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二、现状分析三、问题分析四、对策建议综上所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方能得以解决。
4.教育投入5.文化水平(二)家庭教育意识调查1.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是迷茫的选择“逃避”。
例如,一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研究成绩不满意,但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结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家庭生存压力大,研究环境不容乐观。
其次,父母文化水平低,研究辅导跟不上。
最后,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不良。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总之,我们应该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家长引导孩子快乐生活、积极进取,并给予无声的熏陶,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还应该成为孩子研究的引导者,帮助孩子面对人生的选择。
3、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广泛的沟通,探讨研究和生活,共同分享乐趣。
4、家长引导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升学选择。
专题11:营造有情趣、讲文明的家庭氛围3.落实指导方案——“让我们手拉手一起活动”(1)“菜单式”目录家庭教育形式亲子活动活动特征教师设计亲子活动方案,组织和实施方案,家长直接参与活动。
活动意义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营造温馨的亲子氛围。
家校互动教师组织,利用“温馨贴士”发布帮助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初步解决因为文化水平低而无法辅导孩子相关学科知识要点;利用校讯通、qq等网络平台发布家教信息。
家委会设计活动方案,组织和实施能及时捕捉家教问题,通过家长之间交流讨论,汲取好的经验,榜样示范。
由教师组织,根据年级特点,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讨论。
外来工子女教育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5篇材料)
外来工子女教育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5篇材料)第一篇:外来工子女教育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外来工子女教育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化,以外来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外来工子女教育,可以管窥全镇人口流动的趋势,把握进张坂镇就业人员子女教育的特点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校地处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工业园区的东部边缘,相距仅1公里。
近些年来,惠南工业园区经济不断的发展,外来打工人员已达数千人。
自2006年我校被惠安教育局列为接纳流入外来工子女入学学校以后,我校外来工子女剧增,达275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1.3%。
这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复杂、经济状况不好,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较差,给学校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一)对外来工子女家庭环境,教育现状的考察。
外来工子女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他们也必须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
但是外来工子女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受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外来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很多是处于“隔代教育”“单亲教育”中,还有的是家庭教育缺失,同时很多外来工自身素质也不是很高,所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学校教育方面,绝大多数外来工子女是在民办学校上学,相比于公办学校而言,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尤其在德育、智育方面要差些。
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这样造成家长现代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家庭教育观。
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学校和孩子自己,家庭教育没有明确目的。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方法简单,有的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对外来工子女的行为习惯,性格心理特征的考察通过对这些孩子的接触,我感到这些孩子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很强,大到自行坐车回外地老家,不用父母陪同。
这与班级中土生土长的孩子相比反差很大,城里孩子结伴到市中心去玩,走散后,迷路回不了家。
外来工子女回到家能帮助父母做家务,搞卫生,做饭,甚至做生意,里里外外一把手。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1. 引言1.1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外来务工家庭提供了便利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带来的后顾之忧。
这些外来务工家庭往往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学前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益的环境,让孩子在早期就接受社会化训练和教育。
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认知水平。
学前教育也为外来务工家庭创造了更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工作,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重视并加强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较低,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条件简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外来务工子女无法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2. 负担重:外来务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法承担较高的学前教育费用。
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经费支持不足,使得外来务工家庭难以承担学前教育的费用,进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教育权利。
3. 缺乏监管和规范: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安全隐患,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的教育标准,容易出现一些教育乱象,影响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4. 社会融合问题: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中的适应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环境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存在一定的脱节,缺乏必要的社会融合与支持,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立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城市中心或者周边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外来务工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
但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需要关怀。
本研究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入手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对策一、研究背景“同在一片蓝天下都是祖国的花朵”根据《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已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
虽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权接受同等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只是向他们敞开校门而已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
我校是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目前全校学生总人数为60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9。
其中小学部各个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均超过50占整个小学部的63。
中学部因为政策原因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回老家参加中考所以中学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为23。
见下图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的逐年增长我们也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和本地的学生相差甚远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咎其原因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薄弱。
因此研究如何指导家长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月工资剩余情况500元及以下12501—1000元411001以上4701020304050500元及以下501—1000元1001以上从当前的家庭教育和我们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到城市成为了外来务工子女。
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介绍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一、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被安排在城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更为匮乏。
大多数孩子仅仅能够进入一些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的幼儿园,很难得到优良的学前教育。
2. 家长缺乏教育意识毕竟大多数家长是农村的务工人员,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实际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
家长往往无法给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辅导,不能带领孩子进行学习。
