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发烧了3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四上《地球“发烧”了》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四上《地球“发烧”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球“发烧”了》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候变暖这一现象,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数据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变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暖这一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3.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4.讲授与讨论: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球发烧了
)。
A冰山融化加速
B海平面逐年上涨
C一部分地球干旱程度加剧 D一些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7.为防止地球变暖,我们可以做出一下行动(
)。
A节约用水
B节约用电
C节约用纸
D绿色出行
8.请你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设计一则标语。
1.气候变暖导致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事关全人类及未
来地球环境。
()
2.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是受全球气候
变暖影响。
()
3.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变暖。( )
4.地球发热与我无关,天热了我可以吹空调。 ( )
5.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要从
我做起。
()
6.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制四年级上册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说一 说你知道哪些地球 “发烧”的症状呢?
你知道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危害吗?
地球“发烧”与什么有关呢?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
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可是“温室气体”却很
委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吧!
室
气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里在大量制造“温 室气体”呢?
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 旧”,那么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 ℃。
大家想象一下,这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 么样的后果?
我是中国好少年, 爱我土地,护我蓝天。 种花植树,爱粮惜饭。 节约用纸,节省水电。 低碳出行,绿色再现。
幼儿园科普主题教案《地球发烧了》
幼儿园科普教育主题教案《地球发烧了》一、活动目标1、了解人、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整合能力)2、学唱《美丽的地球》,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跟随歌曲节奏做律动。
(艺术审美)3、知道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儿歌:美丽的地球2、绘本:《我们的地球,发烧了》(二)经验准备:对人和地球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一)兴趣激发美丽的家园1、教师出示几张关于极地美丽的风景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的地球美不美?(2)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那些的地方美不美呢?”(二)问题情景《我们的地球,发烧了》1、教师打开《我们的地球,发烧了》的绘本,与幼儿共同阅读。
(1)你们在绘本里看到了什么?(2)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地球怎么发烧了?(3)地球变热后,极地的小动物们都怎么了?(三)小组讨论保护环境1、教师提问:“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能为受到污染的极地做些什么?”2、将幼儿分为3-4人一组进行讨论。
3、教师巡回聆听,请每组一位代表上来说。
4、教师小结:(四)探究实践儿歌《美丽的地球》1、教师播放儿歌《美丽的地球》,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2、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听清歌词、跟唱做律动。
3、幼儿完整地表演演唱。
(五)分享评价教师:“美丽的地球只有一个,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护地球,会伤害到小动物们,也会使我们没有地方生存。
”四、活动建议(一)活动延伸1、教师可在特殊节日或者活动时组织幼儿表演儿歌《美丽的地球》。
2、教师可组织幼儿在园内或者社区内宣讲保护地球的知识。
(二)区域延伸1、美工区: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颜色笔,幼儿绘制自己美丽的家园-地球。
2、音乐区:教师提供三角铁、沙锤等乐器,供幼儿进行演奏。
(三)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可能会污染地球的事情,并知道正确的做法。
附歌词:《美丽的地球》在那遥远的宇宙中,有颗美丽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地球,噢~美丽的地球。
地球发烧了(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粤教版
地球发烧了一、导入环节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我们的话题是《地球发烧了》。
大家知道吗?地球发烧了,这是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声音,也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这个话题中,我们将会了解到什么是全球变暖、它的成因和危害,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积极参与到这其中来,帮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二、讲授环节1. 全球变暖是什么?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气温是有波动的,季节、天气都会影响气温,但自二十世纪以来,地球的整体气温却一直在升高,这就是全球变暖。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复杂的,全球变暖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的活动。
2. 成因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我们所使用的能源一直是燃烧化石燃料和热核反应来释放出的,这些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一层温室气体柿子椅,阻碍地球上的热量从大气中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地球的气温不断升高。
此外,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变化、工业活动和农业生产等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加速了全球变暖进程。
3.危害全球变暖带来了很多严峻的环境问题。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
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等灾害性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对整个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造成了极大影响。
其次,全球变暖加剧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导致沿海城市和岛屿不断遭受风浪、海水侵蚀和退化,造成许多生态系统的崩溃。
最后,全球变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酸化等问题,加速全球环境质量的恶化。
4.应对全球变暖面对全球变暖,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我们的地球。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不必要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2)掌握和开发适应能力。
要有意识地建立一个富有创造力、创意和聪明的社会,以适应全球变暖和其他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3)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盘点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2.作业布置:小组合作搜集生活中有关“碳排放”的资料。
学生活动
1.自由畅谈收获,梳理学习收获。
2.明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轻松、自由的角度发展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搜集的活动,为下节课“减少我们的碳排放”做铺垫。
环节四:地球“发烧”的原因
教师活动
1.观看“温室气体的告白”,思考:地球变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又与什么有主要关系?
