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 科学观察 学案设计(1)

科学观察【学习目标】1.知道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能认识实验室常见科学仪器,以及知道仪器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认识实验室常见科学仪器,以及知道仪器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
1.看图回答问题(1)课本图中横线是直线吗?(2)观察课本中的图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眼睛判断.实际结果.2.在自然界中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为了扩大观测内容和范围,科学家设计和制造了很多____________ 以拓展人类的观察能力。
科学观察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的_____________。
3.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二、生生合作,探究学习1.科学研究方法一.观察观察手指的指纹.我能完成书本活动内容!2.拓展观察力(各类观测仪器)我知道下列观测仪器的作用.3.我学会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1.观察与实验一.完成书本活动。
2.实验与观察二(鸡蛋沉浮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实验时,实验目的要明确,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及其用途烧杯——(盛放食盐水和鸡蛋)、食盐、鸡蛋药匙——(添加食盐) 玻璃棒——(搅拌)步骤.(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完成表格记录。
生鸡蛋会,最后。
(3)分析上浮的原因。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每年都会出现溺水死亡的报道,假如人在水中是浮的,而不是沉的,该多好!世上真的有这样一个海,人可以躺在水上看书,有兴趣的话大家上网查一下相关资料。
四、真情体验,自主提升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2.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需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3.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是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B.观察除了眼看、耳听外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C.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D.观察要有目的和对比4.下列关于观察方法认识,不正确的是()A.观察要有目的B.观察要有顺序C.观察要有对比D.观察就是用眼睛看5.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是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是_____用做少量物体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学案浙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学习难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看谁找的快:找一找下列图片有什么不同一、用心观察2、进行P13指纹观察,并完成书本填空3、观察右图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 ,再用工具进行测量,结果是通过上述观察与实验,对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总结】:观察会受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的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拓展观察力1、可以通过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如叶绿体、红细胞、神经细胞等。
2、可以通过观察更加遥远的世界,如银河系3、可以通过观察运动的过程,如乒乓球从落地到弹起的整个过程。
三、观察记录与整理1、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描述、纪律和纪律等方法。
如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的是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使用的是记录法。
2、自学书本P15读图,并完成书本填空。
3、在实验室,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
仔细观察实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的,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四、观察与记录1、图1-40的活动中需要的仪器中,除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还要用到。
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该使用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3、活动:1)、将新鲜的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你猜测鸡蛋会。
2)、在烧杯力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最后。
4、猜想一下,鸡蛋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拓宽视野]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是与细菌学家弗雷明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
有一次,弗雷明进行葡萄菌的培养。
可是当他把菌种放到培养皿中之后,因故没有及时处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科学观察》说课稿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科学观察》说课稿一、教材背景科学观察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适用于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教材。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度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科学观察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观察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2.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记录观察结果;–能够运用观察结果进行推理和解释。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学生对科学观察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学生对观察方法的掌握以及观察过程的记录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策略1. 科学观察的概念及重要性(15分钟)•向学生介绍科学观察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科学家要进行观察?–观察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观察对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观察方法与步骤(20分钟)•介绍观察的基本方法:用眼睛、耳朵、鼻子、口感、触觉等感官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步骤,如准备观察工具、观察前的设想、观察中的记录等。
•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过程的记录方法(15分钟)•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观察记录方法,如文字记录、绘制观察图表等。
•示范如何使用文字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数据,吸取规律,提出合理的解释。
4. 综合应用(20分钟)•设计一个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观察与分析,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观察是什么吗?观察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讲授科学观察的概念及重要性(15分钟)•通过教师讲述和举例的方式,向学生解释科学观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教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教学重难点1.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2.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3.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观察的方式包括眼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还包括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家来找茬!什么是科学观察?观察根据是否借助观察工具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是否提供数据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导学活动:观察指纹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3.比较一下:自己右手食指指纹和同桌的相同吗?4.结论?小结:观察要有序;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进行比较;观察要启发想象。
观察:……科学发现往往来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
我们的判断为什么会产生失误一、用心观察234。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1.3科学观察 导学案(教师版)

