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25
水文地质勘查: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二)

2)绘制探槽展开图
的基本方法
(1)合理布置各图 面要素
探槽展开图上包括的 图面要素有:图名、比例 尺、素描图、样品分析结 果表、图例、责任栏等, 对这些图面要素应布局合 理,使图面紧凑、整齐美 观。
展开图总体布局呈矩 形,布置的各图面要素要 使各部分留有一定的间隙 (一般2-3cm),所空图 边要大于间隙,并尽量使 间隙、空边各自对称。
本次课将讲述绘制探槽展开图的步骤和方法。
下面开始讲述:
3.绘制探槽展开图 探槽展开图(素描图) 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 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 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 置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 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 纸或图纸上,得到的一张 真实地反映探槽中各种地 质现象的槽壁、槽底展开 图。 探槽素描图一般只作 一壁一底展开图,有时也 作两壁一底展开图。 探槽展开图一般在室 内使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
探槽一壁一底展开图 探槽两壁一底展开图
1)绘制探槽展开图的基本要求
(1)素描图比例尺
根据探槽长度和水文地质复杂程度,素
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50~1:200。
同一勘查区的探槽工程素描图比例尺必
须统一。垂直比例尺应与水平比例尺一致,
1:20
2
有时垂直比例尺也大于水平比例尺。
TC1- 0
1
槽壁
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
A为工程起点 B为槽底实际起点
探槽工程起止点的表示方法示意图
4)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 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下图)。
2 1
0
3 槽壁
槽底
0
10
20
30
40
地质勘探作业指导书

地质勘探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地质勘探作业是为了获取地质信息、评估矿产资源储量以及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有关地质勘探作业的必要指导,以确保作业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前准备1. 确定目标区域:根据工程需求或研究目的,选定勘探区域,并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和资料收集,以了解地质背景和有关信息。
2. 确定勘探方法:根据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勘探目的,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钻探等。
3. 编制作业方案:根据勘探目标、勘探方法和地质条件,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勘探线网布置图、观测参数、仪器设备的选择和组合等。
三、作业实施1. 仪器设备检查:在实施勘探前,对所需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2. 作业人员培训: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勘探作业流程。
3. 作业现场布置:按照作业方案要求,合理布置勘探设备和观测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采集:根据勘探方法和作业方案,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观测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
5. 实时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异常或问题。
四、结果分析与整理1. 数据解释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确保对地下地质情况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2. 结果整理与报告编写: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并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专业技术报告或成果文件。
五、安全注意事项1. 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在勘探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作业的安全和秩序。
2. 注意现场安全:在实施勘探作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现场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3. 应急准备: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应急救护设备和药品,并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六、总结地质勘探作业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探槽地质编录

探槽地质编录探槽工程(TC)的素描,通常绘一壁一底展开图,探槽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则须绘制两壁一底的展开图。
在探槽素描图上,槽壁与槽底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注记。
一、探槽素描图的展开方法(一)坡度展开法:槽壁按地形坡度作图,槽底作平面投影。
此法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槽探的坡度变化及地质体在槽壁的产出情况,因而被普遍地采用。
(二)平行展开法:在素描图上,槽壁与槽底平行展开,坡度角用数字和符号标注。
使用此法者极少。
二、探槽素描图的作图步骤(一)素描前,首先应对探槽中所要素描的部分进行全面观察研究,了解其总的地质情况;(二)在素描壁上,将皮尺从探槽的一端拉到另一端,并用木桩加以固定,然后用罗盘测量皮尺的方位角及坡度角。
皮尺的起始端(即零米处)要与探槽的起点相重合;(三)用钢卷尺,沿着皮尺所示的距离,丈量特征点(如探槽轮廓、分层界线、构造线等)至皮尺的铅直距离及各特征点在皮尺上的读数。
当地质体和探槽形态比较简单时,控制测量的次数可以减少;相反,对形态比较复杂的地质体则应加密控制;(四)根据测得的读数,在方格上按比例定出各特征点的位置,并参照地质体的实际出露形态,将相同的特征点连接成图;(五)测量地质体产状,并将产状要素(一般是倾向、倾角)标注在槽壁相应位置的下方;(六)槽底的素描可采用以投壁底的方法。
即将槽壁底界的地质界线点垂直投影到紧靠素描壁一侧的槽底轮廓线上,然后根据地质体的走向与探槽方位之间的关系,绘出槽底素描图;(七)在进行探槽素描的同时,应进行文字素描,采集标本,划出采样位置,并将标本和样品位置及编号标注于图上;(八)进行室内清绘,要求素描图内容要齐全(图1)。
图1 探槽素描三、注意事项(一)当地形坡度大,探槽延伸又较长时,如按坡度展开,则图画上探槽末端的槽壁与槽底分离太远,既费纸又不美观。
此时应采用分段素描或槽底连续而槽壁分段错动素描为好(图2)。
