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班)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 (共40题;共80分)1. (2分)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
如西向及西南方向通往矢、散两国;东向由镐京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由成周通往鄂、申、曾;东南向由成周至坯、蔡、(胡);北向通往晋、刑、燕等。
这表明西周时期()A . 加强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B .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C . 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D . 推动了西周边远地区经济开发2.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 .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 .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 .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 .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3.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
”材料表明()A . 政府忽视贸易的商业价值B . 朝贡贸易形式多样C . 政府规范了对外贸易程序D . 朝贡贸易规模有限4. (2分) (2019高二上·益阳期中)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A . 民贵君轻B . “兼爱”“非攻”C . 无为而治D . 中央集权5. (2分) (2015高二上·宝安期中)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24、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
当时的宫廷舞乐,按制度是天子八偷(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
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季氏越级夺权B分封建趋于崩溃C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统治地位D诸侯势力强大25、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高三(25)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了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浅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拓者一赢政》C《谈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的历史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6、伯里克利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人。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是()A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 B是十分公正公平的民主C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民主 D雅典居民的直接民主。
27、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
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A君主专制政体 B共和制政体 C君主立宪制政体 D等级制28、《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
……整住宅区变得空荡荡,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有可能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上海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洋务运动的兴起29、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了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当时其中的“国敌”“国贼”最主要是指()A日本、吴佩孚、孙传芳 B美国,蒋介石C日本、汪精卫 D日本、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30、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人们普遍的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C“驱逐倭寇,还我山河”D要和平争民主31、有外国记者报道:“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一票,选出领导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1. 如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非常精美,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
这说明()A. 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 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C. 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交流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2.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浸入其器物。
”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如故……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这种变化反映了()A. 汉代改变抑商政策B. 工商业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D. 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在放宽3. 唐代应试举子在参加省试之前,将自己作品写成卷轴,送给政要或名流,以求其赏识,称之为“行卷”。
主考官请有地位、声望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来共同决定录取名单,则谓“通榜”。
“通榜”者提出的名单主要是依据“行卷”来定夺。
这种现象()A. 体现取士公平B. 容易助生朋C. 丰富录取形式D. 加速阶层流动4. 唐代服饰具有追求自由多样且高贵奢华的特点。
在宋代,上至贵族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皆以儒雅素净为风尚,反对过度的装饰与造型。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 宋明理学影响社会生活B. 积贫积弱导致民众贫困C. 思想文化影响审美风尚D. 社会成员身份日趋平等5. 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来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
这表明上述地区()A.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 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C.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D. 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6. 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
广东省2021版高考历史二模试卷(II)卷(新版)
广东省2021版高考历史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6分)1. (2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月考) 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A . 秦灭六国B . 周平王东迁C . 齐桓公成为霸主D . 三家分晋2. (4分) (2017高一上·仙桃月考) 在秦朝时期刑罚野蛮,肉刑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汉朝初年缇萦救父是二十四孝经故事之一。
缇萦,有姊而无兄弟,排行第五,自幼聪慧、孝亲。
缇萦的父亲淳于意被人诬陷,要受肉刑的处罚。
孝顺的缇萦将父亲的冤情上书汉文帝,以舍身救父得免肉刑的义行,感动汉文帝诏令废除肉刑。
据此可知()A . 秦汉推行严刑峻法B . 汉朝以孝治国C . 汉朝妇女的地位较高D . 法制不断进步3. (4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这些人被称为“浮客”。
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
这一现象折射出()A . 租佃制日趋衰落B . 人口大规模迁徙C . 城市经济的繁荣D . 农村经济的萧条4. (4分) (2016高一上·太原月考) “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
”上文表明明朝内阁的设立()A . 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B . 协调了君相矛盾,是皇权弱化的产物C . 随侍皇帝左右,实质上等同于宰相D . 仅备皇帝随时顾问,不具有决策权力5. (4分) (2019高二上·武威期中)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 .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 .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 . 抛弃天朝上国迷梦,放眼看世界D .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6. (4分) (2015高二上·长安期末) 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
广州市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21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厉,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4年,在大连风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
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
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泰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2.我国各地汉墓出土了许多被定名为“泗水取鼎图”的画像石,这些画像石上都刻有秦始皇于泗水上观看取鼎时的一个关键情节:鼎已被发现并“系而行之”,然而遭“龙齿啮断其系”,终“不得”,令秦始皇绝望以致失态。
这反映了汉代A.存在天人感应观念B.泗水取鼎图的情节真实可信C.传承秦朝政治制度D.青铜铸造的技术超越了秦代3.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
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革纹。
唐草纹的形成,说明A.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B.佛教冲击中国文化C.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D.唐朝中外交往频繁4.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B.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C.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D.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26.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
”这些思想主张A.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B.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C.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D.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27.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
