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改病句专题训练教学内容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并修改文章中的病句,提高写作质量。
3. 培养学生的细心阅读和修改习惯,提高语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分析典型病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改文章中的病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2. 采用分组讨论、互相评改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练环节:1) 教师出示典型病句,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3. 实践环节:学生互相交换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修改病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学生写作实践,观察病句修改对写作质量的提升效果。
七、教学资源1.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
2. 典型病句示例及修改指导。
3. 学生作文样本。
4. 修改病句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第二课时:讲练结合,分析典型病句。
4. 第四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反馈。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从自己的作文中找出五个病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2. 选做:收集生活中的病句,与同学交流修改心得。
3. 写作练习:以“我的周末”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所学修改病句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复习修改病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复习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讲解与示范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病句进行讲解,示范如何修改病句。
例句1:小明跑得比小红快。
(成分残缺)修改:小明跑得比小红快多了。
例句2: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甜。
(搭配不当)修改: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更甜。
例句3: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和一条黑色的裤子。
(语序混乱)修改: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一条黑色的裤子。
3.练习与互动教师给出一些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修改。
学生展示修改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病句练习:(1)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成分残缺)(2)小明的成绩比小红好,但是小红的体育更好。
(搭配不当)(3)妈妈做的菜很香,我很喜欢吃。
(语序混乱)查找成分残缺的部分,进行补充。
调整词语搭配,使其合理。
理顺语序,使句子通顺。
5.实战演练教师给出一些含有病句的段落,让学生独立修改。
学生展示修改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实战演练:有一天,我去公园玩。
公园里的人很多,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打太极拳。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喂鸽子,他拿着一把鸽食,鸽子飞过来吃。
我觉得很好玩,于是我也买了一袋鸽食,开始喂鸽子。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一些病句,尝试进行修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病句类型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每种病句的特点,例如,在讲解成分残缺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句子缺少的部分,理解句子完整的结构对于表达清晰的重要性。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句子,“他去了学校”。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修改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的讲解: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反复推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病因,引出本课内容。
2. 讲解:讲解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病句类型,以及修改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找出彼此的病句并修改。
4. 总结:教师点评,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下一节课分享并互相修改。
2. 布置一道写作题,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病句的避免。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结合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成分残缺原句:他今天很开心。
修改后:他今天很开心,因为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2. 案例二:搭配不当原句:他的衣服很漂亮。
修改后:他的衣服很漂亮,颜色搭配得很和谐。
八、课堂活动1. 病句接龙:学生分组进行病句接龙游戏,每组轮流提出一个病句,下一组需将其修改正确。
2. 病句辨析比赛:学生分组进行病句辨析比赛,找出并修改句子中的病句。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让学生收集亲朋好友的作文,找出其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反馈。
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病句的避免,收集并进行评价。
十、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编辑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修改病句的经验和方法。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和修改病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3.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独立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 让学生能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教学准备:1. 病句示例:找出明显有错的句子。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明显的病句,让学生找出并说明原因。
2. 学生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
二、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学生通过示例,理解并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三、练习修改病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2. 学生分享修改过程和心得。
四、学生自主修改作文(10分钟)1. 学生互换作文,找出其中的病句。
2. 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改正作文中的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心得。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修改作文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继续练习修改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师选取一些修改后的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欣赏。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修改病句方面的进步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通过例句学习修改病句1. 教师通过展示典型病句,引导学生识别并分析其错误所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修改病句,学习如何调整词语和句子结构以纠正错误。
七、小组合作修改病句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篇含有病句的作文。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找出作文中的病句并修改。
3. 各小组分享修改过程和结果,讨论不同修改方法的优劣。
八、运用修改病句的原则1. 教师介绍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如保持原句意思不变,尽量减少对原句的改动等。
六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分析典型病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3. 进行修改病句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难点:对复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审题、修改病句。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
3. 示范:出示典型病句,进行示范修改,让学生明白修改过程。
4. 练习:布置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修改较复杂的病句。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修改病句常见类型:修改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五条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病句,并尝试进行修改。
2. 针对修改后的句子,写出修改的理由和依据。
