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

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和原因。
2. 通过学习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事件,使学生掌握亚洲革命风暴的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亚洲革命风暴对亚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和原因。
2. 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事件。
3. 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亚洲革命风暴的内在联系。
2. 亚洲革命风暴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和原因。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事件。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1. 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和原因:a.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面临列强的侵略和割据。
b.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民众生活困苦。
c. 亚洲各国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2. 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事件:a. 1899-1902年,菲律宾反抗美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b.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
c. 1917-1923年,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d. 1920-1922年,印度民族大义。
e. 1947-1948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抵抗运动。
3. 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a. 亚洲革命风暴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b. 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c. 亚洲革命风暴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为亚洲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革命风暴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背景和原因:详细阐述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历史条件。
3. 分析主要事件:针对每个主要事件,讲解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掌握亚洲革命风暴的发展脉络。
4. 探讨影响:引导学生从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入手,思考其对亚洲及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
亚洲革命风暴

经过
评价
材料解析题
材料1: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 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材料2:英国殖民当局颁布法令规定,各土邦王公死后若 无直系后嗣,其领地或年金即告“丧失”,由东印度公司收回。 当局利用这种手段先后吞并了萨塔拉、那格浦尔和詹西等土邦, 剥夺了马拉特王公的年金。 ——《世界近代史》 材料3:英国征服印度时,从印度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中 招募了大批雇佣军,即土兵。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中的民族 歧视、宗教感情被践踏,也使得在4万英军控制和监视下的20 万土兵非常不满,反英情绪不断增长。 ——《世界近代史》
四、课后作业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 亚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不懈 的努力,这些斗争和努力总体上呈现为两种典型方 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典型方式分别是什么? 2)简要比较这两种方式在斗争手段、目标、 领导阶级、结果等方面的差异。 3)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了 哪些启示?
评价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根本原因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使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原因 直接原因 英国殖民当局的宗教歧视政策 爆发 密拉特军事起义 1857年 攻占德里,拥立皇帝,成立领导机构 发展 范围扩大,形成占西等起义中心 失败 1859 性质 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主观 封建王公动摇背叛 失败原因 客观 英国力量强大,采取分化瓦解政策 展现印度人民的决心和勇气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迫使其改变策略 遏制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
因
德里保卫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
高二历史亚洲革命风暴

印度民族起义
领 导 参 加 者 对 象
太平天国起义 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
主要是清政府 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
封建王公 主要是土兵
英国殖民者
下列对印度民族大起义与中国太平 天国的不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领导力量不同 B.起义的主要力量不同 C.斗争的直接对象不同 D.中国的背景与英国无关
