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kmeans用户聚类R
统计分析方法论:K-Means算法
K-Means课前准备下载Anaconda软件。
课堂主题本次课讲解K-Means聚类算法与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课堂目标学习本次课,我们能够达到如下目标:熟知K-Means算法的原理与步骤。
熟知K-Means++算法的原理与初始化方式。
熟知Mini Batch K-Means算法的原理与步骤。
能够选择最佳的值。
知识要点聚类之前我们接触的算法,都是监督学习,即训练数据是包含我们要预测的结果(训练数据中是含有样本的标签)。
我们对含有标签的训练集建立模型,从而能够对未知标签的样本进行预测。
与监督学习对应的,聚类属于无监督学习,即训练数据中是不含有标签的。
聚类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数据内部的特征,将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类别,每个类别就是一个簇。
结果为,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相似度较大,而不同簇内的数据,相似度较小。
聚类也称为“无监督的分类”。
其样本的相似性是根据距离来度量的。
K-Means算法算法步骤K-Mean算法,即均值算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聚类算法。
顾名思义,该算法会将数据集分为个簇,每个簇使用簇内所有样本的均值来表示,我们将该均值称为“质心”。
具体步骤如下:1. 从样本中选择个点作为初始质心。
2. 计算每个样本到各个质心的距离,将样本划分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对应的簇中。
3. 计算每个簇内所有样本的均值,并使用该均值更新簇的质心。
4. 重复步骤2与3,直到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结束:质心的位置变化小于指定的阈值。
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过程演示下图给出了使用K-Means算法聚类的过程。
优化目标KMeans算法的目标就是选择合适的质心,使得在每个簇内,样本距离质心的距离尽可能的小。
这样就可以保证簇内样本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使用最小化簇内误差平方和(within-cluster sum-of-squares )来作为优化算法的量化目标(目标函数),簇内误差平方和也称为簇惯性(inertia)。
:簇的数量。
:第个簇含有的样本数量。
kmeans 聚类算法
kmeans 聚类算法Kmeans聚类算法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将数据集分为多个类别。
Kmeans算法最初由J. MacQueen于1967年提出,而后由S. Lloyd和L. Forgy独立提出。
目前,Kmeans算法已经成为了机器学习领域中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
Kmeans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每个簇具有相似的特征。
簇的数量k是由用户指定的,算法会根据数据集的特征自动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
Kmeans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来更新每个簇的中心点,以此来不断优化簇的划分。
Kmeans算法的步骤Kmeans算法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中心点;2. 将每个数据点与离它最近的中心点关联,形成k个簇;3. 对于每个簇,重新计算中心点;4. 重复2-3步骤,直到簇不再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的优缺点Kmeans算法的优点包括:1. 算法简单易实现;2. 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3. 可以处理多维数据。
Kmeans算法的缺点包括:1. 需要用户指定簇的数量;2.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簇,效果不佳;3. 对于包含噪声的数据集,效果不佳。
Kmeans算法的应用Kmeans算法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Kmeans算法的一些应用:1. 图像分割:将图像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2. 文本聚类:将文本数据划分为多个主题;3. 市场分析: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群体,以便进行更好的市场分析;4. 生物学研究:将生物数据分为不同的分类。
总结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将数据集分为多个类别。
Kmeans算法的步骤包括随机选择中心点、形成簇、重新计算中心点等。
Kmeans算法的优缺点分别是算法简单易实现、需要用户指定簇的数量、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簇效果不佳等。
Kmeans算法在图像分割、文本聚类、市场分析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kmeans聚类和两步分类法
kmeans聚类和两步分类法Kmeans聚类和两步分类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聚类和分类是两个重要的任务。
聚类是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成不同的组,每个组内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而分类是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内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在聚类和分类中,Kmeans聚类和两步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Kmeans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成K个不同的组,每个组内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Kmeans聚类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聚类中心。
