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报告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有关宗教、科学、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析
但是,基督徒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因为他们自身的宗教目的和当时中国社会在接受、吸收方面的困难,而不可能根本影响当时中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结构,只能作为摆设出现在"官人" 的书斋和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科学著作中。合儒、补儒,并没有调和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借儒家思想以传播基督教文化的战略,在实际上却也孕育了基督教传播的潜在危机,这种危机在清初之际终于通过"礼仪之争"而爆发。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通过马可·波罗兄弟带信给教皇,正式恳请教皇差派传教士来中国。1289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修士、意大利人孟高维诺任教廷使节前来中国。
1294年,孟高维诺来到大都(北京),开设天主教堂,开始传教。这是天主教第一次进入中国。这初次的天主教传教活动依赖于蒙古统治者的保护,所以,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之后,这一蒙古人 (和色目人如马可·波罗)新近皈依的宗教也就连同消失了,前后大约仅仅延续了六十年。
正视教会人才现状,有的放矢提升神学教育
众仇葩I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罗12:5-8)因此,教会要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让有不同恩赐的人各司其职,让真正不博眼球、不拼名利、不图浮华的教牧人才沉得住心、稳得住身在禾场上侍奉。
3.院校有担当中国教会的未来如何,某种程度上要看今天这二十二所神学院校办得如何。
作为人才培育摇篮的神学院校,必须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用担当的精神、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教会人才的第一要素是要符合圣经的要求:“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2:20-21)神学院校有别于其他院校,除了按圣经的真理行事之外,还应当面向新局面、开拓新思路、履行新使命,以积极进取之心态投身教牧培育事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立志从事基督教事业的“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教牧人才队伍.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办学环境,以全面的育人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文化培养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
神学院校当牢牢坚持基督教中国化的办学方向,依法依规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爱国爱教的教牧人才.教会若无法处境化地思考回应社会发展,没有关照信徒牧养中呈现的新动态、新问0题,则会在当今社会面临被动甚至边缘化的危机。
教会与时俱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结合现实的需要,更好地回应社会的关切,是努力实现基督教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这就要求作为神学思想建设与教牧人才培养基地的神学院校应时而动,积极作为.在基督教中国化课程设置上加强深度、拓展广度,既要对当前社会的形势以及诸多问题有把握,又要将基督教中国化向纵深推进。
不负国盛势,努力正逢时。
中国教会的教牧人才培养之大计需领袖有异象、教会有氛围、院校有担当。
清末民国年间基督教对贵州彝族的传播
贵州彝族地区基督教信仰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
传教士:来自西 方国家的传教士, 如英国、美国等
传播方式:通过 建立教堂、学校、 医院等方式,向 当地居民传播基 督教信仰
影响范围:主要 集中在贵州彝族 地区,如毕节、 六盘水等地
影响程度:基督 教信仰在当地居 民中逐渐普及, 成为当地文化的 一部分
基督教在贵州彝族传播的影响和结 果
对贵州彝族社会的影响,如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
教育方面:基督教的传播促进了贵州彝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建立了许多学校,提高了彝族 人民的文化素质。
文化方面:基督教的传播对贵州彝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影响,一些传统习俗和信仰逐渐被 基督教文化所取代。
经济方面:基督教的传播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贵州彝族地区的 经济发展。
发展
基督教在贵州彝族传播的限制和挑 战
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限制
民国时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
清朝政府的禁教政策
彝族地区的封闭和保守
基督教与彝族传统信仰的冲 突和融合
彝族传统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抵触和冲突
彝族传统信仰:多神崇拜,信仰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基督教信仰:一神论,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
文化背景: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俗和传统,与基督教文化背景不同
传教士在贵州彝族 地区的影响:促进 了当地教育、医疗 、文化等方面的发 展
传教士与贵州彝族 民众的互动:通过 传教、教育、医疗 等方式与当地民众 建立联系,传播基 督教信仰
贵州彝族地区教堂的建立和教会组织的发展
教堂的建立:19世纪末,基督教开始在贵州彝族地区传播,建立了许多教堂,如毕节、 安顺等地的教堂。
基督教与彝族文化的融合: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彝族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督 教文化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材料
人性的变易性以仰望基督为榜样。
基督教认为,必须坚信从终极意义上说我们人生命的内部本身就具足了一切价值,因而我们的人格的完善不带外求,只向内寻。
我们向自己的生命内部体认到我们生命的真源,看到生命中的真我,我们的生命就实现了超越,人格就达到了完善。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性中就具足了神性。
人堕落之后,人的神性只是被罪恶障蔽,并未被罪恶消灭。
堕落后的人,只要把自己生命内部的神性体认出来,人格就达到了完善。
“我们自由把我们的生活扩展进入基督无限的视野,我们才能过上一种完满的基督教生活。
”①基督教认为,用基督的生命改变我们的生命,基督就在我们身上活着,我们就取得了基督的人格。
实际上,我们就成了基督。
由于基督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用基督的生命改变我们的生命就意味着把基督永恒的生命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中,使我们生命深处隐藏着的神性复活,从而使我们看到生命中的神性与基督的生命同源于上帝,都具有永恒的性质。
罪破坏了人与上帝的关系,导致了人与上帝的疏离,因为罪乃是对上帝的“掠夺”,这种掠夺表现在人把上帝独有的能力据为己有,人成了世界的主宰。
人分有上帝创造的原善,把上帝赋予的自由带入世界中;另一方面,人背叛上帝的命令,通过沦落把罪恶带入世界。
人禀有上帝的形象,罪责强调人对上帝形象的破坏。
人破坏了自己身上的上帝形象,实则页破坏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人不在安于处于受造物的地位,起而反抗自己的创造者,这种背叛后隐藏着人的自我中心性。
关于人性具有的这种变易性,即人性具有基督教称之为“罪”或“堕落”的可能,具有动态的不可靠性和丧失的可能,中国哲学用不同的语言透露出相同的思想。
告子曾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孟子虽然反驳了告子关于性无善恶的观点,但却承认人性的变易不定和可得可失的特点,《孟子·离娄下》就记载了孟子的这一观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庄祖鲲:《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2.如果我們期望將來中國也能崛起,我們是否應該致力中國文化更新與再造?