分析:此题为逆向比较选择题,是 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对历 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 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A 项正确,印度为封建王公,中国为农 民领袖。B项正确,印度为土兵,中国 为农民。C项正确,印度为英国殖民 者,中国为清政府。D项不正确,太 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是受英国发动的鸦 片战争后果的影响。 答案:D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勾结 亚洲成为西方
资本主义的附属
关于巴布教起义过程的 论述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 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 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欧洲市 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 最后就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 织品的故乡。••• •••不列颠的蒸汽机 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 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
亚洲革命风暴
(动画)
1857年印度 士兵使用涂 有猪油的弹 药筒
起义的 导火线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义
起义首先 爆发于 密拉特
附属于 英国的 土邦 英国的
殖民地
德里的战斗(1857年)
1857年印度人民族大起义
一身戎1857 年印 度士 兵起 义后 的废 墟
; https:/// 917自动发卡平台
hwh20jyc
摸一遍吧?那样走出去最容易了!一出这码头,趁个风、趁个流,哗啦啦直开下去,几百上千里,再看你往哪找去!爹真傻。”嘴角扯一扯, “话说回来,他要不傻,也不会有我这么大一个女儿在这里,他还不知道。”裳儿的看法不可谓不正确,但也没想到重银到底需要多少拉力。 她立刻领悟:“我这人,老是不太注意细节。”“注意呢,还是注意的。”苏小横公允道,“只是注意的细节类别不一样。”“细节还有类别 之分?”裳儿好奇。“是。譬如高手持刀对阵,必然注意对方细节。”苏小横道,“只是有人注意对方刀尖造型、有人注意对方刀身是否有磨 损、有人注意对方用的是什么钢、有人注意对方刀上花纹、有人注意对方握刀手势、有人注意对方足尖走位。你诗姐姐大略是‘足尖走位’一 派,你大约是‘握刀手势’一派。”“福家姊姊想必是刀尖派,舟姊姊想必是磨损派。”裳儿咕咕的笑,“笙妹妹呢?刀钢派?”“鉴定一把 刀钢,也是很重要的呵。”苏小横悠然道,“若有可能,我真想把你们全拉上阵,看你们合作一次。”裳儿吐舌:“那皇帝如何招架?对了爷 爷,你看我跟谁合作更适宜?总是你对我们了解最深嘛!”“你师父来了。”苏小横道。蝶宵华果然在采霓身后安步走来,盈盈拜道:“上人 好!裳儿姑娘好!”他只知自己教了个“裳儿”,不知自己教了位苏明裳。“蝶老板客气,”苏小横安祥道,“你与裳儿有师徒之谊,只管叫 她徒儿就好。”“上人言重了,笑花怎敢呢?”蝶宵华抿嘴一笑。他纵然不知裳儿身份,也知道这样的女孩子,绝非池中物,日后怕不还爬得 更高呢!怎肯认一个戏子作老师。“师父笑得真好看!”裳儿在旁边惊叹,“就这一笑的样子,我得学多久才学会呀?”“不必学会,”蝶宵 华道,“你自有你的风韵,何必同我一模一样。”“是么?”裳儿闭了闭眼睛,再睁开,笑着,眸光流转,像是有一大盏琉璃灯在她身上点亮 ,映得人目眩神迷。这果然是个小妖精。小妖精亮闪闪的、笑眯眯的,把刚剥的栗子奉给蝶宵华:“刚剥的。晓得师父你不耐烦亲手剥这个, 可它又要热着才好吃。我一边剥一边给你捂在怀里的哦!”蝶宵华推让着,口称不敢,苏小横发话道:“为着来教裳儿,占了你多少时间、耽 误你多少生意,别说袋栗子,裳儿亲自下厨给你操持一桌豚蹄大席,也是该当的。”蝶宵华笑了笑,接过栗子,慢慢的吃。栗子炒得恰到好处 ,捂得也果然温热。裳儿想起来:“哎呀,我有一句悄悄话要同爷爷说!”急着跳到苏小横身边。所谓悄悄话,当然就是咬耳朵。耳朵之外的 别人,当然就听不到这话了。所以说在别人面前咬耳朵,摆明了把别人排斥在外头,是很不礼貌的。可是裳儿这么可爱、这么光明磊落的要求 说悄悄话,蝶宵华自
人教版高二历史亚洲革命风暴教案

亚洲革命风暴
1.原因
(1)民族矛盾尖锐:19世纪上半期,亚洲大部分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阶级矛盾尖锐: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同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并甘愿为它们所用。
2.特点
(1)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涉及范围广。
(2)都因没有先进阶级领导而失败。
3.典型事件
(1)爪哇人民反荷兰殖民地的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英侵略军的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年)。
(4)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5)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4.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伊朗受到俄、英国的蚕食或侵略。
(2)特点:建立根据地,实行平分财产和共餐制度。
5.印度民族大起义与太平天国比较表
【考题剖析】
(2005年江苏高考题)明治维新中政府对私人近代企业的政策是
A.限制发展 B.取消限制 C.鼓励扶植 D.给予特权
[剖析]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清楚明治政府为发展日本社会经济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其次明确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选C。
亚洲革命风暴课件

2 性质:反封反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3 重大事件 时间
名称
结果
1825—1830 印尼人民反荷兰起义 1838—1842 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 1842—1852 伊朗巴布教徒反英起义 1851—1864 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1857—1859 印度民族大起义
都失败,沉 重打击了当 地的封建势 力和殖民主 义
不同:1 原因不同:印度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中国太 平天国起义虽然与外来侵略有关,但主要矛盾是人民反 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 领导和主力力量:印度领导是封建王公,主力是土兵, 中国是农民
