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经络与腧穴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络腧穴学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美容有指导意义。
本课程内容包括经络、腧穴两大部分。
其总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辨证施治,为中医美容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使用,依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美容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工作需要的,经络腧穴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以及常用腧穴的类别、定位、主治、配伍和针灸法,熟悉经络的现代研究成果。
【能力培养目标】具有《经络腧穴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点出腧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美容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献身中医美容事业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经络腧穴总论【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经络的概念。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分布概况。
3.掌握经络的基本作用。
4.熟悉经络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掌握腧穴的分类及特定穴。
6.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7.了解腧穴的命名。
8.了解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熟悉历代经络腧穴的有关著述。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一节经络总论1.讲述经络的总论。
2.重点阐明经络系统的组成、基本作用、临床应用。
第二节腧穴总论1.讲述腧穴的总论。
2.重点阐明腧穴的分类、定位方法、作用及特定穴。
3.在实践中讲授、示教、练习腧穴的定位方法。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总论2. 课时安排:共24 课时3. 教学目标:(1)了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3)学会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 课时: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腧穴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第2 课时:经络系统1. 经络的定义和功能2. 经络的分类和分布3.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第3 课时:腧穴系统1. 腧穴的定义和功能2. 腧穴的分类和分布3. 腧穴的定穴方法和临床应用第4 课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1.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影响2.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作用3. 经络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第5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应用1. 经络腧穴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2. 经络腧穴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经络腧穴学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2. 演示:展示经络腧穴的分布、操作方法等;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络腧穴的感觉和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2. 课堂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络腧穴学教材;2. 课件:经络腧穴学的PPT课件;3. 模型:经络腧穴模型;4. 视频:经络腧穴操作演示视频;5. 案例:相关临床案例。
六、教学活动与设计第6 课时:经络测量与评估1. 经络测量方法的学习2. 经络测量工具的使用3. 经络测量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第7 课时:腧穴的诊断与治疗1. 腧穴诊断的方法与技巧2. 腧穴治疗的操作步骤与要点3. 腧穴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解析第8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科研方法1. 经络腧穴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科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解读第9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实践1.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演示3. 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与评价第10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未来展望1. 经络腧穴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 经络腧穴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3. 学生对经络腧穴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 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第十章临床腧穴学基础【学习目标】:通过常用腧穴的基本概念、腧穴的定位、主治和刺灸法的学习,让学生数量掌握常用腧穴的操作。
1.掌握内容:掌握常用腧穴的基本概念、腧穴的定位、主治和刺灸法。
2.熟悉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以及治疗作用。
3.了解内容:了解腧穴的定位方法及特定穴的应用。
4.能力目标:具有《经络腧穴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点出腧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学习内容】第一节腧穴总论1.理论讲授:腧穴的概念、分类、定位方法。
2.技能操作:腧穴的定位方法3.课外作业:腧穴的概念、分类、定位方法。
4.教学方式:讲授5.计划学时:理论讲授1第二节十四经常用腧穴1.理论讲授:(1)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2)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3)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4)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5)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6)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7)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8)足少阴神经常用腧穴(9)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10)手少阳三焦经常用腧穴(11)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12)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13)督脉常用腧穴(14)任脉常用腧穴2.课外作业:十四经穴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方法3.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技能操作4.计划学时:理论讲授×3+技能操作×2第十四章常用中医技术【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用中医技术的操作。
1.掌握内容:掌握毫针刺法、推拿法的操作;各类灸法及拔罐法的运用;掌握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针具的刺法。
2.熟悉内容:,熟悉毫针刺法、推拿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针具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3.了解内容:,了解毫针刺法、推拿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针具的临床应用。
4.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医常用技能的操作能力,可以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技术独立处理病人。
经络腧穴学课程纲要-上海中医药大学
表1 课程纲要【编号:02.023.2.1】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Theory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适用年级针推专业二年级总课时91 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简介(200字内)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分为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
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经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背景分析(500字内)学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和医古文等前期课程,参照注解能够正确理解经络循行、病候等内容,通过自学也能用语言描述腧穴的位置,但在经络理论的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及在人体上进行腧穴定位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本课程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17学时)和实训操作(51学时)为主,理论授课仅23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能解释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专业术语2.能绘制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3.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腧穴进行定位4.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具体情景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提供建议5.能在与同伴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与互惠的意义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导学:2学时1.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安排、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2.用KWL(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What I have learned)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经络》,并分组(每组5-6人)进行讨论,用反思问卷呈示讨论结果。