槽壁分段错动后,应使各分段之间的地质现象及槽壁轮廓严格地吻合。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一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22fe4376-6eb3-11ec-89b6-7cb59b590d7d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一探槽(井)原始地质录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关键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织南墙-南高北低。
南北勘探槽:编织东墙——东高西低或类似;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层状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在测绘部门。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行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连续控制矿体,沿厚度方向控制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清除原则:以行业指标清除厚度为准。
当石料较薄时,应与低品位矿石一起开采和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料取样后应及时取样,尤其是开槽样。
4.投影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 应随时连续绘制记录壁和基线,以及槽底和记录壁之间的公共边缘。
② 当方向变大时:在转弯时将槽底的非公共侧(内侧)分开,且分开角度等于转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元素点有两个投影元素-导线读数和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接图:将分类、岩层和地质边界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地图。
6.描述记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2探槽编录组一般由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2—3人组成。
2.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负责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2绘图员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6探槽编录时,无矿岩层分层要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进行,发生显著变化的地质体、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均应进行单独分层。
只要在图上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都要进行划分,并进行文字记录和作图;复杂的矿体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应考虑工业指标或设计的要求,对于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工业品级应单独分层。
7探槽素描的比例尺,一般为1:50-1:100。
但同一矿区的探槽工程素描图比例尺必须统一。
垂直比例尺应与水平比例尺一致,为使作图和检查方便,尽量将编录起点放于5毫米或1厘米方格线上。
8基线位臵宜选择在编录壁上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宜布在地表,以便工程测量及照顾素描。
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臵基点及基线。
基线长度(相邻基点之间距离)用皮尺量距。
测量基线方位角及坡度角的方法是: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
9探槽素描图用壁与底呈角度展开法绘制。
9.1尽量将工程的北、北东、东、南东端臵于图的右端。
9.2编录首选壁按比例缩小后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绘于图的下方,局部地段遇特殊情况,需加绘另一槽壁时,则展开投绘在槽底的下方,槽壁与槽底、槽头与槽底图的间隔不小于1厘米。
9.3若附槽底样槽素描,将其放臵于槽壁与槽底之间隔部位,并在槽底相应部位作注记。
9.4当探槽较长或坡度较陡时,可将槽壁分段沿铅垂方向作上下移动绘图,用铅直虚线表示接图位臵,槽底仍然连续素描。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25讲解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SCWTD-QHS·C025-20071 目的为了规范我队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2 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3 准备工作3.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3.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3.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3.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前编录壁及方向的确定探槽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即近东西走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以下简称南北向)。
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a);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1b)。
两个方向道选壁及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
图1 探槽方向判定4.1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北壁明显高于南壁(这时,在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南北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北壁,编录人面向北壁素描作图。
探槽的西端(南西端一北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北东端一南东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原始地质编录

第一章原始地质编录一、探槽地质编录探槽工程(TC)的素描,通常绘一壁一底展开图,探槽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则须绘制两壁一底展开图。
在探槽素描图上,槽壁与槽底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以便于注记。
1、探槽素描图的展开方法(1)坡度展开法:槽壁按地形坡度作图,槽底作平面投影。
此法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探槽的坡度变化及地质体在槽壁的产出情况,因而被普遍地采用。
(2)平行展开法:在素描图上,槽壁与槽底平行展开,坡度角用数字和符号标注。
使用此法者极少。
2、探槽编录步骤(1)素描前,首先应对探槽中所要素描的部分进行全面观察研究,了解其总的地质情况;(2)在素描壁上,将皮尺从探槽的一端拉到另一端,并用木桩加以固定,然后用罗盘测量皮尺的方位角及坡度角。