3 斗争对象:印度是英国殖民者,中国主要是清政府, 也包括外国侵略者
4 失败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缺乏先进阶级领导,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 压
2 1该8文57告—发1布85后9英年国印和度印民度族的大关起系义是;否把发一生度了人变民化的?争这议种反变抗化的 实行质为是说什成么是?“心怀叵测”、“虚伪”、“欺骗”、“叛变”
形成:1 新航路开辟,打破隔绝,扩大经济文化的往来;早期 的殖民扩张客观上加强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2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 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亚非拉等地原先的经济结构被打 破,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
顶点
二 印度民族大起义
根本原因:英国高压的殖民统治
1 原因
直接原因:密拉特兵营事件
2 经过: 领导:封建王公 主力:土兵
过程: 密拉特起义
占领首都德里,拥护莫 卧耳王朝末代皇帝,建 立领导机构
形成占西为中心、 起义失败
3 意义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1 没有先进的领导阶级领导
高二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应掌握:欧洲列强对亚洲加紧侵略的范围、主要方式和危害;亚洲革命风暴中的五次重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密拉特事件;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2.通过学习欧洲列强对亚洲加紧侵略,以及亚洲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学生认识到:随着欧洲列强对亚洲主要国家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亚洲各国人民几乎同时用不尽相同的方式进行了反抗和斗争。
3.通过学习亚洲革命风暴中的五次重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到:亚洲各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共同的经历,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通过学习印度民族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国际交往中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必要的。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结果。
它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进步的历史要求。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性质和五次重大起义。
第二,印民族大起义的起因、概况和意义。
重点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与作用是本课重点。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迅速展开,资本主义列强由对资本的渴求转变为对海外市场和原材料的迫切需要,侵略方式也由野蛮掠夺变为商品输出。
这种转变必然导致列强加紧其的侵略活动,使众多的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以及在不同阶段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侵略情况。
能够使学生更加认清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所以,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是本课重点。
印度人民起义是亚洲革命风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民族解放运动。
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印度社会各阶层最终联合起来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人教版 亚洲革命风暴优秀课件

亚洲革命风暴的特点:
1 具有双重革命任务 2 波及亚洲众多地方 3 缺乏先进阶级领导 4 大多数都带有宗教色彩
奉天承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国以及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澳洲的殖民地及附属国女王、拥教者维多利亚: 鉴于种种重大理由,根据和依照在国会集会期间的灵俗两界贵 族和众议院的建议和同意,朕兹决定接收以前委托东印度公司代 为治理的印度地域的政府。 朕对印度发生的祸害和苦难深为哀婉,这些祸害和苦难是由一 些心怀叵测者的行动引起的,他们用虚伪的传闻欺骗他们自己本 国人,因而导致公开的叛变。朕的武力在镇压这次叛变的战场上 已经显示出来。 ——选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文告》 回答:
不同:1 原因不同:印度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中国太 平天国起义虽然与外来侵略有关,但主要矛盾是人民反 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 领导和主力力量:印度领导是封建王公,主力是土兵, 中国是农民
3 斗争对象:印度是英国殖民者,中国主要是清政府, 也包括外国侵略者 4 失败原因:缺乏先进阶级领导,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 压
1 发生了变化。由英王代替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英国改变 该文告针对什么事件而发布的?它对这一事件的真相作了哪些 了殖民统治的策略。 歪曲?
2 1857 该文告发布后英国和印度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把一度人民的争议反抗 实质是什么? 行为说成是“心怀叵测”、“虚伪”、“欺骗”、“叛变”
3 政治形势的变化,英国殖民者分化起义营垒,拉拢 王公贵族,革命阵营 内部发生背叛,封建势力倒戈相 向 4 起义军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 5 英军装备精良,而起义军武器落后
比较印度民族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区别
相同:都是亚洲革命风暴中的重大事件;都沉重打击了 英国殖民者的殖民统治;都显示了人民抗争的英勇精神
亚洲革命风暴.

