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一、引言范中林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六经辨证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并通过医案分析其应用。
二、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是指通过对人体的寒热、阴阳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他认为人体有六个经络,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每个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器官相连,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疾病表现,可以判断出内部脏腑器官的变化。
范中林还提出了“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望诊可以观察人体外部的形态特征,如面色是否红润、舌苔颜色等;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呼吸声音和咳嗽声音来判断其肺部是否有异常;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症状和感受;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来判断人体内部的变化。
三、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分析1. 案例一:头痛发热患者男性,年龄30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
通过望诊发现其面色苍白,舌苔黄腻。
闻诊时听到他有咳嗽声音。
问诊时得知他近期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
切诊时发现他的脉搏偏快。
根据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这位患者属于阳明经出现问题。
阳明经与胃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该患者可能存在胃火上升引起的头痛发热问题。
治疗建议:给予该患者清凉解毒药物,并鼓励他适当休息和调整工作压力。
2. 案例二:肩颈酸痛患者女性,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肩颈酸痛。
通过望诊发现其面色红润,舌苔薄白。
闻诊时未听到异常声音。
问诊时得知她长期工作紧张,经常熬夜。
切诊时发现她的脉搏偏快。
根据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这位患者属于太阳经出现问题。
太阳经与膀胱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该患者可能存在膀胱湿热引起的肩颈酸痛问题。
治疗建议:给予该患者利尿通淋药物,并鼓励她适当休息和调整工作生活习惯。
四、总结范中林的六经辨证医案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对人体表面的观察和其他四诊法的应用,可以判断出人体内部器官的变化,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本文介绍了范中林六经辨证理论,并通过两个医案分析了其应用。
论《伤寒论》“六经钤百病”
论《伤寒论》“六经钤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北京 100700)关键词:三阴三阳系统体质辨证摘要:《伤寒论》之“六经”,即所谓“三阴三阳”,实质是古人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归纳概括人体生理功能的结果,首先是不同于五脏五系统的人体生理六系统;同时由于人体生理情况下六系统功能存在不平衡,三阴三阳又是人群体质六分类。
而三阴三阳辨证,即“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在辨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参照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
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适合于多种内伤杂病,古人所谓“六经钤百病”具有合理性。
古人有“六经钤百病”之说,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广泛适用于包括外感、内伤在内的各种疾病。
对此,近人多持否定态度。
许多人认为六经辨证是一种仅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甚至有人认为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的病证。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学术观点呢?原因主要还是学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认识,即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存在争议。
综合古今医家有关六经之论,计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气化说、证候群说、系统说、综合说等,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综合说,认为三阴三阳,即六经,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伤寒疾病不同病理阶段。
所以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寒外感病临床。
我们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尤其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略有所悟,并对临床应用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略有所得。
故敢陈管见,愿教正高明。
1、三阴三阳六系统生理和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时代,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时期。
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只能通过疾病的表现来分析,只能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路,采取宏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
同时,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又受到当时哲学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巨大影响。
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
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中医界的独孤九剑,附诊断对照表』六经辨证,是中医无上秘笈《伤寒杂病论》的核心要诀。
据考,东汉时代的医圣张仲景,是中医经方派的传人,得商代宰相伊尹《汤液经法》(现已失传)的秘传,后行走医界江湖,救治发热的伤寒病人、不发热的杂病病人无数,于晚年着成《伤寒杂病论》,史称“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纲,方证辨证为目,全书所载方剂仅两百多个,常用者不到一百。