作者認為「文化更新」並不是一個新議題,他引述了大陸學者湯一介「中國(的)文化更新,已成為全球多元文化系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的一段話,包括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國家所關注由儒學主導的東亞經濟的發展。但過往的討論大多皆以哲學為進路,較少從宗教的幅度來思考。他傾向Christopher Dawson的論點,認為「宗教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社會中的文化形式」。因此,他提出以宗教與文化會通的角度,來研究當代中國文化的更新問題。
作者在最後的小結中,從新強調基督信仰是可以促使各個文化轉化(transformation)或更新(Renewal),並得以的最終響應。在這點在論述上明顯有點含混不明,並帶有福音化(evangelization)才能成功的意味。關於這點留待討論與反思部份再作陳述。
2.
2.1.對中國文化更新的思考
中國由於現代化、都市化、國際化的壓力,在經濟發展及社會問題上出現嚴峻的挑戰,海內外的知識份子就以上課題,已有一個共識,大家認為直接或間接都與中國文化有關,因此,中國文化需要更新。
神與文化對立(God-Against–Culture)
神在文化之內(God–of-Culture)
神在文化之上(God–above-Culture)
神與文化在張力之下(God-andCulture-in–Paradox)
神能夠轉變文化(God-Transforms-Culture)
作者認為以上這些態度在每個時代都同時出現過。他比較傾向神能夠轉變文化(God-Transforms-Culture)的觀點上,並提出轉變上需要產生「本土化」(indigenization)和處理「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問題。他更說明近代基督教面對處境化下,應該產生一種超越文化的神學(Transcultural Theology)或超神學(Metatheology)去克服文化上的差異,同時又舉出不同宗教在面所對不同文化的底蘊下,對處境化作出的態度。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作业_谱系表_周志萱RM1043003
(長子黃開平家譜)
林鳳歧 黃倩英
第三代
黃開平 朱心珊
林辰孫 鄭寶瑜
林福孫 麥賢慧
(次子黃宣平家譜)
鄧智文 林廉 黃宣平 夏璐敏
黃佐庭 薛葩
林鳳歧 黃倩英 Laura 黃倩儀 黃倩鴻 黃倩君 黃開平 黃宣平 Wong
仁 Molly Russell
林俊
林毅 Kelly
Kirkpatrick
陳祖榮 黃佩沁
楊成竹 宋瑞頤
第五代
馮英翰 林向陽 馮英祥 陳慧兒
Charles Eu Jr.
Karen
Lisa Arthur S. Linda Young Jr.
Randall Sandra
第六代
Nicholas Laura 馮永康 馮永健
第四代
林展翅 宋慶頤
第三代
(幼男宋子安家譜)
宋子安 胡其英
宋伯雄 Sarah
Pott
Robert pott
Robert Hiatt
Mary Ashton
Pott
Norman Storer
Elizabeth Harold Haw ks Milton
Pott Holcombe
第四代
Paul Clinton Young
Andrew Hiatt
Frank Teresa Lanman Jane Holcombe II Gainey
Adrian Jackie
第六代
楊美婷
樂培亮
?
