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临床诊疗思路

合集下载

发热病临床诊疗指南

发热病临床诊疗指南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 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关心、鼓励等,以 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家属应 对患者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PART 07
感染性发热
由细菌、病毒、真菌 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如感冒、肺炎、尿 路感染等。
感染性发热的治疗通 常包括针对病原体的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等。
发热通常伴有其他症 状,如咳嗽、喉咙痛 、流鼻涕、尿频尿急 等。
非感染性发热
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 反应等。
发热可能不伴有明显症状,或 伴有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症状, 如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 大等。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提供了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强调了合理用 药的重要性,减少了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疗流程执行不力
部分医疗机构在发热病诊疗过程中存在流程执行不规范、检查不 全面等问题,导致误诊、漏诊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医疗能力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在发热病诊疗方面存在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的问题, 难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VS
发病机制
感染性发热的发病机制是病原体及其代谢 产物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内源性致热 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 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病机制则因具 体原因而异,如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引起 的发热是由于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刺激机体 免疫系统所致。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发热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因和个体差异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寒战、头痛、乏力 、肌肉酸痛等。严重感染患者可出现高热惊 厥、意识障碍等。

经典型发热待查诊疗流程

经典型发热待查诊疗流程
影像学检查:CT、MRI、食道超声、胃肠镜、PET/CT等; 有创检查:骨髓活检、腰穿、组织或淋巴结活检等;
(四)发热待查的治疗原则
1、体温控制
(1)体温≤39℃的发热: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 (2)>39℃的过高温或高热持续时间过长:应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使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 同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对症治疗予以镇静、抗癫痫。
查体:体温38.6℃,血压128/80mmHg,脉搏96次/分,呼吸20 次/分。神清,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 音。心率96次/分,律不齐,未闻及心脏杂音,未问及心包摩 擦音。腹平坦,无胃型、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Murphy 征(—),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 水肿。
(二)病因初筛(第一阶段)
3、根据病史和体检的结果完善辅助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为根据PDC分析: ①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 ②感染性疾病的定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胆道感染等,多具有对应的局 部症状,尤其不要遗漏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局灶感染等; ③非感染性疾病分为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类疾病,多为全身累及,少局部定位表现,需根据临 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推论。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淋巴瘤,结缔组织病中最常见为SLE、成人still病等, 其他类疾病中包括药物热等。 根据可能的诊断,进入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二)病因初筛(第一阶段)
1、病史采集: (1)判断是否为持续发热:必须同时满足发热床表现,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2)记录热程:热程短(数周)、热程中等(数月)、热程长(数年)。 (3)判断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等。 (4)按系统顺序询问伴随症状:①常见全身症状②呼吸系统③消化系统④循环系统·········。 (5)获取所有外院相关检查结果:根据病史询问的病程进展,观察辅助检查结果动态变化。 (6)了解相关病史:特别是一些流行病学史对于感染性疾病意义重大。既往发热病史、用药史、外科手 术史、输血史、动物接触史、职业史、业余爱好史及旅游史等。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大脑皮层也参与大脑皮层的行为性调节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0C。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驰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

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

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

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

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

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

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

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

发热待查诊疗常规

发热待查诊疗常规

发热待查的诊疗常规一、概述:1、发热的定义: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C以上时称为发热。

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C,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C,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2).体温数次超过38.3;(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C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X106/L,体温大于38.3C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

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二、发热的机制PGE'蜕其范]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加管运动中枢内讪件致妙昭if匚管收耶产热口.嗨卸刖,内皮用1肝1及"他I单核武活索引已.u广细胞激活闺7G4发热巨嗡和I胞内皮细胞楙巴细胞此他却I 胞4- 凌素壮反您毒爽拽■也热刖“小》断PC前列腺累PG3前列腺素耳三、发热的病因(原因):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
5、发热的机理
*
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散热器官
直接导致 发 热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体温调节中枢
*
下丘脑
后 部
少数冷觉感受器
散热反应
产热反应
神经“情报”整合处理的部位
前 部
密集的温觉感受器 刺 激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炎(所谓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
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增加
恶心、呕吐、腹泻
结 核 病
*
近年来,国内外结核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且
结核病是FUO 中最常见的全身性感染之一
不典型结核常见 粟粒性结核并非少见,且结素试验常可阴性 肺外结核约 50% 胸部放射学检查正常
(2) 皮疹、粘膜疹
*
玫瑰疹(roseola) 、巴氏线(Pastia lines.可以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呈皮折红线 )、柯氏斑(Koplik氏斑) 、搔抓状出血点 慢性移行性红斑:莱姆病 淡紫色眼睑Gotton 征:皮肌炎 皮下结节:结节性脂膜炎
(3)淋巴结肿大
*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以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局限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的转移等
6、辅助检查及化验
*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等
感染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2017版)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2017版)

