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并称、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积累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积累

继光、清末禁止鸦片的政治家林则徐。
21、《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蒲松龄的主要作品是《聊斋志异》。
22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语 言 是 中 国 汉 语 ,从 仰 韶 文 化 开 始 至 今 。中 国 的 甲 骨 文 与 古 巴 比 伦 文 字 、古 埃 及 文 字
一起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人体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和肾这五种器官。
27、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8、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9、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
30、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金星是最热的一颗行星,水星是运行最快的行星。
31、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体重约 170 吨;世界上最长寿的哺乳动物是大象,能活 60~70 年;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非洲猎豹,最高时速可达 110 多千米。
32、土木工匠的祖师爷是鲁班。
3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34、香港是在 1997 年 7 月 1 日 重回祖国怀抱的。
35、“出淤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荷花。
36、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37、享有“世界音乐之都”美称的城市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48、一般说,同一只手上哪个手指的指甲生长得最快?中指
49、诗集《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第 2页共 4页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积累
50、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故宫; “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山海关;距今年代最久远、且享有“钟王”称号的是:永乐大钟。
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是:金字塔
⑶ 精 彩 场 面 :武 松 景 阳 冈 打 虎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鲁 智 深 大 闹 五 台 山 、鲁 提 辖 拳 打 镇 关 西 、智 取 生 辰 纲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诗先秦诗歌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原始歌谣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

"这可能是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

这是诗、乐、舞的结合。

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经》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标志是公元前6世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先秦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的篇章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楚辞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极具楚文化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屈原是楚辞的代表诗人,创作了《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篇章。

古代文化常识——作家并称

古代文化常识——作家并称

古代文化常识——作家并称1、屈宋:指战国楚辞诗人屈原和宋玉。

屈原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有名的楚辞诗人,所以文学史上常常屈宋并称。

2、文章西汉两司马: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为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为最高,故名。

3、枚马:是前人对汉赋著名作家枚乘、司马相如的并称。

语出刘勰的《文心雕龙·诠释》。

枚乘的《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部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则进一步确立了汉大赋的传统和体制。

他们的作品对汉赋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4、汉赋四大家:汉大赋的著名作家以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为代表。

5、班马:也称“马班”,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

6、三曹:汉末建安时期,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合称。

7、竹林七贤:指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

他们相互友善,游于竹林,故称竹林七贤。

8、潘陆:西晋太康诗人潘岳、陆机的并称。

两人都是太康体的代表作家。

9、陶谢:东晋诗人陶渊明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并称。

10、竟陵八友:南朝齐文学家肖衍、沈约、谢眺、王融、肖琛、范云、任防、陆倕的合祢。

因同是竟陵王肖予良的门客,又号曰八友,故名。

所作诗文,注重声律。

系“永明体”代表作家。

以谢眺成就较高。

11、文章四友:指初唐时的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等四位诗人。

他们都是五律形成的推动者。

12、初唐四杰:指初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优秀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地位都比较低下,但在唐朝开创时期,都肩负起时代使命,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的新领域,对诗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

13、高岑:是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并称。

两人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14、李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

李白为积极浪漫主义大师,被誉为“诗仙”,杜甫为现实主义的圣手,被誉为“诗史”。

常识积累--文学名家合称(二)

常识积累--文学名家合称(二)

常识积累--文学名家合称(二)01三人并称三苏:指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三曹:指三国魏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均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成就,显赫于世。

三曾:指宋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三谢:指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南朝齐谢朓(字玄晖)。

均以山水诗知名。

三豪:指宋欧阳修(字永叔)、石延年(字曼卿)、杜默(字师雄)。

宋石介作《三豪诗送杜默师雄》,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词坛三绝:指宋周邦彦(号清真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王沂孙(号碧山)。

均以工词著称。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词家三李:指唐李白、五代南唐李煜、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清舒梦兰《白香词谱笺》卷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李白,故称'词家三李’。

