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训诂的方法(声训等)

合集下载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训诂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也可以运用于这种 比较方法。不仅如此,这一比较方法还可以 运用于不同的书籍。比如《尔雅》:“俞, 然也。”“若,顺也。”其根据便是《尚 书· 尧典》:“帝曰‘俞’”、“钦若昊天” 的“俞”“若”和后来他书“帝曰‘然’”、 “敬顺昊天”的“然”“顺”同义。它们可 以互训,也就是综合比较的结果。古人曾经 称之为“异言相代”,简称“代言”或“代 语”。
训诂的方式
一、互训
一)互训的实质 训诂首先从同义词的调查研究入手,在实际语言 材料里找出同样环境里的词,通过分析综合,然后用 以互相训释。这样,“互训”实质上是实际语言环境 里 的比较训释,即“用同义词相互训释”。更具体地讲, 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互相解释。比如《说文· 老部》:“老,考 也。”“考,老也。”《尔雅· 释诂》:“宫谓之室, 室谓 之宫。”用互训方式释义,简明切要。

05训诂的方法(1-4)

05训诂的方法(1-4)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一)一、几段故事: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训诂方法之一:观境为训(一)据境索义(二)可怜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2.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爲汝求。

(《孔雀东南飞》)3.可憐春淺遊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唐白居易《曲江早春》)4.可憐芳歲青山裏,惟有松枝好寄君。

(唐卢纶《早春》)5.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户。

(唐白居易《长恨歌》)【可憐】1.值得怜悯。

2.可爱。

3.可喜。

4.可羡。

5.可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全期《杂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训诂学》训诂的方法复习要点

《训诂学》训诂的方法复习要点

《训诂学》训诂的方法复习要点一、解释名词术语1、“读为”和“读曰”“读为”和“读曰”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的专门术语。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

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

‘读为’亦言‘读曰’,‘读若’亦言‘读如’。

字书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无‘读为’也。

”根据段注,可知“读为”和“读曰”本是一回事,没有什么不同。

例如:《庄子》:“而御六气之辩。

”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卫风》“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郑笺:“泮读为畔。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

”郑玄注:“时读曰莳。

”《尚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

”郑玄注曰绘“读曰”某字。

段玉裁在《说文》注中引郑玄此注后云:“读曰犹读为,易其字也。

”在上述诸例中,“变、畔、莳、”等为本字,“辩、泮、时”为通假字,用“读为”、“读曰”而明之。

2、“当为”、“当作”“当为”,则是纠正文献中字误或声误的专门术语,又叫“当作”。

例如:《礼记·檀弓》:“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

鲁人欲勿殇重汪踦。

”郑玄注:“重,皆当为童。

”《礼记·檀弓》:“自败于臺鲐始也。

”郑玄注:“臺当为壶,字之误也。

”可见,“当为”同“读为”、“读曰”完全不同。

3、互训—即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

如《说文·口部》:“咽,嗌也。

”“嗌,咽也。

”4、声转-是指同一个词,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其读音发生了变化而分化为若干个词的现象。

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

“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

5、互文见义:指上下两句或同一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有时也指由于行文需要避免重复,用同义词互相替换。

6、通语指在广大地区里通常共同说的词语。

见于汉扬雄所作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简称《方言》)。

三种训诂方法

三种训诂方法

训诂训诂是指解释古代文献中字词的含义和来源,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训诂方法:1.形训: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其含义。

例如,汉字“明”,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表示明亮的意思。

2.声训:又称为音训,是指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例如,用“卜”来解释“占卜”中的“卜”,因为两者在古代汉语中的发音相近。

3.义训:是指直接解释词的含义,而不是通过形体结构或声音关系来解释。

例如,将“人”解释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直接描述了人的本质特征。

这三种方法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训诂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全面理解一个词的含义和来源。

除了上述提到的形训、声训和义训三种基本方法外,训诂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是几种较为常用的训诂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中的字词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它们在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推导出更普遍的结论。

