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辩论性作文写作指导(话题:疫情角度下看“弃文从医”)[审题立意+行文构思+范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考前必看的哲理性抗疫作文

2020高考考前必看的哲理性抗疫作文

2020高考考前必看的哲理性抗疫作文,你会写么?推荐人语:读者不难看出,这篇故事新编是影射武汉当局的,当初,他们从维稳角度出发,压制疫情真相,以造谣之名惩处说出事实真相的医生。

相信许多人都会反思的。

我们推介这篇文章,更在于鼓励考生学习该文的写法,以故事新编来诠释命题作文。

其实,这种写法在以往的考场上早就有人尝试过,2001年南京十三中高三学生蒋昕捷同学的《赤兔之死》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武松打狗佚名一身虎血的武松踉踉跄跄从景阳冈下来,两个猎户见了,惊问:“你这是作甚?”武松虽还有些惊魂未定,但开口仍带着几分得意:“适才冈上一只吊睛白额巨虎,吃我一顿拳脚……”“打住打住——”猎户左右看看,问道:“冈上哪来什么老虎,客官你是外地人吧?”武松一愣,心想这与本地外地有何相干,难道外地人就连老虎都不认得吗?见武松一脸纳闷,两个猎户解释说:“遵知府老爷和知县老爷的令,本县再三告谕,本地向无老虎,胡言乱语者一律追究造谣生事之责。

这个可万万开不得玩笑。

”武松恼了,大声说道:“你们不妨去冈上自看,到底何物,岂不一目了然!”说话间,有人报了里正。

里正是个花白胡子的老者,一双鼓鼓的金鱼眼,隔着镜片上上下下打量武松足有一刻钟,突然断喝一声:“你是何方刁民,到此造谣生事!我阳谷县青天白日,乾坤朗朗,何来甚么老虎?”武松抗辩道:“老子亲眼所见,还与它搏斗了大半个时辰,难道这还能有错?”里正喝问:“既如此说,那我问你:老虎属何目何科、有花纹几何、其吼声分贝几多?”见武松一脸蒙圈,里正更加振振有词了:“你说自己打的老虎,请问你可是打虎专业毕业、可有打虎资格证书,是否国家级打虎师?”“打虎还要资格?老子的拳头就是资格!”武松扬了扬钵大的拳头。

旁人哄笑起来,说:“现在做什么不要资格!就连讨碗饭吃,少不得也要先看看你的执业资格证。

不过看你这鸟模样,只怕外语这关就过不得的。

”武松心想:“这有打虎资格证者,不知是何等英雄样人物?”这时有人推出几个来,武松一看,不觉哑然失笑:这一个个形容猥琐、面如烟鬼,状同膏肓夫,其中一二身材还不如自己那卖炊饼的亲哥。

2020高考抗疫疫情类作文写作指导【海量素材精编】

2020高考抗疫疫情类作文写作指导【海量素材精编】

目录抗疫主题作文写作全程指导【高考篇】高考有关作文的注意事项0 102 05高考作文如何拟制好标题高考作文预测及优秀范文06高考考场作文分析可以借鉴的60个标题04高考作文拟制好标题的方法03高考作文拟制好标题关键点07中考作文分析关键点zj抗疫主题作文写作全程指导【高考篇】说明:主要是1-38页,仅供参考,哪怕只给你一丁点启发也是值得的!有关作文的注意事项0 1作文类型议论文:歌颂类作文要避免空洞喊口号;思考类要有深度。

记述文:疫情期间一件难忘的事、一个难忘的人或场面。

作文表达尽量用好词,误用网络词语:白衣天使、英勇无畏、感人至深、无私奉献、勇士、危急时刻、恐慌、蔓延、硝烟、守护、奋勇向前、众志成城……作文构思简要列出提纲(例如)开头:介绍此次疫情的时间和背景。

中间:可以选取下列其中一种角度展开写。

①表达自己对此次疫情的看法;②描写自己和家人是如何应对此次疫情的;③描写发生在身边的抗疫的感人故事;④如果你的亲人正在前线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也可通过文字述说对亲人的思念和心声;⑤以写信的形式对武.汉的小朋友或“逆行者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结尾:向逆行者们致敬,表达抗疫、打胜“战yi”的决心。

作文开头(例如)①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会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

②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

“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

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

③鼠年的钟声刚响起!一场人类的家园保卫战悄然无声地打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他们向人们相反的地方坚定地走去,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名字叫白衣天使。

作文结尾(例如)①此刻,离我们这么近,白衣天使的工作是如此危险,当人民群众的生命遭遇危险,他们用生命诠释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作为中学生的我,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②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yi”。