(完整word版)《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3.2。
1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Theory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开课(二级)学院:针推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6.5学分学时: 91学时(讲课学时:58 实验学时:15 自修学时:18)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正常人体解剖学.授课对象:针推专业(本科)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点穴考试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10%,主要通过作业和考勤进行评定,点穴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7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分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经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与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The teaching contents consist of two parts。
PartⅠis about the basic conceptions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he composition of meridian system and its distribution;the location, classification, functions and the basic rules of treating indications with acupoints. Part II is on the route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eridians,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indications and acu—moxi methods of acupoints。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经络腧穴学(168页)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 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3: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 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共同点——腰骶病:
不同点——长强治肠腑病
腰阳关 命门妇科病,Fra bibliotek科病特殊点——长强癫狂痫等神志病
命门又名精宫,位于两肾之间,肾藏精,为生命之根 先天之本,有壮阳益肾之功,主治肾阳不足之证,多 用于男性科。
(三)郄穴 郄---空隙之意
1 、定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矫、阳矫、阴维、阳维 脉之 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共16个。 2、分布: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除胃经以外) 3、应用:可治本经及本经所属脏腑的急症、重证、痛证、顽
固性疾病
(四)背俞穴、募穴
1、含义: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操作】:
长强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分布在督脉上的腧穴均为向上斜刺0 . 5—1寸。
4:至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 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 病。② 咳嗽,气喘 。③腰背疼痛。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11:15:0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第二章 腧 穴 总 论
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分类 2.掌握腧穴的治疗作用 3.掌握特定穴的意义 4.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5.了解腧穴的发展和命名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电子教案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重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难点经络的概念、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对经络的初步认识导出经络的概念。
复习提问:提问并讨论对经络的基本认识板书设计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掌握要点(1)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举例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讲授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提问(1)经络的概念(2)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4、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经络的认识。
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重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组成导出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复习提问:经络系统的组成板书设计2、十二经脉的分布1)外行布分(1)四肢部(2)头和躯干布2)内行布分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5、十二经脉的衔接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2、十二经脉的分布1)外行布分(1)四肢部(2)头和躯干布2)内行布分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5、十二经脉的衔接掌握要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举例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说明其分布提问1.十二经脉的分布2.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4.十二经脉的衔接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重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难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组成导出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复习提问:1.十二经脉的分布2.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板书设计二、奇经八脉1定义 2、命名三、十二经别1定义 2、循行分部特点四、十五络脉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4.十二经脉的衔接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二、奇经八脉1、定义2、命名三、十二经别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四、十五络脉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掌握要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举例提问以督脉为例说明如何命名1.奇经八脉定义、命名2.十二经别3.十五络脉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教学目的掌握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重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难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导出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复习提问:1.奇经八脉定义、命名板书设计五、十二经筋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六、十二皮部1、定义2、分部特点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2.十二经别1.经络的作用3.十五络脉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五、十二经筋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六、十二皮部1、定义2、分部特点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1.经络的作用掌握要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举例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例讲授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提问 1.十二经筋2.十二皮部3.经络的作用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授了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下篇经络腧穴的分部关系及现代研究。
经络腧穴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头颈部奇穴 第二节胸腹部奇穴 第三节背部奇穴 第四节上肢部奇穴 第五节下肢部奇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根结 第二节标本 第三节气街 第四节四海 复习思考题
一经络腧穴歌 诀选
二 《脉书·十 一脉》选录
(一)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二)井荥输原经合歌 (三)十五络穴歌 (四)八会穴歌 (五)八脉交会八穴歌 (六)八脉八穴歌(西江月调) (七)四总穴歌 (八)回阳九针歌 (九)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第一节足少阴经络 第二节足少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厥阴经络 第二节手厥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少阳经络 第二节手少阳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足少阳经络 第二节足少阳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足厥阴经络 第二节足厥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督脉 第二节任脉 第三节冲脉 第四节带脉 第五节阴蹻脉与阳蹻脉 第六节阴维脉与阳维脉 第七节奇经八脉的总体作用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 第二节手太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阳明经络 第二节手阳明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足阳明经络 第二节足阳明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足太阴经络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少阴经络 第二节手少阴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手太阳经络 第二节手太阳腧穴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足太阳经络 第二节足太阳腧穴 复习思考题