1、起因 西方列强对亚洲国家地区的侵略 (1)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2)西方列强亚洲国家侵略方式 (3)西方列强侵略扩张造成严重后果
理解马克思的话
英 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 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 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 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印度民族大起义表
起因 过程大事 领导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表
起因 过程大事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密拉特事件、德里起义、占西 中心
领导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表
起因 过程大事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密拉特事件、德里起义、占西 中心 封建王公
无先进阶级领导、英军事镇程大事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密拉特事件、德里起义、占西 中心 封建王公 土兵、人民群众
领导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无先进阶级领导、英军事镇压、 分化 展现了,打击了,遏制了
课堂探讨
1、亚洲革命风暴的特点 2、印度民族大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题
领导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表
起因 过程大事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密拉特事件、德里起义、占西 中心 封建王公 土兵、人民群众
领导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表
起因 过程大事 英高压、民族压迫、宗教岐视 密拉特事件、德里起义、占西 中心 封建王公 土兵、人民群众
领导
主力
失败原因
意义
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相互联系)
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

历史教案:亚洲革命风暴第一章: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1.1 亚洲革命风暴的定义1.2 19世纪亚洲社会的特点1.3 西方殖民主义对亚洲的影响1.4 亚洲各国的民族觉醒第二章:印度民族大义士运动2.1 印度民族大义士运动的起因2.2 章西女王和她的革命活动2.3 印度民族大义士运动的口号和目标2.4 印度民族大义士运动的影响第三章: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3.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3.2 洪秀全和金田起义3.3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衰落3.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第四章:日本的明治维新4.1 明治维新的背景4.2 倒幕运动和戊戌变法4.3 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4.4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第五章:越南的抗法运动5.1 抗法运动的起因5.2 黑色旗和白色旗的抗争5.3 潘佩珠和她的革命活动5.4 抗法运动的影响第六章:朝鲜的独立运动6.1 朝鲜独立运动的背景6.2 三一运动与朝鲜的独立斗争6.3 独立运动领袖金九与韩国临时政府6.4 朝鲜独立运动的影响与遗产第七章: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7.1 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兴起7.2 凯末尔的军事政变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7.3 凯末尔革命中的社会与文化改革7.4 凯末尔革命对现代土耳其的影响第八章:中国的辛亥革命8.1 辛亥革命的前夜:晚清新政与革命潮8.2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成功8.3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格局与南北议和8.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影响第九章:东南亚的抗殖民运动9.1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民族觉醒9.2 越南的抗法战争与独立斗争9.3 菲律宾的独立运动与美菲战争9.4 东南亚抗殖民运动的综合影响第十章: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与遗产10.1 亚洲革命风暴对世界历史的冲击10.2 民族主义与独立意识的传播10.3 亚洲革命风暴中的女性角色与性别议题10.4 亚洲革命风暴的遗产与当代亚洲的政治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补充和说明:19世纪亚洲社会正面临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导致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亚洲革命风暴

三、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大起义
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高潮、顶点
印度民族大起义
四、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原因:民族危机 统治危机
时间:1848——1852年 措施:打击封建武装,建立根据 地,实行平分财产和共餐制度
五、亚洲革命风暴的意义:
打击了
表现了
六、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高压统治,大肆掠夺, 经济恶化,人民不满;
印度土兵 ,压迫歧视,
待遇恶劣,反英活动。 导火线——密拉特事件
2、经过 开始标志——密拉特起义 发展—— 占领首都德里
成立起义领导机构
形成起义中 王公贵族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6、失败原因: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军事上镇压 与政治上分化的两手策略
封建地主阶级取得起义领导权和他 们的叛变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意义:
性质和特点 对印度
对英国 对亚洲
亚洲革命风暴
一பைடு நூலகம்起因
1、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
殖民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印度等 半殖民地:奥斯曼帝国、伊朗、中国等
2、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危害
方式转变: 由凭借武力进行扩张和直接掠夺财富转 向以获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 危害:
社会经济造破坏,国家经济成附庸 下层人民遭压榨,上层人士恨丧失
二、性质
亚洲革命风暴

①自由主义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自由主义潮流:
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 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 年欧洲革命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志和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志和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背景 19世纪上半期 伊朗一方面受到( 世纪上半期, 国的不断蚕食; 19世纪上半期,伊朗一方面受到(俄)国的不断蚕食;(英)国等西方列 强也不断扩大对它的侵略。伊朗的(民族危机)也日益严重。 强也不断扩大对它的侵略。伊朗的(民族危机)也日益严重。伊朗统治 阶级不谋(民族振兴) 反而(横征暴敛) 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阶级不谋(民族振兴),反而(横征暴敛),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经过:(1848)年 起义开始,起义军建立根据地,实行(平分财产) 2经过:(1848)年,起义开始,起义军建立根据地,实行(平分财产) 共餐)制度。(1852)年 起义被镇压。 和(共餐)制度。(1852)年,起义被镇压。
