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种基塘模式对比

合集下载

高中三种基塘模式对比

高中三种基塘模式对比

高中三种基塘模式对比(2011-12-12 20:10:18)“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

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

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基上的桑树是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是第一级消费者,生产丝、茧、蛹,排出蚕粪。

塘里的鱼是第二级消费者,为充分利用各种饲料和立体空间,施行不同鱼种分层放养,上层鱼吃剩的残余物及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饲料,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动植物的残骸又被微生物分解为含氮、磷、钾的简单物质,混入塘泥。

这种塘泥肥力高、肥效长,又有抗旱和防止杂草滋生的作用,是施用于桑基的好肥料,从而进入新的循环。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层层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桑茂、蚕壮、鱼肥大,鱼肥、泥好、桑茂盛”的有机联系。

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台田—鱼塘”模式台田—鱼塘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

LOGO
基塘农业的分布

LOGO
基塘分布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
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

LOGO
基塘农业的分类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把低洼的土地挖深 为塘,将泥土堆砌 在鱼塘四周成塘基 ,可减轻水患。这 种塘基的修筑可谓 一举两得,塘中养 鱼,在基上种桑树

LOGO

LOGO
生产模式示意图

LOGO
顺德的三基鱼塘

LOGO

LOGO
生态循环过程
A在低洼处挖筑池塘,饲养鱼 虾,并种植菱、藕
化,质量更提高,更具有进入港澳市场和国际市场的 竞争能力。

LOGO
基塘农业的现状
▪ 基塘农业的转变: ▪ 基塘作物改变:多改为专业化种植蔬菜水果 ▪ 基塘面积大幅减少,转为都市或工厂用地
在深圳已经找不到基塘农业了,如果说有,那也 仅是深圳西部海上田园还保存着一块小小的被称 为“活标本”的“沙田基塘”,作为珠江三角洲 农业的特色产业,基塘农业是生态农业最好的范 例,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等特点 创造出来的独特农业生产方式,基塘农业在传统 农业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基塘农业可以更好的促 进经济的发展,在基塘 农业中,塘中可养鱼, 养虾等,基上可种桑、 种蔗、种果树,这样饲 料、肥料可以相互供给 ,而建立在这种“有机 ”饲料和肥料的基础上 的农业经济,在倡导绿 色的今天,就越发体现 了基塘农业的含金量。

LOGO
生产特点: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
把低洼的土地挖深 为塘,将泥土堆砌 在鱼塘四周成塘基 ,可减轻水患。这 种塘基的修筑可谓 一举两得,塘中养 鱼,在基上种甘蔗

氧化塘

氧化塘

湿地、稳定塘----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沈阳市津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然、回归自然的高科技污水处理工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稳定塘是我公司根据中国国情消化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采用的环保、节能、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已于全国各地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清澈,水质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湿地、稳定塘进行污水处理,从北部寒冷的瑞典、加拿大到热带地区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均有成功应用。

采用湿地、稳定塘处理城市、乡村污水或工业废水在欧美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推广很快,以美国为例,至今已达20000余座,而1945年只有5座,增长了400多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用水量剧增,城市及乡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也不断迅猛增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日益恶化,全国污水处理率不到10%。

在当前我国水污染严重、国家水资源匮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污水湿地、稳定塘以其投入低、效果好、运行管理方便等优势在我国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在黑龙江、新疆、湖北、湖南、上海等省市建立了四十余座湿地及稳定塘。

湿地、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物处理设施。

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

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沈阳津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农村实际环境和资金情况,利用旧有的水塘、沟渠及自然形成的水坑等,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并设臵围堤和防渗层,建成池塘,既达到了净化污水的目的,又大大节省了费用。

稳定塘类型:1、厌氧塘:厌氧塘水中溶解氧很少,基本上处于厌氧状态。

利于难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

2、兼性塘:上层为好氧区;中间层为兼性区;塘底为厌氧区,沉淀污泥在此进行厌氧发酵。

【地理素养】三角洲的农业--基塘农业

【地理素养】三角洲的农业--基塘农业

【地理素养】三⾓洲的农业--基塘农业三⾓洲的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珠江三⾓洲⼈民根据当地的⾃然条件特点创造的⼀种独特的农业⽣产⽅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蔗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分类桑基鱼塘(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种⽣产经营⽅式)、蔗基鱼塘(鱼与蔗综合经营,就是在鱼池边种⽢蔗,以蔗叶和蔗尾(顶端幼嫩部分)喂鱼,塘泥作蔗地的肥料)、果基鱼塘(利⽤⽣物链良性循环的道理有利于渔业和副业的发展)。