张仲景以六经辨证、百来个方子,而破解万病,执简御繁,就像金庸小说里的盖世绝学——独孤九剑,以九招而破解世间万种兵器武学一样。
六经辨证秘诀一、太阳病(表阳证)主要表现:1、怕冷、怕风2、头痛、身痛、腰痛、周身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3、眼睑及面部浮肿4、身痒,皮肤粗糙,或有渗出物(湿疹)5、脉浮常用方剂:桂枝类方、麻黄类方二、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主要表现:1、口苦,食欲不佳,易恶心呕吐2、一会怕冷,一会怕热3、胸闷胁胀4、情绪易抑郁烦躁5、诸孔窍不适,如眼、耳、鼻、头、咽6、脉弦常用方剂:柴胡类方三、阳明病(里阳证)主要表现:1、口干,想喝水,汗多2、大便干,腹满痛3、怕热,烦躁,坐不住4、脉滑或数常用方剂:石膏类方、大黄类方四、太阴病(里阴证)主要表现:1、大便偏稀2、胃脘部胀满3、怕冷,手脚凉,筋脉拘急疼痛4、脉沉弱无力常用方剂:干姜类方、附子类方五、少阴病(表阴证)主要表现:1、怕冷怕风,低热或无热2、周身关节疼痛3、鼻塞、流涕4、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桂枝附子类方、麻黄附子类方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寒热错杂)主要表现:1、少阳病、太阴病兼见2、阳明病、太阴病兼见常用方剂:半夏泻心类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文中提到的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略论“六经钤百病”
略论“六经钤百病”《伤寒杂病论》自晋、王叔和重新编次改名《伤寒论》以来,不少医家长期认为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只适于指导外感病,直至清代,始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伤寒来苏集》)俞慎初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通俗伤寒论》)这在理论认识上,无疑是一次大的飞跃。
然而,由于违反了传统说法,柯、俞等的意见并未能被多数医家所接受。
相反,随着温病学说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温热性质外感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六经辨证又由广义伤寒降而为只适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了。
目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除五版《伤寒论讲义》外,多数讲义仍旧沿用传统说法。
如《中医诊断学》关于外感病辨证仍是“属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法,属温热者,可选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方法。
”果如所说,六经辨证还有多少价值?学习以阐述六经辨证为主要内容的《伤寒论》还有什么意义?近几年来,中医刊物发表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探讨六经辨证的论文,虽然还存在争议,有些仍侧重千外感病,但毕竟有了良好开端,对于深入研究六经,重新认识六经,都有一定启发和帮助。
本文仅就“六经钤百病”问题,略抒管见,敬希教正。
对六经涵义不同认识的认识讨论“六经钤百病”问题,首先应明确六经的涵义。
可是对此认识极不一致,有的专主经络有的强调气化,有的等同脏腑,有的划分八纲,有的作为证侯群,并喻为姓名、记号等等。
下面就谈谈对这些认识的认识。
1、六经即经络主张六经即经络的立论依据是《素问、热论》,因其所述六经病的特点大多是经络形证。
晋、隋、唐、宋医家对六经病的解释也都侧重于经络病变,北宋、朱肱尤其强调临床辨识经络的重要意义。
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
”(《类证活人书》)并给出足六经经络图,随图解释六经病证。
各经之后又引录《灵枢、经脉》有关经脉循行径路的记载,以资佐证。
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
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阴阳辩证就是辨别阴阳的多少,阴就是精微物质,阳就是阳气,真寒(阴证)则阳气少,真热(阳证)则精津耗。
真寒属阳虚,真热属阳盛(阴虚),虚热有阴虚(精微物质少)发热和阳虚(阴证)发热(虚阳外越)。
真热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类),真热则用苦寒药,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淡附子、干姜、生甘草等)。
六经病证百病论六经辨证涵盖了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辨证尽在其中。
现代人把六经辨证理解为外感热病的各种表现是错误的,其中也包括温病和杂病。
首先要明白六经的概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阳明、少阳是三阳(经)。
太阴、少阴、厥阴是三阴经。
六经的概念是《内经》提出的。
这六经是用阴阳的多少来判别的。
中国古人没有文字之前是用结绳记事的,一个结就是阳用(—)表示,两个结用(- -),来表示。
再复杂的事物就用这些结排列组合来表示,然后把相同的性质归类,就延伸出阴阳八卦。
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八卦)是由三个爻组成。
每个卦有三个爻组成,其中有阴爻、阳爻,或者全是阴爻,或者全是阳爻,或者阴阳爻驳杂。
八卦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含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无论多庞大,还是多渺小尽在其中下面分别说明之:一、太阳病证太阳病就是太阳的三个阳(爻)被寒、湿所伤后造成的。
太阳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阳(爻)多所以叫太阳,卦象是乾,乾健也。
太阳代表手足太阳(经),也为一身之藩篱。
手太阳是小肠又分清别浊之功,足太阳是膀胱,储藏和排泄尿液。
太阳经证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强弱等因素,太阳经证可分中风和伤寒两类。
太阳经证1太阳伤寒:一阳被伤是伤寒(病理卦象兑上缺),卫阳被寒所侵先伤上一阳爻,如果正气充足(也就是其它二爻本身不病),这时寒郁化热出现发热,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所以头项强痛,身痛腰痛,寒闭玄府毛窍,所以无汗,肺与皮毛相表里,玄府堵塞,所以喘促,邪在表未入里所以脉浮紧。
正宗中医入门第一讲-六经阴阳辨证法-(中医入门第二讲)-中药学(中医入门第三讲)
正宗中医入门第一讲六经阴阳辨证法〔中医入门第二讲〕中药学〔中医入门第三讲〕正宗中医入门第一讲正宗中医入门第一讲序论人身就是气化成,升降出入不离形,阴阳合一无百病,阴阳别离百病生,合和阴阳中医药,顺承天地万物生。
太极图〔后天八卦〕古太极图〔先天八卦〕易有太极图太极成书因缘茫茫书海,汗牛充栋,《内经》传理法针灸,疏于中药,《神农本草经》详中药之用,而疏于法象。
世承医业,却病延年,宗《易经》简易之理,据《内经》六经病证,《阴阳应象大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伤寒杂病论》《郑钦安医书三种》创立《六经阴阳辩证法》,简易古今中医各种辩证方法,万法归宗而成《太极中医药学》,用简易廉价之中药治百病,用药不过几十味,还大地一片青山绿水。
第一章气化论总论气分之为阴阳,系统分为三阴三阳,细分十二经,合之为一气。
但凡疾病莫非阴阳之错位,水火之盈亏,升降出入之失常,治疗之目的在于阴阳归位,复阴回阳,升清降浊,合阴阳为一气。
三阴三阳六经系统论形为阴,气为阳,阴阳合一生命成;水为阴,火为阳,水火交而气化成。
形气合一身体健,形气别离生命亡。