(二 )病 因 初 筛 (第 一 阶 段 )
• 4.特殊临床表现可提供的诊断线索: (1)伴皮疹
①感染性疾病(EB病毒感染、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②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SLE、皮肌炎、成人still病等) ③肿瘤(淋巴瘤等) ④其他(药物热等) (2)伴淋巴结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局限性、全身性) 脾肿大( 感染性、充血性、免疫反应、血液系统 疾病、局部占位)
(二 )病 因 初 筛 (第 一 阶 段 )
(二 )病 因 初 筛 (第 一 阶 段 )
• 若未获得诊断线索,可进行发热病因的初步非特异性筛查 以提供有用的病因诊断线索。
• 应用非特异性检查结果的线索时应注意: ①非特异性检查异常指标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越大,对病 因诊断的提示价值越大; ②非特异性检查的结果在提示诊断线索的同时也能够作为 排除某些疾病的线索; ③非特异性检查线索需要综合流行病学、病史、体格检查 中的线索,综合分析,归 纳出最可能的病因 诊断方向。
(四 )发 热 待 查 的 治 疗 原 则
建议15:诊断性治疗应局限于疟疾、结核感染等可凭借疗效 做出临床诊断的特定疾病,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 建议16: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 建议17:原则上不建议在病因未明的发热患者中使用激素,
尤其不应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谢谢!
筛查手段。PET-CT的意义在于指示可疑病灶部位, 为下一步的检查指明方向,不能仅凭PET-CT 的结果做出诊断。
(四 )发 热 待 查 的 治 疗 原 则
1.体温控制: 建议12:对于体温≤39℃的发热,建议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而无需处理发热。 建议13:对于体温在39-40℃的发热,应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 退热药物使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同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 衡。不推荐在体温调控机制正常时单独使用物理降温。 建议14:对于体温>40℃的发热,或可能有脑组织损伤或感 染性休克风险的患者,可在退热药物的基础上,用冷水或冰 水擦拭皮肤或擦拭皮肤后使用风扇、冰毯和冰袋增加水份的蒸 发。

临床案例:发热

临床案例:发热

临床案例:发热发热⼀、病历资料1.观病史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1⽉余"就诊。

患者1⽉前⽆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5℃,咳嗽,咯少许⽩痰,⽆咯⾎、盗汗、头痛、畏寒,⽆黄染,⽆咽痛,⽆恶⼼、呕吐,⽆腰酸、腰痛,⽆⾎尿,⽆尿频、尿急,⽆关节痛。

在社区卫⽣服务中⼼就诊检查发现⾎常规:WBC12.6×10/L,N82.0%。

胸⽚检查提⽰:左下肺少许斑⽚状影,诊断"左下肺炎"。

给予头孢呋⾟3.0g⼀天两次静滴治疗及复⽅⽢草合剂等对症治疗。

⽤药3天后,体温略有下降,37.0~37.5℃,继续给予头孢呋⾟静滴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略有改善,但患者再次出现发热,37.5~38.0℃,伴有咳嗽,⽆咯⾎、咳痰,发热时伴有下肢乏⼒。

为进⼀步诊治来社区卫⽣服务中⼼就诊。

发病以来,睡眠⽋佳,⾷欲⼀般,精神尚可,⼆便正常,体重明显减轻,半年内体重减轻4kg左右。

2.既往史否认结核病、伤寒、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重⼤⼿术史,否认药物⾷物过敏史。

否认⾼⾎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否认冶游史,已婚已育,育1⼦,有烟酒史30年,20⽀/3天,少量饮酒,以饮黄酒为主。