3.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相对于农村的环境,城市中物质财富更为丰富,孩子们在城市中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比如以恶劣的方式获得金钱、物质。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二、改善措施1. 加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的协调和统筹安排。
可以带动城市的幼儿教育资源下沉,加强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建设,增设农村幼儿园和托儿所,同时加强这些机构的师资力量,培训更多适合农村工作的幼儿教师。
2. 扩大家庭教育宣传的覆盖面。
可以通过提供书籍、宣传片等方式,向广大家长普及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意识,学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心,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 建立外来务工子女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
给这些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偏见和困难,让他们成为更加自信、健康、积极的人。
4. 设立品德教育、爱心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涵盖爱国、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多个方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外来务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既受制于城市化进程,又与家庭教育的缺位、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不无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幼儿园、托儿所的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补齐学前教育资源的短板,在心理、品德、知识等多个层面上全面做好工作,让这些孩子在城市中获得充实、充满希望的儿童时光。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中伴随着大量的子女,而这些子女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了诸多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1.缺乏合适的学前教育机构大量的外来务工家庭在城市中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而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在小区内,这就造成了子女难以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
同时,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普遍处于低收入群体,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因此对于高昂的学前教育费用也无法承受。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外来务工子女未能接受合适的学前教育。
2.缺乏专业的教育指导由于外来务工家庭普遍处于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且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所以缺乏专业的教育经验和指导,对于子女的教育也不是非常的关注,导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3.缺乏社交环境很多外来务工子女都生活在郊区或城郊,并没有接触到城市的优秀教育资源和文化环境,也没有机会和城市孩子交往,导致其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等方式,建立专门为外来务工子女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应该均衡分布在城市内的各个区域,方便家长能够接送子女。
同时,这些机构的学费应该相对较低,让务工家庭能够承担得起。
此外,教育机构应该配备高素质的教育师资,提供专业的学前教育服务。
2.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多元化能力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开设艺术、体育、科学等多个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多元化能力。
同时,加强语言培训,帮助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
3.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子女。
4.加强社交环境建设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夏令营、暑期班等方式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和社交环境,并培养其社交和情商能力。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困境与突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工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到城市接受教育。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外来工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
一、困境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外来工子女往往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这导致了外来工子女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影响。
2.语言障碍外来工子女在转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导致他们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语言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与同学交流和参与课堂活动时感到不畅,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养成教育。
3.家庭背景影响外来工子女的家庭背景往往较为复杂,家长可能忙于生计,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这导致他们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引导,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4.社会歧视与排斥外来工子女在学校和社会中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排斥,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孤立和无助。
社会对他们的负面标签化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和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养成教育。
二、突破策略1.加强教育资源投入2.提供语言支持3.家庭与学校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与外来工子女的家庭合作,提供家长教育和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子女的成长。
4.倡导包容与尊重社会各界应该倡导包容与尊重外来工子女,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困境与突破外来工子女,这个在城市中日益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
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用心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些困境并非无法突破。
语言障碍,这也是外来工子女在行为养成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国内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
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为了赚钱而将孩子留在乡村,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较为缺失。
本文将探究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爱的缺失。
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孩子往往缺乏家庭的温暖与照顾,导致他们心理上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他们缺乏家庭纽带,家庭不再是他们的避风港,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还表现在学业指导的缺失。
由于父母没有时间和能力来辅导孩子的学业,孩子往往面临着学习的困难。
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可能不如其他孩子出色,导致他们自卑和沮丧。
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往往无法关注孩子的学业,也无法提供必要的学业指导和帮助。
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也加剧了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务工子女往往无法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
他们往往被迫就读于乡村学校或者村办学校,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都相对较弱。
这导致务工子女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面对这一问题,解决办法也有一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通过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降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为务工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需求。
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与孩子在一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家庭教育也需要加强。
父母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可以引导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社会力量也可以发挥作用,成立义务教育辅导机构,为务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十分严峻。
要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又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与参与。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村外出务工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外出到城市或其他地方从事非农工作。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子女留在家乡生活,他们面临着特殊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育状况1.学校条件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学习压力较大: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普遍表现出学习压力较大的现象。