1.3科学观察导学案
【例4】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______,仔细观察实验
表格记录法 C.文字描述法 D.
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成结构图形此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图形记录法。
(第
7.如图各个格子中不同形态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
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形态应是(
由每一排都是不同的三个脸孔可以推断出最后一个应该选C
还是竖着的一排,都是不同的面孔,所以最后一个也应该是横着或着
B. 水蒸发的速度比酒精快
酒精蒸发的速度比水快 D. 水和酒精都是液体
答案:一样大
帮助进行正确的判断。
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我的观察,上面有一横(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

第3节科学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么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点难点1、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同步尝试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的观察蜗牛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l00米的时间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扩大观察范围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要有规范性 B.使用工具可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C.观察实验现象往往要借助仪器 D.用显微镜可观察遥远的天体4.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5.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6.在试管的使用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在拿试管时要拿试管的上部,不可大把抓 B.加热液体时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C.加热液体时可擦干后直接加热 D.加热试管时要将试管的外部擦干7.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 。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3《第3节 科学观察》教案1

《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科学观察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教法设计实验法,讲解演示法教学准备烧杯,水,生鸡蛋,盐,玻璃棒,药匙:试管,滴管,五种溶液(白醋、小苏打、石灰水、橙汁、胆矾等物质的溶液)教学程序一、设问导入提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那么,在科学课上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观察和实验呢?观察是不就是平时所说的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指纹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不同手指的指纹可能不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
3.选择其中的一个手指(如中指),用红色印泥将那个手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自己的指纹与同桌的指纹印相比较是否相同?不同的人的指纹不同。
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三、实验观察1.观察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易引起错觉的图片),并表述观察结果。
学生:表述观察结果。
教师:评价同学的表述。
提问: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否相同?教师: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不相同的,观察需要认真,要有目的性。
请同学们再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发表意见,进行验证。
根据自身体会,加深认识。
讲解: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
因此,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2.实验室里的仪器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1 3科学观察 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3《科学观察》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评价【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13—P17,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字句,完成下列内容。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和。
用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和。
3.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等方法。
4.实验室中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是,用来做少量药品反应容器的是,取用少量固体药品一般使用,用来搅拌、引流的仪器是。
【课堂重点展示】【讨论与展示一】观察我们的指纹(完成课本P13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结论:这在科技中有哪些应用?【讨论与展示二】读书本P15数据图,完成填空。
结合读图过程,讨论:在读图的过程中,应如何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讨论与展示三】课本P16溶液混合实验,仔细观察老师在“液体的混合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5中。
【讨论与展示四】说出图1-40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
仔细观察老师在“鸡蛋放入溶液里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6中。
【课堂小结】【目标检测】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 统计班里的男女生比例B. 上网查找学习资料C. 进行林木资源清查D. 用放大镜看鸟卵的结构2.表中不同表情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
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表情应是()A. B. C. D.3.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4.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属于定性观察的有,属于定量观察的有。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1.3 科学观察教案 (新版)浙教版

课题:§1.3 科学观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
(2)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体验科学观察的重要性,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2、能力目标:(1)了解观察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2)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谈一谈你的感觉吧!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常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但
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在鸡蛋的
;若往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长时间后又会发现,。
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使鸡蛋浮起来?浙教版科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 科学观察 学案