词家三绝:指清初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

《清史稿·顾贞观传》:“贞观,字梁汾,无锡人。

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工诗,自定集仅五言三十余篇,清微婉笃,上睎韦柳;而世特传其词,与维崧及朱彝尊称'词家三绝’。

”桐城三祖:指清方苞、刘大櫆、姚鼐。

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

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江右三大家:指清袁枚、蒋士铨、赵翼。

三人主张诗写“性情”,力戒蹈袭,重视创作,反对规唐模宋,只讲格调和摭采藻绘的风气,因以并称。

海内三布衣:指清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

程朱:指宋程颢、程颐、朱熹。

刘元白:指唐刘禹锡(字梦得)、元稹(字微之)、白居易,均以工诗著称。

公安三袁:指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

02四人并称四杰: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皆初唐著名诗人。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大家:指元马致远(号东篱)、郑光祖(字德辉)、关汉卿、白朴(字仁甫)。

常见文学并称及文学流派

常见文学并称及文学流派

高考必 读40常 见 文 学 并 称 及 文 学○流河 北 辛派集 中 学 薛 吉 辰一.作家并称 1 .两 司马: 汉代 辞赋 家司 马相 如和 文学 家司 马迁 。

2 . 三 曹 : 曹 操与 其 子 曹 丕 、曹 植 , 汉 魏 时 期诗 人 。

3 .初 唐 四 杰 : 王 勃 、杨 炯 、 卢 照 邻 和 骆宾 王 , 初 唐 诗 人 。

4 . 王 孟: 王维 和 孟浩 然 ,唐 代 山水 田园 诗 派的 代 表。

5 .高 岑: 高 适 和岑 参 ,唐 代 边 塞诗 派 的代 表 。

6 .李 杜:李 白 和杜 甫, 浪漫 主义 和现 实 主义 诗派 的杰 出 代表 。

7 .韩 柳: 韩 愈 和柳 宗 元 ,中 唐古 文 运动 的 代 表。

8 . 元 白: 元 镇和 白 居易 , 中唐 新 乐府 运 动的 代 表。

9 . 小 李 杜 :李 商 隐 和 杜 牧, 晚 唐 诗 人 。

1 0 .三 李:盛 唐诗 人李 白、 中唐 诗人 李贺 和晚 唐诗 人李 商隐 。

1 1 . 唐宋八 大家 :唐代 散文 家韩愈 、柳宗 元和 宋代 的欧阳 修、 王安石 、 苏洵 、苏 轼、 苏辙 、 曾巩 。

1 2 . 三苏 :苏 洵 与 其子 苏 轼 、苏 辙 ,北 宋 文学 家 。

1 3 .苏 辛:苏 轼和 辛 弃疾 ,宋 代豪 放词 派的 代 表。

1 4 . 苏门 四学 士: 黄庭 坚、 秦观 、晁补 之和 张耒 ,出 自苏 轼门 下, 北 宋诗人。

1 5 . 二安: 辛弃 疾和 李 清照 ,辛弃 疾字 幼安 ,李 清照 号 易安 居士 ,南 宋豪放 派和 婉约派 的代 表。

1 6 .元 曲 四 大家 : 关汉 卿 、郑 光祖 、 白 朴和 马 致远 , 元代 杂 剧家 。

1 7 .三 袁: 袁 宗道 、袁 宏 道和 袁 中 道, 明代 “ 公安 派 ”散 文的 代 表。

古人并称大全

古人并称大全

古人并称大全二人并称1.二马:一作“两司马”,指汉司马迁(字子长)、司马相如(字长卿),均以文辞著称,在文学史上很有影响。

2.二王:一作“两王”,指晋王羲之(字逸少)、王献之(字子敬)父子。

3.二窗:指南宋吴文英、周密,均工词。

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密号草窗,有《草窗词》,故称。

4.二阮:亦作“大阮小阮”,指魏晋之际阮籍、阮咸叔侄,名列“竹林七贤”。

唐皎然《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诗:“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5.二苏:一作“两苏”。