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学业,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
3.心理问题突出:孤独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中较为突出。
他们在家乡与父母分离,与外地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困难,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4.教育机会不均衡:因家庭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享受的教育机会不均衡。
一些家庭无法负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而一些偏远地区又缺乏教育资源。
二、原因分析2.教育观念问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务工收入更为重要,忽视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
3.社会支持不足: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支持还不够充分。
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改善措施1.加强校园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家庭的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教育的重视。
同时,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培训,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子女。
4.加强教育扶贫: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扶贫政策,为他们提供资助和奖助学金,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5.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提供捐赠物资或志愿服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论。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带着自己的子女来到城市,然而他们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子女的学前教育。
由于户口和身份的限制,外来务工子女面临着学前教育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1. 教育资源不足:许多城市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的公立幼儿园都是给当地户口的孩子,外来务工子女很难进入这些学校。
2. 学前教育费用高昂:私立幼儿园的学费一般较为昂贵,对于外来务工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3. 语言和文化障碍:外来务工子女和当地孩子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这给他们的学前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
4. 安全保障问题: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多是临时租住,孩子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困扰。
为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措施。
改善措施:1. 加大公立幼儿园招生力度: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上的调整,加大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招生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
2. 提供经济补贴:政府可以向外来务工家庭提供一定的学前教育经济补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使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
3. 多元化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启发式教育、游戏式教育等方式,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学前教育环境。
4. 加强家长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家庭,可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参与孩子的教育。
5. 提供安全保障:政府可以加强对外来务工家庭所在社区的安全保障,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安全。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但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希望未来能为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工作,他们的子女成为城市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许多困境。
本文将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经济问题。
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有限,无力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金。
这导致他们的子女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例如优质学校和补习班。
其次,由于双亲长期在外工作,子女缺乏家庭陪伴和父母的教育指导。
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发展。
同时,由于文化和和语言背景的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可能面临排斥和歧视,这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公立学校,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教育资源。
这些学校应该提供免费的课程和学杂费,并招聘有经验的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质量。
其次,政府应该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教育费用问题,确保他们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挑战和困境。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发展。
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
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也可以组织家长教育班,提供教育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子女教育问题。
总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但是通过政府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应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和经济援助,并加强心理辅导和支持。
家长应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和关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管理能力。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教育和全面发展。
农村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为了改善生活、谋求发展,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所以他们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在农村的,受父母双方影响,形成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多种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文化环境不成熟。
农村内普遍存在落后的文化和封闭的思想,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接受程度和认知不够,不能对这些子女提出足够的要求,导致这些子女的教育力度和水平都不够。
(2)家庭经济实力不足。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往往经济实力薄弱,很多孩子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缺乏一定的资助,这会导致孩子们心理压力大,无法继续深造。
(3)务工家庭经常分居。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分别务工,经常发生分居现象。
孩子们长期处于家庭分离中,没有了家庭的爱心和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有明显不足。
二、对策
为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
应当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实施,激发父母们重视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子女的教育是唤起改变一切的动力。
(2)改变社会文化环境。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一线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子女却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尤其是学前教育方面的挑战。
外来务工子女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1. 缺乏合适的学前教育资源由于大部分外来务工家庭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乡村,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非常匮乏。
很多地方甚至没有公立幼儿园或者托幼机构,外来务工子女难以获得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
2. 费用高昂在一些城市中,公立幼儿园往往需要当地户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面临着无法进入公立幼儿园的困境。
而民办幼儿园和托幼机构的费用通常较高,远远超出外来务工家庭的承受能力。
3.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的差异,外来务工子女的学前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
有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
4. 缺乏专业教育指导外来务工家庭的父母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子女教育的正确引导。
他们往往无法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二、改善措施为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现状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善: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和边缘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更多的公立幼儿园和托幼机构,以确保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2. 提供经济补贴。
针对外来务工家庭,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帮助他们支付子女学前教育的费用。