皮尺的起始端(即零米处)要与探槽的起点相重全;(3)用钢卷尺,沿着皮尺所示的距离,丈量特征点(如探槽轮廓、分层界线、构造线等)至皮尺的铅直距离及各特征点在皮尺上的计数。
当地质体和探槽形态比较简单时,控制测量的次数可以减少;相反,对形态比较复杂的地质体则应加密控制;(4)根据测得的计数,在方格上按比例定出各特征点的位置,并参照地质体的实际出露形态,将相同的特征点连接成图;(5)测量地质体产状,并将产状要素(一般是倾向、倾角)标注在槽壁相应位置的下方;(6)槽底的素描可采用以壁投底的方法。
即将槽壁底界的地质界线点垂直投影到紧靠素描壁一侧的槽底轮廓线上,然后根据地质体的走向与探槽方位之间的关系,绘制槽底素描图;(7)在进行探槽素描的同时,应进行文字描述,采集标本,划出采样位置,并将标本和样品位置及编号标注于图上;(8)进行室内清绘。
要求素描图内容要齐全。
3、注意事项(1)当地形坡度大,探槽延伸又较长时,如按坡度展开,则图面上探槽未端的槽壁与槽底分离太远,既费纸又不美观。
此时应采用分段素描或槽底连续而槽壁分段错动素描为好。
槽壁分段错动后,应使各分段之间的地质现象及槽壁轮廓严格地吻合。
槽探编录

编录壁(东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 况时,处理原则同前。 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 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 右侧。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a);探 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b)。编录壁(西壁) 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 前。
6.4 探槽拐点的处理 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小于15度时,在拐点处设基点, 槽壁及槽底均可连续素描。,拐弯大于15度时,采用裂开 或重叠法绘图。 a.注意:编录壁在任何时候仍都应该连续绘制(因为编 录壁及基线始终是连续的),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也是 连续的,只是槽底裂开或重叠。 b.当拐弯方向背离前一编录导线方向时(前进方向变 大),裂开槽底非共用边线,其裂开角度等于导线拐弯方 位差,而槽壁连续绘图,采用裂开法素描。 c.当拐弯方向较前一编录导线方向变小时,断开槽底非 共用边线,将槽底重叠,其重叠夹角等于拐弯方位差,而 槽壁连续绘图,见下图。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 (槽探)
2012.02
• 主要内容: • 1.探槽布置及施工管理 • 2.编录准备工作 • 3.观察分层 • 4.布样 • 5.基线布设 • 6.地质描述记录 • 7.投影作图 • 8.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 9.资料成果提交
• 1. 探槽布置及施工管理
• 1.1 探槽布置 • 控矿工程间距较深部工程加密一倍;适合浮土 • •
• 7.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 • • • • • •
7.1质量检查 主要核对文字记录表与素描图上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线数据是否吻合, 反映地质现象的具体内容是否一致,若出现文、图不一致时,不允许 回忆修改,必须及时到现场核实处理。 检查记录表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语言是否通畅,地质描述内容是 否全面,专业术语是否恰当,有无错漏字等。 记录表中的数据要求全部上墨。 7.2 资料整理 在与文字记录核对无误的基础上,还需对素描图仔细检查,是否 出现有地质界线错连和漏连现象等。 待收到化学分析结果和鉴定结果后,根据测试成果,按照矿区统一 的图示、图例、绘制岩石、矿石花纹及标注各种代号、编号。 探槽素描图整饰 参照探槽素描图标准图,根据矿区实际或特殊要求,对编录的探槽 素描图进行整饰,全图上墨。
探槽编录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四川省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目的为了规范我矿山在固体矿产勘查中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二、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三、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坑道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和熟悉矿区,特别是坑道附近的地层、岩石、矿产、构造以及岩性分层、矿层、岩矿石特征等和掌握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有关规定、编录程序、方法、质量要求等。
(二)人员准备坑道地质编录组一般2~3人。
组长负责综合地质观察和投影工作,一名助手负责绘制坑道素描图,另一名助手负责文字记录。
其余工作由组长协调。
3.3 安全生产准备对坑道地质编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编录前必须带好安全帽和照明用具,对老硐应检查有无危险岩块及有毒气体存在。
四、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一)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1、坑道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东西向(近东西)和南北向(近南北)。
东西向坑道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a);南北向坑道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1b)。
两类方向坑道的编录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
图1 坑道方向判定示意图2、东西向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编录人面向北作图,坑道的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放图的右侧,坑道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坑道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图2 东西向坑道绘图方向示意图3、南北向坑道绘图方向一的确定编录人面向东作图,坑道的北端放图的左侧,南端放图的右侧,坑道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3a);坑道起点在南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3b)。
探槽野外原始地质编录

野外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一、现场编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观察研究并记录探槽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记录现场的观察研究手段,包括数字、文字、图像等。
2.原则要求(1)编录人员要认真细致、全面地研究地质现象,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2)现场编录随着施工进展应及时进行。