(1)指宋苏轼、苏辙兄弟。

(2)指宋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6.二李:(1)指唐李白、李贺,均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元杨维桢《赵氏诗录序》:“《风》、《雅》而降为《骚》,而降为《十九首》,《十九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故其骨骼不庳,面目不鄙。

”(2)指五代南唐李煜、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均以工词著称。

7.二妙:指唐贾岛、姚合,均擅五言律诗。

宋赵师秀辑其诗为《二妙集》一卷行世,故称。

8.二贤:指唐颜真卿、宋范仲淹。

《元一统志·饶州路·古迹》:“二贤堂,堂在饶州路。

二贤,唐颜真卿、宋范仲淹也。

”9.二晏:指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皆以词名。

夏承焘《〈二晏及其词〉序》:“二晏词情意窅渺,非如苏、辛、姜、史之易求归趣。

”有《二晏词》传世。

10.上饶二泉:指宋赵蕃、韩淲。

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均为江西派诗人,故称。

11.南北二玄:指晋谢玄、张玄之。

《晋书·谢玄传》:“玄字幻度。

少颖悟。

……久之乃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

时吴兴太守晋宁侯张玄之亦以才学显,自吏部尚书与玄同年之郡,而玄之名亚于玄,时人称为'南北二玄’,论者美之。

”12.南唐二主:指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均以词著称,有《南唐二主词》传世。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卧子《山花子》词)凄丽近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13.济南二安:指宋李清照、辛弃疾。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并称和特称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并称和特称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并称和特称屈宋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屈原是骚体的开创者,是中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

宋玉略后于屈原,也是有名的辞赋作家,但其成就实远不如屈原。

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枚、马两人都是汉代前期的大赋代表作家,对汉赋的发展颇有影响。

两司马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杨马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杨雄。

杨雄作赋,在形式上模拟司马相如,旧时常以两人并称。

班马也称“马班”。

汉代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两人对历史学都有重要贡献,前者是通史的开拓者,后者是断代史的开创者。

并且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

二人都擅长辞赋,班有《两都赋》,张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

张蔡指东汉张衡和蔡邕。

旧时文学批评论著因两人都善作辞赋,故以并称。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

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

三曹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传统,气势宏伟,慷慨悲壮,特别是曹操文字清峻通脱,语言直抒胸臆。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和刘桢七人。

因曹丕《典论·论文》曾以此七人并举,且予赞扬,又以同居邺中,故亦称“邺中七子”。

他们文章能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建安之杰是对曹植的誉称,钟嵘《诗品》:“曹思<曹植谥号思>为建安之杰”。

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有代表的一位诗人,散文、辞赋和诗歌的成就非同时代人能匹敌。

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行动等。

大小阮指三国魏后期诗人阮籍与侄阮咸。

两人都是竹林七贤中人物,世称阮籍为大阮,阮咸为小阮。

后人并以大小阮作为叔侄关系的代称。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戌、刘伶。

谈谈古代文学家的并称

谈谈古代文学家的并称

谈谈古代文学家的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个以上的文人常常被并在一起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两司马指汉代词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

二人都擅长辞赋,班有《两都赋》,张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

建安七子指汉献帝“建安”年间的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因曹丕《典论.论文》曾以此七人并举,且予赞扬,又以同居邺中,故亦称“邺中七子”。

他们的文章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其作品多用比兴,借古讽今,愤世嫉俗,也掺杂人生无常、消极避世的思想情趣。

竹溪六逸指唐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时,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称为三曹。

三曹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传统,气魄宏伟,慷慨悲壮,特别是曹操的诗,文字清峻通脱,语言直抒胸臆。

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其弟陆云。

《晋书·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二晏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

李杜①指诗人李白、杜甫。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②指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两人同为晚唐的著名诗人。