3
第五章足阳明 经络与腧穴
4
第六章足太阴 经络与腧穴
5
第七章手少阴 经络与腧穴
第九章足太阳经络 与腧穴
第八章手太阳经络 与腧穴
第十章足少阴经络 与腧穴
第十二章手少阳经 络与腧穴
第十一章手厥阴经 络与腧穴
第十三章足少阳经 络与腧穴
第十四章足厥阴经络 与腧穴
新编腧穴学教学大纲
《腧穴学》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学类专业用)Ⅰ前言《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经络学说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均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教学要求掌握腧穴的基本内容。
熟悉有关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辨证施治,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本课程教学时应辅以电化视听、CAI课件、形象教材及实验示教,尤应加强在人体的点穴,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汉、民考汉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4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19∶8,即讲课38学时,实验16学时。
Ⅱ正文上篇腧穴概论第一章腧穴概述一、教学目的:掌握腧穴的概念,掌握腧穴的分类及特定穴,掌握腧穴的基本作用,熟悉腧穴的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了解腧穴的命名。
二、教学要求1、掌握腧穴的概念。
2、掌握腧穴的分类和特定穴。
3、掌握腧穴的基本作用。
4、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5、了解腧穴的命名。
三、教学内容1、腧穴的概念、分类和命名:(1)腧穴的分类(2)腧穴的命名2、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1)腧穴的作用。
(2)腧穴的主治规律。
3、特定穴:(1)五输穴(2)原穴(3)络穴(4)郄穴(5)背俞穴(6)募穴(7)八会穴(8)八脉交会穴(9)下合穴(10)交会穴4、腧穴定位法:(1)体表标志法(2)骨度分寸法(3)手指比量法第三章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一、教学目的:了解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熟悉历代腧穴的有关著述。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第八章 足少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一、足少阴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足少阴络脉 三、足少阴经别 四、足少阴经筋 第二节 足少阴腧穴
第九章 手厥阴
第一节 手厥阴经络 一、手厥阴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手厥阴络脉 三、手厥阴经别 四、手厥阴经筋 第二节 手厥阴腧穴
第四章 足太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一、足太阴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四、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五章 手少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少阴经别 四、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十章 手少阳
第一节 手少阳经络 一、手少阳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手少阳络脉 三、手少阳经别 四、手少阳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阳腧穴
第十一章 足少阳
第一节 足少阳经络 一、足少阳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足少阳络脉 三、足少阳经别 四、足少阳经筋 第二节 足少阳腧穴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1. 掌握《灵枢·经脉》经脉循行的原文;2. 熟悉十二经病候; 3.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 位和归经; 4.熟悉络脉、经别的内容;
5.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和作用; 6.了解经筋的内容; 7.了解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第一章 手太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手太阴络脉 三、手太阴经别 四、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二章 手阳明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一、手阳明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手阳明络脉 三、手阳明经别 四、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 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1 .经脉循行 2 .经脉病候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6-2-1 《经络腧穴学》教学标准
雷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
1、用课件、多媒体进行理
经别、十二经筋
12 学时
第二章经
论教学 2、实验实训:在人
2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十二经脉、任脉、督脉
(2 实
络各论
体上准确画出十二经脉及
的循行及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2、简单讲述剩余的奇
训)
任脉、督脉的体表循行
体进行教学,理论讲授为 4 学时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2、
临床应用
主
简单讲述在其他两个方面的应用
内容:腧穴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分类、命名、
定位方法、作用、主治规律及特定穴
1、用课件、多媒体
12 学时
第五章腧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腧穴的概念、分类、定 进行理论教学 2、实验实
5
(4 实
序号 教学项目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学时
内容:经络的概念、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
络系统的概貌、经络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用课件、多媒
第一章经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学生掌握、熟悉的内
1
体进行教学,理论讲授为 4 学时
络概论
容,以下雷同)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组成及经络
主
生理功能 2、简单讲解(学生大体了解的内容,以下
《经络腧穴学》教学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康复保健(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一门以中医 基础理论为指导,基于实际针灸推拿工作整合开发而来。面向针灸推拿工作的岗位职业要求, 对学生进行针灸推拿画经取穴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针灸推拿整体工作体系框架,所 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针灸推拿专业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2、课程任务 (1)经络腧穴定位方法:根据临床需要,正确运用腧穴的定位方法,特别是骨度分寸 和体表标志,结合解剖学知识,准确快速地进行腧穴定位。 (2)十四经画经与点穴:学会十四经循行与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特定穴属性, 依据国家标准,准确画经取穴,达到“记得住、找得准”的目标。 (3)奇经八脉画经与点穴:临床灵活应用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画经点穴。 (4)临床画经与点穴:运用临床案例,综合画经点穴。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 病候以及常用腧穴的类别、定位、主治、配伍和针灸法,熟悉经络的现代研究成果。 (2)能力培养目标:具有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运用能力,能在人体上准确画出 经络,点出腧穴,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职业培养目标:专业思想巩固,热爱针灸事业;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救死 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心病人的职业道德风尚;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三、参考学时 总学时:108(理论讲授:78;实验实训:30) 四、课程学分 6 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教案教案标题:经络腧穴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能解释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熟悉并能够识别常用的经络与腧穴名称和位置。
3. 掌握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以及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常用的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3. 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经络系统的深层概念和运行原理。
2. 掌握复杂的经络与腧穴名称和位置。
3. 理解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的关联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图片或图示展示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3. 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介绍经络与腧穴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其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引发学生对经络与腧穴学的兴趣。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a. 介绍经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重点讲解经络的主要分类,包括经经络、络经络、输穴经络等。