《易》有太极〔形气合一,合之为气,散之为形〕是生两仪〔阴阳〕,阴阳分三阴三阳,在天为六气〔太阳寒水,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在地为五行〔金、木、水、或、土〕,在人为六经。
人合天地之气而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
五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皆合于六经。
人与天及日月相应也,天道有标本中气的规律,应之于人则少阴在下,肾应之。
左太阴,脾应之。
右厥阴,肝应之。
少阴之上为太阳,心应之。
肾水而心火.水火既济则康健,火水未济则病生。
太阴之上为阳明燥金,肺应之。
脾湿肺燥,燥湿济化,地天泰。
厥阴之上为少阳,三焦、胆应之。
风火相助,阳气升。
太阳本气为寒而标阳,少阴本气为热而标阴,相为表里。
燥为阳明的本气,肺主之。
肺金必得脾土转输水之精气以上奉,才能含阴不枯。
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
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临证六经阴阳辨证,是万病之治疗指南。
六经辨证并非只治伤寒,温病、杂病俱在其中。
人身十二经脉统分六经,经络所过的病变,《灵枢经》说:“是动则病”就是说,人体脏腑病变会反映在经络上,并且会反映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观察其病变就可找出六经所属,六经就是阴阳气在各经络脏腑的概括,经就是“常”的意思,恒久不变,所以可以统领万病。
阴阳经气统之为任督二脉,任脉(在身体的前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阴脉,也就是手足三阴经脉;督脉(在身体的后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阳脉,也就是手足三阳经脉。
督脉在两太阳经之间,三阳经气汇集于此,八卦配离卦,内藏骨髓也就是真阴精,外行阳气。
阳中有阴。
任脉行身体前正中线,三阴经气汇聚于此,八卦配坎卦,阴中有阳。
任督二脉需三阴经、三阳经经脉滋养,交通则水火既济。
阴阳二气合一周留不息,身轻神清体健,百病不生。
因此,阳足则阴精化气不外溢,阴精足则阳气生化不息。
细分之,三阴经有手足三阴,三阳经有手足三阳;三阴三阳中各有阴阳,阴为精血津液,阳为阳精,二者合一就是气,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病理状况下,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无论内伤生冷还是外寒内侵都伤人阳气,阳气虚则身重懒言、昏昏入睡,四肢清冷,畏寒重,口不渴、不思饮,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脉微细,属阴证。
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得温热药而经过汗、吐、大便、小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是排病反映。
寒湿得热则化,瘀得温则行。
湿、痰、饮宜温化。
视其六经所属,分经辨阴阳用药,只要剂量足效如桴鼓。
临床中痰饮病往往与瘀血合一而病。
太阴饮邪,气亏虚不重者甘遂半夏汤,中焦虚寒饮停胃肠,肠鸣漉漉理中汤可用。
少阴饮邪,手少阴心下停饮苓桂术甘汤;足少阴饮邪真武汤。
厥阴饮邪,两胁胀满疼痛,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化裁。
寒饮停太阳,停于上肩背沉重冷痛,麻黄附子细辛汤,亦治寒饮停肺;寒饮停留足太阳膀胱,小便为之不利,五苓散可行。
《伤寒论》六经病证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六经病证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继承与发扬了《黄帝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遵照治则治法选取恰当的方药,最终达到五脏六腑、十四经脉、表里三焦,气血津液,流畅通达,阴阳平秘和谐的最佳状态。
比如病分阴阳,“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脉分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判断预后,“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证分阴阳,“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论病机,“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恶寒也……尺脉弱,名日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实则《伤寒论》的病证治则治法,都是围绕着阴阳而展开,三阳病中,以祛邪存津液为主,即是阳病治阴;在阴病中,以扶正温阳为主,即是阴病治阳。
397法,113方,都是为了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通达调畅,阴平阳秘,阴阳和谐而设,故“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为仲景治疗之根本。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建立六经辨证的概念。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证是什么?证就是证据,人体排病的证据。
这个证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为两大类:阴阳,表中里。
阴阳,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阴就是寒,阳就是热还不太一样。
伤寒论中的阴阳,是一种能量多少的划分,也可以说是气血津液多少的划分。
阳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亢奋的反应。
阴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衰沉的反应。
亢奋为阳证,衰沉为阴证。
为什么会亢奋,又为什么会衰沉?原因就在于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
气血津液足,兵强马壮,病邪来侵袭时就会亢奋。
气血不足,无力打仗,就会衰沉。
打个比方,正常健康的人气血满格是100%。
当气血低于50%时,人体气血已经不足了,只能保命,无力发起大规模战争,于是面对疾病的侵袭反应就衰沉,只求自保。
当气血还比较足,大于50%时,有能力拒敌于外,就会亢奋,不仅要自保,还力求把病邪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外。
《伤寒论》中的阳,指的就是气血津液。
比如太阳表实证,全身疼痛,伤寒中说这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
阳气重,就是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而又无法汗出,于是肌肉疼痛。
再比如伤寒中说此为亡阳也,指的也是气血津液,而不是说阳气都没了,只有阴了。
阴阳互根,是没办法分开来讲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以上是《伤寒论》中阴证和阳证的划分。
下面说说表中里。
表中里指病位,病在表,病在半表半里,病在里。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这些外层组织。
里就是大小肠胃这些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
有了阴阳和表中里,二三得六,表阳,表阴,里阳,里阴,中阳,中阴,这就有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提醒:伤寒的六经辨证,和内经体系中的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只是名字听着一样。