(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原理随着农业⽣产部门的多样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的'基'和'塘'都发⽣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基'上作物多样化 '塘'鱼养殖科学化。

杂基←桑基→菜基饲料养殖(花卉、⽟⽶、花⽣等) (蔬菜、⽠果);草基⽹箱养殖←蚕沙喂养→使⽤机械养鱼;(橡草) (配合饲料)割草、蚕沙喂养。

优点1.改善多⽔患的⾃然环境。

2.形成⼟地利⽤精细、⽔陆互养、能量循环、地⼒历久不竭的农耕系统。

3.桑基鱼塘型”在很多南⽅的农村很符合经济场长⾜发展和保证不污染环境。

4.它并不排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以可能取得较⾼的产量。

主导因素其主导因素为地形,因为地势低洼使它只能发展基塘农业。

当然其他的区位因素如⽓候(季风⽓候)、⽔源(河⽹密布)、⼟壤(较肥沃)、市场(⼴阔)、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持)、劳动⼒(丰富廉价)等。

适宜地形基塘农业是不是在平原,甚⾄绝⼤多数是在海⼝三⾓洲,这是因为基塘农业需要较为便捷的交通和便于疏通的⽔系,就像珠三⾓的基塘农业,你不可能要求他发展到粤北地区,或者海洋⾥吧。

发展情况以「桑/鱼/蔗基鱼塘」为例:1.在低洼处挖筑池塘,饲养鱼虾,并种植菱、藕⼝塘。

2.⽆论⾛到哪⾥,挖出来的淤泥,在塘边填筑成宽平⾼亢的⽥地,种植稻⽶或⽢蔗。

3.⽥边则是填筑稍⾼的基堤,栽种桑树或蔗树⼝基。

惠州市基塘系统三种典型养殖模式的水质调查与分析

惠州市基塘系统三种典型养殖模式的水质调查与分析

惠州市基塘系统三种典型养殖模式的水质调查与分析赵永坤1,2,朱昌雄1,李良生3,梁浩亮3,姚振锋3,林彩容3,于化泓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47;3.惠州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惠州516007)摘要介绍了惠州市基塘系统三种典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并对旱季和雨季时三种养殖模式塘的一些常规污染指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猪鱼模式塘中的COD、NH3-N和TN呈现升高的趋势,猪粪水对其贡献率最大,旱季时猪鱼模式塘和单投饲料塘的NH3-N和TN污染严重;各模式塘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铜污染尤为严重。

最后给出了改善水产养殖用水的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模式;水质调查;水产养殖污染;改善措施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Water Quality of three typical Aquatic CultivationModes of Dike-pond System in HuizhouZhao Yongkun1,2,Zhu Changxiong1,Li Liangsheng3,Liang Haoliang3,Yao Zhenfeng3,Lin Cairong3,Yu Huahong2(1.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Beijing100081)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47)(3.Hui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izhou516007) Abstract:Introduction was given to the three typical aquatic cultivation modes of dike-pond system in Huizhou,and monitoring was conducted on the regular indexes of the different aquatic cultivation modes in dry and rainy seasons.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D、NH3-N and TN in the pig-fish mode pond presented increasing trends,piggery wastewater had the most contribution rate;NH3-N and TN polluted seriously in pig-fish mode pond and singly depending on feed pond during dry season;the ponds were subjected to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 with different degree,and the copper pollution was particularly serious.Finally,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pollution of aquiculture water.Key words:aquatic cultivation mode;water quality investigation;aquiculture pollution;improvement mea-sures基金项目: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科学创新条件建设(140102—9)作者简介:赵永坤(1984—),男,山东沂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工程与环境安全的研究。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典例分析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2)A【解析】第(1)题,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增大,且花基、菜基鱼塘的单位面积产值较桑基、蔗基鱼塘的高。

因此,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原有的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

第(2)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也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因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基塘农业是混合农业、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中“绿色、循环”等理念相符合,可大力向其他地区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水热条件未发生显著变化。

命题突破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

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

(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的耕作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新型农业,是典型生态农业。