b. 呈现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使用图片或图示展示常用的经络与腧穴,同时解释其名称和位置。
帮助学生记忆和识别。
Step 3: 经络与腧穴功能和应用的讲解a. 解释经络与腧穴的功能。
强调经络与腧穴作为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通道和节点的重要性。
b. 介绍经络与腧穴的应用。
包括中医经络学、穴位按摩、针灸等。
给出相关案例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其应用价值的理解。
Step 4: 案例分析和讨论提供一些经络与腧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5: 总结与评价概括经络与腧穴学的重要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要求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澄清。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穴位按摩示范和练习,以强化他们对经络腧穴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做进一步的研究,了解不同学派对经络与腧穴学的理解和观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诊所或针灸学校,让他们亲身体验经络与腧穴的应用和实践。
大学经络腧穴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授课班级:中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 掌握十二经络的走向、主要穴位及其功能。
- 了解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及经络的生理功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分析临床病例的能力。
- 提高学生针灸推拿等中医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热爱和兴趣。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2. 腧穴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经络系统中的位置。
二、十二经络1. 手太阴肺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2. 手阳明大肠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3. 足阳明胃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4. 足太阴脾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5. 手少阴心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6. 手太阳小肠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7. 足太阳膀胱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8. 足少阴肾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9. 手厥阴心包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0. 手少阳三焦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1. 足少阳胆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2. 足厥阴肝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中医经典故事或案例引入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性。
2. 简要介绍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经络腧穴学概述1. 讲解经络系统的组成、走向及与脏腑的关系。
2. 介绍腧穴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经络系统中的位置。
三、十二经络讲解1. 每一经络分别讲解其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2. 结合图片或模型展示穴位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四、案例分析1. 通过临床病例,让学生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分析。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
《针灸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针灸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一、经络腧穴学总论[目的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
掌握腧穴的概念,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定位方法。
[实验内容]1.经络腧穴的概念。
2.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
3.腧穴的分类及定位方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一)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太阴肺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手太阴肺经胸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2.手阳明大肠经[目的要求]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手阳明大肠经头面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3.足阳明胃经[目的要求]掌握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足阳明胃经头面部及胸腹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4.足太阴脾经[目的要求]掌握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足太阴脾经胸腹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5.手少阴心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少阴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少阴心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6.手太阳小肠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经络学实训大纲
《经络腧穴学》技能培训实验指导经络、腧穴部分是针灸临床基础部分。
经络腧穴主要研究人体体表之间,体表与脏腑之间,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通路;研究腧穴的位置,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用经络、腧穴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本指导用以指导学生的训练。
主要用于课堂的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是学生实验的工具书。
实验内容1.手太阴肺经[目的要求](1)掌握手太阴肺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循行在上肢内侧的前缘,经鱼际部止于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商穴。
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第一肋间隙,肱二头肌肌腱,肘横纹,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
分布于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从中府——少商共11穴,其中常用的腧穴有:胸部1穴(中府),前臂部4穴(尺泽、孔最、列缺、太渊),手部2穴(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1)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商阳穴,经食指桡侧,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上肩、颈,至面颊,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
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指甲角,第一、二掌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腕背横纹,肘横纹,三角肌,肩峰,肱骨大结节,鼻翼,鼻唇沟等。
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从商阳——迎香共20穴,其中常用的腧穴有:手部3穴(商阳、合谷、阳溪),前臂部3穴(偏历、手三里、曲池),上臂部1穴(臂臑),肩部1穴(肩髃),面部1穴(迎香)。
3.足阳明胃经(1)掌握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眼眶下缘的承泣穴,经嘴角旁,至下颌角前,一支向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经络学说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均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熟悉有关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辨证施治,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其中注有“*”的腧穴为常用穴,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本课程教学时尤应加强在人体的点穴,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时数共160学时,其中理论课13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实验一手太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熟记手太阴肺经循行,准确划出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路线。
2.掌握手太阴肺经11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3.掌握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概要及特殊部位的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手太阴肺经腧穴中府* 云门天府侠白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太渊* 鱼际少商*【授课方法与学时】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2学时。
实验二手阳明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熟记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准确划出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路线。