民办幼儿园和托幼机构也可对外来务工家庭开放一定的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3. 加强教育培训。
为外来务工家庭父母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子女学前教育中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能力。
4. 建立跨区域学前教育协作机制。
各地政府可以建立跨区域的学前教育协作机制,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
建立流动人口教育档案和信息共享平台,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纷纷进入到城市从事工作。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市里面接受教育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的工作关系,通常在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上都会面临诸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一、影响因素分析1. 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他们通常无法提供给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在这些家庭中,学习资料、课外书籍甚至基础学习工具都可能会匮乏,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而在城市中,良好的教育资源并不廉价,这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
2. 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指导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需要,大部分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指导。
父母长时间在外工作,孩子在家里通常是由老人或者其他家人照顾。
这种情况下,父母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教育指导,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引导。
3. 缺乏社会融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常在城市中的学校中是少数,他们可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融入问题。
在校园中,他们可能因为家庭情况的不同而受到歧视或排挤,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而且,他们在城市中也缺乏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了解和融入,这可能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
二、解决方案探讨1. 加强政府支持和资助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教育。
比如可以开展义务教育补助计划,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或教育资源支持。
政府还可以出台一些政策,为学校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2. 增加社会关爱和支持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资助计划,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志愿者可以走进这些家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农村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日益严峻。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有大量的外来务工家庭孩子被迫放弃家庭教育。
根据中国
劳动力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数量已达到183.31万人,其中大部分被迫继续他们的学业。
目前,农村小学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较为普遍。
由于外来务工者
大多处于贫困状态,因此,他们的子女难以获得基本教育。
首先,由于经
济原因,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很少能够参加补习课程,因此,他们在学习中
缺乏及时系统的复习,对学习成绩及考试绩点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其次,
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缺乏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时常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变动,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也影响他们继
续学习的积极性。
二、应对策略
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困境,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应对
措施。
首先,应出台政策和财政支持,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政府应该提供子女教育资助,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比如,可以通过专门的
奖学金和职业培训计划,以及贫困区域孩子的免费义务教育,来帮助外来
务工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的务工子女。
这些务工子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乏关注和教育,往往容易陷入家庭教育的缺失状态。
要探究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首先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和原因。
一方面,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依恋,容易产生孤独和焦虑的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往往没有人监督和引导,过度依赖网络娱乐,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务工子女的家庭条件较差,生活环境不良,缺乏适当的饮食和营养,妨碍了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由于父母没有时间和资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一些务工子女容易受到性侵犯和欺凌,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导致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是父母的经济压力。
很多务工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不得不舍弃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机会。
其次是缺乏务工子女教育保障政策的支持。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助学政策,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如补助资金少、落户限制等,导致一些务工子女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较低,学校教师水平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也影响了务工子女的接受教育的质量。
如何改变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
要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鼓励务工父母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与孩子保持更多的联系,传递关爱和教育的信息。
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务工子女的关注和帮助,促使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益。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是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城市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经济结构,但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到来,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尤为明显。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分析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改善,十分必要并且非常紧迫。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现状分析;教育方法一、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1.内心自卑孤独,缺乏安全感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他们的经济条件、成长环境、教育基础、教材内容、教学进度等都与本地城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他们的表达力、交往力、理解力、学习力等都不足。
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还未树立正确的“三观”,还不足以明事理、辨是非。
这样的状况,很容易让他们封闭自我,关闭心扉,难以融入班集体,内心感到失落、孤独、自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2.家庭教育淡漠,鲜有教育关注外来务工家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忙于生计,缺少关注孩子教育的精力;(2)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帮助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方法;(3)父母整体素养不高,对“言传身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日常言行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熏陶。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响青少年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
3.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外来务工子女成长的经济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知识面狭窄,知识量不足,加之跟随父母工作流动性较强,学校的稳定性较差,父母大多没有精力和能力加以辅导和监督,导致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预习复习、作业质量较差等,学习状态和成绩自然不够理想。
学习不理想又会导致内心的自卑与孤独,这一不良的循环过程亟待改善。
二、探究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新方法(一)培养习惯,鼓励思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让学习成为有趣味的事情,学习热情和效率将大大提升。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第一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指那些城市工作和居住但未取得城市户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的子女。