楊濮榕
情繫家園──倪蘊山 牛尚周 倪桂金
第二代
宋耀如 倪桂珍
倪錫純 曹惠英
溫秉忠 倪秀珍
第三代
倪吉人 倪愛珍 牛惠霖 牛惠生 牛惠珠 牛惠珍 宋靄齡 宋慶齡 宋子文 宋美齡 宋子良 宋子安 倪吉士 倪吉貞 倪吉明 倪吉文 溫毓慶 溫澤慶 溫金美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难题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难题【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在介绍汉语基督教伦理的内涵后,分析了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中的差异、融合以及困境。
最后讨论了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存在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基督教伦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实现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有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才能更好地实现“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汉语基督教、伦理化、基督教伦理、中国文化、融合、困境、挑战、发展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基督教伦理是指基督教伦理观念在中国文化和语境中的体现和发展。
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和理解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国家,传统的中华文化对于伦理道德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基督教的伦理观念需要与当地文化进行对话和融合,以更好地在中国社会中生根和发展。
探讨汉语基督教伦理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中的可能性和难题,对于促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推动基督教伦理在中国社会中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汉语基督教伦理的研究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基督教伦理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对于汉语基督教伦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基督教在中国的融合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汉语基督教伦理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由于历史的原因
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研究曾一度中断,几乎没有专业性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1年初,以中国艺术研究所外国音乐研究室和《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主办的以“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为主题的第五届音乐学读书研讨会为契机,萌发了我国音乐界对基督教音乐的研究。
笔者统计自了1990-2000年这l一年问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约17篇,从卜面几个方面对基督教音乐展开了论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关系的若干专题、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基督教信仰与西方音乐家、基督教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等。
过去鉴于中国百年来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经历以及极左思潮的影响,往往将基督教视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绝大多数涉及到基督教音乐文化方面内容的文章中,在西方音乐史研究上,在对待基督教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关系的问题上是予以回避和批判的。
中央音乐学院的李应华老师1991年在《中国音乐学》第3期发表了关于《对“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重新思考》一文,直接指出“多年以来,在西方音乐史研究和教学中,有一个显而易见又未曾触及的现象,就是对‘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的回避。
这个被西方学者视为‘不成其问题的’问题……是观念问题”,指出“如果仅从无神论观点,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而弃绝这宗教,却对基督教这种西方人的精神现象不作深入研究,忽视它在人类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无疑是将一把理解西方文明历史的钥匙给扔掉了。
纵观西方专业音乐史,基督教的影响随处可见。
-i,i这论证了对基督教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高士杰1994在《中国音乐学》第3期发表了关于《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1998年在《中国音乐学》第3期又发表关于《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
在其文章中指出对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研究:“而仅仅是在对西方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正视基督教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认识。
聆听(阅读书评)
马来西亚神学院Seminari Theoloji Malaysia标题:聆听(阅读书评)科目:神学导论与神论(TH103)讲师:黄迪华牧师(博士)学生:黄忠盛(Wong Tiung Siin)课程:道学学士,2011神学院:马来西亚神学院字数:2950阅读申明:100%完成呈交日期:2013年5月16日书目:余达心:《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
台北:校园书房,2008。
科目:神学导论与神论(TH103)功课:阅读书评讲师:黄迪华牧师(博士)学生:黄忠盛(Wong Tiung Siin)课程:道学学士,2011神学院:马来西亚神学院字数:2950阅读申明:100%完成呈交日期:2013年5月16日《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作者余达心是一位基督教神学的探究者,在此著作以创新而易阅的方式呈现一部神学基础的书籍。
一开始他宣称自己所传的道,不是自己拥有多少这“道”,而是自己被这“道”所拥有。
探究神学是让这“道”来灌注信徒的生命中。
为此,神学的言说乃是始于聆听,在静虚中学习道的言说。
余氏并不像一般的神学作品千篇一律以理论进行探讨,而是延伸至更广的层面的现代处境化的神学观来探究。