2.介绍“碳排放”。
3.组织结合教材91页插图及学习材料,谈一谈,生活中,你见过哪里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
学生活动
1.观看告白,了解气候变暖的的原因。
2.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谈谈自己知道的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现象。
学生活动
1.阅读89页内容及学习材料,独立思考后与组内同伴交流:全球变暖导致了哪些后果?给人类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伤害?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学习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活、经济、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并适时引发学生想象,使地球升温产生的可怕危害层层深入。这样的设计给学生造成的情感冲击力就更强,更震撼,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地球家园的情感就越能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
单元目标:
1.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和气候变暖问题;
2.知道常见的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树立环保意识;
3.能够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
重点与难点:
1.了解环境污染、垃圾暴增和气候变暖的危害;
2.学会节约资源,尽量减少白色污染,从自身做起,过低碳生活。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大班社会《地球发烧了》教材版本:江西高校版幼儿多元能力实践操作手册大班下册主题三:感恩的心活动目标:1. 简单了解温室效应及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工厂废气、车辆废气、空满废气等)2.了解帮助地球降温的各种方法(将冷气温度调高、随手关灯、多走路或乘坐地铁和公交、减少开冰箱的次数等),培养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意识。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意识,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它。
活动准备:1.课件2.教师模仿地球说话的录音一段。
3.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一份。
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观看PPT图片,引出活动活动。
1.教师:孩子们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啊?(课件页面3:地球图片)2教师:它怎么了?(课件页面4:地球发烧图片)3、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1.教师:地球发烧了,谁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烧呢?(课件页面5:地球发烧提问图片)2.动儿讨论3.教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地球是怎么说的吧。
(课件页面6:地球发烧图片)(1)教师播放模仿地球用痛苦的口吻说话的录音。
(录音:小朋友,最近我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了,昨天医生给我量了一下体温,他说我发烧了。
唉!这都是因为人类不知好好的照顾我和保护我进成的。
现在,工厂越来越多,工厂里排出的废气好难闻,让我很不新服:大街上的车子也越来越多,车子排出的废气太多了,让我都喘不过气来了;还有现在每家每户、超市、商场等等,很多地方都装了空调,空调一启动,就会排出好多得的热气,一开一关冰箱门,废气也从中跑了出来…就这样,废气越来越多,我就生病了。
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我应该怎么办呢?)(2)教师:地球为什么会发烧呢?(教师让幼儿根据录音内容回答,进一步知道地球温升高的原因。
)(课件页面7-10页:地球发烧的原因)三、请幼儿简单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1.教师:什么是温室效应,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页面12页:温室效应视频)2.教师:地球发烧了会有哪些危害呢?(课件页面13页)3.幼儿交流讨论。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3分题第1课总第35课《地球“发烧”了》教案教学设计
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 (第3分题)(总第 35 课)《地球“发烧”了》课题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本课题系教育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之第三分题《低碳生活每一天》之第1教学课题。
位于教材第110页至第113页。
本单元主题为“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它包括“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三个分题。
第三分题“低碳生活每一天”包括“地球发烧了”和“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两个教学课题。
第一个话题“地球发烧了”,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认识到我们的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
了解气候发生变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伤害和影响。
了解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个话题“减少我们的碳排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碳排放,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及活动的碳排放量。
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碳补偿的活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两个话题之间有递进的逻辑关系,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气候发生变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再探究怎样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帮助树立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环保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在内容上并不系统,在思想观念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判断。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碳补偿的活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通过课前对任教班级全体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个班级多数学生对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很感兴趣,个别孩子还知道低碳生活的意义。