英国残酷的殖民统治——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残酷的殖民统治 A高压统治 高压统治——经济恶化 高压统治 经济恶化 B民族压迫、宗教歧视 民族压迫、 民族压迫
2、经过 、
密拉特起义( ①开始 密拉特起义(1857年) 年 攻占德里,拥立皇帝, ②发展 攻占德里,拥立皇帝,成立领导机构 范围扩大, 范围扩大,形成占西等起义中心 许多(地方王公 也加入起义行列, 地方王公)也加入起义行列 许多 地方王公 也加入起义行列,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③被镇压:(1859年) 被镇压: 年
阶级矛盾尖锐,是爆发革命的重要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是爆发革命的重要原因。
亚洲革命风暴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佛冈中学赖燕飞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欧洲列强对亚洲加紧侵略的范围、目的、方式和危害;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性质和五次重大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密拉特事件;占西女王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能力培养:通过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原因及起义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思想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把亚洲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引导学生认清殖民主义的掠夺本质;通过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宗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国际交往中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必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印度人民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难点:印度人民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课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这张地图(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请大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这些国家受到欧洲列强的侵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着列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我们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亚洲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亚洲革命风暴”这一节。
亚洲革命风暴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其中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我们首先就来了解一下这一次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起义。
讲授新课:一、印度民族大起义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98页,阅读教材中“印度民族大起义”一目,回答下列问题:(打出印度民族大起义地图和问题投影)1、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领导者是谁?2、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何历史意义?生:(参照问题阅读教材)师:提问问题1。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亚洲革命风暴(备课资料)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考查目的:1.联系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有关史实,理解掌握19世纪中期亚洲人民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斗争的概况,说明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通过印度、中国人民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的比较,说明旧式人民起义的局限性。
课内提优题(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题119世纪上半期,亚洲国家中,沦为欧洲殖民地的国家有①菲律宾②印度③印度尼西亚④新加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题2下列哪些亚洲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半殖民地?①中国②日本③奥斯曼帝国④伊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题3亚洲革命风暴掀起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加紧扩张,使亚洲国家民族灾难加剧,民族反抗意识增强 B亚洲国家手工业破产,手工业者大量失业 C广大下层人民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D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题4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起义中,将革命风暴推向顶点的是①爪哇人民起义②伊朗巴布教徒起义③中国太平天国运动④印度民族起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题5据史料记载,1848年印度总督戴贺胥制订了“转属法”,规定没有直系子嗣的王公死后,其领地丧失,转属东印度公司。
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A莫卧尔帝国与英国矛盾激化 B印度各阶层人民强烈不满 C农民、手工业破产 D许多封建王公倒向起义者一边题6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①在民族矛盾激化,印度各阶层反英斗争高涨和情况下爆发②起义由封建王公领导、土兵为主力③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④迫使英国当局放弃对印度的控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题7印度民族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①革命运动的领导者为农民阶级②革命以反对内外反动势力为对象③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革命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题8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是A反帝反封建 B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 C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解放运动 D旧式人民起义题9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B未能形成进步的斗争纲领 C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D斗争较为分散题10材料一……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都始终没有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德里的战斗( 德里的战斗(1857年) 年
练一练: 练一练: 1.亚洲革命风暴所面临的列强侵略方 式主要是( 式主要是( )
A.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 A.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 B.炮舰和商品倾销 B.炮舰和商品倾销 C.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 C.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 D.殖民抢劫和屠杀 D.殖民抢劫和屠杀
思考: 思考:
工业革命给欧美资本 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 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 又给亚非拉地区的 人民带来了什么? 人民带来了什么?