3. 提交作业时,附上自己的修改心得。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共同探讨病句的修改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修改病句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修改病句专项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修改病句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修改病句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修改句子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病句示例,引导学生发现病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修改病句。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修改病句的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讨论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2. 修改方法添加缺失成分调整搭配关系调整语序删除重复啰嗦部分调整前后矛盾内容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修改一篇自己写的文章,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
2.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分析与修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修改病句的专项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践练习中,学生能够发现和修改句子中的错误,培养了一定的细心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了团队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不够到位,今后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改进。
实践练习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可以让学生修改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段落,找出并修正其中的病句。
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病句类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修改病句专题训练上课讲义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然后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修改后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
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3、修改病句的窍门:(1)缩句法。
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运用缩句法,缩为“兴安岭是季节”,显而易见“兴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
正确改法:①删去“季节”。
②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2)分类法。
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常见的有: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遇到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在小学教材中,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十一种类型:1、用词不当: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看是否通顺,明确,和词是否用得妥当有很大的关系,用词不当,主要是有下面的几种情况:(1)褒词贬用或贬词褒有。
如: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附合他。
改: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赞同他。
李明同学很顽强,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改:李明同学很固执,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2)用表示整体的词来说个体:如:我家总共有五个人口。
改:我家总共有五个人。
爷爷给我卖了四本书籍。
改:爷爷给我卖了四本书。
(3)有的同所说明的对象不相称。
如:李老师很爱戴学生。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修改简单的病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修改后的句子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修改病句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发现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3. 实践:教师给出一些病句,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修改病句的情况,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6. 作业:学生回家后,找一些自己的文章或作业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写在笔记本上。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笔记本的记录,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对自己的日常表达进行审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修改,培养合作精神。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名人名言或名篇佳句,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魅力。
2. 学生尝试将自己的修改病句的过程,写成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修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并巩固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修改作文中的病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修改病句的技巧及与他人合作修改作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2.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病句实例,引发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思考。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个典型病句,讲解修改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
5. 成果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大家共同点评。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修改病句技巧进行总结,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语言表达。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结合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病句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实例: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 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让学生在修改病句时有所依据。
3. 修改病句工具:提供一些修改病句的参考资料或工具,如语法书籍、在线词典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实例,讲解修改病句的技巧。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修改作文中的病句。
三年级语文病句教案及练习
三年级语文病句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概念,认识到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修改病句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找出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恰当的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病句实例,引起学生对病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常见问题。
3. 示范:教师展示修改病句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找出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讨论:学生相互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道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简介1. 成分残缺:在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意思,添加缺失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不通顺。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意思,调整词语搭配,使句子通顺。
3.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混乱,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意思,调整词语顺序,使句子意思明确。
4. 重复啰嗦:句子中出现重复的词语或意思,造成句子累赘。
修改方法:删除重复的词语或意思,使句子简洁明了。
5. 语义错误:句子中的词语用法不当,导致句子意思错误。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意思,改正词语用法,使句子意思正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对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修改病句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初步感知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病因,学会对症下药。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让学生谈谈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病句的修改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2.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组病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病句的病因,并给出修改意见。
3. 活动过程:a. 教师为学生提供病句案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b.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修改过程和修改后的句子。