要注重实质,而不要被形名所惑。
)伤寒的辨证思路是,先辨六经,确定表里阴阳,再结合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最后再结合方证,确定治法和方剂。
用六经来解析病症的方法
用六经来解析病症的方法是一种基于《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对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六经辨证将外感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每类包括若干证候群,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象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所属某经,再根据病变性质及病人体质等不同,进一步确定其证候类型。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基本要点:1. 太阳病:多由外感风寒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腰痛、咳嗽、鼻塞、流鼻涕、脉浮等。
太阳病的治疗以解表为主,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治疗。
2. 阳明病:多由热邪内盛所致,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洪大等。
阳明病的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常用白虎汤、承气汤等方剂治疗。
3. 少阳病:多由邪在半表半里所致,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脉弦等。
少阳病的治疗以和解为主,常用小柴胡汤等方剂治疗。
4. 太阴病:多由脾胃虚弱所致,临床表现为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溏、脉缓等。
太阴病的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方剂治疗。
5. 少阴病:多由心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恶寒肢冷、神疲乏力、嗜睡懒言、小便清长、脉沉细等。
少阴病的治疗以温阳补肾为主,常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方剂治疗。
6. 厥阴病:多由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脉弦或迟或数等。
厥阴病的治疗以调和阴阳为主,常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方剂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六经辨证是一种综合性的诊断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中医治病强调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证候类型和体质特点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灵活变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如何指导疾病的系统治疗
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如何指导疾病的系统治疗中医的六经辨证理论,那可是个相当厉害的“法宝”,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大作用呢!我先给您讲讲啥是六经辨证。
六经啊,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这六经就像是身体这个大王国里的六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脾气”。
比如说太阳经,就像是身体的边防战士,负责抵御外邪的入侵。
一旦外邪太强,突破了防线,疾病就产生了。
这时候,我们通过六经辨证,就能判断出病邪在哪个“区域”捣乱,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就拿感冒来说吧,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病人,他感冒好几天了,头疼、发烧、怕冷,还无汗。
我一看,这明显是病邪在太阳经嘛。
太阳经被邪气困住了,阳气不能向外发散,所以就出现了这些症状。
那怎么治呢?就得用发汗解表的方法,把邪气从太阳经赶出去。
我给他开了麻黄汤,没多久,他的症状就减轻了。
再比如说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大工厂”,负责消化和代谢。
如果阳明经出了问题,往往会出现高热、大汗、口渴、便秘等症状。
这时候就得清热泻火、通腑泻下。
有个病人,高烧不退,大便不通,肚子胀得难受。
这就是阳明经有热,腑气不通。
我用了大承气汤,让他通了大便,热也就退下去了。
少阳经呢,就像是个“交通枢纽”,邪气在这儿容易徘徊不定,导致病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还可能会口苦、咽干、目眩。
治疗少阳病,得和解少阳,常用小柴胡汤。
太阴经是脾胃所在,就像身体的“粮仓”。
太阴病多是脾胃虚寒,得温中健脾。
少阴经是心肾所在,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就得扶阳,热化就得滋阴。
厥阴经是阴阳交接之处,病情往往比较复杂。
总之,六经辨证就像是一张详细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在治疗疾病的道路上不走弯路。
通过对六经的准确判断,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用药,让身体重新恢复平衡和健康。
您看,中医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不是很神奇?它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不再盲目,而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信随着我们对它的不断研究和运用,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和希望!。
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
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医的六经辨证理论,那可是个相当厉害的“法宝”,能帮助咱们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先来说说啥是六经辨证。
它把人体的疾病状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
这就好比把疾病放进了六个不同的“盒子”里,咱们得搞清楚它到底在哪个“盒子”里,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说太阳病,常见的表现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这些症状。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病人,大冬天的,穿着厚厚的棉袄还喊冷,头疼得厉害,浑身酸痛,没力气。
一摸脉,浮紧!这就是典型的太阳病。
用了麻黄汤加减,没几天就好利索了。
阳明病呢,主要是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这些表现。
我记得有个小伙子,大热天的在外面跑业务,回来就高烧不退,口渴得要命,不停地喝水,还出大汗。
一看这情况,妥妥的阳明病,用白虎汤加减,很快就把烧给退了。
少阳病,症状比较复杂,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口苦、咽干、目眩。