2020高考作文押题之《抗疫感悟》写作指导

2020高考作文押题之《抗疫感悟》写作指导

2020高考作文押题之《抗疫感悟》写作指导【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在这个紧要关头,两座医院在十余天里拔地而起,可以说是奇迹。

从除夕夜上百台挖掘机抵达现场,一夜间完成土地平整任务,到建设工人放弃春节休假,24小时轮■班作业,再到党员工人"我们一定不负嘱托,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庄严宣誓……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劳作奉献,他们的分秒必争,见证中国人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灾难面前挺立起不屈的精神脊梁.——《制度优势提振防疫信心》(2)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2020年,当我们再一次面临疫情的考验时,钟南山再一次成为了一名"逆行者二1月18日,他一边告诉群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昼夜兼程地赶往武汉——《钟南山:疫情下的"逆行者”》(3) 学习本来就不应止于教学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可在疫情中学习和实践健康教育内容,亦可从疫情中学会思考、学会敬畏、学会尊重以及培养同理心,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抗疫.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只是一句口号,怎么教、怎么学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对于骤然而来的疫情时期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师生共同探索.——《停课不停学,怎么学应有明确规划》上述报道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你又从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战疫”中收获了哪些感悟与启示?请以立德中学高三学生会的名义,给全体“高三战士.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大家“坚定胜利信心,提高自学能力气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针对疫情的新闻材料,但侧重点不同。

从材料一的出处《制度优势提振防疫信心》可以看出,材料一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制度和政策层面的防疫举措和民众的信心来源。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辩论稿写作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辩论稿写作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辩论稿写作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国贫民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如椽之笔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21 世纪,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却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

假如生活在今天,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病痛的身体某中学拟就此开展辩论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选正方和反方辩手。

请从“应该”和“不应该”两种立场选择其中一种立场,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篇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写作时,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具体如下:这是一场辩论赛,作为辩手,要从“应该”和“不应该”两种立场中选一个,立场一定要鲜明,不要为了“全面性”而去“和稀泥”,而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选择“应该”,那就去彰显医学的价值,赞颂医护人员的奉献,说明治疗患者身体的必要性;选择“不应该”,那就结合新冠疫情,说说治疗大众思念观念的必要性。

切忌两端摇摆,因为这样不符合辩论的要求。

把握好上述注意事项,就可以结合材料进行立意。

具体如下:1.可以认为鲁迅应该弃文从医。

本次新冠来势凶猛,短期内波及面积大,医护人员人手不足,需要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共同应战;此外,抗疫中医护人员为治疗患者,表现出的奉献、担当,也符合鲁迅先生的人格追求——“俯首甘为孺子牛”。

2.可以认为鲁迅不应该弃文从医。

从非典到新冠,人们思想观念还有很多“顽疾”,比如,吃野味,信谣言,不尊重科学却热衷迷信……这些都需要去揭露和鞭挞。

因此,依然需要鲁迅先生以笔为剑。

而且相比医学上的“麻烦”,这些思想观念的“旧疾”,更难根除,也需要富有战斗性的“斗士”来担当此任,因此,鲁迅先生应该继续奋笔疾书,战斗到底!【优秀范文】1.医治思想,重于医治人身—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主持人,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反方的一辩选手,针对今天“鲁迅先生在国富民强,国人遭遇疫情袭击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选择弃文从医的问题”我方坚决认为“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

2020高考作文抗疫题目预测及范文三篇

2020高考作文抗疫题目预测及范文三篇

【导语】⾼分作⽂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是平时*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

⽂章恰如⼈的影⼦,⼈的境界提⾼了,思想独⽴了,⽂章⾃然也⽴竿见影。

【篇⼀】2020⾼考作⽂抗疫题⽬预测及范⽂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疫情发⽣后,络上舆情汹涌。

有的⼈在⾼喊“武汉加油”,有的⼈积极给⼤家提供防疫措施。

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应有的态度。

但是,有的⼈⼀听到⾃⼰⾝边有来⾃武汉的⼈,就⽴马变脸,恶语相加;还有的⼈,家⾥有来⾃武汉的⼈,却隐瞒情况不上报。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请你化名李华,以民或来⾃武汉的⼈的⾝份在《温暖周刊》写⼀封倡议书,针对上述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和态度。

注意:观点明确,语⾔得体,不少于800字。

【⽂题解析】 本题是“热点时事+特定情境+特定⾝份+特定⽂体”的任务驱动型作⽂。

考⽣写作时必须有情境意识,既要置⾝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社会背景中,了解病毒和疫情的相关情况,还必须认真审读作⽂材料,⽴⾜作⽂材料,抓住材料中提出的具体问题。