一、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1)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 世纪上半期 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工业革命后,欧洲加紧侵略亚洲,带给众多国 工业革命后,欧洲加紧侵略亚洲, 家更多灾难,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家更多灾难,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3)广大下层人民深受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资本 主义双重压迫,生活困苦,希望赶走外国侵略者; 主义双重压迫,生活困苦,希望赶走外国侵略者;
5.促使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因素 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 A.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 B.土兵的反英情绪日益高涨 B.土兵的反英情绪日益高涨 C.印度社会各阶层对英国殖民统治普遍不满 C.印度社会各阶层对英国殖民统治普遍不满 D.英国殖民者压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英国殖民者压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占领首都德里, 占领首都德里,起义军拥立莫卧儿王朝的 末代皇帝为印度皇帝, 末代皇帝为印度皇帝,成立了领导机构
起义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响应,形成 起义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响应, 了占西等起义中心
1859年 1859年,起义失败
3.结果 3.结果
(1)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的革命纲领 (2)军事形势的变化: 军事形势的变化: 英国殖民者到处调兵谴将,集中于起义中心地区 英国殖民者到处调兵谴将, 政治形势的变化: (3)政治形势的变化: 英国殖民者化化起义营垒,拉拢王公贵族, 英国殖民者化化起义营垒,拉拢王公贵族, 革命阵营内部发生了背叛; 革命阵营内部发生了背叛; (4)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 起义军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 起义军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英军 装备精良,而起义军武器落后; 装备精良,而起义军武器落后;
6.亚洲革命风暴中, 6.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主 亚洲革命风暴中 要矛头指向殖民统治, 要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 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 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点主 要是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要是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 A.社会性质 A.社会性质 C.革命任务 C.革命任务 B.社会主要矛盾 B.社会主要矛盾 D.领导阶级 D.领导阶级
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B.英国殖民者的镇压 B.英国殖民者的镇压 C.英国殖民策略的调整 C.英国殖民策略的调整 D.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4.亚洲革命风暴遭到失败主要是由于
A.王公贵族掌握领导权 A.王公贵族掌握领导权 B.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B.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C.未形成进步的斗争纲领 C.未形成进步的斗争纲领 D.斗争较为分散 D.斗争较为分散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
2.亚洲革命风暴 (1)含义: 含义: 19世纪的亚洲各国人民 为了反抗资本 世纪的亚洲各国人民, 19世纪的亚洲各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 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封 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封 民族解放运动。 建压迫,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建压迫,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2)性质: 性质:
内容概述: 内容概述:
1.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 2.印度民族大起义 2.印度民族大起义
重难点展示: 重难点展示:
1.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1.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3.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在印度的高压统治,民族矛盾 根本原因: 英国在印度的高压统治, 激化。 激化。 2.起义概况 直接原因: 1857年的密拉特事件 (导火线) 直接原因: 1857年的密拉特事件 导火线) 发 展: 地区的扩大和部分封建王公的参加并 取得领导权
2.起义概况: 起义概况: 起义概况 1857年 1857年,密拉特士兵和人民发动起义
பைடு நூலகம்重点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3.主要表现
时间
1825~1830
名称
爪哇人民反荷起义
影响
阿富汗反英起义 1838~1842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反英起义
1851~1864 1857~1859
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25年,印尼一王子 年 1838年阿富汗人民 年阿富汗人民 蒂博尼哥罗 1851年--1864年中国爆发了 年 年伊朗巴布教徒 年中国爆发了 1848年伊朗巴布教徒 抗英武装起义赶走英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 在爪哇岛发动 起义, 起义,起义队伍发展到 侵略者。英军1842年, 侵略者。英军 年 国内外反动势力。 国内外反动势力。 10万人。一直坚持到 万人。 万人 反荷兰殖民者的 1857--1859年印度 年印度 重新集结力量, 重新集结力量,镇压阿 1852年。 年 武装起义。 武装起义。 富汗人民起义。 富汗人民起义。。 民族大起义。 民族大起义
2.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印度民族 大起义的相同点是( 大起义的相同点是( ) A.都实行了平分财产的制度 A.都实行了平分财产的制度 B.都由封建王公领导 B.都由封建王公领导 C.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C.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都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D.都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3.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7.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7.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许多王公成为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 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 )
A.起义以反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 A.起义以反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 B.起义具有反封建、 B.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 起义具有反封建 C.封建王公已演化成资产阶级 C.封建王公已演化成资产阶级 D.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级矛盾 D.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级矛盾
4.历史意义 4.历史意义
(1)性质: 性质:
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 印度土兵为主 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 封建王公领导的 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 民族大起义。 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
(2)意义: 展现了…… 意义: 展现了……
打击了…… 打击了…… 遏制了…… 遏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