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平与效率并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公平与效率并重

摘要:效率与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实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公平;效率;政府

一、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一)公平

关于公平的定义,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理解,会有所偏差。不论是理论上的公平,还是融在现实例子中的公平,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准则。然而由于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所以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会有所不同。在当今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公平定义为: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 、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可以分为经济(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起点公平,即平等市场准入标准;二是过程公平,即经济秩序、经济规则及其执行实施是公平的,市场主体在一样的制度平台上,使用相同的制度标准;三是结果公平,即按贡献大小进行市场分配,要素投入与企业个人收入相对应的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主要解决市场公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的平等,以及各种发展机会的均等,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等。对于那些暂时或永久丧失参与市场竞争力的人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仅仅依靠市场公平的调节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来消减由此产生的不公平。

(二)效率

在公共行政领域里将效率分成两种基本类型:机械性效率和社会性效率。机械性效率是用数字来表示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社会性效率是以社会价值为目标,

并对社会价值的规范予以衡量的效率。同样的,将效率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对它做这样的定义: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经济效率即常说的机械性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而社会效率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包括物质非物质资源的投入与相应社会效益(包括环境改善、机制更新、福利提高以及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产出的比率。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针对收入分配领域提出来的。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以后,中央在分配政策上就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强调要注重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1]可见,中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与分配相关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目的是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对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争论。有些学者的讨论脱离了分配领域,把效率与公平争论的领域扩大化了。如有人认为,公平不仅是分配公平,还有政治、教育公平等等。另有人将效率仅仅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等等。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公平与效率并重。

(一)效率优先论

所谓效率优先的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为首要目标。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一条从当时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原则。他们认为,坚持“效率优先”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市场经济的运行看,市场经济是效率优先型经济,所以和效率具有天然

的统一性。市场机制运行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市场经济总的功能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为了求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即使暂时地牺牲公平,从总体上来说也是一种值得付出的代价,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实现财富的迅速增长,也可以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公平。

(二)公平优先论

所谓公平优先的原则,就是将公平分配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消除两极分化放在首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意味着把经济效率放在第一位,把社会公平放在第二位兼顾一下。这个说法只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某一特定时期而不是全部阶段。不把公平放在首位,就不可能突出的提出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造成了许多社会矛盾紧张与社会不和谐现象,这样的现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相悖的。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5以上,超过国际警戒线,若再不把公平放在首位,并合理解决此问题,如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相匹配呢?社会越公平,每个人的贡献与所得便越一致,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便越高,产生的效率也就会越高。为了使改革获得更加

广泛的支持,今后要长期强调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公平。

(三)公平与效率并重

所谓公平与效率并重,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与效率都不可以忽视。公平与效率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并重的。

由于个人天赋不同、劳动能力不同以及企业、个人在竞争中的机会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们之间收入上会出现差别,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则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来保证公平。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活动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不允许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且还因为收入分配的过于不平等可能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两极分化,使得收入高和购买力强的毕竟只有少数人,这样会导致占比重相当大的低收入者消费需求量小,有效购买力低,实际需求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遏制效率的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实现高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保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