(3)编录的文图必须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4)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的精度、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须符合规定,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5)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载质材料优良,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张,幅面尺寸185×260mm或2n倍(n=0、1、2......)。
(6)记录时用防水墨水或2H绘图铅笔。
(7)编录时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使用的术语、代号、编码应符合GB9649的规定。
图例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地勘单位根据矿区特点做出的规定。
二、人员职责分工探槽编录组一般由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采样工2—3人组成。
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负责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绘图员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3.测手职责:主要分工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人员不足时可由组长或作图员、采样工兼任。
三、室内物品准备工作1.组长准备:地质挎包、讲义夹、坑探工程基线记录表、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照相记录表、文具盒、罗盘、放大镜、照相机及胶卷、地质锤。
2.作图员准备:小图板(一般规格60*45cm)、坐标纸(一般规格50*35cm)用量按照下列办法计算:绘图坐标纸张数=拟编录探槽长度(m)×作图比例尺÷坐标纸长度(m)例:拟编录探槽长120m,作图比例尺1:100,座标纸长0.5m,则张数=120m×1/100÷0.5=2.4张将备用的全部座标纸用图钉固定在图板上,准备好三角板、量角器、三棱尺、文具盒、2H铅笔数支、铅笔刀、橡皮擦等。
探槽编录

探槽编录的工作步骤关健词:岩性分层;布样及采样摘要: 探槽(TC)是从地表挖掘的一种槽形坑道,横断面为倒梯形,深度一般不超过3~5m,断面规格1m×(1.2~7)m,视浮土性质及探槽深度而定,利于工作及保证安全;槽壁上的风化基岩高度不小于3cm。
探槽应垂直矿体走向或平均走向来布置。
探槽分为两种:主干探槽和辅助探槽;主干探槽布置在工作区主要的剖面上或有代表性的地段,以研究地层、岩性、矿化规律、揭露矿体等;而辅助探槽则是在主干探槽之间加密的一系列短槽,用于揭露矿体或地质界线,可平行主干探槽,也可不平行。
探槽主要目的是为了揭露隐伏松散覆盖物下的地质体,亦是地质人员野外常用的探矿工程之一。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
步骤:观察-分层-布样-绘制探槽素描图以下就以xx矿区xx-TC16编录为例简述下探槽编录工作的一些步骤:1、确定编录探槽的方向XX矿区xx-TC16布置大致方向为65°~245°,野外编录一般把方位角小于或等于180°的那端定为起始端,所以xx矿区探槽方位为65°。
2、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做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基本一致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选东壁。
若首选壁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另一壁编录。
XX矿区xx-TC16方位大致东西向,就选北壁来进行编录和描绘。
3、打桩、测量及记录(1)在探槽的起始端打上编好号的导线桩(一般起始端基线桩编号为0号),然后在下一基点处打上1号导线桩,然后用皮尺拉紧,固定在导线桩上的皮尺就是导线,在1号导线桩上用记号笔写下两导线间的长度,其余导线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导线切记不可被树枝、树根及草根干扰,以免影响测量方位及坡角。
(2)测量方位角及坡角,两人在导线的两端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导线的方位角和坡角;二者的读数误差超过3°时需重新测量。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资料

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 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省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目的为了规我矿山在固体矿产勘查中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坑道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二、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三、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坑道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和熟悉矿区,特别是坑道附近的地层、岩石、矿产、构造以及岩性分层、矿层、岩矿石特征等和掌握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有关规定、编录程序、方法、质量要求等。
(二)人员准备坑道地质编录组一般2~3人。
组长负责综合地质观察和投影工作,一名助手负责绘制坑道素描图,另一名助手负责文字记录。
其余工作由组长协调。
3.3 安全生产准备对坑道地质编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编录前必须带好安全帽和照明用具,对老硐应检查有无危险岩块及有毒气体存在。
四、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一)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1、坑道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东西向(近东西)和南北向(近南北)。
东西向坑道的西端在225°—315°方向围,东端在45°—°方向围(图1a);南北向坑道的北端在315°—45°方向围,南端在135°—225°围(图1b)。
两类方向坑道的编录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
图1 坑道方向判定示意图2、东西向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编录人面向北作图,坑道的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放图的右侧,坑道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坑道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图2 东西向坑道绘图方向示意图3、南北向坑道绘图方向一的确定编录人面向东作图,坑道的北端放图的左侧,南端放图的右侧,坑道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3a);坑道起点在南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3b)。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25解读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SCWTD-QHS·C025-20071 目的为了规范我队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2 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3 准备工作3.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3.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3.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3.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前编录壁及方向的确定探槽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即近东西走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以下简称南北向)。
