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通过图片或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展示法:展示图片或实例。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动物的迁徙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举例法:举出具体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例。

2.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光照、食物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来展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实验或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讨论或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5.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展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强调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平安城中学张雅楠一、概念分析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

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

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引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讨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提出问题:“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生物适应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2.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北极熊的白色fur、沙漠中的植物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看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如何影响生物。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

3.2 教学内容:讨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概念。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如水对鱼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对生物影响的看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4.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如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动物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五章:保护环境,保护生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对保护生物的重要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3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3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3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篇教学分析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应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多媒体录像、收集资料并分析、讨论、交流获得。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因素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实际,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反映植物间、动物间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关系的图片和录像。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资料。

教学程序一、情景激疑:1、媒体展示:呈现生物关系的一组录像,请学生观察。

2、设置问题,引导激疑:(1)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几种生物?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的意见,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启发:生物界中是否所有的生物之间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从而顺利地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等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讨论,找出它们之间各自的关系: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的画面中都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互助关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在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的画面则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斗争关系。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图片,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海洋中的鱼、森林中的老虎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

2. 讲授新课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温度过低会导致某些动物冬眠等。

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并举例说明。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讲解生物因素的概念,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种内关系(如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和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北极熊的白色皮毛等。

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

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3. 实验探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准备实验材料(鼠妇、盒子、湿土等),设计实验装置(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生物影响环境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态平衡5. 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维持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生物模型或实物标本。

3. 课堂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如沙漠植物、北极熊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知识拓展: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 总结提升: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爱自然。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生物必须适应()才能生存。

2. 选择题:下列哪个例子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A. 沙漠植物B. 北极熊C. 蚯蚓改良土壤D. 树木阻挡风沙)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如校园、家庭、社区等。

3.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和环保计划,关注实践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课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4.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法选择合作交流、实验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查询书籍、、录像、准备实验材料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 2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

[一]生物的生存以来一定的环境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3.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4.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导入新课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

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相互讨论归纳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和温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你的假设。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土壤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

2. 实例分析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概述讲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2. 生物适应环境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的耐旱特性、鱼类的呼吸等。

3. 生物影响环境分析生物如何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

5.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如低碳生活、植树造林等。

六、生态环境的多样性1. 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2. 分析不同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3. 探讨生物如何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存与繁衍。

七、生物圈的概念1.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

2. 分析生物圈中各种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要爱护保护。

八、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介绍环境污染的种类,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如生物富集现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

九、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 讲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降水量变化等。

2. 分析气候变化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如极地冰川融化、干旱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篇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2、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三、《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归纳总结四、《教法》以“一案三为主”为模式的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五、《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观看视频《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导入:自然界中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生物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学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三)自主研学、合作探究1、出示自主研学一,分组让学生回答。

2、展示图片和资料,分析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1)阅读黄粉虫幼虫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展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

(3)小组长领着同学们实施计划,让学生画实验记录表(4)学生分组实验,把黄粉虫幼虫放置后,静置五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黄粉虫幼虫在两种环境中的个体数量,把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中。

(等待5分钟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1、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10条黄粉虫幼虫做实验?只用1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5)五分钟后,学生统计实验数据,求出平均值。

(6)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7)表达交流: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黄粉虫幼虫有影响?4、出示自主研学二,分组让学生回答。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环境影响生物3. 生物影响环境4. 生态环境的保护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具体实例。

2.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生物适应环境: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举例说明,如沙漠植物、极地动物等。

3. 环境影响生物:分析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4. 生物影响环境:讲解生物如何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5. 生态环境的保护: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

7.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理解和应用。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自然风光、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概念2.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 环保意识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 准备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游戏或活动道具。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要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讲述生物与环境的概念,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如沙漠中的植物、极地动物等。

4. 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食物等。

5. 讲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

7.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PPT,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8. 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情感。

(2)使学生逐步形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海洋中的鱼、森林中的猴子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分类: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光:通过展示植物向光生长的图片,讲解光对植物的影响,如光合作用、向光性等。

同时,举例说明光对动物的影响,如动物的昼夜节律。

(2)温度:以北极熊和热带鱼为例,说明温度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植物分布,讲解温度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3)水:通过展示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生物图片,讲解水对生物的影响,如植物的需水量、动物的水适应性。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种内关系:讲解种内关系的两种类型,即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举例说明蜜蜂、蚂蚁等群体生物的种内互助行为,以及同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的种内斗争行为。

(2)种间关系:讲解种间关系的四种类型,即捕食、竞争、寄生和共生。

通过展示猎豹捕食羚羊、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蛔虫寄生在人体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等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四种种间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话题,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环境?2.概念解析(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生物和环境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讨论,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0分钟)教师结合具体例子,向学生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a.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生物需要环境提供食物、水、空气和生存空间;b.生物的生态位:不同生物栖息的地方、获得食物的方式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c.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生物的繁殖行为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过度繁殖可能导致环境的破坏;d.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森林砍伐、工业污染、气候变化等。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a.生物的适应性:不同生物对环境要求的适应能力不同;b.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线、土壤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c.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生物种群、分布和食物链的影响。