2.演绎法:根据已知的训诂理论和规律,对具体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比较法:通过对不同语言或方言中相同或相似词语的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语义联系和演变规律,有助于理解词义的来源和变化。

4.文献考证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分析,确定文献的真实性和价值,以及文献中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为训诂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5.语境分析法:将字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它们在句子、段落或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以更准确地解释和理解词义。

6.语义场分析法:将相关词语放在一个语义场中进行考察,分析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区别,有助于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和用法。

7.历史演变法:通过对字词的历史演变进行追踪和分析,了解词义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理解词义的演变规律和机制。

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

在训诂实践中,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和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如嫁女以有所生。”
(三)义界
•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
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如:
• 《说文·见部》:“䚕,求視也。”段玉裁注:
“求視者、求索之視也。”(lì)
• “覣,好視也。”段玉裁注:“和好之視
也。”(wēi)
• “䚄,視也。”段玉裁注:“嬉之視
也。”(lù)
• “覝,察視也。”段玉裁注:“密察之視
病也。”
• 段玉裁于疾篆下注:
•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
也。”
• 析言又称对文或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散
言,或统言、通言。如:
• 《诗经·大序》“声成文谓之音”,唐 孔颖达
《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
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
• 《尔雅·释诂》:“禄,福也。”清 郝懿行
《义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
•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 朱熹注:蔽芾,盛貌。
• 《文选》卷16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
庭之蔼蔼兮。
• 李善注:蔼蔼,月光微闇貌。
• 以上均为用在形容词后。
•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
• 朱熹注:泛,流貌。
•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朱熹注:迟迟,舒行貌。
名·释首饰》:“頍,傾也,著之傾近前
也。”)
• 《仪礼》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
之”之萦。(《士丧礼》 “幎目用缁”注)
• 《周礼》郑注:鞻读如屦。(《春官·序官》
“鞮鞻氏”注)(鞮dī鞻lóu,鞮鞻氏。《文
选·左思〈魏都赋〉》:“鞮鞻所掌之音,
韎昧任禁之曲。” 吕向 注:“鞮鞻,樂官,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语言研究
训诂的方法
田 苗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摘 要:训诂的方法在训诂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界对训诂的方法,特别是义训,有一些争议,文章主张区别索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并将训诂的方法(如何索义的方法)做了归纳介绍。
关键词:形训 声训 义训
一、形训 即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 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体 系里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属于一种形意文字,它大体上一个 符号表示一个意义。这就使人们能够根据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 们的意义。 使用形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应该明确,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字是有限的。将汉字分为“六 书”,其中能够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只有指事、象形、会意方式造 成的字。 b 应该区别开词义与字义。在造字之初,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即字义。字义有的和词义是一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 字义和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如:“莫”字,其字义是“日 且冥也”,至于“莫”用作代词,是文字的假借,是词义了。 c 要注意文字假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之字, 其意义与字形无关,只是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形体,不能 以形索义。 d 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探索意义要信而有据,切勿望文生训。 应该有旁证、文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能单靠字形结构的分析。 二、声训 即因声求义,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 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和被释的 词是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其理据是“声义同源”。众所周知,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 时产生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中。 语言形成之初,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一语言的社 会的人共同约定的,有任意性。但是这之后,某一语言中语音和 语义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有严格的规定性。就汉语 而言,人们在创新词新义的时候,往往通过联想,在原有词的基 础上,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 似的新概念。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 义系统还是一组词组成的词族。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 是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 求出词的本义、引伸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 而就同一词族来说,音同、音近、音转的词,意义又往往相通。 有人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是象形字,在各字下注明“象形” 就够了,《说文》却附会声训。如木字原像整个树木行,上为枝叶, 中为树干,下为树根,但《说文》却说:“木,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没 有把“木”训为“冒”的。这种误会源于不明白:声训是用音同、 音近之字来揭示某一语词的命名立意之义,而不是解释该词在产 生之后用于交际的所指义。因为“木,冒也”只是解释“木”之 为词的语源义即命名立意之义,并非解释其表达所指之义。 晋代出现的“右文说”,对象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即论述形 声字的声符和意义之关系的学说。右文说的理据和声训一样是“声 义同源”,但需要注意的是:a 右文说着眼的是文字的形体,而 不是文字所代表的词语。所以关于“右文”以及右文说的研究, 既有训诂学的问题,也有文字学的问题;b 声训与右文说虽然原 理一致,但声训旨在探求语源,解释语词的由来,其对象是文字 所代表的语词,右文说旨在揭示具有共同“右文”的形声字意义 上的共性;c 另外,声训不拘泥于文字的形体,而右文则03,巴蜀书社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第一章:训诂学概述1.1 定义: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汉字、词语的语音、语义及其发展变化的学科。