基塘是指水塘及包围水塘的小地块。

这种农业生产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

在清代时达到鼎盛,当时基与塘的比重是6: 4,目前基与塘的比重接近2: 8且桑 (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规模逐渐缩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原理示意图。

(1)分析珠江三角洲有利于发展基塘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基塘比重变化的原因,并根据基塘农业原理说明鱼塘面积无序扩大对鱼塘的不利影响。

(3)分析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规模逐渐缩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起伏小,多洼地;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地表积水富;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2)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养鱼的经济效益高,所以鱼塘面积扩大,基面面积缩小。

鱼塘过大会导致塘泥不能及时恢复到基上被作物利用塘泥淤积,鱼塘变浅,水污染加重。

(3)经济快速发展,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缩减;桑(桑树)基魚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经济效益较低;花卉、蔬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是把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果树、桑树、甘蔗等。

与水稻种植业相比具有众多的优点。

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逐渐向“花基鱼塘”“莱基鱼塘”转变,且基塘面积逐渐缩小。

下表示意广东省的地形类型及空间分布,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1)据表说明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农业的优势条件。

(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指出“桑基鱼塘”的优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1.“基塘”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中部一些低洼地区,常年积水不退。

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2.“台田—鱼塘”模式: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糖、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台田、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3.“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浙江南部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果树、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

这种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农±,使山区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养,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5.“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

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

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6.“水田农业”模式: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一萍一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体农渔业生态结构。

7.“庭院经济”模式:利用庭院零星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综合经营。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

“桑基鱼塘”采用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是一种科学环保的生产方式。

“桑基鱼塘”是人类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绝好例子: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田塘生态系统。

他们挖塘养鱼,在塘基面上种桑,利用桑叶养蚕,再用蚕沙喂鱼,含有鱼屎的塘泥作肥料还塘基,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称为"桑基鱼塘型"。

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全面的利用。

在这和生态循环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环境污染。

这个模型切实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既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尽量减少其污染影响,也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经验,力争实现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农业正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级、更完善的方向过渡。

可以预言,这种模式的生产方式必将得到推广。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

原因:两地地貌结构相似,都是地势低平的平坦地形,且 都形成低洼和岗地、丘地交错起伏。低洼地掘土挖塘是有 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台田、基上发展种植业则是适宜的。 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亚热带湿 润地区,水热条件极为丰富,为充分利用水热资源而创造 了“基塘农业”的生态模式,而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暖温 带的半湿润地区,春旱、夏雨的气候极易造种避弊趋利的生态农业。
鱼塘—台田模式与基塘农业的比较分析
相同点:都是立体农业模式。洼地挖塘,塘中养鱼,基上发展 种植、林果业。 不同点:农作物种类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基上种甘 蔗,或种果树或种桑,并与当地农产品加工联系在一起,形成 蔗基一制糖,果基—罐头,桑基—养蚕一缫丝业。而黄淮海平 原的“鱼塘一台田”,则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 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模式。
狭义立体农业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 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 立体农业 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 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 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甚突出。
广义的立体农业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 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 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 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如水田、旱地、 水体、基塘、菜园、花园、庭院的立体种养等;林地的株 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等;水体的混养、层养、 套养、兼养等均属之。以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 蔗基鱼塘等为典型,具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特点。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农业模式1.分布:珠江三角洲特点①地势低洼洪②涝灾害频繁2.目的:充分利用当地水热资源3.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 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塘泥肥桑,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4意义:(1) 经济效益高。

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达到了集约经营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

(2)生态效益好。

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并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维持平衡。

(3)减少环境污染5:旅游项目:在保护原生态环境和保持原土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施适度改造,完善景观配套,开发观光型农业和旅游业,或建设农业教育基地我国几种主要生态农业“鱼塘-台田”模式1.分布:黄淮海平原特点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挖沟困难排水困难②渍涝严重2、“鱼塘-台田”模式:变挖沟为挖鱼塘,变排水为蓄水筑台田,地势高,地下水位降低,利于地表水下渗,降低台田盐度3.意义:①该模式互相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②该模式不仅整治了低湿地,改善了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山区农业”模式1、分布:地形变化大,气候变化明显的山区2、典型地区: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3、“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4意义:1)加强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效益2)多种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3)实现脱贫,利于社会安定团结,良好社会效益1、读“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示的循环过程,进行连线。

①料加工厂②初级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沼气池⑤食品加工厂(2)图中初级生产者代表的是________业,初级消费者代表的是________业。

(3)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4)以上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试简述其环境效益。

稳定塘!