2.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组。
3. 计算每个组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聚类的优点是简单易用,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但是,Kmeans聚类的缺点是需要预先确定聚类的数量K,而且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非常敏感。
两步分类法是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分类器的分类方法,它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内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两步分类法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特征选择:选择最具有区分性的特征,以提高分类器的准确性。
2. 分类器训练:使用选择的特征训练分类器,以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
3. 分类器测试:使用测试数据集测试分类器的准确性。
两步分类法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选择最具有区分性的特征,提高分类器的准确性。
但是,两步分类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
Kmeans聚类和两步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聚类和分类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计算机应用】_k-means聚类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推荐指数 5 4 3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推荐指数 7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科研热词 聚类 k-means 马尔可夫模型 非凸形状 遗传算法 资源查找 节点关联度 色度直方图 网格 维数约简 粗糙集 粗k-means方法 神经网络 社团结构 用户在线行为 灰度共生矩阵 滤波算法 混沌优化 水平集 样本生成 数据挖掘 恢复机制 层次聚类算法 对等系统 密度 孤立点检测 复杂网络 协同过滤 动态模型 创新设计 创新方向识别 分类 内极线约束 光流场 主成分分析 不均衡数据集 silhouette均值 p2p网络 lab颜色空间 k均值聚类 k均值 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聚类 k-means算法 delaunay三角剖分 7色印刷
四种常用聚类方法
聚类就是按照某个特定标准把一个数据集分割成不同的类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同时不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的差异性也尽可能地大。
即聚类后同一类的数据尽可能聚集到一起,不同类数据尽量分离。
主要的聚类算法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以及基于模型的方法。
下面主要对k-means聚类算法、凝聚型层次聚类算法、神经网络聚类算法之SOM,以及模糊聚类的FCM算法通过通用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效果的比较和分析。
k-means聚类算法k-means是划分方法中较经典的聚类算法之一。
由于该算法的效率高,所以在对大规模数据进行聚类时被广泛应用。
目前,许多算法均围绕着该算法进行扩展和改进。
k-means算法以k为参数,把n个对象分成k个簇,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的相似度较低。
k-means算法的处理过程如下:首先,随机地选择k个对象,每个对象初始地代表了一个簇的平均值或中心;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簇中心的距离,将它赋给最近的簇;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的平均值。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准则函数收敛。
通常,采用平方误差准则,其定义如下:E=\sum_{i=1}^{k}\sum_{p\in C_i}\left\|p-m_i\right\|^2这里E是数据中所有对象的平方误差的总和,p是空间中的点,$m_i$是簇$C_i$的平均值[9]。
该目标函数使生成的簇尽可能紧凑独立,使用的距离度量是欧几里得距离,当然也可以用其他距离度量。
算法流程:输入:包含n个对象的数据和簇的数目k;输出:n个对象到k个簇,使平方误差准则最小。
步骤:(1) 任意选择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簇中心;(2) 根据簇中对象的平均值,将每个对象(重新)赋予最类似的簇;(3) 更新簇的平均值,即计算每个簇中对象的平均值;(4) 重复步骤(2)、(3)直到簇中心不再变化;层次聚类算法根据层次分解的顺序是自底向上的还是自上向下的,层次聚类算法分为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和分裂的层次聚类算法。
第12.1章 k-Means聚类算法【本科研究生通用机器学习课程精品PPT系列】
4 小结 本章详细地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介绍了该算法的
特点和存在的缺陷,最后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K-means算法 的应用非常广泛。
k-均值算法 (k-Means)
其中p表示簇中的点,X是簇内点的集合,distance(p, centroid)即点p到簇质心的距离
聚类结果的SSE即各个簇的SSE之和,其值越小表示聚类 质量越好
主要内容
K-Means聚类算法 k-均值算法的改进 K-中心点聚类算法
考虑改对如进下学1生: 兴归趣数一据进化行聚类
学生编号 喜欢吃零食 喜欢看韩剧
A
8
B
7
C
8
D
8
E
0
F
0
G
1
H
2
喜欢打篮球 喜欢玩游戏 工资
8
0
0 5000
8
0
1 5100
7
0
1 5080
8
1
0 5030
0
10
8 5010
2
9
8 5090
2
9
9 5020
1
8
9 5040
结果被“工资”主导了!
改进1: 归一化
为什么结果被“工资”主导了?