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a);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1b)。
两个方向道选壁及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
图1 探槽方向判定4.1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北壁明显高于南壁(这时,在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南北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北壁,编录人面向北壁素描作图。
探槽的西端(南西端一北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北东端一南东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SCWTD-QHS·C025-20071 目的为了规范我队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2 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3 准备工作3.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3.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3.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3.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前编录壁及方向的确定探槽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即近东西走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以下简称南北向)。
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a);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1b)。
两个方向道选壁及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
图1 探槽方向判定4.1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北壁明显高于南壁(这时,在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南北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北壁,编录人面向北壁素描作图。
探槽的西端(南西端一北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北东端一南东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图2 东西向编北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编录壁〔北壁)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某段北壁基岩揭露不好,而刚好其对应的南壁段基岩揭露较好的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将该段改为编录南壁段(这时,北壁不作图)将南壁的素描图向下一倒转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下方。
南壁明显高于北壁(这时,在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北壁完整),编录壁首选南壁,编录人面向南素描作图,探槽的东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
当探槽起点在东端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3a);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3b)。
图3 东西向编南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4.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东壁明显高于西壁(这时在东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东西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东壁,编录人面向东素描作图。
探槽的北端放图的左侧,南端放图的右侧。
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4a);探槽起点在南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4b)。
编录壁(东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3.1。
图4 南北向编东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
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
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5a);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5b)。
图5 南北向编西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5 原始地质编录5.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5.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若首选壁的基岩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对应的另一壁。
一般情况下以首选壁为主、对应壁为辅。
5.1.2 确定基岩面槽壁上的风化基岩高度应不小于30cm,通过观察正确判断残坡积物与风化基岩的界线。
5.1.3 分层应首先确定分层单元,分层单元视矿体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复杂矿体的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
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或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应分开。
5.1.4 布样应根据探槽对矿体的剥露情况布置样品,在保证样品代表性及槽样规格的前提下,可在槽底布样,也可在槽壁上布样。
化学分析样应按规格连续布置,必须穿越矿层及矿化层,并且在矿层顶、底板有控制样。
样槽应尽量垂直于矿层走向布置,样品对矿层控制既不间断也不重复,同一个样品不可垮跨层布设。