笔者认同余氏所言:“教会讲论的,不是因为我们有“理论”要讲,而是为我们受差遣“奉祂的名讲论”。
这本著作的整体趋向是面向教会信徒阐释生命的学问,并不是建立一套精密的系统性的神学。
作者在本书将神学剖析成不同的论题呈现,其中分为七大范畴:一、神学是一种批判的科学;二、神学的方法导论;三、神学方法的实践;四、上帝的自我启示;五、上帝的临在、行动、圣言;六、圣经是上帝的圣言;六、诠释学的神学思考。
神学的探究与教会的关系乃是密不可分。
因神学为教会的使命与本质作自我的定义,它(神学)是批判鉴定教会所宣扬的是否忠于启示中“道成肉身”的向度扩展;作者批判许多教会所探究的神学视乎只局限于教会范围内,而对于当今的社会谈不上关系,固然也不能眼见这个社会与人性正在历经的失落或沦陷(如:人的自我中心、道德伦理的失落)。
从中国基督教化到基督教中国化
葩, 是人类最智慧的思想精神财富。 它们形式不一, 但殊途同 归。 无论天堂还是大同世界, 无不表达人类对光明、 和谐世界 西方人花费那么多的人力、 财力和时间向全世界传播福 音, 想要基督教全球化, 普世化。但是, 他们多以基督教为主 体, 只重视基督教的全球化, 普世化本身, 一厢情愿地推行, 甚 至武力强迫别人接受他们的教义, 价值观。 其结果是: 其他民 族认为基督教是西方征服者的侵略工具, 是精神鸦片。 另外, 世界近代以来, 西方人在物质生产上走在世界前列, 不自觉 地、 习惯地认为西方文化优于、 高于非西方文化; 或者认为人 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 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 价值或 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 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 所有这 些, 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它的最极端、 粗劣也令人反感 的形式是种族优越论。它的最温和的、 使人觉察不到的, 也 殊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制度装置、 价值 观念、 生活取向, 具有普遍意义。 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 张, 它的成功, 更强化着这种普通性的意识。 西方人的西方文化中心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傲慢、 无知的 表现。 人类历史是一个多种文化对垒, 渐近文明的动态过程, 时而冲突, 时而对话。对于区域文化, 时而领先, 时而落后。 谁若以中心自居, 必走向衰败。古罗马、 大清就是明证。 正如 西方文化中心论是违背真正的基督教精神的。 基督教终 极观, 从一种超越历史的审视来看待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认清其不足和历史局限性。这种审视, 是以洞观历史全部过 程的眼光来明察历史的阶段性和局部性, 认为只有在历史的 终结才能揭示历史的整体意义, 而这种揭示乃超出困囿于历 人们若基于终极关切来观察历史的演进过程及其具体阶段, 则可防止其对相对历史的满足、 陶醉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而 具有更现实和认真的历史态度和责任感。 在现代世界的多元 发展中, 无论是 “西方中心论” “东方中心论” 还是 都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 更谈不上哪一个民族或其文化能真正领导世界潮 流。一些人抱着某种政治动机, 用粗暴的方式推行自已的文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课程名称: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号 2012080907 姓名成绩:论文正文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本文分析了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融,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论述了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节日、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努力。
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并从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和平友好,指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节日服饰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聪明智慧的结晶。
基督教自唐朝开始在中国传播,几经曲折,与中国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末期,当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时候,他采用了“援耶补儒”的传教模式,通过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找到了文化的内在依据,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高僧通过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想为依据在中国传播佛教一样,走的是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教路线。
但利玛窦的传教路线因“礼仪之争”而被迫中断。
1807年(清朝嘉庆十二年),英国伦敦传教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他的传教方式更多地倾向于福音派的“以耶代儒”模式。
他开创的文字、教育、医药等传教方式的出发点是通过介绍西方基督教文明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借此达到引导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目的。
这种“以耶代儒”和“耶稣或孔子”的排斥主义传教路线经过郭实腊、戴德生等传教士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基督教各派在中国传教的主流形式。
这样,基督教就对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基督教被中国大众蔑称为“洋教”。
义和团运动就是以“灭洋教”为目标发展起来的。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界又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使基督教在中国知识界遭到猛烈批判。
从节日方面来说东西方节日的不同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西方人民崇尚自由和理性的特性。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何光沪梵二会议要求普世教会“跟上时代”、开放革新,同各大宗教对话,适应各个地方的文化,以利和平共处,以利世界和平。
由于从孔汉思到斯威德勒、从潘尼卡到保罗•尼特等一大批天主教神学家、哲学家,以及新教和整个基督宗教的理论家和活动家的大力推动,从20世纪后期至今,宗教对话运动逐渐兴起。
现在,文明对话与文化和谐,成了各大宗教的主流和历史进步的方向。