1.2 意义:了解古代文献,解读古代作品,传承文化遗产。

1.3 训诂学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的研究离不开训诂学,训诂学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章:训诂方法2.1 音训:根据字的古代读音来解释字义。

2.2 形训:根据字形来解释字义。

2.3 义训:直接解释字义。

2.4 声训:根据字的声旁来解释字义。

第三章:词义变化3.1 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原有意义范围扩大。

3.2 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原有意义范围缩小。

3.3 词义的转移:一个词的意义完全改变。

3.4 词义的的感情色彩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由褒义转为贬义或由贬义转为褒义。

第四章:古代汉语词汇4.1 古今异义词: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发生变化。

4.2 通假字:古代汉语中因字形相近而代替本字的现象。

4.3 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词类的灵活运用。

第五章:经典训诂著作5.1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系统分析汉字的形体、音韵和意义。

5.2 《尔雅》: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涉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等方面。

5.3 《方言》:西汉扬雄著,研究古代汉语方言。

第六章:训诂学常用术语6.1 字词:汉字和词语的简称,是训诂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6.2 音韵:汉字的读音和韵律,对训诂学具有重要意义。

6.3 声旁:汉字中的部首,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

6.4 形声:汉字的一种构造方式,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第七章:训诂学的应用7.1 文献解读:通过训诂学方法,解读古代文献,揭示其原意。

7.2 古籍校订:根据训诂学知识,对古籍进行文字、词语的校正。

7.3 古代文化研究:通过训诂学方法,研究古代文化、风俗、历史等方面。

第八章:训诂学的发展历程8.1 先秦时期:形成初步的训诂学概念,出现《尔雅》等著作。

8.2 汉魏六朝时期:训诂学逐渐发展,出现《说文解字》等经典著作。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13
二、破假借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经义 述闻》说过:“许氏《说文》论六书假 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 也。’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 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 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 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 之,则以文害辞。”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 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 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 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概括言之,约有如下 数端:一曰据古训,二曰破假借,三曰辨字形, 四曰考异文,五曰通语法,六曰审文例,七曰 因声求义,八曰探求语源。兹分别举例说明之。
6
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 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 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例如:《诗· 终 邶· 风》“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 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 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 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按: 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的结论呢? 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 出这个结论的:
《论衡· 宣汉》:“非以身生汉世, 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有的本 子注释道:“媚,喜爱,宠幸。称, 称赞。”(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 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按: 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 是媚的意思,媚称乃同义复词(即王念 孙所说的“古人自有复语”)。怎麽知 道称有媚义呢?试看以下语言材料:
《汉书· 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 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 臣。”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 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 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呢?他的根据是《尔 雅》郭璞注、《广雅》、《聘礼》郑注、 《曲礼》郑注、《曾子问》正义、《左传· 昭 公二十五年》、《周官· 冢人》注引郑司农说、 《大祝》注引郑司农说、《小雅· 出车》郑笺 等等(《读书杂志· 汉书第九》“言问其臣”条)。 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 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 4 词的例证。

