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2.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老师在课前也去查了“走月亮”,引出资料——中国很多的地方,大家出于对月亮的喜爱,在月明之夜,身着盛装,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欣赏风景;(出示课文插图)4.看——我和阿妈身着盛装,在月光下走着走着……这就是——“我和阿妈走月亮”5.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个机会让你和妈妈去乡下,一个非常美的地方,晚上妈妈带着你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悠闲地在月色下散步,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是什么?预设:各种乡村的经历,目的是唤起孩子农村的经历。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第2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第2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第2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文字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日记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进行描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细、表达不清、句子结构简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进行描述。

2.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

2.示例引导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3.小组合作法: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观察日记范文、写作素材、评价标准等。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喜欢的文具,准备好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哪些有趣的事物?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观察日记范文,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描述,如:“这篇日记的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个事物的?他用了哪些形容词和动词?”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观潮》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汇的解释和运用。

3.理解《观潮》中含义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积极向上的态度。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观潮》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观潮》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

教学难点1.理解《观潮》中的比喻和隐喻。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课文中的海浪场景,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和想象。

二、展开1.阅读课文《观潮》,教师讲解生字词汇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利用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巩固1.配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组织小组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1.总结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作文,表达自己对大海和生活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的内涵。

同时,在巩固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观潮2.生词:潮起潮落、生生不息3.哲理:大海宽广包容,人生充满变化4.寓意:孜孜不倦、奋发向上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观潮》并理解生词词义。

2.完成《观潮》相关习题。

3.写一篇文章,探讨大海对人的启示。

以上是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 第2课走月亮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 第2课走月亮

2走月亮《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和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想。

文中用了较大篇幅描写月下的自然景象,画面静谧,意境恬淡;排比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

全文四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月亮升起,“我”和阿妈在月光照耀的小路上走月亮;“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反复的方式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展现了“我”和阿妈之间的浓厚亲情。

第4自然段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想融汇在一起。

“我”看见了“细细的溪水”“灰白色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我”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我想象“阿妈白天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又灵动的图画。

第6自然段同样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看、耳听、鼻闻、心想,将一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

有淳朴的乡村风俗图景,还有安宁祥和的夜景图,有丰收的图景,也有辛勤劳作的图景。

这一段的最后,更是表达了“我”等待阿爸,对阿爸的思念之感。

文中穿插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富有画面感。

如,第2自然段中四个“照亮了”构成的排比,描摹出一幅月光图,点亮了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用拟人的手法贴切的描绘出水塘倒映出月色的画面。

又如“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

此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包含深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和阿妈走月亮”流露出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之感和浓浓情意;“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既写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写了地上的“我”和阿妈,天上月亮就如阿妈,“我”就像那星星,物与人之间的对照,体现出“我”与阿妈之间的温馨和甜蜜。

教材中的插图也展现了走月亮时的情景。

“我”和阿妈身穿民族服饰,在皎洁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浓浓的温情充盈其间。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进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3.板书课题:走月亮。

4.教师简介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2课时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2课时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能学习课文最后一节的写法写做过或在书上读到过一件事情的经过,并把它写下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学习来认识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剌克勒斯的人物性格特点后强化文章语言文字的朗读训练。

2、通过回忆做过的一件事,并仿照最后一节把它写下来。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默写词语。

2、(媒体)用上加点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感悟“英雄”品质默读课文,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什么样的神?从文章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圈画出有关词句,写下你的感受。

(生回答,师板书富有同情心、善良勇敢、机智坚强、无私无畏)1、从哪里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富有同情心的神?(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1)指学生读(2)“决心”一词换成"决定"你觉得好吗?比较得出“决心”可以看出盗火需要很大的勇气并要克服很大的困难(3)再指导读第二句(4)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A感悟“富有同情心”。

[媒体]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①(过渡)课文哪里具体写了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②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a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b生活困苦仅仅这两方面吗?c练习:没有只好d练习:人们生活非常困苦,没有只好;没有只好;没有只好……③(过渡)人们生活非常困苦,普罗米修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定决心盗火。

(板:下定决心)④引导学生品读“决心”。

⑤学生有感情地读好“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B感悟“勇敢而机智”。

①[媒体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这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从哪些词语看出勇敢而机智?③交流,板书(盗火:躲、悄悄插)④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课件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较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第2课时教案(一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第2课时教案(一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第2课时教案(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第2课时教案 1《游山西村》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村的风光习俗,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画。

赞扬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3、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反复诵读。

4、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师准备(包括__):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课上易于观察,读懂诗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采用“古诗接龙”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

二、学习《题西林壁》1、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可先让学生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3、结合学过的《画杨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组交流汇报。

三、变换角色、交流认识1、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2、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四、学习《游山西村》1、陆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看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感受到农人纯朴、田家盛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你是通过那个字感受到农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五、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想象到的情景1、美酒加盛情让人沉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柳荫深深,鲜花簇簇让人迷恋;前行的路就在这美景之中。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陆游眼中的景色。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叶至善。

文章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一次参加学校演出,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形象地描绘出一个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的小老虎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期的怀念以及对成长的思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信生活的态度,懂得成长的快乐。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童年时期扮演老虎的经历,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自信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如何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解读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分析作者在扮演老虎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体验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作者的经历?是如何克服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勇敢面对困难、自信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 童年扮演老虎的经历2. 胆小怕事、缺乏自信3. 勇敢面对困难、自信生活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经历的作文。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走月亮》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
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朗读《走月亮》古诗。

2.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走月亮》。

2.课堂黑板及彩色粉笔。

3.相关图片或PPT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月亮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月亮相关的音乐来引入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和向往。