解决方案: 归一化
例如x2,y2的差值很大, 而x1,y1等差异很小, 则计算得到的欧氏距离几乎
图: 4个簇及其质心
k-均值算法 (k-Means)
指定 k = 3 (即要将数据点分成3组)
1. 随机挑选3个点作为初始簇质心(centroid)
简述k均值聚类的实现步骤
k均值聚类的实现步骤1. 简介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重叠的类别。
该算法通过寻找数据集中各个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从而实现聚类分析。
2. 算法步骤k均值聚类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初始化首先需要确定要划分的类别数k,并随机选择k个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这些聚类中心可以是随机选择的,也可以根据领域知识或经验来确定。
步骤2:分配样本到最近的聚类中心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它与各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
步骤3:更新聚类中心对于每个聚类,计算该类别内所有样本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重复执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停止条件可以是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等。
步骤5:输出聚类结果k均值聚类算法输出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即完成了对数据集的聚类分析。
3. 距离度量在k均值聚类算法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方法来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性。
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等。
欧氏距离欧氏距离是最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之一,它表示两个点在n维空间中的直线距离。
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则它们之间的欧氏距离为:d(A, B) = sqrt((x2 - x1)^2 + (y2 - y1)^2)曼哈顿距离曼哈顿距离是另一种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它表示两个点在n维空间中沿坐标轴方向的绝对差值之和。
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则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为:d(A, B) = |x2 - x1| + |y2 - y1|余弦相似度余弦相似度是用于衡量两个向量之间的相似性的度量方法,它通过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来确定它们的相似程度。
假设有两个向量A和B,则它们之间的余弦相似度为:sim(A, B) = (A·B) / (||A|| * ||B||)其中,A·B表示向量A和向量B的内积,||A||和||B||分别表示向量A和向量B 的模长。
外汇领域的洗钱侦测系统及关键算法研究
3)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03027)。
陈云开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孙小林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语义网。
计算机科学2007Vol 134№13外汇领域的洗钱侦测系统及关键算法研究3)陈云开 孙小林 马君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430074)摘 要 目前,反洗钱成为世界各政府机构关注的热点领域。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外汇领域的洗钱侦测系统及其关键算法的实现。
首先,描述了我国第一个外汇反洗钱侦测系统的架构;然后提出了一个以语义核心树SCT (Seman 2tic Core Tree )为基础的增量概念聚类算法。
该算法能解决以下问题:1)能处理海量数据集;2)能处理分类和数值型混合的数据集;3)能够清楚地解释聚类结果,使得结果易于理解。
该算法已在反洗钱框架下实现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 反洗钱系统,数据挖掘,增量概念聚类,语义核心树,分类属性 Study on Money 2Laundering Detection System and a K ey AlgorithmCH EN Yun 2Kai SUN Xiao 2Lin MA J un 2Hua(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Wuhan 430074)Abstract At present ,anti 2money launder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entire world.