“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应有的态度。

”考⽣要关注的重点是“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要⾯对社会⼤众提出防疫措施,撰写倡议书;同时还要纠正材料中“有的⼈”听到⾃⼰⾝边有“来⾃武汉的⼈”“⽴马变脸,恶语相加”和“家⾥有来⾃武汉的⼈,隐瞒情况不上报”的不理性做法,以提升⼈们的认识,引导⼤家理性对待⾝边“来⾃武汉的⼈”。

试题紧扣语⽂学科的⼯具性和⼈⽂性,重点考查考⽣的思辨能⼒和和社会参与意识,符合⽴德树⼈的命题理念。

【审题提⽰】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全国⼈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热点事件。

考⽣必须以此热点事件为写作⼤背景、⼤前提,置⾝于全国⼈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社会背景下。

“但是”后列出的是不符合“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主流价值观的现象,也是命题⼈向考⽣强调的审题⽴意的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联防联控,积极抗疫”。

2020高考作文热点文体“辩论词”写作指导

2020高考作文热点文体“辩论词”写作指导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文体指导系列(一)2020高考作文热点文体“辩论词”写作指导一、追根溯源——什么是辩论词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一种活动。

辩论词即是用来阐述自己观点、批驳对方错误观点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二、理清结构——辩论词的格式1、标题:要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迅速能明白辩论内容和基本观点。

2、称呼语:顶格可以写“对方辩友等”内容,结合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3、问候语: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主席好!观众们好!来宾们好!大家好”等。

4、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5、署名:署上辩论者的姓名。

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6、日期: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三、例题导引——辩论词行文思路【例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国贫民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如椽之笔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21世纪,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却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

假如生活在今天,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病痛的身体?某中学拟就此开展辩论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选正方和反方辩手。

请从“应该”或“不应该”两种立场选择其一,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导引】21世纪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选手科阳。

我方的一致看法是鲁迅先生不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疼痛的身体。

(开篇即提出论点,观点明确)首先,鲁迅先生本人曾这样说过:“无论身体多么强健的国民,如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最终都会变成麻木的看客”,这是大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同样反映了健康的灵魂对国民的重要性。

(对论点展开说明,提出本文论证的中心内容)那么在如今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应该弃文从医呢?请大家倾听以下疫情期间一些人犯下的令人心寒的错误。

防疫期间,仍有人顶风作案,贩卖野生动物,似乎置身事外;大量工厂生产低质量口罩,有些甚至不具备预防效果,以次充好,赚黑心钱,更严重的是这些口罩有一大部分竟然运往疫情高发区武汉等地;有些人得知自己患病之后 ,竟然破罐子破摔,向医护人员吐口水...这些行为无疑是阴暗人性的爆发。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刘希国】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刘希国】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2020届高三深圳一模线上考试作文考题: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

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

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

批驳的观点很清晰,就两个,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

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

写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

驳论文写作成为2020届高考生必须掌握的热点文体了。

驳论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2020关于疫情议论文800字精选5篇

2020关于疫情议论文800字精选5篇

2020关于疫情议论文800字精选5篇新冠肺炎的袭来,然人们由最初的惊吓、恐慌,变成了如今的严谨应对,面对战疫,我们没有退缩,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关于疫情议论文800字精选.欢迎阅读!疫情议论文12020年,正值迎新春佳节之日,一位访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悄然来临,它挥一挥手,带走了人们的健康,留下了疫病的种子。

它肆无忌惮的蔓延着,最终迫使武汉封城。

瞧,躲在那阴暗角落里的他高兴坏了。

但它又怎知,封城能锁住的只是病疫,却永远也锁不住人们之间互相关爱的心,为解决病疫无私奉献的心。

一座封锁的城市,城内身着白色衣裳的人们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已的时光,他们坚信武汉一定可以挺过此次难关。

他们申请了一封又一封请战书,一个又一个血红色的手印在白色的纸张中展现。

无数感人的故事时刻感动着每一个人。

王源媛,一名正在待命的神经内科护士,当她得知需要自已上“战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接下这份工作,以120%的工作状态坚守着,照顾着每一位病人。

像这样的白衣天使不计其数,年老的院士始终坚守在第一战线;年轻的护士累了困了,也不过是靠着墙壁稍微缓一缓;刚刚康复的医生,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工作。