否认家族中存在糖尿病、⾼⾎压、结肠癌等遗传家族病史。

3.体格检查T38.0℃,P91次/min,R18次/min,BP126mmHg/74mmHg。

神清,⽓平,⽪肤、结膜⽆明显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

咽⽆充⾎。

双肺呼吸⾳粗,左下肺闻及少量⼲湿啰⾳。

HR9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

腹平软,⽆压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肠鸣⾳3~5次/min。

四肢关节⽆明显肿⼤及畸形,可见杵状指,四肢肌⼒肌张⼒正常,⽣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常规检查:RBC4.2×10/L,Hb135g/L,PLT161×10/L,WBC12.6×10/L,N82%,LY12%,MO3.1%,E1.9%。

发热的诊疗思维

发热的诊疗思维
发热的诊疗思维
发热的基本理论
定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 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 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 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 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腋窝温度
比口腔温度 略低0.2~ 0.4℃
口腔温度
36.3 ~37.2℃
血液病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炎。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
定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
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 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 为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产热>散热
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过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全科医疗中临床诊疗思维模式(1)

全科医疗中临床诊疗思维模式(1)
3、潜在的问题:对慢性腹泻病人,询问他咳嗽 吗?甲亢、肠癌。 急性腹泻的病人,询问头晕、黑矇、心悸心慌、大便的颜色?
4、既往疾病 5、个人习惯 6、药物过敏 7、手术 8、家族史。
举例
• 主诉:腹痛 • 既往:多次肠梗阻发作,每次发作都给予抗感染等对症,大多数都能好转,有2次转完全性
肠梗阻,需手术治疗。 • 家族史:父亲、弟弟死于肠梗阻。
(一)获取问题
全科医生的应诊任务 确认处理 现患问题
预防性 照顾
——新模式的体现
应诊
管理连续性


改善求医 遵医行为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确认现患问题
现存 问题
就诊 原因
解剖
生物层面 心理层面 社会层面
分析
问题的 特性
产生问题 的可能性 心理背景
产生问题 的可能性 社会背景 病人的看法 顾虑和期望
经常令医生困惑的是,许多病人有十分痛苦的体验,却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据此难以做出明确的躯体疾病诊断。剧烈腹痛(家庭问题)
烧心-----至今未好
通常把这些病人称为躯体化者。
由于这类病人不会主动带着“心理、社会问题”的主诉来就诊,这就要求全科医生必须对这 些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识别或解决这类问题是全科医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文化低与健康知识贫乏问题、 营养不良问题、
记忆力减退问题、 避孕问题、
青少年怀孕问题、
儿童早期智力开发问题、 计划免疫问题、 难对付病人问题、
各种预防保健问题、 各种健康教育问题。
(三)常见疾病
下面列出了全科医疗中最常见的各个系统的一些 疾病,覆盖了基层医疗保健中诊断的前80% 的疾病。
全科医生应能够很好地诊断和处理这些疾病。

术后发热诊疗思路

术后发热诊疗思路

术后发热诊疗思路一、引言在重大手术后的头几日里常见高于38℃(100.4ºF)的发热。

多数早期术后发热都是手术所致炎症性刺激所致,并会自发消退。

但术后发热也有可能是严重并发症的表现。

术后发热的全面鉴别诊断包括在手术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发热原因可能为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或其他医院相关疾病,包括院内获得性肺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药物热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评估术后发热时必须全面考虑鉴别诊断,而不能直接假定发热是由感染引起。

感染发热可能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轻微或不存在,例如接受糖皮质激素、癌症化疗或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一些老年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也是如此。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热的评估将在别处讨论。

二、术后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发热是各种刺激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的一种表现。

多种组织和细胞都可产生和发热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6、TNF-α和(IFN)-γ。

一些证据表明,IL-6是与术后发热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因子。

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是由创伤组织释放,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染。

发热程度符合创伤程度。

例如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组织创伤更小,术后发热也更少。

同样,不使用体外循环泵的冠状动脉移植术更少出现术后发热。

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组织创伤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程度,从而影响术后自限性发热的程度。

例如,成骨不全儿童在接受骨科手术后,发热反应似乎比配对对照儿童更严重且更持久。

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可刺激细胞因子释放,引起术后发热。

从结肠易位的细菌或细菌碎片可能引起了某些术后自限性发热,易位原因有围手术期肠麻痹或低血压等等。

即使手术患者的血培养结果为阴性,血样PCR检测依然可发现细菌DNA水平升高。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减轻发热反应。