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ique ,this paper discusses a money 2laundering detection system for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one of its key algorithms.It first gives th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which is the first anti 2money laundering system of our nation.And then it proposes an SCT (Semantic Core Tree )2based incremental conceptual clustering algorithm.The al 2gorithm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of 1)large volume of data set ;2)mixture of categorical and numerical data ;3)easy understanding of result.The algorithm has been employed in the money laundering detection system.K eyw ords Anti 2money laundering system ,Data mining ,Incremental conceptual clustering ,Semantic core tree ,Cate 2gorical 1 引言洗钱活动与走私、贩毒、恐怖活动、贪污腐败等刑事犯罪相联系,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安全及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改进K-means算法在B2C电子商务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摘 要 : 客 户 细 分 是企 业精 确 制 定营销 策 略和 成功 管 理 客 户 群 的 基础 , 随 着 网络 和 电子 商务 的 迅猛 发展 ,对 个 性化 客 户服 务 提 出更 高要求。提 出一种改进的 K- as算法,该算 法依照 同心圆的方式对整个 区域划分,并充分考虑 小区域 内个体 的密 men 度。 并 运 用 改 进 的 K men 算 法 对客 户进 行 划 分 ,显 著提 高 聚 类质 量 ,提 高 电子 商 务企 业 开展 营销 活 动 的针 对性 和 有 效 性 。 - as 关键词: 数据挖掘 ;K me s - a 算法;客户细分 n 中图分类号 :T 3 1 P9. 9 文献标志码 :A
0 引言
在激烈竞争的网络商业 时代 , 电子商 务企业必须留住老 顾客,发展新顾客并锁定利润最高 的客户 , 预测客户客户未 来的购买趋势 ,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客户管理策略。为了 实现这个 目标 , 企业就需要尽 可能地 了解客户的行为,尽可 能收集顾客的信息,借助各种分析方法 ,透过无序的、表层 的信息挖掘出 内在的知识和规律 。 利用聚类算法分析出具有 相似浏览或购买行为的客户群 , 并分析客户的共同特 征, 进 而对客户进行细分,帮助 电子商务企业 了解 自己的客户 ,为 客户聚类群体提 供更合适 、 更全面的个性化服 务, 选择最有 开发价值的 目标客户群体 ,发现潜在客户,集 中企业优势 ,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一
() 1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 个对象, 每一个对象作为一个 类 的 “ 心 ” , 别 代 表 要 分 成 的 个类 ; 中 分
() 据 距 离 中 心 最 近 的 原 则 , 找 与 各 对 象 最 为 相 近 的 2根 寻
gis中的k聚类函数
gis中的k聚类函数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K-means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K-means聚类是一种迭代算法,它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聚类,使得每个数据点与其所在聚类的中心点之间的平方距离之和最小。
下面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进行K-means聚类的基本步骤:1. 导入必要的库:```python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as pltfrom import KMeans```2. 创建数据集:这里以二维数据为例。
您可以使用自己的GIS数据替换以下示例数据。
```python示例数据data = ([[1, 2], [1, 4], [1, 0], [4, 2], [4, 4], [4, 0]]) ```3. 创建KMeans对象并拟合数据:```python设置聚类数量为2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拟合数据(data)```4. 获取聚类结果:```python获取每个点的聚类标签labels = _获取每个聚类的中心点cluster_centers = _centers_```5. 可视化结果:```python可视化聚类结果和中心点(data[:, 0], data[:, 1], c=labels) 使用标签进行颜色编码(cluster_centers[:, 0], cluster_centers[:, 1], c='red') 将中心点绘制为红色圆圈()```以上代码将绘制一个散点图,其中每个点的颜色表示其所属的聚类,红色的圆圈表示每个聚类的中心点。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数据集、聚类数量以及可视化部分的代码来满足您的需求。
R语言-层次聚类、k-means聚类、PAM