近几年,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奎屯,他们的子女在奎屯市的各所学校插班就读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
以奎管处中学为例,全校总学生数800多人,外来民工子女占学校学生数近90%。
这些外来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容易无意中就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出问题,主观因素是由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原因导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
一方面,随同父母一起流动给适龄儿童少年的正常读书带来困难,使孩子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他们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
而且,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差,居住空间狭窄,孩子不太可能获得安静的学习空间。
另一方面,农民工家庭生活与交往范围的局限性也影响其子女。
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
二是繁重的劳动使得他们没有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
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时间都比较长,劳动强度也较重,这样每天回到家里后几乎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方面的情况也就不甚了解,与孩子进行沟通和辅导的机会几乎没有。
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寄宿在学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家教老师家,这些老师一般一次性带了很多孩子,顾不过来,也就疏于管理,有的孩子早上经常性没饭吃,有的孩子的作业竟由老师或大些的孩子代写,这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都带来很大的困扰,也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困扰。
三是滞后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忽视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得他们轻视孩子的成长。
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很重视,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容易走极端,教育方法单一。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务工人口迁徙到城市的现象日益普遍。
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孩子送回农村由老人或者其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被称为“务工子女”。
这些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的建议。
1.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务工子女缺乏父母陪伴和家庭教育,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逆反、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学业成绩低下因为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务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往往较低。
缺乏家人的鼓励和指导,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这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3.道德观念淡化缺少家庭教育的务工子女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道德观念淡化,容易陷入不良行为的误区。
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更易受到欺凌和诱惑,导致人格的扭曲。
二、引起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1.经济困难务工者外出打工是为了挣更多的钱,然而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使得他们无力承担子女随同的开销。
为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负担,他们只能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
2.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地区较为匮乏,这也是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务工子女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成长环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务工者在外打工的时间越来越长,家庭观念逐渐淡化。
父母对子女的关注与照顾减少,造成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1. 政府加大对务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务工子女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加强对务工子女家庭的扶持政策,帮助父母解决留守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2. 增加务工者的家庭陪同政策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劳动力需求的提供家庭陪同工作的机会。
这样,务工者就能够将子女带随身边,减少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3. 加强对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塑造积极的人格,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1.引言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2.1缺乏关注和陪伴
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乏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陪伴。
他们常常无人照料,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
2.2教育资源匮乏
2.3学业压力和学习环境差
由于接受的教育质量差和学校环境的不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压力较大。
他们可能面临课业任务过重、学习资源匮乏和学校不适应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对策
3.1组织家庭教育培训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家庭教育。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亲子关系建设、教育方法和技巧、正确引导子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2改善教育资源分配
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本地子女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改善学校设施、提供优质教职员工和开展文化活动等。
3.3加强学校支持和辅导服务
3.4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和陪伴服务,帮助外来务
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家教、亲子活动或志愿者教育支持小组等方式实现。
4.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改善教育资源、提供学校支持和辅导服务以及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
等措施,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关注和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家庭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外来务工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
但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需要关怀。
本研究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入手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对策一、研究背景“同在一片蓝天下都是祖国的花朵”根据《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已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
虽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权接受同等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只是向他们敞开校门而已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
我校是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目前全校学生总人数为60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9。
其中小学部各个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均超过50占整个小学部的63。
中学部因为政策原因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回老家参加中考所以中学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为23。
见下图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的逐年增长我们也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和本地的学生相差甚远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咎其原因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薄弱。
因此研究如何指导家长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月工资剩余情况500元及以下12501—1000元411001以上4701020304050500元及以下501—1000元1001以上从当前的家庭教育和我们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问题。
但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都比较欠缺。
如何有效地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我们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
所以本研究着眼于“4个有利于”以此来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即有利于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让每个外来务工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素质及其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