5.2 设置基线5.2.1 基线位置选择基线位置宜选择在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应布在地表。
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置基点及基线,见图6。
图6 基线布设图5.2.2 操作方法在基点处打上编好号的基线桩,然后用皮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上部就成为基线,第一条基线起点为零。
5.2.3 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组长及测手分别作为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
5.2.4 基点基线记录将测量的基点基线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表式及要求见附录B中表B.4。
5.2.5 文字记录槽探编录的文字记录,按附录B中表B.5“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
如果采用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应按附录B中表B.2的要求,另外填写音像记录表。
a)槽底不同的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等界线,以槽底界线铅直投影到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槽壁地质现象以及样品、标本、产状等位置,则按产状水平投影在基线上读数为准。
b)记录时,应针对该段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侧重的进行。
例如描述矿层(体),要抓住矿石特征,重点描述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
描述断层,应记录断层特征(含断层面、破碎带、两盘相对移动方向等),达到反映断层性质和破坏程度等要求。
c)文字记录内容应与素描图上的内容完全吻合,在编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和作图者应经常核对,发现问题现场修正。
5.3 绘制素描图素描图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置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纸上的槽壁、槽底展开图。
根据探槽长度和地质复杂程度,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1:200。
5.3.1 基本要求①槽壁图一般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之间应留1cm以上间隔(以便标注产状、样号等),槽底按正投影绘成等宽的长方形,其宽度一般为1~1.5cm;若遇特殊情况,需绘另一槽壁时,应投绘在槽底的下方,见图7。
②作图时,应根据地质体的形态(如透镜状、波状、分枝状等)特征勾绘,保持素描图中地质体的形态与实际吻合。
图7 槽壁、槽底位置示意图③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
有特殊意义的小矿体或地质现象虽小于1mm,也应放大表示,其方法是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幅放大素描图,见图8。
图8 特殊地质现象放大素描图④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续)。
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见图9。
图9 上下移动槽壁示意图5.3.2 作图基本步骤作图员应面向编录壁作图。
a)合理布置各绘图要素。
首先准备好坐标纸。
然后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确定图名、比例尺、基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在坐标纸上的相应位置,原则上应布局合理,整齐美观。
使用矿区统一图例。
b)绘制基点、基线。
以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为起点,编号为0(基点位置画2mm 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开始,用测出的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长度、基线的终点为基点1。
c)测手测量各地质要素点坐标。
测手测量并报出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相对于基线的坐标位置。
d)槽壁素描。
各导线起点读数均为0m,设各点铅垂投影到基线上的位置为Xm,即皮尺上的读数,该点距基线的铅垂距离为Ym(分基线上或基线下,用标杆丈量出数据),作图员可据此将各点位置投到图上、并分类连接成图。
如图10,地表点a垂直投在导线上的点为a′,a′在皮尺(导线)上的读数为5.5m。
a点距导线的垂距a-a′为1.9m(读成基上1.9m),则a点的X坐标=5.5m。
Y坐标=基上1.9m,据此可在图上确定出a点位置,再依次确定出地表b点的位置。
这样依次连接o、a、b点即成地形线(地表线)。
将c、d、e点相联为基岩线;将f、q、j点相联为槽底线;将k、i点相联为矿体顶界;将n、m点相联为矿体底界。
图10 槽壁投影素描示意图e)槽底素描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作图员即可将该点自基线上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绘出(因槽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
破碎带控制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点分别为a′、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数在图上反投影到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见图11。
f)测量的产状、采集的标本、拣块样的位置应用符号标注在图上(方法同上)。
图11 槽底投影素描示意图5.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a)音像记录表b)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c)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d)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及送样单e)标本登记表f)岩矿石标本g)鉴定及测试成果h)探槽素描图6 记录6.1 SCWTD/JL—DD00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6.2 SCWTD/JL—DD00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6.3 SCWTD/JL—DD00槽、井、坑工程采样记录表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使用号:NO.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页码:第11页共12页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使用号:NO.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2007—01—08发布2007—01—08实施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页码:第12页共12页槽、井、坑工程采样记录表使用号:NO记录日期检查日期2007—01—08发布2007—01—08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