R语⾔-层次聚类、k-means聚类、PAM 层次聚类1、定义每⼀个观测量为⼀类2、计算每⼀类与其他各类的距离3、把距离最短的两类合为⼀类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包含所有的观测量合并成单类时> ##########################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 par(mfrow = c(1,1))> data(nutrient,package = "flexclust")> s(nutrient)<-tolower(s(nutrient))> #数据中⼼标准化scale()> nutrient_s<-scale(nutrient,center = T)> View(nutrient_s)> #⽤dist()函数求出距离euclidean-欧⼏⾥得距离常⽤> d<-dist(nutrient_s,method = "euclidean")> #求出距离带⼊hclust函数中⽤ward⽅法聚类> cnutrient<-hclust(d,method = "ward.D")> plot(cnutrient,hang = -1,cex=.8,main='averher linkage clustering')探究模型确定聚成⼏类合适> ####⽤NbClust函数确定聚类K值> library(NbClust)> NC<-NbClust(nutrient_s,distance = "euclidean",min.nc = 2,max.nc = 15,method = "average")> table(NC$Best.n[1,])0 1 2 3 4 5 9 10 13 14 152 1 4 4 2 4 1 1 2 1 4> barplot(table(NC$Best.n[1,]))根据列表和柱状图我们可知聚为2、3、5、15类为不错的选项下⾯我们看看聚为5类的结果#####确定聚类个数后cut树clusters<-cutree(cnutrient,k=5)table(clusters)plot(cnutrient,hang = -1,cex=.8,main='averher linkage clustering')rect.hclust(cnutrient,k=5)因为层次聚类计算距离⾮常复杂,所以能计算较⼩是数据集K-Means聚类1、选k个聚类中⼼点(随机⽣成)2、把每个样本划分到距离最近的中⼼点3、更新每类的中⼼点(可以把类的质⼼作为中⼼点)4、重复2、3步骤,直⾄数据收敛> #############k-means聚类> data(wine,package = "rattle")Type Alcohol Malic Ash Alcalinity Magnesium Phenols Flavanoids Nonflavanoids1 1 14.23 1.71 2.43 15.6 127 2.80 3.06 0.282 1 13.20 1.78 2.14 11.2 100 2.65 2.76 0.263 1 13.16 2.36 2.67 18.6 101 2.80 3.24 0.30Proanthocyanins Color Hue Dilution Proline1 2.29 5.64 1.04 3.92 10652 1.28 4.38 1.05 3.40 10503 2.81 5.68 1.03 3.17 1185> df<-scale(wine[,-1],center = T)> #确定聚类个数> library(NbClust)> nck<-NbClust(df,distance = "euclidean",min.nc = 2,max.nc = 15,method = "kmeans")> table(nck$Best.n[1,])0 1 2 3 14 152 1 2 19 1 1> barplot(table(nck$Best.n[1,]))从数据和图像可知聚为3类最好。
一种基于K—means的自适应聚类算法的研究
科技 国向导
21年第0 期 02 2
一
种基于 K— a s 自适应聚类算法的研究 men 的
唐 燕雯 ( 西工 商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西 广 南宁 500) 3 0 3
【 要】 摘 聚类(1t i 是数据挖掘 中的一种主要技 术, — en 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经典的 划分 方法, 算法在 K值的确定、 cu en sr K m as 但该 质心的选
取 、 维数 的依赖上存在 问题 , 对 本文提 出了一种改进的 自适应算法 , 用于解决 K值的确定、 质心的选取 等问题 。 聚类效果较好。 【 关键词 】 聚;— e 自 K ma m; 适应; 算法 ・
好的聚类结果应该是 同一类间的各数据对象 间相似度 大 . 同 而不 0引言 . DI 分母越大 聚类(1 t i ) 数据挖掘 中的一种 主要 技术 . CU e n ; S r gl  ̄ 是按 照一 定要求 类之 间的相似度小 . B 能够 满足这个条件 ,即分 子越小 . D I 则代表各聚类 内数据相似度大而类 间的相似度小 , 和规律对 一组个 体进行 区分和分类 的过程 . 主要 目的是使的属于 同一 时, B 的值越小 . 类 别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小 . 同类别 上的个 体间的距离尽 从 这个值可以确定通过 D m xm n (l ) ( , } 而不 = a {i( e , , c j , d J d 2 ) 查找 到的 x 是否 j 可 能 的 大 .聚类 属 于无 监 督 分 类 的范 畴 。划 分 聚 类 (a io i 是最佳中心, P r tnn ti g 既而确定最佳的聚类数 目。 M tos e d) h 是聚类 中的重要方法 . 指对于一个 给定包含 n 对象或元组 个 找到新 聚类 中心 x. 聚类 . i 进行 重新计算聚类的中心。 目前形成 对 的数据库 .通过基于划分 的方法 由用户 给定 构建数 据的 k 个划分 . 每 的 k个 聚类 .计算 其 D I 前 一次 计 算 的 D I 行 比较 .如果 B和 B进 个 划分表示 一个簇 . 并且 k = <n D I w D I d 则 x 可 以作 为聚类 中心 . Bn < B o . j e l 同时 k 原来 的基 础上加 在 1K- . mea s算 法 n 1 否则算法终止 。 . K m as 法是重要 的划 分方法 , J .aQ en 出 . — en 算 由 .M cue 提 B 具有广 ( 如果找到 的数据对象是 中心 , 4 ) 则计算 D m x i de , ,( , = a { n ( j d 2 m ( 1) e 泛 的影响力 。其基本原理是 , 首先指定聚类 数 k从含有 n , 个对象 的数 d 3j j ’ 12 …, 。 ( , ) j= , , n 存在这样的数据对象 , 到( 。依次类 推直 e ), 转 3 ) 据集合 中随机地选 择 k 个对象作 为一个簇 的初始平均值或 中心。 计算 到跳 出循环 剩余 的各个对象 到这些簇 中心 的距离 . 然后根据其 与各个 簇中心的距 从确定 的过 程可 以看 出. 少了人为 的干预 . 免了由于参数设 减 避 离. 将它赋给最 近的簇 。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 的平均值作 为该簇 新的 定不 当对聚类结果造成的影响 聚类 中心 . 相邻 的聚类 中心没有任何变化 , 如果 则样本 调整 结束 , 聚类 23 -对改进 k m a s 法的描述 — en 算