稳定塘!

甲烷
稳定塘内典型的生态系统
①稳定塘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的关系
菌藻共生关系 C11H28O7H+14O2+H 11CO2+13H2O+NH4+ 式 (6-1) 1.56gO2/go(每分解1g有机物需氧1.56g) 藻类的分子式:C106H263O110N16P (植物性浮游生物) 其光合反应: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 C106H263O110N16P+118O2 式(6-2) 1.244gO2/g藻(每合成1g藻类,放出1.244g氧气) 有机物降解生成藻类,藻类也为有机体; 藻类吸收水中的CO2,藻类的数量(有机体的数量>进水) 溶解性的有机物生成较稳定的形态的有机体(藻类细胞)
稳定塘内的食物链网
细菌
原生动物 好氧微生物 藻类
鱼类
水生植物
水禽(鸭、鹅)
稳定塘内主要的食物链网
②稳定塘内各种物质的转化
污水 有机碳 C CO2 处理水 分 解 光合作用 无机碳 CO2 HCO3分 解 呼吸作用 CH4 沉 淀 藻类 沉 淀 合成 解体 分解代谢 解体 细菌
不 溶 性 有 机 碳
stabilizationponds概述二稳定塘的净化机理深度处理塘又名氧化塘oxidationponds生物塘1稳定塘是经过人工适当的修正的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稳定塘stabilizationponds一般不人工强化不是实质性的人工强化与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停留时间较长通过微生物水生生物的多种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有机物降解进而净化污水净化过程包括好氧兼氧厌氧三种状态do来源于光和作用适用各种污水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以实现从一级到二级到深度处理技术的全过程一般相当于二级2稳定塘的分类根据塘水中的微生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的do工况来分特点深度浅一般不超过05m阳光能进入塘底主要由藻类供氧全塘处于好氧状态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2兼性稳定塘兼氧塘城市污水处理常用的一特点

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
(2)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带与冲积扇有地 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 业的理想场所。
(3)绿洲农业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 漠地区。
A
16
读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图(如图6),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 B.农田、毛竹、果园、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松 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
(2)变以“粮食”为主成以“林果”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
(3)例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4)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 用材林—经济林/毛竹—果园/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A
10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A
11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异同点: (1)相同点:
A
17
B (2)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资源
B.有利于某一种农产品多方面、多层次地利用
C.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D.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C (3)图中用材林和竹林的环境效益是(

A.增加农民收入 B.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
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
A
1
A
2
立体农业最早产生于农作物的间作套种。在中国已 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 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 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 成“桑基鱼 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 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 的立体农业。但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 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其他国家,如坦桑 尼亚、斯里兰卡等也常见立体种植,美国、印度、 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兴起与中国立体农业相类似的混 合种植、多层利用和农林牧渔结合的种植、养殖业。

基塘农业、鱼塘农业、立体农业

基塘农业、鱼塘农业、立体农业

“鱼塘--台田”是农业生产中防涝模式,台田是主体,鱼塘发展副业“基塘”农业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产,“基”“塘”比例相当,属新颖的混合农业。

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2009年8月,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上,有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倡议在未来建立一种立体农业模式,在高大的建筑物中用营养液培植农作物,而将地面上的耕田还原成森林。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

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

有新老之分。

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新绿洲农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水利条件的改善,在干旱荒漠地区宜农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开辟的新垦区。

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少量水稻等作物,并植树造林和建设农村聚落。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普遍。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热带风暴,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活跃的季节,低纬度洋面上常常出现热带低压,但其中只有极少数可发展成热带风暴。

海面水温高于26℃,中低层环境气流辐合,高层有利于辐散,基本气流风速垂直切变小和地转偏向力必须大于一定值等,是热带低压发展为热带风暴的必要条件。

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

热带风暴是发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巨大空气旋涡,它急速旋转像个陀螺,中国称它为“台风”,美洲人叫它“飓风”,澳洲称它“威力威力”,气象学上则称它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或“热带风暴”。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目前我国的立体农业分为三种农业模式:(1)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3)黄淮海平原:鱼塘-台田模式;千烟洲立体农业千烟洲的立体山区农业农业模式属于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的一种。