c. 教师对各小组的修改情况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修改病句。
4. 活动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二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原则。
2.2 教学内容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多余等。
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简化语言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
第三章: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修改病句。
3.2 教学内容方法与技巧:查找病因、调整词序、删除多余词语、补充缺失成分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四章:病例分析与修改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和方法。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和方法。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总结修改病句的主要原则、方法与技巧。
拓展病句修改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修改病句的主要原则、方法与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提高写作质量。
第六章:练习与巩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设计多种类型的病句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修改。
6.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下册修改病句教案
五年级下册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学会修改病句。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理解句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修改病句的技巧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句子表达更准确、通顺。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让学生了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借鉴。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病句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病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病句,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特点及修改方法。
第二课时:修改病句技巧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讲解:介绍修改病句的技巧,如替换词语、调整语序、补全成分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巩固所学方法。
第三课时:修改病句实践1. 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2. 讲解:分析修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修改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课时:病句修改评价1. 导入:让学生展示修改后的病句,互相评价。
2. 讲解: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注意事项。
3. 课后作业:布置修改病句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1. 导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修改病句的认识。
2. 讲解:拓展病句修改的相关知识,如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综合性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修改病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病句修改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第一章:了解病句的原因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病句产生的原因,认识到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解释病句产生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成分多余、搭配不当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病句的原因。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讨论为什么需要修改病句。
1.4.2 讲解病句产生的原因。
1.4.3 分析典型病句案例。
1.4.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病句的产生。
第二章: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修改病句的方法,如找出主干、检查修饰语、调整句子结构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4.2 分析典型病句案例,示范修改过程。
2.4.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修改病句。
第三章: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与修改3.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辨析和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学会修改。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修改常见病句的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常见病句类型的特点。
3.4.2 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修改。
3.4.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辨析和修改病句。
第四章:修改病句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修改病句,提高写作质量。
4.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写作,让学生学会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主修改病句,提高写作能力。
4.4 教学步骤:4.4.1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修改病句。
4.4.2 学生完成写作后,互相交换作品,进行病句辨析与修改。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通过评价与反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修改病句方面的优点与不足。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
2.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识别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
2. 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理解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
2. 灵活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准备1. 病句案例库。
2. 修改病句的技巧提示。
3. 练习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病句。
2. 学生分享病句案例,教师总结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
二、讲解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类型(10分钟)1. 教师讲解病句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类型的病句,如语序不当、重复啰嗦等。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展示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如找出病因、逐个解决等。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
四、练习题(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自己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病句案例,进行修改练习。
2. 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病句诊断游戏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提供一句病句。
其他组的学生尝试找出病句的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
教师点评并总结每个错误类型。
活动二:病句修改比赛教师准备一些病句句子,分发给学生。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尝试修改这些病句。
结束后,教师选取一些修改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七、教学评价评价一:病句修改练习教师在课后布置修改病句的练习题。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3. 通过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原因2. 修改病句的方法3. 修改病句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改复杂的病句。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和修改病句。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初步了解病句的特点。
2. 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3. 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如替换、添加、删除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修改一些复杂的病句,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总结。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3. 通过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原因2. 修改病句的方法3. 修改病句的实践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改复杂的病句。