lloyd算法和k-mean算法
Lloyd算法和K-means算法是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常用的聚类算法。
它们都是基于迭代优化方法,通过将数据点分配到不同的聚类中心来实现聚类。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1. Lloyd算法Lloyd算法,也称为K-means算法,是一种迭代优化算法,用于将数据点分配到K个聚类中心中。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断迭代地更新聚类中心,直到达到收敛条件为止。
具体步骤如下:1) 随机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2)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类别中;3) 更新每个聚类中心为其所包含数据点的平均值;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Lloyd算法的优点在于简单、直观,并且易于实现。
然而,该算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
2. K-means算法与Lloyd算法相似,K-means算法也是一种聚类算法,用于将数据点分配到K个聚类中心中。
与Lloyd算法不同的是,K-means算法在每次迭代中优化的是目标函数,而不是直接更新聚类中心。
具体步骤如下:1) 随机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2)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类别中;3) 更新目标函数,如聚类距离的总平方和;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K-means算法相对于Lloyd算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更灵活地定义目标函数,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数据分布。
然而,K-means算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
3. 对比分析在实际应用中,Lloyd算法和K-means算法都有各自的优劣势。
Lloyd算法相对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实现,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但是,Lloyd算法容易受到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影响,从而得到不理想的聚类结果。
相比之下,K-means算法可以更灵活地定义目标函数,适应不同的数据分布,提高聚类效果。
但是,K-means算法要求目标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微性,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基于SPSS和KNIME的K_means聚类结果研究
1 K-means 算 法
K - means [2] 算 法 是 一 种 著 名 的 并 且 常 用 的 聚 类 方 法 。
K -means 以 k 为 参 数 , 把 n 个 对 象 分 为 k 个 簇 (cluster),
以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的相似度较低。 相
似度的计算是根据一个簇中对象的平均值(被看作簇的
5
表 5 SPSS 中 K-means 运 算 的 结 果 (k=3)
Cluster 组织文化 组织氛围 领导角色 员工发展 包含数目
1 89 . 50 88 . 75 82 . 25 83 . 25
8
2 68 . 33 69 . 83 90 . 17 86 . 67
6
3 79 . 00 87 . 00 50 . 00 51 . 00
《微型机与应用》 2010 年第 12 期
综述与评论 Review and Comment
表 4 SPSS 中 K-means 运 算 的 结 果 (k=2)
Cluster 组织文化 组织氛围 领导角色 员工发展 包含数目
1 75 . 20 75 . 60 87 . 60 87 . 20
10
2 90 . 60 92 . 00 74 . 60 73 . 00
基于k-means算法的数据挖掘与客户细分研究
业务
机器学习等
大数据
预处理
结合业务获 取需要数据
数据挖掘
业务决策
验证得出结论
图 1 大数据挖掘过程
为获得市场竞争机会,很多企业从客户细分角度出发,进 行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客户细分是 1956 年美国学者温德尔史 密斯提出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1994 年 Hughes 提出了关于客 户细分标准的 RFM 模型,R (Recency) 代表最近一次消费,F (Frequency)代表消费频次 M(Monetary)消费额度。目前大多学 者用此模型进行客户细分。国内当前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细分 研究很多,陈静宇(2004)提出了中间商潜在客户价值的能力空 间和市场空间分析模型、客户价值立方体细分模型及需求链分 析模型。毛躍霖(2015)通过建立客户流失预测模型,针对不同 流失进行靶向营销,减少客户流的流失。王虹、孙红(2016)提出 运用混合聚类算法应用到汽车销售公司的客户细分管理中。总 的来讲,大数据挖掘和企业客户细分结合研究,可以针对细分 结果的不同,使客户拥有更好产品体验。