科学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室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室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观察与观察方法。
难点:培养科学活动中科学态度。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观察、讨论和交流C.观察、实验和思考D.阅读、实践和应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和观察是两回事,它们互不相干B.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仪器C.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D.观察不需要用脑子去思考3.活动1:1)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用方答应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图一中的横线是直线吗?图二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图一图二从这2个活动中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观察后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___________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____________记录法。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第三节科学观察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室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室观察的基础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通过观察与使用进行科学研究二、、教学重点怎样通过通过观察与使用进行科学研究三、教学过程自学(8分钟)(一)内容:P13-17(二)方法:读:快速略读,初步感知书本内容,并完成书本书本填空;思:结合四个活动,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记:对重点内容进行画线标记;(存在疑惑的地方标注“?”,翻红牌寻求老师帮助)问:尝试对本节课提出质疑和疑问;(三)要求1、自主阅读、思考和标注;2、及时用信息沟通牌反馈学习进程3、完成任务进入知者加速;(四)知者加速:《课时特训》P6-7第11、13要求:1、站立讨论,全组参与;2、轻声讨论,以组内同学能听到为准。
3、讨论完坐下,做知者加速题《课时特训》《课时特训》P6-7第11、131、组长组织组员轮流说本节课的知识点,其他人注意倾听,下一个同学不能重复。
抄板手讲关键词写在白板上。
2、如果有疑问,也写在白板上。
读表1-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完成《特训》P5-6第2、3、6、7、9、10题知者加速:《特训》P6-7第11、13题当堂练习时间:6分钟2、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频闪照相机3、不圆圆感觉仪器和工具6、B7、C9、D10、C要求:安静、独立、专注。
小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
1.实验时应有的态度: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2.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可以拓展观察的范围和内容。
3.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方法。
4.观察不仅包括眼观,还有耳听、鼻嗅、舌味、皮肤触等;5、实验时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变化。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doc

第1章第3节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I韦I,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了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操作过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验观察的过稈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讨论式、探究式。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祛码、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1111等。
药品:食盐、鸡蛋、Affi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奇Z处。
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示图片1-1)提问:你从图片屮观察到什么?(学生体会观察)展示图1-2:请大家观察问:图屮祁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用什么方法可确定到底是否弯曲。
)展示图1-3:请大家观察问:这两个小动物哪个大?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到底哪个大?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条横的直线是弯曲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个等大的小动物不一样大呢?【小小实验】取一条长10厘米,宽2厘米的小纸条,在纸条边上任意剪两个缺口,如果用双手在纸的两端向左右拉这纸条,你猜想会分成几段?师:通过上述观察Z后,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肉眼看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相,要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可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还经常需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
演示实验:鸡蛋为什么上浮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冋答要用到的仪器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实验步骤:1. 将鸡蛋放入清水屮,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2. 向清水屮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实验现象(1)生鸡蛋放在清水屮,看到的现彖是_______(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屮的溶解,应该使用______ 搅拌,在搅拌过稈屮应尽量避免,在烧杯屮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_______ 。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 科学观察课件 浙教版