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
雍正帝的做法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是勤政爱民的表现28.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
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D.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29.2021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2021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考试范围:政治必修1-2 历史必修1-2 地理必修1-2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43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第1-11题为地理部分,第12-23题为政治部分,第24-35题为历史部分24.《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这一历程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宋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D.《起居注》不够真实25.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的各种经济限制政策并不是为禁而设,而是为了统治者有选择地提供特许,体现统治者的存在感,提高被统治者的向心力,稳固集权者的统治,并更方便收取更多的“利”。
据此分析,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认识正确的是A.使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B.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C.是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体现D.使中国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26.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27.罗马法规定,对父母一方不是自由人的,采取“子女身份从母”的原则,还详细规定自怀孕至产子,只要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即使分娩时是奴隶,子女仍为自由人。
广东省2021年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II)卷
广东省2021年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 (2020高一下·平度月考) “浮动园地”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它属于什么人的创造()A . 玛雅人B . 阿兹特克人C . 印加人D . 墨西哥人2. (2分)雅典为了捍卫民主,对付政治野心家,采取了A . 陶片放逐法B . 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C . 颁布解负令D . 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3. (2分) (2018高三下·如皋模拟)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定为1/12,10年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
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A . 依据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B .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C . 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D . 通过万民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4. (2分) (2017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中提到“十分之九的多数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德国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这段材料不能反映()A . 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已经不能维持下去B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 . 德意志各阶层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尖锐D . 路德的宗教改革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5. (2分)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经历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二者比较正确的是()①文明发展的支柱:前者工商业,后者农业②主要生产力:前者人力为主,后者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③政治制度:前者一般是专制统治,后者民主政治逐渐完善④意识形态:前者人类精神开始觉醒,宗教迷信是主导,后者科学理性日益主宰人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6. (2分)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 . 民贵君轻B . 人应互爱互利C . 反对掠夺战D .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7. (2分)(2017·福建模拟)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算经》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I)卷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三上·南阳期中)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 . 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 . 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 . 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 (2分)(2016·茂名模拟)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
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 .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B .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 .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D .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3. (2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月考) 汉武帝前元三年诏:“农,天下之本也,民之所持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帅群臣农以劝之。
”这说明()A . 汉初商业的繁荣B . 西汉农耕生产比较发达C . 汉代经济得以恢复D . 汉代政府重视农业发展4. (2分)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A . 思想界呈现出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B . 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C . 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 . 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5. (2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 . 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 . “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 .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D . 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 (2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沙俄侵占新疆伊犁,并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
广东省2021高考全真模拟卷2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2(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
杞子来朝”。
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
这个记载表明当时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杞国国君因为使用“夷礼”拜见鲁国君主而被歧视,在记载中称其为“子”,说明当时华夷之防的观念已经比较湿著,对于封国君主的礼仪具有礼乐文化的显著特征,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A项内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与史实不符;宗法秩序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D项材料无法体现。
2.图1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
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 B.家庭经济农牧互补C.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当时丝织业、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济并存,体现出社会生产多元的特征,故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丝织业是否领先于全国,也无法判断是否为家庭经济、小农经济是否占据主导地位,A、B、D三项错误。
3.“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世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
这也是400多年前的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
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B.明清商品经济较为发达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徽商”、“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区域间的商帮,徽商是其代表,因此“徽骆驼”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徽商出现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4.清末民初学者刘师培比较了清代士人和明代士人:“清代之学迥与明殊,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 韩非批判儒、墨两家靠仁义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主张,并强调“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韩非此举旨在论证A.君主地位的特殊性B.国策与时俱进的必要性C.变革旧制的迫切性D.儒墨复古主义的落后性3. 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汉初竹简《二年律令》,其中《户律》详细地规定了要通过“自占”(申报)与“案比”(复查)的方式对当时的人口进行编户造籍,并規定了严惩“自占”时的假报、虚报行为。
汉初政府这一规定A.标志古代户籍管理开始B.强化国家机器统治基础C.在于限制土地兼并D.旨在打击地力豪强大户4. 《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
