长D.性别助长答案:B10.()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指向B.强度C.深度D.向中度答案:C11.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B.相互作用C.群体效应D.社会和文化属性答案:B12.()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B.亲社会行为C.反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答案:B13.沟通的类型包括()。
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答案:ABCDEF14.人际吸引的条件有()。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doc
1.利他行为是指(??? )。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参考答案】: D2.平衡理论是()于1946提出的。
A.海德B.海默C.霍夫兰D.卡茨【参考答案】: A3.()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B.自我阻抑策略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D.自我安慰策略【参考答案】: B4.()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他人助长D.性别助长【参考答案】: D5.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A.泰勒B.凯利C.海德D.维纳【参考答案】: B6.()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B.亲社会行为C.反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参考答案】: B7.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A.社会环境B.个人的特征C.最突出的态度D.情感性【参考答案】: C8.()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A.印象控制B.归因控制C.感觉控制D.意识控制【参考答案】: A9.侵犯行为是(??? )。
A.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参考答案】: D10.()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A.内化B.依从C.认同D.顺应【参考答案】: A11.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A.1960B.1958C.1961D.1959【参考答案】: D12.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变量是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2、自我服务偏见;答:又称自利性偏差,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常常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3、印象管理;答:印象管理,有时又称为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可以使交往顺畅的继续下去,印象管理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和保护性印象管理,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的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4、近因效应;答: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相同。
人对根据间隔短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5、自我实现的预言;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物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的引导者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物的行为,这一系列不自觉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或事物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6、归因;答:根据人的外部特质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7、从众;答: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8、偏见;答: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的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9、群体决策;答: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10、态度;答:社会心理学对于态度的定义目前莫衷一是,其中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福建师范大学20年8月《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自变量;即研究假定为原因的变量,一般为影响社会行为或心理表现的外部条件。
实验中通常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
2、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3、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5、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6、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7、图式;根据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图式就是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在大脑中形成的框图便是图式;Piaget、Rumelhart等人认为图式由表示概念要素的若干变量所组成,是一种知识框架及分类系统;语言学家Carroll把图式看做是语义记忆的一种结构。
尽管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图式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图式是一种结构8、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9、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德(Greenwald,1995)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标志着社会认知的研究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利他行为是指()。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2.伦理性原则包括:()A.自愿参加原则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D.自由终止原则E.充足补救原则3.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4.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B.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D.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5.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A.错误B.正确6.沟通的类型包括()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7.侵犯行为是()。
A.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8.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A、错误B、正确9.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A.正确B.错误10.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
A.依从B.认同C.内化D.同化11.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A.正确B.错误12.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A.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功能13.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 》作业考核试题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
1、因变量;
2、自我服务偏见;
3、印象管理;
4、近因效应;
5、自我实现的预言;
6、归因;
7、从众;
8、偏见;
9、群体决策;
10、态度;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12、自我效能感;
13、睡眠者效应;
14、习得性无助;
15、旁观者效应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哪几个基本类型?
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
4、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观点。
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
6、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共25分)
1.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2、什么是自我暴露?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利用它与人发展亲密关系?
3、论述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4.doc
1.()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档案法B.调查法C.现场研究D.模拟实验【参考答案】: C2.()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参考答案】: D3.利他行为是指(??? )。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参考答案】: D4.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B.1940C.1938D.1937【参考答案】: A5.人际交往的本质是()A.增值交换B.减值交换C.社会交换D.个人交换【参考答案】: C6.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B.相互作用C.群体效应D.社会和文化属性7.()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指向B.强度C.深度D.向中度【参考答案】: C8.()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
A.低球技术B.留面子效应C.登门槛效应D.螺旋效应【参考答案】: C9.()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A.印象控制B.归因控制C.感觉控制D.意识控制【参考答案】: A10.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参考答案】: C11.侵犯行为是(??? )。
A.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12.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A.1.5~2.5B.12~15C.2.5~4D.4~7【参考答案】: D13.影响侵犯的因素有()A.情绪唤起水平B.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C.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 D.大众媒介【参考答案】: ABCD14.影响从众的因素有()A.群体的一致性B.群体的规模C.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D.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E.文化差异【参考答案】: ABCDE15.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有:A.觉察者的情绪状况B.投射作用C.内隐的人格理论D.反射作用【参考答案】: ABC16.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等五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奥斯本
D.米尔格莱姆
正确答案:C
二、 多选题 (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影响归因的因素
A.社会视角
B.观察位置
C.自我价值保护
D.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ABC
2.沟通过程的七个要素包括()
A.信息源
B.信息
C.通道
D.信息接受人
E.反馈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正确答案:D
10.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A.1.5~2.5
B.12~15
C.2.5~4
D.4~7
正确答案:D
11.瑟斯通()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A.1927
B.1929
C.1928
D.1926
正确答案:C
12.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洛伦茨
A.内化
B.依从
C.认同
D.顺应
正确答案:A
5.()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反社会行为
D.利他行为
正确答案:B
6.()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
B.自我阻抑策略
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2.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5.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他人助长
D.性别助长
正确答案:D
3.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A.1960
B.1958
C.1961
D.1959
正确答案:D
4.()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D.态度有一定的持续性
正确答案:ABCD
16.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久因效应
正确答案:AB
三、 判断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F.障碍
G.背景
正确答案:ABCDEFG
3.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他们分别是()。
A.印刻
B.本能需要
C.条件作用
D.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ABC
4.归因原则有
A.不变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协变性原则
D.角色获得
正确答案:ABC
5.从众的原因有()
C.移情
D.帮助别人
正确答案:ABCD
8.沟通的特点包括()
A.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C.沟通是一个过程
D.沟通的发生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正确答案:ABC
9.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A.真从众
B.权宜从众
C.不从众
D.假从众
正确答案:ABC
10.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A.性格
B.态度
C.外部情境压力
D.行动
正确答案:BC
1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是:
A.伤害行为
B.伤害意图
C.社会评价
D.伤害结果
正确答案:ABC
12.沟通的类型包括()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7.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和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14.批评的艺术包括()
A.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B.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C.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D.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E.让别人保住面子
正确答案:ABCDE
15.态度的特点:
A.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B.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C.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
D.自我安慰策略
正确答案:B
7.印象形成模式有(??? )种。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D
8.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
B.相互作用
C.群体效应
D.社会和文化属性
正确答案:B
9.利他行为是指(??? )。
A.盲目崇拜
B.行为参照
C.对偏离的恐惧
D.群体的凝聚力
正确答案:BCD
6.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A.档案法
B.调查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现场研究
D.现场实验
E.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正确答案:ABCDE
7.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A.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
B.主动交往
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1.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年完成的。
A.1956
B.1958
C.1957
D.1955
正确答案:C
2.()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
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
正确答案:ABCDEF
13.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有:
A.觉察者的情绪状况
B.投射作用
C.内隐的人格理论
D.反射作用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