5.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a.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b.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美学和生存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人类的活动导致许多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失衡;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等。

6.案例分析:城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城市环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对生物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生物栖息地减少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内容1.环境与生物的互动关系: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逆境适应和生物与环境的互利共生。

3.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掌握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环境与生物关系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个问题:“环境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什么影响?”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针对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一些基本的解答,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适应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3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生物与环境的实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例如,让学生以鱼类为例,探讨鱼类对水质的要求及适应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如何保护水环境。

4.小组讨论报告(2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就他们讨论过的问题向全班汇报,并与全班共同分析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活动设计(30分钟)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进行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小活动,例如小组成员一起制作环保手册,介绍如何保护环境的常识和方法。

6.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要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环境,建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结果,评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活动参与度: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习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以及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概念分析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

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

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

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并能说出生态因素具体包括哪些因素。

2.通过探究实验初步体会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3.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4.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影响鼠妇生活因素”实验,研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合作设计实验、尝试在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合作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在科学探究中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2.形成爱好实验动物的情感。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

(2)探究实验活动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3)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2.难点:(1)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做出假设,并模仿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试验。

(2)实验结果的分析。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你认为什么是环境?学生活动:有的学生说:环境就是空气清新,草本茂盛。

有的还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假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教师活动:你们从周一到周五的主要任务是上学,你们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

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

学生活动:有同学意识到: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教师活动:咱们正在上课,教师在上课,同学在听课,但是假如现在有个别人开始说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你们听课。

这种情况如经常发生,势必会影响你们的发展,那么,这个同学就构成了影响你们生存的因素。

构成了环境。

像刚才同学说的“空气清新,草本茂盛”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鲜花,假山、流水”让我们身心愉悦,那么这个做小动作的人、空气、草木、鲜花,假山、流水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它们被称作环境。

学生活动:学生听课,总结环境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他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这样既能提醒不专心的同学回到课堂,又能将身边现象应用于课堂。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自主预习请大家完成课时练知识点一自主预习部分完成课时练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各组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除了水影响鱼的生存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鱼的生存?2.结合课本13页图1—12,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学生认真观察,合作讨论,找出答案展示交流教师点拨:通过这些例子突出: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一本质。

1.温度,阳光,其它的鱼,水草等2.对于小麦这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水、空气,还有蚜虫、七星瓢虫、蚯蚓、老鼠等通过以上的回答我们就可以说:阳光是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

学生仿照老师句型造句:水是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空气是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光是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通过这样反复练习,同学们就会举出更好的例子,并实现知识的迁移那么,这么多的因素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将这些因素分为两类呢?学生试图分类总结各抒己见。

教师学生共同总结:这些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强调: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经历,夏天当搬开石头或花盆是及时没有碰到鼠妇,也没动手捉它,它就四处乱爬?是他们胆子小吗?鼠妇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受得了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回答)几位同学分析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只是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确。

因此,我们把这些看法作为这个问题的假设的答案,怎样验证谁说的假设对呢?(学生回答通过实验来验证)老师也同意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今天就先设计出实验方案。

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选择听起来最合理的假设(环境变明亮使鼠妇爬走)去验证。

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根据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实验的设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完成)1.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是由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学生各抒己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补充)2.实验中改成都是干的土壤好吗?还是改成是湿的土壤好?为什么?(学生根据所给问题提示,设计实验步骤)3.实验中每组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吗?4.是把鼠妇放进去就计数,还是静置几分钟待它脱离了刺激的影响后再计数?为什么?设计意图: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明白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如何找出实验的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5.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额平均值老师进行点拨: 1.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 2.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分组讨论总结分析讨论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主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课时练知识点学生思考,发表意见:1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2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3体现了捕食关系4寄生关系讨论:结合课本19页的相关内容。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下面一个问题: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全面理解。

对比各种关系,区别、对比,加深理解。

学生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蚯蚓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师启发学生:哪位同学知道不同的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而生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普遍的。

出示蚯蚓图片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更多例子学生讨论,蚯蚓是怎么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总结: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设计意图:通过例子和举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小结:生物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在生物与环境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改变,适应环境。

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种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我们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一个探究实验,尽管在课堂实现很难,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探究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本课堂设计避免了课堂活动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忽略生物学观点的形成这一突出问题。

概念原理的建立绝不是只通过说教就能实现的,必须通过亲自的实践与体验,所以对于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都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自己感悟。

可以说没有实践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观点的建立。

让学生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将环境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