这一切,同中华文化主张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同我们正在追求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当然是一致的。
一一个时期以来,以“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为代表的不少言论,反映出部分学者在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方面有某些误解。
这种误解当然会在这一重要问题上对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并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纠纷。
关于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从宗教学角度作一些澄清,也许会有利于二者关系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发挥基督宗教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这一问题上,有不少人把二者的关系说成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由此而理解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还有不少人把儒学说成是一种宗教(其中有人甚至主张把“儒教”定为中国的“国教”),由此而将其理解为两种宗教之间的竞争。
关于前一种误解,从宗教学关于宗教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即宗教从有形方面来说是文化诸形态之一,从无形方面来说是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不等同于文化的观点,结合历史事实,可以作出如下澄清:1、基督宗教是一种宗教,尽管它对许多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但它却不是文化本身;2、基督宗教也不是西方的宗教,尽管它对西方文化有塑造性的作用,但它却是产生于东方,先是从东向西,然后从北向南传播,最后成为普世性的宗教;3,传统的西方文化包含着希腊、罗马等非基督宗教的因素,现代的西方文化包含着科学技术、人文主义等非宗教的因素,而且已经大大地多元化,并在许多方面背离了基督宗教。
总之,基督宗教不能说是西方宗教,不能说是西方文化,甚至不能等同于任何文化。
文化传播与基督宗教的深度中国化_王晓朝
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学术界对基督宗教本土化、 本地化、 本色化的问题有过大量讨论, 而对基督宗教中国化的问题讨论相对较少 。我认为, 基督宗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在理论上已经基本说 清、 在实践中已经程度不同地达成、 而在一般信徒和社会公众的认识中仍然模糊不清的问题 。基督宗 教( 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中国必须中国化, 必然中国化, 必定中国化。 基督宗教自传入中国以 来, 已经在中国扎下根, 已经为中国社会所接受, 已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已经中国化。当前人们思考 把重点放在基督宗教的深度中国化上 。 这个问题应当向前看,
一、 中国化在中国语境下是本土化的代名词
谈论某事物的中国化, 这首先是一个文化传播的问题, 而无论这个传播中的事物是某种器物, 还 是某种政党、 组织、 团体, 还是某种思想、 理论、 学说、 教义。 在中国语境下谈论某事物的中国化, 这个 “中国化” “本土化” 就是 的代名词。超越中国这个具体场景,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从具体上升到普遍, 外来事物在中国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规律也就是文化传播学中所说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本土化 、 本地 化、 本色化、 文化适应等。可以说, 无论是讲本土化, 还是讲中国化, 其着眼点均在于外来事物在传播 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外来事物的中国化是有规律可寻的 , 我们需要仔细阐发中国化这个概念的具体 内涵。 首先, 中国土生土长的事物不需要中国化 , 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中国的。 正好相反, 中国土生土长 , , 。 , 的事物需要的是世界化 要走向外国 走向世界 因此 讲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前提性判断是 : 基督宗教 , 。 起源于外国, 它不具有纯正的“中国血统 ” 对中国人来说, 它是一个外来的事物, 它是一种“洋教 ” 但这一性质判断的适用面仅限于基督宗教传入中国发生变化之前 , 不适用于基督宗教传入中国发生 变化之后。 ·101·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一: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著作简介:《士与中国文化》集结了余英时先生十二篇历史研究的论文集,也是共12章节,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1100字。
由于是论文集,可能在逻辑上有不连贯的地方,但总体脉络还是十分清晰。
研究知识分子比较著名的还有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和许纪霖的《知识分子十讲》。
作者简介: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 930 年生于天津。
1 950 年至1 955 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
1 956年至1 961 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
余英时在中国内地比较广为人知的作品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论》等余英时研究的重心是思想史,并且格外致力于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出发寻求中国文化内在理路的连续性和价值的再发现,在当代海外学者中,余英时是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较深的,他的论著呈现出一种文人情怀和学者风范相结合的风貌,这种治学气质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和关注中,这也是他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士与中国文化》彰显了这个特色。
作者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访谈时如是说(研究背景):“我开始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1940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于一个反传统的模式。
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诠释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
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