兽医临床诊断学——补充资料

兽医临床诊断学——补充资料

第一节发热发热(fever)是致热源(pyrogen)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过少,导致动物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症状。

一、原因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分为两类。

1.感染性:见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主要是由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致热源,从而导致发热。

2.非感染性:主要见于: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主要是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如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大面积损伤、心肌梗死、内脏出血、溶血性疾病等)。

②变态反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或疫苗接种、药物过敏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犬猫甲状腺功能亢进。

④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热射病、日射病、过量使用镇静药物引起的中毒等。

二、发生机理健康动物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受到某种致热源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导致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失调,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的作用:致热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其产物(感染性致热源)和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崩解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非感染性致热源)两类。

这些物质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等,使其产生并释放出内源性致热源,通过内源性致热源的作用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leukocytic pyrogen),包括白介素(interleukin, I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和干扰素(interferon)等。

不明原因发热诊疗体会

不明原因发热诊疗体会
后果非常危险,可能经过这样处理后患者的症状得 到暂时缓解,但许多FUO病例因此感染加重、贻误
2.注重病原学检查的重要性:每一例FUO的
鉴别,都需要仔细寻找可能的感染性病因,而基本的
诊治。
参考文献
[1]Petemdoff
100 RG,Beeson PB.Fever of unexplained origin:report
主堡凼型盘查;!!!生!旦筮i!鲞箜!塑g丛!』!!!!翌丛盟:!!B!!坐!坚;!!!:y!!:!!:盟!:!
.专家心得.
不明原因发热诊疗体会
李太生
发热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它不是一种疾 病,是各种疾病的一个临床表征。及时发现发热的 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对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但也非常困难。即使在欧美等医学发达国家,仍有
causes
of
fever in
of the
3.重视病理检查:许多慢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 特异性,病理检查对于疾病诊断非常重要。如颞动 脉炎,可以自身抗体检测阴性,确诊需要做颞动脉活 检的病理证据。部分淋巴瘤的确诊需要重复淋巴结 活检,个别病例甚至需要剖腹探查、脾脏切除等。
unknown origin
>4
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笔者根据自己从医30年对发 热患者诊治的临床经验,结合我院感染内科多年来 对所收治的此类患者的特点,试图总结一下诊治不
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d,体温I>380C,或住院中发热>3 d。其常见病
因为感染,病原体主要有巨细胞病毒、鸟型分枝杆
菌、卡氏肺孢子茵、沙门茵、结核分枝杆茵、弓形虫、
抗原(CEA)的增高见于消化道肿瘤,甲胎蛋白 (AFP)的持续升高见于原发性肝癌,前列腺特异性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思路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思路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思路1.详细病史采集:医生首先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程、发热的持续时间和频率、热度的高低、伴随症状等。

还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疾病史、药物使用史、接触史、旅行史、职业史等,以排除可能的感染源和暴露史。

2.体格检查: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患者的皮肤、口腔、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腹部等是否出现异常。

对于发热的儿童,还要注意查看皮肤黏膜有无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3.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一些发病机制相关的指标,排除炎症、感染、代谢异常等。

4.血液和尿液培养: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进行血液和尿液培养是必要的,以排除感染。

如果血液和尿液培养结果阴性,还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培养,如痰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5.病毒学检查: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中,病毒感染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通过进行病毒学检查,如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测定、病毒培养等,可以排除病毒性感染。

6.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选择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超声、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结核、肺炎、脓肿等疾病,也能发现一些内脏病变。

7.活动试验:一些病例可以通过进行活动试验来诊断。

例如,进行解剖学床旁查体、体力活动或被动运动试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或其他症状。

8.特殊检查:对于经过上述常规检查仍然无法确定病因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一些特殊检查。

例如,脑脊液检查、组织活检、淋巴结穿刺等。

这些检查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9.有需要时,可以考虑进行遗传学检查、免疫学检查、代谢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10.随访观察:对于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医生应该持续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记录患者的体温、症状等变化,及时调整诊疗策略。