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合理布局农、林、牧、渔、副业的农业模式。

千烟洲气候湿润,降水多。

丘陵山区耕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人工草地;缓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种业。

地势低洼处,易积水,出现洪涝,适合养鱼。

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珠三角基塘农业而我们熟悉的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是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典型的代表。

针对地势低洼,水分充足。

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这种模式起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洪涝灾害的作用。

鱼塘-台田模式对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立体农业的作用立体农业具备高效、集约、持续和安全的特点,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潜力,缓解人地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高考化学知识要点集锦:三池的比较

高考化学知识要点集锦:三池的比较
①形成闭合回路;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
①镀层金属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连接电源负极;②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电极的名称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电子流出的电极或者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流向的电极);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者是能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入的电极或者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流向的电极)
比较“池”
所谓“三池”,就是指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它们是电化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在电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理解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而要明白这其中的原理和原因,我们就需要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在理解原电池的原理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原电池的构成、电极、电极反应以及电子的流向等方面的“零碎知识点”弄透。同时“电化学”还包括电解、电镀等相关的电能和化学能之间关系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和原电池的知识存在许多的联系,对于初学者容易产生误解,因此我们需要将原电池和电解的知识点进行比对,一来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电化学中原电池和电解的本质及区别,二来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现将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电化学”的学习。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概念
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或者合金的装置
简易装置图
构成的条件
①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形成闭合回路(方式有:直接接触、导线相连接等);③电解质溶液(参与或支持反应同时还兼导电作用);④两个电极(一般是活动性不同的两金属)
阴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金属电极失去电子;

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

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

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

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

珠江三角洲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1992年,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一、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的兴起和发展广东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产丝量历史上曾名列前茅。

珠江三角洲既是广东省的粮仓,又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

它是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的肥沃大平原。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自然条件是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终年无雪,四季常春,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桑蚕的饲养一年达八至九造。

区内河网密布,特别是基水地区,四面河涌纵横,桑基鱼塘交错其间,交通方便,对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城乡经济,具备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种桑养蚕的重要地区,蚕桑业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经济作物。

南海、顺德、中山、三水等地的桑地面积约占全省桑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五,产茧量占全省百分之九十左右,成为我国著名的生丝产地,和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并列为我国三大蚕桑区。

蚕业起源于我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蚕桑业生产的发展,与中原和长江流域比较,是稍迟而且缓慢的。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广东省南部的珠崖(今海南岛),西部的德庆,北部的连州,以及中部的广州附近等一带地区,女子已有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育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2]。

汉朝建安中,交州剌史步隲到南海(今广州附近一带地区)观察地势时,见到广州附近一带“高则桑土,下则沃衍”,反映了当时广州附近已利用高地种植桑树[3]。

唐代,广州已成为我国通往外地的港口,各地的商人和外国人都相继来广州贸易,贩运绢丝,农业生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时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已是“田稻再熟,桑蚕五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三种基塘模式对比
(2011-12-12 20:10:18)
“桑基鱼塘”农业模式
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

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

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基上的桑树是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是第一级消费者,生产丝、茧、蛹,排出蚕粪。

塘里的鱼是第二级消费者,为充分利用各种饲料和立体空间,施行不同鱼种分层放养,上层鱼吃剩的残余物及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饲料,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动植物的残骸又被微生物分解为含氮、磷、钾的简单物质,混入塘泥。

这种塘泥肥力高、肥效长,又有抗旱和防止杂草滋生的作用,是施用于桑基的好肥料,从而进入新的循环。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层层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桑茂、蚕壮、鱼肥大,鱼肥、泥好、桑茂盛”的有机联系。

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台田—鱼塘”模式
台田—鱼塘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

以辛店洼为例,该地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挖沟困难,排水更困难的特点,变挖沟为挖鱼塘,筑台田,变排水为蓄水。

台田地势增高,地下水位降低,摆脱了渍涝危害,为农林果牧的发展提供了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台田坡地和台地上的盐分、养分和有机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对鱼塘水质产生影响;台田种植的粮食、饲草等是鱼类饵料来源;鱼塘底泥也可作为有机肥料肥田;蓄水而成的鱼塘,可以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这样就构成了台田-鱼塘互相促进,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利用的立体开发模式。