由于 k-means 均值算法分类 k 值随机选取,为了选取更好
的分类结果,评估最优的聚类个数,有两种方法:平均轮廓系数
和手肘法.平均轮廓系数公式表示:
Si=
xi -yi max{xi ,yi
}
(4)
xi 表示第 i 个聚类点到本类其他店的平均距离。yi 表示第 i 个聚类点到其他类中点的平均距离 Si 取值范围为(-1,1)越接 近 1 表明分类越好。
一尧客户细分及细分方法 1. 客户细分 当前流行的客户细分主要特点有个性、态度、行为、忠诚度 等,同时以 RFM 模型为基础,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细分。这样就 能更有效根据客户不同特征,提供给客户需要的产品。
第7章 某移动公司客户价值分析
7.3.1 读入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2)数据准备
首先,创建一个用于本章代码运行的工作目录,将准备好的数据集拷贝到 此 工 作 目 录 下 , 数 据 文 件 名 命 名 为 “ RFM 聚 类 分 析 .xlsx ” , 然 后 在 Jupyter Notebook中将数据读入以进行后续分析预处理。
➢TEXT add here
7.2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
3.K-Means算法流程
数据初始状态如下图所示。
➢TEXT add here ➢TEXT add here ➢TEXT add here
7.2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
3.K-Means算法流程
(1)选择聚类的个数k,此时会生成k个类的初始中心,例如:k=3,生 成k个聚类中心点,如下图所示。
#统计数据缺失值 data.isnull().sum()
7.3.1 读入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6)检测和过滤异常值
首先需要检测有哪些列存在0值,以便观察出哪些列的0值会造成行数据的 无效统计,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
#统计有0值的数据列 (data == 0).any()
接着观察结果可以看到,除了user_id(用户id),last_pay_time(最后一次 消费时间),online_time(网络在线时间)三列外,其他的列均存在0值。为 了进一步观察数据,需要对每一列0值个数进行统计。
7.3.1 读入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6)检测和过滤异常值
通过对每列的各行数据进行遍历判断,可以统计出每列0值个数,结果如右 图所示。
手写KMeans算法
⼿写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种⽆监督学习,它会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类中。
其基本思想是:1.随机计算k个类中⼼作为起始点。
2. 将数据点分配到理其最近的类中⼼。
3.移动类中⼼。
4.重复2,3直⾄类中⼼不再改变或者达到限定迭代次数。
具体的实现如下:from numpy impor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import pandas as pd# Load dataseturl = "https:///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iris/iris.data"names = ['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class']dataset = pd.read_csv(url, names=names)dataset['class'][dataset['class']=='Iris-setosa']=0dataset['class'][dataset['class']=='Iris-versicolor']=1dataset['class'][dataset['class']=='Iris-virginica']=2#对类别进⾏编码,3个类别分别赋值0,1,2#算距离def distEclud(vecA, vecB): #两个向量间欧式距离return sqrt(sum(power(vecA - vecB, 2))) #la.norm(vecA-vecB)#初始化聚类中⼼:通过在区间范围随机产⽣的值作为新的中⼼点def randCent(dataSet, k):#获取特征维度n = shape(dataSet)[1]#创建聚类中⼼0矩阵 k x ncentroids = mat(zeros((k,n)))#遍历n维特征for j in range(n):#第j维特征属性值min ,1x1矩阵minJ = min(dataSet[:,j])#区间值max-min,float数值rangeJ = float(max(dataSet[:,j]) - minJ)#第j维,每次随机⽣成k个中⼼centroids[:,j] = mat(minJ + rangeJ * random.rand(k,1))return centroidsdef randChosenCent(dataSet,k):# 样本数m=shape(dataSet)[0]# 初始化列表centroidsIndex=[]#⽣成类似于样本索引的列表dataIndex=list(range(m))for i in range(k):#⽣成随机数randIndex=random.randint(0,len(dataIndex))#将随机产⽣的样本的索引放⼊centroidsIndexcentroidsIndex.append(dataIndex[randIndex])#删除已经被抽中的样本del