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可能会逐渐明朗化。

总之,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思路包括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培养、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活动试验、特殊检查等。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不明原因发热诊疗思路及策略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不明原因发热诊疗思路及策略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感染病学(含传染病学)-不明原因发热诊疗思路及策略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肝脓肿诊疗进展 (1)二、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炎病例汇报 (3)三、长期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心理疏导 (5)四、发热的诊疗思路 (7)五、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 (9)六、EB病毒感染新进展——噬血细胞综合征 (11)七、发热伴肝功能损害诊疗思路 (13)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进展 (15)九、立克次体感染少见并发症病例汇报 (16)十、发热门诊的建设与管理 (18)十一、EBV感染临床诊治进展 (20)十二、发热待查与呼吸道感染 (22)十三、发热待查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24)十四、发热待查与脓肿 (26)一、肝脓肿诊疗进展1.野生型肺炎克雷伯杆菌cKP对头孢耐药率在()以上A.40%B.50%C.60%D.70%E.80%参考答案:A2.肝穿刺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脓液A.淡红色B.黄绿色C.巧克力色D.黑绿色E.黄白色参考答案:C3.下面对肝脓肿的局部穿刺引流描述错误的是()A.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重要方法,应尽早实现引流B.液化成熟的肝脓肿是穿刺引流的适应证之一C.直径> 3 cm的脓肿首选置管引流D.在脓肿直径> 5 cm的患者中,采用细针抽吸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E.不推荐脓肿冲洗参考答案:D4.肝脓肿的感染途径不包括()A.胆道B.门静脉C.血流播散D.肝脏外伤E.呼吸道参考答案:E5.CT平扫发现()为诊断肝脓肿可靠证据A.低密度区B.环形带C.液体D.气体E.环状假包膜参考答案:D二、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炎病例汇报1.发热患者如伴随背痛,提示的诊断线索可能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关节炎C.亚急性甲状腺炎D.布鲁菌病E.成人Still病参考答案:D2.发热患者如体检时发现视网膜出血,提示的诊断线索可能是()A.白血病B.结节性多动脉炎C.成人still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E.淋巴瘤参考答案:A3.引起经典型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是()A.感染性疾病B.非感染性疾病C.肿瘤性疾病D.药物热E.伪装热参考答案:A4.下面哪项会出现周期热()A.钩端螺旋体病B.立克次体病C.疟疾D.淋巴瘤E.伪装热参考答案:D5.发热患者如伴随结膜充血,提示的诊断线索不包括()A.旋毛虫病B.流行性出血热C.钩端螺旋体病D.赖特综合征E.白塞病参考答案:E三、长期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心理疏导1.高热患者每()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三天A.2B.3C.4D.5E.6参考答案:C2.发热患者伴出血性皮疹常见于()A.麻疹B.出血热C.猩红热D.伤寒E.恙虫病参考答案:B3.下面哪项是稽留热的特点()A.持续在39.0-40.0℃B.波幅>2℃C.时而发热,时而正常D.发热不规律E.持续高于40.0℃参考答案:A4.蝶形红斑常见于()A.流行性斑疹伤寒B.恙虫病C.系统性红斑狼疮D.风湿性心内膜炎E.中暑参考答案:C5.发热伴全身性淋巴结慢性肿大常见于()A.局部急性炎症B.恶性淋巴瘤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黑热病E.CMV感染参考答案:D四、发热的诊疗思路1.怀疑血液疾病时,首先考虑进行()A.骨髓培养B.血培养C.骨髓穿刺检查D.T-SPOT实验E.自身抗体检查参考答案:C2.诊断感染性发热的金标准是()A.持续高热B.血液、骨髓、尿液、粪便、痰液及其他体液培养出或NGS发现病原体C.标志性皮疹D.白细胞升高E.炎症指标异常参考答案:B3.伤寒患者常见的热型为()A.稽留热B.张弛热C.间歇热D.波形热E.回归热参考答案:A4.因产热过多导致发热的疾病是()A.颅脑外伤B.甲亢C.出血D.广泛性皮肤病E.心力衰竭参考答案:B5.波形热常见于()A.大叶性肺炎B.重症结核C.疟疾D.布式杆菌病E.霍奇金病参考答案:D五、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1.使用细菌接种环沾取菌落向上,挑起菌落长度>()即为拉丝试验阳性,菌株即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A.1mmB.3mmC.5mmD.8mmE.10mm参考答案:C2.下面对肺炎克雷伯菌描述错误的是()A.革兰氏阴性B.可发酵乳糖、无动力的需氧杆状细菌C.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D.中枢神经系统是该细菌定植的常见部位E.可引起多种感染,但免疫健全的人很少发生感染参考答案:D3.肺炎克雷伯菌通常通过()传播A.空气B.血液C.接触D.生物E.消化道参考答案:C4.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心包炎B.脑膜炎C.肺脓肿D.肝脓肿E.肾衰参考答案:C5.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重度感染首选()A.碳青霉烯类B.头霉素类C.氧头孢烯类D.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E.青霉素类参考答案:A六、EB病毒感染新进展——噬血细胞综合征1.EBV人群感染率超(),持续终身A.95%B.85%C.75%D.65%E.55%参考答案:A2.