台田-鱼塘模式可细分为以鱼为中心的鱼一果一粮、鱼一果一棉、鱼一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等四种立体种养模式。

台田-鱼塘系统包括鱼塘和台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子系统,子系统各有自己的物种结构。

从鱼塘物种结构来看,表层养鸭,上层养白鲢和鳙鱼,中层养草鱼,底层养鲤鱼、鲫鱼。

草鱼吃草,其粪便可作水体中的浮动植物的养料,并增加水体中絮凝物,成为鲢鱼、鳙鱼的饲
料。

鸭子在水面活动,排泄物落入水体,不断提供碳、氮和磷源,提高鱼塘鱼类天然饵料生物的产量。

从台田物种结构来看,果-粮间作: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绿豆等,果树为苹果;果-棉间作:苹果树行间种植棉花;果-菜间作:苹果-蔬菜(韭菜、白菜、茄子、番茄、扁豆、青椒、黄瓜、西葫芦、冬瓜、蒜、大葱、萝卜、胡萝卜等)间作和葡萄-蔬菜间作。

这种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强区域的水土保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又有能促进当地当前和中远期受益的多种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辛店洼试验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成为黄淮海平原低湿涝洼地新型农业生态区建设典型。

鱼塘建设成鱼苗鱼种人工繁育场、成鱼饲养场、河蟹饲养场、水生经济植物开发区过水河道养鱼场;台田建设成果园、农田,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辛店洼低湿地的治理和开发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农业”模式
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实行多种生物结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这种农业模式就是“山区农业”模式。

在江西省赣江流域中部的泰和县千烟州,这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过去这里千烟州只是开垦了沟谷、河滩上的土地,重点进行粮食生产,农业生产单一、落后。

从1983年开始,这一地区进行了综合开发和治理,逐步建立了高效的立体农业生态体系。

因地制宜,挖掘自然资源潜力,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过去的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林果为主,建立立体的农业生产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势。

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经济林或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千烟洲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林果生产,又可带动当前即可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千烟洲仅开发6年时间,就使农业用地占开发区总面积的比重从11%增至86%,人均总收入从180多元增至1500多元,农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千烟州这种山区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加强区域的水土保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又有能促进当地当前和中远期受益的多种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实现脱贫致富,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千烟州这种基塘农业的缺陷是:分散的农户较难广泛推广多层次综合性立体农业生产;实行立体农业机械化有一定困难;需要的农业投入量较大等。

三种基塘农业的相同点
这三种基塘农业都是区域立体生态农业,是在一定区域或同一基面土地上(含水域中),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根
据自然和社会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以及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发展为塘中养鱼,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立体农业模式。

种植业、养殖业甚至农产品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物种共存、多层次结构、多产业组合、产品多级加工转化、空间布局和结构更为合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各部门联系紧密,农林渔全面发展,增加土地的最终有效产品的物质转化率和生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珠江三角洲以西江、东江为主的河流在入海口附近冲积形成的平原,平原上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地势低平;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的地势低平的平原。

由于河流水系多,降水时不易排水,容易形成洼地积水,这是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模式和黄淮海平原台田-鱼塘模式在地貌的共同之处。

三种基塘农业的不同点
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

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热条件极为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水热而创造了“基塘农业”的生态模式。

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春旱、夏雨的气候极易造成干旱,引起盐碱化,创造“鱼塘-台田”模式治理了低湿洼地,改造了盐碱地,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态农业。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千烟州模式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改变当地脆弱生态环境而发展的立体农业。

农作物种类和农业结构不同。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基上种蔗、果或者桑,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形成蔗基-制糖,果基-罐头加工、桑基-养蚕-缫丝业,农业发展潜力大;而黄海海平原的“鱼塘-台田”则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果-菜、鱼-果-草(饲料)模式,生产结构比较单一;千烟州的立体农业布局以林果为主,同时带动当前农、牧、渔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中长期才能受益的林果业的发展。

鱼塘的功能不同。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和黄淮海低湿涝洼地上的鱼塘主要是水产养殖,千烟州的基塘模式中的鱼塘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微型水库积蓄降水和泥沙,使塘坝以下的农田免受洪涝灾害,保证旱季农业灌溉,次要作用是发展水产养殖业。

功能效益不同。

辛店洼的塘田农业和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则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生态效益为辅,而千烟州基塘模式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