后有人称之谓李杜或小李杜。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很有影响。

诗囚指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

元好问《放言》诗:“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意思是说两人耽于作诗苦吟,仿佛为诗所囚。

两人又有苦吟诗人之称。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以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为标题一、古代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1. 诗圣:指杜甫和李白,两位唐代的伟大诗人。

他们的诗作广泛流传,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2. 文圣:指韩愈和柳宗元,两位唐代的重要文学家。

他们的文笔独特,对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文圣”。

3. 骚客:指屈原和陶渊明,两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田园诗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二、近代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1. 鲁迅先生:指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白话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指胡适和陈独秀,他们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胡适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新青年》杂志成为了中国新文化的旗帜。

3. 朦胧派的代表人物:指席慕蓉和艾青,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朦胧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模糊、含糊的语言和意象风格而闻名。

三、现代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1. 作家之王:指莫言,他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2. 诗歌奇才:指北岛,他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以其短小、简练而深入人心。

3. 文学大师:指莎士比亚,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度的人物刻画,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擘。

以上是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常考的名人合称,涵盖了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

掌握这些名人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对于提高语文文学常识的应试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了解这些名人的贡献和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的魅力。

文学常识中有哪些并称

文学常识中有哪些并称

1.李杜——李白、杜甫2.班马——司马迁、班固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4.王孟——王维、孟浩然5.高岑——高适、岑参6.韩柳——韩愈、柳宗元7.小李杜——李商隐、杜牧8.三苏——苏轼、苏辙、苏洵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11.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2.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13.岁寒三友——松、竹、梅14.古代四艺——琴、棋、书、画15.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16.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17.五行——金、木、水、火、土18.五音——宫、商、角、徵、羽19.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姑——尼姑、道姑、卦姑21.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22.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23.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24.五谷——稻、麦、黍、菽、麻25.五彩——青、黄、红、白、黑26.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27.五官——耳、目、口、鼻、身28.五味——甜、酸、苦、辣、咸29.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0.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31.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32.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3.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34.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35.岁寒三友——松、竹、梅36.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7.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8.《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9.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40.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1.三代——夏、商、周42.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43.书四库——经、史、子、集44.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45.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46.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47."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8."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49.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50.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5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5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53.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54.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55.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56.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57.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58.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各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59.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60.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61.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62.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63.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64.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65.楷书四大家——唐朝——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欧阳洵(欧体);元朝——赵孟頫(赵体)66.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67.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68.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69.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2012高教版大学语文练习题

2012高教版大学语文练习题

一、填空题:1.孔子,名(),字(),()鲁国人,是我国()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为孝、弟(悌)、忠、信的道德礼教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秩序上,这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因此历代统治阶级都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2.()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最重要的儒学大师,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法先王”、“行仁政”,主张“性善”论,被后世尊称为()。

3.“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出自()。

4.“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和《》;“五经”是指《》、《》、《》、《》、《》。

5.先秦时期,我国散文可分为()散文和()散文两大类。

6.“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出自《》,冠者指()。

7.《兰亭集序》的作者为()朝的(),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出身于掌权的大世族,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 )。

8.全面论述文学及文章学的道理,极大成又颇有独到创见,被后人誉为“体大思精”的是()的《》。

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出自()的《》。

10.“老庄”指的是()的代表人物()、()。

11.文学史上并称“风骚”的是《》、()。

1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楚辞形式创作了《九章》、《》等作品,其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13.《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的小品文集。

14.代表两汉时期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分为()、()、()、()、()。

班固撰写的《汉书》是一部( )史书。

15.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是唐代的()、()。

16.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称为婉约之宗的词人是()。

17.苏轼,字(),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父亲()、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并称

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并称

作家作品并称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七、文学常识补充1、[初唐四杰]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

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2、[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

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等。

3、[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李杜]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