”彼时的余先生,在世界和中国都对中国传统质疑之时,开始研究这样一个主题,心中难免有不平之意吧?本书由于时间问题,,我暂时并没有看完,但是都大概看了下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本书的导读和简本,我把本书分为6部分。
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_以基督教研究为例
一、 宗教文化在现代化处境下的路向问题
宗教文化在当代中国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路向问题, 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在认识和对待宗教文化问题上 , 我们应该具有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胸怀与智慧, 客观研究并 评价宗教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积极一面 , 使宗教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是摆在理论学术界、 党委统战部门和政府宗教部门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对以下六 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 一是要从宗教形成、 演变、 成熟的漫长过程中研究宗教文化在宗教中的功能、 影响 和作用; 二是要从融摄历史学的视野, 研究宗教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 以及宗教发展与宗教发展史的 互动关系 ; 三是要从融摄社会学的视野 , 研究影响这一宗教与其他宗教之间关系的不同模式; 四是要从 融摄文化学的视 野, 研 究不同类 型宗教文 化的作用 及其影 响; 五是 要从融摄 政治学 的视野 , 研究宗 教 宗教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是中国本土宗教文化和外来宗教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借鉴、 相互包容的关系。用著名学者牟钟鉴鞭辟入里的概括 , 就是宗教要
第四 , 对中国文化的现实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新阐释。基督教所倡导的自由、 民主、 平等的理念 , 是入 世观的真实体现 , 可以给中国本土文化中过于沉重的包袱来一点启示。既有信仰上的超世观 , 又有正面 现实生活的入世观, 这种文化的契合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赵紫宸真切期盼中国基督徒应∀ 一直要求一个真正的基督教。西方传来的教会几乎是埋葬在礼仪、 古传、 习俗的形式中。我们要求拨开这些东西来看一看真相 , 然后接受的接受, 放弃的放弃 , 改善的改 善, 创造的创造# 。这样才可以从基督教信仰的外在现象中辨析出真正的基督教本质, 才有可能在基督 教信仰真精神的基础上, 使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也唯有此, 建构一种讲伦理道德的∀ 本色 基督教# 成为可能。 卓新平研究员认为∀ 赵紫宸在中西神学之结合上走了一条较为艰难、 但充满成功希望的道路。赵紫 宸强调基督教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入% 而不是其∃消失% 。 # 卓新平研究员还认为∀ 因为现代基督教本身亦 面临着其发展的危机和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挑战。不过 , 他坚持中国基督教包括∃中国特色% 和∃基督教本 质% 这两个重要方面 , 而中国基督教神学即体现这两者之有机结合, 却是深刻、 正确的。 # 由此联系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倡导与推动者丁光训先生在二十年前就呼吁: ∀ 让我们把被掩 盖了的道德伦理信息予以显明出来吧。 # 从这位广受教内外尊敬的基督教领袖传递的信息连同他的许多 著作中, 他是寄希望中国基督教走∀ 本色化#之路的另一位领军人 , 仅管中国基督教∀ 本色化# 道路在教内 有杂音、 有阻力 , 但力求改革或至少说改变基督教不相适应的风帆已经扬起, 中国基督教界有识之士宽 广的胸怀、 深邃的远见和与时代同行的境界是值得赞赏的。
基督教与文化
基督教与文化作者:Jerry SolomonJerry Solomon 是field ministries 的经理和Probe Ministries 的"Mind Games" College Prep 之统筹者,他由Criswell College 取得圣经研究学士学位(一级荣誉)和历史、神学硕士学位,他也在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Canal Zone College, and Lebanon Valley College, Pennsylvania 进修过。
译者:余创豪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心理学博士,专门的范畴是测量、统计、研究方法论(measurement, statistics and methodological studies ),亦是同校哲学博士班候选人,专门于科学哲学。
现于Cisco Systems 任职心理测量师。
在二十世纪末期,美国福音派人士发现他们处身于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里面,许多思潮互相竞争,为要得到人们的注意和拥戴,这些思想、哲学、世界观是哲学和文化转变的产品,而这些转变为我们的文化下定义。
举例说,多元主义的意思是所有世界观都是正确的,相反于这种意见是不能容忍的;世俗主义占据着支配的地位;绝对的东西再不存在;事实只能在科学领域中陈述,而不是在宗教中;基督教福音派变成了只不过是在多元之中一样麻烦的怪东西。
因此,很明显西方文化正在承受着苦楚;他病了。
Leelie Newbigin 是一位学者和曾经在印度宣教的传教士,为了强调以上这点,他发出一个刺激人去反思的问题:「西方可以悔改归信吗?」[1]这问题引导我们进入另一个问题:一个基督徒应该怎样去回应这个情况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环绕着我们身边的文化呢?由于「文化」这个术语在这讨论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故此这需要特别留心和清楚定义,虽然这名词背后的概念十分古老,而且经常在不同背景下使用,其真正含义是难以捉摸和常想使人混淆的,文化并不是生活中某个水平,有时候这个水平被称为「高等文化」,肯定地说,这是文化定义不可缺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焦点所在。
庄祖鲲:《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同時作者又指出傳統中國文化是向內具備落後和彊化的化身,缺乏一種自制的道德意識,這一點我並不認同。因為儒學中,承自陸九淵至王陽明所強調「良知」;到近代新儒家所提的孔孟「心性之說」,皆是強調自制的道德意識。相反西方基督文化由神開出的宗教及倫理觀,從罪性當中使人更有動力超越自身,從而開出是向外帶有進步與創新的特質。但也不能證明中國在現代化下,只要取決西方基督文化就能解決當前文化危機。
作者在最後的小結中,從新強調基督信仰是可以促使各個文化轉化(transformation)或更新(Renewal),並得以的最終響應。在這點在論述上明顯有點含混不明,並帶有福音化(evangelization)才能成功的意味。關於這點留待討論與反思部份再作陳述。
2.
2.1.對中國文化更新的思考
中國由於現代化、都市化、國際化的壓力,在經濟發展及社會問題上出現嚴峻的挑戰,海內外的知識份子就以上課題,已有一個共識,大家認為直接或間接都與中國文化有關,因此,中國文化需要更新。
1.大國崛起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精神文明支撐著?
2.如果我們期望將來中國也能崛起,我們是否應該致力中國文化更新與再造?