2.掌握手阳明大肠经20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3.掌握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概要及特殊部位的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商阳* 二间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 肘髎手五里臂臑* 肩髃* 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授课方法与学时】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2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Channel-collaterals and Points)学分:7总学时:126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54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适应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参考教材:1.经络腧穴学,沈雪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1版2.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3.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4.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校译本;5.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6.针灸大成,明·杨继洲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7.经络腧穴学,王德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⑴了解经络腧穴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经络腧穴学和中医针灸推拿的关系。
⑵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腧穴的概念。
⑶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病候及常用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与操作。
⑷熟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定义、内容及临床应用。
2.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与操作。
三、学时安排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目的要求】1.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2.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四经脉的循行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3.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4.掌握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5.了解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
6.熟悉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4.十五络脉。
5.十二经筋。
6.十二皮部。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1.经络的作用。
2.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腧穴概述【目的要求】1.熟悉腧穴的意义、分类,以及特定穴的内容。
2.掌握腧穴的作用、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3.了解腧穴的命名。
【讲课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腧穴的分类。
2.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1.腧穴的作用。
2.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1.五输穴。
2.原穴。
3.络穴。
4.郄穴。
5.背俞穴。
6.募穴。
7.八会穴。
8.八脉交会穴。
9.下合穴。
10.交会穴。
第四节腧穴定位法1.体表标志法。
2.骨度分寸法。
3.手指比量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目的要求】了解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熟悉历代经络腧穴的有关著述。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第二节经络腧穴学术的历史发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中篇经络腧穴各论第四章手太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手太阴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手太阴经病候。
3.熟悉手太阴络脉、经别的内容;4.了解手太阴经筋的内容。
5.掌握手太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手太阴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太阴经络1.手太阴经脉。
2.手太阴络脉。
3.手太阴经别。
4.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手太阴腧穴(11穴,有“*”者为重点穴位。
以下同)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手阳明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手阳明经病候。
3.熟悉手阳明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手阳明经筋的内容。
5.掌握手阳明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手阳明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阳明经络1.手阳明经脉。
2.手阳明络脉。
3.手阳明经别。
4.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手阳明腧穴(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六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足阳明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足阳明经病候。
3.熟悉足阳明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足阳明经筋的内容。
5.掌握足阳明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足阳明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足阳明经络1.足阳明经脉。
2.足阳明络脉。
3.足阳明经别。
4.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足阳明腧穴(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七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足太阴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足太阴经病候。
3.熟悉足太阴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足太阴经筋的内容。
5.掌握足太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足太阴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足太阴经络1.足太阴经脉。
2.足太阴络脉。
3.足太阴经别。
4.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八章手少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手少阴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手少阴经病候。
3.熟悉手少阴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手少阴经筋的内容。
5.掌握手少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手少阴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少阴经络1.手少阴经脉。
2.手少阴络脉。
3.手少阴经别。
4.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手少阴腧穴(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九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手太阳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手太阳经病候。
3.熟悉手太阳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手太阳经筋的内容。
5.掌握手太阳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手太阳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太阳经络1.手太阳经脉。
2.手太阳络脉。
3.手太阳经别。
4.手太阳经筋。
第二节手太阳腧穴(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十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足太阳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足太阳经病候。
3.熟悉足太阳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足太阳经筋的内容。
5.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足太阳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足太阳经络1.足太阳经脉。
2.足太阳络脉。
3.足太阳经别。
4.足太阳经筋。
第二节足太阳腧穴(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十一章足少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足少阴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足少阴经病候。
3.熟悉足少阴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足少阴经筋的内容。
5.掌握足少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足少阴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足少阴经络1.足少阴经脉。
2.足少阴络脉。
3.足少阴经别。
4.足少阴经筋。
第二节足少阴腧穴(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第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掌握《灵枢·经脉》手厥阴经脉循行的原文。
2.熟悉手厥阴经病候。
3.熟悉手厥阴络脉、经别的内容。
4.了解手厥阴经筋的内容。
5.掌握手厥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6.了解手厥阴经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厥阴经络1.手厥阴经脉。
2.手厥阴络脉。
3.手厥阴经别。
4.手厥阴经筋。
第二节手厥阴腧穴(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