有位阿姨就是这样,总觉得嘴里苦,嗓子干,眼睛也晕乎乎的。
经过仔细诊断,确定是少阳病,用小柴胡汤调理了一段时间,症状明显改善。
太阴病,通常是脾胃虚寒,肚子痛、腹泻、不想吃东西。
曾经有个小朋友,老是肚子疼,还拉肚子,吃饭也没胃口。
判断为太阴病,用理中汤之类的方子,慢慢地就恢复了健康。
少阴病,多是心肾阳气不足,手脚冰凉、精神萎靡。
有位老人家,冬天总是手脚冷得像冰块,整天没精打采的。
经过诊断是少阴病,用了四逆汤,情况逐渐好转。
厥阴病就更复杂些了,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我碰到过一个病人,上面口干口苦,下面却脚冷。
经过一番斟酌,确定为厥阴病,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效果还不错。
不过,六经辨证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掌握的,得靠咱们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就像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经常判断失误,但是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慢慢地就越来越熟练了。
总之,中医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一门深奥而实用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就像我最初遇到的那些病人,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他们还得继续忍受疾病的折磨。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六经辨证诊断疾病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六经辨证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辨证则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六经辨证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六经所属的证候,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病势趋向以及六经之间的传变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阳病。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邪多在体表。
其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
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太阳中风证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证则表现为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
比如,一个人在吹风受凉后出现了头痛、发热、怕冷、身上没有汗,而且脉搏跳动比较紧,这就很可能是太阳伤寒证。
通过这些症状的辨别,可以判断病邪在太阳经,治疗上多采用发汗解表的方法。
阳明病多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病邪多在胃肠。
主要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
阳明病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阳明腑证则表现为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秘结等。
例如,一个人高热不退,大汗淋漓,极度口渴,脉搏洪大有力,这可能是阳明经证。
而如果一个人午后定时发热,胡言乱语,肚子胀满疼痛,大便不通,那可能是阳明腑证。
治疗阳明病,经证多采用清热生津的方法,腑证则多采用攻下泻热的方法。
少阳病处于半表半里之间,症状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
比如,一个人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嘴里发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两侧胁肋部胀满不适,没有食欲,心情烦躁,容易恶心呕吐,脉搏弦细,这可能就是少阳病。
治疗少阳病,多采用和解少阳的方法。
太阴病多为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沉缓而弱等。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六经理论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六经理论辨证施治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理论则是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六经理论为中医内科学的辨证施治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指导,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依据病邪侵袭的经络、脏腑的盛衰、正气的强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六个不同的证候类型。
在中医内科学中,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患者常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现。
例如感冒初起,若见上述症状,可判断为太阳病。
此时治疗当以解表散寒为主,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麻黄汤适用于恶寒重、无汗、脉浮紧的风寒表实证;桂枝汤则适用于恶风、有汗、脉浮缓的风寒表虚证。
阳明病多为正邪交争激烈,热盛于内的阶段。
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口渴、脉洪大等阳明经证,或腹胀满、便秘、潮热、谵语等阳明腑实证。
对于阳明经证,常用白虎汤清热生津;阳明腑实证则用承气汤类方剂通腑泻热。
少阳病处于半表半里之间,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常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能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太阴病多为脾阳虚衰,寒湿内阻。
患者常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等症状。
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理中汤是常用方剂。
少阴病主要涉及心肾两脏,有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之分。
少阴寒化证表现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等,可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热化证则有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等,可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
厥阴病是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多表现为寒热错杂。