作者認為「文化更新」並不是一個新議題,他引述了大陸學者湯一介「中國(的)文化更新,已成為全球多元文化系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的一段話,包括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國家所關注由儒學主導的東亞經濟的發展。但過往的討論大多皆以哲學為進路,較少從宗教的幅度來思考。他傾向Christopher Dawson的論點,認為「宗教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社會中的文化形式」。因此,他提出以宗教與文化會通的角度,來研究當代中國文化的更新問題。
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适应问题
Mutually Adapting: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blahAboutZhuo XinpingShinjie zongjiao wenhua (Global Religious Culture), Vol.2, 1997, pp 8-12Ideally, Chinese Christianity should be the organic fusion produced by the mutual adaptation of Christianity to Chinese culture and vice versa. This contributes not only to the religious spirit and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o Christ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Mutual adaptation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not only involves findingcommon ground, but also exchanging and incorporating new ideas. As these two traditions have grown and matured throughout history, a struggle to dominate has led them to oppose and exclude one another. In the modern era, they have learned to adapt to tradition andmodernisation. Christianity is currently being assimilated and culturally reconstituted into Chinese culture. Christianity has inspired Chinese culture and provided it with opportunities and an impetus for reform and re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exchange and fusion has not prevented Chinese and Christian cultures from maintaining their own traditions.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y have become modern and dynamic.This rapprochement is in its early stages; healthy exchange and objective, fair dialogue is key to its continued success. Additionally, all forms of dogmatism and xenophobia must beeliminated in religious practice. Because it is universal, Christianity can accept and assimilat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its openness can also help China face up to a globalised world and become more modern. And because Chinese culture promotes tolerance, it can also recognise the existence and value of Christianity. Theclear way of thinking inherent to Chinese culture also makes it easier for the Chinese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contribution of Christianity.∙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Le processus d’adaptation bidirectionnelle entre le christianisme et la culture chinoiseA Market Theory of ReligionAnthony J. Blasi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P.O. Box 110282, Nashville, TN 37222-028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thonyblasi@References to market phenomena are common enough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but despite the proliferation of systems of concatenate propositions that have been tested with survey and churchmembership data,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develop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ow a religious market works.Consequent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lack of correspondence in the literature between the rolemarket phenomena play in economics and the role of market-like counterparts in the religious field.While there may be some point to offering a correction to allegedly market-centere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he intent here instead is to take what insights are to be had from the study of economic phenomena and draw out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quiry into religion.Key Words:market theory • religion and economic phenomenaColumbans’ Administration Moves To Hong KongThe Cent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Missionary Society of St. Columban has relocated its offices from Dublin, Ireland, to Hong Kong and will be open officially on May 1.The administration, known within the Society as the General Council, consists offour Columban priests elected to six-year terms to administer theworldwide Columban organization.The General Council has had its offices in Ireland since the Society’s founding in 1918, so the decision to move to Hong Kong was not made lightly, says Columban Father Tommy Murphy, the Society’s superior general. The move reflects the Society’s 90-yearcommitment to cross-cultural Catholic mission work.In recent years, Fr. Murphy said, the Columbans’ priestly ordinations and currentseminarians, plus 90 percent of all Columban lay missionaries, have come from Pacific Rim nations in Asia and South America.“This indicates that the future shape of the Society will be more multicultural than it is now,”Fr. Murphy said. “We think the location of the General Council should reflect this reality.”The General Council’s offices and living quarters are in the Kowloon area of Hong Kong.Glocalisation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Glocalisation (or glocalization) is a portmanteau word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Bydefinition, the term “glocal”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group, division, unit, organisation, andcommunity which is willing and able to “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 The term has been used toshow the human capacity to bridge scales (local and global) and to help overcome meso-scale,bounded, "little-box" thinking. 'Glocals' is a term often used to describe a new social class: expatmanagers who travel often and switch homes often, and are therefore both global and local.∙∙∙∙∙∙[edit]A variety of usagesIn various uses, glocalisation has entailed elements of the following:▪Including and combining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or micro-meso-macro, as one dimension, the magnitudes or scale dimension. Manfred Lange [1] used the term "glocal" inlate 1989 dur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and presented a poster onlocal and global change. [2]. [more below and external links]▪Us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to provide local services on a global or transregional basis. Craigslist and Meetup are examples of webapplications that have glocalised their approach.▪Individuals, households and organisations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social networks that combine extensive local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1]▪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organisation structures, working with local cultures and needs, by businesses as they progress from national to multinational, or global businesses. As hasbeen done by many organisations such as IBM.▪The cre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intended for a global or transregional market, but customised to suit local laws or culture.▪The declaration of specified locality - a town, city, or state - as world territory, with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on a world scale: a process that started in France in 1949 andoriginally called Mundialisation.▪Thinking and being glocal, Carlos A. Gonzalez-Carrasco 2009 on Complexity in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delivered at York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edit]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The term glocalization originated from within Japanese business practices. It comes from theJapanese word dochakuka, which simply means global localization. Originally referring to a way of adapting farming techniques to local conditions, dochakuka evolved into a marketing strategy when Japanese businessmen adopted it in the 1980s.