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
海王星就是对天王星轨 道的数学计算预言并找 到的。
海王星
二、拓展观察力 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物体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可以观察更加遥远的星体
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可以观察运动的过程
高速闪频摄像 机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 有 客观 、 、 的记录。在实验中,我 有效 规范 们必须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 数据。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 要 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 ,这是科学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基础材 料。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浙教科学课件
第3节 科学观察
一、用心观察
1 2
3
4
资料: 伦琴射线的发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 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 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 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当时伦琴 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 影后,夫妻俩在底片上看见了手指骨头 和结婚戒指的影象。 通过进一步仔细的 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 射 线)。
活动一、观察指纹
P13
活动二、考考你的眼力 A、B两条线看上去直吗?
中间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仔细观察,这两只猴子一样大吗?
这个人的眼睛看上去正常吗?
请观察下图是圆还是螺旋?
这觉器官对事物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会产生错觉。
• 为了减少失误,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研 制了许多观察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图形记录
文字记录
根据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式。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
(3)指导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直到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了解到我们进行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
3、通过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6页的实验内容了解如何进行实验观察以及记录。
《科学观察》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科学观察》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
课时
1课时
版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
单元章节
第一章第三节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的第一章第三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科学观察和进行科学观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可用肉眼观察、借助仪器的图像观察等。但不仅仅是指眼睛的“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等都是科学观察的重要手段。
教师:那为了让我们能在以后还能说出来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记录下来)
教师: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很多记录方法对不对,所以为了能长期记得我们就要选取一种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各自的颜色状态对不对?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两两混合以后会有什么颜色和状态怎么办?(做实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两两混合的实验,并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第16页中的记录表。
引导学生回答:不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提问:有没有同学可以举这样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操作过程。
2、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五、教学方法
教法
讨论法、实验法
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准备一张白纸,然后我们把大拇指沾红泥以后,用力按在纸上,与前后左右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然后大家在用放大镜来看一下我们的指纹,看看和我们直接用眼睛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我们发现直接用眼睛看我们的指纹并不能完全看清楚对不对,但是用放大镜看以后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是不是?这说明有时候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能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教师:已经有同学完成了,我们来请他说一下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我们发现,往水里不断加盐的过程中,鸡蛋缓缓地从底部浮上来了对不对?大家来自己操作一下并记录放入不同量的盐是鸡蛋的沉浮情况,完成课本第17页的记录表。
(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教师:因为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指纹也不一样。有一个成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教师: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我还没有看见这个人,就听到他的声音了,说这个人声音很大,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个人还没出现,我先听到了他的声音,然后我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对不对?这说明每个人的声音是不是都不一样啊。接下来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指纹为什么能辨别人的身份?
教师:了解这种记录方式以后,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表格下面的几个问题。
(完成问题以后后教师要简单介绍这种记录方式的优缺点)
教师: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想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会产生什么现象的时候一般都会怎么做?比如我想知道水加热到多少度会开(引导学生回答:通过去做这件事,做实验)
教师:我们想知道一件事情发生会有什么现象我们就去做一下,试验一下就知道了对不对?那现在我们面前有四瓶药剂,这四瓶药剂各自的颜色和状态我们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出来,但是如果我现在把它们收走,再问你们四种药剂各自的颜色状态,同学们还能准确的描述么?一个礼拜以后问你们还能说出来么?(学生一般回答不能)
《科学观察》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科学观察》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
课时
1课时
版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
单元章节
第一章第三节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的第一章第三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科学观察和进行科学观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可用肉眼观察、借助仪器的图像观察等。但不仅仅是指眼睛的“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等都是科学观察的重要手段。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来上学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太阳升起,有没有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教师:刚才这些有我们直接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也有需要嗅觉、听觉去感受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留意观察才能感受、发现一些事物。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那两两混合我们知道了,三个混合、四个混合是不是也一样啊。
教师:科学实验往往会发生有趣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判断,得出科学结论。
教师: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难题,老师这里有一个生鸡蛋,正沉在水底,怎么使生鸡蛋浮在水上呢?给大家一个鸡蛋、烧杯、水和盐,大家来尝试一下使鸡蛋浮起来。做到的同学举手示意。(如果一段时间过去学生仍无法完成的话进行提示)
引导学生回答:不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提问:有没有同学可以举这样的例子?
教师:大家列举了很多的例子,老师也来介绍几种工具。 简单介绍课本第14页几种仪器。
提问:科学家研究发明这些工具都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为了更好地观察,观察到更细微的东西。
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推进
教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到的小事,不仅我们的生活需要观察,科学发现同样需要观察。我们来看一下课本第13页第二自然段的事例,看一下用心观察会有怎样的科学发现。
教师:这些事例告诉我们,细心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而你的发现有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
教师:现在,我们常常用指纹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以及眼球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可以辨别出人的身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
(3)指导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直到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过程与学生了解到我们进行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
3、通过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6页的实验内容了解如何进行实验观察以及记录。
进一步例证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点
新课推进
教师:除了依靠感官、借助仪器,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我们来看课本第14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师:科学观察不仅观察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限、规范的记录。记录方法很多,简单举例。
教师:了解了记录的几种方法以后,我们来看一下书本第15页的数据表格。首先请同学来判断一下这属于什么记录方式?
教师:那为了让我们能在以后还能说出来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记录下来)
教师: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很多记录方法对不对,所以为了能长期记得我们就要选取一种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各自的颜色状态对不对?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两两混合以后会有什么颜色和状态怎么办?(做实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两两混合的实验,并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第16页中的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