常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状。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常用方。
在实际的中医内科学临床应用中,六经理论并非孤立地运用,而是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相互结合。
例如,咳嗽一病,若患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可考虑为太阳病,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中药学理论中的六经如何指导治疗
中药学理论中的六经如何指导治疗在中药学理论中,六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系,对于指导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源自《伤寒论》,其不仅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更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首先,我们来谈谈太阳经。
太阳主表,为人体的藩篱。
当外邪侵袭,人体正气奋起抵抗,首先表现为太阳病。
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太阳中风,常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症状,治疗上常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桂枝汤中,桂枝辛温,解肌发表;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二者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生姜助桂枝解表,大枣助芍药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整个方剂共同发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作用。
而太阳伤寒,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麻黄汤为其代表方剂。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桂枝协助麻黄增强发汗之力;杏仁降肺气,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通过发汗解表,使邪从汗出而解。
阳明经多气多血,为里热实证的反映。
阳明病又有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之分。
阳明经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白虎汤为常用方剂。
石膏大寒,清阳明气分之热;知母滋阴润燥;粳米、甘草养胃生津。
阳明腑证,表现为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秘结等,大承气汤是其主方。
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行气消痞。
通过泻下通腑,使热结从大便而出。
少阳经位于半表半里之间,其病多为枢机不利。
常见症状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
柴胡透达少阳之邪;黄芩清泄少阳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甘草扶正祛邪,调和脾胃。
全方和解少阳,使枢机运转,邪气得以疏散。
太阴经为三阴之表,主运化,其病多为脾阳虚衰,寒湿内阻。
常见症状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等,理中汤是常用之方。
人参补气健脾;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
共同起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
少阴经为三阴之枢,病多为心肾阳气虚衰。
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
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紫薇医道 3天前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
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伤寒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伤寒泛指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
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
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多属于虚证、寒证。
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虽重点在分析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但是并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方法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两大类。
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为三阳病证;凡是抗病力弱,病势衰减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病势趋向及其相互转化等特点,作为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一、辨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位表浅。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诸经之藩蓠。
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并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略谈六经钤百病(上)
略谈六经钤百病(上)近10年来国内经方的传承明显升温,越来越多的经方爱好者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六经钤百病之说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六经钤百病”提倡以六经为指导,方证为中心的治病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脏腑辨证,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应用型治疗思维,由于经方思维的简洁明快,基层的医生学习热情高涨并且受到大批基层西改中医生的欢迎。
清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明确提出道:“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这是关于六经钤百病最早的书面记载,但这种理论的源头实际上更早,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一千多年来中医界一直以脏腑辨证为主,六经治疗杂病的观点无疑像丢入大海里的一个石子,激起一片小浪花随之悄然消失,并没有得到激烈的反响,只有少数人如陆渊雷、曹颖甫、祝味菊等在临床仔细品味经方的魅力。
2、六经的概念自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宋林忆、高保衡等人的整理,分为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关于伤寒论的注解由古至今不曾间断,六经之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六经之义,或主经络、或主气化、或为脏腑、或为六气、或为症候群争论不休。