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同学,对于低碳生活不了解,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这就需要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前给予孩子们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灾难所谓"地球发烧"也就是我们说的全球变暖。
具体讲,全球变暖就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英国气象学家休顿称,"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比喻全球变暖的危害","全球变暖的利剑就像恐怖主义一样没有国界,它以各种形式在全球各地引发危机,这些形式可以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暴风雨"。
全球变暖将对人类活动产生更为巨大和深远的负面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发烧了,最立竿见影的后果之一就是冰川融化。
而冰川融化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海平面上升,南极和北极地区形势尤为严峻。
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她们都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2002年3月,南极洲的"拉森-B"冰架的壮观的瓦解是史无前例的。
其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估计重量达到50亿吨,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了踪影,化成的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漂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比前半个世纪冰川融化的总和还要多,这不得不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
研究人员最近证明,"拉森-B"冰架原来是座很稳定的冰架,而且至少已存在10000年了。
南极冰架的瓦解很可能蕴涵着巨大的暗示,即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2007年是"国际极地年",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南北极。
根据观测资料研究表明,极地气温升高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速度的5倍,这使得大量冰川和雪融化,冰层变薄,冰雪区面积急剧减小。
地球发烧了的作文
地球发烧了的作文最近这天气,真是越来越怪,热得离谱!感觉地球就像发了高烧一样,让人受不了。
就说前几天吧,我和家人一起出门去公园玩。
那太阳,简直像个大火球,明晃晃地挂在天上,烤得地面发烫。
一脚踏出去,都能感觉到热气从鞋底直往上钻。
我们刚走到公园门口,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平常公园里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本应该带来些阴凉,可那天,树叶都被晒得有点蔫蔫的,无精打采地耷拉着。
走进公园的小湖旁,以往湖水清澈,还能看到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
但那天,湖水似乎都被晒得升温了,鱼儿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估计也是嫌热,找凉快地儿去了。
我们找了个长椅坐下,想休息一会儿。
结果那长椅烫得呀,就跟刚从火炉里拿出来似的。
我爸刚坐下去,“哎哟”一声就跳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能把屁股给烫熟喽!” 我妈在旁边笑着说:“瞧你这急性子,等会儿再坐。
” 等了好一会儿,感觉椅子没那么烫了,我们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我抬头看天,天空湛蓝湛蓝的,一丝云彩都没有。
阳光直直地射下来,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
我心想,这要是有片云能挡挡太阳也好啊。
公园里的人也比往常少了很多,偶尔能看到几个小朋友在滑梯那边玩,可没一会儿就跑开了,估计也是被热得受不了。
有个卖冰淇淋的小推车,生意倒是特别好。
大家都排着队买冰淇淋,想要降降温。
我也馋得不行,拉着我妈去买。
好不容易排到我们,我一口咬下去,那冰凉香甜的感觉,瞬间让我觉得舒服了不少。
走着走着,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树下扇着扇子,那扇子扇得呼呼响。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爷爷,这天儿是不是太热啦?” 老爷爷一边扇着风一边说:“可不是嘛,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热的天儿,这地球怕是发烧啦!” 我听了,心里直犯嘀咕:地球要是真发烧了,那可怎么办呀?我们在公园里逛了一圈,实在热得受不了,就准备回家了。
刚出公园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就像进了烤箱一样。
街道上的柏油马路都有点软了,车开过去,轮胎都留下深深的印子。
路边的小花小草也都被晒得枯黄枯黄的,毫无生机。
四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88-91页。
教材分析《地球“发烧”了》是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个板块的内容。
该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气候变暖的原因。
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看法。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混乱异常,洪满、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频发,威胁人类生存,这是人们提倡低碳生活的重要原因。
四年级学生对气候变暖有一些体会,但是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很少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注地球升温的问题,认识气候变暖的危害,体会“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反思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碳排放”,具体认识地球变暖与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低碳生活的具体方式,愿意过绿色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明晰地球升温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和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视频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
查阅资料,了解温室气体及碳排放等知识。