【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和修改病句。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初步了解病句的特点。
2. 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和常见的病句类型。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的习惯。
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 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判断病句类型。
2. 修改病句,保持原句意思不变。
第一节:了解病句的原因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病句产生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成分多余、搭配不当等。
2. 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感知病句的存在。
教学活动:1. 讲解病句产生的原因。
2. 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找出病因。
练习活动:1.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病句,并找出病因。
2. 互相交换,互相修改,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二节:学会修改病句教学内容:1. 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如添加、删除、替换等。
2. 引导学生如何保持原句意思不变,进行适当的修改。
教学活动:1. 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
2. 进行一些修改病句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
练习活动:1. 让学生修改一些典型的病句,运用所学方法。
2. 互相交换,互相修改,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三节:搭配不当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搭配不当的原因,如词义混淆、词性混淆等。
2. 学会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
教学活动:1. 讲解搭配不当的原因。
2. 进行一些搭配不当的修改练习。
练习活动:1.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搭配不当的病句,并修改。
2. 互相交换,互相修改,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四节:成分残缺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成分残缺的原因,如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等。
2. 学会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教学活动:1. 讲解成分残缺的原因。
2. 进行一些成分残缺的修改练习。
练习活动:1.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成分残缺的病句,并修改。
2. 互相交换,互相修改,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五节:成分多余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成分多余的原因,如多余的修饰语、多余的连接词等。
2. 学会修改成分多余的病句。
教学活动:1. 讲解成分多余的原因。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
小学修改病句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修改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表意不明等。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出病句的病因,进行准确修改。
四、教学准备:1. 病句示例: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用于教学演示。
2. 修改工具:提供一些修改病句的辅助工具,如词语搭配表、语法规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总结:对本节课的修改病句方法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避免病句的出现。
5. 作业:布置一些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案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修改病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个人练习: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练习,自主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活动:1. 病句识别:让学生阅读一些文章,识别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标记。
2. 病因分析:让学生针对标记的病句,分析其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供教学使用。
2. 修改工具箱:提供一些修改病句的辅助工具,如语法规则表、词语搭配表等。
3. 文章模板:提供一些文章模板,让学生在进行修改练习时有所参考。
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句子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表意不明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句子的原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修改不同类型的病句。
2.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引起学生对病句修改的重视。
2. 讲解与示范:分析并修改典型病句,让学生了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总结修改病句的规律。
4. 拓展提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搜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分享。
2. 写一篇短文,尽量做到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对病句修改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和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互动提问: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问病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活动:1. 病句辨析:学生分组进行病句辨析比赛,提高学生对病句的识别和修改能力。
2. 修改病句接力:学生分组进行修改病句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病句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病句,并分享修改过程和心得。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病句修改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病句修改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修改病句接力比赛中的表现。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修改作文中的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修改通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识别和修改病句。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引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重视。
2. 讲解:举例讲解各种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修改病句。
3. 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病句的心得,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分析并修改。
2.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病句的避免。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挑选几个典型的病句案例,分析其病因及修改方法。
2. 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病因和修改过程。
3. 案例分享: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和经验。
七、病句辨析练习1. 设计练习题:出一系列病句辨析题目,让学生判断句子是否存在病句,并指出病因。
2. 练习解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3. 练习反馈: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提醒注意事项。
八、修改病句实战演练1. 设计作文题目: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作过程中注意病句的避免。
2. 学生作文:学生按要求完成作文,教师选取部分作文进行病句分析。
3. 修改指导:针对选取的作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
九、病句修改技巧与策略1. 技巧讲解:讲解一些修改病句的技巧,如如何调整语序、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修改病句专题训练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然后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修改后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
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3、修改病句的窍门:(1)缩句法。
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运用缩句法,缩为“兴安岭是季节”,显而易见“兴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
正确改法:①删去“季节”。
②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2)分类法。
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常见的有: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遇到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在小学教材中,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十一种类型:1、用词不当: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看是否通顺,明确,和词是否用得妥当有很大的关系,用词不当,主要是有下面的几种情况:(1)褒词贬用或贬词褒有。