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5、[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的并称(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6、[豪放派]宋词一大流派。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及并称的作家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及并称的作家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司马迁)(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东汉•班固)(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作者不详)(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战国•屈原)(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东汉•许慎)(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汉代经师汇集)(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作者不详)(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南朝•刘勰)(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现代•鲁迅)(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现代•郭沫若)(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

(战国)(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东晋)(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南北朝)(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

(南宋)(20)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2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22)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作家是湘西作家沈从文。

(24)唐代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孟浩然。

(25)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是唐代的柳宗元。

(26)中国的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27)我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28)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是元代的关汉卿。

(27)元杂剧中最长的剧本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28)我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一、名词解释1、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苏舜钦,字子美。

梅尧臣,字圣俞苏梅并称,其实二人政治态度与诗风均不相同。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2、江西诗派: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因黄庭坚为江西人而得名,但诗派中的其它人均不是江西人。

北宋末吕本中列《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立为创始人,又列陈师道等24名诗人为成员。

宋末元初方回提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但这些诗人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不尽一致,甚至有的否认自己为江西派诗人。

但作为一个创作流派,黄庭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3、苏辛:北宋文学字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

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不同在于苏轼狂放,辛弃疾豪放。

5、窦娥冤:《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

作品的素材,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作品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与官吏的贪污凶残。

热情讴歌了被压迫人民群众英勇坚强的反抗精神。

6、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诗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

所作多议论当世事,切中时弊。

以文章负一代盛名。

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7、四灵派:四灵又叫“永嘉四灵”。

是指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并因其四人的表字或名号中有“灵”字而得名。

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

翁卷字灵舒。

赵师秀号灵秀,。

四灵的大量诗歌清新可诵,爽朗自然。

四灵诗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然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捐书以为诗”。

因而作品极为卑弱浅薄。

对现实漠不关心。

在诗中不能写政治感慨,不能发牢骚不平。

8、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钱塘人。

少负才名。

其文汪洋恣肆,其诗奇怪崛老苍,诗大都散佚。

绝版珍藏:史上人物并称大全

绝版珍藏:史上人物并称大全

绝版珍藏:史上人物并称大全中国历史上习惯把相似能力、职位、出身等等的人做一个并称,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比如天龙八部中还有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可见这样的并称,已经在历史上深入人心,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些并称的历史人物关系,很全很暴力,收藏起来,早晚会用得到的。

远古至春秋战国三皇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伏羲、神农、黄帝;⑦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③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④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两皞太皞、少皞三示太乙、祖乙、太甲。

三仁微子、箕子、比干。

周初三监姬鲜、姬度、姬处。

春秋五霸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②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③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三贵齐桓公时三个小人:竖刁、易牙、开方。

三桓鲁桓公的后代: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三圣孔子、老子、墨子。

孔孟孔子、孟子。

孔门四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

孔门十二哲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有若(子若)、朱熹(元晦)。

孔门七十二贤颜回等。

老庄老子、庄子。

战国四君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屈宋屈原和宋玉。

汉代二祖汉高祖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汉初三雄开国将领:韩信、彭越、英布。

西汉十八侯赞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午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留侯张良、汝阴侯夏侯婴、颖阴侯灌婴、阳陵侯付宽、信下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清侯陈武、清河侯王吸、曲逆侯陈平、汾阴侯周昌、襄平侯纪通、曲成侯虫达。

古代文学家的并称有哪些

古代文学家的并称有哪些

古代文学家的并称有哪些
佚名
【期刊名称】《作文之友》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两司马指汉代词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总页数】2页(P72-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81
【相关文献】
1.古代文学家的并称有哪些 [J], 戢祖义
2.古代名家并称集释 [J], 邵莹
3.对古代作家并称名序排列问题的探讨--兼对元白并称先后一种解释的质疑 [J], 娄彦刚
4.中国古代文学园地中的奇葩——古代留居中国的阿拉伯裔文学家介绍 [J], 褚荣昌
5.并称在古代文学史中的发展流变——评《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 [J], 吕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家、作品并称