有利于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凝聚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引发家长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现状与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对1—9年级的外来务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研究共下发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达97。
从我校调研的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如下一家庭基本条件调查 1.家庭收入我镇属于浦南地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外来务工人员在我镇大多属于打工一族在乡镇企业拿着基本工资。
个别的外来务工人员自己开个小店或摆个小摊做个体生意。
总体收入偏低。
3 2.居住环境在家庭住房情况调查中290个外来务工家庭中只有23人是买房居住其中有17人买在农村。
合租或居住在厂房、船上、仓库等地方的占总比例的8。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家3口甚至4、5口人居住在40平米左右的租房中条件设施都相对简陋。
据调查只有17的外来务工家庭有电脑另外35的外来务工子女没有专用书桌。
孩子写作业的桌子就是全家吃饭的桌子由此我们常常会看到他们回家作业本上沾满了各种油渍、菜渍等�6�7�6�7 3.人员结构外来务工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必定会有一个男孩有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案例一年级的小炎每天早上迟到老师找其谈话可是效果甚微。
老师无奈打电话要求家长早点送孩子来学校。
打电话的第二天小炎没迟到但不迟到的现象只维持了一两天。
老师走访小炎家发现小炎家有一个1岁的妹妹和一个3岁的妹妹她的妈妈又怀着一个小弟弟。
因为妈妈每天早上要照顾3个小孩顾此失彼完全无法顾全每个孩子这即是小炎迟到的原因。
通过案例我们想象一下小炎妈妈每天早上忙碌的身影。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缺乏计划生育政策意识多生甚至超生在孩子的教育与生活上在时间与精力上无法做到周全。
4.教育投入外来务工家庭生计艰难在月剩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用于教育投入就显得比较被动如买学习用品、课外书、参加课外兴趣班等。
据调查全校只有9个外来务工子女参加校以外的课外兴趣班。
4 5.文化水平据调查我们的家长绝大多数来自于长江以南的地方以江西、安徽、四川的居多文化水平总体偏低。
“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的最大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76的家长选择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另外有20的外来务工家长在“其他”一栏中注明他们根本不懂英语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
二家庭教育意识调查 1.教育方式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往往会选择“自然”、“过激”等家庭教育方式其中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的外来务工家庭却不到20。
在家庭教育方法上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自身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同的效果。
溺爱放纵自然过激迷茫民主S105101520253035家庭教育方式调查 5 案例一迷茫型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在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是迷茫的选择“逃避”。
小雪是一年级第二学期新转入生从小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坐牢是爷爷抚养长大。
如今父亲出狱带着孩子借读于我们学校。
由于小雪学前教育的不完善基础非常差。
又由于在家说的是家乡话小雪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
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与女儿的关系又比较生疏生活上的照料也达不到周全走到小雪身边我们时常闻到小雪身上散发着一股怪味�6�7�6�7新环境的不适应小雪吵着回老家父亲很无奈地跑来向老师“请假”“老师我们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我也没办法她想回老家看她爷爷反正她在学校中也学不到什么她要回就让她回吧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6�7�6�7”案例二过激型由于缺少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孩子方面选择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效果甚微。
小俊是三年级的学生父母相对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他学习辅导他作业。
但是由于小俊的学习态度非常差所以成效不大。
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想改进他的学习态度但是恨铁不成钢最终妈妈用平时织毛衣的针无奈的扎在小俊的手上脸上�6�7�6�7红色结盖的小洞眼爸爸妈妈看着伤心却也无奈在案例中我们非常理解小俊家长的心情但却不赞同小俊家长的做法。
案例三自然型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忙于生计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顺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殊不知他们拼命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小星是五年级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基础打得不牢成绩跟不上。
父母又忙于打工赚钱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即将毕业老师非常担忧小星的学习打电话与其家长沟通可是家长要么推脱很忙没时间。
要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老师“我们孩子初中反正是在老家读的他的学习成绩比在老家的学生要强多了”“再说孩子读书的好坏我也没办法一切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案例四放纵型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在生活中缺少沟通交流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缺少对孩子的监管、教育致使孩子走上了歧路。
而此时家长孩子后悔都来不及。
小升是七年级的大学生了父亲到处打零工不在身边母亲在乡镇企业上三班制经常日夜颠倒。
父母对于小鑫的生活、学习跟本无法照顾。
导致小升行为习惯控制能力差而他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者。
经常偷偷上网吧欺负同学。
近期小升由于手头没钱不能上网吧就威胁同班同学让他去偷父母的银行卡。
由于数目过大最终让老师、父母发现。
最后小升不得不退学回老家。
2.教育态度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所采取的方法往往简单粗暴。
其中我们也发现22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上完全听从老师的意见家长对于老师的过分信任其实是反应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力不从心。
02040601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听孩子解释耐心教育。
事情过了就算了不加理会。
严加管教把孩子打一顿。
完全听从老师的意见。
6 三家庭亲子关系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于生计平时在家与孩子的交流很少。
同时我们发现只有8的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主动与教师联系另外13的外来务工家长基本不与老师联系。
69的外来务工家长表示极少有空余时间18的家长下班之余睡觉、聊天、看电视或打发时间。
在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中由于缺少沟通交流所以外来务工家长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最好的朋友了解甚少。
三、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家庭生存压力大学习环境不容乐观。
虽说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但按照城市生活水平衡量他们的收入总体还是属于偏低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
由于生存压力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十分匮乏这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都是不利的。
二父母文化水平低学习辅导跟不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
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父亲的文化程度而在我们外来务工家庭中承担家庭辅导工作的恰恰多数是你与孩子一天的交流时间45分钟以上1230—45分钟3415—30分钟3215分钟以下2201020304045分钟以上30—45分钟15—30分钟15分钟以下系列1 7 母亲。
由于他们文化层度的不高导致他们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了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三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不良。
在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忙着打工早出晚归又限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疏于关心。
大部分的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对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犯了错误缺少耐心的沟通往往脾气暴躁动辄打骂。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四与孩子接触时间少亲子沟通缺失。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但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他们往往选择加班加点、利用闲暇时间打零工而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进行亲子互动去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四、对策的研究一具体措施由此我们深刻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重担落在了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的身上。
我们应该以更大的热忱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开设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让我们形成统一的联盟军”这两年来我们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的组织结构模式有机的结合教育体系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组织结构模式 1教师组织引领示范学校在党政工的带领下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核心带动我们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尤其鼓励我们的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设计家教指导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在我们的外来务工家庭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