如: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附合他。
改: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赞同他。
李明同学很顽强,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改:李明同学很固执,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2)用表示整体的词来说个体:如:我家总共有五个人口。
改:我家总共有五个人。
爷爷给我卖了四本书籍。
改:爷爷给我卖了四本书。
(3)有的同所说明的对象不相称。
如:李老师很爱戴学生。
改:李老师很爱护学生。
我们大家都很爱护李老师。
改:我们大家都很爱戴李老师这头猪长得很胖。
改:这头猪长得很肥。
(4)有的词语应该是重的说轻了,有的词语应该是轻的说重了。
如:班长对我们班级的贡献非常卓越。
改:班长对我们班级的贡献非常大。
少先队员们明天将要到实验田去考察。
改:少先队员们明天将要到实验田去参观。
2、搭配不当,词语用在句子里总要作为一定的成分之间的配合关系。
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谓搭配不当的,如:老师布置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五实行了。
改:老师布置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五完成了。
这学期,李明的学习成绩大大的增加了。
改:这学期,李明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了。
大家都注意学校的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改:大家都注意学校的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就有保障。
我们的力量无比强壮。
改:我们的力量无比强大。
(2)动宾搭配不当。
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改: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我一定要发挥优点,改进缺点。
改: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长安是美丽的季节。
改:长安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校园里充满着复杂的声音。
改:校园里充满着嘈杂的声音。
3、词序颠倒。
句子中的词语的位置排的不对,结果产生了语法上的错误,引起意义上的混乱。
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改: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在学习雷锋活动中同学们普遍觉悟提高了。
改: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同学们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改: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4、重复累赘。
一个句子,如果用了很多重复的词语或形容堆砌,也会使句子成为病句。
如:这是一朵很美丽、很漂亮、很好看的花。
改:这是一朵很美丽的花。
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改:我不禁笑出声来。
(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5、前后矛盾。
一句话的意思前后应该符合事理,不能前后矛盾。
如:我和李明同学一前一后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改:我和李明同学一前一后地走出学校。
(或:我和李明同学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这篇发言稿我完全同意,但是,有的地方还需要修改。
改:这篇发言稿我基本上同意,但是有的地方还需要修改一下。
6、前后脱节。
就是一句话的意思还没有说完,就又另起炉灶,说别的事去了。
所以,造成句子的前言不搭后语。
前后意思脱节。
如:这本书有声有色。
改:这本书写得有声有色。
我的家乡是锦州市人。
改:我的家乡是锦州市。
(或:我是锦州市人。
)7、成分残缺。
一个句子如果缺少必要的成份,就不是完整的句子。
这种病句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如:(1)主语残缺。
为了夺取泸定桥,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
改:为了夺取泸定桥,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
全校加倍努力,争当“三好学生”。
改:全校同学加倍努力,争当“三好学生”。
(2)谓语残缺。
秋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
改:秋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开得十分鲜艳。
(3)宾语残缺。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
改: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
我们转走了。
改:我们转走了一个学生。
8、结构混乱:把两个句子混在一起,结果使句子不通顺。
如:今天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是多么幸福。
改: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
(或:今天我们是多么幸福。
)我一定要做好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工作。
改:我一定要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
9、滥用虚词。
虚词是指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六类。
这六类词之间存在一些混用的问题,每类词内部也存在着混用的问题。
所以说,虚词混用的现象是比较复杂的。
现选择其主要的、常见的虚词混用的句子,分析一下,如:(1)副词滥用: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总是忘我地工作着,每天老晚就回家。
改: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总是忘我地工作着,每天老晚才回家。
(2)助词混用:这样地检查,老师不同意。
改:这样的检查,老师不同意。
他的数学作业总是做地那么好。
改:他的数学作业总是做得那么好。
(3)连词混用:他们先后为少年儿童题了词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改:他们先后为少年儿童题了词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0、分类不当:有些句子,由于对事物分类不当,而造成意思含糊,词语累赘的病句。
参加联欢会,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
改:参加联欢会,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和机关干部。
11、逻辑错误。
用词造句和写文章,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情意,这里就有个表达合不合情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合不合逻辑的问题。
这方面的病句如: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主流。
改: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小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内容空洞。
改:小学生写作文,切忌内容空洞。
修改病句常用符号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修改病句(练习)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让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30、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31、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2、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33、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35、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36、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37、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38、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39、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40、《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41、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42、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43、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44、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45、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46、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7、《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48、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49、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tu50.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51.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52.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5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54.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55.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作业一:修改病句1、街道上静悄悄的,行人络绎不绝。
2、电脑的作用非常广大。
3、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4、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青菜和西瓜。
5、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6、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经得起考察。
7、张老师的身材非常健康,步伐非常迅速。
8、我们班的董辉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
9、爷爷对我是那么的爱戴。
10、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