这表明唐代均田制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5.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
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6.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
1908年梁启超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
广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I)卷
广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说明了我国古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 子女轮流继承制B . 世袭继承制C . 嫡长子继承制D . 庶子继承制2. (2分)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 . ①②B . ②④C . ①④D . ③④3. (2分)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 . 颁布推恩令B . 实行察举制C . 重用侍从、秘书等D . 实行郡国并行制4. (2分)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 . 有教无类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存天理,灭人欲D . 经世致用5. (2分)(2017·红桥模拟)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A . 白银大量使用B . 贸易繁盛C . 工商业繁荣D . 交子的使用6. (2分) (2017高三上·玉山月考)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史实是()A . 隋朝的科举制B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 . 元朝的行省制D . 明朝的内阁制7.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明清时期,在滨江海湖泊之地进一步出现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在山地丘陵之域出现不少梯田。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11题为地理,第12-23为历史,第24-35为政治,共35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12.有一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
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
”这位官员处于:A.西汉后期 B.唐末 C.北宋初期 D.晚清时期13.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
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
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这位学者论述的是A.宗法制度与观念在秦汉魏晋隋唐的演变 B.科举制度隋唐两宋的发展C.皇帝继承制度在两汉的演变D.八股取士在明清的发展14.历史学者估计,明初(1400年)中国约有6500 万人,到明末(1600年)人口增加为1亿5千万人。
康熙年间(1700年),人口为1亿5千万人。
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玉米等新作物的大量种植,取代原有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养活较多人口B.玉米等新作物未取代原有作物,但可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增加粮食的供应C.从明初至明末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人口的剧增可能与粮食供应增加有关D.明末至清初粮食生产条件改变不大,人口亦未见增加,应与其间的动乱有关15.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
这位学者是A.两汉儒者 B.隋唐儒者 C.宋明理学家 D.明末清初儒学异端者16.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妇女以“土话”说唱,内容多是男女私情故事。
某一时期,花鼓戏在一个城市风行,“观者千百人,一日数处”,引起卫道之士非议,江苏地方首长下令查禁。
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在租界区,不仅旧戏馆未能禁绝,甚至还开了不少新戏馆。
报纸报导许多妇女随意进入茶馆、酒肆、戏园等,“座上客常满,红粉居多。
2021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2021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日: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地位B.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C.废长立幼是宗法制的核心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2.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分科考试B.以德治国C.公平竞争D.学而优则仕3.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①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实用文档精品文档5.《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
”英国资本家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贷币本位的方式是A.鸦片走私B.商品输出C.强迫赔款D.开设工厂6.观察下图,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7.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广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广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 . 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2.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示警的烽火台,将急匆匆赶来救驾的八方诸侯给戏弄了一番。
然而2012年初,清华大学整理的一组战国竹简上明确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联络犬戎打败了周王,西周因而灭亡;而且,竹简上没有关于“烽火戏诸侯”的任何记载。
这说明()A . 历史传说可以证史,但必须与多种史料相互印证B . 历史上的一些传说因口头以讹传讹而价值极低C . 竹简是出土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高D . 要澄清烽火戏诸侯真相,必须通过考古发现方可实现3. (2分) (2018高三上·如皋模拟) 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
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 .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 . 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 . 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 . 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4. (2分) (2019高一下·凯里期中) 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
这一现象反映出()A . 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B . 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C . 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D . 家族实力决定政治地位5. (2分)(2017·中原模拟) 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
广东省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2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部,含解析)
高三历史下学期第2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部,含解析)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重新分配议席和更改选举资格。
这说明英国民主制的特点是A. 吸收借鉴,注重国情B. 继承传统,议会至上C. 适时而变,和平渐进D. 权力下移,平等自由【答案】C【解析】重新分配议席和更改选举资格是对民主政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善,尤其是对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力的提升是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体现出英国政治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过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议会改革没有体现借鉴他国或其他方面的内容;B选项没有体现出改革的内容和意义;D选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实际。
2.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
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
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A.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B. 社会矛盾尖锐激化C. 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D. 救济观念走向人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
材料主旨是迫使工人进行劳动,保证自由劳动力的供应,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1)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社会变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欧美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政策调整:对内,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传统的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取代;对外,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下图是18世纪末期英国铜版画漫画作品《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该漫画A. 宣传对法国革命思想的向往B. 强调英国生活水平高于法国C. 表达对英国议会改革的期望D. 提醒英国对革命要保持警醒【答案】D【解析】【详解】由18世纪末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结合所学可知,漫画用法国的流血、动乱突出英国的安定生产生活的美好,强调稳定对英国的重要性,意在警示英国要居安思危,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班)1.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
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A.分封制度的优越 B.宗法关系的存在C.专制皇权的需要 D.地方势力的强大2.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
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3.中唐时,韩愈以卫道者自居,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口号,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己任。