dataIndex[randIndex]#根据索引获取样本centroids = dataSet.iloc[centroidsIndex]return mat(centroids)def kMeans(dataSet, k):# 样本总数m = shape(dataSet)[0]# 分配样本到最近的簇:存[簇序号,距离的平⽅]# m⾏ 2 列clusterAssment = mat(zeros((m, 2)))# step1:# 通过随机产⽣的样本点初始化聚类中⼼centroids = randChosenCent(dataSet, k)print('最初的中⼼=', centroids)# 标志位,如果迭代前后样本分类发⽣变化值为Tree,否则为FalseclusterChanged = True# 查看迭代次数iterTime = 0# 所有样本分配结果不再改变,迭代终⽌while clusterChanged:clusterChanged = False# step2: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对应的簇中for i in range(m):# 初始定义距离为⽆穷⼤minDist = inf;# 初始化索引值minIndex = -1# 计算每个样本与k个中⼼点距离for j in range(k):# 计算第i个样本到第j个中⼼点的距离distJI = distEclud(centroids[j, :], dataSet.values[i, :])# 判断距离是否为最⼩if distJI < minDist:# 更新获取到最⼩距离minDist = distJI# 获取对应的簇序号minIndex = j# 样本上次分配结果跟本次不⼀样,标志位clusterChanged置Trueif clusterAssment[i, 0] != minIndex:clusterChanged = TrueclusterAssment[i, :] = minIndex, minDist ** 2 # 分配样本到最近的簇iterTime += 1sse = sum(clusterAssment[:, 1])print('the SSE of %d' % iterTime + 'th iteration is %f' % sse)# step3:更新聚类中⼼for cent in range(k): # 样本分配结束后,重新计算聚类中⼼# 获取该簇所有的样本点ptsInClust = dataSet.iloc[nonzero(clusterAssment[:, 0].A == cent)[0]]# 更新聚类中⼼:axis=0沿列⽅向求均值。
解释k-mean聚类、系统聚类、二阶聚类的概念
解释k-mean聚类、系统聚类、二阶聚类的概念K-means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分成k个不同的类别。
算法通过迭代计算各个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属的类别中。
系统聚类是将数据集中的数据点按照相似度进行树形结构的聚类,从而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系统聚类有两种方法:聚合法和分裂法,两者的具体实现方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相似度进行聚类。
二阶聚类是一种特殊的聚类方法,也称为子空间聚类。
它将数据集看作多个子空间的交,将每个子空间看作一个单独的聚类问题,通过对子空间进行聚类,最终形成完整的数据聚类。
二阶聚类可用于处理高维数据,也可用于解决数据集中存在多个子簇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D的聚类散点图
sort(cl$cluster)
scatterplot3d(df[,1],df[,2],df[,3],highlight.3d=TRUE,color =cl$cluster,pch = 8,col.axis = "Violet", col.grid = "Violet",xlab = "brand",ylab = "media",zlab = "ec")
}
#对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
df <- scale(df1)
#基于图形得出K值
wssplot(df)
#设置随机数
set.seed(1234)
#调用包得出聚类结果,k=3,取之前观测结果
fit.km<- kmeans(df,3,nstart = 25)
cl<- kmeans(df,3,nstart = 25)
#重新初始化一个窗口
dev.new()
#画出一个二维的聚类图
plot(data[,c(1:2)],col = fit.km$cluster)
#结果输出到本地
data <- as.data.frame(data)
data$cluster1 <- fit.km$cluster
write.csv(data,file = "clusterresult1.csv")
df1 <- data[-1]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绘制聚类树结构
wssplot <- function(data,nc=15,seed=1234){
wss <- (nrow(data)-1) *sum(apply(data,2,var))
for (i in 2:nc) {
set.seed(seed)
wss[i] <- sum(kmeans(data,centers = i)$withinss)
}
plot(1:nc,wss,type="b",pch =1,lwd=0.5,lty=4,cex=2,col="blue",xlab="number of clusters",ylab="squares errors")
#代码功能:利用kmeans聚类模型对用户进行分类
#输入数据:第一列:用户ID,第二列:ID对应值
#载入包文件
library(readxl)
library(cluster)
library(klaR)
library(scatterplot3d)
#加载本地数据
data <- as.data.frame(read_xlsx(path = "syy.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