2. 学习课文
1.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走月亮》。

2.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表达的主题。

3. 欣赏诗歌
让学生自由发挥,分组展示他们对《走月亮》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创作活动
请学生在课后以《走月亮》为题目,写下一篇自己想象的故事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诗《走月亮》,学生们也通过朗读、分析和创作活动,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背诵《走月亮》。

2.完成课后创作活动,写下自己的《走月亮》故事或诗歌。

3.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复习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走月亮》。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走月亮》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走月亮》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走月亮》第二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走月亮》的背景故事。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

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课文进行情感体验。

三、教学准备1.课文《走月亮》的课本和课后习题。

2.教学PPT。

3.黑板、彩色粉笔。

4.学生课外阅读材料。

5.课堂互动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一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中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讲解课文的背景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2.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3.分段讲解课文内容,注重突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3. 理解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情节,重新表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美感。

4. 课堂互动1.设计有趣的游戏环节,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扩大语文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走月亮》为教材,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教案

2《走月亮》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正确读写“淘洗、柔和、灰白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3.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发挥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每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亮便从天的另一边爬上来,在群星与云层的簇拥下,散发出圣洁柔和的光。

同学们听说过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预设: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后羿射日……那么让我们一起讲讲其中的你感兴趣的故事吧!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喜欢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呢?2.我们来学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课文——《走月亮》。

对于“走月亮”,你的了解有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走月亮”的资料?预设: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

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板书课题:走月亮)。

3.板书课题,读题。

(走月亮)二、初读感知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指读。

(出示文本信息)鹅卵俗跃穗镀铄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提出要求:一板一眼字正腔圆2.走月亮。

跟着月亮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

3.多音字。

载:(zài)载歌载舞装载(zǎi)一年半载刊载三、朗读感知(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二课时
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洋溢着健康的光彩
生命的意义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轻音乐、小组问题清单、四色便签贴
1.出示词语,齐读。
青苔盘绕爆裂亲吻
僵硬囚犯探出任何
玻璃捏着耐心洋溢
豆荚窗框裂缝水笕
2.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清楚童话故事里主要出现了以下人物:五粒豌豆、小男孩、小女孩、妈妈。
其中,主要人物是——五粒豌豆中长在青苔裂缝里的第五粒豆和小女孩。文章主要讲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3.上节课大家自学课文,提出了许多问题,出示“小组问题清单”。
2.将刚才我们找到的词句对比看一看【PPT,出示对比表格】
小组交流,然后把你们的理解写下来,请组长来汇报。
过程:请3或4组上台汇报,教师相机评价:有需要补充的吗?你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吗?
预设:
(2)豌豆苗凭着自然生长的本性长叶开花,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了小姑娘战胜疾病的勇气;
(2)从裂缝中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5.一粒豌豆能走多远的路程?安徒生的想像力使它走到一个孩子对于生的无限热望中去了,没有别的豌豆能走这么远。掉落到水沟里的“胖得要爆裂开来”的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聪明的你们,不妨继续讨论,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
四、总结深化,延伸阅读
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关于这个小故事,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
出示:
(1)“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2)“为什么五粒豆的命运不同,而作者仅仅只写了第五颗呢?”
可以看到我们的问题集中在了这两点上。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是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创设深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交流你认为神奇之处”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勇于创造、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这堂课上,我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教学,先感受宇宙的神奇,在理解“混沌”一词时,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学习,一种是查字典,一种是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开天辟地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重点讲解了两个句子。
方法一:借助插图
方法二:借助提炼的词语
方法三: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
以同桌为单位,两个人用不同的方法向对方讲述这个故事。讲完后,面向老师保持安静,等一会选一对同桌来展示。
三、
小 结
推荐书目:《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精彩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从哪知道的?《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还会有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自己去看!欢迎借阅!
同学们的想象也很神奇,这个神话故事在这里迎来最美好的结局。齐读最后一句话“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当我们看到这世间万物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就会想起,那就是盘古身体的一个个部分。
(二)感受物形象
故事讲到这里,盘古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板书】
力大无穷、无私奉献、勇于开创
当天地没有被分开的时候,那些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都交织在一起,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我们前面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这个画面:(混沌)。当盘古一斧头劈开混沌的时候,轻而清和重而浊的东西就发生了抽离。
d、师:轻而清澈,这就是天的样子。重而混浊,这就是地的样子。女生,借你们轻柔的声音用一用我想听听天的清朗。男生,也借你们厚实的声音用一用我还想听听地的坚实。
b、师: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读前面的,同学们读后面的。(师生合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养麻雀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通过讨论、感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的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界的小动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麻雀的生活习性,他们可能想要了解更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的某些描述,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图片、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然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麻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什么喜欢麻雀?”“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造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复习生字、新词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拯救扎煞奈何嗅到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新课教学()分钟二、讲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14《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4《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是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的第二课时。

故事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并与宙斯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信息筛选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斗争的背景和原因。

2. 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教学卡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第一课时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情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阅读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鼓励。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共同探讨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斗争的背景和原因。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解读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适时点评和指导。

五、板书设计1. 课题:《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2. 教学内容: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斗争3.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4. 教学难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六、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短文,字数不限。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希腊神话故事,拓展知识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4、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三、理解句子。

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说明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A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B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补充资料: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

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

《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

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3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2、学生交流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课文第4节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2、指名朗读指导看图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

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4、配乐朗读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四、自由朗读5、6小节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2、交流讨论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联系上文说说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课件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指名读意思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7、出示词文,师范读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五、总结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