如发热作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则体温应大于(),持续大于7天A.38.0℃B.38.3℃C.38.5℃D.38.8℃E.39.5℃参考答案:C3.EB病毒可感染的细胞不包括()A.B细胞B.T细胞C.血细胞D.NK细胞E.上皮细胞参考答案:C4.下面哪项不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指标()A.脾大B.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109/L且非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所致C.纤维蛋白原<1.5mmol/L或低于同龄的3个标准差D.sCD2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降低E.HLH相关致病基因参考答案:D5.目前已知的HLH相关致病基因不包括()A.STX11B.magAC.PRF1D.LYSTE.Rab27a参考答案:B七、发热伴肝功能损害诊疗思路1.在肝功能异常合并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中,()部位淋巴结病理结果诊断价值相对小A.颈前B.颈后C.锁骨上D.滑车上E.肺门参考答案:A2.以发热伴转氨酶异常为主要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是()A.巨细胞病毒感染B.恙虫病C.自身免疫性肝炎D.败血症E.Q热参考答案:C3.下面哪项不是CAEBV主要脏器受损的组织学标志()A.淋巴结炎B.嗜血现象C.皮肤焦痂D.持续性肝炎E.视网膜炎参考答案:C4.EBV原发感染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EBV表达所有的潜伏感染基因A.潜伏感染0型B.潜伏感染1型C.潜伏感染II型D.潜伏感染III型E.潜伏感染IV型参考答案:D5.经典型发热待查,至少()次体温1天内波动大于1.2℃A.2B.3C.4D.5E.6参考答案:B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进展1.脑脊液采集时推荐最少()mlA.0.5B.1C.1.5D.2E.2.5参考答案:B2.脑脊液呈毛玻璃状外观的是()A.化脓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真菌性脑膜炎D.结核性脑膜炎E.脑脓肿参考答案:D3.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A.血常规B.血液炎症指标C.脑脊液检查D.血生化E.脑电图参考答案:C4.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起病以亚急性者为多B.低热为主C.起病重D.多数起病急骤E.呈持续性参考答案:D5.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夏秋季以()多见A.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B.隐球菌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肠道病毒脑膜炎E.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参考答案:D九、立克次体感染少见并发症病例汇报1.恙虫病立克次体在人体内的繁殖部位是()A.小血管内皮细胞内B.血红细胞内C.外周神经细胞内D.细胞外基质内E.平滑肌细胞内参考答案:A2.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A.恙螨卵B.恙螨幼虫C.恙螨蛹D.恙螨稚虫E.恙螨成虫参考答案:B3.恙虫病的高发季节为()A.冬春季B.春夏季C.夏秋季D.秋冬季E.全年参考答案:C4.进入恙虫病重疫区的人员,可服()A.磺胺嘧啶B.磺胺甲硝唑C.柳氮磺吡啶D.强力霉素E.复方新诺明参考答案:D5.()对恙虫病有特效,疗程10-14天A.多西环素B.青霉素C.庆大霉素D.链霉素E.头孢菌素参考答案:A十、发热门诊的建设与管理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发热门诊的设置要求的是()A.具有全封闭就诊流程,发热患者诊疗活动能全部在该区域内完成B.空调系统采用全热回收和绝热加湿处理,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随医疗废污水处理C.发热门诊内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设机械通风装置D.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参考答案:B2.发热门诊平面布局应当划分为()、()、()并设置醒目标识A.清洁区、疑似污染区、污染区B.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C.清洁区、隔离区、污染区D.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参考答案:D3.在发热门诊进入污染区时,医护人员应穿戴的防护用品有()A.戴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B.戴工作帽,穿工作服、戴护目镜、防护口罩、乳胶手套C.戴工作帽、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D.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戴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参考答案:A4.发热门诊分区设置时的“两通道”是指()A.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B.垃圾转运通道和患者通道C.医务人员通道和垃圾转运通道D.快速通道和普通通道参考答案:A5.发热门诊哪些区域不属于污染区()A.候诊区B.核酸采样区C.穿戴防护用品区D.诊室参考答案:C十一、EBV感染临床诊治进展1.EBV感染的治疗药物哪个不需要依赖TK磷酸化过程,可作用于病毒DNA聚合酶的焦磷酸盐结合位点,直接抑制病毒DNA合成()A.膦甲酸钠B.阿昔洛韦C.更昔洛韦D.西多福韦参考答案:A2.EBV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病毒治疗,可口服更昔洛韦()mg,TidA.500-1000B.200-400C.100-200D.50-100E.43595参考答案:A3.下列关于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说法错误的是()A.病情重,预后差B.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C.预后较好,但年龄越小,预后越差D.除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外,主要依靠化疗和骨髓移植治疗E.是继发性HLH中最重要的类型参考答案:C4.不同的EBV相关疾病监测EBV核酸时,所需标本不同,对于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检测病毒定了最合适的标本是()A.血清B.血浆C.外周血D.全血E.