第五章:训诂专书

第五章:训诂专书

《尔雅》十九篇内容如下: 1、《释诂》 主要是用今言释古言,包括古雅言、古方言、古疑难词语等。 如:‚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2、《释言》 主要是选取常用词语而以异义来解释。如:‚昆,后 也。‛‚弥,终也。‛‚糜、罔,无也。‛ 3、《释训》 主要是解释形容状貌的词语,故叠音词、连绵词为多。如: ‚明明、斤斤,察也。‛‚祁祁、迟迟,徐也。‛‚条条、秩秩, 智也。‛‚戚施,面柔也。‛ 4、《释亲》 主要解释宗族、母党、妻党、婚姻等亲属称谓名称,以定 名分。如:‚父为考,母为妣。‛‚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 姑。‛‚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 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罤(ti)孙。罤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云 孙。‛
王引之作序称赞该书:‚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 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
二、方言辞书
方言辞书指的是专门解释方言词语的辞书。 重要的有《方言》、《续方言》、《新方言》、 《吴下方言考》等。 1.《方言》
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 今本《方言》共收列词语675条,11900余字,仿 《尔雅》的编排体例,按义类分卷,共十三卷,只列 卷数,不标类名。内容涉及一般词语、服饰、器皿、 动物、车船、兵器、昆虫等。各条目的训释词和被训 释词,都是通语和方言或古语和今语的关系。
2.《释名》
东汉刘熙著。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词典。 全书采用声训方法,解释事物名称的起源。 《释名》共八卷二十七篇,释词1502条,模仿 《尔雅》,按义类编排,分别为:《释天》、《释 地》、《释山》、《释水》、《释丘》、《释 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 《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 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 《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 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 《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段玉裁:“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

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相互求,举一可得五。

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训诂的方法☐一、形训☐1、形训依据☐2、形训条例☐①象形☐《说文》:“向,北出牖也。

从宀从口。

”《诗·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

”《论语》:“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训诂的方法☐②指事☐《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左传·成公二年》:“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左传·僖公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训诂的方法☐③会意☐《说文》:“表,上衣也。

从衣从毛。

”《礼记·王藻》:“表裘不入公门。

”《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

”☐《说文》:“及,逮也。

从又人。

”《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说文》:“監,临下也。

”《尚书·酒诰》:“古人有言,人无水监,当于民监。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毛传:“鑒,所以察形也。

”训诂的方法☐《说文》:“幸,所以惊人也。

”☐“執,捕罪人也,从丮从幸。

”《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報:《韩非子·五蠹》:“楚之有直弓,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 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 或反义的。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 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 • 对文可以分为同义对文和反义对文两类。
• 李商隐《俳谐》:“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 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 浑头少恨渠。” • 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烛短时 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 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 张渡《然疑待徴录》认为“志当读作帜……抑志承 云旗句,弭节承八龙句。” • 其说似甚有理,故近人游国恩《离骚纂义》(485 页)、姜亮夫《屈原赋校注》(135页)及北京大 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533页)均取张说。
•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索隐》 曰:“皮面,谓刀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 • 王念孙曰:“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云 皮面矣。《广雅》曰:‘皮,离也。’又曰:‘皮, 剥也。’然则皮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
二、破假借
• 王引之云:“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 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 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 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 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这种现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写别 字。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 字所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用本字的意思去解 释,才能讲得通,这个,便是所谓破假借
• 《汉书李广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 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 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 《史记· 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 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 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 驰。”裴驷《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 也。” • 按:一云“推堕”,一云“抱”,于是推堕与抱便构成了 异文。 • 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 可推知:成语“抱薪救火”,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训诂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古文字、古代文献及经典著作的研究领域。

通过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

一、训诂的定义与意义训诂,即对文献进行解释和研究。

它是一种学术方法,通过对文字、语言、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理,揭示文献背后的含义、思想和价值。