调查自己家庭的碳排放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自然现象图片,引出课题“地球发烧了”。
2. 出示教材88页知识窗。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
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
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速度减少。
3. 追问:气候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感受到了吗?(出示高温插图,唤起学生感知。
)二、学习新课(一)了解地球“发烧”的症状预设(1):停电次数增多①为什么夏季晚上容易停电呢?②夏季是用电高峰,你有什么发现?③小结:全球变暖,用电量在持续上升,带来了巨大的供电压力,很多地方因此拉闸停电。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上《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发烧”了》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的第三课。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地球发烧了”,第二个板块“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地球发烧了”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气候变暖的原因。
学生从日常生活感受出发,通过图片、知识窗、课前调查等资料,了解地球“发烧”的症状和严重后果。
进一步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回归生活,发现大量温室气体从哪里来,从而萌发忧患意识,逐步了解和感受低碳生活每一天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气候变暖有一些体会,但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却很少了解,对于环境变化和自身生活的关系认识还比较模糊。
特别是对“温室效应”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结合图例理解这一原理。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分析,感受生活中地球“发烧”的各种变化及带来的影响与伤害。
2.联系生活,了解“温室气体”及其过量的原因,知道地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分析,感受生活中地球“发烧”的各种变化及带来的影响与伤害。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了解“温室气体”及其过量的原因,知道地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你们知道24节气吗?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气呀?一、全球变暖,表现多(一)冬季变暖1.同学们,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今年立冬是哪一天吗?那我们来猜一猜: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你猜~哎呀,猜错了,你来猜,还是不对,最后一次机会。
今年立冬是11月7日,从这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冬天了。
2.欸~进入冬天之后,这段时间的气温又是怎样的呢?3.咱们来看一看,看懂了吗?气温变化真大呀!最高有几度?今天我看同学们穿的也不多,冷不冷?已经到了冬天,最高温度居然还有20多度,你想说什么?3.其实,我们的气候在慢慢发生变化,我们来听一听。
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地球“发烧”了,也许很多人认为是荒唐,这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其病因就是“温室效应”。
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叫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就像罩在地球外面的“温室”,它们让太阳辐射自由通过,却大量吸收地面反射或散发的辐射——辐射的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这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
但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结果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
于是,地球就“发烧”了。
火灾和飓风不断出现,背后的原因正是全球气候变暖。
当然了,美国有的政客将火灾归咎于森林管理人员的责任。
但科学家指出,所有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气候变化的“预期后果”。
而且,只要人类继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变暖了大约1摄氏度。
可能有人觉得这1摄氏度不算什么,可是放到全球而言,它带来的变化就是显著的;而且,如果1摄氏度恰恰是“发烧”的分界线,那么正说明我们的地球“病了”。
除了山火与飓风肆虐,北半球今年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北极圈内气温达到了令人吃惊的38摄氏度,北极海冰趋向历史最低点。
全球多个国家,今年面对的要么是数十年一遇的干旱、要么是数十年一遇的洪水。
伦敦大学学院73岁的气候科学教授拉普利说:“40年前,这些都是我们推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没人能想到,在我们有生之年,会看到这些事情发生。
”很显然,在这位老教授看来,糟糕的事情比预计来得更早。
而这仅仅是地球升高1摄氏度带来的变化。
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如果大气温度上升2至6摄氏度,那么南极冰帽将基本消失,海平面将上升4至6米,很多沿海城市将不复存在。
《地球“发烧”了》【32页】
球
“ 发
速度➢减……少。
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
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40℃左右的高温。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
连续320天0都13是年45℃9月高温联,会合有国什么政后果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 究1.证高续明温上烫升,伤,;则全皮皮球肤肤温基气度础达组候4织1在~便4会变4℃受时到暖即伤。会害感。1到8灼80痛-,倘2若0高12温年继 全
球2.地全身表性平高温均反应温:度人在约高温上环升境中了停留0时.8间5较℃长,。体1温9会7渐9渐-
20升1高2,年当北局部极体温海高冰达38面℃,积便以会产每生不1舒0年适反3应.。5继%~续升4高.,1%的
地 球
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甚至引起虚脱、昏迷乃至死亡。
“ 发
速度减少。
烧
”
了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五、教法学法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 究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1880-2012年全 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1979- 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 速度减少。