恽铁樵曾曰:“《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 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 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 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刘渡舟先生曾说:“脱离了经络学说的三阴三阳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近代陈逊斋直接提出了六经即八纲的主张,他说:“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
无独有偶,现代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六经来源于八纲。
八纲中虚实寒热附属于于阴阳,为病情的描述,表里(半表半里)为病位的描述。
六经乃表、半表半里、里三部与阴阳三二合之为六,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
但是,历史的演变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外在趋向内在,从单味的药证到复杂的方证,一开始古人对于事物的划分应该是朴素的、单纯的将遇到的症状分为阴阳(亢奋者为阳,萎靡者为阴),寒热虚实应该是后来者在实践中逐渐对临床进行了思考进行了对原始思想的添补。
“六经钤百病”解
“六经钤百病”解“六经钤百病”解张英栋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五脏能统百病,六经也可以统百病,这两者都是人体结构的分类体系,两者相对独立。
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可以有不同的“分科”方法,五脏体系、六经体系同样可以“分科”归类人体的问题。
六经是把整个人体分成六个立体的区域,所以六经的划分可以为所有的疾病立法,简称“六经钤百病”、“六经统百病”。
六经和八纲的关系是,六经是病位,八纲是病性,六经在前,八纲在后,八纲是在六经基础上总结的病性的概括,不可混为一谈。
经方圈子里,经常说一句话:“六经统百病。
”其原型应该是“六经钤百病”。
语出俞恨初之《通俗伤寒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六经钤百病”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用柯韵伯的话说是:“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伤寒来苏集》)按照柯氏的思想,所有的疾病,“治无二理”,都可以按照“六经”的原则来分科归类。
六经是对人体的立体分类为何六经可“为百病立法”?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另一个问题:五脏可以统百病吗?笔者认为,五脏能统百病,六经也可以统百病,这两者都是人体结构的分类体系,两者相对独立。
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可以有不同的“分科”方法,五脏体系、六经体系同样可以“分科”归类人体的问题。
打个比方,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可以把国家分成5个区域;而按照军事防御的要求,可以把国家分成6大军区。
研究的主体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研究的目的和分类的方法。
五脏是以原始的解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人体的5大结构系统。
而六经也是如此,是以古老的“足六经”体系为依托,对于人体结构的立体分类。
对于“足六经”体系,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清晰,于是产生了对于六经归类的种种“空对空”的猜测。
但在有的学者心目中,六经是有明确的位置概念的,如柯韵伯说“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
笔者理解的“地面”,是立体的分界,而不是一个平面上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临证六经阴阳辨证,是万病之治疗指南。
六经辨证并非只治伤寒,温病、杂病俱在其中。
人身十二经脉统分六经,经络所过的病变,《灵枢经》说:“是动则病”就是说,人体脏腑病变会反映在经络上,并且会反映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观察其病变就可找出六经所属,六经就是阴阳气在各经络脏腑的概括,经就是“常”的意思,恒久不变,所以可以统领万病。
阴阳经气统之为任督二脉,任脉(在身体的前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阴脉,也就是手足三阴经脉;督脉(在身体的后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阳脉,也就是手足三阳经脉。
督脉在两太阳经之间,三阳经气汇集于此,八卦配离卦,内藏骨髓也就是真阴精,外行阳气。
阳中有阴。
任脉行身体前正中线,三阴经气汇聚于此,八卦配坎卦,阴中有阳。
任督二脉需三阴经、三阳经经脉滋养,交通则水火既济。
阴阳二气合一周留不息,身轻神清体健,百病不生。
因此,阳足则阴精化气不外溢,阴精足则阳气生化不息。
细分之,三阴经有手足三阴,三阳经有手足三阳;三阴三阳中各有阴阳,阴为精血津液,阳为阳精,二者合一就是气,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病理状况下,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无论内伤生冷还是外寒内侵都伤人阳气,阳气虚则身重懒言、昏昏入睡,四肢清冷,畏寒重,口不渴、不思饮,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脉微细,属阴证。
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得温热药而经过汗、吐、大便、小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是排病反映。
寒湿得热则化,瘀得温则行。
湿、痰、饮宜温化。
视其六经所属,分经辨阴阳用药,只要剂量足效如桴鼓。
临床中痰饮病往往与瘀血合一而病。
太阴饮邪,气亏虚不重者甘遂半夏汤,中焦虚寒饮停胃肠,肠鸣漉漉理中汤可用。
少阴饮邪,手少阴心下停饮苓桂术甘汤;足少阴饮邪真武汤。
厥阴饮邪,两胁胀满疼痛,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化裁。
寒饮停太阳,停于上肩背沉重冷痛,麻黄附子细辛汤,亦治寒饮停肺;寒饮停留足太阳膀胱,小便为之不利,五苓散可行。
少阳乃三阳枢机所在,不得寒热,寒热则胆汁不得疏泄,小便清浊不分,法宜和解。
视其寒热轻重,分阴阳辩证而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
阳明包括手足阳明,饮停胃肠,己椒苈黄丸或遇仙丹痰瘀同下。
郑重申明经方之剂量应参考阴阳辩证而下药,阳证苦甘寒,阴证辛甘淡温热。
配伍之后偏寒则治阴证,偏热则治阳证。
寒热同用则治阴阳驳杂之病。
人身是水火气化而成,气有余是火,真阴不足者属阳证,小便短赤、灼热,大便干结,此属阴虚火旺,苦甘化阴,甘寒养阴可治。
玄府(汗毛孔)闭塞者,阳气不能外达,此属火郁,火郁发之,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小便淡黄,大便如常,发热重、恶寒轻则可用麻黄汤调理;气不足是水,也是寒,属阴证,大便稀溏或者不成形是太阴寒湿、湿困,也就是脏腑辩证的脾阳虚;小便清长者,属于少阴虚寒,也叫坎阳不足,也叫肾阳不足;四肢清冷,男子茎中寒,女子阴冷,男女少腹冷痛,属厥阴阳虚,也叫肝阳不足,凡此阴证是寒、湿、痰、饮、淤血久凝而成。
阴证在临床中占的比例最大。