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是拿着自已的生命安全同病魔作斗争。

这一刻无数的人们祝愿,感谢着这群圣洁的天使。

与此同时,这座只能进不能出的城市,一列高铁正飞速驶入。

车上的这群人,他们不是迫切想要回家的游子,因为他们的家乡不在这里,他们的亲人不在这里,甚至这里没有他们牵挂的人,但他们来了,作为医生的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带着医疗设备义无反顾的前来支援,帮助更多的病人康复,帮助武汉摆脱病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仅仅有这些可爱的医生们在战斗着,消防员,警察等也都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为人民忙碌着。

而身处病魔的发源地的人们,他们不害怕孤单,因为有许多人在关心,照顾着他们。

一道封锁线,唯一被隔离的只有病毒。

人们无私奉献的心灵不受任何阻拦,来到他们想要传达的人的面前,鼓励人们勇往直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
辩论性作文指导(疫情角度下看“弃文从医”)
一、追根溯源——什么是辩论词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一种活动。

辩论词即是用来阐述自己观点、批驳对方错误观点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二、理清结构——辩论词的格式
1、标题:要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迅速能明白辩论内容和基本观点。

2、称呼语:顶格可以写“对方辩友等”内容,结合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3、问候语: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主席好!观众们好!来宾们好!大家好”等。

4、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5、署名:署上辩论者的姓名。

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6、日期: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三、例题导引——辩论词行文思路
【例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国贫民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如椽之笔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21世纪,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却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

假如生活在今天,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病痛的身体?
某中学拟就此开展辩论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选正方和反方辩手。

请从“应该”或“不应该”两种立场选择其一,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导引】
21世纪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选手科阳。

我方的一致看法是鲁迅先生不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疼痛的身体。

(开篇即提出论点,观点明确)
首先,鲁迅先生本人曾这样说过:“无论身体多么强健的国民,如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最终都会变成麻木的看客”,这是大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同样反映了健康的灵魂对国民的重要性。

(对论点展开说明,提出本文论证的中心内容)
那么在如今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应该弃文从医呢?请大家倾听以下疫情期间一些人犯下的令人心寒的错误。

防疫期间,仍有人顶风作案,贩卖野生动物,似乎置身事外;大量工厂生产低质量口罩,有些甚至不具备预防效果,以次充好,赚黑心钱,更严重的是这些口罩有一大部分竟然运往疫情高发区武汉等地;有些人得知自己患病之后 ,竟然破罐子破摔,向医护人员吐口水...这些行为无疑是阴暗人性的爆发。

在这种急迫情形下,正需要鲁迅先生这样一类人挺身而出,用他们的“匕首”和“投枪”在那些糊涂的心灵上刻上正义的铭文,用他们发自内心的充满力量的"呐喊”,警醒那些正在“彷徨”的人们。

人民需要他们,这个时代需要他们。

(这三段用事实证明,可以写得再深入一些)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正方辩手,如果连鲁迅这样的民族英雄、这样的大文豪都弃文从医了,谁来扼住丑恶人性的咽喉?又有谁能在人们心灵深处唱出正义、乐观的绝唱?
你们可能认为现在情况紧急,身体急于心灵,先医好身体,待到万事太平之时,人性的丑恶自然会烟消云散了。

但是,我告诉你们,结果怡恰相反:一个谎报、一个逃离造成的后果,可能
不堪没想!一个带病毒的野味,一个低劣的口罩造成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危害几个人的生命!这些后果是一个弃文从医的鲁迅先生无法挽回的,甚至大先生可能自己都会因这些麻木的人受到影响。

(这二段进行反驳,驳斥对方观点的荒谬性)
所以说,大先生所旨“医人先医心”就算到当今紧急的情形下仍然适用,在人心惶惶之时,正是需要先生的言论让我们沉下浮躁、坚定抗疫,让阴暗无所遁形、灰飞烟灭。

这样做,才能为打赢战“疫”提供坚定的基础,疫情之平盖可计日而待哉!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科阳)
【写法分析】
这篇辩论词所使用的是辩论词的基本结构:开头引入——说明背景——举例证明——展开反驳——收束结尾
这里重点对反驳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介绍:
反驳就是说服持不同或相反观点的读者。

这样就要详尽摆出自己的理由,同时还要权衡、分析和反驳对方的观点、理由。

指出其合理性,反驳其荒谬性。

常见的反驳方法有:在写辩论辞时可以采用直接反驳法、反证法、归谬法等来进行驳斥,以增强论证的力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指出错误的方法。

例如,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观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