作家、作品并称

作家、作品并称一、作家并称1、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2、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班马:也叫“马班”,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

三班:指东汉时期班彪、班固、班超父子三人。

4、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

5、扬马:汉代辞赋家杨雄和司马相如的并称,两人都精于大赋。

杨雄有《长扬》《甘泉》二赋,司马相如有《子虚》《上林》二赋。

6、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

7、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ú)、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其中以王粲文学成就最高。

8、竹林七贤:曹魏正始年间的七位诗人。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以阮籍和嵇康成就最高。

9、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

陆机以文学理论专著《文赋》著称于世。

10、陶谢: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11、沈宋: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并称。

12、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13、王孟: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14、高岑: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15、李杜:指唐诗人李白、杜甫。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6、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17、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18、孟诗韩笔:指孟郊的诗和韩愈的散文。

19、元白: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20、郊寒岛瘦:对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诗歌特征的形象概括。

21、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家。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韩孟。是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韩愈和孟郊。 他们的诗虽风格不一,但都在形式上刻意 求奇,形成一种险怪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他们还主张 以文为诗,议论人诗,使诗有散文化的倾 向。不过,他们在扭转大历以来的平庸文 风上起了一作用,也写出一些好诗。与韩、 孟风格相近的,还有贾岛、卢纶等。
• (8)元白。是指唐代中期由诗人白居易、元 滇 。“新乐府运动”的 发起者。 • (9)小李杜。是指唐未的诗人李商隐和杜 牧。 • (10)三苏。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询和其子苏 轼、苏辙。询称老苏,轼称大苏,辙称小 苏
• (12)温李 温李 •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他们的诗歌风 温庭筠和 晚唐诗人温庭筠 李商隐的并称。 的并称 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浓丽,笔调柔婉, 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浓丽,笔调柔婉,故有 此并称。 此并称。 • (13)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 •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 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 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 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 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 (11)刘柳 ) • 指柳宗元、刘禹锡 。 二人并称,诗风不同:前者 二人并称,诗风不同: 指柳宗元、 峭拔简洁,后者雄豪苍劲。 峭拔简洁,后者雄豪苍劲。《读雪山房唐诗序 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 例》:“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 柳——沉重、内敛、骨峭——淡泊简古;刘—— 沉重、内敛、骨峭 淡泊简古; 沉重 淡泊简古 昂扬、外扩、气雄——风情朗丽 风情朗丽。 昂扬、外扩、气雄——风情朗丽。 刘早年与柳同 登进士( 、 岁),同为官 同为官, 登进士(21、22岁),同为官,共同参加永贞革 同贬南荒, 刘柳”并称, 新(33、34岁),同贬南荒,故“刘柳”并称, 、 岁),同贬南荒 二人友情亦为文坛所感动。柳以柳(广西) 二人友情亦为文坛所感动。柳以柳(广西)易刘 之播(刘有老母。贵州遵义,更苦。 之播(刘有老母。贵州遵义,更苦。刘后被改为 连州刺史);刘为柳送葬,养柳六岁子如己出。 );刘为柳送葬 连州刺史);刘为柳送葬,养柳六岁子如己出。 晚年与白居易结交,又并称“ 晚年与白居易结交,又并称“刘、白”。
文学史上的并称、合称
(1)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年的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第二首 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 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 废江河万古流。”
• (2)王孟。是指盛唐诗人王维和盂浩然。 他们都多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又都具 有新颖清幽,生动形象的特色。 • (3)高岑。是指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他 们都以写边塞诗见长,又有着相近的艺术 风格。名篇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 《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人们把高 岑和王昌龄、李颀等人合称为“边塞诗 派”。
• (4)李杜。是指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他 们并称,不是由于风格相同,而是因为各 自的成就可以相提并论。( • (5)韦刘。是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韦应物和 刘长卿。他们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被看 作“山水诗派”。 • (6)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 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 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十才子为:李端、 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 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