训诂的目的是还原古代文献原本的面貌,理解作者的用意,并为后人提供参考和启迪。

训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训诂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训诂,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古代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训诂也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二、训诂的基本原则训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训诂的基本原则:1. 文字考证原则文字考证是训诂的基础工作,它主要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比较和分析来还原文献中的文字内容。

文字考证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对古文字的正确理解。

2. 语境分析原则语境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作者用词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中表达的含义和用意。

3. 考据与注释原则考据与注释是训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详细考察,并添加合适的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考据也可以帮助纠正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疑点。

4. 系统比较原则系统比较是训诂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作者或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推断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5. 学科交叉原则训诂往往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都可以为训诂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训诂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

二)义界的原则 义界既然是下定义式的,自然应该以能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讲, 就是必须确切而又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然而,在 具体的训诂实践中,完全体现这一原则的并 不是很多。有时只是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 延较小的词语解释外延较大的词语。比如:
《礼记·乐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 也。”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根据逻辑规则,定义一般是,被定义概念等于种 差加邻近的属。古人运用“义界”的方式释词,有时 或多或少地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但总的来说,义界 的理论与实践并不能与科学的定义等量齐观。正因为 如此,我们并不把“义界”表述为“定义”。义界的 训诂方式,也比较常见,再举几例: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有时只是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而已,比 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尔雅·释畜》:“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有时只是把两种类似的事物加以比较,比如: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郑玄注 引郑司农曰:“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博士、大史、大宰、 大祝、大乐,属大常。”(以今制拟古制)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夏至第三个庚日起叫“三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第五讲训诂方法之声训

第五讲训诂方法之声训

第五讲训诂⽅法之声训第五讲训诂⽅法之声训⼀、什么是声训。

声训⼜叫“⾳训”,就是“因声求义”,即⽤声⾳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解释字(词)义的⽅法。

⼆、⾳与义的关系分两种情况。

⼀种是“⾳义之间⽆联系”。

在语⾔发⽣的起点,⾳与义之间是约定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汉语中⼤量的同⾳词,意义上并没有联系,如:秉、丙。

另⼀种是“⾳近义通”。

在⼀种语⾔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之后,在词义引申和新词孳⽣的过程中,⼀些(不是全部)意义有联系的词往往会在语⾳上也有联系。

沈兼⼠《声训论》:“凡义之寓于⾳,其始也约定俗成,率由⾃然。

继⽽声义相依,辗转孳乳,先天后天,交错参互,殊未可⼀概⽽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要不断地丰富,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产⽣新词。

新词产⽣的⼀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旧词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之后,在⼀定条件下脱离原词⽽独⽴。

如:元的本义为⾸。

⾸是⼈体的最⾼处,引申为⾼⽽上平之地,这个意义脱离原词独⽴,分化出平原的“原”。

这就是词语的分化,也就是派⽣词。

同⼀语根的派⽣词就是同根词。

同根的⼀组词⾥,常常是读⾳相同或⾳近、意义相通,这就是“⾳近义通”现象。

“⾳近义通”的说法是以同根词为前提的。

下⾯是⼀组同根词。

长,本义为⽣长。

长,由⽣长引申出变长。

⽣长的结果是变长。

因为读⾳有变,所以属于另⼀个独⽴的词。

张,《说⽂》:“施⼸弦也。

”施⼸弦要把⼸弦拉长,引申出“张挂”。

帐,《说⽂》:“帐,张也。

”张挂起来的帷幕。

胀,《急救篇》颜师古注:胀谓腹⿎胀也。

掌,《说⽂》:“⼿中也。

”朱骏声:“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从语⾳上看,这些词上古韵同声近,读⾳相近。

以上诸字读⾳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联系,可以根据声⾳的线索推求意义,即进⾏声训。

三、声训的对象——同源字(此)和假借字(词)1、什么是同源字由同⼀个词分化出来的若⼲新词由于有共同的母体,彼此之间具有形异、义通、⾳同或⾳近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个个字形不同、意义相通、语⾳相同或相近的词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