五、教法学法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 究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1880-2012年全 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1979- 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 速度减少。
地 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
球
“ 发
速度减少。
烧
”
了
02.幼儿园大班科学《地球发烧了》
义龙新区2020年幼儿教师“无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教案教案序号:02参赛序号:活动领域:科学活动名称:《地球发烧了》活动班段:大班设计意图: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园的今天,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我将通过“地球妈妈发烧了”为主题展开活动,让幼儿了解地球妈妈发烧的原因及探讨给地球妈妈降温的方法,激发幼儿创造和保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教育幼儿幼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原因。
2.知道如何给“地球降温”。
3.乐意参与环保行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方法。
重、难点:简单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原因,乐意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于环保行为已有一些直接经验。
2.物质准备《地球发烧了》教学PPT、环保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地球生病了1.教师创设情境我们的地球好像生病了,你愿意来帮帮它吗?2.师幼互动教师:地球是哪种病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二、地球为什么会发烧?过渡语:我们来一起找找看,地球为什么会发烧?1.工厂工厂生产出滚滚的浓烟,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热量。
2.汽车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破坏地球的大气层。
3. 空调我们日常使用的空调也会产生热量给地球带来负担。
三、温室效应危害大过渡语:原来地球发烧是因为温室效应,你知道温室效应是什么吗?1.名词解释温室效应下的地球就像种植蔬菜的大暖棚,太阳带来的热量和地球产生的热量牢牢锁在地球里,地球就越来越热。
2.师幼互动教师:地球发烧会怎么样呢?PPT 呈现:天气越来越热、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沙漠化加剧、动物无家可归。
提问:还有哪些危害呢?四、我给地球来降温过渡语: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地球降降温吗?分组讨论:现在我们分成6个小组进行谈论,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地球降温。
说一说:现在我们请每一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想到很多很多的办法。
02.幼儿园大班科学《地球发烧了》
启发式教学法 教法
讲解示范法 家园共育法
幼儿的科学学习主要是以直接感知、 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本次活 动的学法有:
学法
交流法 操作法 合作法 观察法
活动过程
在此环节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 来帮助幼儿寻找原因。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和讲 解示范帮助幼儿掌握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以 此来实现目标1。
观察猜想,探究地球发烧的原 因——温室效应
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以地球发烧了,引发幼儿思 考,地球为什么会发烧?激发 幼儿兴趣,探究地球发烧的原 因。
通过探讨,激发大家一起植树造 林,消灭垃圾,变废为宝,保持空 气清新和清洁水源,有主动保护地 球的意识,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园。
经验迁移
师幼互动、幼儿小组合作讨论 如何给地球降温的方法
地球发烧会 怎么样呢?
3 温室效应危害大
天气越来越热
冰川消融
海平面上升
3 温室效应危害大
土地干旱
沙漠化加剧
动物无家可归
4 我给地球来降温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地球降降温吗? 现我们分成6个小组进行谈论,看看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地球降温。
4 我给地球来降温
节约用电
乘坐公共交通
少用一次性筷子
国际合作
烧了》的主题活动,不仅会让幼
儿在主动的探索和尝试中领略宇
宙和地球带给我们的神奇与奥秘,
同时也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同人
类之间的关系,既提高了幼儿的
05
环保意识,又规范了幼儿的社会
行为。
4.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对身边的自然
现象感兴趣,积极去探究,能用记录 表进行探究记录。
04
1.新的学期开始,班上的幼儿忽然对班里墙
地球发烧了
诸城市科信小学 张强
一封求救信
地球妈妈:唉,我好难过啊!仿佛有一只大火
炉在烤着我,身上的温度也在悄悄上升。冬季没有以 前那样冷了,夏季的平均温度也在缓缓升高,1880年 ~2012年我的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现在我已经“ 发烧”了。我的孩子,快救救我吧!
地球妈妈的症状?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 从而导致温度上升,是一种和自然有关 的现象。
甲烷则与牧业有关。以 牛为代表的一些动物有反 刍的习性,它们的消化过 程会产生大量甲烷。这些 气体以屁的形式排放到大 气当中。在新西兰等国家, 大规模饲养的牛群成为温 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乱砍滥伐
知识窗
2014年11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 他人为因素已成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 原因。
2016年“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 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一切照旧”,那 么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
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 4℃,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 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全球气候变暖九大危害
一:冰川融化 二:海平面上升 三:冰河缩退与水源短缺 四:高温 五:暴风增加 六:物种消失 七:旱灾和沙漠化 八:人类的健康 九 :大饥荒
7
议一议
地球“发烧”与什么有关呢?