以上均可参考答案:D5.EBV相关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预后差,()为目前一线治疗方案A.抗病毒治疗B.抗菌治疗C.糖皮质激素D.降低免疫抑制E.骨髓移植参考答案:D十二、发热待查与呼吸道感染1.关于支原体肺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症状可较轻B.临床表现和胸片具有特征性C.头痛、咽痛D.阵发性咳嗽E.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参考答案:B2.关于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易发生变异B.发病率低C.传染性强D.人群普遍易感E.多次爆发性大流行参考答案:B3.下列不属于内源性致热源的是()A.IL-1B.IL-6C.干扰素D.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肿瘤坏死因子参考答案:D4.流感以()症状较轻A.呼吸道症状B.高热C.乏力D.头痛E.咳嗽参考答案:A5.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A.鼻部症状B.咽部症状C.发热D.头痛E.声嘶参考答案:A十三、发热待查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关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患者找不到异形淋巴细胞B.分类提示淋巴细胞降低C.血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下降D.感染性骨髓象伴粒细胞增加E.反应性组织细胞减少及粒细胞成熟障碍参考答案:C2.关于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以下不正确的是()A.呈亚急性,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B.发热热型不一,可呈低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最高可达39-40℃,部分患者体温可正常C.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颈部,亦可累及锁骨上、腋下、肺门、腹股沟等部位,质地较软,活动度可,急性起病常伴压痛,局部无明显红肿,并可随发热程度的变化而增大或缩小D.主要累及老年,男性略多见E.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表现为丘疹、荨麻疹、多形红斑,多于3-10天消退参考答案:D3.关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A.该病确诊依赖于淋巴结活检病理B.病理可见淋巴结正常结构,但副皮质附近有大片坏死,周围有大量组织细胞而无粒细胞浸润C.最常推荐切除淋巴结活检D.该病极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混淆,但后者白细胞总数往往明显升高,异形淋巴细胞比例亦较高,常大于10%E.结核性淋巴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川崎病也可能与菊池病相混淆参考答案:B4.针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治疗与预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治疗主要依赖激素,起始剂量推荐强的松30-50mg/d,逐渐减量,疗程建议大于4个月,停药过早容易复发B.本病为自限性疾病C.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较好,但也可合并脏器功能受损D.有严重或持续症状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获益明显E.症状和体征通常在1-4个月内消退参考答案:A5.关于对发热待查的定义,错误的是()A.广义指的是以发热为主诉来就诊者B.狭义指的是发热待查=不明原因发热C.体温>38. 5℃D.发热持续时间>3周E.经过至少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参考答案:C十四、发热待查与脓肿1.以下关于对脓肿的描述,错误都是()A.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B.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C.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感染性疾病D.脓肿是发热待查病因谱中常见的一种E.脓肿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体参考答案:C2.以下关于对发热的描述,错误都是()A.广义上指的是以发热为主诉来就诊者B.狭义指的是发热待查,不明原因发热C.体>38.5℃D.发热持续时间>3周E.经过至少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参考答案:C3.以下对肺脓肿描述错误的是()A.肺脓肿是指由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肺实质局灶性液化坏死性病变B.常见病原体:厌氧菌(占90%)、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C.常见情况: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D.单种病原菌E.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参考答案:D4.针对脓肿的临床表现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与致病病原体和感染部位有关B.浅部脓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压痛,不会出现波动感C.深部脓肿:表现为局部弥漫性肿胀,疼痛及压痛,波动不明显D.深部脓肿一般无波动感,但脓肿表面组织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畏寒、寒战、周身酸痛、乏力等)E.小脓肿,位置深,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参考答案:B5.脓肿诊治的指南与共识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单病种共识: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B.单病种共识: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C.单病种共识: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D.单病种共识: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E.已经统一参考答案:C。