寒邪从阳经而入内,气足者寒邪容易化为热邪,轻浅者如上所述麻黄汤可愈病;热甚则伤阴,轻者,仲景有人参白虎、小柴胡之类以存阴,最重者,仲景有大、小承气之类以救阴。
假使外邪从阴经而入内,阴寒同类,物以类聚,阴盛则伤阳,轻浅者,仲景有大、小建中、理中之类以扶阳,最重者,仲景有四逆、白通之类以回阳。
此即仲景治外邪入内之指南。
阳气足者,外寒不入,内寒不生。
内寒之形成,由于阳气不足,阳气一亏阴寒内生。
经书说:气不足便是寒。
考究阳气不足的原因:房劳者,伤精之后肾阳也损;因饮食无常者,则脾阳受伤,大便稀溏;因用心思虑过度者,则损伤心阳,导致心气不足。
阳者气也,阳气损于何处,阴寒便生于何处,积阴日久,元阳便为阴邪所伤,阴盛则阳浮游于外,疮疡之病发作。
此举一例疮痒病:郝香亭男59岁2005年10月20日糖尿病20年,脉沉细迟,舌质淡,舌苔白,面部疮痒疮疡此起彼伏。
处方生姜250淡附子50荜茇10细辛3甘草30葱白3颗二十付2005年10月30日服药后诸疮陆续回头。
上方六付2005年11月14日脉沉弦,左太阳穴出一红色疮,破口流清水。
小便清,大便正常。
处方淡附子20干姜10生甘草10桂枝20生姜30肉桂10三付6付药后反馈疮疡痊愈。
阳气损于上者,仲景用桂枝汤以扶心阳;损于中者,仲景用建中、理中以扶脾阳;损于下者,仲景用四逆、白通以救肾阳。
阳虚日久,不能化生真阴,阴液日亏,积之日久,血枯而虚阳又炽,反为客邪,此真可谓阴虚也,法宜甘寒养阴,切不可妄用苦寒,故仲景有炙甘草汤、桂枝龙骨牡牡蛎汤、甘草炮姜汤之法,从阳以引阴,滋阴、化阴。
此乃仲景治内伤之指南。
阳损不能化阴,阴液枯竭,肌肤枯搞,神气短少,吐痰胶粘,有火形可验者,按照仲景炙甘草、龙骨炮姜汤之法治之,阴虚门方,亦可择取。
又要识得外邪从阳经入内,以致热伤血者,亦可称谓阴虚,若此而论者,是谓之真阴虚。
从外而致者,苦寒、清凉、升解俱可治之,若此论者,只宜甘温微寒,从阳养阴以调之,内外之法,至此详矣。
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乃用药之指南;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是一元盈亏之详征。
六经阴阳辩证是打开疑难病治疗的金钥匙。
疑难病往往是表里两经同病。
此举两例说明之。
椎体病变(腰椎间盘突出骶椎膨出)腰椎间盘骶椎膨出此病是由于少阴虚寒心肾阳虚,太阳伤寒经筋椎体被寒邪收束拘引,少阴阳虚不足以抵抗寒邪而成。
临症一般以四逆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治疗,重症用乌头汤加味治疗。
李永山男2006年1月25日腰椎间盘骶椎膨出患者货车出租车司机,以前就有腰椎间盘骶椎膨出。
面色晦暗如黄土,脉浮数,沉弦,舌质青,舌苔厚白,小便清长。
腰椎盘突出,骶椎膨出,整个腰脊椎太阳经所过处拘急疼痛,发热则出汗2个月不能起床。
2005年12月19日栖霞市中医院CT平片扫描显示:L3—4椎间盘未见膨征象,硬膜囊无受压,黄韧带无肥厚。
骨性椎管无狭窄。
L4—5椎间盘可见向四周的软组织影,硬膜囊观察欠清,骨性椎管无狭窄。
L5—S1椎间盘正后缘,局限性后突6mm并反应骨性改变,硬膜囊及左侧神经根受压,骨性椎管无狭窄。
印象:1腰椎间盘膨出(L4—5)2腰椎盘突出(L5—S1中央型)处方葛根20麻黄20生川草乌各30桂枝20生白芍60生甘草100生黄芪100细辛15生姜60三付水煎服,开水泡透,开锅后煎煮15分钟,煎三遍,分九次饭后服,每天服三次。
2006年2月4日复诊时患者已能够起床大小便,可以坐起来看电视了。
患者说服药半个小时后全身麻木酥酥,四肢无力抬举,心跳正常,喝蜂蜜小许,6个半小时后此症状消失,第三天就能下床走路了,现在面色红润。
按语:此例患者以前就有椎间盘病变,加上去年劳累,太阳经受寒导致经筋拘急,椎间盘受压变形。
上方麻黄配合生川乌、细辛,去陈寒痼冷,。
腰痛髂骨疼痛林巨玲女33岁2006年2月15日市政腰痛髂骨疼痛脉沉细涩,舌质淡润,舌苔少,口不渴,咽哑后服用黄连上清丸后大便一日一次,小便夜间一次。
腰痛、髂骨疼痛三天(劳累出汗后引起)。
处方麻黄30黑附子30细辛15干姜30桂枝20生甘草60生白术30黄芪100当归6三付水煎服分三次饭后服用。
煎药方法:先将诸药用开水泡透,普通锅开锅后煎煮10分钟算一遍,倒出药液,如此煎三遍,分三餐饭后服。
492006年2月18日脉沉细,咽喉清凉,上方加柴胡10三付。
52(50)2006年2月22日脉沉细,舌质淡,舌苔薄白,咽喉清利,腰痛、髂骨疼痛消失,稍怕冷上方加鹿角胶6山茱萸20淡附子10六付。
138(135)膀胱病变(太阳病少阴病)柳秀保男72岁大柳家2006年2月14日小腹疼痛前列腺炎、增生太阳病少阴病以往有前列腺炎、增生。
脉浮弦,沉取也弦,今晨因打扫卫生出汗后不久引起小便滴沥不尽,小腹疼痛难忍。
朝夕怕冷。
处方麻黄30淡附子15细辛15生姜30生甘草30三付水煎分三次服用。
按语:此例患者昔有前列腺炎、增生,本身小便不畅,又汗出伤寒。
因为是急病。
所以取太阳,朝夕怕冷属少阴虚寒。
总之辩证太阳少阴病。
2006年2月23日当时送他看病的出租车司机说:“你的三付药真神,服完就好了。
就是你给他看病收的钱太少了,才几块,你知道当时他带了多少钱准备住院?”我说:“多少钱?”。
司机说:“2000元,要是到了医院2000也不见得就能治好”。
吊线风(口眼歪斜)此举一口眼歪斜(吊线风病例)李秀英女 80岁公安局 2006年1月6日高血压口眼歪斜脉沉弦有力,舌质暗,舌苔薄白,舌不能抬举,头昏眩晕,两个月前患吊线风经各种治疗留有后遗症:左侧口眼歪斜,白睛充血,喝水时流口水,BP190/90。
处方麻黄10桂枝20细辛6甘草30干姜10淡附子10桑寄生30杜仲20怀牛膝20羌活6生姜30六付602006年1月16日头晕减轻,口眼歪斜几乎复正,白睛颜色回复正常。
六付。
要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治法,麻黄谁敢用?口眼为何歪斜?风寒凝滞经络。
属于太阳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散寒滞,内扶正气,与其它药配伍效力大增。
再说一个秘密:人70岁以后气血实同孩婴,古有七十来复一说,用药不宜过重,参考小儿用量。
六经病证脉症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急急回阳可不免于死。
太阳病寸关尺三部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一身之藩篱,少阴气足则太阳气足,阳气敷布,寒邪难以入侵,太阳为开,即便入侵,也是郁而化热(太阳不开),在外者发而越之,麻黄汤主之。
太阳开之太过就是太阳伤风病,脉浮缓,发热、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
在此说说麻黄,麻黄用药取其茎,中空而多节,按照象数理论,物以类聚,所以走皮肤窍道,因此体表病变、关节病变,用之捷效,又因为其中空与膀胱同象,所以也可治疗膀胱病变。
在说说桂枝,桂枝其用全在皮,而诸书说去皮,是传写之误,桂枝气轻善走上肢,故上肢病变,心肺痰饮可温而化之。
阳明病寸关尺三部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
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疼、鼻干、不得卧。
阳明主合,合之太过大便秘结,诸如上证。
大便秘结,肚腹胀满,口渴能饮,小便黄赤属承气汤证。
合之不及,大便溏泻,又分阴阳。
阴证太阳病不解邪陷阳明太阳阳明合病,无汗、发热、大便稀,葛根汤主之。
阳证小便黄赤,大便灼热,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主之。
少阳病寸关尺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
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
太阴病寸关尺三部俱沉濡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
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少阴病寸关尺三部俱沉细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
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病寸关尺三部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
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