这说明当时A.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社会深受佛道影响 D.民众受到异族统治4、表1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 B.白银渐趋货币化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纸币退出了市场5.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
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A.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C.大力引介西方先进科技 D.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6.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
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
”这说明当时A.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 B.西方科技传播快速C.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 D.交通管理急需解决7.1939年初,国民党要求各地党政军警各部门“以组织对付组织”,随后,蒋介石分别委任沦陷各省区党政军机构负责人,把他们及其武装力量遣回敌后。
国民政府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对敌后的控制 B.削弱日军的影响C.树立积极抗敌形象 D.阻止中共的发展8.图6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
据此可知图6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9.公元前5世纪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全部体现的是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并直谏当时的执政者,而执政者“并不因之而有任何禁演戏剧或迫害作者的措施”。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政治氛围相对宽松C.戏剧创作深受重视 D.知识分子受到保护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
这说明文艺复兴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11.1935年美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给年龄在65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
这一规定A.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B.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C.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D.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12.图7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
据此可知图7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13.“社稷”本是周代祭祀地祗(社)和谷物神(稷)的合称,周王分封新诸侯时,依据诸侯封地所在方位从周王室祭坛上取一摄色土赐于诸侯,受封者要将此土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进行供奉祭祀=由此可知,周代的“社稷”祭祀A.象征了国家政权的建立 B.反映出农耕区域不断扩大C.蕴含了国家一统的理念 D.强化了政治上的等级秩序14.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入神信仰对象。
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A.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愚民政策 B.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C.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D.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15.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
这说明宋代A.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C.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16.表1记述出处“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易纱,辗转相乘。
”《金泽小志·风俗》“棉纱成纴……卷之成饼,列肆卖之,名布经团。
”清代褚华《谱木棉》“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表1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 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 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17.1898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中规定:“如有能造新器切于人生日用之需,其法为西人旧时所无者,请给工部郎中实职,许其专利三十年。
”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开始具有了知识产权意识 B.注重选拔实用型的人才C.具有赶超西方的求强心态 D.已确立了工业立国政策18.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将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则提高50%以上。
这说明国民政府A.为实现关税自主做准备 B.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C.旨在改变政府财政困难 D.积极抵制日本侵略战争1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的军装上缝有一块被称为“血幅”的绸布(图8),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
这一做法旨在图8A.提高对飞行员的营救事 B.极力宣传中美联合抗战C.表明中国加入盟国作战 D.宣扬美国飞行员的战绩20.1982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各大商场进行了中国现代市场第一次“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的促销活动,由于受到上层领导的批评,商业部通知北京各商场停止销售可口可乐。
这说明A.我国当时急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对外开放政策遭受挫折C.企业现代经营理念需要政策支持 D.国有企业改革面临阻力21.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
”由此可知,此规定A.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C.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22..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指出,“18世纪哲学不满足于把分析仅仅当作获得数理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工具,它还把分析看作所有一般思维之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种观点在18世纪中叶获得了胜利”。
这说明A.启蒙思想摧毁了封建神学 B.哲学研究转向对社会的关注C.理性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 D.启蒙哲学基于自然科学发展23.图7是1850年、1870年英、法、德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图7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 B.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C.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D.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24.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
这说明A.苏联实力已经超越美国 B.两极格局已受到了冲击C.美国开始收缩势力范围 D.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25、论述题(12分)材料表3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具体科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地理制图学化学和炼丹术物理学工程水利、冶金等人数56 36 62 35 33 6 12 45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
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
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第二次限时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封国问题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封国之王与皇帝同姓表明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及宗法关系的存在是虽出现过封国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仍照封不误的主要原冈,B项正确。
材料表明,分封制存在明显弊端,威胁了专制皇权,A、C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为后世沿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是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足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并非以汉武帝为榜样,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间的矛盾,C项错误。
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韩愈复兴儒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中“尊孔孟,排异端”是指韩愈以儒家卫道者身份捍卫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对抗佛教、道教,说明当时佛道二教对社会影响大,冲击儒学地位,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佛道对儒学冲击,并非三教合一,A项错误;B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不同史籍有关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表明,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到明中期开始“驰用银之禁”,对南直隶、浙汀、江西、湖广等不通舟楫之地的赋税折征银两,白银渐趋货币化,B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赋役问题,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政府对经济调控强化,C项错误;材料涉及纸币贬值,不能得出其退出市场,D项错误。
5.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上,洋务派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基本立场,强调在不变更“中学”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技,从文化启蒙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启蒙前奏曲,A项正确。
洋务运动并未能消除“夏夷之防”观念,B项错误;C项从属于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国文化启蒙,D项与题意不符。
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董事会报告书中的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