培养临床诊疗思路

培养临床诊疗思路

培养临床诊疗思路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习基础知识:建立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是培养临床诊疗思路的基础。

了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机制非常重要。

2. 掌握病史采集技巧: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步,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问题提问能力。

学会倾听患者的主诉,并逐步深入询问病史的详细信息,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发展过程、可能的诱因等。

3. 发展全面体格检查能力: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收集患者的体征信息,帮助确定病情和可能的诊断。

熟练掌握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例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4. 学习辅助检查的解读:辅助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和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了解各种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并学会正确解读检查结果。

5. 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对于诊疗思路的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学会制定合理的诊断假设,通过有序的推理和排除法来逐步缩小诊断范围,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6. 实践和经验积累:通过实践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渐培养出灵活、准确的诊疗思路。

参与临床轮转、观摩病例讨论、阅读临床文献等都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7. 注重反思和学习:每个病例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诊疗过程中,及时反思自己的决策和思考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总之,培养临床诊疗思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培养。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经验积累,医生可以逐渐成长为具有优秀诊疗能力的临床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急骤上升,骤降 无规则
能 不定期
回归热,霍奇金病、周 期热 结核病、风湿热、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
不明原因发热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发热3周以上,体温(肛温)38.3℃以上,入院后1周 仍无法明确诊断。经“1周详细的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 。
临床分类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烟、年龄40岁以上→肺癌。

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系统疾病。 发热伴有尿急、尿频、尿痛→泌尿系统疾病 发热伴有贫血、皮肤粘膜出血、关节痛→血液系统、 结缔组织疾病。
查体

如牙龈红肿、结膜充血、肝脾肿大;心脏 杂音、肺部呼吸音罗音、腹部压痛等
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 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 血液系统疾 病,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 凶险
概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 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
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少许患者为非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各种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物、抗 原抗体复合物;


内源性致热源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
外源性致热原
产生致热原细胞 内源性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临床病因以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感染性发热

一般感染:常见病原体感染如:一般的细
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特殊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病、
钩体病、登革热、伤寒、非典、禽流感等。
问诊要点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 性)、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尿急尿痛、腹痛、关节肿痛、皮疹、 出血等;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况、食欲、体重状态、睡眠及大小
便情况;

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

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
职业特点等。

发热伴有咳嗽、咳痰→呼吸系统疾病→⑴寒战、胸痛、 咳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⑵盗汗、消瘦、结核菌素
试验阳性→结核病;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抽

散热减少:广泛的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特点:一 般为低热。
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
38.1-39℃
39.1-41℃ 41℃以上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热型 发热特点 39-40℃以上 波动不超1 ℃ 。 39℃以上,波动大, 超2℃。 无热期与发热反复 交替。 逐渐上升,逐渐下 降,逐渐升高 体温能否降 至正常 否 否 能 能 常见疾病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 伤寒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 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布鲁菌病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组织巨噬细胞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交感神经 血管收缩 散热 体温升高 躯体运动神经 寒颤 产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颅脑外伤、脑出血、炎症等。特 点:高热、无汗,一般的退热药物作用差,需用使用
冰帽、冬眠降温。

产热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持续状态,特点: 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7.5℃,控制原发病后,体温 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