科学观测发现,地球“发烧”的“元凶” 是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由于温室气体的存在,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 巨大的温室,气体就像玻璃房子一样覆盖在地球 上,阳光可以穿透它们,到达地球表面,为地球 加温,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 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公开课-地球“发烧”了部编版
2.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思考: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3)地球“发烧”了是在说明什么问题? (2)高温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农业生产和植物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海平面上升,大量陆地被海水淹没。 2018年与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有关的自然灾害影响全球近6200万人,其中受水灾影响人口超过3500万。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阅读教材第91页内容,思考: (2)为什么二氧化碳被当作“元凶”觉得委屈呢? 例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等。 二氧化碳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它和大气层的伙伴一起使地球保持了适宜各种生命生存的温度。 2018年高温和野火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共造成1600多人死亡,仅在美国高温和野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40亿美元。 例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等。 生活用电大量增加、出行不便、工厂生产受影响、让人感到不舒服等。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有什么危害呢? (1)今年夏季本地的最高气温是多少? 上层海洋热含量达到历史峰值;
3.阅读教材第90页内容,思考:
2018年高温和野火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共造成1600多人死亡,仅在美国高温和野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40亿美元。 农业生产和植物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1)地球“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大量上升,将淹没一些陆地和国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逐年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3)如果地球气温升高4度,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 2015年至2018年是自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四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四 热的年份;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海平面上升,大量陆地被海水淹没。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多年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思考: (2)高温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如果地球气温升高4度,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 第四单元 第12课 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 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思考: (2)为什么二氧化碳被当作“元凶”觉得委屈呢? 农业生产和植物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上册第1课《地球发烧了》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上册第1课《地球发烧了》教学反思
1、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后了解到近些年,高温天气袭来,各地气温不断创出新高,高温热浪引发,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到了什么是“温室效应”:科学家们将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3、集体讨论:是什么加剧了温室效应。
(排放废气等)
4、交流总结:温室效应会带来哪些后果呢?(恶劣天气多发、海洋物种消亡、土地沙漠化等)
5、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温室效应?(开发与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你低碳生活、加强监管,控制排放等)
6、组织学生进行了小调查:人们还有哪些行为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呢?
7、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了小讨论:给地球“退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这些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8、通过本节教学活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温室效应”,知道了“温室效应”会带来哪些后果及如何应对“温室效应”。
培养了学生们爱护大自然思想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培计划(2018)”勃利县“送教下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二轮“自研自磨环节”
《地球发烧了》教学说课
勃利县永恒乡逸夫学校崔文生
我是崔文生,来自永恒乡逸夫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球发烧了》。
我主要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延伸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背景:世界气候变化异常恶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排放二氧化碳,不断地留下“碳足迹”,唯有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学习低碳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二、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低碳生活”的新理念,具有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撰写活动计划,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掌握调查和采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节约能源的活动中,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
逐步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努力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大众的绿色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设定如下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归纳法和总结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在让学生会学。
学生只有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
我设计如下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
再现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是最大的“碳”排放源,要想做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活,就一定要从节约能源做起,每滴水的节约,每度电的节省,每张纸的合理使用,不仅仅是给自己省钱,更是为环境保护尽责任。
“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和加工,设计了一整套多层次的体验活动。
1:手洗衣物生活中的衣物,尽量手洗。
不要过度依赖洗衣机。
这样,不仅环保低碳,而且节约。
2: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3:节约用水具体措施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增强节水意识
4:随手关灯
5:使用节能灯
6:减少使用电脑,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互联网不可分离,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时刻使用电脑。
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怕的。
减少使用电脑,更不要一味追新,延长你的电脑使用寿命吧。
7: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8: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五、教学延伸
低碳环保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环节改变生活细节。
在低碳环保问题上,人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些关于“低碳”的误区。
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环保经济,低碳环保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环保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环保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