[3] It was also used in the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opened May 30, 1990) in the German Chancellery in Bonn by Manfred Lange, the director of the touring exhibit development team at that time. [4]. He described the interplay of local-regional-global interactions as "glocal", showing the depth of the space presented and drawn.The System Earth poster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presented the scales involved. [5].Although the "glocalisation" term was not printed on the original exhibit's poster itself, [6], as this was considered "newspeak", it was used often when presenting the exhibition and ensuing the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Geotechnica", Cologne 1991 [7]Glocalization was popularized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by the British sociologist Roland Robertson in the 1990s, the Canadian sociologists Keith Hampton and Barry Wellman in the late 1990s,[2] and Zygmunt Bauman. Hampton and Wellman have frequently used the term to refer to people who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both local and wider-ranging activities of friendship, kinship and commerce. [3]Very often localisation is a neglected process because globalization presents an omnipresent veneer. Yet, in many cases, local forces work to attenuate the impact of global processes. These forces are recognisable in efforts to prevent or modify the plans for the local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for global corporate enterprises. For example,Thomas L. Friedman in The World isFlat talks about how the Internet encourages glocalisation, such as encouraging people to make websit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s.Several NGOs are working to develop glocalisation, including the Glocal Forum (active since 2001) and the nascent Glocal University.The glocalization approach suggests that reconsidering frames of references and order schemas is useful for both global and loc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deed, global and local are reall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as a place may be better understood by recognising the continuum nature of glocalisation.In 2008, The Glocal Project [8] was created at the Surrey Art Gallery. This massive, contributive digital art project created a visual archive of images contributed by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connecting them with local contributors from the Surrey community. The project looked at the effect that photo-sharing systems have on the ability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and creatively in both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context.[edit]See also▪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Globalocal▪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ystems and Cybernetics [9] and [10]▪GeoJournal, Access and Assimilation - Springerlink & [11][edit]Notes1. ^Barry Wellman, “Little Boxes, Glocalization, and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Pp. 11-25 inDigital Cities II, edited by Makoto Tanabe, Peter van den Besselaar, and Toru Ishida.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2. ^Barry Wellman and Keith Hampton, “Living Networked On and Offline”ContemporarySociology 28, 6 (Nov, 1999): 648-543. ^ Hampton, Keith and B Wellman. 2002. "The Not So Global Village of Netville." Pp. 345-371 in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edited by Barry Wellman and CarolineHaythornthwaite. Oxford: Blackwell.[edit]Further reading▪Sarroub, Loukia K. (2008) "Living 'Glocally' With Literacy Success in the Midwest." Theory Into Practice, Vol. 47 Issue 1, p59-66.[edit]External links▪"InterNations - the Community for Expatriates and Global Minds"▪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May, 1990), and the poster on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12] which a year later was the title for the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1991) [13]▪the GLOCAL initiative: think global. act local.Jacqueline Shawhan▪Glocalisation of Bulgarian fashion in 2005 by Lubomir Stoykov▪Article on OECD report▪Wal-Mart: a Glocalized company▪Globus et LocusThe Revival of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in ChinaJohn BerthrongOctober 27, 2008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munist era in China in 1949, an 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1960s and 1970s, it has been trying times for China’s great universities. Theology, philosophy, religious studie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among others, fell on hard times and were basically banned from serious and critical study until the 1980s. However, like the popular revival of religion in China today, the social sciences have dynamically re-emerged in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modern China. There was no more dramatic illustration of this revival than the recent Beijing Summit on Chinese Spirituality and Society: A Symposium o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held recently (October8-10 2008) on the campus of Peking University (better know as Beida 北大 in Chinese). This fascinating conference was co-sponsored by a consortium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foundations and demonstrated the growing cooper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 when it comes to the critical social scientificstudy of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Boston University was extremely well represented by Profs. Robert Neville,Robert Weller (Anthropology), and John Berthrong.Religion is flourishing again across China in a diversity of formsthat will keep social scientists, historians, theologians, and religious studies professors busy for generations.Whether it is elite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academic professionals worrying about the role of Kongzi 孔子 (Confucius) in modern China or pondering the humble yet thoroughly entrancing practices and sacrifices atlocal temples, or the growth of the Christian Churche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Buddhism, China is alivereligiously as well as commercially. There were over thirty-five formal symposium participants and the Englishcollected essays runs to almost five hundred pages.As someone in the humanities and theology I have watched the Chinese academic world flower over the last threedecades. The one area that seemed to lag a bit was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I think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if youare an empirically minded social scientist, you need to collect data about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Chinese peopleand I suspect that this was viewed as somewhat politically delicate even in the more open atmosphere of modernChina. The papers at this conference demonstrate that Chinese social scientists have now begun the careful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and spirituality. Paper after paper, both by Chinese and Western colleagues,confirmed a sure grasp of cur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Moreover, close to seven hundred undergraduate andgraduate students, faculty and interested members of the public completely packed a large hall to hear Prof. TuWeiming’s plenary presentation about the future of Confucianism in China. The conference likewise receivedpositive attention by the Chinese media. Everyone it seems is fascinated to learn about religion in China today.I personally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knowing and working with many members of what is called the NewConfucian movement. This includes philosophers and historians of religion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Confuciansas well as those who are simply fascinated by the revival of this great Chinese intellectual, social, philosophical,cultural, and religious tradition. But now sociologists and anthropologists, among others, have also begun to studywhat kinds of impact this Confucian intellectual or academic revival is having on all sorts of Chinese social strata.As my Chinese colleagues would say, it is about time to 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gain, and this now includest 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China’s ebullient and diverse religious revival.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China is a country without religion and the Chinese are a people who are not bound by r(1891-1962, philosopher)“There was not one corner in the vast land of China where one did not find temples, shrinworship. . . [which] were a visible indication of the strong and pervasive influence of religYang (1910-1995, sociologist)Is China the least religious society in the world? Whereas armchair philosophers like to believe so, religion in China. Until recently, however, few social scientist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havsociety. We strive to advance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in China. With grants from the Templeton Foundation, and other sources, we have been organizing Summer Institutes, Symposia, also offer research grants and fellowships to Chinese scholars for conducti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tended to foster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of religious research equipped with social s produce scholarly publications about relig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