还可以驳论据,因为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不完整基础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比如,在一场题为“信息战能取代传统武力战”的辩论中,反方二辩反驳陈词道:“请问对方辩友,在取得信息优势之后,就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吗?难道说,为了信息战的火眼金睛,
就不要传统武力战的金箍棒了吗?”正方三辩回驳道:“金箍捧当然可怕,但却阻挡不了唐三藏紧箍咒的信息流。


正方三辩可谓机智幽默,他紧紧抓住对方辩词的漏洞,巧举唐僧能够控制孙悟空的例子,因为唐僧有着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唐僧念紧箍咒就好比是信息战,能使孙悟空头痛难忍,让他手中的金箍棒发挥不了作用,从而有力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令反方辩手无可辩驳。

反证法——就是为了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反过来说明该观点的错误。

归谬法——就是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

如斯大林在反驳马尔关于“语言是生产工具”的论点时,生动地运用了“归谬法”,他写道:“不难了解:假如语言能生产物质财富的话,那末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辩论不仅是要宣扬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既要辨别,又要论述。

因此,不能只顾自己说自己的,还要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别人哪个看法不对,哪个材料错了,哪个地方论述有漏洞,这些都要抓住,在自己的辩论稿中加以揭露和批驳。

这样,辩论辞便更有力度了。

四、犀利雄辩——辩论词言语措辞
辩论稿不只是写出来给人看的,而且是讲出来给人听的。

因此要写得通俗、流畅,不能用太长的句子、太生僻的词,还要做到礼貌得体、词能达意。

尽可能对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恰当地使用成语、典故等。

在写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言简意赅地亮出观点。

观点要短最好一句话。

B. 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重复论证。

C. 结尾处最好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核心观点。

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来看一篇范文,体会一下辩论词语言的特点:
治愈思想,任重道远
各位辩友,大家好:
我方认为,假如生活在国富民强的今天,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

请大家注意,在今天的辩题中,“医”代表的是逆风医护,“文”代表的是思想战士。

(界定概念,缩小论题,准确)但除此以外,“医”是一种实用,“文”却是一种启蒙。

今天我们齐聚辩论。

因为辩论,让我们思维敏捷,头脑清醒。

因为辩论,让我们不随波逐流,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头脑风暴,因“思想”而独特。

(由辩论引入思想独立,很自然,符合语境)然而鲁迅先生,便是以独特的思想、高屋建瓴之气势,唤醒更多人,启蒙迷茫中的国人。

又怎能言之无用,就此舍弃呢?(观点清晰)
其次(讲究顺序),请大家注意辩题中的状语:在国富民强的今天,以及主语:鲁迅先生。

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聚焦的核心。

(紧紧抓住词语,展开分析)
国富民强,这是物质上的富裕。

但精神上又如何呢?中国有十四亿人,巨大的基数也会使我们无法避免少数人的思想跑偏。

小到公共场所的不文明现象,大到网络攻击者、猖狂“港独”等等。

这些少数却往往煽动造势,多次让公众从精神上、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危害。

在“新冠”、“非典”危急之下,他们用谣言掩饰愚钝,用妄加猜测的阴谋论激发矛盾。

物质生活富裕了,谁能说思想上完全健康了呢?一旦思想陷入危机,便会雪上加霜。

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一般的社会治理,都再添难度。

(触及当下,但与论题巧妙结合)
再谈及鲁迅先生,单独讨论他,不是因为他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因为他把事情的背面放大给大众看。

他的作用与现在的媒体相像,却又远超之。

他会告诉人们去改变现状。

鲁迅先生曾在杂文中批判:“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去赞美那几个忠臣”,浅浅而谈,字字如针。

灾难面前,我们如何崇尚英雄?英雄的奉献与牺牲,不单是需后人学习夸赞,它更需要我们反思,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才让英雄以牺牲的代价去奉献?鲁迅先生谈的事情,至今仍存。

他的角色是揭示事实背后的真相逻辑,唤醒国人思变。

如果19世纪20世纪之交,有更多如此的先生,疾呼呐喊,争取大众的逐渐认同,那些问题也许就能够解决了。

(这两段从两个层面分析)思想与智慧,告诉不了一个人如何富裕,却授人以“渔”,更避免他犯错;治愈不了一个危重病人,却能让处于太平中的人们理性认识时局,至少不再添乱。

我们觉得百分之百的理性思考难以做到,且有点不自由。

但我们更确定,百分之一的“瞒”与“骗”,会严重危害其余百分之九十九。

因此,我方认为,时局虽变,人心仍需纠偏。

鲁迅先生不该弃文从医。

(结论清晰)
谢谢大家!(一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